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唐朝劍文化怎麼樣

唐朝劍文化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5-17 08:32:35

① 漢代鑄劍與唐代鑄劍的差別

主要是材料上的區別。漢青銅和鐵為主,而唐代已經開始煉鋼

漢代傳承秦國。秦國主要以青銅鑄劍,所以漢代也繼承了青銅劍的工藝。到了漢代中後期,才開始用鐵鑄劍。經過三國、兩晉、南北朝以及鬧掘氏隋,共兩百多年的發展,到了唐朝,鐵鑄劍散鏈已經開始有了模範的工序,大量的生產。
唐朝之前和建國初期,經常與西北的少數民族打仗,當時西北民族從遠東各國學會了用炭煉鋼的工藝,所用的鋼刀大大優於唐朝的鐵刀,打仗時,在武器上吃了大虧。後來唐朝也開始液散研製煉鋼的方法,並成功的鑄造了有名的唐朝陌刀,開始了鋼刀的時代。

所以,漢代鑄劍與唐代鑄劍的差別主要是在材料上,漢以銅為主,唐開始用鋼,其鑄劍工藝自然也大大的不同。需要的工藝程序更多,要求更大嚴格。

② 唐朝有刀沒劍一說怎麼看

唐朝有源賀清劍,但卻沒有非常出名劍,而唐朝的刀的名聲卻是婦孺皆知。雹前

我國最早的劍是出自於商朝時期,但是劍這種兵器在我國的冶煉技術以青銅器為主的時候還是比較常見的,到了我國冶煉技術以鋼鐵為主的拍世時候就變的不實用了。而劍的兩面開鋒的設計在真正的戰場上是很不實用的,所以我國在漢末時期劍就失去了它原有的百兵之王的地位,變成了兵器中的君子。這是因為在漢末之後的時期,劍更多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很多文人墨士或者將軍將領會佩戴劍,而真正的士兵或者所謂的俠客多佩戴其他兵器。

而唐朝最有名的兵器是唐刀,實際上唐刀有四種,而我們現今所說的唐刀多為唐刀中的橫刀,樣子和日本刀很相似。但是否是唐刀傳到日本後,日本照之仿造的說不清楚,但是日本的正倉院中卻是保存著中國唐刀。但是在唐朝也是有劍的,我國唐朝著名詩人李白所佩戴的就是劍。劍名龍泉,也算是一柄名劍了,但也僅僅如此,並不是非常出名。

