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晉,三秦,三湘的來歷
什麼是三晉?
相傳太原是古唐國封地,山西簡稱晉,三晉是山西、太原的美稱。本文將就唐、晉、三
晉的聯系說一段有關太原的歷史。
一、關於唐。唐在漢字中本義大言,引申為廣大的意思。《論衡·正說》注為「唐
之為言盪盪也」。揚雄《甘泉賦》有「平原唐其壇曼兮」句。然而,在中國,在世界一
說到唐,人們總要想到中國歷史上的封建大帝國唐朝。公元 617年,由於隋煬帝楊廣好
大喜功,窮奢極欲,徵集百姓,大興土木,民不聊生,農民大起義已發展到如火如茶的
境地,太原留守李淵及其子「太原公子」李世民乘機起兵,攻人長安。次年,隋朝滅亡
,李淵在關中稱帝拍隱,國號曰唐,建都長安。唐代前期,經「貞觀之治」,國勢極為強盛
,北部疆域在7世紀後葉,北界曾包括貝加爾湖和葉尼塞河上游,西北達到裏海,東北達
到日本海。唐王朝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橫跨亞歐的大帝國,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佔有重
要地位。但是,李淵父子,奪取天下後何以將國號定為唐呢?還得從山西太原談起。
相傳,大約在公元前21世紀前,中國處於父系氏族社會的後期,黃帝是古代各族的
共同祖先,山西一帶是部落首領堯的領地。堯為陶唐氏,名放勛,建都於平陽(即今山
西臨汾,現有堯廟),史稱唐堯。帝堯苗裔劉累受封於唐國,是我國歷史資歷很早的古
國,歷經夏、商、周三代。到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殷之後,又平滅了反叛的劉累後
代的唐國。周武王死後,其子誦繼位,為周成王。成王封其弟叔虞於唐。叔虞受封的唐
,實際上接受了劉累子孫所留的一切,其領地為山西的汾水、澮水流域。至於故唐城究
竟在何地,有二種說法:一說在翼城縣西20里;一說在並州晉陽縣北 2里。這里不作考
究。但令人比較普遍的說法是後者,可能是人們從現實的存在看到,唐改晉後,後人確
實在故唐城一帶修築晉陽城並為唐叔虞在晉陽修建了詞堂吧。我的看法是,二說都有可
能,比較客觀地說,可能是堯唐建都在臨汾,劉累的後裔在翼城一帶建了唐城,叔虞封
唐之後又在晉陽建立了唐城。不管怎麼說,山西太原是古唐國的封地。
李淵隋時為太原留守,世襲唐國公。李淵、李世民父子奪取天下之後,由於太原是
他們起事興邦之地,又是古唐國的故地,且唐字本身,在漢語中是個吉字,有大而廣的
意思。因此,取國號曰唐。由於大唐帝王在極盛時期,疆域廣大,國力強盛,在世界歷
史上的影響較大,至今英美等國仍把中華僑民稱為唐人,把華僑居住集中區叫作「唐人
街」,把中國服裝稱作「唐裝」。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卻不知道大唐的唐字追根尋祖
還是來自山西太畝缺原呢!
二、關於晉。西周時期的晉,大約從公元前11世紀周成王封其弟迅賀辯叔虞於唐及其子燮
父改唐為晉,到公元前 222年,趙代王喜被秦兵攻破,趙國徹底滅亡,在中國歷史上存
在了近 800 年。這里說的晉,包括晉及三晉,下面先說晉。
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封爵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從晉國世系計算,晉作
為侯國經歷了17世,作為公國經歷了20世,公侯合計共37世 634年,加上自趙魏韓三家
分晉成為三個侯國,至秦滅趙統一中國的 154年,合計為 788年。由此可見,晉國作為
先秦時期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晉國時代及趙魏韓分
晉以後,其領域包括代表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程度最古老、最文明的主要區域。從已發現
的古文化遺址看,山西芮城西王村文化、夏縣東下馮文化、襄汾陶寺文化、河南的鄭州
裴里崗文化、安陽後崗、大司空文化、澠池仰韶文化、三門峽市廟底溝文化、河北武縣
磁山文化,這些夏、商、周文化代表區,都在當時的晉國范圍之內,也就是說當時晉國
,包括了現在山西的大部分和河北、河南的一部分。晉國的主要領地在山西,所以山西
簡稱為晉,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至於當初燮父為何改唐為晉,有兩種說法,一是因
境內有晉水,故稱晉;一說是取晉本義與進同是前進的意思,究竟取自何義,也已無可
考,但山西稱晉是公認無疑的。
這里還需說明一點,晉國的地位原襲於公元前11世紀周成王姬誦封其弟叔虞的唐,
燮父改唐為晉以後,唐晉就不分了。唐叔虞是唐的領主,也是晉的始祖。司馬遷在《史
記·晉世家》中稱「晉,唐叔虞者」也正是這個意思。在周王朝時代晉原是一個侯國,
即二等諸侯國。約在公元前 680年,晉武侯滅緡侯即位以後,自稱為曲沃武公,私自提
高了規格。為取得中央的承認,武公採用了不正當的手段,他把晉的全部珍寶、金玉、
青銅器物送給了貪財愛寶的周天子。周天子受了曲沃武公的賄賂,封曲沃武公為晉武公
,於是侯晉升格為公國,躍身諸侯列強。對於晉武公以行賄手段取得升為公爵的醜行,
司馬遷在《晉世家》中無保留地予以記載,在歷史上留下千古罵名。但晉武公使晉成為
公國後,僅在位二年,並未能有什麼作為。之後,獻公寵驪姬,而晉禍亂源;惠公以怨
報德使秦晉關系惡化,晉國禍亂不斷,國力衰危。公元前 645年,在外流亡19年的晉公
子重耳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國即位,史稱晉文公。由於晉文公飽經流浪之苦,即位以後
對內實行施惠百姓、開禁薄賦、獎勵農耕、賑濟貧困、減輕關稅、鼓勵通商、宣揚法教
、淳樸民俗;對外秦晉交好,多代聯姻,保持了相對的穩定,使晉國達到民富國強,實
現了晉國的中興和霸業。公元前 572年,晉悼公即位後,晉國國勢日趨衰微。
三、關於「三晉」。公元前 458年,晉哀公即位不久,晉國六卿(智、趙、魏、韓
、范、中行)之一的智伯掌握晉國的實權,他夥同韓氏、魏氏瓜分了范氏、中行氏的邑
地。接著智伯又聯合韓、魏圍攻趙國都城晉陽,兵將水灌,企圖一舉滅趙。趙襄子以「
唇亡則齒寒」的道理,派人秘密說服韓、魏,三家聯合起來反對智伯,大敗智軍於晉陽
,殺死智伯。公元前 453年,趙、韓、魏三家瓜分了晉國的領地。公元前 403年,即周
威烈王二十三年(晉烈公十七年),趙、魏、韓受封為諸侯。由於趙、魏、韓都孕育於
晉國,「三國分晉」後,雖然晉國宣告滅亡,新興的趙、魏、韓濟身諸侯之列活動於中
華舞台;但晉作為公國,其烈公、孝公、靜公在狹小的天地中還有名無實地存在了28年
。
晉,三晉是秦統一以前,中國歷史上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悠久文明古國。所謂三晉,
就是三家分晉,晉分為三家的意思。三家分晉在中國歷史上是戰國時代的開始(公元前
403年),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將三家分晉作為開端,並提到三晉這個述語。三晉,
實際上也是後世對這一段歷史的統稱。我想,正如後人稱東漢末年的蜀、魏、吳為三國
一樣,是泛指這一段歷史的。三晉既代表稱霸春秋的晉國,又包括躋身戰國七雄的趙、
魏、韓。人們歷經二千數百年至今仍然懷念三晉,贊美三晉,把山西統稱為三晉,說明
三晉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比晉更廣泛地體現了作為中華民族文明史上的發源地之一的
內涵;說明三晉文化實現了北方文化與中原文化的融合,對繼承和發展中華民族文化做
出的歷史貢獻;說明三晉大地地理優越,資源豐富,人才薈萃,是祖國的一塊風水寶地
。
有著30個世紀悠久歷史、古老文化孕育的三晉兒女一定會在跨越新世紀光輝時代,
在三晉大地奏出更加輝煌的凱歌!
