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什麼叫突出地名文化

什麼叫突出地名文化

發布時間:2023-05-21 21:27:31

⑴ 高中文言文地名文化信息解讀

1. 高中語文怎樣識別出文言文中的地名呢

1、介詞之後。比如,於,至,屬等後面可能是地名。

2、並列的一排詞語,如是地名則全是地名。

3、課本上明明可以簡寫而沒簡寫的。

4、整句翻譯有意義但是挺別扭的,不符常理。

5、語文課本其實下標都有註明,如果本身對文言文不感興趣,就不必理會那麼多了。(呵呵,像我對古文比較有興趣,對這些地名,人名,多看些書後,都不成問題,建議你買本《古文觀止》來看看,以前語文氦膽份感莓啡逢拾撫漿老師對我們說《古文觀止》如果看下去自己都會寫文言文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2. 高中作文:地名承載歷史文化

地名是譽李歷史的精髓要素之一,雖是一個個簡單的名稱,卻道盡了地與人,地與事、地與物的種種關系。中國地名體現了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區的變化、傳統文化等觀念,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地名大如省、自治區、市縣名稱,小到鎮、村、街道、橋梁名稱,還有大量的雅稱、簡稱、別稱等。有的地名歷千年不變,有的地名則多次更換,每個地名的背後有一段故事,每個地名的後面另有一串地名。地名的由來、命名的原則、寓意都蘊涵著歷史的傳承和傳統文化的精髓。一個地名,就是一段歷史碎片;一個地名,就是一幅風情畫卷。看似雜亂無章的地名,其實蘊含著眾多的逸聞趣事,更承載著城市的人文底蘊。

地名是各民族語言中的普遍現象。作為一種語言符號,除了表示城市、農村、河流、山脈、道路、街巷等地理位置以外,地名詞與社會、文化歷史的聯系也是很密切的。它的詞義往往既反映著人們對地形、地物及地理位置的具體認識,同時也反映著該地的歷史人文的變遷。而這一切都是藉助地名的語音特點和詞義特點來表現的。所以,漢語中的地名,也是中國社會歷史文化信息的承載體。

原始人類同地名是無緣的,地名應該是人類進入文明階段後的產物。最早的地名大約就是借用圖騰的名稱,這從國內一些少數民族的地名可以推斷。比如雲南彝族,曾以虎為圖騰,哀牢山有彝村就名「羅摩」(母虎),山崗就叫「納羅」(黑虎),意謂母虎族、黑虎族居住的村落、山崗(參見牛汝辰《中國地名文化》)。又雲南有「鶴拓」一名,據張了先生的考證,其起源就與白族先民的鶴圖騰祟拜有關。漢民族的歷史地名也留下了圖騰的痕跡。如山西汾河一名,就因一個一度定居此地的崇拜風鳥圖騰的部落而得(王克林《汾河釋名》),「風」,古與「風」通假,則也可讀如「分」「汾」。不過由於時世遷易,比較難於考證罷了。 現代漢語的詞彙在數量上是以雙音節為主的,但在歷史上卻經歷了一個從單音節到雙音節的發展過程。漢語地名詞的發展也不例外。商代和周代的地名大多數是單音節的,如商代七次遷都,七個都城名都是單音節的:毫、囂、相、邢、庇、奄、殷。春秋戰國時期的地名也還是單音節占優勢。但到了漢代,單音節的地名就不多見了。現代漢語中的地名一般都是由專名和通名構成,所以至少是雙音節的(一些書面語中的簡稱如滬、津、京除外),甚至也不乏三音節、四音節、五音節、六音節等多音節的地名,如石家莊、羊腸子溝、大禿頂子山、一三五枝啟食

3. 地名承載著怎樣的文化含意

許多地名因描述一定地域歷史和文化而形成,代表著人類文化遺產最古老、最活躍的部分,向人們提示著當地自然環境變遷、人類歷史演進等信息,承載著人們對歷史的印記,是歷史文明發展的見證。

如果傳統遺產中的地名消失了,那具有歷史記憶的地名也就沒有意義了。在中國經濟大發展中,各地建設項目升級改造,有的地方起了很「潮」「有范」的新名,有的地方跟著影視流行風改地名,使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地名粘了「洋土味」變成不倫不類現代文閱讀答案 讓地名留住文化記憶主持人:地名承載著怎樣的文化含意?閱讀答案。

這些現象,是對地名文化的一種潮弄,也是對歷史文化的不尊重。

4. 高中的文言文鑒賞怎麼鑒賞啊

如何鑒賞古文 一.營造古文學習良好氛圍的必要性分析。

《語文新課程標准》中強調:「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可以說,《語文新課程標准》降低了學習文言文的要求,並且中考文言文考試篇目限定於課本,從道理上講,應該有相當理想的成績,結果卻相反,很出乎意外。 筆者調查了50多位中學語文老師發現,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大多數的老師十分注重語句翻譯、記憶,以及進行針對性練習,教學過程嚴謹。

然而在文言文學習過程中,大多數學生認猛虛如為,這樣學習文言文的過程比較枯燥,效率不高、體會不深,懵懂如學另外一門外語,甚至覺得老師煞費苦心的教好文言文,是老師的一廂情願,學生只能「逆來順受」。 學習文言文的效率不高的原因在何處,筆者分析如下: 1、學生離開了理解文言文的情境。

