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吳文化發源地在哪兒蘇南杭三地
我們知道 吳越文化 的分布在江浙一帶,但是在早期吳越文化並不是吳越文化,而是兩種文化,吳文化與越文化的概述,有魚米之鄉的特色,有江南儒雅的氣息……那麼問題來了,吳越文化中的吳文化吳文化發源地在哪兒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下。
吳文化的地域范圍究竟有多大?根據自然環境蘊含的不同特徵,物質精神方面的不同形態,相關專家研究認定,吳文化的地域界定是:以長江下游三角洲的中心地帶。形象地說是以太湖為腹心,滬、寧作首尾,蘇錫常、杭嘉湖為節肢,旁及鎮江、南通、揚州的一個地域整體。
蘇州是吳文化的發源地。吳文化即吳地、吳人的傳承文化。吳地,一般說來即是以太湖流域為核心,包含西至南京,北至揚州、淮陰一線以南地區,東合上海,南括浙西地區。若以吳語來說,則南可至浙江溫州、永嘉之地,東至上海,北含南通至揚州以東沿江一百里寬的狹長帶,西至鎮江丹陽的交界處。
吳文化是開創江南古文明的源頭,吳泰伯開創的基業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長的一個諸侯國家,吳國具有740年的歷史,是歷史上任何一個諸侯國所不可比擬的。
對真理的追求要比對真理的佔有更為可貴。泰伯浩氣存千古,肝膽留人間。世上有「江南文化始泰伯,吳歌如海源金匱(金匱今無錫)」之說。泰伯南下,把周朝的詩歌和無錫地區的土(山)歌結合起來,創造出新的褲游吳歌,促使古老的所謂「荊蠻文化」胡裂銷和北方文化結合而發展成為吳文化,無錫是發祥之地,創出了無數的光輝燦爛的無錫山歌、田歌、村歌、漁歌、圩歌、船歌、情歌……等,這都是泰伯及其後人的豐功偉績。
有史記載可知,無錫是具有3200多年歷史的古城,隨著考古的進展、歷史遺跡的發掘及古文物的研究,可以斷言無錫的古文化還可以推到更遠古的年代,而不只泰伯作吳。
吳文化在長期的歷史錘煉中,凝聚了一種對中華文化的奉獻精神。這是一種追求社會發展和實現人的發展的創造精神,是一種在面臨挑戰和機遇時勇於進取的開拓精神,是一種在時代變遷時既不能消融主體又善於接受外來文化的開放精神。今天,在建設現代化蘇州進程中,就是要弘揚吳文化的優秀傳統,要吸收吳文化的精髓,加強對吳文化的研究,源纖為蘇州的現代化建設提供巨大的動力和良好的服務。
『貳』 吳文化到底起源於哪裡
「吳」的形成。相傳3100多年前商代晚期陝西岐山下周部落的首領周太王有三個兒子:太伯、仲雍、季歷,三兒子季歷有個非常聰明的兒子叫昌。周太王認為周部落以後的興旺要靠昌,太伯、仲雍估計周太王想把王位傳給季歷,並且傳給昌,於是他們兩人假借采葯為名南奔梅里(即今無錫市梅村鎮),並按照當地土著人的習俗斷發文身(便於下河捕魚、打獵掩藏),來避開季歷,這種謙讓的美德傳誦至今,故今稱太伯為至德。後來周太王果然立季歷為王,並傳給昌,昌就是開創周朝的文王姬昌。太伯、仲雍在荊蠻之地與當地的土著人為伍,受到當地人的愛戴,於是成立了「勾吳」國,這就是「吳」的形成。「吳」同「魚」、「吾」、「無」同音,與吳地土語音相似,最早這個「吳」字出現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當時是以魚的形狀出現的。太伯、仲雍的南奔同時帶來了中原文化,與當地的土著文化相結合,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體系,就是吳文化。
文獻記載:《史記·吳太伯世家》、《吳越春秋·吳太伯傳》都有關於商末時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兄弟奔吳的記述。
《史記·吳太伯世家》《正義》:「太伯居梅里,在常州無錫縣東南六十里。」
《史記·吳世家》:「吳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歷兄也。季歷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荊蠻,文身斷發,示不可用,以避季歷。季歷果立,是為王季,而昌為文王,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為吳太伯。」
