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走出去怎麼立意

文化走出去怎麼立意

發布時間:2023-05-18 00:11:54

中國文化如何走出去

中華傳統文化走出去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在傳播內容上,先術後理,首器次道。海外異域,國情民情迥然不同,文化傳統差異巨大。在國內叫得好、叫得響的作品、項目,在國外不一定叫得好、叫得響;反之亦然。想當然把國內的做法,運用到國際上傳播,很可能適得其反。比如說,在國內傳播傳統文化,我們一般是先從理論上講其重要意義,解決認識問題,然後再著手貫徹實施具體項目。而在他國,相關背景缺乏,文化圈差異帶來的理念截然相異,對我了解有深有淺,感情有好有差,判斷事物的價值標准不一,認知不等於認同,因此或許正好相反:先實施具體的文化項目。如此說來,我們應尊重差異,不強求對方點贊苟同。特別是,不糾纏於文化觀念「形上」的是是非非,而在文化的實證和器物層面上多下工夫,先讓對方感性了解,然後激起其主動的思考、理性的好奇、熱情的學習。
《意見》恰恰體現了這一原則。在例舉的中華傳統文化代表性項目中,大部分具有「普世」的實用價值。有誰能拒絕一個健康身心的需要呢?像我們包含神奇針灸、豐富多彩的醫葯,色、香、味俱全的烹飪飲食,養生技擊一體的武術健身等,頤養了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對其他國度的人民亦大有補益。像園林、戲曲、民樂、書法、國畫等傳統文化藝術,千百年來熏染陶冶出來的精神產品結晶,情感色彩濃厚,如音樂被稱為「無國界的語言」,自然也能讓「國外民眾在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感受魅力」。中華典籍、中國文物聞名於世,更能激起世人探尋文明根源的驚奇。不同文明的交融,一定是先在物質的、感性的表層上相互接觸,然後慢慢深入至神經和骨髓上去。在此基礎上,面對人類共同的問題,放下各自的矜持或傲慢,大家平等坐下來一起研究,然後進行深度的合作才有可能,我們所說的漢學交流、智庫合作、圖書出版,也有可能進一步地展開和擴大。
第二,在傳播方式上,途徑不一,模式多樣。任何文明、文化傳播,都要藉助一定的載體、手段。古代受地理和技術條件限制,各個不同文明板塊來往有限。近代以來,科學技術大踏步提高,國家和民族交流逐漸多了起來,但文明主體的互動染上了大規模殖民和戰爭的色彩。世紀之交,互聯網等新技術、新媒體的出現,正在把人類居住的這個星球變成一個信息瞬間傳遞、擴散的「村落」,構建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中華文化傳播格局」具有了現實的可能性。
2017年1月19日,在中國實學研究會、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領導幹部學國學促進會主辦,26國學網承辦的「國學孔院行」啟動儀式上,有專家就提出:應結合當地政府和學校的有關文化項目,契入進去,豐富其內容,使活動的單向展開變成一種雙方的需求。我們理解,《意見》提出的「充分運用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文化節展、文物展覽、博覽會、書展、電影節、體育活動、旅遊推介和各類品牌活動」來助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際傳播,可以分為三個層面:一個是我們有較大主動性的文化中介機構或人員:比如說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孔子學院,還有華僑華人、各方面出境人員,我駐外機構、中資企業、遍布世界各地的中餐館;一個是雙方合作開展的活動項目,比如說文化節展、文物展覽、博覽會、書展、電影節、體育活動、旅遊推介和各類品牌活動(這些活動有時我們也可以作為主動的一方);一個是對方主辦的各項文化活動,如果有可能我們也可以考慮參與進去。這樣看來,只要積極性調動起來,並給予適當政策鼓勵甚至資助扶持,機會還是很多的。與某些西方國家文化滲透的圖謀不同,我們不是去故意搞亂別的國家和人民,而是更多地從對方的角度著想,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意見》提出要「綜合運用大眾傳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等方式」,其中「大眾傳播」強調了文字(報紙、雜志、書籍)、電波(廣播、電視)、電影、電子網路等大眾傳播媒介和工具,受眾龐雜;「群體傳播」相對范圍小,針對的是利益、觀念、目標、關心等因素相互聯結起來的集合體;「人際傳播」專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信息交流,感官參與度高,可使用語言和大量的非語言符號(如表情、姿勢、語氣、語調)等等。
文化不只是抽象的觀念,還和經濟利益掛鉤。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類開始進入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智能生產力時期,文化除了傳統的意識形態和教化功能外,出現文化經濟化、經濟文化化現象。過去是賣產品(成本+利潤),現在是賣品牌、賣文化、賣價值觀。文化產業已成為全球成長最快、利潤最大產業之一。但是,不要說同歐美發達國家比較,就是和日韓相比,我們在世界文化市場的份額也是很低的——這與文明古國的歷史地位、第二大經濟體的現實很不相稱。新世紀伊始,我國的文化產業年年攀升,潛力巨大。為此,要充分運用我們的經濟對外貿易、「企業走出去」前期奠定的基礎,配合國家制定的經濟開放新格局(如「一帶一路」),擴大人文交流,尤其注重「發展對外文化貿易,讓更多體現中華文化特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文化產品走向國際市場」,使得雙方受益、多方獲利。
「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與交流新模式」究竟是什麼?恐怕一下子也很難講清楚,雙方都能接受的模式,需要在實踐中磨合、探索。本土化、世俗化本來就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要互通有無、友好協商,切忌自以為是、單向流動。在傳播我方文化活動、文化理念的同時,還應注意發掘和汲取所在國的文化精髓。傳播、交流實質是不同文明的對話。換個角度、換個方位看自身,對我們在今天從形式到內容上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而言,也是一個外來的比對「刺激」因素。當一種文化具有全球性影響和眼光時,對比使它能夠回到對自身的反思和自覺中。
第三,在傳播目標上,虛實結合,互利共贏。所謂「實」,就是讓交流的雙方能夠受益得利;所謂「虛」,就是《意見》指出的「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展示好中國形象」——這是我們單向需要達到的一個目標——它同時也意味著我們向對方的好故事、好聲音、好特色、好形象的學習。
「故事」在傳播交流中最富有親和力、感染力。來自於生產生活的故事,富有人情味,傳達的信息可看可聽,大家都樂於接受。如果上升到理論的層面,那就要能作出「打通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匯聚和表徵中國的努力、思考和期望,提煉出中國方案、中國智慧。這有利於我們盡快擺脫「國大聲弱」的困局,構建對外話語體系,使我們不僅身置國際舞台中心地帶,還能在舞台中心發出強音。

