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道教文化傳播有哪些

道教文化傳播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5-14 09:39:55

『壹』 道教文化有哪些

道家文化的精髓

每當說起中華文化
,
有人總喜歡抬出儒家思想
,
彷彿只有儒家思想孔孟之道才
是中華文化的典範。經常有人說儒家思想如何如何正確、孔子是如何如何偉
大„„卻不知,道家哲學才是在中華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道家哲學是一門最樸素的社會和自然科學。

道家的許多經典著作都精闢地道出了社會和自然的發展規律。如
:
《道德經》
這部道家經典作品中的觀點博大精深,
其理論包羅萬象,
能跨越時空應用世間萬
物。
《莊子》這部文學成就很高的哲學經典所闡述的人生觀、世界觀是如此之精
辟,以至於可以治療現代人的精神空虛。
《莊子》一書中早就具備了「自由平等」
的觀念,
其思想之先進可見一斑。
《孫子兵法》
是一部以道家哲學為理論的兵法,
堪稱眾兵法之綱,
其軍事理論沿用至今,
其正確性仍被證明是無懈可擊的,
倍受
各國軍事家推崇。此外許多國璀如武術、中醫等皆與道家理論有著密切的關系。
相比之下,
儒家只有一套說教色彩很濃的禮教,
除了三綱五常之類的教條外,

乎沒有什麼科學性的思想。
而這種思想體系竟然統治中國數千年,
正是儒家思想
束縛了中華民族創造力。

道家思想促進中華文明的發展,促進中華文明的發展的是道。

道家核心思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
道家第一原則:
「道法自然「。順應自然,不要過於刻意,
「去甚,去奢,
去泰「。人要以自然的態度(三個層面)對待自然,對待他人,對待自我。所以
會有「自然——釋然——當然——怡然「。

2.
道家第二原則:
「為而不爭「。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厚德載物,上善若水「。四種情況:方
而不割
-
有稜角而不傷人;
直而不肆
-
率直而沒有放肆;
光而不耀
-
有光芒而不炫耀;
廉而不剮。體現處世的態度:平和、寬容、自然。

3.
道家第三原則:
「清靜為天下正「。清靜之道,自然之道。
「處無為之事,
行無言之道「高明的管理者要懂得:
「不言之教「,有時無聲勝有聲。
「治大國若
烹小鮮,不可煩,不可撓;烹小鮮者不可撓,治大國者不可煩,煩則人勞,撓則
魚爛「。嚴子陵:
「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4.
道家第四原則:虛其心。道就是虛,去除心中的念想、重重心事就是快
樂;即讓心虛著,沒有心事,才能體驗生命的樂趣。虛心:可以學習新知識(更
新知識)
;可以更加包容一切(無成見)
。只有虛其心,才能有容人之量。虛心的
意義:可以超越自己,否定自己,不斷提升自己;虛心是一種美德,——心量特
別大,能包容各色各樣的人,特別是一些有個性的人才(容人之量,是靠把原有
對人的成見、意見、不愉快、抱怨、不滿意等等忘卻才能達到)
。經營智慧:忘
卻屢屢經驗(使自己成功的方法、經驗,學習更新的、更好的東西)才能有更適
合發展的東西。

5.
道家第五原則:
「正言若反「。自然是陰陽對立統一的。
「反動「
-
事物的
發展一定是朝相反的方向運動。
「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
「大勇若怯,
大智若愚「
(智者一定有所不智的地方,該智則智,不該智則不智——有所智有
所不智)

「相輔相成「——太極管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對立面的統一)

美國的張緒道
(新道家)
主張:
從相反的角度考慮同一個問題;
考慮正反的轉化。
學會:放棄掉(防止盛極而衰)
;繼續挖潛。

翻開中國歷史,
可以看到中華文明皆因道學之興而盛,
道學之衰而亡。
中國

歷史上最繁榮的漢唐兩代,漢(文景之治)唐(開天盛世)時期社會都崇尚道家
思想。而漢武帝大搞「罷廢百家,獨尊儒術」正是西漢走向衰亡的開始。儒家思
想根本沒有促進中華文明的發展
,
相反一直在阻礙發展。中國歷史上「最窩囊」
的宋朝和
「最恥辱」
的晚清都是儒家禮學大興的時期。
儒家思想之所以在中國影
響很大是因為統治階級的強烈推崇強烈和大力灌輸。
統治者的推崇儒家思想的根
本原因,
是因為儒家思想維護了統治者的利益。
儒家思想的本質是:
幫助封建統
治者更好的統治其人民。教育民老百姓如何作一個服從君王的順民。正因為此,
中國的封建統治者一直不停地美化儒學、
誤導民眾。
由此產生了數不盡的儒家思
想衛道士。
《水滸傳》中的宋江就是一個典型的受儒學毒害極深的愚民。