《左傳》僖公五年記載虞國大夫宮之奇的話說:「太伯、虞仲,太王之昭也。太伯不從,是以不嗣。」
以上文獻說明,太伯、仲雍因避讓王位,由中原而來,在無錫開創了吳文化。
吳地區域性文化在研究史上的三個階段。梁啟超為提出吳越文化研究的第一人。上世紀三十年代在上海由衛聚賢先生倡導成立「吳越史地研究會」,提出了「吳越文化研究」,此為第一階段;五十年代江蘇省文博界尹煥章等專家根據出土文物(1954年6月發現於鎮江丹徒縣煙墩山的宜侯夨簋。西周康王時期的,銘文達120餘字的青銅器出土於江南地區,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重視。郭沫若、唐蘭、陳夢家、陳邦福、岑仲勉、譚戒甫等知名學者根據銘文探討了西周初年的社會制度和早期吳國的歷史。宜侯夨簋出土於寧鎮地區的丹徒縣境,早期吳國的政治中心或太伯、仲雍南奔之地)提出了「考古吳文化」的概念,認為吳文化就是吳國文化,此為第二階段;八十年代在無錫市堰橋鎮崛起了由農民創辦的以吳地文化為內涵的主題園林——吳文化公園,並成立了民間第一家社科研究機構——吳學研究所,提出了吳地區域性大吳文化,此為第三階段。
吳學研究所提出的吳文化是吳地區域性大文化,它是由先吳文化、吳國文化、後吳文化三個歷史時期組成的。先吳文化是從距今一萬年的太湖三山文化以及馬家浜文化(距今7000-6000)、崧澤文化(距今6000-5000)、良渚文化(距今5000-4000)、馬橋文化(距今4000-3000,夏末商初),有時我們把共同文化特徵的河姆渡文化也列入序列,這是考古文化階段,是吳文化的源頭;吳國文化是從商末岐山下的周太伯、仲雍南奔吳地梅里與當地土著荊蠻結合,建立勾吳古國,經過近700年,25代君王的傳承,傳至夫差滅國;從越國滅吳,楚又兼並越,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轉為大一統下的一個地區,稱為吳地,以後經歷代王朝更替,從統一到分裂,再從分裂到統一,作為一個地域,它的文化繼續存在並在不斷發展。又與中原文化及各區域文化呈現有同有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獨具強烈個性的地域文化風採的後吳文化,我們稱它為吳地文化,或稱吳中文化。這一萬年的歷史走向,說明吳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
吳地的地域范圍到底有多大?經過我們對吳地文化的研究,認為作為社會意識形態的吳文化,它的存在不是靜止的,在歷史發展變化中也在變。它不是孤立的,必然與橫向發生聯系,不同地域的劃分,不是隨心所俗的,通常以地理的自然環境所蘊含的不同特徵,物質的精神的不同基礎和形態,由此而構成區域的標准。所以對大吳文化的地域界定是:以長江下游三角洲的中心地帶,形象地說是以太湖為腹心,上海、南京作首尾,蘇州、常州、無錫、鎮江、杭州、嘉興、湖州為節肢,旁及南通、揚州的一個地域整體。
吳文化與無錫的關系(三個發祥地)。3100年前太伯帶來中原文化與本地土著文化結合,形成獨特的吳文化,開創了江南文明,成為吳文化的發祥地,也造成了吳地歷史上的第一次輝煌;上世紀二十世紀初,無錫民族工商業崛起,出現六大資本集團:榮(麵粉大王、棉布大王榮德生、榮宗敬)、唐(唐保謙、唐驤廷)、薛、楊、周,從他們發跡的背景來分析,他們中有依仗官僚發跡的如楊家,楊宗濂、楊宗瀚辦業勤紗廠;有半官半民的如薛家,薛南溟、薛壽萱辦永泰絲廠;有全民間行為的榮家,榮宗敬、榮德生的保興麵粉廠。這此實業家和工業的形成使無錫一躍而為全國居上海、天津和廣州之後與武漢並列的第三大工業城市,無錫成為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改革開放後,鄉鎮企業的蓬勃發展,使農民從以前手工業、農業為主的農商經濟模式走向發展農工商復合型經濟模式,無錫成為鄉鎮企業的發祥地。無錫工商業文化之所以有如此大發展,得益於無錫幾千年來深厚的文化底蘊,就是這種吳地的人文精神和民族責任心使吳地人奮發向上,努力爭取,開拓創新,尚德務實,開創了如此宏大的局面。
『叄』 常州吳文化風俗有哪些
吳文化風俗一:
吳歌:
吳歌,是文學史上對吳地民歌民謠的總稱,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吳歌是吳語方言地區廣大民眾的口頭文學創作,發源於江蘇省東南部,蘇州地區是吳歌產生發展的中心地區。吳歌口口相傳,代代相襲,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以表現男女愛情為主。
顧頡剛先生在他寫的《吳歌小史》中說道:"所謂吳歌,便是流傳於這一帶小兒女口中的民間歌曲。"民間歌曲包括"歌"和"謠"兩部分,"歌"一般說就是"唱山歌"也包括一些俗曲之類,"謠"就是通常說的"順口溜"。"這一帶",大致是指長江三角洲的吳語地區。由於歷史上歷代區域劃分不同,早期"吳"是吳國領域的概念,甚至包括現在的南京和揚州等地。現在所說的"吳",是指吳語地區,包括江蘇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市,即是江、浙、滬等地的同一個語言文化圈,同屬傳統吳文化范疇。蘇州恰在它的中心地位,它是一座以"天堂"美名享譽古今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採集吳歌,也以它為中心,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一定地位。吳歌和歷代文人編著的詩、詞、歌、賦不同,是下層人民創造的俗文化,是民間的口頭文學創作,主要依靠在民間口口相傳,代代承襲,是帶有濃厚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間韻文形式。
吳歌里又有「命嘯」,「吳聲」,「游曲」,「半折」,「六變」,「八解」六類音樂,其中後三類是漢代以來有的。此外還有「神弦曲」,這是當地的民間祭祀樂歌。「吳聲」中有一種依據舊曲而創新的編曲手法,稱之為「變」。
吳文化風俗二:
稻食
太湖流域色彩斑瀾的稻文化,深深滲透進吳地民情風俗、四時八節的每個細胞,並與源遠流長的吳中食俗水乳交融,互為因果,翻奇斗新,終於形成了吳派獨具一格、並深烙有稻文化印痕的節令風俗,與此同時也形成了享雀海內外的蘇幫飲食文化。
有粳有秈有糯。粳稻宜粥飯,糯稻宜小食,秈米性硬耐飢。粥飯為吳人主食,種類很多。飯有燒、煮、蒸、米諸法,粥亦淡、咸、甜、香各異,並有菜粥、糖粥、豆粥等多種。吳人小食多用糯米屑粉制之,方為糕,圓為團,扁為餅,尖為粽。吳中鄉間有句俗諺:「面黃昏,粥半夜,南瓜當頓餓一夜」,意思是麵食極不耐飢,晚餐後以麵食當之,則到黃昏就要挨餓;粥比面耐飢;若以南瓜當外,則要餓一夜。因此吳民若偶以麵食為正餐,則必有小食點心補之。據吳地老農總結,認為這是因為南方與北方氣候水土不同,因此種植的麥類品種不同,「淮以北麥華於晝,其性陽;淮以南麥華於夜,其性陰。故南麥常劣於北」,因此不耐飢。此說的實習性暫且不去討論,而吳人不喜麵食卻是事實。
吳地風俗三:
供奉「路頭神」
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祭曬迎接,頗為壯觀。
路頭又稱"五路神"。據說元末有一何五路,為抵禦外寇而死,人們因此祀他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與作為財神的路頭五路神無涉。或又以五路神實為五聖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間湯斌毀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後,民間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為路頭而祀之。一般以此路頭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謂五路乃東西南北中也;財貨無不憑路而行,故人們以行神為財神,謹加祭祀,冀求它引財入門,或出行獲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為"祖道"之俗;吳俗接路頭,祭祀的也是路神,而這路神變成財神。路神變為財神,是因商業的發展,財貨流通的加劇。財貨往來於陸水之間,人們直觀地認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財貨。