什麼是三秦?
1:三秦起源於秦始皇年期最早為古代部落名最早為咸陽市國號為《秦》
2:三秦山脈南倚秦嶺,北界北山,西起寶雞峽,東至潼關,東西長約360公里,約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9%,平原海拔520米。號稱「八百里秦川」!!!
3:「秦」最早為古代部落名。春秋時為國名,多城在雍(陝西省鳳翔縣),秦作為陝西的簡稱最早是因陝西為戰國時秦地而得名/三秦人類先祖的發源地之一,距今五六十萬年前稱為「藍田猿人」就在關中平原的灞河上游繁衍生息/距今三四萬年時,關中地區的原始人類逐步進入氏族公社時期,他們活動在西安附近和整個渭河流域。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是由贏姓的秦國人建立起來的/
4:三秦所指的應該就是《關中》《陝南》《陝北》三個地區!!!
什麼是三湘?
三湘四水」一詞對中國人來說是非常熟悉的,無論是媒體還是人們
在日常交流中都愛用「三湘四水」來代指湖南。不過對「三湘四水」一詞
也有很多種提法與解釋,「三湘四水」中的「四水」是指湘江、資江、沅
江、澧水四條河流,這基本取得了共識。但對「三湘」一詞的理解卻各有
不同。
據考證,「瀟湘」一詞始於漢代。《山海經·中山徑》言湘水「帝之
二女居之,是常游於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到唐代中期,「瀟
湘」不單意指湘水,而是被詩人們衍化為地域名稱。而自宋代以來,人們
就多以「三湘」代指湖南。究竟何為「三湘」,一般有下面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指:湘水發源與灕水合流後稱灕湘,中游與瀟水合流後稱
瀟湘,下游與蒸水合流後稱蒸湘,故名「三湘」。
一種說法是指:湘鄉為下湘,湘潭為中湘,湘陰為上湘,合稱「三湘」。
一種說法是指:用作湘東、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泛指湖南全省。
但是以上三種說法都各有缺陷,似乎都無法基本概括湖南全省。據《
水經注》稱:「湘水出零陵始安縣陽海山」。廣西北部地區,在漢代屬零
陵郡管轄,始安縣即現在廣西的興安縣。陽海山現稱陽朔山,陽朔山立有
一塊「湘漓分派」大石碑,湘水向東北流去,灕水向西北流去,這是湘漓
二水的分水嶺,人們通稱「灕湘」。湘水蜿蜒流入湖南零陵,與發源於九
疑山的瀟水匯合後向北奔流,這一段為湘水中游,稱「瀟湘」。瀟湘二水
滾滾流到衡陽,與蒸水合流,為湘水的下游,稱蒸湘。從而將「灕湘」、
「瀟湘」、「蒸湘」統稱「三湘」。這里暫且不論灕水並未流入湖南境內
,但這種說法的明顯缺陷是沒有涵蓋湘西北大片土地。第二種說法將湘潭
、湘鄉、湘陰,合稱三湘。但湘潭、湘鄉、湘陰分布在湘北、湘中,也無
法概括湖南全省。第三種說法將「三湘」用作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區的
總稱。雖然這種說法比前兩種說法涵蓋的地域范圍要廣,但又把湘中、湘
東遺漏了,因此也不能概括湖南全省。
不過還有一種本人比較贊同而又少見的說法,那就是用「三湘」作為
「瀟湘」、「蒸湘」、「沅湘」的簡稱。眾所周知「沅水」是湖南最長的
河流,流經湘西,注入湘東,而湘水流經長沙、湘陰後與沅水匯合,可以
說是湘水的下游,稱「沅湘」也是無可非議的。屈原在投江前作的《懷沙
》里說:「浩浩沅湘,分流汨兮。修路幽蔽,道遠忽兮。」在《離騷》里
也說:「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唐代戴叔倫也有「沅湘流不
盡,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風起,蕭蕭楓樹林。」的詩句流傳在世。由此可
見在古時就已有「沅湘」之稱。而灕水並未流入湖南境內,並且灕水與湘
水既不同源也不同水系,灕江發源於興安的貓兒山,向南流入珠 江,屬於
珠江水系。湘江發源於桂林東面的海洋山,向北流入湖南,屬於長江水系
。因灕江水量小,但水位高,湘江水量大,但水位低,兩條江落差有32米
。為了將湘江水引入灕江,修建了一條人工運河——靈渠來合流,然後將
水通過北渠注入湘江,通過南渠注入灕江。才有了灕湘合流之說。 故用「
瀟湘、蒸湘、灕湘」用來代指湖南似乎很不妥當。而用「瀟湘」「蒸湘」
「沅湘」合稱「三湘」,就基本涵蓋了整個湖南,也比較全面地體現了湖
南的地理特徵。
2. 三晉、三秦、三湘、八桂分別指的哪些省份
三晉是指戰國時期,魏國、韓國和趙國的合稱。春秋末期,晉國內部發生變動,原本掌管晉國大權的智氏被魏韓趙擊敗,而晉國也就此分裂,史稱「三家分晉」。到了現代,三晉還有另一個意思,是指山西省。三秦、三湘、八桂等說法,在現代意思中也代表了不同的省份,那這些稱呼背後都有著怎樣的歷史典故呢?下面就為大家揭秘其中的答案,感興趣的朋友就一起來看看吧。
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疆)二寧青陝甘,雲貴西四北上天,內重台海福吉安。五千年的華夏文明不但濡養了廣袤的土地,而且孕育了深厚的地域文化。中華大地上每核槐個區域,都有自己的名稱,除了那些古已有之、流傳至今且眾所周知的名稱外,還有一些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別稱。可以說,幾乎每個省份都有與眾不同的別稱,比如齊魯、燕趙、龍江……而其中一類別稱非常有意思,都是由數字做前綴構成的,比如三晉、三湘、八閩、八桂……,那麼,你知道這些別稱是怎麼來的嗎?