現在社會的發展印證了道家思想的正確性。

道教哲學雖沒有被哪個國家追捧和信奉
,
但是任何一個國家的社會發展無不
與道學的發展觀相吻合。一切盡在道之中。道雲:
「無為勝有為」
,
道家提出「無
為政府」的概念。表面聽來覺的此理論很荒唐
,
但是事實證明了道的正確性。如:
中國地方官員為追求政績不切實際的盲目發展
,
結果造成資源極度浪費、環境嚴
重污染。
韓國政府為了扶持民族工業
,
過度干預經濟領域
,
結果反而造成經濟危機,
最終要國民獻血救國。
這些都是違反道家無為理論的惡果與此相反的是:
美國實
行的自由資本主義
,
政府最大限度不幹預經濟,卻始終保持最具活力和競爭力的
經濟。英國實施自由經濟擺脫了長期的衰退
,
進入了持續穩定地增長。英國政府
對幾乎不直接干預經濟領域的活動
,
即使英國國寶「羅爾斯羅依斯」公司被德國
人收購了
,
英國政府也決不幹涉。結果
,
汽車工業全部淪陷的英國反而能超越法國
成為世界第四經濟強國。
「無為政府」並不是要求政府不做事,而是要求政府不
可過度干預社會及經濟的發展。美英兩國雖然不信奉道家哲學
,
但是他們在經濟
上的成功為道家之無為理論作了很好的示範。
也再此證明了道家哲學是包羅萬象
的。

歷史對道家卻的確有許多誤解。

方面人們普遍分不清道家和道教的區別,
把兩著混為一談。
其實道家不是道
教。道教是宗教
,
而道家是哲學體系、是學術流派
,
道家從不宣揚迷信。那些求神
拜仙、練丹畫符之類的事屬於道教,與道家毫無關系。道教與農民起義的關系。
道家哲學主張人保持自然本性
,
這包含了自由的概念。這與儒家思想的教條格格
不入
,
這正是中國老百姓追求的也是封建統治者最忌諱的。因此
,
歷代反政府的農
民起義大多打著道教的旗號(如黃巾軍,義和團等)
,這不僅使道教蒙上了愚昧
的惡名同時也又增加了封建統治者對道教及道家的仇恨。
實事上道教作為宗教很
少干涉政治,
農民起義軍也從不宣揚道教教義,
只是借用道教之名而已。
結果很
多人因此誤解道教
,
進而誤解道家
.
。道家思想完全是理性的、科學的、超時代的
哲學體系。
道家思想是中華民族智慧最高境界。
道家哲學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
最偉大的貢獻。然而遺憾的是:不僅世界人民不識這真寶
,
就連中國人自己也不
知珍惜。如果日本人懂得的了道家無為的道理
,
就不會發動侵華戰爭
,
更不會挨兩
彈之苦了。日本人從中國引進了儒學和佛學卻唯一沒有接受中國的道學
,
這是日
本人犯的最大的錯誤。如果中國的統治者真正學好、用好道家哲學
,
則根本不會
有近代之恥辱。
而且早就實現強國之夢了。
中華民族數千年來推崇儒學而擱置道

,
乃我民族所犯的大錯誤也
!
中華民族應當大力宏揚道家文化精髓,必能使中華文明在世間上大放光芒

『貳』 道教文化

道教文化有哪些? 道教是中國固有的一種宗教,距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它的教義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紮根於中華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並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道教的名稱來源,一則起於古代之神道;二則起於《老子》的道論,首見於《老子想爾注》。道家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莊,故道教奉老子為教主。但是,一般學術界認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經典是《太平經》,完成於東漢,因此將東漢時期視作道教的初創時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實體活動是在東漢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現,而《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爾注》三書是道教信仰和理論形成的標志。近年來,道教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觀日益受到重視,並引起了歐美人士的興趣。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莊學說,或言內外修煉,或言符方術,其教義就是以道或道德為核心,認為天地萬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最後回歸自然。具體而言,是從天、地、人、鬼四個方面展開教義系統的。天,既指現實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號稱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門,內有瓊樓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騎有天馬,飲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將、天女。其奉行者為天道。地,既指現實的地球和萬物,又指鬼魂受難之地獄。其運行受之於地道。人,既指總稱之人類,也指局限之個人。人之一言一行當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歸。人能修善德,即可陰中超脫,脫離苦海,姓氏不錄於鬼關,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義思想的偶像體現。道教是一種多神教,沿襲了中國古代對於日月、星辰、河海山嶽以及祖先亡靈都奉祖的信仰習慣,形成了一個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復雜的神靈系統。道教提倡無極,元極,太極,中庸即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
道教徒有兩種:一種是神職教徒,即道士。據《太霄琅書經》,人行大道,號曰道士。,身心順理,為道是從,故稱道士。他們按地域可分為茅山道士、羅浮道士等。從師承可分為正一道士、全真道士等。按宮觀中教務可分為當家、殿主、知客等。另一種是一般教徒,人稱居士或信徒。宮觀是道家最主要的組織形式。宮觀是道士修道、祀神和舉行儀式的場所。道教另有一些經濟組織(如素食部、茶廠等)、教育組織(道學班、道教經學班等)、慈善組織(安老院、施診給葯部等)。侍宴芹
道術是道教徒實踐天道的重要宗教行為,一般認為它有外丹、內丹、服食和房中等內容。外丹,指用丹爐或鼎燒煉鉛汞等礦石,製作人服後能長生不死的丹葯。唐以後漸被內丹術所代替。內丹,為行氣、導引、呼吸吐納之類的總稱,指用人體作爐鼎,使精氣神在體內凝結成丹而達到長生不死的目的。內丹之術自金元以後逐漸盛行,其淵源上溯至戰國時代,對於中國的醫學和養生學有過很大的影響。服食,指用服食葯物以求長生。