❷ 中國文化走出去有哪些對策建議

1.
繼承傳統、突出當代 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推動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答謹肆同時,更應以積極的姿態、開放的胸懷大力推動清轎當代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思想、文化的交流交鋒交融中告訴世界中國人民的所思所想、不懈追求和未來。
2.
中國文化、世界表達 與時俱進,不斷探索開拓對外宣傳的新思路新舉措,要借鑒其他國家經驗,積極探索我國對外文化傳播的專業化、市場化道路,要藉助手機、網路電視、數字出版、動漫遊戲等高新技術和新媒體。要重視人與人的交流,加大情感和思想溝通。
3.
尊重規律、科學發展 官民並舉,推動政府對外文化交流同時加強民間文化交流;兼容並蓄,「走出去」同時積極吸收和借鑒外國優秀文化成果;雙輪驅動,加強公益性文化同時發展商業性文化貿易;注重長晌啟效,充

❸ 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文化如何走出去

申論範文《文化如何走出去》
在文化對外傳播的現場,往往會有這樣的尷尬:「走出去」因語言和文化障礙停留在表面,深度介紹中國歷史、正面展現中國現狀的產品少之又少;以外國人為受眾目標的文化活動,參加者大多是為捧場而來的「熟面孔」,對外文化交流演變成自娛自樂;認為文化就是文藝,國外演出接二連三都是文藝團體,給外國人造成中華文化就是唱歌跳舞的印象;習慣性地依賴政府主導、財政埋單,片面追求規模、速度和轟動效應,因過多的公款投入和過濃的政府色彩反而招致疑慮和反感。