三晉,是山西省的別稱。山西簡稱「晉」,是因為這片土地主要在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疆域內。晉國自桐葉封弟到滅亡大約有700年,在春秋時期是一個實力強大的諸侯國,尤其是晉文公在位時期,晉國霸業達到頂峰。但晉襄公後晉國陷入了君主與卿族爭斗的怪圈,卿族勢力越來越大,以至於到公元前
403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了。也就是說,韓、趙、魏都是之前晉國的一部分,所以,最初三晉指的就是韓、趙、魏三家。後來三晉演變成為山西省的別稱。
三秦,陝西省的別稱。陝西簡稱為「秦」,是因為春秋戰國時期陝西是秦國的治地。關中一帶是秦國發源地,公元前207年,在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斗爭的壓力下,秦王子嬰退出關中,項羽讓秦將章邯、董翳、司馬欣接管秦地,封章邯為雍王、董翳為翟王、司馬欣為塞王。將關中之地分封給秦朝三個降將,故後世泛稱陝西為「三秦」,這就是「三秦」的由來。其實當年三秦之地不包括陝南,只是後來人們理解的「三秦」觀念變化,即將陝北、關中、陝南合稱「三秦」。
三湘,湖南省的別稱。「湘」是湖南省的簡稱。春秋戰國時期,湖南全省都在楚國疆域內。秦國滅楚時,湖南境域基本為楚之三郡,即洞庭郡、黔中郡、蒼梧郡。後世以湖南境域基本為楚之三郡而稱為三湘。但文人筆下更常見的是用「三湘四水」來代指湖南。「四水」是指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條河流,但「三湘」說法各有不同。一說是將「灕湘」、「瀟湘」、「蒸湘」統稱「三湘」,二說是將湘潭、湘鄉、湘陰,合稱「三湘」。三說是將「三湘」用作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區的總稱。四說是將瀟湘、資湘、沅湘謂之「三湘」五說湖南在民國時期全省曾分為三道,故稱三湘。
八桂,廣西的別稱。「桂」是廣西省的簡稱。「八桂」的由來有種種說法,其中一個是說仙女攜桂飛過廣西,看到廣西美改正友麗的山水而流連忘返,灑下八顆桂樹落在廣西……廣西桂樹多,早在古代奇書《山海經》中就有記載。《山海經
海內南經》:「桂林八樹,在賁隅西。」古代「八桂」代指桂林郡,桂林郡即是由桂樹多而得名。美稱廣西為桂,可溯至先秦,秦始皇設桂林郡,就是以桂林盛產桂樹桂花而命名,廣西歷代首府設在桂林而拓展為廣西別稱。「八桂」之「八」,其意為大且多,茂盛叢生。桂樹大片成林、桂花滿地故稱桂林,桂樹桂花之多特美稱「八桂」,「八」泛指大而多,並非確切的數字。
八閩,福建省的別稱。「閩」是福建省的簡稱。結合,《辭海》《辭源》的解釋看,八閩之稱是來源於古代行政區劃。《辭海》的解釋是:福建古為閩地,北宋時始分為八州、軍,南宋分為八府、州、軍,元分八路,因有八閩之稱。《辭源》的說法是: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建州、興化、泉州、漳州、延平、汀州、邵武八路,明改為八府,所以有八閩之稱。這八個相當於府的行政單位,歷元、明、清態清幾個朝代,基本上無變化,所以八閩之稱一直沿用下來。另外還流傳著一種說法:晉時中原戰亂頻仍,衣冠南渡,始入閩者,有林、黃、陳、鄭、詹、邱、何、胡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閩後先在今閩北地區及晉安(今福州)定居,而後漸向閩中和閩南沿海擴散,史稱「衣冠南渡,八姓入閩,故稱八閩。
3. 三秦大地有哪些非物質文化
三秦大地歷史悠久,碼爛人傑地靈,千百年來,勤勞的人們創造了輝煌燦爛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藍天黃土的自然環境孕育了三秦文化。
這里保存了許多有著久遠歷史的根植於黃土高原上野雹的非物質文化,如形式多樣的陝西曲藝、民間舞蹈,相傳久遠的寶雞社火、安塞腰鼓、頌模帆西安鼓樂、秦腔。
4. 三秦文化·三秦文化滋生的地理環境·三秦文化的地理環境
三秦文化·三秦文化滋生的地理環境·三秦文化的地理環境
陝西位於我國中部,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地域狹長,地勢南北高,中間低,有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峽谷多種地形。從北到南明顯可分為陝北黃土高原、關中平原、陝南秦巴山地三個區域。
陝北黃土高原 陝北黃土高原位於鳳翔、耀縣、韓城一線以北,是我國黃土高原的主要州碼組成部分。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800米至1000米。除部分為石質山地和風沙灘地外,大都覆蓋有深厚的黃土層。黃土層厚度多在五十至一百五十米之間,洛川原最厚,達一百九十米。原邊滿布著大小溝壑,有的地區形成川原相間、溝壑縱橫的地貌。
在長城沿線,包括定邊、靖邊、橫山、榆林、神木等縣北部和佳縣西北部,為風沙灘地區,是毛烏素沙漠的東南部分,大部分在長城以北。從定邊至窟野河,東西長約四百二十公里,南北寬十二至一百二十公里。沙丘、沙地連綿不斷。流動沙丘主要分布在榆溪河兩岸、無定河北岸、紅柳河與蘆河之間、以及定邊以北地區。冬春兩季,強勁的西北風使沙丘不斷向東南移動。沙漠北緣為沙丘與湖盆灘交錯分布區。以三邊(定邊、安邊、靖邊)草灘盆地區灘地最為寬廣。灘地中部平坦,夏季水草茂盛,宜於農牧。
風沙地形區以南,主要是原、梁、峁、溝壑等黃土地形。其中,延安以北是以峁為主的峁梁溝壑丘陵區,尤以綏、米一帶最為典型;延安、延長、延川是以梁為主的梁峁溝壑區。西部為較大河流的分水嶺,多梁狀丘陵。延安以南是以原為主的原梁溝壑區。洛川原是保存較完整、面積較大的黃土原。宜川、彬縣、長武一帶因溝谷蠶食,形成了破碎原。原周溝谷密布,一般深一百至一百五十米。
高原上分布有一些相對高度幾百米的低山。主要有:白於山、子午嶺、梁山、隴山。北山則泛指渭河以北關中與陝北高原地帶的一系列山地。多石質山丘,部分覆蓋著薄層黃土。仍是陝北高原的組成部分。