什麼是道教 道教文化的基本意義 道教是在中國形成並傳播的一種多神宗教,在中國古代影響僅次於佛教。道教被認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組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以道作為其追求目標,道教因此而得名。道教是在中國古代道家思想理論的基礎上吸收神仙方術、民間鬼神崇拜觀念和巫術活動而形成。它主張清靜無為,長生不老,得道成仙。
淵源
道教雖奉老子為祖師,但其主張與老子、莊子的思想並不完全一致,而更多得益於漢初盛行的以老子之名言修道養壽的黃老道。道教的另一淵源是始於戰國、盛於秦漢的方仙道。此外,亦可遙追殷商的鬼神崇拜。
道教在其逐漸形成的過程中,與當時正進入中國的佛教的互動(佛教對道教的影響以及道家對佛教中國化的影響),也很值得注意。

發展歷程
道教的發展一般分為漢魏兩晉的起源時期、唐宋的興盛、元明期間全真教的出現和清以後衰落四個時期。
道教的形成是一個緩慢的發展過程。作為道教最終形成的兩個標志性事件,一是《太平經》的流傳,一是張道陵的五斗米道。東漢順帝時(126年-144年),於吉、宮崇所傳的《太平清領書》(即後來所謂《太平經》)出世,得到廣泛傳播。到東漢靈帝時,張角奉《太平清領書》傳教,號為太平道,自稱大賢良師,信徒遍布天下九州,已是頗有影響。後來黃巾起義失敗,太平道日趨衰微。同樣是在東漢順帝時,張陵學老畢道於蜀郡鵠鳴山,招徒傳教,信道者出米五斗,故稱五斗米道。其孫張魯保據漢中多年,後又與最祥蘆高統治當局合作,使得五斗米道的影響從西南一隅播於海內,遂為道教正宗。
兩晉南北朝時期,隨著煉丹術的盛行和相關理論的深化,道教獲得了很大發展。同時道教也吸取了當時風行的玄學,豐富了自己的理論。東晉建武元年,葛洪對戰國以來的神仙家理論進行了系統地論述,著作了《抱朴子》,是道教理論的第一次系統化,豐富了道教的思想內容。南北朝時,寇謙之在北魏太武帝支持下建立了「北天師道」,陸修靜建立了「南天師道」。
到了唐宋,唐高祖李淵認老子李耳為祖先,宋真宗、宋徽宗也極其崇信道教,道教因而備受尊崇,成為國教。此時出現了茅山、閣皂等派別,天師道也重新興起。在理論方面,陳摶、張伯端等人闡述的內丹學說極為盛行。
金朝時,在北方出現了王重陽創導的全真道。後來,王重陽的弟子丘處機為蒙古成吉思汗講道,頗受信賴,並被元朝統治者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權力。而同時,為應對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原龍虎山天師道、茅山上清派、閣皂山靈寶派合並為正一道,尊張天師為正一教主,從而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南有正一兩大派別的格局。
明代時,永樂帝朱棣自詡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對祭祀真武的張三豐及其武當派大力扶持。此時,道教依然在中國的各種宗教中占據著主導的地位。
清代開始,滿族統治者信奉藏傳佛教,並壓制主要為漢族人信仰的道教。道教從此走向了衰落。

中國道教文化的起源 道教與其它的宗教一樣,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有其發生,發展的過程.早期教派並非經由同一途徑,在同一地區和同一時期形成的,並且在很長時間內沒有一個統一的穩定的教團組織,因而中國道教史的上限極不易認定.在早期存在有符錄派與丹鼎派,但其誕生過程相當復雜.丹鼎派注重清修煉養,又有內丹與外丹之分,其前身就是神仙方術和養生氣功學,它是由戰國時期發展而來的.東漢後期出現的>與>開始形成早期道教理論,卻無相應的道教組織.魏晉時期的內丹經>和外丹經>盡管社會影響較大,其社會組織力量依然弱小.>與>也成為道教產生的另一個重要源頭.由此可見,中國道教產生的過程是多源的,多渠道的和逐漸靠攏而成的.各教派之間互有影響,但基本上又是獨立發展,時間上前後相錯,並無統一的具體創教時間可言.教名與教徒也沒有統一的稱呼,道教一詞道見於>.依此可見道教的產生可以由>>>三書看成道教活動和道教實體出現的標志.
早期道教的主要來源與產生的社會背景如下:
第一來源於古代宗教和民間巫術,
第二來源於戰國至秦漢的神仙傳說與方士方術.
第三來源於先秦老莊哲學和秦漢道家學說.
第四來源於儒學與陰陽五行思想.
第五來源於古代醫學與體育衛生知識.
道教的歷史淵源誕生於漢末,它是漢代社會的產物,是漢代思想文化的組成部分,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在漢武帝時期直接推動了丹鼎派的形成.另外佛教的傳入與興盛對道教的產生有 *** 和推動作用.
>是流傳至今的最早的道教經典.它的主要思想就是:1.神秘的氣化學說,2.三名同心的調和論.即主張君,臣,民直協調共處.3.陰陽五行的災異說.4.天人相通的神仙系統.>的神仙系統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它具有兩個神學系統:即天地陰陽系統.與神仙系統.這兩者是平行關系,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風雨,道人主教化吉凶,聖人主治百姓,賢人輔助聖人.
>是道教丹鼎派最早理論著作.其中心思想是運用提示的陰陽之道,參合黃老自然之理,講述爐火煉丹之事,基本上是一部外丹經.其文字古奧難懂,其真義令人不易捉摸.
>是進一步了解五斗米道教義和理論的重要資料.五斗米道與太平道最大不同之處就是它非但沒有遭到太平道那樣的悲劇,反而在演變為天師道以後,成為道教的正宗.