③ 劍的文化

在東方和西方文明中,劍都是一種地位比較高的武器。在中國古代,劍被稱作「百兵之君」,常常被當作一種高貴的裝飾品。從皇帝到文人都喜歡佩劍以顯示身份。此外,劍也被當作一種儀式道具,比如在中國道教儀式中,劍常常被作為一種降伏妖魔的法器;在歐洲,劍被用於冊封爵士與騎士,這個習慣一直流傳到今天。 漢代劍術已甚精備,斗劍中顯示了武藝造詣的深淺。曹丕《典論·自敘》:「余又學擊劍,閱師多矣,四方之法各異,唯京師為善。桓、靈之間,有虎賁王越善斯術,稱於京師。河南史阿言昔與越游,具得其法,余從阿學精熟。嘗與平虜將軍劉勛、奮威將軍鄧展等共飲,宿聞展善有手臂,曉五兵,又稱其能空手入白刃。余與論劍良久,謂將軍非法也,余顧嘗好之,又得善術,因求與余對。時酒酣耳熱,方食芊蔗,便以為杖,下殿數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庋更為之。余言吾法急屬,難相中面,故齊臂耳。展言願復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偽深進,展果尋前,余卻腳?,正截其顙,坐中驚視。余還坐,笑曰:『昔陽慶使淳於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術,今余亦願鄧將軍捐棄故技,更受要道也。』一坐盡歡。」(《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裴松注引)這段有聲有色的記載,反映了當時劍術的高超和斗劍風的興盛。
楊泉《物理論》:「阮師之作刀,受法於金精之靈,七弊源余月庚辛,見裂旅神於冶監之門,向西再拜,金神教以水火之齊,五精之鏈,用陰陽之候,取剛柔之和,三年作刀千七百七十口,其刀背夾刃,方口洪首,截輕微不絕絲發之系,斫堅剛無變動之異。」
但自唐開始,士大夫心理充滿道教神仙妖邪鬼怪之說,劍乃變為鎮邪凶之器,一若此數尺剛鐵,鑄成劍形,即具有無上魔力者。於是家懸一劍,即以為祥,不習劍術,而以為劍自可以御敵而勝。所以自唐以後,劍類短兵,有一支為釋道所利用,而引入歧途。
從征軍士多用刀而鮮用劍,佩刀者漸多於佩劍者,這顯然對劍術的發展有相當的阻作用。
舞劍在唐代興盛起來,杜甫<舞劍器行>描述公孫大娘舞劍絕技:「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爧(líng)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江海凝清光。」劍的聲光,似聞如見,精湛技藝,如呈眼前。
明唐順之《武編》說:宋太宗「選諸軍勇士數百人,教以舞劍,皆能擲劍空中,躍其身左右承之,妙絕無比。會北戎遺使修貢,賜宴便殿租滾,因出劍士示之,袒裼鼓澡,揮刃而入,跳擲承接,霜鋒雪刃,飛舞滿空。」這些高超絕技,對後來劍術套路及表演技藝的發展,影響很大,至今我們演練的武術套路中,亦有所見。
金庸《笑傲江湖》中的「獨孤九劍」,就是驚絕的特技。

明代各武術流派,在劍術應用的基礎上,創造了不少珍貴的劍法,如何良臣《陣紀》所雲:「卞莊子之紛絞法,王聚之起落法,劉先生之願應法,馬明王之閃電法,馬起之出手法」等,這些劍法為後世劍術的發展,提供了有益的素材。
劍的招式是以劈、砍、崩、撩、格、洗、截、刺、攪、壓、掛、掃等為主。它的特點是剛柔相濟、吞吐自如,飄灑輕快,矯健優美,正如拳諺所形容的「劍似飛鳳」,由此可知其妙。
劍的各部位包括有:劍身、劍尖、劍鋒、劍末、劍脊、劍刃、劍格(或劍肩)、劍箍(可能有)、劍柄、劍首、劍鞘和穗。

④ 唐代的詩人為什麼總愛背著一把劍

唐代的詩人背一把劍算是標配了,不配把劍你出門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詩人,連跟人打招呼都沒面子。文人和劍客不是一回事,這是因為唐代用佩劍來象徵自己的權利、身份和地位。

眾橘鬧所周知,唐代的文人尚武,佩劍是合情合理的。而且佩劍的風氣並不是唐代的專屬,從春秋戰國就開始了,剛開始貴族佩劍來炫耀自己,後來是個男人都想仗劍走天涯,反正又不違法慧伍姿,不配白不配。就跟咱們現在出門喜歡戴手錶、開豪車是一樣的道理。

因此,當時的詩人佩劍,是為了彰顯身前絕份,更是為了渴望得到賞識,入朝為官,施展自己的報復,干一番男人心中的大事業。

⑤ 誰給講講劍的文化內涵啊

中國的劍崇拜文化

盡管劍的實用價值和顯赫軍事地位,只存在於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初期,但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影響力卻從未削弱,尚劍之風發展為以「劍」代「武」,後來與俠文化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劍文化。

早期鑄造劍比鑄造其他兵器難度大,特別是鑄造需經特殊工藝的寶劍更加耗時耗力,因此只有有權勢的人才能獲得寶劍,劍於是成為帝王君主權利威嚴的象徵。

在十八般傳統冷兵器中,劍被稱作「百刃之君」、「百兵之帥」。在武行中劍多作為防身性兵器,由於攜帶美觀,所以名士貴族多佩劍,久而久之劍被大眾視作有智慧、有內涵、有身份的兵器。