陝北較大的河流分別注入黃河和渭河。黃河谷地與冊旅哪黃土高原區內直接入黃的各河河口段以及穿過北山和渭北黃土台原的河谷均為峽谷。谷深數十至二百餘米。各大河及其主要支流的中、上游,往往形成較寬的川地。土壤膏腴,盛產糧食。
關中盆地 介於秦嶺山地和陝北高原之間,是一個三面環山,西窄東寬的盆地。西起寶雞峽,東到潼關港口,長約三百六十公里,古稱「八百里秦川」。咸陽以東最寬處達八十公里以上。地勢西高東低,渭水順地勢向東橫貫其中。盆地在斷塊復式地塹上,海拔325米至800米,經黃土沉積和渭河干支流沖積而成,具有深厚的新生代鬆散沉積層。渭水流斯,形成寬廣的階地平原。渭河河槽地勢低平,海拔322米至600米,南北兩側呈不對稱性階梯狀增高。由河漫灘、河流階地和黃土台原組成。黃土台原一般高出渭河200米至500米。階地在北岸呈連續分布,南岸則殘缺不全。階地的相對高度不盡相同。在寶雞附近,一級階地高出渭河常水位四至五米,二級階地高出十至二十米。西安以東,第一階地高五至十五米,第二級階地高二十至三十米。寬廣的階地平原是八百里秦川的主體。水源豐富,平坦肥沃。關中東部在黃、渭、洛三角地帶,沖積的沙層形成東西向條形沙丘,即大荔境內著名的「沙苑」,東西長三十五公里,南北寬六至十公里。
渭北二階台地與陝北高原間為黃土台原。呈階梯狀平緩向渭河傾斜,黃土層厚十數米至百餘米。原面平坦,連片分布。由於受渭水支流長期沖切,深谷巨壑將渭北台原分割成賈村原、扶風原、咸陽原、富平蒲城原、澄城合陽原及韓城原等。渭河南側黃土台原,原面均較窄,連續分布,高出渭河二百五十至四百米,呈階梯狀或盾狀由秦嶺北麓向渭河平原傾斜。主要有岐山五丈原,西安南神禾原、少陵原、白鹿原、渭南陽郭原、崇凝原、華縣高塘原,華陰孟原等。黃土台原地下水埋藏較深,一般在四十至七十米,最深達一百餘米,飲鎮備水和灌溉都較困難,故稱「旱原」。盆地南北邊緣,即秦嶺北麓和北山南麓,為山麓洪積扇傾斜平原。土少石多,潛水豐富,宜於農林。
陝南秦巴山地 陝西關中盆地以南的秦巴山地包括秦嶺、大巴山和其間的漢江谷地,兩山夾一川的地理結構十分明顯。提起危乎高哉的秦嶺,我們不禁想起唐代大文豪韓愈那「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詩句。秦嶺是我國東西走向的大山脈,是我國地理、地質、氣候、野生動物的天然分界線。它西起甘青,東至豫鄂,中段在陝西境內。秦嶺一名最早見於漢班固的《西都賦》。陝西境內的秦嶺橫亘於渭河與漢江谷地之間。東西長四百至五百公里,南北寬一百二十至一百八十公里。海拔1500米至3000米。北陡南緩,高出關中盆地和漢中盆地一千至三千米。主脈分布在山地北部,有許多兩千米以上的高峰,如玉皇山、太白山、首陽山、終南山、華山等,構成秦嶺山地的高山、中山地形。主峰太白,海拔3767米。太白以西秦嶺分為三支,由北而南為南岐山、鳳嶺和紫柏山,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太白山以南至洋縣則是包括青岡嶺等九嶺在內的所謂「九嶺十八坡」。太白山以東,秦嶺山勢漸低,在商洛地區山勢結構如掌狀向東分開。最著名者無過號稱「五嶽獨險」的西嶽華山。華山又稱太華山,位於華陽縣南,由五峰三峪組成。主峰為南峰,海拔2160.5米。山體由花崗岩組成。新生代以來由於新構造活動特別是山前大斷層的影響,華山持續抬升,形成與關中盆地相對高差一千七百多米的奇異景觀。由於花崗岩節理裂隙十分發育,造成山勢險峭,絕壁橫生,眾多的人文景觀又形成了三秦文化中內容獨特的華山文化。秦嶺是在褶皺基礎上形成的北仰南俯的以古老變質岩和花崗岩為主的巨大斷塊山。秦嶺北坡十分陡峻,斷崖千仞,山勢巍峨,於華山之險可見一斑。峽谷深切,多瀑布、急流、險灘。這種深切峽谷,習慣上稱為「峪」。北坡共七十二峪,自古為交通孔道。著名的子午道、褒斜道、陳倉道等都是沿著這些峽谷穿越秦嶺的,至今還留有許多古棧道遺址和古人的摩崖書法。
川陝之間的山地統稱巴山,長約三百餘公里,一般海拔1500米至2000米,高出漢江谷地1000米至1500米,是以石灰岩、花崗岩為主的山地,加之褶皺、抬升的斷裂作用十分強烈,某些地方險峻之勢並不減於秦嶺。一般則較秦嶺低,也較緩。巴山以任河分為二段,其西稱米倉山,其東稱大巴山。秦巴山地南北分流的河流受山地的東西走向和岩層的軟硬不同的影響,灘險水急,形成了許多峽谷和壩子相間的串狀河谷。壩子中有兩級河流階地,農田村鎮集中。
漢江東西橫貫秦巴山地之間,形成以漢中、安原為中心的河谷盆地。由勉縣武侯鎮至洋縣龍亭鋪為漢中盆地,長約一百一十六公里,寬約五至二十五公里,海拔500餘米,為漢江沖刷平原,地勢平坦,便於灌溉,是陝南的「糧倉」。
漢江谷地以西屬嘉陵江上游低山丘陵區,地勢起伏較和緩,谷地較開闊,是陝川間主要的水陸通道。
5. 陝兩被稱為三秦的由來是 [從兩個「三秦」看秦文化成色]
“三秦”一詞,今人多以陝西關中為說,起始於項羽破秦入關,將關中切割三分,封立三位秦之降將為王而得的名諱。即立章邯為雍王,都廢丘(今興平),領咸陽以西地i司馬欣為塞王,都櫟陽(今臨潼),領成陽以東至黃河地;董翳為翟王,都高奴(今延安),領上郡即今陝北延安、榆林地。三王各守一土,鼎足三分關中。清晰地勾畫出“三秦”所指之地緣:即以成陽為中心,西不出陳倉(今寶雞),南不達漢中,北僅抵於延安,東限於黃河之西。在此之外,均不屬其轄。因為陳倉以西為隴西地,西戎占:陝南漢中及巴、蜀分與漢王,劉邦占;延安以北為北地,狄戒占,黃河之東分與西魏王,大悶王豹占。這就是“三秦”所指版圖和關中所稱“三秦”之歷史因由。
關中“三秦”雖由此而名,卻在歷史長河中僅僅蘆坦曇花一現,前後不足一年。漢元正月(前206年),項羽揮兵西入成陽,秦都即破,以為得了天下,自立西楚霸王,又大封分地而王之。項羽入城,燒殺掠搶,無不殘破。屠燒成陽秦宮,“火三月不滅,收其寶貨婦女而東”(《史記・項羽本紀》語)。項羽屠城之後扭屁股又東歸彭城,關中遂由雍、塞、翟三王扼守以圍阻劉邦。孰料同年八月,劉邦由古道回軍關中,先於陳倉擊敗章邯,雍王屬地皆歸於漢。次年正月,又揮馬東進,遂平降塞、翟二王,至此,關中“三秦”即廢。