道教文化的道教本質 任何宗教在本質上都可以歸結為兩個基本的范疇:信仰和儀式。前者屬於見解和主張,後者則是明確的行為模式。梁山泊英雄聚義的基本綱領一是替天行道,一是忠義雙全,這兩者都是道教信仰的鮮明體現,而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則是宗教儀式的變形運用。它們共同構成了《水滸傳》的道教文化底蘊。從梁山泊忠義堂前高高飄揚的杏黃旗所書「替天行道」中,我們可以看到其中所蘊含的道教思想的影響。老子被東漢中後期興起的道教奉為教主、太上老君,成為道教的始祖。道教將老子之道作為最根本的信仰和教義。在道教看來,《老子》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生成天地,養育萬物人類。但它卻是一個盈虧有度、此消彼長的自我調節運動過程。天道的運行,就好像拉弓射箭一樣,有張有弛,消長有度的。當天道虧缺時,就需要增益之;當天道盈溢時,就要自我排泄。所謂的「天道」實際上就是「人道」,因為封建最高統治者常常標榜君權神授,代天行道,統治階級的意志常常是天的意志的體現者,就此而言,天道與人道是一致的,它們統一於封建君主的自我意志。因此,「皇道」就是天道與人道的統一。但是當天道與人道出現尖銳沖突、皇帝不能自行其道的時候,就應該以新的人為的力量來改變現狀,實現天道與人道的順利運行。「替天行道」的基本含義就是「替放棄了統治責任的宋朝皇帝來行使封建統治的政治職能,即以非正常的手段來實現封建統治的正常職能,維護正統的封建統治秩序。」由於奸臣賊子蒙蔽聖明,使得「天道」不行,所以宋江的「替天行道」就是要替皇帝行「皇道」,因而不能說宋江舉起了「替天行道」的旗幟,就表示他要造皇帝的反了。《水滸傳》所體現的天下太平的社會理想也富有道教色彩。這一點金聖嘆早已指出,他在評《水滸傳》楔子的開場詩時說:「一部大書詩起、詩結,天下太平起,天下太平結。」在政治領域內,陰陽相諧相通、持中守和體現為君、臣、民的相通與合作。作者強調,君、臣、民「三氣不善相通,太平安得成哉?」因此,君、臣、民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系:「君為父,象天;臣為母,象地;民為子,象和。天之命法,凡擾擾之屬,悉當三合相通,並力同心,乃共治成一事,共成一家,共成一體也,乃天使相須而行,不可無一也。一事有冤結,不得其處,便三毀三凶矣。故君者須臣,臣須民,民須臣,臣須君,乃後成一事,不足一,使三不成也。故君而無民臣,無以名為君;有臣民而無君,亦不成臣民;臣民無君,亦亂,不能自治理,亦不能成善臣民也;此三相須而立,相得乃成,故君臣民當應天法,三合相通,並力同心,共為一家也,比若夫婦共為一家也,不可以相無,是天要道也昆。」在這里,君尊臣卑的封建倫理道德觀念被淡化了,反復強調的乃是君臣民「三合相通,並力同心,共成一事」,缺一不可的協作關系。

全國道教著名旅遊景點有哪些 武當山
華山
青弧山
龍虎山
三清山
茅山
北京白雲觀
很多36洞天72福地,自己網上去搜

什麼是道教 道教文化的基本意義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東漢末年出現大量道教組織,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教團組織,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
道教以道家學說為主幹,講求長生不老,畫符驅鬼。
道及道德為核心,認為天地萬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最後回歸自然。具體而言,是從天、地、人、鬼四個方面展開教義系統的。天,既指現實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號稱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門,內有瓊樓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騎有天馬,飲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將、天女。其奉行者為天道。地,既指現實的地球和萬物,又指鬼魂受難之地獄。其運行受之於地道。人,既指總稱之人類,也指局限之個人。人之一言一行當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歸。人能修善德,即可陰中超脫,脫離苦海,姓氏不錄於鬼關,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義思想的偶像體現。道教是一種多神教,沿襲了中國古代對於日月、星辰、河海山嶽以及祖先亡靈都奉祖的信仰習慣,形成了一個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復雜的神靈系統。
道教在中國發展的幾千年來,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道教文化極其高雅,極其通俗。亦其中一部分已演化為民間世俗,成為勞動群眾精神生活的組成部分。
根據2010年零點公司所做的中國人精神生活調查,大約1.73億人自稱信奉道教,其中大約1200萬人是明確的道教徒;還有大約2億多人信奉祖宗神靈,大約1.41億人信奉道教財神,大約2億人信奉海神;大約1.45億人相信風水堪輿,大約3.62億人相信命理相學。根據2011年南嶽國際道教論壇上的介紹,大陸正規的全真住觀道士有近3萬多人,散居道士約6萬多人,登記備案的道教活動場所3萬多座,其中道教宮觀約9000座,還有數不勝數、難以計數的民間信仰祠廟。道教的創立史載黃帝一邊打仗一邊學仙,道教所用的道歷,就是從黃帝紀年開始的。今(公元二零一四年)是道歷4711年。老子著《道德經》,奠定了道教的理論基礎。
道教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道教與儒家思想有很多不同之處,但二者都肯定人生的美好。只是儒家比較側重於人生的社會性一面,強調處理好與自己有關的各種社會關系。而道教則更側重於祈求自然生命的改良和永久,而對社會生活中美好的東西如愛情婚姻,都希望在另一個世界即仙境中得到延續,對待人間的婚姻,道教的絕大多數派別都持肯定的態度。他們的理由是:天地之間的事物皆由陰陽結合而成,男陽女陰,相互配合和諧才能體現天道[2] 。