俗以為接路頭,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別靈驗,因此叫"搶路頭"。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搶路頭"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護者,人們便不再在赴旅時祭祀它了。
至於人們在元月初五祭拜路頭神,並以此日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與初五之"五"牽連之故。北方於此日祭"五窮"也是一樣。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氣象,圖一年吉利,財源茂盛,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並進。
『肆』 鎮江歷史
1928年至1949年2月,鎮江市為江蘇省省會。1949年4月拆分鎮江縣為鎮江市和丹徒縣,屬蘇南行署鎮江專署。
1953年,鎮江市改屬江蘇省鎮江專區,同時常州專區被撤銷,原所屬武進、溧陽、金壇3縣劃歸鎮江專區管轄。鎮江專區轄鎮江市和丹徒、揚中、丹陽、江寧、句容、溧水、武進、溧陽、金壇、高淳等11個市縣,專署駐鎮江市。
1956年,武進縣劃歸蘇州專區,原屬蘇州專區的宜興縣劃入鎮江專區。揚中縣劃歸揚州專區,後復劃回鎮江專區。原屬揚州專區的儀征、六合、江浦3縣劃入鎮江專區,後復劃回揚州專區。鎮江專區轄10縣。
1958年8月,鎮江專區改名為常州專區,專署由鎮江市遷至常州市。原由省直轄的常州、鎮江2市劃歸常州專署領導。將江寧縣劃歸南京市領導。撤銷丹徒縣,並入鎮江市。
原屬蘇州專區的武進縣劃入常州專區。轄2市9縣。1959年9月,常州專區改名鎮江專區,專署由常州市遷駐鎮江市。轄鎮江、常州2市及武進、揚中、丹陽、金壇、溧陽、宜興、高淳、溧水、句容9縣。
1960年,武進縣劃歸常州市領導。1962年,常州市改為省轄市。常州市領導的武進縣劃歸鎮江專署領導。恢復丹徒縣。原由南京市領導的江寧縣劃入鎮江專區。鎮江專區轄1市11縣。
1970年,鎮江專區改稱鎮江地區,專署駐鎮江市。轄鎮江市及丹徒、揚中、丹陽、武進、宜興、金壇、溧陽、江寧、句容、溧水、高淳1市11縣。
1971年,將江寧縣劃歸南京市領導。鎮江地液明區轄1市10縣。1983年3月,鎮江市改由省直轄。市區設城區、郊區2個市轄區鬧姿告。鎮江市共轄4縣2區。
1986年9月,鎮江市區設金山區、北固區為縣級單位。撤銷諫壁區改為諫壁鎮,由市直接領導。撤銷原郊區建制,設立郊區辦事處,作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8月17日,撤銷金山區、北固區,以原區域設立城區;撤銷郊區辦事處,設置郊區,市屬的諫壁鎮劃歸郊區領導。
1984年10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城區更名為京口區,郊區更名為潤州區。
1987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丹陽縣,改設丹陽市。1994年撤銷揚中縣,以其原轄區域設立揚中市。1995年撤銷句容縣,以其原轄區域設立句容市。
2002年4月3日,國務院批准(國函[2002]24號):撤銷丹徒縣,設立鎮江市丹徒區,以原丹徒縣的行政區域為丹徒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谷陽鎮。
(4)吳文化什麼時候能回揚州擴展閱讀
1、精確圓周率的祖沖之
祖沖之把圓周率計算到了小數點後面第七位,他制訂出的《大明歷》,把一回歸年的長度精確到了365.2428148日,與今天使用的現行歷法只差46秒,這兩項成果領先世界一千多年。祖沖之是地道的鎮江人,他429年出生。一百多年前,他的家族即隨祖逖在公元311年從河北易縣遷居到了鎮江。
2、在鎮江伏案八年的沈括