除此“三秦”,還有一“三秦”,那就是晉時十六國之前秦、後秦、西秦,史稱亦曰“三秦”。兩個陪仿桐“三秦”,雖然同舉“秦”旗號麾天下,卻在政治和文化內涵上判然兩別。前為封地,僅指秦地關中,且一現即逝。後為立國,則指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非常重要地位的三個北方割據政權,而且從前秦建國的公元351年至西秦被夏所滅的431年,此“三秦”在中國政治舞台上整整演繹了80年之久。
最有興味的是,晉時十六國之“三秦”,分由甘肅氏、羌、鮮卑三族上層酋豪所建,發家也由河隴為起始。隨著率兵四方討定,勢力范圍不斷向外擴張,向西攻滅了前涼、代國,向東大敗晉師,平滅燕國,奪取了益州,不僅控扼著中國北方大部地區,還與東晉對峙相向,尤其前秦,一度平滅西域龜茲,又同車師、都善、高昌等國建立宗藩關系。西域來朝者十有餘國,軍事實力十分強大,經濟發展非常迅猛,加上“三秦”具都倡導佛教,大興儒學,推行文化立國之制,不僅為甘肅贏得“富庶莫過於隴右”之譽,也使關隴政治、軍事、經濟實力空前鼎盛。最值得一提的是,都於長安的前秦、後秦兩個政權,盡管控制著古絲綢之路一線重鎮,軍事力量威懾整個西域各國,但其政治中心仍在長安,每年來朝供奉者絡繹如雲,僅西域遣使稱臣者多達三十餘國,他們不僅帶來了價值連城的珠光寶藏,金銀馬匹,還送來異彩紛呈、各具民族和地域特色的音樂舞蹈與“奇技異戲”。各種民族文化的重重疊疊,從四面八方向長安匯集,對秦文化的建設可謂舉足輕重。
然而,讓人遺憾的是,人們每每提及秦文化時,大談關中“三秦”,卻又不知其關中“三秦”真正的文化內涵,以致在空泛的喧囂中反倒否定了秦文化的歷史生成根脈。項羽封王所立雍、塞、翟“三秦”分土,在不足一年的時間迅即灰飛煙滅,而且又在正值楚漢狂熱互戰亂世的背景下,試問,它給秦文化的形成到底能增添多少成色?又給秦文化的建設到底能輸入多少血氧?秦文化畢竟是在統一的華夏文化主導下所形成的一種區域文化,就如同楚文化、蜀文化、鄭衛文化、吳越文化一樣,只有同其他區域文化相對應而存在,相比較而發展,相滲透而豐富,相流通而完善,才能充分顯現其斑斕的光彩和獨有的特色。這是任何一種民族文化形成發展不可違背的必然規律。
秦文化不是項羽封王分土的關中“三秦”文化,也不是戲曲界經常掛在嘴邊的陝西文化,當然更不是因為五朝國都均立長安便隨意被誤解誤讀的關中文化。從歷史唯物主義出發,首先,應當承認秦文化是一個大文化概念,它既有歷史積淀的縱深面,又有多元融匯的橫亘面,但無論從其縱深、橫亘任何角度講,遠非三秦文化、陝西文化或關中文化所能蓋涵。
秦文化的要筋在“秦”,秦的起因是東夷部族的贏氏族。因其後裔蜚廉、惡來父子二人,追隨以武庚為首的商朝遺民助紂為虐反周叛亂,被周公一馬平息之後將其放逐到遙遠且又荒僻的“西出入陲”邊地,淪為牧馬的奴隸。這便才有了公元前897至888年的贏氏族種首領非子息馬得功封地秦邑之事。此前贏氏族種所居地便在犬丘,即《史記・秦本紀》所言“非子居犬丘,好馬及畜,善養息之”之說。犬丘,位於西陲,緊毗戎、狄。古籍中的解釋是:“犬丘,又名西犬丘,西陲。漢置西縣。”《甘肅通志》的記述是:“西縣故城在(秦)州西南120里。”所言正是甘肅禮縣大堡子山一帶。從秦贏非子封邑為附庸,到秦穆公立國興兵為諸侯的二百多年間,甘肅秦州西縣的犬丘之地,無疑成了秦的發家地和大本營。這一點,已被考古界在該地挖掘出秦穆公時期的葬墓群及其大量秦國出土文物得到證實。正因為秦人在此長期以息馬為業,犬丘又偏居西陲戎、狄一野,其生活、性格、好惡染上“戎狄”習性,自在情理之中,即使在秦人真正發跡並成為“開國十二,遂霸西戒”諸侯國之一的戰國之初,東部其他各諸侯大國,仍將秦“以戎、狄視之”,對此,秦國君主也常為“諸侯卑秦,丑莫大焉”(《史記・秦本紀第五》語)而深感羞辱。這種“戎狄”習性,其實質正是秦文化的總體本色,諸侯視秦為戎、狄者,也是因為戰國初期的秦文化依然帶有濃厚的游牧特色所致。
所謂戎、狄,是指西周時期甘肅古代少數民族為說,其中戒族主要活動於隴右,集結於今之隴西、天水和平涼、慶陽諸地,故又有�(今天水)冀(今天水縣新陽鎮)戎和義渠(今平涼、慶陽)戎之分。戎族原本有自己的社會文化,《左傳》載有允姓戎族首領一段話道:“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語言不達。”戎以農牧兼營,卻以“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懷忠信以事其上”的“不治所以治”經國之道,形成獨立的文化品格,這種戎文化,既為秦襄公所效法,又隨秦國對戎族的征服兼並,最終融匯於秦文化之中。
狄系商周鬼方民族後裔,因居北方,多稱北狄。分白狄、赤狄、長狄三支。白狄原居陝西東北,後徙山西、河北之間,佔地立國,國號中山,兵強將廣,驍勇善戰,與燕、韓、趙、魏“五國相王”。白狄也和秦國發生過軍事拼爭,桓公三年(公元前601年),曾與晉國聯合對秦發起戰爭,使秦吃了敗仗,一員秦將被俘;赤狄布居山西,並與晉國通婚,秦腔有出名戲叫《蜜蜂計》,演的正是晉獻公寵妃狄女驪姬,欲害姜後之子重耳,重耳奔逃齊國搬兵報仇,又與狄女季隗結婚的真實故事。後來赤狄被晉國所滅,土地也被晉國兼並;長狄分布在山西迤東和山東邊境,後為齊國所敗。狄族雖然保持著游牧文化特徵,但其文字、器皿、墓葬均與華夏族相同,說明通過戰爭、雜居、通婚、遷徙,也被華夏文化逐漸同化。
兩漢時期,甘肅境內又有三個活躍的少數民族揭竿崛起,一個是氐族,一個是羌族,一個便是鮮卑族。 氐、羌本系一源,春秋戰國多以氐羌並稱。《詩經・商頌》便有“昔有成湯,自彼氐羌”,《竹書紀年》也有“成湯十九年,大早,氐羌來賓”等記載。漢代,氐羌分化,各自成為獨立族種。西漢初,氐族聚居於武都、隴西、廣漢、蜀地,甚至與他族雜居。有自己獨特的語言,但講漢語,採用漢族姓氏,實行一夫一妻制和納嫂制。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業,經濟文化深受漢族影響,西晉時期,除武都、陰平(今甘肅文縣、迭部)二郡有大量氐族部落外,在隴右略陽(今天水以北、秦安至清水一帶)和天水二郡,又形成兩個氐族聚居中心,即後世所稱“清水氐”、“略陽氐”和“臨渭氐”。十六國時的前秦政權,正是天水“略陽氐族”部落酋豪苻洪及其子苻健所建。
