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儒家文化應該如何與時俱進

儒家文化應該如何與時俱進

發布時間:2023-05-16 08:16:24

㈠ 孔子故里的山東,孔子思想是怎樣與時俱進的

孔子作為幾千年來古老中國的精神領純扮猛袖與思想聖人,他所創立的儒家文化更被視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支柱與血脈。


雖然在當今的社會,已沒有多少人在把夫子的話掛在嘴邊,作為行為、處事的准則。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孔子的思想已沉澱為中國人的一種深層文做橋化心理,並決定了中國的命運走向是一種內斂的發展方式。

對於這個標准,孔子定的很高,他認為堯、舜都很難做到,自己更是不敢當,所以多數「仁」的思想只是作為一種理想的目標提出,只要求人們朝著這個方向努力。而孝道被提為「仁」之根本的地位,也足見孔子對孝的思想的重視。


孝道也是在孔子思想中能夠被實現、被達到的一種行為,體現了人類發展中一種不可推卸的一責任。所以,即使是現在將孝道提出,規范人們的言語、行為,也是具有其深刻的意義的

㈡ 儒家思想應如何與時俱進的調整

儒家思想與時俱進自古以來有西漢董仲舒、宋朝張載等人都成功地進行過。當今正值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儒家思想對於人御謹念們的個人鎮困修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定位以及社會和諧晌枯都是不能缺少的正能量。至於如何應用,這就需要專家學者進行具體論證和探討了。