文言文確實不像現代文那樣,讓學生一下讀來流暢上口,通曉其意。學生難以接受翻譯斟字酌句的煩瑣,難以懂得文言拮倔聱牙的表達,難以體會古人情感真實豐富的抒發。

例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問妻、妾、客同樣一個問題,「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他們異口同聲的回答,語意相同但句式不同,文字略有變化,卻表達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語氣和不同心理。

學生理解上文,往往一上來就與文字、句式較勁,然後急著回答老師「語氣為何不同的原因」的問題,而不在具體故事情境中體會。這樣,文言文理解膚淺呆板、不深刻形象,掌握急促草草、不穩當牢固。

2、學生離開了文言文運用的情境。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說明了學以致用情境的重要。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學生交流不會刻意用文言表達,覺得那是比較迂腐的表現,孔乙己「多乎哉,不多也」就是一證。在教學課堂中,我們老師也可能會忽視經典語句在不同情境下活用的特殊性。

例如:「醉翁之意不在酒」,老師經常把它形容美國在聯合國大唱人權高調的表現,並把它理解為別有用心。但是,此時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醉翁亭記》中就不宜這樣理解。

其實,文言文的運用,也需要學生一定的文化品位。由於學生文化素質的限制,學生倒是對新興簡單的網路語言情有獨鍾,而對文言文的(運用)置之不理。

3、學生離開了文言文人文的情境。文言文包涵著豐富的詩畫意蘊,散發著獨特的文化魅力,凝聚著深厚的民族情感。

然而,學生似乎不能領略到文言文其中的精妙處。例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學生理解了文章的「憂患意識」,「逆境出人才」的重要知識,但是,問其憂患意識的現代意義,如何讓自己成為人才,學生一籌莫展、一片茫然。

這關鍵在於人文情境的缺失。文言文的人文情境的創設,就是要求學生關注當代社會文化生活、關注自身素質涵養,努力在文言文學習中受到良好熏陶,提高生活品味,培育健康人格。

例如「憂患意識」的人文情境的創設即讓學生憂患於和平年代中的戰爭、發展社會中的環境、美好生活中的絕症……讓學生學習到古人博大的胸襟,肩負起傳承優秀文明的責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可見,營造文言文學習的良好氛圍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營造文言文學習良好氛圍的策略性思考。 既然學習文言文需要一個良好的情境,同時營造文言文學習良好氛圍是那樣的重要,我們就應該為其進行策略性思考。

1、吟哦諷誦而後得之 吟哦諷誦就是要學生放聲朗讀,讀得正確、流暢,抑揚頓挫中將語言形象化,將情感美化、深化。讓學生沉浸其中,讀出文章的味道來並有所「得」。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這就是吟哦諷誦精妙呈現。例如:《陳涉世家》中「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的反復朗讀中與「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進行了區別,對秦興徭役、發民謫戍歷史有了深刻的理解。

《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齊威王在鄒忌諷諫之後說「善」。一個字簡練精純、運用恰當,表明了齊威王對鄒忌勸諫的肯定,說明他是一位有魄力的開明君主。

所以「善」字讀起來,應在短音中讀出齊威王的威嚴明智,在高音中讀出齊威王的大膽胸襟,一代明君可謂形神逼肖。 2、品味感悟而重修身 針對文言文教學,葉聖陶先生認為:「 吟誦的時候,對於討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和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寶貴的一種境界。」

陶淵明讀書,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而「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便是個好例子。在《岳陽樓記》中我們吟詠著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偉大的政治抱負時,更應體味 「先憂後樂」即「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現實意義。

在《魚我所欲也》中我們高歌「捨生取義」的神聖時,更應感受歷代仁人志士,為國捐軀,慷慨赴難的意志。 通過品味感悟,學生親切地體會,讓文言文學習有滋有味;學生獨特的審美情趣也讓文言文內涵熠熠生輝。

同時,學生也將優秀的文化精髓汲取內化,臻於至善,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養。 3、積累貫通而學致用 歐陽修詩雲:「學。

5. 高三文言文如何復習

在高三復習迎考中,許多學生不太喜歡或很少「朗讀」文言文,所以,絕大數學生的文言文「語感」,即對語意及用法所產生的直覺感知還是比較「淺」、比較「滯」的.在考場上,面對第一次「見面」的生疏文言語段,不少學生反映「讀不懂」,於是只得雲里霧里地去理解文義,連猜帶蒙地去解答題目. 若能在考前有限的時間里做到「朗讀」,在考場上輔之以「默讀」,在答題時就會容易「入題」,也容易「解題」,考生不妨一試. 考前進行一遍「朗讀」 在考前有限的幾天時間里,如果能再進行一次踏踏實實的「朗讀」,一定能夠獲得很大的收益.因為,「讀」,不易走神——聚精會神是最佳的復習效果;「讀」,不易忘記——刻骨銘心是把握知識的最好狀態;「讀」,易加深理解——准確理解是贏得高分的重要保障;「讀」,易觸發靈感——心有靈犀是立意創新的源源活水. 在考前這幾天,把語文書和各類考卷上的文言文「通讀」一遍,讀到能夠「同步翻譯」的最高境界.就是「嘴上」讀文,「腦中」譯文,自己嘴上所誦讀的「聲」與自己心裡所理解的「義」,來一個「同步翻譯」. 重視文言實詞語言環境 在朗讀過程中,要抓住一個核心——實詞的理解. 每一個實詞都有著它最基本的意義,這些意義大都在我們的理解和把握之內;但每一個實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又會呈現出各自不同的意義.在解讀實詞時我們往往會忽略甚至忘記「這個實詞」的「語言環境」——這是我們在「朗讀」時要時時提醒自己的關鍵之處.如果在解答試卷時,我們離開了「這個詞」的語言環境,就會自覺不自覺地習慣用實詞的「基本意義」來認知試卷上的實詞,這樣就會造成對實詞理解的嚴重偏差. 在實詞的解答中,我們常常容易犯的錯誤是: 組詞法——習慣於用「組詞」的方法來思考和釋詞;填空法——把需要解釋的詞扔掉,只是按照上下文的意思填入一個詞語;對應法——只是用一個雙音節的詞語釋詞對應.這些應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視. 考場默讀提高閱讀質量 如果有了考前朗讀的「熱身」過程,在考場上考生就會自然而然地進入「默讀」狀態.「默讀」能夠促進考生對文義的准確、正確理解. 在考場「默讀」中,考生應該具有這樣兩個「意識」: 知識點分布意識.高考文言文閱讀的命題者常常是用有限的題目量來涵蓋較多的文言文知識,這樣可以使得考查的范圍更大、知識更廣.命題者命題的策略也正是我們復習和考試的策略,即同一個「知識點」在同一份試卷中重復出現的可能是微乎其微的. 整體把握意識.文言文句子翻譯需要了解修辭格、文化意義,以及人物、事件、觀點等.古人在表達時,由於所處年代的政治氛圍、道德規范、文化背景、民俗習慣等要素,使得作者在表達文意的時候,染上了較明顯的時空色彩,這些都是我們「默讀」時需要注意的.。