羌原出於今之河南南部、湖南洞庭、江西鄱陽諸地三苗(即苗民),後遷於三危,便成羌族。這是一個非常強悍的民族,《後漢書》說它“所居無常,依隨水草”。族人更是“性堅剛烈勇猛”,“堪耐寒苦,同之禽獸”。漢景帝時,湟水羌族酋豪留何,率部遷入隴西郡之狄道(今臨洮)、羌道(今宕昌)一帶: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甘肅羌族與北部匈奴聯合與中原為敵,漢武帝“將兵十萬人擊平之”,為“隔絕羌胡,使南北不得交關”,武帝辟設河西四郡以拒,並設護羌校尉,統領羌族故地,羌人“皆為吏人豪右所徭役,積以愁怨”,激起羌人多次反叛。經歷多次xxxx,於是,“羌乃去湟中(今西寧市西部),依西海、鹽池左右”。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馬援設金城屬地以安置羌人。王莽末年,羌人乘亂入居金城郡(今蘭州、臨夏),東漢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馬援又將岷縣等地羌族遷於隴西、天水、扶風三郡,開始與漢人雜居。公元384年,世居安南赤亭(今甘肅隴西縣西)的羌豪姚萇殺死前秦君主苻堅自稱大單於、萬年秦王,兩年後稱帝,國號大秦,都長安,改元建初,史稱後秦。此外,淝水之戰後,隴西鮮卑部首領乞伏國仁,率10萬鮮卑族脫離前秦,於公元385年,自立為大單於,領有秦、河二州牧,都苑川(今榆中縣),史稱西秦。乞伏國仁死後,其弟乞伏乾歸繼位,稱河南王、秦王,又遷都金城(今蘭州西)、成紀(今秦安)、袍罕(今臨夏),逐漸佔有今甘肅西南部。公元431年為夏所滅。
“合而並之,因而續之”,通過氐、羌、鮮卑內遷促成與秦隴漢民雜居而合為一家,從另一個側面說明羌、氐、鮮卑融入漢文化或者說秦文化而逐漸走向文明的歷程,這正是都於長安的前秦和後秦以及都於苑川的西秦這三個隴右少數民族政權在秦文化史上的巨大貢獻。不只僅此,文化藝術方面的輝煌成果,更對秦文化建設起了關鍵性作用。苻堅平滅前涼,前涼樂舞自然變成前秦宮廷演奏唱響的主旋律。如所謂“華夏正聲”的清樂,正是“苻永固(即苻堅)平張氏始於涼州得之”(《魏書・樂志》);《通志》卷一百四十一談及《西涼伎》時亦言,“此聲始興,蓋苻堅之末。”尤其《十六國春秋》還明確記載鮮卑慕容恆曾率領其族男女四十餘萬口,乘輿服御禮樂器等物遠陟長安向前秦奉獻:弘始九年冬十月,河州(今甘肅臨夏及青海部分地區)刺史慕容超向苻秦長安首都獻大樂伎一百二十人。《隋書・音樂志》還說:“慕容垂破慕容於長子盡獲苻氏(苻堅)舊樂。”又雲:“太元間破苻永固,又獲樂工楊蜀等,閑練舊樂,於是金石始備”。這些樂舞、樂器、樂工、樂伎源源進入長安宮廷,並被後世隋七部樂、九部樂和唐十部樂所傳承發展,也為秦文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最值得一提的是,公元385年,呂光(略陽氐人)平西,遂帶駱駝二萬余頭,大批珍寶、駿馬和“奇技異戲”、“殊禽怪獸千有餘品”,以及龜茲宮廷樂隊啟程東歸。這個龜茲宮廷樂隊,便是後世所稱的《龜茲樂》。《隋書・音樂志》雲:“龜茲者,起自呂光滅龜茲,因得其聲。呂氏亡,其樂分散,後魏平中原復獲之,其聲後多變異。”《魏書・音樂志》卷一百九亦言:“世祖平河西,得其伶人器服,並擇而存之,後通西域,又以悅般國鼓舞設於樂署。”呂光建立了後涼,《龜茲樂》得以風行於河西。待呂氏覆滅,《龜茲樂》又分散傳入內地,對周、隋乃至唐代的音樂都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開皇中,《龜茲樂》風靡國中,“舉時爭相慕尚”。至唐,西涼樂和龜茲樂更被視作熱門。史書記載說:“自周、隋以來,管弦雜曲將數百曲,多用西涼樂,鼓舞曲多用龜茲樂,其曲度皆時俗所知也。…‘魏太武帝平河西得之,謂之《西涼樂》,至魏、周之際,遂謂之《國伎》。”還有《天竺樂》,《隋書・音樂志》言:“《天竺》者,起自張重華據有涼州,重四譯來貢男伎,《天竺》即其樂焉。”可知《天竺樂》也是五涼時期,通過河西,傳入長安的。集聚於北周的西北和西域各民族樂舞藝術,逐漸形成了宮廷宴飲時演奏的樂部。公元577年北周滅北齊後,又獲得高麗和百濟兩國的樂舞藝術,加上早已傳來的高昌國(今新疆吐魯蕃)樂舞,全都匯集於北周首都長安,也全都融入秦文化的行列,更為後來著名的隋七部樂、九部樂、唐十部樂,打下了堅實基礎。
前秦、後秦、西秦,雖系隴右天水“略陽氐族”苻氏貴豪、隴西姚氏羌豪和隴西鮮卑乞伏部三個河隴少數民族所建,同時又在“五胡亂華”的相互剿殺中灰飛煙滅,但是,通過戰爭擄掠、屬國朝貢和族種遷徙的河隴各少數民族文化,卻源源流入長安宮廷,並與先秦甘肅戎狄文化融匯合流,構築起一座永恆不朽的“秦文化”高聳大廈。從這座大廈中,我們可以看到先秦西陲河隴戎狄文化的根脈,聽到西漢時期西涼之聲的余響,尋覓到西晉隴右氐、羌、鮮卑和從五涼竊獲的文化貢品,聽得見涼州一脈傳存的清樂和胡夷雜奏的西涼樂舞,還有經河西中國化之後再橫穿甘肅全境傳入隋唐宮廷的七部樂、九部樂、十部樂以及河西月氏人所創的羯鼓和西涼節度使屢屢晉獻的西涼大麴等等,即使是宋元之後形成的秦腔,也被嚴長明敏銳地捕捉到其根脈仍是“隴右秦聲”、葉德輝贊嘆“獨秦聲以甘涼之雄,猶似勁敵”(《秦雲擷英小譜》)。而唯獨陝西文化、關中文化、借項羽封地為名的三秦文化在秦文化這座大廈中盡然蹤跡渺無,這的確是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所以說,綿延三千年的秦文化是一個大文化概念,不可以視為三秦文化,盡管秦文化匯集於五朝國都成為長安宮廷文化,卻不可以視其為陝西文化或關中文化。應該說,這是一般的常理。
6. 陝西為什麼叫三秦
所謂三秦是指,秦朝滅亡後,項羽三分過去的秦國之地,故稱三秦。到了近代,三秦泛指陝西所轄的關中,陝北,陝南地區。
陝西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先後有14個王朝在此建都,包括中華文明最為輝煌的周秦漢唐四個王朝!