在大多數武俠小說中,名門正派的大俠總是使用寶劍,以此區別於使用暗器、毒葯的旁門左道;負劍行俠則意味著光明正大地快意恩仇。也只有劍的風雅氣度和舞劍的表演性,最能給武俠作家提供空間去營造他們的詩意江湖。

劍修長光潔的形態頗具優雅氣質,自古還受到文人的特殊青睞,不僅以劍抒懷作詩詠嘆,更佩帶操練。

李白終生以劍匣相伴,十五歲在峨嵋學劍,自稱「我家青干劍,操割有餘聞」,「劍非萬人敵,文竊四海聲」。杜甫從二十歲開始挾劍浪跡天涯,表達自己「拔劍欲與龍虎鬥」的氣概。

經過道教的神化與文人墨客的寫意化,劍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兵器,而被賦予了正義、正氣的道德倫理色彩。到了人人佩劍、家家懸劍的唐代,劍俠小說的出現讓劍文化與俠文化融合一體,負劍行俠的形象從此深入人心。

由於唐朝劍舞的發展把注重實戰的劍術變成了帶有雜耍成分的表演,所以當時小說對劍術的描寫也神乎其神:《傳奇》中《聶隱娘》一篇刻劃三位劍俠的斗劍場景:他們能飄到空中、鑽入活人腹中相鬥,甚至瞬間飛行千里。這種奇幻描寫在此後的武俠小說中綿延不絕,由此塑造出了無數風流劍客劍俠。

http://cache..com/c?word=%BD%A3%3B%B5%C4%3B%CE%C4%BB%AF&url=http%3A//read%2Exwdl%2Ecom/xhmf/12599/505340%2Ehtml&b=11&a=19&user=

⑥ 唐朝有刀沒劍一說怎麼看

中國唐朝刀的使用遠多於劍,但仍未有真正的唐刀出土,多以歷史記載,壁畫以及國外現存的刀劍推斷其形制。今人所說的「唐刀」多指唐刀四制(陌刀,橫刀,障刀,談鬧儀刀)中的橫刀。日本正倉院所藏唐大刀為劍型刃,私以為是東西方文化差異而誤譯成刀,實應為「唐劍」。

//www.lianjie114.net/pic_e61190ef76c6a7efdbe9f1eff6faaf51f2de662f

劍又名「輕呂」、「徑路」,「長鋏」,商周時期已有之,唐之前的歷朝歷代詩詞及典籍中多有關於「劍」的記載。

如唐最近的隋朝,《隋書·禮儀志》載:「一品,玉器劍,佩山玄玉。二品,金裝劍,佩水蒼玉。三品及開國子男,五等散(散)品名號侯雖四、五品,並銀裝劍,佩水蒼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則象劍。帶直劍者,入宗廟及升殿,若在仗內,皆解劍。一品及散(散)郡公,開國公侯伯,皆雙佩。二品、三品及開國子男,五等散(散)品號侯,皆只佩。綬亦如之。」

//www.lianjie114.net/pic_a50f4bfbfbedab647f511509fc36afc378311ed3

《唐詩紀事》載唐朝大臣受武則天召見時所作註明《古劍篇》:

「君不見昆吾鐵冶飛炎煙,紅光紫氣俱赫然。

良工鍛煉凡幾年,鑄得寶劍名龍泉。

龍泉顏色如霜雪,良工大伏咨嗟嘆奇絕。

琉璃玉匣吐蓮花,錯鏤金環映明月。

正逢天下無風塵,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綠龜鱗。

非直結交遊俠子,亦曾親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棄捐,零落飄淪古獄邊。

雖復沉埋無所用,猶能夜夜氣沖天。」

//www.lianjie114.net/pic_78310a55b319ebc4335b2e508926cffc1f1716d3

而自稱「十五學劍術,遍干諸侯」的唐朝大詩人李白亦有諸多如「萬里橫歌探虎穴,三杯拔劍舞龍泉」等關於「劍」的詩句。足可見刀劍區分是相當清楚的,而不像有些人說的那樣唐朝無劍或滾侍攜刀劍不分。