6. 怎樣看待高中文言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

這是個什麼作文或任務的命題吧?

我簡單說下我的看法。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內涵豐富。但是現代社會的發展在逐漸的將傳統文化邊緣化甚至去傳統化。這就使得我們傳統文化中優秀的內容逐漸遺失,因此在教育過程中非常有必要讓受眾了解熟悉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載體就是古典文學作品,包括文言文、詩詞歌賦等。這些作品無疑是包含了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脈絡,也精細刻畫了創造歷史的古人的生活習慣、文化信仰、處世哲學,而這些的積累,就逐漸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受眾可以從這些文學作品的學習過程中充分的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包含多個方面,我們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而在古典文學作品教育過程中,教育工作者恰好承擔了這個責任。他們需要以他們的文化素養和文學功底來完成這樣的篩選,確保呈獻給受眾的是傳統文化中的精髓。

因此,當我們看到教材中的古典文學作品的時候,可以說見到的都是精華中的精華,應當加以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並逐漸從中學以致用,從而形成自身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去享受人生造福世界。

純自己的觀點,純手打,希望能幫到你。

⑵ 什麼是地名

地名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作為表稱地點的文化喊岩符號,地名之中積淀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容,它從一個特定的側面記錄了人們的社會實踐活動。地名是活躍的文化細胞,組成一道道文化脈者滲大絡。地名命名首豎打上了出生地之自然的和文化的胎記,體現了自然與人文的交融。地名是一種文化遺產。從人文地理學上來說,民族文化變遷的內容以語言的形式而在地名上之殘留,使其打上了深深的歷史烙印。地名作為世世代代流傳下來而反映一地品格的特殊信息系統,留存著人們對特定自然和人文環境的獨到認識,是人類寶貴的文化財富。重視地名,是人類激活歷史文化記憶的一種努力。先人們用心地記載了大量的地名,從地名的音形義、歷代沿革、命名規律諸多角度,也就是從語言學、歷史學、地理學、文化學、民俗學和民族學等層面做了很多的工作,留下了寶貴的資料文獻。在充分有效運用那些有意味的地名,利用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地名遺產,以之作為鄉土教材,能夠成為一種鮮活的愛家鄉教育的生動形式,喚起人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

⑶ 什麼是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專指先秦時期中華大地不同區域的文化。有專家主張,地域文化專指中華大地特定區域的人民在特定歷史階段創造的具有鮮明特徵的考古學文化。

在我國,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區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是特定區域的生態、民俗、傳統、習慣等文明表現。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與環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獨特性。

(3)什麼叫突出地名文化擴展閱讀

在中華文明一體多元的發展格局中,首先發展起來的是同中有異、異中見同、多姿多彩、爭奇斗艷的地域文化。如從夏商周三代到戰國,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形成了燕趙文化、三晉文化、中原文化、三秦文化、甘隴文化、巴蜀文化、楚文化、嶺南文化、吳越文化等。

在這些地域文化中,只有齊魯文化在秦漢時期完成了由地域文化向主流文化的轉化,其他地域文化只是作為文化的因子融入了主流文化。

齊魯文化是以儒學為核心的。孔子站在前所未有的理論高度上將傳統的政治與道德思想提升到一個新的境界,因而給齊魯文化注入了新的靈魂。有了儒家學說,齊魯文化才真正具有了民族、地域的超越性,才真正能夠擔負起領導中國文化的歷史使命。

到了漢代,經過董仲舒改造的儒學,對穩固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統治起了重要作用,對於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心理結構產生了不可估量的積極影響。它既獲得了統治者的青睞,又得到被統治者的認可,是中國宗法農業社會最適宜的意識形態。

