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管理模式經歷了哪些階段各階段的主要特點有哪些
傳統企業管理經歷的四個階段
粗糙管理階段:
其實這個階段稱為混亂管理更為謹伏確切。
晚清以降,中國人開始睜眼看世界。
隨著知識界眼界的開闊,中國的商業管理模式也隨之發生了重大變化。
一批新式工廠(比如張謇的實業救國,榮氏的麵粉工業)建立起來。
但是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企業終究沒有發展起來。
這裡面有多重因素的制約:戰亂頻仍,黨爭不斷、日本侵略……中國的企業家雖然嘔心瀝血,依然難撐危頹大廈。
國難當頭,民生凋敝,這些企業家根本沒有時間系統思考管理經營問題
政治管理階段:
新中國建國後,整個國家迅速實現一大二公。
企業只是一個單純的生產車間,生產銷售全由政府統管。
建國後到改革開放後的一段時間,中國的企業也進行過一些管理方面的探索,比如邯鋼經驗、大慶精神等等。
但是由於一切以政治為中心,企業管理方面取得的經驗和成就並不多。
直到現在為止,那個時代的一些思維意識還在影響著我們的一些企業管理
制度管理階段:
這個階段的主要特徵表現為,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各個方面都有成套科學、規范的制度和程序,企業像一部高效運轉的機器。
在這種管理方式下,部門職能、崗位職責、行為准則、運作程序都實現了規范化;信息傳遞、各項工作實現了程序化;人才、資金、物資、時間等資源的利用實現了科學化。
這個階段是企業發展過程中打地基階段,企業大廈能蓋多高,取決於這個時候地基能打多深多牢
當然這個階段也存在問題:企業里仍然有許多制度和程序管不到、管不了的地方,這是因為管理常常滯後於企業發展的特質所決定的。
就像韋伯指出的那樣:太多的規章制度對人的創造性、積極性有一定的壓制,既增大了管理成本又降低了運行效率。
我國目前大部分企業處於制度管理階段
文化管理階段:
企業文化營造了一個非常和諧的工作氛圍和共同奮斗的願望,有著強大的凝聚力,使員工忠於企業和企業所從事的事業。
企業文化內化為員工行動的自覺。
我國有一些企業已經從制度管理層面祥卜攜向文化管理階段跨越,但是還遠遠沒有完成
二、各階段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
①粗糙管理階段的管理模式是人治. 顧名思義,人治模式就是使用強人治理。
中國的儒家思想特別強調人治,主張為政在人,以身作則,通過使用賢人來治理國家。
這時的國家治理,明顯具有秘密性、隨機性和不可預知性等特點
②政治管理階段和制度管理階段管理模式是法治. 建立制度,淡化人治,通過制度化管理來提高效率,這就是法治。
對於國家來說,法治就必須強調法律法規,依法治國。
法律、制度具有剛性、公平性、公開性、穩定性,它不同於人治那樣有很大彈性,法律彈性很小,任何人都必須遵守,包括制訂者和執行者本身。
即法律是社會最高的規則,沒有任何人或組織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
③文化管理階段的管理模式是文治. 有一種意識、思維來引導我們的行為,這就是文治,以文化來管理企業,以文化來治理國家。
對於企業來說,文治強調以人為管理的核心,建立學習型組織,領導靠教育培訓來引導員工,對員工實行自我控制,自我管理
三、列舉電子商務對於傳統企業的諸多影響
1、改變傳統營銷方式
傳統營銷信賴層層嚴密的渠道,輔助以大量人力和宣傳投入來爭奪市場,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成本高。
在網路時代,由於國際互聯網的廣泛普及,商家可以利用這個世界性的網路將商務活動的范圍擴大到全球。
電子商務使買賣雙方在網路上形成簡單易行的良好界面,使供需雙方遠在千里之外,通過網路像面對面一樣地迅速完成交易,使各種網上交易以電子票據進行支付、清算與決算。
企業弊蔽的原材料采購、生產的組織協調和產品的廣告宣傳、銷售,都會發生一系列變化
2、改變企業競爭形態