沈括在鎮江伏案八年,寫成了被譽為「十一世紀科技坐標」的輝煌巨著《夢溪筆談》,在天文、數學、物理、地學、葯物學等方面作出了世界性貢冊鄭獻。我們現在之所以能知道中國有「四大發明」,《夢溪筆談》是唯一的文獻依據。
3、中國煉丹術的核心人物葛洪
葛洪是中國古代傑出的煉丹家、醫學家、道教思想家和道教神學思想的奠基人。他上承東漢魏伯陽,下啟南朝陶弘景和唐代孫思邈,為道教和煉丹術做出了開創性工作。葛洪是句容人,他在70歲時,率領子侄重赴羅浮山煉丹,直到81歲仙逝。。
4、世界鍾表的鼻祖蘇頌
蘇頌是北宋著名的天文學家、機械製造家和葯學家,做過刑部尚書、禮部尚書和宰相,根據《蘇氏宗譜》記載,蘇頌(1020-1101)是生在鎮江、長在鎮江、死在鎮江的地道鎮江人,他的墓在五洲山一帶。蘇頌一生最重要的貢獻是製造了具有世界意義的水運儀象台。
這是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天文鍾,被稱為「蘇鍾」。蘇頌依據自己的製造實踐寫成的專著《新儀象法要》,是我國第一部全面介紹水運天文儀器的著作。
5、世界園林藝術節的創始人計成
計成是蘇州吳江同里人,大約在40歲左右來到鎮江,受到鎮江山水園林的熏陶,由畫家改行搞園林設計製作,聲譽鵲起,先後受聘建造了常州的東第園、儀征的寤園和揚州的影園。
在建造寤園時寫成了《園冶》這部傳世名作,《園冶》是一部系統研究總結古典園林設計建設理論的著作,它的問世標志著世界園林藝術這個門類的誕生。
《園冶》對研究我國建築史、園林史、美術史具有極高參考價值,在日本、歐洲有廣泛影響,瑞典造園學家奧斯瓦爾得.西潤曾經三次來中國搜集《園冶》的有關資料。
『伍』 吳文化和江淮文化的先後順序是什麼
江蘇有三大文化 中原文化 江淮文化 吳文化
占據人口多數 面積多數的是江淮文化 處於強勢的好宏是吳文化與江淮文化 江蘇主體是吳淮交融中原點綴
中原文化主要是:徐州 部分宿遷 部分連雲港
經濟文化中心是徐州
江淮文世碰化:南京 揚州 鎮江搜襪談 南通 泰州 鹽城 淮安 泰州 部分連雲港 部分宿遷
經濟 政治中心是南京 文化中心是揚州
江蘇主體江淮文化淮東片區 南京與安徽淮西高度類似 不能代表江蘇地區淮東主體
吳文化:蘇州 無錫 常州 部分泰州 部分南京 部分鎮江 部分南通
經濟文化中心 蘇州
『陸』 吳文化的特點
一、吳越文化的分布
吳、越二國史實見諸文獻,始自春秋。《春秋》、《左傳》、《國語》等史書都有載。吳王闔閭都於姑蘇,越王勾踐都於會稽,這是史書上都註明了的。然而在這以前,吳、越的文化中心又在何方。關於吳都的地望,文獻上記載是周太伯奔吳,初居梅里,後居姑蘇,此兩地皆在蘇州、無錫之間,屬太湖地域。但我們發現蘇州、無錫一帶的商周時期文化遺存沒有非常明顯的商周文化因素,而寧鎮地區長江北岸沿江地帶以及安徽的部分地區卻發現大量的西周時期的周文化因素與當地土著文化結合而形成的吳文化遺存。如南京的鎖金村、安徽的屯溪等地。這說明吳文化 的早期活動中心不在太湖流域的蘇、無,而是在寧鎮及安徽一帶。
從蘇南的武進、無錫、常熟、蘇州、吳縣、宜興到浙北的嘉興、湖州、德清、臨安,餘杭,再到錢塘江南岸的蕭山、諸暨、慈溪、紹興、上虞、餘姚等地的山脊上,密布著許多石屋建築,時代從西周至戰國時期。考古學界或稱其為墓葬,或說是住宅,還有的說是軍事堡壘。不論其有何用途,這一大范圍內都有這種石屋建築。從其形制、出土器物相同看,它們應是同一性質的文化遺跡。而在吳文化遺存較密集的寧鎮地區至今尚未發現此類遺跡。這說明吳文化與越文化的界限是十分清楚的。太湖地區屬越文化的范圍,而寧鎮地區則是吳文化的中心。
二、吳、越文化的互相滲透
西周時期,吳越文化的疆域涇渭分明。到了春秋時期,寧鎮地區的吳文化面貌產生了明顯的越化,而太湖地區吳文化因素也多了起來。這些變化體現在墓葬中。寧鎮地區的土墩墓中,西周時期的墓葬中出土有大量青銅器,這些青銅器多與中原地區的青銅器類似,而到了春秋時期,特別是春秋晚期,青銅器就極少見了。到了春秋時期的墓葬中,雖然瓷器增多了,但幾乎不見豆了。西周時期的炊器為鬲、 ,到了春秋則以釜、鼎為主,極少見鬲。由這些變化看,中原的因素明顯減少,而越文化的因素則逐漸增多,並最終佔主導地位。這說明越文化對吳文化進行了大量滲透和同化。如此強烈的變革只能是越族人的入侵所為。這與史書上所言吳越之亂相符。
