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學習優秀傳統文化
學習優秀傳統文化,實際上是學習和體驗一種以社會導向為主的文化模式,比如對社會價值、家庭觀念的遵從和尊重,以及在這種前提下對個人能力與價值的開發與實踐。所以,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1、誦讀經典,聆聽經典。傳統文化經典是文字和音韻的結合,長期進行誦讀有助於讓自己的精氣神得到振奮和提升。如《詩經》、《樂府》,如《老子》、《南華》、《論語》,如漢賦、唐詩、宋詞、元曲,等等。2、養氣正心,矯健身心。傳統文化還包括以養氣為主導的很多帶有身心協調的體育術,比如導引術、入眠術、吐納術等等,如八段錦、太極拳,甚至瑜珈術也可以歸入此類。3、親善友朋,敬愛師長。傳統文化比較幾種體現在對集體價值的認同和對個人的集體責任的主張,所以從自己身邊出發,去關愛他人,幫助他人,也就是在一種中國式生活中找到認同感和幸福感。
② 在大學里如何開展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
教育問題歷來受到儒家的最高重視。儒家教育以塑造人格為首要目的,而其起點與底蘊則是「修身」。儒家思想教育經典《四書》中《大學》一篇指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個涉及道德理想的宣言表達了儒家的一種信仰;而且它很自然地表達了如下一系列道德推論:「修身」被視為「齊家」的基礎,「齊家」 同樣又成為「治國」的前提,而只有「治國」之後才可做到「平天下」。所以世人不論高低貴賤,都必將通過「修身」這種道德方面的努力,積極投入到「實現自我」這一人類的共同事業中去。《大學》中設計的教育方案之所以賦予「修身」樞紐的地位,是由於人們認識到,人類的發展壯大端賴此種社會群體的自我評判意識。促使儒家學者把修身視為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基的並非是道德理想主義或教育樂觀主義,而是信仰,即相信通過每個人的不斷努力可以改善提高人類總體狀況,他們將其道德教育的大廈奠基於「修身」之上。
這一觀點貌似簡單,卻是基於如下一種看法,即人是學習的人。並且真正有可能把已定的結構性限制轉化為一系列能動的自我實現行為。所謂學習就是使我們的身體塑型為自身的美學外現這一過程。作為人格塑造手段的教育,其真正功能就是學習成為一個人。在「成人」 (humanization)過程中,我們使先天固有的人性得到體現。在自身生存之基上挖一口井,我們就可以接通自身生命之水的源泉,從而創造、滋養並維持不斷擴大的人際關系網路,將我們這種有感覺、有思想、充滿意志的個體生命的潛能發揮到極致。
關於人性的這種看似漫無邊際的觀點,其根本前提是:社會中的每個成員均具有感情(affectivity )、認知(cognition )、會意(conativeness)之心。確實,從進化論的角度來看,人獸木石本是同根共源。我們人類具有大量哺乳動物的本能,並且通過對狗、馬、蜂、蟻等生物的研究,我們也可以大大增進對自身的認識。但是,人類經驗中卻有不少地方無法用動物行為來解釋。比方說,無論對動物行為作出多麼富於創意的解釋,也都說明不了人類在食物與性這兩方面所體現的意義。盡管不必因為人的獨特性而把人獸截然兩分,但把明顯的人類特證降格為動物行為的一種,即便用社會生物學的術語來論證,也是實在令人難以接受的。
個體的多樣性體現於人的獨特性之中。正如中國老話所雲:「人心之不向如其面焉。」(《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每個人因其種族、性別、生長地區與時代及稟賦的差異,從而具有與眾不同的特徵。即使彼此基因全然雷同;他們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樣。人一出生就具備了個體性,而這種個體性絕對不可復制。存在主義者有句名言,說世人皆在孤獨中死去(We all die a lonely death ),自有其真理內核在。確實,我們每個人所走的路,就其整體而言,都是因人而異、各不相同的。儒家的訓導「學者為己」(原文是「古之學者為已」,見《論語。憲問》)就允分肯定了個體獨特性的中心地位。了解自身,培養適合個人的發展取向,這是任何外界要求,如社會的提倡與家長的認可,都無法取代的。為塑造人格而學習,本身具有價值,非為達某一日標而採取的手段,無論這一目標說來是如何偉大、崇高。
盡管學習是為己而非為人,盡管我們中的每一個人說到底都要獨自走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但我們並非相互隔絕的實體,而是關系網路中的一個個中心。「為己而學」不僅鼓勵而且促成我們與家庭、鄰里、學校、社團、國家、宗教乃至全球等各類組織的聯系。儒家的 「修身」需要「練達人情,洞明世事」這樣的自我認識。通過與他人及外部廣闊世界發生聯系,我們學習在擔任父、母、夫、妻、子、女、朋友、同事、師生、僱主、雇員、施惠者與受益者諸具體角色中而非在抽象概念中體現自我。處在社會關系之中的自我(self)在與他人的能動交往中獲得了中心性。「自我」並非是一個靜態結構,而是像流動的河水,在與其他「自我」的接觸中自身發生變化。這就需要一個「成人」的過程。而人,本著「與人相處」的精神(spiritoftoge -therness),通過習「禮」學習成為一個人。