通過開展電子商務,網路上信息的公開性使得市場競爭更為公平,產業界限也將變得更為模糊,大企業不僅面臨同行中小企業的競爭,同行企業也面臨著其它行業企業的競爭,因此,如何順應潮流,採取相應策略來再創競爭優勢,已是企業經營面臨的一大挑戰.電子商務為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全新的銷售方式,企業的生產首先是為信息網路生產,然後再由網路完成商品和顧客的互動.在網路的沖擊下,如果企業沒有創新意識,不及時更新產品和服務,就難以在網路時代生存
3、改變人們傳統的消費習慣
據統計,上網者中60%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全球用戶年齡平均在33歲左右,這些人的消費行為往往較為獨立,對商品和服務的個性化要求越來越高,他們不再滿足於被動地接受企業生產、銷售的產品,對商品的質量、規格、式樣、造型以至包裝等會不斷提出自己的新的要求。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顧客的行為、偏好也有新的變化。
在電子商務條件下,每個顧客獲得信息的速度和內容都比以往要快得多、多得多,因此他們求新求變的願望也就越發強烈。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產生,產品的升級換代也不斷加快,從而顧客對消費品的要求也就日新月異。
再加上今後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增大,顧客對購物方便及樂趣的要求也將不斷提高
4、改變市場營銷環境
電子商務使顧客購買行為日趨個性化,生產者對市場機會的反應更加敏捷,生產者與顧客直接交易的可能性在增加,中介商的作用將被削弱。
同時,顧客在交易中的主導權會更加突出,而生產者的市場營銷戰略會強調如何更方便,及時地滿足顧客的特定購買慾望
5、改變企業營銷模式
電子營銷的模式就是顧客和企業的對話,企業在清楚地了解每個顧客個性化的需求後,作出相應的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策略。
這樣,企業與顧客之間的關系是一對一的營銷關系,是密不可分牢不可破的,網路的即時交互、超越時空等特點即成為這種模式的強大技術依託
2. 文化管理的重要特點是什麼
世界管理100年和中國管理30年發展階段、特點以及趨勢研究表明,企業管理已經進入了可持續發展背景下的文化管理專業化階段。 提起企業文化,很容易出現兩個極端的理解。 大多數管理者對文化的理解要麼處於高度抽象的層面,難免流於形式,到處張貼高調的標語口號,領導高調激昂,員工陽奉陰違;要麼偏執於膚淺的表象,如要求員工統一著裝,定期組織學習,甚至背誦總裁語錄。殊不知,真正的文化管理是領導層有意識地創建他們所希望看到的文化,並積極地對文化資本進行管理。 管理的任務是通過多種資源的配置達到優化結果的過程,歸根結底,管理是為人而存在的並最終服務於人群。因此,霍夫斯坦德稱,管理不是處理具體的東西,而是處理對人有意義的信號,這個信號實際上就是組織文化的特徵。 下一代企業的文化挑戰 不容否認,我們處在一個快速變革的時代,對於管理者來說,最可怕的不是眼前那些看得見的已經發生的事情,而是那些即將發生的,你卻沒有預料到的事情。商業環境不斷發生變化,對管理者技能和水平的要求也變得更加苛刻。對於管理者而言,變革時期的管理是很多管理者所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因為這個挑戰是連續不斷的。 目前企業管理者普遍面臨著這樣的困惑:整個企業似一座大廈,裡面一片散沙,沒有鋼筋和水泥......很多員工在感慨:企業內沒有主流思想......一片荒漠,沒有綠洲和湖泊......一位資深的人力資源經理說:員工士氣低落,直接影響著企業的業績,威脅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一位對管理有很深感悟的企業高層經理說:企業管理的最高形式是一種居於價值觀的管理,是對心的管理。 這種情況在很多公司里恐怕都不難遇到,隨著人們的價值觀越來越多元化,價值體系也變得復雜,員工的管理變得越來越困難。 美國哈佛大學的專家發現,在缺乏激勵的環境中,員工的潛力只發揮出20%-30%,甚至可能引起相反的效果;但在適宜的激勵環境中,同樣的員工卻能發揮出其潛力的80%-90%. 