⑷ 為什麼說地名與漢民族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一、地名與具象思維

漢民族由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形成了對客觀事物的具象思維的特徵.它不像歐美民族那樣注重填密的分析、論證、推理,而是從整體上對思維客體進行直接把握.在思維過程中從直接感受體驗出發,運用形象、聯想、類比等思維方式進行具象化,所以直觀性、形象性和具體性是漢民族的具象思維核心.
漢語詞彙的形象性最能體現漢民族具象思維的特點,它以視覺形象為主,輔以感覺、聽覺、味覺、嗅覺、動覺等形象.這些形象詞多以聯想、類化、比喻、借代方式構詞,使詞彙具有鮮明的形象色彩,使襲友敗人見其詞而曉其義,甚至看得見摸得著,感覺得到,想像得出,具有修辭功能.人們為自然地理實體命名的依據往往憑著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即攝取人類自身和自然萬物的特徵為地方告搜命名,力求把它栩栩如生地表現出來,給人以形象的感受.如海南的五指山,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說:「山有五峰,極高大,屹立如人指.」該書還說:「賀蘭山盤踞數百里,上多青草,遙望如駿馬,北人呼駿馬為賀蘭也.」這類地名在我國相當普遍,又如象鼻山、桌子山、眼睛山、七星岩、日月潭、峨眉山、雞公山、神女峰、伏牛山等,人們把山水的外部特徵和自己熟悉的動物、使用的物件、天上的月亮星星,甚至連自身的器官聯系起來了,都是為了達到形象化的目的.
地名還通過廣泛使用顏色詞給人以視覺上的感受,如紅水河、長白山.地名中還有的是因聲音而得名的,如銅鑼峽(江水聲如銅鑼的聲音)、鳴沙山(山間有飛沙響)、響堂山(山洞中因迴音而鳴響),這些名稱都能在聽覺上給人以較為具體直接的聽感.另外,寧夏的苦水溝、甘肅的酒泉(泉味似酒)、陝西的甘泉突出了水的味覺特徵,冷水江、溫泉則通過對水溫的描述給人以觸覺上的感受.

二、地名與心理特徵

心理特徵是一個民族所特有的,不同的民族其心埋特徵是不同的.漢民族的心理特徵也通過地名透視出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地名體現出漢民族重方位的心理特徵中國人對方位詞情有獨鍾.東、西、南、北、中是確定四至的基本方位詞.中國這個名稱本身的由來就帶有方位的含義,意為「中央之國」、「天下之中」.古人認為自己的國家居天下之中,因此自稱中國,而把周圍其他地區叫做「四方」.我國的省名、市名、縣名中常常帶有方位詞,如河南與河北分別因大部分省域位於黃河以南、以北而得名,山東、山西因分居太行山東西而得名.
東西南北與左右前後的相互對應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張清常先生說:「在北京街巷名稱中,在全國地圖中,東西南北與左右前後是一個意思,而且相互對應.在我國的兄弟民族地區往往更習慣用左右前後表示東西南北.」(3)
在北京市,東直門、左安門在同一側;在內蒙古,土默特左旗在東,右旗在西.我國地名中東西南北與左右前後的一致無疑是來自坐北朝南的居住習慣.
在市、縣名中,用得最多、最能體現漢民族方位文化的莫過於「陰」、「陽」二字.我國地處北半球,山脈多是東西走向,當太陽照射時拍顫,南坡受光,北坡背光;陽光照在河上的情況正相反,我國多數河流也是東西走向,但由於一般情況下河身低於地面,當太陽照射時,北岸受光,南岸背光.古人從這些現象中得出了「山南屬陽,山北屬陰;水南屬陰,水北屬陽」的樸素認識,並根據某地與附近山水的相對位置,用「陰」、「陽」二字為地方命名.在《中國地名語源詞典》中,市、縣的專名一般由兩個字組成,其中第二個字用「陽」的有100多個,而與之相對應的「陰」字不足10個,如淮陰、江陰.古人認為,「陽」字是個好字眼兒.在大千世界裡,「萬物負陰而抱陽」(《老子》),陽喻暖,陰喻寒,陽主明,陰主暗,人們喜暖避寒、喜明厭暗的心理正是「陽」字較多地用於地名的一個原因.
(二)地名體現了漢民族重宗族的心理特徵中華民族歷史上把宗教看成是社會構成的重要支柱.皇帝把天下當作自己一家的天下,「四海之內,莫非王土」.廣大農村長期處於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中,人們的宗族觀念很強,往往同族同姓的人家聚居在一起形成一個村落,這些村落便以聚居家族的大姓命名,諸如王莊、李家村、王家屯、郭家營、安家堡、張營、齊家集等地名遍及全國各地.高閣元先生曾對幾個省的縣地名志做過抽樣調查,他的結論是:漢語姓氏地名,在不同的地區佔有不同的比例,最高的80%,最低的也有巧%,一般約在so%一50%之間.地名和姓的關系非常密切,許多地名來源於姓,同時,一些姓則來自於地名,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1)姓來自國名.我們熟悉的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的國名如齊、魯、趙、魏、鄭等都成了今天常見的姓.(2)姓來自邑名,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其各諸侯國君分給同姓或異姓卿大夫的封地.周武王時封司寇忿生采邑於蘇(今河北省臨漳縣),忿生後代因此姓蘇.再如屈原的屈,則是由於楚武王熊通之子瑕,受封於屈邑,子孫因以屈為姓.(3)姓來自鄉名.齊宣王少子通封於陸鄉(今山東平原縣一帶),後代因鄉名而姓陸.(4)姓來自山、河名.如濟姓來自濟水,老姓來自勞山(今山東嘮山).實際上,以姓命名的地方,由於時代的變遷,未必反映後代實際,叫「張家村」的未必都是住的姓張的人,甚至沒有一家姓張的人家.但無論是以姓作為地名,還是以地名作為姓,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人們把姓看作宗族的標志,想光宗耀祖,與江山同在的心理.
(三)地名體現了求安定、吉祥、幸福的心理特徵歷史上的中國,戰亂不斷,烽火連綿,加上洪水、地震等自然災害也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形成巨大的威脅.於是,社會上普遍產生一種求天下太平、安定的心態.這種心態在地名中表露出來.我國的許多地方以「太平」、「永安」、「永定」等類似的詞語作為地名,表達人們盼望和平、安寧的願望.不論過去還是現在,人民群眾都希望擁有平安的生活.因此,人們在命名時總少不了受這種心理的支配,在全國的分省地圖集所標地名中,取名「太平」的有54處,取名「永寧」的有26處,取名「昌盛」的有25處,取名「興隆」的有24處.
另外,我國還有大量以祈禱河、海安定為特色的地名.如北京的永定河,從前叫無定河,常常泛濫成災,人民深受其害,為使它安定下來,康熙皇帝把無定河封為永定河.又如,河北有一條瀑河,河水湍急,對當地人形成了很大的威脅,人們希望河水能流得緩慢一些,因此把「瀑河」改名為「徐水」.類似這樣的地名很多,如寧波(浙)、鎮海(浙)等.
吉祥、幸福的生活是人們的追求,並把這種願望顯露於語言符號上.地名便承載了人們的這種期望.人們在地名中廣泛使用「吉」、「壽」、「康」、「福」、「祿」、「昌」等字眼兒,寄寓良好的心願.這類地名在全國各地隨處可見,比如帶「壽」字的地名有:壽寧縣、永壽鎮、長壽路、萬壽山等.人們藉助語言來滿足趨吉避邪的心理,有時甚至達到迷信的程度.這也反映在地名中,比如有的人定居某地以前往往要看看自己的姓和地名的對應關系,如果二者和諧,就住在這里,如不和諧,要麼遷居,要麼更名.像姓「於」的願意住在地名中帶有「溝」、「河」、「渠」的地方,因為「於」和「魚」諧音,這樣好比魚兒得了水,日子會越過越好.

