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傳統文化的價值表現在哪些方面
傳統文化的價值表現在協調社會、思想認識、指導思想、確定行為准則、大我意識等方面。協調社會:傳統文化是各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體現在協調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等實際行動中。思想認識:傳統文化帶來許多思想上的認識,值得現代人去借鑒。指導思想:對傳統文化的思想成果范疇進行創造性轉化,有助於克服思想缺失的弱點。
傳統文化的價值表現在協調社會、思想認識、指導思想、確定行為准則、大我意識等方面。
1、協調社會:傳統文化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文化,是各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現,體現在協調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等實際行動中。
2、思想認識:傳統文化帶來許多思想上的認識,比如說一些良好的思想,仁義道德,值得現代人去借鑒。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
3、指導思想:在對傳統文化的思想成果范疇進行創造性轉化的過程中,對其前提和適用范圍進行邏輯追問,有助於克服思想缺失的弱點。
4、確定行為准則:優秀傳統文化是對各種有機體性質、結構、發展規律的整體把握,和對人類實踐活動合理性的直觀體驗,將這兩方面認識成果結合起來,便能確定人類的行為准則的問題。
5、大我意識: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大我」意識,是從整個社會和國家的需求出發考慮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價值判斷標准。
㈡ 文化價值包括哪些方面
文化價值是一種關系,它包含兩個方面的規定性:一方面存在著能夠滿足一種文化需要的客體。另一方面存在著某種具有文化需要的主體,當一定的主體發現了能夠滿足自己文化需要的對象,並通過某種方式佔有這種對象時,就出現了文化價值關系。
文化價值是社會產物,不能把文化價值僅僅理解為滿足個體文化需求的事物屬性。人不僅是文化價值的需求者,而且是文化價值的承擔者。文化價值任何時候都是為人服務的,人類不需要的東西不具有文化價值。同時,文化價值又是由人創造出來的。不管是人的文化需要,還是滿足這種需要的文化產品,都只能在人的社會實踐中形成。人們創造文化需要和文化產品的能力,本身也是文化價值,而且是最本質的文化價值。任何社會形態都有該社會特有的文化需要,這種文化需要只有通過人們的文化創造活動來滿足。
因此,在社會文化價值中,發展人的文化創造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人的文化創造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開發。由於文化需要的復雜多樣,所形成的文化價值關系也是復雜多樣的。對於某個社會生活共同體具有文化價值的事物,對於另一個社會生活共同體可能不具有文化價值,甚至具有反面價值。例如,等級制度對於封建統治階級具有文化價值,拜金主義對於資產階級具有文化價值,但它們對於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卻只有文化壓迫的作用。克服文化價值的分裂和對抗,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任務。
㈢ 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表現為三個方面:
首先,中華文化具有獨特性:中國所處的獨特地理位置,是我們文化成長的搖籃。一方面,中國地大物博,氣候、地貌等自然條件復雜多樣,為不同的地域文化生長提供了條件;另一方面,中國處在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中,有利於區域內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與融匯。在長江、黃河兩大母親河的哺育下,中華文化塑造出自己鮮明的特徵。四千多年前,在中原地區出現了第一個王朝——夏朝,從此中國步入文明時代。商周時期,形成了系統的禮樂制度、家族倫理和世界觀體系,我們今天還能夠看到的中國上古典籍《尚書》,就產生在這一時期。春秋戰國之世,出現了如老子、孔子、莊子、孟子、墨子、韓非子等大批的思想家、哲學家,誕生了像《詩經》、《離騷》這樣偉大的文學作品。這是中國文化第一個光芒璀璨的時代,這些先哲的思想,至今仍舊是我們文化不竭的源泉,構成了後世中國文化的主幹。中華文化以獨特的風采屹立於東方,曾長期是世界文明的高地。
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中華文化在起源和發展過程中,既融合了中原文化、吳楚文化、巴蜀文化、百越文化、嶺南文化、北方草原文化、西域文化等境內眾多地域文化的因素,也通過與世界各大文明廣泛交流,吸收了大量外來文化因素。這種獨特的融合力、同化力是中華文化凝聚力的來源,也是中華文化生命力的保障。中華文化始終呈現「多元一體」的形態,既有著基礎廣泛的、高度同一的主流價值觀和文化精神,同時又是「多元」的,融匯了境內各個民族、各個地域的文化特色,廣泛吸收了域外各民族的文化精華。「開放包容」是中華文化長盛不衰的根源。在歷史上,我們經歷過多次文化的交流與融匯,而中華文化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匯入世界歷史後的西方文明沖擊。我們攜帶著自己的歷史記憶前行,尋找中國與世界的契合點。
中華文化具有和諧性:長期的農耕文明,培育了我們親和的天人關系和人際關系,也孕育了和諧的基本精神。中國地域廣袤,處在適合農耕的緯度,長江、黃河和眾多河流造成的沖積平原為農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中國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不違天時,不奪物性,在這種親近自然、寄身自然、歸化自然的生活中,體會到和諧的真諦。自古及今,我們總是以和諧的眼光看待宇宙萬物,以和諧的倫理精神為人處世,以和諧的情感與心靈體驗世間美好事物,形成了以和諧為特徵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古代智者告訴我們,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因素相互協調,可以達到和諧共存的狀態,可以實現世界的平衡,可以推動世界萬物的發展。猶如鮮美的食物來自不同食材的完美調和,猶如優美的音樂來自不同音符的美妙協奏。「和而不同」構成了中國人認知、看待世界的基本方法,既是人生的哲理,又是生活的智慧。我們的先民在長期勞作中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在寒暑交替、日夜更迭、男女生死之中體悟人與自然的關系,探索宇宙的規律。在他們看來,人類並不凌駕於自然之上,而是自然界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我們的前輩將和諧的審美體驗化作多姿多彩的藝術創造,從詩歌、繪畫到音樂、書法,都融會著這種審美情趣。溫柔敦厚、溫文爾雅的中庸和諧之美,構成了中國藝術含蓄、虛靜、空靈而意境深邃的風格。我們的前輩以和諧精神滋潤家庭,協調鄰里,善待他國。作為持家之道,講「家和萬事興」;作為鄰里之道,講「與鄰為伴」「與鄰為善」「和睦相處」;作為國家之道,講「協和萬邦」、以德懷遠。
以上這些特徵賦予了中華文化強大的生命力。世界上曾經產生過很多優秀的古代文化,但從未中斷的只有中華文化。中華文化的歷史,就是其核心價值薪火相傳的歷史。
㈣ 哪些方面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是儒家文化,它的現代價值,首先表現在對其它文化的開放性上.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能夠發展到今天並在現代社會發生作用的一個基本的前提.但傳統文化或儒學的開放性還有它特定的意義,那就是主張每一個體對於他所生活於其中的社會國家的開放性,強調個人對社會國傢具有參與感.這種參與感的特點是重在參與的實踐過程本身,而不是過分看重當下的功利性的結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們能夠暫時忍受艱難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這可以說是中國現代化實現的重要文化動力.