我們不妨把「禮」視為一種具有雙重功能的教育方案。首先,它在人的生物性存在中輸人了文化法則。盡管人類與世界萬物構成一個連續性的整體,但還是學著把自身的本能需求轉化為社會性的、有時甚至是審美意義上的自我外現從而充分實現自我。人在一切牛物巾最富知覺與感應。他們通過生活、工作,學著變得文明、守禮、友善。正如語言屬於公眾—樣,禮儀(ritual)問樣也不是屬於個人的。禮儀化過程(ritualization )作為一項社會性活動,要求個體與日趨繁密的人際網路連續不斷地接觸交流。製造「人」與製造文化這種創造活動與其說是個人的,不如說是社會的。不過,個人的尊嚴不應隸屬於社會功用。「學者為己」這句儒家格言就很清楚地表明在「修身」 思想中,自主與獨立是如何受到重視。
另一方面,這一教育規劃要求我們必須在一個人與他人發生聯系的社會中實現自己的獨特人格。無論我們的自由感是否取決於對社會的間離意識,家庭的和睦及在此基礎上的社會團結都是最為重要的。具有清醒的獨立、自主意識與承認我們必須生活在多種社會角色中,這兩者並不一定互相沖突。如果我們不能時常反省自己的人際關系狀況,那麼我們的生活就很難說得上具有意義。因為,按照蘇格拉底一派的思想,未經驗證的生活並不值得追求,那麼,如果我們不能真切認識到重視與他人的關系就是對自己的關照,那麼我們在實踐中就很難做到孔子所講的「己欲立而立人」(《論語。雍也》)這句話了。
內在的個體化與外在的社會化二者之間看似艱險難通(原文是: between Seylla and Chrybdis.該語源自希臘神話,Seylla為一巨大礁石,Chrybdis乃一大漩渦,行船至此,左右維艱),其實恰恰為以修身為本的「禮」教提供了廣闊天地並使之占據儒家教育體系的中心。通過習禮,人不再被視為自足的個體或缺乏思想、按照既定程序行事的機器人,而是被看作有感覺、能思考、充滿意志、奉行自我轉化並且能夠越超自身的人。我們可以把儒家禮制定性為「成人」,即一種兼容並蓄的「學習成為一個人」的方式(參看《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中子大叔講「禮」的一段話:「……故人之能曲真以赴禮者,謂之成人。」)。這一教育方案的全部內涵,單單用主體對自我的關懷或主體與他人的聯系來解釋都是片面的。無論是個體化還是社會化,這兩個概念都不足以傳達為實現真正的人所必需的「能動交往」這個概念的全部意義。
「成人」思想以「人性」(仁)為其內容與功能。作內容講時,人性(仁)意為一種內質。它就像一粒種子,構成人類社會所有成員的核心與本質。人不論高低貴賤,都不會超越「仁」之外而生存。盡管只是在著意關懷自身時,我們才能說自身可以得「仁」。「仁」就是使我們成為人的那種東西。它具有種子般的生發力,而正是這種轉換生發的潛力使「仁」成為真實的存在而非假想的前景。如果我們按照儒家中孟子一派的說法,假定「側隱之心」(或乾脆講,同情心)是人類共有的區別性特證,那麼「仁」就其本義講必須理解為「情」 (affectictivity)。其次才是「理」(rationality )或「意」 (conativeness)。在儒家傳統中,向情心的思想與有關理、意的各種觀念並行不悖:事實上,作同情心解的仁,不僅指感覺,更意味著意願與思考。「仁」作為功能主要體現在與他人的實際交往之中。意識到周圍人群的存在並對其作出反應,這就需要我們對周圍的人具有同情會意的共鳴(sympathetic resonance )。心之所以為心,是因為它至少在理論上能夠回應宇宙萬物,無論是一根草葉或遙遠的星球。感知與意識是心的固有屬性。盡管在實際中我們對世界上發生的絕大多數事情或身邊發生的日常瑣事都未有覺察,但是心接受外界刺激、觸動的功能卻總是有的。儒家人文主義思想即根據這一點認為人心,因其能感能覺,故而可同天地萬物形成「一體」。不過,能引起我們意識與反映的往往是周圍親近的人。看到親愛之人遭受苦楚而感到難受乃是人之常情。按照孟子的說法,我們不忍看到他人遭受苦難,這就證明「惻隱之心」或同情感是人性的基點(「仁之端也」)。世界上幾大宗教都認為自我中心思想(egoism)源乎兒童對最初照管者的依戀,而在儒家看來,這種依戀並不一定阻礙個人的自我實現。確實,這種感情如果得以正確認識與大力培養,就能為個人發展提供充足的精神動力。我們可以這樣來看儒家基木教育的核心:即把家長/子女關系這種最神聖、最復雜、也最令人困惑的人類感情當作一系列思想修養的中樞,並以此了解人類關系的原初形態。如果沒有這種天倫之愛,人類的發展壯大必將受到嚴重的挫折,所以如何正確對待這種天倫之愛以使之水不混滅,就成為一個挑戰件的課題。儒家學者深切感到為維護人類經驗中這獨特的一維將要付出何等代價,但他們仍然強調,由於父母之愛(或起類似作用的感情)的必要性與可貴是人類狀況中的一個區別性特證,那麼把天倫之愛當作「人的教育」的基點也是天經地義、符合邏輯的了。