//www.lianjie114.net/pic_d788d43f8794a4c22419bfe205f41bd5ac6e39c4//www.lianjie114.net/pic_960a304e251f95ca903acb7fc2177f3e6609522f//www.lianjie114.net/pic_f9dcd100baa1cd113c792be9b212c8fcc2ce2d2f//www.lianjie114.net/pic_023b5bb5c9ea15ced691b8c0bd003af33b87b2f8//www.lianjie114.net/pic_5366d0160924ab18ffd9b8fe3efae6cd7a890b2f//www.lianjie114.net/pic_500fd9f9d72a6059fd33b9d32334349b023bbadc//www.lianjie114.net/pic_d4628535e5dde71181ac1b3facefce1b9c1661f8

因劍於漢代始逐漸退出戰場,多為禮儀佩戴及收藏,防身等,戰力上的威名雖不如唐刀,但從朝廷及威名絲毫不落下風。

運營人員:淵字型大小劍鋪hgsword

⑦ 劍文化的道教與劍

道家和劍,有說不完的故事。道家的講的是除魔衛道,而鋒芒外露的寶劍自然是道家斬妖誅魔的強力法器。在道教齋醮科儀中,法劍是高功行法的法器,科儀中的咒語、書諱、取氣、焚符,都要以法劍相配合。道教認為代天行化,布令宣威,全憑三尺法劍。醮壇上高功之法劍,具有斬妖驅邪的無比神力。 在中國歷史上,道者多習劍。時人都知李白詩名冠天下,卻少有人知道大詩人既是道士,又是一位優秀的劍客。李白很早就相信當時流行的道教,喜歡隱居山林,求仙學道,要做超凡脫俗的隱士神仙。據記載,在和杜甫第一次分手後,李白到達齊州紫極宮清道士高天師處,貴授道簏,從此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儀式,成為了道士。道士李白好任俠,常以俠客自比,使得一手好劍,《俠客行》中的那位「十步殺一人,瘋沓如流星」的趙客,即是他自己的寫照。 據統計,《全唐詩》李白詩中「劍」字共出現了107次,除去作為地名的「劍閣」3次,「劍壁」1次,武器之「劍」猶有103次之多。屬於劍的「鋏」出現了1次、「吳鉤」1次、「吳鴻」1次、「湛盧」1次、「干將」1次、「莫邪」1次、「青萍」2次、「秋蓮」2次、「霜雪」2次、「匕首」3次、「龍泉」4次。總計,「劍」共出現了118次,分布在106首詩中,約佔全詩總數的10%。可見,李白是多麼地鍾情於劍了。
李白鍾情於劍,修道後更是將劍法融入道法,得窺天地又一重境界。「道劍」猜凱念者,先天一氣也,為無形無象、生養天地的太和元氣。修煉之人以法凝結此浩然剛大之氣,以之透金石、貫魚魯,沛然莫之能御。這既是武學之「神勇」至境,又是仙學「神仙」之地步。仙劍中的御劍之術,即是道劍的代表。 仙劍中最重要的仙術之一,就是讓雲天河夢寐以求的御劍之術。御劍之術主要是以氣御劍,人劍合一的同修法則。同時輔助道家經典心法,通過「仙劍「與三界相溝通,求其御劍融於天地的境界。可見御劍之術是在道家經典心法支持下的仙術,其飄渺出塵、凌風而飛的形象,又頗得道家仙風道骨之神韻。
傳說中,劍仙呂洞賓能「御劍飛升」。呂洞賓是著名的道教仙人,八仙之一,相傳他經常身背一把長劍,神威凜凜,劍術通神,斬妖除魔時,背後寶劍飛奔而出,自動尋找目標,取人首級於千里之外。呂洞賓有詩雲:「欲整鋒芒敢憚勞,凌晨開匣玉龍嗥。手中氣概冰三尺,石上精神蛇一條。」 即是對自己使劍最好的寫照。
李白終生以劍匣相伴,十五歲在峨嵋學劍,自稱「孫族我家青干劍,操割有餘聞」,「劍非萬人敵,文竊四海聲」。杜甫從二十歲開始挾劍浪跡天涯,表達自己「拔劍欲與龍虎鬥」的氣概。
經過道教的神化與文人墨客的寫意化,劍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兵器,而被賦予了正義、正氣的道德倫理色彩。到了人人佩劍、家家懸劍的唐代,劍俠小說的出現讓劍文化與俠文化融合一體,負劍行俠的形象從此深入人心。
由於唐朝劍舞的發展把注重實戰的劍術變成了帶有雜耍成分的表演,所以當時小說對劍術的描寫也神乎其神:《傳奇》中《聶隱娘》一篇刻劃三位劍俠的斗劍場景:他們能飄到空中、鑽入活人腹中相鬥,甚至瞬間飛行千里。這種奇幻描寫在此後的武俠小說中綿延不絕,由此塑造出了無數風流劍客。
而穗困那些或真實存在或文學渲染的絕世名劍經過歷史的沉澱,也愈發顯得傳奇而神秘起來。