在科學已經成為群體和社會的取向的氛圍下,在群體的要求下接受和追求科學也就成為了約束自己行為的道德自律的真實內容.修身養性的自我品格鍛煉可以轉化為樹立、培養和堅守對科學文明的嚮往和信念.在某種意義上,當代中國的科學熱情前所未有地高漲,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倫理在促成和助長這一趨勢過程中的積極的作用.而且,中國傳統文化主張求變,《周易》講:"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可以說中國文化的現代價值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它大張旗鼓地宣揚通過變革以求發展的精神.可以說,變革與發展的互動,在當今中國改革開放的現代化實踐中,表現得最為突出.
就人生價值來說,傳統文化突出地強調了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而當魚(生命)和熊掌(道義)不可兼得時,捨生取義便成為了人的自覺的選擇.如此的"正氣"塑造出了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維系著綿延不絕的文化傳統.但傳統文化並非不重視物質生命的價值.以物質生命承傳為基礎的孝道思想,使承載於生命的道德意識和自然知識的傳播推廣受到重視,不論是為功名、為財富、為名聲,它都鼓勵人的積極努力.盡管這個"為"的有意識追求本身在宋明以後成為"人慾",但作為一種內在的動力機制,它實際上支配著人的日常生活實踐和價值追求.正因為如此,德國思想家馬克斯•韋伯認為儒學與現代化無緣的絕對化的觀點實際上是不恰當的.
中國文化的核心范疇和中國人追求的終極的價值理想就是"聞道".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而儒、道等家共同尊奉的經典《周易》提出的"一陰一陽之謂道"的思想則是最為全面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所在.它既是傳統的,迄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同時又是現代的,甚至與後現代文化也可以相容.一陰一陽和合而成之"道",是"和而不同"的思維傳統的產物.無論是陰是陽,任何一性自身都不是完善的,而不完善就需要向完善化方向發展,就需要異性的補充,就需要外來之性與自性的親和與轉化.這一點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為中西互補提供的最為重要的理論依據.
就流行的以天人分合模式看待中西文化及其價值的觀點來說,中國文化既非典型的天人二分,也不是簡單地一體合一.而是有合有分,分合互補.天人合一緣起於人與自然的原始親和關系,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建立在自然無為基礎上的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儒家的天人合一則主要是作為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發生作用,是儒家學者以倫理為本位建構自己的世界圖景的產物.認識人與自然的差別並進行合理的調節,考慮和尊重人的價值,並使人的作用得到最充分的發揮,是天人有分思想最為重要的特點.正因為中國哲學是合一與有分的統一,所以並不缺乏作為哲學的基礎的主體性的觀念.相信人本身的力量,相信主體能夠把握客體,既是天人之際思辨的最合理的內容,也為今天中國的現代化所必需.
㈤ 「文化價值」具體是指什麼請舉例說明,例如,藝術品的文化價值是什麼呢
指人們正面對著文化發展的三大矛盾,即在歷時性上表現為傳承與轉換的矛盾,在共時性上表現為民族化與國際化的矛盾,在現時性上表現為現實與理想的矛盾。
藝術品的文化價值即是藝術作品中所體現出的文化進化與發展的背景、文化精神與文化立場,以及應有的文化情懷與追求等,均可構成中國藝術品當代藝術的文化價值。
(5)文化價值體現在什麼方面擴展閱讀
文化價值研究能給價值進行合理的定性和定位。在諸價值中,文化價值具有本原性意義,是最基本的價值;反過來說,一切價值都具有文化價值的意義,只有把文化價值理解清楚了,研究其他價值才不致犯「自然主義謬誤」。
價值不是自然現象,不是純客觀的現象,而是文化現象。人以實踐的方式展開自己的生命存在,向自由全面狀態發展,向「人」的理想目標升華,一切價值只有放到這個大背景中理解才是合理的。
主體基於「人」、「文」的標准和理想改變外部世界的自然和自身的自然,完善自己的品質、生存狀態和外圍環境,這便有了某個對象與這種目標、意向是否順應的問題,也就是價值問題。
價值不是預成的某種實體或屬性,價值是在現實生活境遇中、在一定的文化系統中顯現的。離開了人的發展和完善過程說「價值本身」,是沒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