三、地名與審美情趣

地名往往也體現了一個民族的審美文化.中國人崇尚對稱和諧,把成雙成對的現象看作是美的.比如,日常生活中,人們認為送禮要送雙,辦喜事選日子喜歡選雙日子,結婚要貼雙喜等等都反映了人們的審美情趣.受這種心理的支配,人們選詞用詞時也喜歡成雙成對的格式.漢語詞彙在音節方面一個顯著的發展趨勢是單音節詞彙比重下降,雙音節詞彙逐漸增多.在現代漢語詞彙中,雙音節詞彙已佔有絕對優勢,約佔70%左右.地名作為詞彙中的一員,也以雙音節為主.
《馬氏文通》中說:「古籍中諸名,往往取雙字同義者,或兩字對峙者,較單辭支字,其辭氣稍覺渾厚.」前輩學者已體會到雙音化與辭氣有關.在地名中,為了滿足語流對音節的要求,有時加人助詞來湊足音節,如《山海經》中凡「某某山」、「某某水」大都稱作「某某之山」、「某某之水」但「某山」、「某水」從不稱為「某之山」、「某之水」,「之」字的雙音化作用是十分明顯的.而沿用至今的「句吳」、「句容」、「贊潛」則是加人發語詞「句、齡」以達到雙音化的目的.現代漢語地名,如果專名是雙音節的,在稱說時往往省略通名,如河南(省)、北京(市)、唐河(縣)、南陽(市)等;如果專名是單音節的,在稱說時一般不能省略通名,如淮河、葉縣、襄縣等.
漢民族常常用語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把原來俗陋不堪的地名改得比較文雅.據明、清有關史料記載,北京一些胡同是以生理缺陷的人的特徵、牲畜的某個部位、服飾、器物等命名的,如狗尾巴胡同、小羊圈胡同、大牆縫胡同、母豬胡同等.這些胡同的名稱,多半是由於其時其地有這樣的人或物,鄰里相傳遂成地名,但隨著歲月的流逝,人事的代謝,這些地名變得十分庸俗,迎合不了人們的審美情趣.為了滿足人們的審美的需要,人們利用諧音,使原來地名獲得了新義,上述胡同分別發生了如下變化:狗尾巴胡同—高義伯胡同,小羊圈胡同—小楊家胡同,大牆縫胡同—大翔鳳胡同,母豬胡同—墨竹胡同.
人們還利用諧音字更改了一些不利於民族團結的地名.如山西北部長城腳下有一個關隘重地,叫「殺虎口」.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原來,這里是各民族爭奪的古戰場,中原漢族稱北方游牧民族為「胡人」,當漢族地主政權佔領了這里時,為炫耀勝利,便改其為「殺胡口」.後來,胡漢民族對抗的歷史結束,人們用諧音字「虎」代替了「胡」.