⑧ 請問各位對劍或劍文化有何感想

中國的劍崇拜文化

盡管劍的實用價值和顯赫軍事地位,只存在於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初期,但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影響力卻從未削弱,尚劍之風發展為以「劍」代「武」,後來與俠文化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劍文化。

早期鑄造劍比鑄造其他兵器難度大,特別是鑄造需經特殊工藝的寶劍更加耗時耗力,因此只有有權勢的人才能獲得寶劍,劍於是成為帝王君主權利威嚴的象徵。

在十八般傳統冷兵器中,劍被稱作「百刃之君」、「百兵之帥」。在武行中劍多作為防身性兵器,由於攜帶美觀,所以名士貴族多佩劍,久而久之劍被大眾視作有智慧、有內涵、有身份的兵器。

在大多數武俠小說中,名門正派的大俠總是使用寶劍,以此區別於使用暗器、毒葯的旁門左道;負劍行俠則意味著光明正大地快意恩仇。也只有劍的風雅氣度和舞劍的表演性,最能給武俠作家提供空間去營造他們的詩意江湖。

劍修長光潔的形態頗具優雅氣質,自古還受到文人的特殊青睞,不僅以劍抒懷作詩詠嘆,更佩帶操練。

李白終生以劍匣相伴,十五歲在峨嵋學劍,自稱「我家青干劍,操割有餘聞」,「劍非萬人敵,文竊四海聲」。杜甫從二十歲開始挾劍浪跡天涯,表達自己「拔劍欲與龍虎鬥」的氣概。

經過道教的神化與文人墨客的寫意化,劍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兵器,而被賦予了正義、正氣的道德倫理色彩。到了人人佩劍、家家懸劍的唐代,劍俠小說的出現讓劍文化與俠文化融合一體,負劍行俠的形象從此深入人心。

由於唐朝劍舞的發展把注重實戰的劍術變成了帶有雜耍成分的表演,所以當時小說對劍術的描寫也神乎其神:《傳奇》中《聶隱娘》一篇刻劃三位劍俠的斗劍場景:他們能飄到空中、鑽入活人腹中相鬥,甚至瞬間飛行千里。這種奇幻描寫在此後的武俠小說中綿延不絕,由此塑造出了無數風流劍客劍

劍文化
劍文化

劍,古之聖品。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藝精深,遂入玄傳奇。實則因其攜之輕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歷朝王公帝候,文士俠客,商賈庶民,莫不以持之為榮。劍與藝,自古常縱橫沙場,稱霸武林,立身立國,行仁仗義,故流傳至今,仍為世人喜愛,亦以其光榮歷史,深植人心,斯可歷傳不衰。