在人類的生物性存在中輸入一套倫理道德體系與精密的文化法則,這似乎只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作法。不過,因為父母——子女關系乃先天形成故而認為這種關系在教育中意義重大,這種看法來自這樣一種倫理上的明智之見:人是從意識到自己並非煢然一身,而且意識到依戀之情對於自身的道德成長來說意義深遠之時起開始學習成為一個人的。確實,對自我的關懷,如果理解得當,和同他人發生聯系毫不矛盾。個體與。日趨繁密的人際關系網路之間富有成效的交往,正是被視為「成人」的精髓之所在。
威廉。詹姆士(Willian James ,1842—1910,美國哲學家,心理學家)曾經說過:「沒有個體的沖動,社會就會停滯不前;沒有社會的回應,個體沖動也將消失。」這種個體沖動與社會回應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力地說明我們的「意識之流」(Stream of Thought )不僅是一內在的心理事實,更是對周圍世界虛擬成真實的反應。愛默生(R.W.Emerson )雖然信奉「神聖的個人自足」(divine sufficency ofthe indivial)並否認邪惡的實質性存在,卻也提倡學者作為社會與傳統中的積極成員應該具有響應社會的責任感。
不過,詹姆士的實用個人主義宣稱宗教信仰之所以是「真實的」 是因為它能滿足感情需要,這與儒家對天的敬畏感有很大的不同。盡管詹姆士也批判唯心主義形而上學及冒牌的絕對真理,這同儒家偏重具體實際(lived concreteness)或有相似之處,但其實用思想中回響的行為主義聲音,在儒家聽來也許過於急功近利了些。同樣,盡管儒家和愛默生一樣對人性的轉化潛力深信不疑,但對後者的自立(self —reliance)思想恐怕就難以接受了。
在儒家看來,我們中的每一個人作為具體的、活生生的人註定會與眾不同。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出生時間與地點、體質及採用的社會化模式。簡言之,我們是誰、我們能做什麼均受到結構性限制的制約,我們越能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越會變得明智通達。不過,我們能夠掌握自己的教育進度,也可以盡量按照自己的理想來塑造自己的人格,在這一點上我們是自由的。我想,這也就是「學者為己」的涵義吧。當孔子簡短地回顧一生時首先談到「吾十有五而有志於學」(《論語。為政》),他似乎認為其所回顧的一生是以自我教育的形式開始的。結構性限制基本上決定了他在此之前的生活;而當他通過積極修身認識到自我教育進程中的自由時,他真正意義上的生命開始了。
如果自由僅僅被理解為對限制的離棄,那麼區分結構性限制與教育進程的自由就會產生誤導作用。儒家對於人生有一重要體悟,即強調對於自身中的非人力因素毋須逃避,相反這些因素倒是為認識自我與實現自我提供了機會。我們「嵌」在此時此地的世界中,這並非頭腦里的虛構、玄虛的口號、定理或什麼宣言,而是一種不可否認的事實,一種得到親身體驗的實踐。誠然,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均受到一定限制,但這種限定我們命運的構成性限制同樣也有促成作用。它為我們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機會,使我們認識到並實現自身所擁有的各種可能性的全部潛力。我們並不排斥自身局限,而是把自身價值建構其上;我們並不逃避自身現狀,而是通過充分認識自身,回歸到自身存在的最深之處。
在這個意義上講,真正的精神自由既非排斥亦非逃避,而是肯定與回歸。身體是精神的真正居所。正如「禮」制所顯示的,「六藝」 (禮、樂、射、御、書、數)作為基礎教育,乃是為了訓練先天之體位之成為「自我」的相應表達。實際上,我們並不擁有自身,而是通過學習成為自身的。有人錯誤地認為,不管怎麼說我們的身體當然屬於我們,其謬誤源自這樣一種狹隘的觀念,即我們是能思考的個體而非有感覺、有意願的個體。其實,當我們學著通過自身表達自我時。我們的身體就成為精神自我轉化的工具而非其阻礙。身體並非是靈魂的監牢,人的精神也不是從中逃離出來的囚犯。相反,精神是通過身體來實現自己的力量與潛能的。當孟子宣稱「唯聖人可以踐形」(原文是「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見《孟子。盡心上》)時,他正是贊美了轉化結構性限制為充分的自由表達而成為真正的人這一前景。儒家認為,我們通過修身能把自身的牛物性存在(身體)轉化為人類精神(自我)的美學表達;這也就是孔子回顧一生時談到的最後一個階段:「從心所欲不逾距」(《論語。為政》)。這樣看來,身體不僅僅是先天的,它更是一種後天所得。通過修養獲得自身涉及到人類經驗中的四個向度:自我,社會、自然和天。而這四維又組成三項基本工作原理:(1 )自我與社會之間彼此有益的不斷交流;(2 )人類與自然之間持續的和諧關系;(3 )人心與天道之間的相互感應。 自我與社會