在太湖地區也可找到吳文化的蹤跡。吳國於春秋早期開始進入太湖地區,並向東部挺進,於春秋晚期佔有姑蘇並以此定都。在考古學上的體現就是春秋時期,太湖地區的青銅器增多。在太湖地區武進、無錫、蘇州、昆明等地都有發現,這些青銅器具有吳文化的特點,時代都在春秋晚期。青銅器這種貴重物品只有貴族才用得較多,往往是上層貴族 的標志。太湖地區在春秋晚期出現大量吳文化特點的青銅器,說明吳國的統治者已於此時入主該地,吳人何時定都姑蘇?從目前的考古發現看,應在春秋晚期,可能為吳王闔閭時。吳國雖然在姑蘇建都較晚。但吳、越兩國的文化都早在春秋前期就已交融。吳文化的始創者應是周人。太伯奔吳與當地的土著融合,蠻夷化,形成了吳文化。當地的土著屬何種系。據文獻記載應屬誰夷的一支。他們與鄰近的古越族人有矛盾宴物,彼此爭戰不休,其結果岩祥缺當然是文化的互相滲透。(來源:《中華長江文化大系》)
吳越文化地域空間:主要在上海,浙江,江蘇,及福建與江西小部分。
吳越文化、海派文化、吳文化、越文化
無論吳越文化、海派文化抑或長三角文化,人們大多首先粗辯注目於對其空間概念的把握。在這個意義上,使用 「吳地文化」、「越地文化」這類地域文化概念,應當是確切的,開展相應的精緻研究,也是必要的。在以往的文化研究中,曾經出現過將吳越文化等同於江浙文化的認識,也出現過將「吳文化」、「越文化」、「海派文化」相割裂的現象,其原因在於受行政區劃的束縛,忽略了文化本身的同一性。
回眸歷史發展的長過程,「吳文化」和「越文化」「同俗並土、同氣共俗」,逐漸在相互交融、激盪、流變與集成中形成統一的文化類型。從文化的源流與發展來看,傳統的吳越文化,是海派文化乃至現今長三角文化的淵藪和根基,後者則是前者的延續與新生。這些為進一步把握吳越文化的內涵、特質及其價值取向,並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進程中推進文化整合,提供了歷史和現實的依據。
文化的發展與傳承,絕非諸種文化因子之間單純的「傳」或「遞」,也不是各種傳承方式和路徑的簡單疊加。文化傳承的本質,在於各種文化基因的累積和裂變,在於諸種傳承方式的相互協調、相互配合與相互作用,從而使文化具有流動性、延續性和再生性。
四。吳越文化的歷史軌跡
自商末周初起,吳和越兩個國家分別在今天的江、浙地區逐漸形成,並於春秋時期相繼稱霸。這一地區在公元前11世紀「泰伯奔吳」之前,已經達到較高的文明程度。這從近半個多世紀以來馬家浜文化時期和良渚文化時期的考古發現中可以得到佐證。但在中國文化史上,六朝時期以前產生並存續於江浙地區的吳越文化,尚未形成一種真正具有核心價值理念,具有鮮明的統一性和系統性的文化形態。直到六朝前期,吳越民眾仍以尚武逞勇為風氣。相比中原地區,吳越文化的落後是明顯的。但就總體性狀而言,粗獷中蘊涵精雅,是當時吳越文化的顯著特徵。從近年出土的良渚文化時期的玉器、春秋吳國大墓的玉器、青銅器中可以看出,吳越人已具有從粗獷中追求精雅的審美心理和實踐創造力。
六朝至隋唐的晉室南渡,士族文化的陰柔特質及其對溫婉、清秀、恬靜的追求,改變了吳越文化的審美取向,逐步給其注入了「士族精神、書生氣質」。南宋直至明清時期,吳越文化愈發向文弱、精緻的方向生長。隨著工商實業的萌芽,吳越文化除陰柔、精細之外,又平添了消費特徵和奢華之習。到清康乾盛世,蘇、杭已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天堂,其間不論是經濟、科技、教育,還是學術思想、文學藝術,都成為這一文化走向高峰並在全國領先的標示,影響一直延續至今。
進入近代以來,隨著全國經濟中心和南方文化中心逐步向上海轉移,「海派文化」愈來愈被人們所接受和吸納。建國以後,海派文化雖在特殊境遇中屢經波折,但其精神和理念仍得以頑強地傳承和發展。所謂海派文化,絕非專指上海一地的文化,而應當被視為吳越文化在深厚歷史積淀的基礎上,發展到近現代的一種必然結果。它標示的是,以上海為龍頭和軸心的一種文化形態,其覆蓋面應當包含如今的長三角地區,而其影響力則遠遠超越了這一區域的范圍。