㈢ 儒家思想與現代思想能夠融合嗎

儒家思想與現代思想能夠融合的,原因有兩點:
1、儒家的仁政思想及道德觀念對構建和諧社會的作用

「仁政」學說是貫穿於儒家思想的核心,其「敬得保民」「仁政愛民」「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等仁政理念的變革和發展對社會的安定、和諧的構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儒家思想的精髓在於它的社會倫理思想,而這種社會倫理觀正是基於從國家統治階級的高度期望出發將人們現實生活中的行為規范用通俗的語言或道德意識加以規范以此來實現社會的統治和管理。拋開階級意識而言,這種社會倫理對社會的有效管理還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
儒家思想在長期的歷史實踐和社會演變中形成了眾多優秀的認識和思想,而這些認識和思想又被後來者奉為准則或規范。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捨生取義、見利思義」的生死道義觀,「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其志也」的堅毅品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探索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孝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的修身觀,「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的求實精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以及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憂患意識等對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和公民意識和責任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儒家「內聖外王」思想。「內聖」是對個人主體心理修養方面的要求,以達至仁、至聖的理想境界;「外王」是指對社會教化方面的要求,以實現仁政、王道的目標。「內聖外王」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統一的,它所注重的首先是個人內心品德的自我修養,然後實現社會理想,個人和社會不是分離割裂的,而是相互統一,這與今天的「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具有相似性。怎樣進行個人的內心修養,實現「內聖」的人生目標,怎樣做好社會教化,實現「外王」的王道主張,基於此儒家提出了一系列的關於修身養性、社會道德的准則和標准。在這些思想的指引下從而實現封建社會的統治目的,實現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儒家思想認為「自然」是一個「和諧」的整體,主張「自然的和諧」「順應自然」「天人合一」,人與天道的結合使人不能違背「天的旨意」,不能違背自然規律和法則,把人與自然相互聯系、相互影響作為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對自然的合理利用和保護能夠達到生態平衡,從而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這種思想在現代社會有很大借鑒意義。
儒家的「人本主義」思想。孔子曰,「天地之間,人為貴」。荀子曰:「人最為天下貴」。孟子曰:「民貴君輕」,在封建社會里,儒家思想仍然重視人的價值,提倡「人本」「人貴」,盡管其目的和含義與現代社會的「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思想和理念有很大差別和不同,但在封建社會的大背景下,儒家的這種思想無疑是一種巨大的社會進步,這種人的理念早於西方「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十幾個世紀,這在人類歷史上也是屈指可數的先進思想,儒家思想後來在西方國家的廣泛傳播正是基於這種「人本主義」思想的先進性,這種思想獲得了歐洲思想家們的歡喜和重視,成為一種沖擊舊制度的法寶,因此,中國對世界的貢獻是巨大的。儒家思想的人本主義在於人要有「仁」和「義」。仁者愛人,推己及人。百事義為先,捨生取義。以「仁」和「義」為支撐的「人本主義」觀念使儒家思想更具內涵,更有生機和活力,從而在社會中得以推及並產生積極作用。
現代社會以儒家思想中「仁政」「民本」「人與自然和諧」「五義」等觀點為基礎結合時代發展需要而提出的「八榮八恥觀」「科學發展觀」等無不凝結著儒家思想的精華。儒家思想在推動和諧社會建設中,在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日益發揮著重大作用。儒家思想與現代社會思想的交流和融合是儒家思想重新迸發出無盡的生機活力,作為一種社會普遍認可和接受的主流思想有著巨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這也是儒家思想為什麼對中國社會影響深遠之所在。儒家思想在現代社會中的創新發展使儒家思想始終保持著一種與時俱進的步伐,盡管儒家思想中有一些與現代文明社會發展不相適應或格格不入的思想存在,但結合國情和時代發展特徵對儒家思想加以改造任然可使儒家思想在社會中成為一面旗幟,從而引導一種優秀的主流意識,為社會提供一種道德和價值的規范或准則。
2、儒家的大一統思想
國家的統一在任何時候、任何社會都是人們的共同追求,一個不統一的國家很難發展進步,即使在封建社會,統一不僅是君王的的理想,同樣也是在小農社會的背景下黎民百姓的共同期待。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無道,禮崩樂壞。」孔子堅決維護在君主專制之下的集權政治,堅決反對地方主義的分裂,堅決維護國家的統一。政治上的「大一統」才能保證經濟上的發展,諸侯爭霸,生靈塗炭,民不聊生不利於國家的發展和進步,要想實現國家的長遠發展和社會的穩定必須實行政治上的「大一統」,政治上的「大一統」需要思想上的「大一統」做保障,儒家學說的弘揚在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已經把「大一統」思想演化成一種民族的心理定勢,那就是國家的統一才能保障社會的安定。而正是這種牢固的心理定勢使我們在歷史上多次戰勝分裂,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統一」和「分裂」是一個長期的話題,縱觀歷史,統一是主流,分裂是暫時的,這就印證了儒家「大一統」思想雖經歷不同王朝的更替,但其國家一統、民泰國安始終是一種共同的追求。我們也應該看到儒家所鼓吹的政治大一統本質上乃是專制主義的政治統一,也可能會產生某種消極的影響,但國家一統的觀念是沒有錯的,至今在主權國家中仍舊是一種至高准則。大一統學說對於維護國家之統一以及民族間的團結與融合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和而不同、和為貴」 「四海之內皆兄弟」的主張在當今社會處理國家之間的關系方面仍然發揮著積極作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及中國現時期的外交政策都可溯及到儒家思想中的處理國家之間關系的准則。儒家文化的這種思想對民族與民族、地區與地區、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的調整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大一統」思想的指導下國家的暫時分裂或分離會實現統一,和諧與發展的國際社會一定能夠實現。民族爭端和歷史延續問題得到解決,我們的寶島台灣也會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

㈣ 如何才能讓儒家思想重新復興

這個問題並不難,但是需要時間和機會,你只要去看現在辯歷其它宗教的奢侈作風,你就會知道什麼時候儒家可以重興了,但是有一點雹明是值得大家去注意的,因為每一種學說和教派,都有不適合當今社會,不利於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見解,而這各方面,也就是更為需要去改進的,提倡哲學和邏輯,理學,儒家學說才有更好的發展機會,但是不管怎麼樣,儒家的學說算是不可以輝煌騰達,但是一定不至於沉淪沒落源灶告的,毋庸置疑

㈤ 當今時代,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儒家傳統文化

先確定論點,然後從正反兩方面來分析以儒家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所具有的利弊,這個部分要側重自己的觀點。最後點名論點,突出中心就可以了。