自我作為各類關系的中心,在不斷衍生的一系列關系同心圓中佔有中樞位置。在我們對自身的理解中總會伴隨著出現各種各樣的組織,如家庭、宗族、鄰里、學校、軍隊、社團、民族、世界及宇宙。我們在與不斷變化著的各類人際關系打交道時,總是希望自身的中心性能得到加強並保持其內在特性。不過,盡管我們把自尊、獨立和自主視為中心,但我們還是努力使之靈活並具有開放性,這樣就能不斷從別人那裡獲得益處。正如哈貝馬斯曾令人信服地證明,使我們介入彼此有益的持續性社會交際的,無疑是交際理性而非工具理性。我們顯然需要禮數、客套及通過對話、討論、商談而獲得一部分重復的共識,這樣無論是新古典主義的經濟人(homoeconomicus)概念或洛克的 「自然狀態」(the state of nature )理論都似乎不足以解釋為何在健全的人際交往中會有這種有益的模糊性出現。相形之下,蘇格拉底與孔子的古代智慧思想似乎更適合為自我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提供倫理基礎。
孔子與蘇格拉底同其弟子們的對話中有一盡管細微但卻意義重大的差異。雖然二者都孜孜於教化大眾、勸勉修身,並且一致相信常人通過自身努力可以轉化、超越自身,但對其所需的道德能力,他們的理解卻大相徑庭。蘇格拉底偏愛邏輯分析與理論思辨,這使他對任何人、任何事都產生疑問。由於他拒絕依賴理性思考以外的任何認識來源,他對現有的典章禮儀,對古已有之的風俗習慣和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與作法,即使不是不屑一顧,也是未予足夠重視。此外,他對修 「福」(eudaemonia)聖書的權威性是否有用,也抱著很大的懷疑。
孔子同樣承認批判地審視各種流行觀念,保持心靈的清醒和對知識的好奇有其價值。但他還認為教育人們認同古已有之的價值標准與前代的行為法則是至關重要的,而這種教育並不一定就是對權威的盲從。嚴格說來,「道」的真正傳遞者並不是一隻專事針砭的「牛虻」。他應當喚醒而不是拷問人的靈魂;這就需要經常在教育中列舉常識來說明問題,這樣,安於庸識的人們也許就能從他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價值觀念與風俗習慣中發覺出深邃的意義。
儒家相信在人類日常生活中也能實現生命的終極意義,但這絕非對現狀的順從接受,而是一種信仰,即認為在自我與社會的交往中感應是必不可少並且大有稗益的。對使我們成為「禮」制有機組成的一系列和諧的「感覺之流」(flow of feeling )而言,批判性反思非但與之並行不悖,並且頗有輔助之用。而理性分析本身,在未徵得論辯諸君的事先同意之前是不可能產生蘇格拉底等人所預期的效果的。要想激活獨立的思想,營造一個理性的對話團體,不僅需要交際理性,更需要共鳴與回應。 人類與自然
瑪麗。伊芙琳。塔克(Mary Evelyn Tucker)和約翰。比斯隆(John Bethrong )在綜述新出版的《儒家與生態學論文集》時指出:
……從當前社會生態學所關注的角度來看,儒家思想也許為我們反思宇宙哲學與倫理哲學中自身具有的各種關系提供了豐富的源泉。其有機整體論與能動的元氣論為我們理解各類生物間的相互聯系提供了新鮮的視角,並且更新了我們對這種生命內在聯系網路之內在價值的認識。萬物所秉的『氣』這一心理與生理實體,成為建構人與非人世界間相互關系的基礎。同理,儒家傳統中的「修身」、「培德」等倫理思想也為達到天人合一的目標、踐行個人在天地人格局中的角色提供了廣闊的框架。 與之相應,人與自然保持持續的和諧是儒家教育的一個基本方面。
當然,如果認為古典主義時期的孔子、孟子及苟子和帝國王朝時期的朱熹、王陽明及戴震已然自覺認識到這一術語在現代社會生態學上的意義,這種觀點不免會引起誤解。但是,儒家學者在討論「存有的連續性」(the continuity of being )問題時總是認為,「與天地萬物結為一體」不單是人類的崇高理想,也是一種可以達到的日常經驗。這是因為人體是自然界中的有機成分,如我們呼吸飲食的方式就清楚地表明了我們同自然是關聯在一起的。僅僅這一事實就表明了這種聯系並非虛構的理想狀態,而是一種得到體驗的現實。因此,張載(1020—1077)在《西銘》中開頭著名的一段話,很自然成為「人之受惠於天乃孝道之基」這一思想的表述而不只是對宇宙一體性的浪漫宣言:
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按照這一說法,我們也應該是天地的孝敬子孫及世界、國家、社會與家庭的蒙思兒女。
對於儒家的思維方式而言,笛卡爾的身/心、精神/物質和人/自然的排它性二分實在是太陌生了。它顯得考慮欠周,很像一種未費思量就得出的冒牌真理。維科在《新科學》與赫德爾(Herder)在《歷史哲學》中所談的教育與儒家的人文關懷自然更富契合之處,但他們認為文化與自然縱非截然對立,也是涇渭分明的,這個觀點在儒家看來也大有問題。甚至康德在其啟蒙計劃中對於天人和諧相處也隻字未提。至於黑格爾的現象學,更不消說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這在儒家看來更完全是以人類為中心了。而且,在儒家「成人」教育中至關緊要的「修身」方案,在笛卡爾之後的西方哲學中幾乎再也無人提及了。