道教文化有些什麼特色 道家文化的精髓

每當說起中華文化
,
有人總喜歡抬出儒家思想
,
彷彿只有儒家思想孔孟之道才
是中華文化的典範。經常有人說儒家思想如何如何正確、孔子是如何如何偉
大??卻不知,道家哲學才是在中華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
道家哲學是一門最樸素的社會和自然科學。

道家的許多經典著作都精闢地道出了社會和自然的發展規律。如
:
《道德經》
這部道家經典作品中的觀點博大精深,
其理論包羅萬象,
能跨越時空應用世間萬
物。
《莊子》這部文學成就很高的哲學經典所闡述的人生觀、世界觀是如此之精
辟,以至於可以治療現代人的精神空虛。
《莊子》一書中早就具備了「自由平等」
的觀念,
其思想之先進可見一斑。
《孫子兵法》
是一部以道家哲學為理論的兵法,
堪稱眾兵法之綱,
其軍事理論沿用至今,
其正確性仍被證明是無懈可擊的,
倍受
各國軍事家推崇。此外許多國璀如武術、中醫等皆與道家理論有著密切的關系。
相比之下,
儒家只有一套說教色彩很濃的禮教,
除了三綱五常之類的教條外,

乎沒有什麼科學性的思想。
而這種思想體系竟然統治中國數千年,
正是儒家思想
束縛了中華民族創造力。

道家思想促進中華文明的發展,促進中華文明的發展的是道。

道家核心思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
道家第一原則:
「道法自然「。順應自然,不要過於刻意,
「去甚,去奢,
去泰「。人要以自然的態度(三個層面)對待自然,對待他人,對待自我。所以
會有「自然――釋然――當然――怡然「。

2.
道家第二原則:
「為而不爭「。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厚德載物,上善若水「。四種情況:方
而不割
-
有稜角而不傷人;
直而不肆
-
率直而沒有放肆;
光而不耀
-
有光芒而不炫耀;
廉而不剮。體現處世的態度:平和、寬容、自然。

3.
道家第三原則:
「清靜為天下正「。清靜之道,自然之道。
「處無為之事,
行無言之道「高明的管理者要懂得:
「不言之教「,有時無聲勝有聲。
「治大國若
烹小鮮,不可煩,不可撓;烹小鮮者不可撓,治大國者不可煩,煩則人勞,撓則
魚爛「。嚴子陵:
「寵辱不驚,去留無意「。

4.
道家第四原則:虛其心。道就是虛,去除心中的念想、重重心事就是快
樂;即讓心虛著,沒有心事,才能體驗生命的樂趣。虛心:可以學習新知識(更
新知識)
;可以更加包容一切(無成見)
。只有虛其心,才能有容人之量。虛心的
意義:可以超越自己,否定自己,不斷提升自己;虛心是一種美德,――心量特
別大,能包容各色各樣的人,特別是一些有個性的人才(容人之量,是靠把原有
對人的成見、意見、不愉快、抱怨、不滿意等等忘卻才能達到)
。經營智慧:忘
卻屢屢經驗(使自己成功的方法、經驗,學習更新的、更好的東西)才能有更適
合發展的東西。

5.
道家第五原則:
「正言若反「。自然是陰陽對立統一的。
「反動「
-
事物的
發展一定是朝相反的方向運動。
「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
「大勇若怯,
大智若愚「
(智者一定有所不智的地方,該智則智,不該智則不智――有所智有
所不智)

「相輔相成「――太極管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對立面的統一)

美國的張緒道
(新道家)
主張:
從相反的角度考慮同一個問題;
考慮正反的轉化。
學會:放棄掉(防止盛極而衰)
;繼續挖潛。
翻開中國歷史,
可以看到中華文明皆因道學之興而盛,
道學之衰而亡。
中國
歷史上最繁榮的漢唐兩代,漢(文......>>