㈥ 如何推進儒學現代化

推動儒學的現代化,實現儒學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儒學工作的一個重要課題。前些日子由國際儒學聯合會、光明日報社、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聯合主辦的孔子學堂論辯會就圍繞這一課題而展開,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錢明、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教授曾亦、貴陽學院陽明學與地方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陸永勝三位學者作為論辯主嘉賓,分別從不同角度談了自己的看法。我們摘發他們的發言要點,供讀者諸君閱觀。

錢明:詮釋儒學現代化需要立足於本土文化,沒有絕對的統一格式

儒學文化圈作為一個文化地理概念在學術界已經達成共識。它包含了日本、韓國、新加坡、越南等國家。雖然在同一個文化圈中,但是不同的國家由於歷史上對儒學的輸入路徑和詮釋方式的不同,其儒學現代化的進程也會有所差異,並沒有統一格式可以概括,因此討論儒學文化圈的現代化需要結合本土文化進行研究和探討。而要正確認識儒學「現代化」,需要理清三個問題:第一儒學不是能不能現代化的問題,而是如何現代化的問題。第二儒學不是需要重寫的問題,而是要續寫儒學的問題。三是儒學文化圈不是有沒有現代化的問題,而是襲敏今後儒學文化圈該如何走向東亞、亞洲甚至是走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問題。

曾亦:儒學現代化的未來發展是解決能否用中國話語解釋西方問題

儒學現代化反映了儒學在歷史發展中是處於動態變化的過程。中國近一百年來,由於西方文化的強勢入侵,儒家提倡的「親親」與「尊尊」的價值觀沒落,因此一直以來都是使用西方的價值體系評價儒學,闡釋中華文化,所謂「以西釋中」。而隨著中國國力的強大,文化自信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而文化自信提出了我們如何運用中國的話語解決中國自身的問題,我們能否提出一套有別於西方普世價值觀的價值體系,並且這套體系能否從儒學中獲取資糧,所謂「以中釋中」。而隨著儒學的發展,儒學現代化將面臨更高的任務,既是能否用中國的話語解釋西方所提出的問題,以儒學為核心的中國文化能否為世界精神文明貢姿橡獻一份自己的力量,所謂「以中釋西」。

陸永勝:儒學現代化不能等同於儒學西化,包含了民族自我意識的覺醒

從整個儒學文化圈的現代化轉型過程看,儒學現代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是不爭的事實,但這並不能說明儒學現代化等同於西化。儒學在受到西方拍冊枝文化影響的同時,各國各民族維護自身傳統的意識也在增強。而儒學現代化正是在「西風壓倒東風」,同時各民族自我意識又在覺醒的背景下展開的。因此在這樣的語境下,如何反思、如何建構、如何實踐便成為儒學現代化的三個重要主題。特別是「如何實踐」提出了儒學現代化如何與當下主流文化相結合,去解決現代社會中出現的信仰問題、倫理問題、生態問題、心態問題等問題,同時也提出了當代人面對傳統文化資源要實現挖掘與整理並重,研究與踐行並重的要求。

㈦ 儒學在當代應該如何發展

首先迎面而來的是生存的問題,畢竟古代封建思想給現在的束縛太多。儒家雖然有所經典表現,但是還是存在不少的封建思想。現如今西方文化強勢入侵,導致許多的文化被洗禮。由於我們近代史的落後,儒學並沒有在其中發揮優勢。反而由於近代的墨守成規,讓我們脫離了時代的步伐。在大部分人心中儒學只不過是一個存在的經典,被貼上封建、落後的標簽,也背上了落後的代價。


而且現在儒學並沒有走近大部分人,很多人都是對儒學知道有它的存在,但是不了解它的地位。畢竟這門大學問有太多的書籍需要閱讀,現在快節奏的社會,除了一些專業人士能夠靜心觀看之外,更多人還是不夠了解儒學。

閱讀全文

與儒家文化應該如何與時俱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