我們人類盡管與自身存在的真正居所—--自然定然發牛種種聯系,但並非像草木禽獸那樣同自然渾然成為一體。相反,倒是人心的敏悟使得我們能夠把自身與天地萬物的連續性與同源性視為宇宙的有機組成部分而加以理解。通過修身,我們學著成為自然秩序管理者。我們轉化自身為自然的守護者,從而監護著大地的神聖本性。「成事在天,謀事在人」這句名言就表明人與自然之間不僅有和諧統一的關系,也存在著一種夥伴關系。也許,認為天道存乎人性之中這種觀念並不是牽強附會吧。 天道與人心
《中庸》開章明義,把學習或教育定義為「修道」(原文為「修道之為教」),接著又把「道」解釋為「率性」(原文為「率性之為道」)。這樣,「人性」就是「道」的基礎,而「道」又為教育提供了基礎。這也許就是孔子為什麼講「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論語。衛靈公》)的原因吧。在儒家孟子一派中,人性、道與教育結合得非常緊密,而教育作為文化建設的一種方式就深深植根於我們的天性之中了。
的確,按照這種觀點來看,我們發展的道德取向與自身的天性可說毫無扦格。然而我們不能因此就認為,既然只需遵循本能,我們自然而然會向好的、善的方面發展,因而教育就沒有意義了;這是種幼稚的想法。我們即使不能完全像苟子一樣認為後天的社會化對「仁」 教而言必不可少,那麼乘承天道、人性而來的教育也並不意味著我們能把教育建立在本能沖動的基礎上。盡管對食色的需要是人性的一部分,但只有側隱之心(同情感應的根源)才是人類所特有的。人類對食與性的需求是動物的正常本能;這種需求構成了我們身體的一部分,但它們本身並不與他人產生聯系或生成價值,我們可以稱之為「小體」 (small body),與之相反,側隱之心使自我與他人產生聯系、生成價值觀念並為之提供源源不斷的供應,我們可以稱之為「大體」 (great body)。「小體」與「大體」這兩個孟子提出的古典概念,一方面指出人是動物界(小)的一員這一廣為人知的概念,另一方面又指出人具有使自身成為萬物之靈的特票(大)(《孟子。告之上》:「 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這二層含義看似矛盾,實則不然。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人性中可以弘道、能夠真正體現人的教育的是「大體」而非「小體」。但是,有一點非常重要,即「大體」與 「小體」並不是相互排斥的一對概念。不難理解,「修身」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與「小體」打交道,使其強烈的本能需求不至掩沒「大體」。孟子教導說,養心之術莫過於盡量減少人慾,這清楚地表明,既然我們無法充分滿足本能需求,那麼就需要採取克制的方法來調和自身的沖動,否則這些沖動就永遠不會平靜下來。孟子倡導節制;就是說我們必須時時檢點自己的感覺心術以確保自己的側隱之心不致掩沒。事實上,側隱之心的偉大之處正在於它能夠調節「小體」的本能需求。與之相反,感覺並不自動促發同情感應;如果不能予以適當的疏導,感覺常常會因為明顯的個人原因而暗中破壞與他人發生聯系的各種感情。節制不等於禁慾苦行,而是一種調控慾望的適當並且有效的作法。個中真義,就是在考慮「小體」之自然需求的同時,通過著力修養 「大體」把我們天性中的側隱之心培養成得到充分體現的同情感應。
人不僅有能力弘道,並且在道德上也必須這么做。為達到這一目的就需要認識自我。孟子相信只要充分發揮心中同情感應的潛力,我們就能了解人性。而了解人性後我們就能了解天道。這也許會使人認為孟子所提倡的即使不是一種強烈的世俗人文主義觀點,也是在鼓吹一種內在的一元性理論。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孟子並未提出人類中心主義或人類自足的思想,他講的是天人之間的和諧關系。這種相互關系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人性得自於天。是天,而非人性自身,乃為道和教育的本源。人之所以能弘道,是因為人性天定故人性與天道相通。此外,由於茫茫天道根植於人性之中,「大體」的同情感應所體現的自我認識就等於天道的自我揭示。天道與人心之間的這種關系,既是自我實現的最高理想,也是「成人」過程中最為普通的經驗。
Paedeia 一詞在古希臘語中,指類似儒家基礎教育中「六藝」的幾門學科,即語法、修辭、音樂、數學、自然史與哲學。「Humanitus」 這個拉丁詞源自Paedcia ,其涵義囊括了中世紀教會神學教育及現代人文教育的基本課程。今天,這些課程為人類理解與調適自身提供了最直接也最切身的訓練與培養。而儒家對於這一問題的思考,正如 「修身」在《大學》中的中心地位所顯示的,有這樣的特點,即認為 「成人」教育必須把此時此地的、活生生的人作為出發點。