道教文化的道教詩詞發展 道教詩詞是反映道教生活、抒寫超凡脫俗情感的詩歌作品。道教詩詞發端甚早:在東漢的《太平經》中,便可略見端倪。與《太平經》同時代的《周易參同契》多用四言、五言及騷體賦體裁。《參同契》的文體運用詩歌形式以論煉丹的特點卻也是顯而易見的。東漢以降,道教組織逐步壯大,道教詩也隨之增加和日趨成熟。魏晉南北朝間,不僅在道門中秘傳著煉丹詩、咒語詩,而且在社會上流行著遊仙詩。 煉丹詩以煉丹為內容的詩歌作品:從形式上看,煉丹有外丹、內丹之分,故而煉丹詩的內容也有內丹、外丹之別,或主內丹、或主外丹,或內外兼而有之。以七言一句的形式,運用象徵的文學手法,暗示煉丹原理和作用。其意象的運用頗為隱晦,但其比喻與象徵手法則又增加了作品的生動性。除了煉丹詩、咒語詩外,魏晉南北朝的遊仙詩在社會上也有較大的影響。遊仙詩是一種歌詠神仙漫遊之詩篇,它的淵源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的《楚辭》,如屈原的《遠游》,也不乏仙人漫遊的描繪,頗多浪漫色彩。在道風盛行的背景下,遊仙詩遂應運而生。其體裁多為五言,句數不等。梁蕭統《文選》首列遊仙詩為文學體裁之一。從作者身份來看,遊仙詩可分為道人遊仙詩和文人遊仙詩。道人遊仙詩與文人的遊仙詩都表現出「沖舉飛升,遨遊八極」的浪漫色彩和奇幻的想像力。不同點是:道人的遊仙詩往往是崇道思想與神遊境界的結合。 唐宋以來,反映道教生活和追求成仙的詩歌日益繁榮起來。一方面是道人們熱心於詩歌創作,如著名道士呂洞賓、施肩吾等結合山水名勝的描寫,表現自己對道教宗旨的見解和神仙信念,通過修道方法的描述,以昭示道教教義的深奧哲理。另一方面,許多文人在受到道風濡染或者觀察體驗了道教生活之後,也創作了一些此類題材的詩歌作品。從隋末唐初的詩人王績到盛唐詩人孟浩然、李白,從北宋西昆派代表楊億、張詠到南宋詩人楊萬里,都有吟詠道事、遊仙暢玄的詩作行世。在這些詩人中,有的思想旨趣基本上與道教的神仙理想合拍,有的雖然並不那麼虔誠相信道教,但在他們的創作中又往往表現出追求道教神仙的意境。

我想學習道教文化 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遇見我是你的機緣。就指點你一下吧。
中央電視台,一套節目,百家講壇欄目,有一檔「曾仕強教授講解易經」。絕對的權威,而且作為入門也非常合適。
雖然看過之後,不能保證你對道教文化,有多深刻的了解。起碼下次再拜師的話,自矗可以有點分辨能力。
牽扯「周易」的東西,如果和曾教授講的風馬牛不相及,我不敢說它絕對錯,但保證不對。
那個應該是好幾年簽播的了,不知道現在還找不著的到,你可以網路一下「曾仕強」,有他的網站,裡面有論壇,可以到論壇里看看別人的討論貼,一點點學習吧。

相學屬於道教文化嗎? 風水學是屬於相學的嗎? =不是 風水的重要 住宅風水的重要L水:意欏安仫L得水」。 被古代L水奉榻典的《葬》曰: 「藏L聚猓得水檣希故^之L水。」 「L水」又Q「堪」,「堪」指高,即天道, 「」指低,即地道。是中古代的有P住宅、 村及城市建B以及墓地x窈鴕O的一TW。 L水g源h流L,早在先秦就有相宅活印 到了h代起,L水W家把相宅l展成橐環Ng擔 唐朝是各N文化的d盛r期,一般有文化的人都懂L水 宋朝r老百姓普遍v究L水, 明清r期,L水W的l展,_到了前所未有的峰。 「L水」伴S我鶻y建Bcx址汕юN裁, 一度因其有迷信色彩,被人成糟粕,檣尤聳克不X。 令人感慨的是:「L水」s早於70年代在W美橛凶R之士所目: 美、加拿大、澳大利及港、澳、台等家和地^d起「L水帷 有S多人M行n}研究,他在中L水理c`的基A上,立了建Bh境W。 其L水的核心是探求建B的x址、竦亍⒎轎弧丫峙c天道自然, 是人命\的f{PS的一NW。 風水時古老的名詞,現代的名詞就是環境磁場學; 世上真有風水一說嗎? 硬體與方位與磁場學是很科學的學問 但硬體與方位與磁場學只能依靠而不能依賴 心靈風水是很重要一環! 古人說: 一命 二運 三風水 四行善積德(=做人做事...) 五努力(=能力與本事與實力...) 一個人的住宅或公司的環境磁場吉凶? 對其內部居住的人財運、身體、個性、混婚姻、學業影響甚大。 就好比喻把一塊檀香木放在大便坑裡(糞坑), 三個月侯這塊檀香木,將完全失去原有的檀香味, 反而變成了一快臭氣熏天的大便味道的檀香木, 你說風水磁場重要嗎? 租房子住風水重要嗎? 租房子就好像借別人的衣服來穿的道理一樣, 若天氣突然變冷,你必須借用別人的衣服來禦寒, 對方借你的外套或夾克,這件衣服的質料重要嗎? 答案:很重要! 某些官員迷信風水犯了哲學上哪些錯誤 =找到好的風水專家切實會有幫助官運與財運 但當官者要陞官除了自己要有那個命格與命局與星盤與星運外 更重要的要把自己的心靈風水與愛民如子得政績做好! 升不陞官=是命運與德行與能力....形成的機遇強求不得呀? 強摘的瓜終是不甜 強採的花根本不香 強求的愛情終生變 強求的官位終生非 世上真有風水一說嗎? 硬體與方位與磁場學是很科學的學問 但硬體與方位與磁場學只能依靠而不能依賴 心靈風水是很重要一環! 古人說: 一命 二運 三風水 四行善積德(=做人做事...) 五努力(=能力與本事與實力...) 希望你能滿意與給於點選滿意度!