上述問題有其歷史和現實根由。鴉片戰爭以來,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急切盼望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當我們今天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這個目標,自然會產生急於得到別人承認的心理。當此之時,一定要從歷史角度和國際視野探尋新的思路,從古今中外文化交流的成功實踐中汲取經驗和營養,擯棄不由自主的急躁和沖動。
首先,要順其自然。文化傳播是一個自然而然、循序漸進的過程,古今中外的歷史表明,國家的興盛和文化對外影響力的提高一向相伴相隨。中國歷史上的「萬邦來朝」,並不是刻意追求的結果,而是國家和社會良性發展的需然。因此,只要我們保持住發展勢頭,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度和影響力需將有質的飛躍。
其次,要依託經貿。文化的傳播歷來都不是孤立的社會行為,而是附著於商業往來等其他載體而進行。伴隨著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駝隊、海上通道上的商船,包括世界三大宗教在內的諸多外來文化先後傳入中國,而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造紙、印刷等技術也隨著絲綢、瓷器、茶葉一起傳播到世界。而如今的德國「賓士」和「寶馬」、美國大片和「蘋果」,在賺取商業利潤的同時,還將嚴謹務實的「德國印象」和探險求新的「美國價值」傳至世界各地。
上述事例告訴我們,中華文化要走出去,靠送人免費閱讀、請人免費觀賞的辦法,不僅收效甚微,也無法長久持續。中國需須創造出更多世人喜愛的優質產品,在產品中蘊藏文化,在商業中傳遞精神。從這個意義上說,中華文化能否跨越障礙邁出去,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能否將自己的優秀文化產品賣出去。
第三,要立足民間。中華文化的根和魂都深植於廣大人民群眾之中,離開了民間的廣泛參與,文化對外傳播不僅失去了意義,而且也會失去內在動力。減少政府參與、淡化官方色彩,是當今國際文化交流領域的總體趨勢,也是為減少別國誤解和疑慮而採取的普遍做法。
政府部門應進一步轉變職能,重點從體制和機制上解除制約文化發展的枷鎖和藩籬,充分挖掘中國民間及海外華僑華人的潛力,讓民間力量和人才在國際競爭中充分釋放能量。
第四,要體現尊重。世界各國人民培育和創造了各自獨特的傳統和文化,共同構成當今世界豐富多彩的人類文明。中華文化需須展現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氣魄和風范,尊重各個國家和民族的傳統和文化,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並舉,避免造成中華文化單向強勢輸出的印象。
謙遜是許多外國朋友高度贊賞的中華傳統美德,在國力增長的背景下,我們要特別警惕剛拋棄自卑又滋生自大的傾向,讓中華文化更具親和力和感召力,使中華文化在海外走得順暢、走得長遠。

❹ 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對我國文化如何走出去,提出建議

1、打造內容品牌

在世界范圍內極具知名度的、大家耳熟能詳的奧斯卡、格萊美、迪士尼等美國文化品牌影響力覆蓋全球。美國不僅是一個經濟強國,也是一個文化強國,美國的文化產業佔GDP的24%,美國文化的GDP產值佔了全球的四分之一。

我國要想讓文化走出去,也應該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文化,獨具特色和傳播價值的內容品牌。

2、國家支持要落到實處

當今的中國文化企業規模普遍都偏小,上百億美元量級的少之甚少,因此,中國的文化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與大財團競爭和對抗就存在論難。因此需要國家的資金支持。正如法國電影之所以在國際數一數二那是因為國家對法國本土電影的保護和出資支持,還有一些優惠的稅收政策。

3、打造文化龍頭企業

美國電影有超過三千家的企業,真正有全球競爭力的卻只有六家。但是這六家每年產生和輻射的經濟效益不容小覷。我國也應該培養一批龍頭企業,起到帶頭示範作用,和在國際舞台上能夠佔領潮流具備話語權的企業巨頭。如此一來,中國文化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將會減少很多阻礙。



(4)文化走出去怎麼立意擴展閱讀:

文化走出去意義:

當今這個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信息交互與文化多元化的時代,文化軟實力是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擁有話語權,建構良性互通的話語權都離不開文化的支撐。中華文化走出去的現實意義,實際的成效,以及面臨的困境和瓶頸都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文化的建樹是一個需要積累、沉澱,逐步發展的過程、中華文化走出去也需要循序漸進,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閱讀全文

與文化走出去怎麼立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