對個體生命具體性的這一強調有力地表明道德教育的基礎必須是具體的認知而非抽象的思考。通過對身邊熟悉事物的深入思考,我們逐漸理解到正心誠意與體貼他人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多麼的富有成果。意識到自我在人際關系網路中的中心地位、承認獨立自主的個體的尊嚴與一名負責任的社會成員的完整並不矛盾。事實上,關懷自我與聯系他人之間富有生發件的相互作用正促發了「成人」這一能動過程。盡管理性思辨對於認識自我來說必不可少,但表示贊同的藝術擴大並豐富了同情感應這一對於人類的發展壯大來說必不可少的源泉。當我們試著把同情感應從家庭、學校、社團擴大到社會、國家與世界時,我們就能更加充分、深刻地理解人與天地萬物合為一體的涵義與意義了。只有到了那時,我們才能真正看到「仁」作為一種經驗中的事實而非一個抽象概念而出現。Paedeia 或humanitus 就其本義而言,就是教授人性如何外現的藝術。通過本性的外現,我們就在社會、自然與天這三者中獲得了自我(身、心、靈、神)的實現。
③ 傳統文化怎麼學習
學習傳統文化,不僅要從書上入手,還得要實踐才能了解得更加透徹。
想要學習傳統文化,首先必須得有一顆認真學習傳統文化的心態,喜歡對傳統文化進行研究。古人曾說過,興趣才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如果對傳統文化沒有興趣,那麼學習它就如同嚼蠟,食不知味,更別提能夠了解到傳統文化獨特的美,願意把它記在腦海里,並且加以研究了。
當然,傳統文化中自然也有許多令人唏噓的一面。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不到很好的繼承與發展,主要是與現在的時代潮流格格不入,鮮少有人會耐著性子將傳統文化一一呈現給世人,如果喜歡這傳統文化,大可發揮你的耐心,多宣傳我們的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認識它的魅力。當然,也有許多匠人不願將傳統文化貢獻出去,認為是祖上秘寶,對此我們也要多加尊重,不應該道德綁架,正確看待傳統文化的留存。
④ 大學生如何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學習,有助於增強大學生的智慧與能力 中國傳統文化自古至今的演變過程是中國人的生命歷程。其中的核心思想、基本價值原則和生活方式是中華民族迎接各種生存挑戰的智慧結晶,是中華民族記憶力的基本形式,也是我們獲取智慧與能力的重要渠道。比如傳統文化的一個特點就是它善於吸收各種不同流派的思想學說,以豐富和發展自己,這被稱之為「會通」之學。《易傳》中「天下殊途而同歸,百慮而一致」,說的就是會通之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是今天的大學生在學習各種文化的時候應該汲取的智慧,學習不應僅僅局限於專業領域,還要擴大視野,力求文理皆通,學貫中西。 同時要善於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教訓,增強個人生存的智慧與能力。古人雲:「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歷史上許多豐富的經驗教訓至今仍然對我們有啟迪作用。比如中國歷史上為人稱道的「康乾盛世」,為什麼後來迅速衰落了呢?當時的中國面臨三個前所未有的難題:一個是人口在半個世紀內翻了一番,從1.5億猛增到3億,這么多人的吃飯問題需要解決;一個是西方列強咄咄逼人的態勢也是歷朝歷代沒有過的;再一個就是中國政治體制的痼疾,即皇權專制達到了空前的程度。由於這三個問題沒有得到妥善解決,所以其衰落也就成為必然的結果。這個經驗在今天仍然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生存的國際環境是強國、大國林立,競爭異常激烈,國內環境是人口過剩,資源短缺。我們既面臨著全新的機遇,同時也遇到了極大的挑戰,如若在國際上立於不敗之地,靠誰呢?靠的就是我們以不變應萬變的民族智慧,靠的就是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全國人民的刻苦鑽研、努力學習、勤奮工作、艱苦奮斗的精神。 二、中國傳統文化對培養當代大學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積極作用和影響 (一)傳統文化重視個人道德修養,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的自身綜合素質。 我們的傳統文化將「修身」與治國平天下聯系在一起。傳統文化經典著作中有「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必治其國,欲治其國,必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必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修身是為人、為事的根本,修身不成則一事無成。當代大學生常不注意自身修養,如在公共場合大聲說話,在宿舍不打掃衛生等給別運畢人造成了很大困擾,大學生若能夠正己正人、成己成物,會為他們今後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會,前途之路更加平坦。