『叄』 道教的教義是什麼在世界上的傳播發展如何給人們帶來哪些福祉

道教的基本教義:天人合一,借假修真,清靜無為,積德成道。
傳播發展:在中國唐代是發展鼎盛時期,對日本、朝鮮、韓國以及東南亞國家有傳入.目前處於發展低潮。
道教思想給人們帶來福祉:有利於社會道德體系的建立,有利於心靈的平靜與和諧,清凈無為,與人無爭的思想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肆』 道教愛國主義有哪些文化傳承

很多

全真教義精髓可歸納為以「三教合一、修真養性」為正道,以「識心見性、清凈寡慾」為基礎,以「苦己利人、濟世救苦」為宗旨,最終達到「功行雙全、全真而仙」的圓滿境界,其實這就是「原汁原味全真教」的精髓所在,也是全真教應該回歸的本源.


以下內容摘自張誠達道長發表在中國宗教雜志的文章,正好可以回答您的問題,截取用之,如轉載請註明出處!


在「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國家價值目標層面的呼應

國強民富歷來是國人的美好期許,道教早在創教之初,就提出了「助國」、「保國」主張,《太平經》卷四十八《三合相通訣第六十五》謂修道者當「助國得天心」;卷九十一《拘校三古文法第百三十二》則說:「天乃與德君獨厚,故為其製作,可以自安而保國者也。」這里的「助國」、「保國」指的是以某種方式來協助國家治理,或者保護國家安全,其目的就是期望國家富強,人民富足。道教對價值觀「富強」的祈望由古至今一脈相承。

道教宮觀的「十方叢林」管理制度,體現的就是民主原則,住持通過民主的方式選舉產生,道眾來自十方、去至十方,只要遵守戒律均可共住,平等勞作、同苦共難,體現了道眾間的民主身份,在全真教,民主這一價值觀一直延續至今。

那些符合真善美標準的行為就是人類文明,全真教在立教之初就遵循苦己利人、先人後己,勇於擔當的精神。重陽祖師在《金關玉鎖訣》中要求道眾「第一先須持戒,清凈忍辱,慈悲十善,斷除十惡,行方便,救度一切眾生」,其中的忍辱負重、與人方便等全真教義,實質就是體現了「文明」這一價值觀的特徵。

全真教倡導三教合一理念,即融合儒教的倫理仁義、佛家的慈悲為懷、道家的清靜無為,三教平等融合,不獨尊一家。其最終目的是「全三教之真」。《金關玉鎖訣》有雲:「三教者,如鼎三足,身同歸一,無二無三,三教者,不離真道也」。在這一理念指導下,重陽祖師先後在膠東地區建立了五個以「三教」為命名的組織,如「三教平等會」等,以實際行動踐行「圓融和諧」的主旨。另外近八百年前,丘祖更是通過萬里西行創下「一言止殺」的豐功偉績,祖師敬天愛民、慈悲濟世的胸懷至今受世人禮贊,上述種種無不是對「和諧」這一價值觀的回聲響應。

當下,全真道眾在濟世利人、開悟眾生、建設原汁原味全真教的同時,更要緊密地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積極發揚道教的處世智慧和信眾的群體優勢,積極參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建設,在提升全民道德素養、疏解心理壓力、促進民族團結、增進社會和諧、保護生態環境、繁榮宗教學術等各方面做出貢獻,以增進社會各界對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層次理解,提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影響力。


希望對您有用~~

『伍』 道教在國外的傳播情況是什麼樣的

網路的回答很多:

道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支柱之一,很早就隨著中華民族對外的經濟和文化交往走向世界。道教首先傳人了日本、朝鮮等地,對兩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由於地域和歷史的原因,東南亞各國的人口中,華裔和華僑佔有相當大的比重,道教至遲於唐代就傳人東南亞地區,在東南亞各國的現實生活中,也可以看到道教的影響。

道教作為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的載體,進入漢文化圈中的周邊諸國,時間之早,歷史之久,恐怕超過了一般人的想像。據考證,早在秦漢時期中國的神仙故事和方士就已到達朝鮮。五斗米道是在公元3世紀的時候傳入朝鮮的,當時主要活動於民間,後來逐步發展到貴族中。在朝鮮歷史上,高麗時代的道教最為興盛。當時,修建了大型的道觀,確立了道士制度和祭祀制度,還舉行過國家級的齋醮活動。道教的煉丹術和服食等方術也隨著中國道士的雲游傳入朝鮮,逐漸形成了朝鮮的煉丹學派和道教醫學。許多道教的神也陸續傳到朝鮮,受到了民眾的信奉。