四、地名與信仰

信仰分為實物信仰即圖騰崇拜和宗教信仰.這兩種信仰在人們的生活中到處都留有印跡.地名中對這兩種信仰有廣泛的反映.遠古時代的氏族社會,人們對雷、電等自然現象還不能充分認識,由此產生一種恐俱、敬畏的心理,把自然界的一切都視為神靈,為了生存和發展,便乞求於這些神靈.每個氏族都把其中的一種神靈作為自己的守護神.蛇、虎、鶴、魚以及虛擬的龍、鳳等形象都是人們崇拜的圖騰.圖騰文化在地名中也有所體現.中國人在遠古時代就把龍作為祟拜的圖騰,在古人的心目中,「龍」是能呼風喚雨、騰雲駕霧的神,是漢民族的祖先.因此,中華民族喜歡稱自己為龍的傳人.「龍」成為地名,最早見於(春秋·成公二年》:「齊侯伐我北鄙,圍龍.」杜預註:「龍為春秋時魯邑,在泰山博縣西南.」自春秋以來,各地都有帶「龍」字的地名,如遼寧的龍首山、福建的龍海市等.1983年版的《中國地名錄》收詞32000條,以「龍」字起首的地名就有330條.如龍井(在杭州西湖的西南山中的名泉,附近產龍井茶)、黃龍山(在浙江省湖州市北)、九龍(現在香港北區)、龍門(洛陽市郊,以龍門石窟聞名).「風」是神話傳說中的神鳥,風有美麗的羽毛,歷來是祥瑞的象徵.帶「風」的地名也不少,如「風陽」、「鳳縣」等.今福建省簡稱「閩」,與當地對蛇的崇拜有關.《說文》中指出:「閩,東南越,蛇種.」古代閩地多蛇,對蛇頗為敬畏.故以蛇為圖騰,並用來作為地名.又如重慶市巴縣,古時為巴國,據《山海經·大荒北經》載:「西南有巴國,有黑蛇,青首,食象.」可見巴國的名稱也來源於對蛇的祟拜.虎和獅一向被稱作「獸中之王」.但在漢民族的心目中,老虎才是百獸之王.人們在畫虎時往往要在虎的額頭上描畫一個「王」的字樣,人們在為地方命名時也多用「虎」字,如虎門(廣東省珠江口)、龍虎山(江西省貴溪縣)、虎牢關(河南榮陽)等.
宗教對人們影響很大,也給地名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道教產生於中國,它認為人可以通過修煉而長生不老,得道成仙.道教崇拜仙人在地名中也有反映,如九仙山、萬仙山、仙居山等.
佛教宜揚人生皆苦,世界皆空,只有信佛,熄滅一切慾望,拋開煩惱,才能進人極樂世界.地名中活躍著大量與佛教有關的詞語,如南京市的清涼山來自佛教的教義(佛教把斷除各種煩惱而獲得安適、寧靜的境界稱為清涼),和尚源(陝),阿育王山(浙)是以佛教信徒或僧侶命名的.
中國的地名浩如煙海,其文化內涵極其豐富.地名反映了人們的心理文化特徵.地理區域本無名,是人們主觀賦予的.因此,地名自產生之日起就和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

⑸ 地名文化包括哪些

地名的分類和起源

地名種類繁多,意義各異。在這里只能列舉一些比較常見的種類。而且部分地名分類的界限也比較模糊,既可以說是以姓氏分,也可以說是以地貌分,所以在本文中就不細摳其類別了。

一、以地貌特徵或地物命名。

如黑龍江、大橫溝、青崖頭、石崖只、窯子門、中岔口、嶺底、坡頭、沙凹、紅土坡、萇池、紅崖底、窄門只、車箱、磁盆水、寬坪、白石、黑石窯、黃龍頭、岑峰等。有典型性的是「四龍村」,它是以背著一條南北走向如龍的山貌與村落所處的地形而命名為黃龍頭(龍王頭)、黃龍凹、龍潮灣和青龍坡。還有桂林的象鼻山等等。

還有一種格式,是姓氏與地名的結合,為第一種和第二種格式的綜合部分。在人口密集、地貌各異的地方,這樣的名稱不勝枚舉。如*家*,一般第一個*是姓氏,第二個*一般說的是地貌,如溝、梁、峪、陵、丘、阜、畈、墩、鄉、亭、聚、塢、壁、壘、戍、堡、鎮、鋪、集、市、場、務、平、坪、門、砭、鹼、寺、塔、咀、店、渠、嶺、灣、匯、堖、川、場、窯、城、台、池、坳、屯坎、墳等等。具體如:亢家溝、李家梁、戚家莊、馬家砭、肖家匯、梁家寨、蔡家坪、郭村、賀村、路家村、牛家村、傅家堖、賈家峪、鄭家溝、劉家坡、趙家岔、郭家坪、蘇家嶺、袁家梁、王家灣、朱家墳等。

其中如 「岳各庄」這種名稱,是由於發音的變化演變過來的。岳各庄其實就是岳家莊而已,這些都是由於漢語語音的發展變化而來的。

先秦時代,華北平原以「丘」、「陵」、「阜」命名的地名很多,這反映了當時的地理環境――地貌起伏不平,人們擇高地而居以避洪水,「丘」的消逝則說明它們日後被黃河等河水漫流所挾泥沙淤平;兩漢時,以「鄉」、「亭」、「聚」命名地方,表現了當時的地方基層行政制度;六朝時;塢、壁、壘、戍、堡等地名用字的出現,應與當時豪族大土地所有制以及社會動亂需要防禦有關;唐中葉以後,內地出現的「鎮」、「集」、「市」反映小商業城市的興起,「場」、「務」表明了官營手工業的發達。 「不而」、「不夜」、「不其」等沿海地名常帶「不」字,可以認為是「不」這一古代東北濱海民族的發語音造成的,這些凝聚民族、語言史料的地名,對於了解古代的部族遷徙有很大幫助。有些是姓氏+地貌詞+子這種格式的,如:牛寨子,郝窯子等。還有如八王墳、公主墳等格式的地名。與地貌和姓氏有關的地名種類繁多,是最常見的,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