(二)傳統文化推崇推己及人,正己正人,成己成物。有利於培養大學生在現實的學習生活工作中待人接物的正確良好習慣。
傳統哲學重視調解人際關系,推崇以誠待人,孜孜追求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對於營造安定的局面有積極作用。所謂「推己及人,正己正人,成己成物」都是推崇「忠恕之道」,正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由自己想到別人,自己不願做的事不要強加枯悄春於別人,這個社會將會是一個充滿愛心的社會。當沒耐代大學生時有缺乏為他人著想的現象,大家同在一個寢室,卻不和睦相處,經常為一些瑣事斤斤計較,若懂得了正己正人的道理,同學之間的一些矛盾或將大大緩解。
(三) 傳統文化鼓勵好學篤行,豁達樂觀,鄙視侈奢享樂的生活態度。有利於培養大學生良好的生活態度,做的處於逆境能堅強面對,處於順境不驕奢淫逸的生活作風。 孔子曾稱贊自己的學生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當代大學生若能降低對物質生活的要求,具備鄙視享樂奢靡的生活態度以及豁達樂觀、好學上進的學習態度,就能更加正確的設計自己的未來藍圖,不會盲目中向利益集中的行業。 三、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的作用 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劇烈變遷決定傳統文化教育既要傳承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明成果,又要結合現代社會的客觀情況。大學生是社會上極其特殊的一個群體,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離不開大學生的積極參與。傳統文化的內容極其豐富,並隨著當代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延伸,傳統文化教育和大學生認知的關系也必然是豐富的,復雜的,不斷變化發展的。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對國民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擔負著重要的角色,而大學生作為社會上最富有朝氣、創造性和生命力的群體,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程度,往往影響著社會民眾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在進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過程中,要求當代大學生要具有先進的思想理念和較高的道德素質,這就要求大學生要不斷地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以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所以說,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大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對大學生自身的發展與提高,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們在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的時候不要忘了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巨大財富——中國傳統文化。
⑤ 如何學習中國傳統文化
我也覺得,學習傳統文化,要從認識傳統文化起,不認識它,我們學了半天都不知道學些什麼.
我覺得,我們的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幾千幾的流傳下來,它是真正教育人,解決人類問題的文化,我們的傳統文化以德行教育為根本,而孝又是德行的根本,君子唯以務本,本務而道生.所以可以從學習孝開始,從落實弟子規開始.
弟子規
[「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是一本人人都應該落實的,字不多,但它是傳統文化的根本,教人怎麼做為一個人的根本.