-----------------

劍之歷史

劍的來歷要追溯到軒轅黃帝時代。據《黃帝本紀》記載:「帝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又有「昔葛天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之說。該記載表明,黃帝與蚩尤的時代便丫�辛私!;頻塾詮��?704年建廟,國號有熊氏,當時尚系初入青銅器時期,但由此推知,劍之出世極為古遠,歷史悠久,故後人稱之「短兵之袓」,確可當之無愧。

遠古時期的武器的設計和製造尚處於初始階段,《淮南子·汜論》所述:「古之兵,弓劍而已矣,槽矛無擊,侑戟無刺。」 為利於在山地叢林中奔躍和近戰,那時人們普遍習慣使用短兵器。劍是短兵的一種,脫胎於矛形刺兵及短匕首,始原於殷商以前,形極為短小,僅有短平莖,而無管筒。古人用此劍插腰,輕便易使,直刺旁擊都能運用自如,抵禦匪寇與野獸都是必不可少。到了周代,尤其是春秋、戰國時期,構造簡單容易製造的劍已成為主要短兵器,成為社會各階層必有之佩備。連馮諼與漢初的韓信,雖然貧至無食,也仍然隨身攜帶。著名的有干將、莫邪、龍泉、太阿、純鈞、湛盧、魚腸、巨闕等。春秋時的龍泉劍,仍有一隻藏於故宮,至今仍很鋒利,證明我國在劍的製造和使用上,有著很悠久的歷史。]

至東周時期,西方大陸此時仍處在蠻荒時期,但是中土的冶銅工業已經非常發達。工匠大多以銅鑄劍,造就出一大批劍質頗佳的精品,制劍技術亦逐漸進步。 依據《考工記》的記載,戰國時期的工匠以累積了足夠的經驗,能充分的掌握冶煉青銅的技術,按照器具不同的用途,合金中的銅與鉛、錫比例也有所不同。這樣的冶煉技術領先西方國家近千年。

早期的青銅劍約在商朝即已大致成形,最初僅長十餘公分,直脊雙刃,劍身扁闊,柄以木片夾束,亦無劍格,而後發展出固定的形制,主要由劍身與劍莖兩部分組成,每一部位都有名稱。劍身前端稱「鋒」,劍體中線凸起稱「脊」,脊兩側成坡狀稱「從」,從外的刃稱「鍔」,合脊與兩從為「臘」。劍把稱「莖」。莖主要有扁形與圓形的兩種。莖和身之間有的有護手的「格」,又稱為「衛」。莖的末端常有圓形的「首」或「鐔」。莖上有的有圓形的「箍」。莖上常以繩纏繞,繩稱為「緱」,劍柄尾端旋環稱做鐸。劍鞘也謂之「室」。短劍也稱「匕」。考究的青銅劍的首與格等常以玉質作成,這種劍,一般則稱為「玉具劍」。在未來的千年間,這種劍的造型逐步邁向成熟,並作為步兵的基本武器而活躍於戰場上。

鄭鍔更於劍有所詳解,他這樣說到:人之形貌大小長短不一,選擇不同的劍,不是為了美觀,而是要使之各適其用而己。因此分為為三等劍制,以適合三等帶劍之士,什麼人用什麼劍則自取其便。劍柄長五寸,劍身若是劍柄的五倍,那麼就該有三尺,重九鏘,也就是三斤十二兩,長之極,重之至,故謂上制。只有高大有力的劍士可以佩帶,所以稱為上士之制。劍身是劍柄的四倍,那麼劍之長則有二尺五寸,重七鏘,也就是二斤十四兩,長短輕重取其中,謂之中制。適合普通身材和力量大小的人使用,故稱為中士之制。若劍身只有三倍劍柄長短,則只有二尺,重量只有五鏘,則只重二斤一兩三分,輕而且短,稱為下制,矮小羸弱者適用。

上述劍制,大抵沿用於遠古,歷代仍有頻繁變更,自秦至宋,其中的變化最多。鄭鍔雲:「若以秦漢之劍與宋時之劍比較,則宋時長劍有二十一寸三分,漢時長劍僅十七寸九分。宋時短劍十五寸二分,漢時短劍僅十寸五分,故宋時之劍較漢時之劍長,且品質更優」。