近一個世紀以來,西方國家急需了解中國,加之道教經典的西文譯本及其研究性論著不斷出版流通,使道家、道教思想在西方的影響進一步擴大。如《老子》一書,各種外文譯著共有220餘種,包括20多種文字,其影響之大由此可見。這也足以證明,老子的研究已具有世界性了。

隨著近現代華僑遍布世界,道教信仰也被帶到歐美各地。但當時一般僅限於華人社會自己信奉,且多為三教融合,如文廟、關帝廟和祖廟到處可見。近年來,道教在歐美國家的傳播有了新的發展 ,如英國、加拿大等國家都修建了新的道觀,並有本土居民入道。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改革開放的迅速發展,中國的道士也開始頻繁出訪世界各國,增進了與各國人民的友誼和交往。

希望對您有用。

『陸』 道教文化有哪些

道教是中國固有的一種宗教,距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它的教義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紮根於中華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並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道教的名稱來源,一則起於古代之神道;二則起於《老子》的道論,首見於《老子想爾注》。道家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莊,故道教奉老子為教主。但是,一般學術界認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經典是《太平經》,完成於東漢,因此將東漢時期視作道教的初創時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實體活動是在東漢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現,而《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爾注》三書是道教信仰和理論形成的標志。近年來,道教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觀日益受到重視,並引起了歐美人士的興趣。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莊學說,或言內外修煉,或言符籙方術,其教義就是以"道"或"道德"為核心,認為天地萬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最後回歸自然。具體而言,是從"天"、"地"、"人"、"鬼"四個方面展開教義系統的。天,既指現實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號稱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門,內有瓊樓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騎有天馬,飲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將、天女。其奉行者為天道。地,既指現實的地球和萬物,又指鬼魂受難之地獄。其運行受之於地道。人,既指總稱之人類,也指局限之個人。人之一言一行當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歸。人能修善德,即可陰中超脫,脫離苦海,姓氏不錄於鬼關,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義思想的偶像體現。道教是一種多神教,沿襲了中國古代對於日月、星辰、河海山嶽以及祖先亡靈都奉祖的信仰習慣,形成了一個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復雜的神靈系統。道教提倡無極,元極,太極,中庸即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

道教徒有兩種:一種是神職教徒,即"道士"。據《太霄琅書經》,"人行大道,號曰道士。","身心順理,為道是從,故稱道士。"他們按地域可分為茅山道士、羅浮道士等。從師承可分為"正一"道士、"全真"道士等。按宮觀中教務可分為"當家"、"殿主"、"知客"等。另一種是一般教徒,人稱"居士"或"信徒"。"宮觀"是道家最主要的組織形式。宮觀是道士修道、祀神和舉行儀式的場所。道教另有一些經濟組織(如素食部、茶廠等)、教育組織(道學班、道教經學班等)、慈善組織(安老院、施診給葯部等)。

道術是道教徒實踐天道的重要宗教行為,一般認為它有外丹、內丹、服食和房中等內容。外丹,指用丹爐或鼎燒煉鉛汞等礦石,製作人服後能"長生不死"的丹葯。唐以後漸被內丹術所代替。內丹,為行氣、導引、呼吸吐納之類的總稱,指用人體作爐鼎,使精氣神在體內凝結成丹而達到長生不死的目的。內丹之術自金元以後逐漸盛行,其淵源上溯至戰國時代,對於中國的醫學和養生學有過很大的影響。服食,指用服食葯物以求長生。

『柒』 道教文化詳解:道教有哪些門派傳承

最古老的是樓觀道,老子傳尹喜,後來道教諸派建立後,稱為隱仙派。實際遞傳分兩支,此處不便詳細說明,知道即可。
太上老君傳張道陵建立天師道,後來演變為正一大宗派;
魏華存女祖師受仙界直接傳授,建立上清派,至陶祖演變成茅山宗;
古本靈寶經自古就有,不知其年代久遠;靈寶派的建立是在南北朝,實際創始人是陸修靜。從此,道教法事活動高度組織化。三山符籙時期就是閣皂宗。閣皂宗的分支即是東華派;
三皇派是一種修煉系統,從來沒有形成獨立派別;
西晉開始出現的洞淵派,盛傳於唐代;
北宋饒洞天創立獨立派別天心派;
兩宋時期,出現了雷法,有清微和神霄兩大派;
建立於南宋紹興年間的凈明道,遠紹許旌陽真君,近效儒釋,迅速為世人嘉可,傳承繁盛;
宋元時期還有真元派;
元代有玄教,是從天師道之龍虎宗衍生;
明代有徐仙派,祀洪恩真君;
明代還有一個長春派;
宋元明清以來,還有一個圍繞文昌大洞經的講說修煉系統,極盛;
以外丹修煉為主的金丹派。後來有演變,非常復雜,分南北宗、三元法,點到為止;
內丹是與符籙並駕齊驅的大道派,金朝開始集約而成全真道,後丘處機開龍門派,遞傳至今。

好了,邪派不算,正統的基本都有了。沒有比我知道的更多的了。願道法興盛,蒼生得福。

閱讀全文

與道教文化傳播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