隨著世界科技革命的興起,人類開始向知識經濟時代邁進,這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又一大趨勢,伴隨這一進步,腦力勞動將成為社會勞動的主要形式。腦力勞動的特點是在看不見也摸不著的無形狀態下進行的,其效率的高低完全取決於員工的自覺和責任感。在這一狀態下,以高度精確的時間與動作相配合為其主要管理手段的科學管理,則完全失去了用武之地。這預示著,隨著腦力勞動在勞動構成中的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管理必將取代科學管理,成為知識經濟時代惟一適用的管理模式。 文化管理時代的來臨 在管理學的百年發展中始終有兩個目標並存:一是優化配置資源,實現低投入、高產出,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二是激勵,以提高人的積極性、激發人的創造性。這是管理學的兩個永恆的主題。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管理思想。現代管理最早出現在西方,即所謂的科學管理思潮。這種管理思想與機器大工業的時代背景吻合,主要是解決生產效率的問題,因此特別注重研究工作流程的標准化以及工人薪酬的差異化。後來西方社會工人地位上升,工會的力量大增,非常注重維護自身的權益,以有組織的力量來與資方談判協商。這種形勢下,管理思想不能只把工人視為謀利的工具而忽視工人的各種心靈需求,由此出現了行為學派,強調工作環境、人際關系對工人行為的重要影響,特別關注工人在工作中的參與感和成就感,以此來激勵工人的積極性。 到了上世紀80年代,伴隨著日本經濟表現出的強勁的發展勢頭,日本企業的管理方式、思想為西方所注目。與西方管理注重組織、規章、技術等相比,日式管理更關注企業價值、目標、儀式等文化因素,這令日本企業表現出極強的穩定性和競爭力,刺激了西方管理思想的轉向,開始研究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這標志著文化管理的新時代的到來。大概地說,傳統西方管理注重硬性控制,而文化管理則注重軟性協調,現代管理思想呈現出了由硬到軟的轉變。 世界管理100年和中國管理30年發展階段、特點以及趨勢研究表明,在可持續發展背景下,企業管理已經進入了可持續發展背景下的文化管理專業化和多維度管理企業的階段。 文化管理有理還有管企業文化被熱炒過,但人們似乎一直不太明白企業文化到底是什麼。許多非文化的策劃、宣傳被貼上了文化的標簽,更強化了對文化只能錦上添花的觀念。而文化理論的奠基人和管理大師埃德加-沙因一貫強調:一個企業應當致力於鼓勵人人全力以赴,以贊美和金錢獎勵員工的成就,創造一個充滿挑戰、令人滿意又有趣的工作環境。 文化研究專家理查德-巴雷特認為,有效的組織文化不是領導者主觀意識的體現,過去和當前的領導者們的個人特徵僅構成組織文化的原始雛形,必須圍繞組織目標予以改造和提煉。他還提出了幾點重要的建議: --在企業文化轉換方式上採取一刀切的辦法是不可行的。 --只有文化轉換成為全系統變化過程中的一部分時,進行文化轉換才有意義。如果一個企業中基本結構、流程、薪酬體系不發生變化,那麼人們不會改變現有的工作方式。 --只有領導者注重並盡職於文化轉換工作,文化轉換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企業管理者都知道,基業長青的背後是企業多年傳承下來的相對穩定的優秀企業文化。企業文化通俗地說就是企業價值觀、行為方式。無論企業領導是否承認,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企業文化。看上去相似的企業會做出不一樣的決策,取得不同的效果,究其原因,就是企業價值觀在起作用。 縱觀基業長青的企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尊重規律、注重科學、作風穩健、不走捷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代表了基業長青企業的信念:沒有耕耘,或付出很小的一點努力,自然不能奢望收獲意外的果實。