改革開放以來,植根於吳越文化傳統的海派文化,日益被注入時代精神,賦予新的時代內涵。長三角整個區域成為一片充滿生機的熱土,蘇南模式、溫州模式比翼齊飛,鄉鎮工業異軍突起與小城鎮的興盛,張家港精神、崑山之路、義烏現象相繼出現,都不可能是彼此孤立的偶然因素使然,從這一區域的文化傳承與更新中,就不難找到現實的注腳。隨著浦東開發開放的深度推進,上海作為長三角領頭羊的地位愈加穩固。長三角一體化,不僅是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客觀要求,更是區域文化無障礙互動、共同繁榮的急切呼喚。在這種情勢下,海派文化必然要以更加博大的胸襟、更為自覺的主動性,不斷實現對自身的超越,從而在更廣闊的歷史舞台上,充分展現其文化的引領、統攝與輻射功能。
五:吳越文化的深刻內涵與精神特質
江南文化的中心與代表。
今天不論研究吳越文化,還是海派文化,都必須將其置於長三角文明的大背景中。惟此方能歷史地發展地把握其主體文脈與核心精神。長三角文化與吳越文化、海派文化相承相繼、一路走來,充分展現了歸並和重塑傳統優勢的強大整合力。在當今新形勢下,要使之得到應有的張揚和推進,再造長三角區域文化新的輝煌,對其深刻內涵與精神特質的充分把握就顯得格外重要:
一是,海納百川、兼容並蓄。一方水土涵養一方人文,溯(長)江、環(太)湖、瀕海的「山水形勝」,造就了吳越文化締造者的文化習性與人文精神,註定了這一方文化與生俱來的開放胸懷。今天更要不斷強化這種開放開拓的自覺意識,努力將長三角文化打造成「包孕吳越」、「匯通大海」的多元文化體。
二是,聰慧機敏、靈動睿智。吳越文化的創生和傳承,既是優越地理環境的造化,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晶。吳越人民世代相襲的聰明才智,非但賦予錦綉江南特有的柔和、秀美,而且熔鑄出由這些精雅文化形式所體現的審美取向和價值認同。重視教化、尊重人才,蔚然成風。長三角文化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品位,理當對其予以充分吸納並使之不斷發揚光大。
三是,經世致用、務實求真。吳越之地商品經濟率先起步,市民階層形成較早,實業傳統、工商精神、務實個性和平民風格等,都是吳越文化包括海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毫無疑義,大力弘揚崇真向善、淳樸平實、誠信守份的精神,正是目前思想文化建設和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面臨的重任。長三角文化的繁榮發展,離不開求實、務實風格的延續。
四是,敢為人先、超越自我。善於創造、勇於創新是吳越文化、海派文化共同的秉性,也是這一區域文化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內生動力。只有始終堅持這種永不止息的創新精神,增強突破意識,擺脫狹隘的視域和地域羈絆,才能進一步助推長三角區域的文化整合,在切實加強先進文化建設、實現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中,不斷譜寫新的華章。
六,吳越文化的典型代表:
1:吳語,以蘇州話,上海話,寧波話等最為典型
2:崑曲,世界文化遺產,600年歷史,百戲之祖,
3:越劇:現今中國第二大戲曲劇種,以愛情為主題,以婉轉柔美的唱腔,儒雅的女小生為主要亮點
4:蘇州園林,世界文化遺產
5:梁祝傳說
6:白蛇傳說
7:師爺文化:紹興
8:杭州西湖
9:寧波天一閣藏書文化
10:佛教禪宗天台宗
11:吳歌,是文學史上對吳地民歌民謠的總稱,
12:西塘,堪稱"活著的千年古鎮
13:烏鎮中國江南的封面,傳承千年的歷史文化
14:河姆渡遺址
15:唐詩之路
七,吳越文化名人:
唐伯虎,文徵明,祝枝山,周文賓,徐禎卿
揚州八怪 ,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黃慎、鄭燮、高翔、汪士慎
黃宗羲(1610-1695)字太沖,號南雷,學者稱梨洲先生。
是明末清初重要的思想家史學家。年輕時參加明末反宦官斗爭,
為「復社」首領。後聚兵抗清,失敗後隱居鄉間,致力著述,
寫成《明夷待訪錄》、《明儒學案》、《宋元學案》《明文海》等,