河北邯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其名最早出現於古本《竹書紀年》。邯鄲地名之由來,現一般以《漢書·地理志》中三國時魏國人張晏的注釋為源:「邯鄲山,在東城下,單,盡也,城廓從邑,故加邑雲。」意思是說,邯鄲的地名源於邯鄲山,在邯鄲的東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單,是山脈的盡頭,邯山至此而盡,因此得名邯單,因為城廓從邑,故單旁加邑( 阝)而成為邯鄲。邯鄲二字作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國地名文化的一個特例。

中國的很多地名中都帶個「洲」或「州」字,在這里也有必要特別說明一下。

古人在製作了「川」字的基礎上,為表達「川」中的小島,才製作出「州」字。「州」的本義是河道中的小島(或稱沙洲)、水中陸地。我國最早的詩集《詩經·周南·關睢》篇中有「關關睢鳩,在河之州」句。《說文解字》:「州,水中可居曰州。周繞其旁。從重川。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在上古洪荒時代,人們還沒有建立行政區劃的概念和區劃單位,帝堯曾經把「水中高土」「州」劃分為九個區域(九州)來進行管理。這就是後人把「州」作為一種行政區劃的雛型。但秦、漢前「州」的范圍很不確定,有「九州」和「十二州」之說,還有「大九州」之說`。皆傳說中的地方行政區劃制度實際上並不存在。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始於京師附近地區外,分境內為十三個監察區,稱為十三州,置刺史巡視境內。東漢末「州」始成為郡以上的一級行政區劃。後世「州」作為行政區劃或存或廢,范圍或大或小,但仍沿用至今。當「州」被用作為行政區劃名稱來表示「赤縣神州」之後,再用它表「水中陸地」似有欠妥,於是古代文人又在「州」字前面加上一個「氵」部首,用「洲」來替代「州」,讓「洲」擁有了「州」原來的涵義,而「州」在現代漢語言中只局限於作地方行政區劃名,城市地名。在我國縣級以上帶「州」或「洲」的城市名稱中,除了「株洲市」和「滿洲里市」用「洲」以外,其他一般皆用「州」。

二、以家族或族群姓氏命名。

中國古代社會結構模式是一個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制度。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根基,決定了中國社會政治結構以及其意識形態。孟子也曾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因此,以姓氏或族群姓氏命名的村落或城市在中國地名中是最多、最常見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宗法社會的人們往往按姓氏聚居,姓氏便成為地名中最富區別意義的亮點。其格式一般*村(鄉、縣)。如河南省的盧氏縣,還有部分村名如姜家、韓家、彌家、李村等。此外還有諸如秦村劉家、秦店張家等格式的村名。

但是,也有地方是反過來的,以居住地為姓氏,如齊國公族大夫分別住在東郭、南郭、西郭、北郭,這四郭便成了姓氏。

三、以方位命名。

如北坡、北社、北婁、北溝、北崖灣;東寨、東堖、東坪、東園、東坡、東山、東攔;南村、南溝、南河、南嶺、南社、南流、南峪、南咀、南貝子;西村、西杜、西社、西灣、西峪、西掌、西坡、西堖、西山頭;中蘭、中庄、中社、中興道、中心梁等。方位常常還與姓氏相結合,這個在前面已經提到過了。

與「州」一樣,「陰」「陽」也是地名中常出現的。在中學語文課本中我們都知道「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中國古代根據《易經》等發端出來的風水堪輿學大有講究(並非完全迷信,參看《中國國家地理》2006年第一期)。因此將地勢的起伏等都採用陰陽五行的方式加以描述。

因此,山的南方因為能照到太陽,稱為陽,山北稱為陰;而水(河)正相反,水北為陽,而水南為陰。但也有例外,湖北漢陽卻在漢江的南面,其原因是歷史上漢水改道,由漢陽城的南面改到北面,而城市名稱未變,所以就形成了一個特例。

四、以植物命名。

如蘋果園、棗林溝、榆林堖、麻地溝、楊林窯、香草坪、柏石、蘆芽溝、椿樹底、檀山溝、杳樹坡等。

五、以動物命名。

有鹿峪、馬鄉、熊坪、鶴山、貓鋪、豹川、羊泉、鰲頭、駱駝道、獐兒坪、綿羊坡、蝦蟆堖、獅子坪等。

六、以神話命名。

有仙人、神泉、石佛、普賢、寺坪、禪房、佛堂、泥河、石牛、神頭、觀音堂、羅漢堂、降香坪、獅子神、老石神、玉女峰、望夫台等。這些地名的起源都跟某個古老的傳說有關,如:

山西神池縣——因明代在境內建有神地堡,並在堡西門外有池水,相傳其水「出無源、去無跡,旱不涸,雨不盈。名曰神池」而得名。

陝西鳳翔縣——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簘的華山隱士簘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

獅子神村——傳說,一少女路經此地遇虎,呼救,突然跳出雄獅咬死老虎,女得救,獅無蹤。村民立獅神廟供奉,易村名為獅子神村。

寺底村——在昔日此地無水,一日忽見白鹿刨亂石,泉水湧出滔滔不絕。故村名曰神泉村。又因村落處於北寨坡「當里寺」之下故俗稱「寺底村」。

羅漢堂村——傳說,五台山文殊寺運送100尊鐵羅漢經此遺失一尊,化人借宿未留而坐化原形,村民建崖堂置其中供奉祭祀,隨即更村名為羅漢堂村。

七、源於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地名。

即以歷史人物或與其相關的歷史活動為背景而生成的地名和以一定的歷史事件以及某一歷史史實為背景形成的地名。如:長仙門、通遠門、迎恩門等。

祁縣,因春秋時晉國大夫祁奚食邑於此,而得名。

介休(市),因相傳春秋時期晉國貴族介子推偕田隱居並死於境內之綿山而。

稷山(縣),相傳後稷曾於縣境南陲的山中教民稼稿,後稱為此山為稷王山,此地又因其山而得名「稷山」。

左權(縣),古稱僚陽,後幾經改名。1942年9月,為紀念左權將軍在此殉國,改名左權縣。

聞喜(縣),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原名左邑縣,因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劉徹經此地時,聽到官軍破南粵(今廣東)的喜訊,遂改縣為為聞喜。