劍之用途,不只是專供殺戮之用,也用做文士飾品,不過終究是以防身拒敵為主,如劍過長則運用不便,劍短則難以及遠,過短的劍輕而沒有打擊力度,長劍重而揮動遲緩,二者均不適合實用。另外古籍有言:「漢高祖仗三尺劍而得天下」,由此可見漢代劍長不及兩尺之說應當有誤。若綜合劍史所記,大抵古劍之長,由一尺三寸至四尺多不等,其重量則為二至三斤。

春秋時期,互為世仇的吳越兩國卻同以鑄劍精良聞名於當世,其技術之精湛、工藝之華美,可稱舉世無匹,尤其是劍身的表面處理,不但具有神秘華麗的花紋,在兩千五百年後的今天,仍然寒光四射、鋒銳如新,這種處理技術至今仍然是個謎。

1994年秦始皇兵馬俑二號俑坑正式開始挖掘,考古工作者發現一把青銅劍被一尊重達150千克的陶俑壓彎了,其彎曲的程度超過45度,當人們移開陶俑之後,令人驚詫的奇跡出現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銅劍,竟在一瞬間反彈平直,自然恢復。當代冶金學家夢想的「形態記憶合金」,竟然出現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這柄古劍在地下埋藏了兩千多年為什麼沒有生銹呢?為什麼依然寒光四射、鋒利無比呢?通過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銹的原因在於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鉻是一種極耐腐蝕的稀有金屬,提取十分不易,但是此時的鑄劍工藝水平成為一個迷。其中還發現了一批青銅劍,這批青銅劍內部組織緻密,劍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紋細膩,紋理來去無交錯,它們在黃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時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科研人員測試後發現,劍的表面有一層10微米厚的鉻鹽化合物。這一發現立刻轟動了世界,因為這種鉻鹽氧化處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現的先進工藝,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年先後發明並申請了專利。

春秋晚期至戰國可說是銅劍最發達的時期,除個別地區的劍反映了地域或民族風格外,形制上一般都開始定型。春秋晚期的銅劍,絕大部分都有劍首,並普遍出現了劍格,但具劍箍的還較少。長度一般都要在40-50厘米以上。有名的越王勾踐劍、吳王夫差劍、吳王光劍等等,都是這時期的重要作品。這些寶劍製作精美,表現了卓越的製作工藝。東周青銅劍,以吳國、越國的最為上乘,《周禮·考工記》載:「吳越之金錫,此材之美者也」。湖北江陵古墓出土的越王勾踐劍,通長55.7厘米,身滿飾菱形紋,劍格兩面以藍色琉璃鑲嵌花紋。

此時,鋼鐵制的兵器也登上了舞台,或許對於青銅兵器的鍛冶技術已累積了足夠的知識,又或許摺疊鋼的技術本來就承襲自打造青銅兵器的經驗,無論如何,這個時期的鋼鐵兵器,其水準的確領先了全世界一大截,著名的鑄劍大師如:歐冶子、干將等人,鏈就一批千古名劍:干將、莫邪、湛盧、巨闕、純鉤、龍淵、太阿、工布、魚腸等,即使實物不存,它們的赫赫威名仍令我們心馳神往;《吳越春秋》中記載薛燭評純鉤劍:「光乎如屈陽之華,沉沉如如芙蓉始生於湖,其文如列星之行,其光如水之溢塘,」此外,太阿劍「巍巍翼翼如流水之波」、工布劍「文若流水不絕」,以及:龜文、縵理、列星、溢水、冰釋、高山、深淵、水波、珠衽、流泉等等形容,均是指劍身上的摺疊花紋而言,當我們看到古代刀劍上的花紋時,才能體會古人所言實非虛語。

戰國後期的秦國已經是青銅劍、鐵劍並用,同時劍的型制也有變化,長度曾加到一百公分左右,劍身狹長,表面經過仔細地研磨,並有一層鉻鹽氧化物,顯現著烏黑的光澤,能防蝕防銹,陝西秦墓出土的諸多長劍幾乎有如新制。