催熟和速成的做法都是違反自然規律的,都有著巨大的副作用,都是不可取的。但受千百年的傳統文化的影響,部分人的血液里還涌動著終南捷徑的夢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神話受到追捧,社會上彌漫著急功近利和浮躁的風氣。這種風氣輻射到作為社會基本組成單位的企業之中,一些企業聽聞文化管理是一種比科學管理更有成效的管理方式,立刻就撒開科學管理,潛心鑽研文化管理,這也是片面的。 文化管理是企業的高級管理,它超越了科學管理的機械式理性,但吸收其合理性成分,又融合了經驗管理的長處,並上升為管理學藝術,使企業管理真正實現了科學性和藝術性的有機結合。要實行文化管理,不能片面強調文化的重要性,也不能純管理,必須文化與管理、理性與藝術性雙管齊下。企業文化不是萬能的,也不是企業管理的終南捷徑。企業文化不能為文化而文化,它歸根到底是為了提升企業管理。
3. 普遍主義文化在管理上的特點有哪些
1、所有管理措施適用於所有人,同賞同罰。
2、不偏離規則。制度一旦建立,人人都應該遵守。亮吵
3、人類普遍主義的高度、即人類文化(思維與行為)的知脊一致性的,同一性的闡釋的人本主義。也即是人類及其社敬猛侍會普遍存在的人本主義。公平與正義,民主與自由。
4. 什麼叫做跨文化管理其主要特徵是什麼
跨文化管理又稱為「交叉文化管理(Cross Cultural Management)」,即在全球化經營中,對子公司所在國的文化採取包容的管理方法,在跨文化條件下克服任何異質文化的沖突,並據以創造出企業獨特的文化,從而形成卓有成效的管理過程。
跨文化管理的關鍵是對人的管理,要實行全員的跨文化管理。一方面,跨文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不同的文化進行融合,形成一種新型的文化,而這種新型的文化只有根植於企業所有成員之中,通過企業成員的思想、價值觀、行為才能體現出來,才能真正實現跨文化管理的目的,否則跨文化管理將會流於形式。
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經營企業中,母公司的企業文化可通過企業的產品、經營模式等轉移到國外分公司,但更多的是通過熟悉企業文化的經營管理人員轉移到國外分公司。
因此全球化經營企業在跨文化管理中必須要強調對人的管理,既要讓經營管理人員深刻理解母公司的企業文化,又要選擇具有文化整合能力的經營管理人員到國外分公司擔任跨文化管理的重要職責,同時還要加強對企業所有成員的文化管理,從而使全球化經營企業在與國外企業的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
(4)文化管理階段的特徵有哪些擴展閱讀:
跨文化沖突產生的原因。
1、文化體系的差異
中西文化從屬於不同的文化體系,其文化形成的背景、民族的構成、價值觀念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別。西方國家,例如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國家,復雜的種族構成使其不具有大同的民族文化;而中國是有著幾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幾千年來整個民族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具有重視倫理道德、追求和諧、重視整體等民族文化特點。
2、組織管理上的差異
組織管理涉及到一個企業內部的運作管理方式,包括企業的制度設立、組織內部溝通、人力資源的配置等等。這些內部的實施方式對於整體企業的運作是關鍵環節。因此當組織管理方式上出現問題,必然會造成企業的整體效益。
從組織溝通方面來說,跨文化企業所面臨的文化氛圍不再是單一的文化模式,來自不同文化的管理者和員工共同合作經營,其不同的背景文化以及企業當前環境文化等多種文化模式之間時常發生碰撞。
人們的生活方式、價值取向、道德標准、行為模式等,因為超越了它們賴以形成的文化土壤也會不時發生沖突,所有這些都會對不同層次的組織行為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