三秦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家知道,湖南境內有一條貫穿南北的河流----湘江,湘江在匯入洞庭之前,在湖南省境內與三條支流相交匯,集體名字我忘了,分別都以湘*命名,(*表示支流的簡稱),由此在湖南境內有了三湘,又因為湘江養育了大部分的湖南人,湖南人對湘江的感情很深,所以,後來人們叫湖南就叫三湘大地。
如果說,廣東是中國開放潮頭的翹楚。那麼陝西就是中國傳統文明的代表.如果說北京體現了漢民族文明陷落的歷史,在這里建都的統治過全中國的三個王朝中,有兩個都是異族朝廷,北京皇城的宏偉,包含著我們祖先臣服於兩個游牧民族的恥辱,那麼,在西安,你看到的則是中華文明的正宗,從半坡文明開始,這里就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西周,西漢、隋、唐等中國歷史上值得驕傲的時期都以這里為都城。在這里,你的思古之幽情才真正找到了寄託。在西北各省中,陝西也是文化最為發達的省份,西安高校林立,人才濟濟。陝西人給人的總體印象是朴訥溫厚而又爽直豪放,秦腔高亢激越,信天游悠遠單純,都反映了陝西人的某些特點,但相比之下,陝北人在陝西人
中,顯得更憨厚直爽,待人熱情,而關中人則暗藏了幾分心計,顯得有些詭詐神秘,陝南人不象關中人那樣詭,卻又比陝北人更「精」 ,在為人上比較由於傳統悠久,即使在偏遠的鄉村,你也有可能遇到能「諞」善道的高人,陝西文人才情充沛,文壇上的「陝軍」出手不凡,賈平凹,陳忠實,路遙等人的作品雖非絕世佳作,卻也頗有可觀。傳統是陝西人的財富,也是陝西人的負擔,它使陝西人往往保守偏執,而現實中的落後與歷史中的輝煌又給陝西人很大的失落感,於是自戀又自卑,才有了賈平凹《廢都》中庄之蝶那樣牢騷滿腹而又自以為天下女人都渴望為之獻身的小文人;才有了陳忠實《白鹿原》中的朱先生那樣自以為得「天理」的真傳而不屑於與南方文人為伍的「聖
人」。像白嘉軒之類的靠皮鞭和家法來維持風紀的「道德英雄」在陝西的鄉間,在落後的黃土高原也不少見。在陝西,陝北似乎是出美女的地方,「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陝北小夥子高鼻深目,即使土氣的衣衫,也掩蓋不了他們的英俊,陝北女孩溫柔順從,但內心剛烈,熾熱如火,往往以柔功把丈夫控製得服服貼貼。要小心噢!
三秦文化的由來:
公元前206年,項羽統率各路諸侯西入關中滅秦。隨後,項羽自封西楚霸王,以梁楚九郡地置西楚國自屬,分封滅秦有功將領、舊六國貴族及秦降將十八人為諸侯王。其中,他將函谷關以西,秦嶺以北的原秦國疆土封給秦降將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人,這段歷史記載在司馬遷《史記》中。三位諸侯王都是秦降將,故人們稱他們為三秦王。與之相應地,這三諸侯國之地稱為三秦,沿襲下來,「三秦」也就成為了陝西的代稱。
三秦文化的地域范圍
但是從地域文化的一致性上考慮,以三秦來代表陝西,或以陝西的地域來局限三秦的文化都是不太合適的。明顯地,秦嶺以南的漢水谷地,自古至今,其地域文化受楚文化影響較深;相反,隴中和寧南黃土丘陵地區倒是與關中、陝北在民俗文化上表現出了較大的一致性。由此可見,三秦文化區的范圍仍應以楚漢之際的雍、塞、翟三國疆域為基本的地域范圍,按現在的行政區劃則包括陝西的中部和北部、甘肅的東部和寧夏的南部。
粗獷、古樸的生活方式
在北宋以前,三秦地區一直是中原政權與游牧民族反復爭奪的地區之一,民風以耿直、尚武著稱。北宋以後,關隴地區不再是封建王朝經營的重點,同時也失去了交通中心的地位,使得原本在地域環境上就比較封閉的關隴地區更加封閉,逐漸造就了關隴子民朴實、本分的民風。尤其是黃土高原地區的農民,他們恪守祖規,安於貧窮與落後,生活十分簡朴。
保守、落後成為明、清以來三秦文化的主流,但與封閉、保守相對的是,這一地區保存了許多久遠歷史上的和根植於黃土高原上的獨特風俗,反而在現今愈加顯得難能可貴。
黃土高原地區,長期處於半農半牧,經濟發展緩慢,手工業比較落後。所以,陝北、隴中地區人民的生活一向艱苦,反映在衣物、被褥上以粗布、毛氈為主,非常簡朴。除了簡朴的著裝習慣外,還有衣飾尚白的特點。譬如說,鄉村婚俗里,新娘的頭上要加一塊白手帕作裝飾,這一習俗由來已久。在陝北,男人們用白色的毛巾在頭上紮成英雄結的式樣,也反映了衣飾尚白的特點。一般來講,尚白是游牧民族的習俗。游牧民族以牧羊為業,習慣於羊群的顏色,因而很自然地偏愛白色或淡色。這一點在蒙古族等游牧民族中比較突出,而關隴地區雖然是農業或半農半牧地區,卻深受游牧文化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在他們的血脈里占據更多是游牧民族的成分,一些習俗深深地紮根於日常生活之中。尚白習俗的保留,即是一種表現。如陝北農民稱他們扎的頭巾是「白羊肚毛巾」,也透露出些許微妙的淵源關系。
關隴地區人民不僅衣著簡朴,食物相對也比較簡單。日常飯菜多以雜糧為主,蔬菜種類少,而以鹹菜辣椒來佐食。但是關中和陝北、隴東的飲食相互間也存在著明顯差異。關中是小麥產區,食物中小麥的比重較大,陝北、隴東則以玉米、穀子、黍類等為主食。
進入三秦地區的陝北和隴東,黃土高坡上標志性的民居即出現了——窯洞。一方面黃土具有很強的直立性,另一方面黃土高原地區缺乏高大的喬木,蓋瓦屋也存在實際的困難,因而窯居是非常合適的選擇。窯洞有三間為一個院落的,也有五間和七間的,冬暖夏涼,農民樂於修鑿。
三秦民風淳樸、高亢,地方的戲劇和民歌也表現出這種民風特點
流行於關隴地區的戲劇,最有地方特色的有秦腔、郿鄠、皮影戲(皮影戲的發源地在陝西)等;民歌以陝北的信天游和隴東的花兒最有代表性。陝北黃土高原上,山連著山,溝接著溝,農夫們趕著牲口走在溝壑里、山樑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見景生情,信口編唱信天游,高亢而悠長的曲調與黃土高坡上勞作的背景顯得非常自然和諧。
說起關隴地區的戲曲歌舞,自然少不了各種鼓的舞蹈,尤其是豪邁粗獷的安塞腰鼓。腰鼓的起源,一說是最早駐守長城的戍邊將士,身配腰鼓以激勵鬥志,流傳到民間逐漸演變為慶豐收、兆吉祥的腰鼓舞;另有人認為,古時的牧羊人將樹根挖成筒狀,綳上羊羔皮製成鼓以自娛自樂。總之,腰鼓一經出現,即受歡迎,逐漸發展成一種地方的民間藝術。
三秦地區,或稱關隴地區,其區域內的民間文化生態具有很強的一致性,與外部周邊地區有較大的差異。這種地域文化的形成與這一地區的自然經濟環境、人文背景及歷史上的行政區劃都有很大的關系,因而在這樣一片廣袤的土地上產生出具有一致性的三秦文化.