直到9世紀末,義大利青銅劍工藝仍然在這個水平上

鋼鐵兵器正式裝備部隊後,因為硬度和韌度都明顯地優於青銅,也由於騎兵的大量使用,配合其沖鋒陷陣、馬上接戰的戰術需要,對兵器的強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西漢末年時,鋼鐵兵器幾已完全取代了青銅,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在這數百年的交替期間,同時也是青銅兵器的發展巔峰,無論長度、硬度、韌度,在歷史舞台上展現其最後的燦爛風華。

騎兵成為軍隊的功擊主力後,伴隨而來的是戰術的改變與裝備的革新,由於騎兵沖鋒的速度極快,單手施力的長劍固然仍能直刺敵人,予以重創,但沖力之大也足可把騎兵拉下馬來,陷入挨打的困境,因此,馬上的短兵顯然要特重其切削的性能,加上強韌的鐵器也已相當成熟,長劍於是漸漸為長刀所取代,並在漢代末期完全退出戰場。這個時期的長劍常以玉石為裝具,千年之後,長劍已朽,玉劍飾卻已其精美的質地與紋飾為人珍愛,成為玉器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品目,我們可以說:劍雖然在戰場上沒落了,但在民間它始終保有王者的地位。

中國刀劍工藝最高水準,在史料上有詳細記錄的,應該是東漢時代出現的「百煉鋼」。百煉,則是反覆加熱、折疊鍛打一百次,使得雜質盡出,最後鍛造出最精純的鋼。可惜這樣的技術太費工,動輒耗費數年,才得神兵三五把。到了唐末「安史之亂」,社會大亂,十室九空,百煉鋼的技術就逐漸失傳了。到了北宋,當時的大科學家沈括曾在《夢溪筆談》一書中說到他造訪磁州鍛坊,觀看煉鐵,才認識所謂「真鋼」。他還記述了當時的一把寶劍:有人將十支大釘釘入柱中,揮此寶劍一削,釘子全部截斷,劍鋒卻纖毫無損;用力彎曲,劍身如勾,放開來鏗然有聲,又如箭弦一般平直。

到了明朝,更是每下愈況。戚繼光在《練兵實紀·雜集》中指出,當時的工匠不肯好好磨刀,結果「砍入不深、刀芒一禿,即為頑鐵矣。」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非常重視文治武功的一位。他尤其喜愛刀劍,從乾隆十三年到二十二年,不惜人力物力,製作了一批款式精美的刀劍。由於「今上」的重視,當時冶煉刀劍的技術又大幅提升。有花紋鋼就是百煉鋼?根據中國自唐朝後就少有刀劍著作、墓葬出土來推測:百煉鋼的技術,唐以後可能就失傳了。清朝扣鳴刀上花紋鋼的技術,很可能是從日本、東南亞、中東、印度學習的。世界上最好的花紋鋼不在中國,我們古代刀劍的鑄造技術,沒有流傳下來。

⑨ 秦朝崇武,唐朝尚劍,宋朝則文學成風,為何唐朝崇尚劍

唐朝崇尚劍在當時更多的則是屬於一種時尚,首先劍是百兵之長,而這個說法也是源於唐朝開始,而在史書的記載里也能呈現出一幕,如書生腰間佩劍,武夫持劍等等,基本上哪裡都能看到劍的身影,而在當時基本上是下至販夫走卒,上至王公大臣都是劍的狂熱和櫻侍愛好者,因此在唐朝劍並不單單是兵器,更多的則是一種社會風氣,是種習俗了。

其實對於劍在唐朝的發展,不得不說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當時唐朝盛行劍舞,劍舞文化不是唐朝所發明的,但卻在唐朝發展到鼎盛,以至於當時賣藝的劍舞藝人可以說是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所以使得劍這種兵器不單單是朝堂,還影響到了民間。

閱讀全文

與唐朝劍文化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