說的不好,還請批評指正.謝謝
⑥ 怎樣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1、對傳統文化的認同。
讓這個時代的人認同傳統文化,其實只要從身邊做起,比如現在對於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的重視程度已經遠遠超出過去60年的總和。這說明這個時代,這個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已經得到了社會性的認同。
2、保護和發揚傳統文化產業。
傳統文化隨著時代的變遷,有些事情,有些事物必然在歷史中會被洇滅。這是歷史的趨勢,也是歷史的必然性。比如中國的建築特色是一項傳統文化,那麼通過博物館一些旅遊景點的塑造可以讓文化產業化。
3、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播。
韓劇中的古代文化其實很多都是來源於中國文化的一部分。韓國人通過韓劇把這部分文化偽裝成了自己的文化,主要做的是把自己的文化通過影視文學作品進行發揚,讓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去。
(6)如何學習千年古文化擴展閱讀: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注意事項:
1、要擁有辨別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和糟粕,拋棄不良的、落後的傳統文化,要正確看待傳統文化的利弊,保持客觀、批判的態度。
2、要創新性學習、發展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通過不同的方式學習傳統文化,現在自媒體發展迅速網路傳播快,也要適應新的時代潮流,創新性學習。
3、當然,也要持之以恆,學習好中華傳統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需要不斷堅持不懈、刻苦鑽研。
⑦ 我們怎樣去學習和推廣傳統文化
1、可以增加對歷史的了解、對文化的了解,豐富自己的知識面;
2,再者也可以培養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
3、萬物的發展都有相通之處,數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中國人數千年的思想和行為演變史,以史鑒今,可以提高我們的思想深度和廣度。
4、需要整個民族的勇氣和意志。舊的文化是過去社會前進的動力,新的社會也需要新的文化持之不懈地奮斗,並尊重事物發展規律,最終必然能取得勝利。
(7)如何學習千年古文化擴展閱讀:
傳統文化的文化特點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其顯著特點是:儒、佛、道三家民族文化,共同支撐,又相互融合。
3、歷史悠久。如中國傳統文化的儒家文化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⑧ 如何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文章
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老夫子這種求學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述而不作」是對古聖先賢的教誨非常地尊崇,不夾雜自己的意思在其中,這是不傲慢,這是學謙卑。「謙則受教有地而取善無窮」。我們現在人就缺少這種謙敬之心,做什麼都希望有發明創造,有創新點。如果我們學古書懂歷史的話,會發現一些所謂的創新,在歷史上已經被人提到過了,甚至已經被歷史驗證是錯誤的東西了,我們現在人沒有學習,還拿著它當真理來奉行。這確實是非常遺憾的事。
為什麼對它有信心?因為古人所說的道理都是恆常不變的規律,所謂「天不變,道亦不變」。聖賢經典所記載的都是道,這個道是恆常不變的規律,就像太陽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一樣,在古代如此,在今天依然如此。而且最重要的是,古人的心地比現代人清凈,現在人心很亂,沉澱不下來,他所體悟的就沒有古人深刻。所以,不要認為科技發展了,時代進步了,現代人就比古人更聰明。這個自信心來自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才能夠斷疑啟信。
「信而好古」是不懷疑聖賢人的教誨。前面我們講了,因為古聖先賢的教誨是從真心流露出來的,如果我們也契入這個境界,開啟了自性的明德,我們定然能夠體會到和他同樣的境界。我們還沒有達到那個境界,就像聖賢人站在二十層,我們站在兩層樓,我們就說,你所看到的就是我所看到的境界,就會對古人產生懷疑甚至妄自批判。這樣做的結果,受害的不是古人,而是我們現代人。我們現在如果有傲慢懷疑這些習氣,就和誠敬心不相應,誠敬心就不見了。所以,現在人求學為什麼困難?困難就是對古聖先賢懷疑,這就很難受益。
但是中國讀書人為什麼幾千年來都要讀《論語》?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論語》已經經過了幾千年的歷史驗證,是大浪淘沙的結果,沒有什麼是和時代不相符合的。即使有人認為《論語》中有些思想,已經和時代潮流不符合了,大部分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誤解了聖人的思想。所以我們說「聖人」是對天道有體悟的人,古人也稱為「得道」之人。既然是「得道」之人,他所體會出來的這些道理是經得起歷史的驗證的,所以是恆常不變的。
我們也知道六經之首的《易經》,第一個含義,就是「變易」,變化的意思。它告訴你這個世間的現象,是變化莫測的,變化無窮的。所以你要懂得與時俱進,但是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去談創新呢?《易經》的第二個含義就是「不易」,不變的意思。也就是說,只有掌握了那個不易的,不變的規律的人,才有資格談創新。所
⑨ 談談應該怎樣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結合個人實踐
第一 由簡入繁。無論你學習任何東西,都需要先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學起。比如你可以閱讀一些基本的傳統文化的普及書籍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等。
第二 了解傳統文化的歷史背景。中國傳統文化因為是艱澀難懂的文言文寫成的,所以有一定的難度。我們可以通過歷史文化背景知識來學習和認識。
第三 需要去評判的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確可以學到不少有用的智慧和經驗,但畢竟是那個時代的產物,需要符合時代的發展需要。每個時代對傳統的認識和思想觀念是不一致的,但是怎樣去很好的繼承的確是一個很重要的論題。
第四 可以學習優秀的作品。我們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需要學習一些比較優秀的代表性作品如《岳陽樓記》、《勸學》、《赤壁之戰》等作品。當然這些代表作是選擇出來的。如《古文觀止》就是一部很不錯的文選。
第五 認識和理解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我們在學習傳統文化可能涉及到各個方面如文學、哲學、歷史、美學、藝術、宗教、科學技術等方面。我們還要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與歐洲、亞洲文化的聯系和影響。
第六 認識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的關聯。傳統文化需要與現代的思想和價值觀念相結合。
⑩ 如何學習古代文化常識
學習古代的文化常識,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在一個朝代中,它為什麼會產生,和上個朝代有沒有聯系,有什麼聯系,下個朝代繼承了哪些,改變了哪些。第二個是古代和現在的聯系,時代不一樣了,某個文化點又怎麼改變了,例如我們現在怎樣理解《論語》,哪些地方不適用了,哪些方面還有用,哪些方面部分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