開明代以來我國民主思想之先河。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號陽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學家和教育家。
他創立「心學」,提出了「致良知」學說,在世界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他的著作由門人輯成《王文成公全書》38卷。
史稱其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
嚴光(公元前37-?)字子陵。
朱之瑜(1602-1682)號舜水,明末清初的著名學者。
孫武——春秋吳國軍事思想家;陸遜——中國三國時期吳國軍事家;張旭——中國唐代書法家;張籍——中國唐代詩人;范仲淹——北宋政治家;范成大——南宋詩人;蒯祥——明代傑出的建築大師;沈周——明代吳門畫派創始人;文徵明——明代傑出畫家;顧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學家;唐寅——畫家、文學家;祝允明——明代文學家,書法家;徐禎卿——明代文學家;柳亞子——中國近代詩人
陸游,徐渭
余秋雨
章太炎是我國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徐志摩 (1897~1931)現代詩人、散文家。名章垿,筆名南湖、雲中鶴等。浙江海寧人。
魯迅
錢穆(1895-1990),江蘇無錫人,字賓四,著名歷史學家。
『柒』 吳地的吳文化區
當今的吳文化區即吳語文化區,分布在蘇南(不包括南京鎮江的市區)、浙江、上海、皖南局地、贛東北。古時的吳文化區包括南京鎮江以及皖南甚至江北的一些地區。
古時的南京、揚州、滁州和鎮江都屬於「吳語文化區」的范疇,其傳承的士族文化有濃烈的江南吳文化特色。此外吳文化傳播的范圍還可以明確至安徽南部的徽州、黃山地區,這些地與蘇南、浙北接壤,傳統上習俗相近,出行團滑姿多乘舟走水路,民居沿水而築。明朝以來由於省域不按文化圈劃分,蘇浙兩地吳文化圈的人們對於吳地的認同態度有所不同,今天說到吳地一般就是指的蘇南,蘇州為東吳,常州為中吳,浙江的吳文化圈則被稱以「越」,實際上古吳國、古越國的習俗文化早已失傳,現在流傳下來的江南文化始於塌絕永嘉南渡,發展於隋唐,成型於南宋,而極盛於明讓蘆清。
『捌』 吳文化指什麼
吳文化即吳地、吳人的傳承文化。吳地,一般說來即是以太湖流域為核心,包含西至南京,北至揚州、淮陰一線以南地區,東合上海,南括浙西地區。若以吳語來說,則南可至浙江溫州、永嘉之地,東至上海,北含南通至揚州以東沿江一百里寬的狹長帶,西至鎮江丹陽的交界處。 吳文化,產生於長江下游金三角地區,自古以來,憑借太湖流域富庶的經濟條件、良好的人文環境,吳文化已發展成為一個傳播廣泛、影響深遠的區域文化。 對於吳文化概念的界定,學術界基本有兩種觀點:一指先秦時期的吳國文化,即狹義的吳文化,主張者多為考古界和博物館界;二指吳地文化,即廣義的吳文化,包括吳國文化的源流及後世吳地文化的發展,主張者多在社會的其他層面。而吳文化的時間跨度,也有廣義、狹義之分。狹義的吳文化只是指古吳國的考古文化,廣義的吳文化應指吳地自有人類開始,直至現今的各種物質、精神的文化創造。兩千多年來,吳文化經歷了發生、發展、嬗變的漫長過程,從其發展過程來看,吳文化至少具有四個基本特徵:「稻漁並重、船橋相望:景觀獨特的水鄉文化」;「吳歌、崑曲、吳語小說:土語十足的吳語文化」;「尚武與重文:由剛及柔的民風習性」;「融攝與更新:適時順變的開放功能」。 吳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源遠流長,已可追溯到一萬多年前舊石器時代後期的三山文化。在古代一個相當漫長的時期,吳文化對於中原文化主要是吸收,對海外主要是傳播;從明代中葉開始,則逐漸變為愈來愈多地吸收海外文化,並向中原傳播,發展成為獨具風採的吳語文化。 蘇州的文化學術研究中,吳文化研究作為基礎研究歷史最長、涵蓋面最廣。大致包括:吳文化地理的研究、吳文化歷史的研究、吳文化特徵的研究、吳文化內涵的研究以及吳文化資源開發的研究等。五六十年來,吳文化研究已經形成了多元化的研究格局、保護、開發、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