7. 陝西為何被稱為「三秦」它到底有何歷史
陝西稱三秦大地是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謹蠢由於項羽,二是地理位置決定,三與劉邦密切相關。中國經歷了很多朝代, 各個地方各個朝代稱謂都不相同。陝西被稱為三秦大地,山東被稱為齊魯大地,河南被稱為中原大地,不同地域有不同稱謂。稱謂與當時朝代人民生活密切相關,與經濟政治文化地理都有不可分割的關系。
三、任用三秦大將為了牽制劉邦歷史上秦國時期,項羽可以攻破秦國與劉邦關系密切。他們一開始便約定好先入關中者王,項羽先進入秦國,所以項羽稱王。但劉邦也有著不可小看的勢力,為了牽制住劉邦,項羽任用了章邯,董翳,司馬欣,劉邦勢力因而被壓制。在之後,成王敗寇,項羽在烏江自刎,劉邦統治漢朝,又將陝西分為京兆,右扶風,左馮翎三個郡,因此又被後人稱為三秦大地。這樣說來,三秦大地確確實實與劉邦關系密切。
但無論怎麼樣,無論陝西被稱為什麼大地,陝西永遠是中國的大好河山,風光旖旎。
8. 三秦方言形成的文化背景是什麼
「三秦」得名源於項羽分封諸侯,讓秦的三個降將分治秦之故地:章邯為雍王,領有咸陽以西;司馬欣為塞王,領有咸陽以東;董翳為翟王,領有陝陌以西。「三秦」即由此得名。現陝西所轄的陝南陝北過去不屬於秦地,陝南在秦巴山區,受蜀鄂文化影響比較大,語言和習慣都比較接近。陝北處黃土高原,和黃河流經的寧夏內蒙和山西許多地域接壤,它們的人情風俗,語言習慣沒有多大差別,所以,兩地使用的語言,和三秦的關中相比,有寫字的發音和詞意差距相當大,三秦同屬關中位置,受地域文化,特別是古語影響比較大,更為奇特的是,這里是華夏文化的發祥地,所以方言解裂稿困釋就令人尋味。 三秦方言中,有些是完全的古語,有些是把字的發音地方化,還有些是完全的方言,其中有些方言,想找到比較合適字表達其意也很難,有些則是反語或是反意。但是,三秦的中心長安,曾有十三個王朝建都,那個時候上至皇帝,下到黎民百姓,再加國外使節,都講關中話,三秦的語言就相當於現在普通話,有一千多年的官方語言經歷,流傳范圍廣,使用人口多,在關中語言不是普通話的今天,解釋和回味三秦的方言,就更有意思了。 方言不是通用語,但是表述很具體,很形象生動,又是傳統的習慣用語,直到今天,進入八百里秦川,方言依然是秦人語言交流的一個肆念重要部分。講方言有一個前提,首先要講陝西話敬橋,如果用普通話,就很難講,很難說出,很難表達意境,尤其字的發音,發音變字意變,味道就更變了。用方言,還需要注意用語環境,和使用對象,不然就會不達意,出笑話,如:「好」--- 贊美,孩子把東西損壞了,大人說「好么」。這里的好,實際是不好;又如:「歹」--- 不好,但是有許多地方,不好不用歹,好的表述又用歹,歹得很,就是好得很。方言中形容詞最多,可以鮮明地說明問題,比喻詞次之,形象地表達出了相像,動詞表現的都很具體,時態詞用的很嚴謹,常用詞在日常用語中又很生動,還有一些古語表現出了深厚的文化古韻,有些字的不同發音又顯得變化多端,基於這些特點,陝西方言有旺盛生命力,講起來簡潔既,聽起來生動,諞起來詼諧,理解起來容易,顯得有特色,有魅力,很傳統,至今,代代沿用,流傳不息。
9. 三秦文化有哪些具體點
所謂三秦是指,秦朝滅亡後,項羽三分過去的秦國之地,故稱三秦。到了近代,三秦泛指陝西所轄的關中,陝北,陝南地區。 陝西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先後有14個王朝在此建都,包括中華文明最為輝煌的周秦漢唐四個王朝! 三秦文化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來歷
三秦民風淳樸、高亢,地方的戲劇和民歌也表現出這種民風特點,流行於關隴地區的戲劇,最有地方特色的有秦腔、郿鄠、皮影戲(皮影戲的發源地在陝西)等;民歌以陝北的信天游和隴東的花兒最有代表性。陝北黃土高原上,山連著山,溝接著溝,農夫們趕著牲口走在溝壑里、山樑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見景生情,信口編唱信天游,陪枝高亢而悠長的曲調與黃土高坡上勞作的背景顯得非常自然和諧。
說起關隴地區的戲曲歌舞,自然少不了各種鼓的舞蹈,尤其是豪邁粗獷的安塞腰鼓。腰鼓的起源,一說是最早駐守長城的戍邊將士,身配腰鼓以激勵鬥志,流傳到民間逐漸演變為慶豐收、兆吉祥的腰鼓舞;另有人認為,古時的牧羊人將樹根挖成筒狀,綳上羊羔皮製成鼓以自娛自樂。總之,腰鼓一經出現,即受歡迎,逐漸發展成一種地方的民間藝術。
隴東黃土高原,每年春節,人們將舊的窗花撕去,將新的窗花貼在窗上、門上、窯洞的各個角落,給陋室平添喜慶的氣氛。從事剪紙的一般是婦女,她們自小跟老輩人學剪窗花,代代相傳。
隴東偏僻多山,因而保存了一些古樸的民間手藝,剪紙最有代表性,隴東草貼也是一種。草貼是用曠野里信手拈來的草桿、花葉及花籽粘在彩紙上而做出的,既可在平日里供孩子們玩耍,又可在逢年過節時碼亂仔裝飾窯洞。
關隴地區以小麥為主食,常以蒸饃作為節慶食品自用或饋贈親友,久而久之,也就產生了面花製作手藝。面花在關隴地區普遍流行,關中以合陽面花為代遲汪表,隴東則以慶陽面花最為有名。
三秦地區,或稱關隴地區,其區域內的民間文化生態具有很強的一致性,與外部周邊地區有較大的差異。這種地域文化的形成與這一地區的自然經濟環境、人文背景及歷史上的行政區劃都有很大的關系,因而在這樣一片廣袤的土地上產生出具有一致性的三秦文化,並不是偶然的。
資料來源:http://ke..com/view/4927947.htm?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