靈石(縣),因隋文帝開皇十年挖河道時發現的古代隕石而得名。

八、含有寓意的地名。

這些地名要麼是有史料記載、要麼有時引詩為名。一般來說都為城市的名稱。山西有個繁峙(縣),因「城於山麓,群山環而拱之,而得名」。因此,「繁峙」,實際上就是對該縣境內高山環繞的地勢特徵的一種概括性描述。

舉例如:

成都:最早對成都二字作出解釋的是宋人樂史的《太平寰宇記》(卷七二)。樂史認為成都的得名是「以周太王從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宋人祝穆《方輿勝覽》成都府路郡名條認為「蓋取《史記》所謂三年成都之義,這種說法流傳甚廣,影響較大。還有一說是望帝杜宇新營過這座都城,所以取名『成都』,是取成功、成就、完成的意義」。再有就是根據《山海經》有「成都載天」之山、「成侯之山」的文字記載,認為成都的「成」是古族名或國名,其字形為戊與丁的合體,戊是斧鉞的形象,丁象箭或箭中靶形,成侯就是以這個字來作為部落酋王的權力的象徵。「都」字在藏語中指兩條河的交匯處 。按照這樣的的解釋,成都二字的含義就應是成侯居住的(兩河交匯的)地方。也有人則認為成都二字「不過是用中原華夏文字對蜀語『成都』這兩個音的一種對譯罷了」。這種起源飽含爭議的地名,在中國也是比較多的。

長春:關於長春地名的由來,從一些地理資料記載,有如下說法:一說是,長春之名是以長春花而命名的。此種說法,《滿洲地名考》中略加提到:即「長春之意,是薔薇的異名」;二說是:據《長春縣志》記載:長春廳「設治地點,原在長春堡較東偏數里,命名放由此起。而建置之處,土人更名之日,新立城雲。」由此得出長春之名,是因廳設於長春堡附近,而故名。然而長春堡之名由何而來呢,據1982年《長春地名》資料記載:長春堡是由新遷居此地的漢族人命名的,是吉祥之意;另則,長春堡是沿用了遼金時代的長春州的舊名,因此地原屬於長春州轄境。三說,乾隆幾次在夏季到長白山祭祖路過這里時都發現這里的氣候比盛京涼爽很多,而且風景宜人,便順口說出「長白山下春常在,伊通河畔人人愛」的詩句,於是嘉慶5年(1800年)開始在此建立地方行政機構,取其中第一句的兩字設「長春廳」。

無錫:「無錫」這一地名的由來,現存在兩種說法。一種說法即現在流行的說法,認為周、秦間錫山產錫,至漢朝錫盡,故名「無錫」。另一種說法認為「無錫」是古越語地名之一。「無」是發語詞,無實義,「錫」的原義因古越語佚亡已久,無從考證。有些人認為,「無錫」和江浙地區其它許多地名,如夫椒、餘杭、句容、姑蘇等一樣,都是屬於齊頭式地名,冠首字雖然寫法不同,但古音相合或相近,都是古越語的發語詞,無實義。這些地名隨著古代吳越地區的氏族遷徙、流散和與華夏族的融合,原義漸至湮沒,但一部分卻因用漢字記錄同樣的音而保存下來,後人不知道所由來,往往望文生義,妄加解釋。又有學者認為,「無錫」是因為生活在無錫的一個古越人部落以一種「治鳥」為圖騰而得名,其本義應上「神」。

甘肅:以甘州、肅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屬關內道和隴右道;宋時東部屬宋秦鳳路,西部屬西夏;金分秦鳳路為秦鳳、臨洮、慶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肅路(不久即改甘州路),為甘肅得名的開始,後改寧夏行省為甘肅行省;明為陝西行都司;清分陝西省恢復甘肅省,省名至今未變。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屬河東道;宋設河東路;金分河東北、南路;元設山西河東道,為山西得名的開始;明置山西省,後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屬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後設湖南觀察使,為湖南得名的開始;宋稱湖南路;元設嶺北湖南道;明屬湖廣省,後改省為湖廣布政使司;清分湖廣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九、合並或更改的地名。

主要是指在建制變更中,因兩地名合並而成的新地名。如:

山西臨猗(縣):臨猗(縣)因1954年由原臨晉、猗氏兩縣合並而成,而得名。

陝西的醴泉(縣):因有泉水甘甜的醴泉得名,表明該縣擁有豐富的優質礦泉水資源。而1964年為簡化「醴」字改作「禮泉」。

內蒙古烏海市:烏達市、海勃灣市合並。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縣、博山縣合稱,後設特區,轄有兩縣;後建制名屢變化,最後為地級淄博市。

遼寧省盤錦市:錦州市盤山縣升格,取盤山、錦州各一字。

通過對地名起源研究,可以了解這個地方的歷史文化以及民俗風情、特色等。四川安樂縣有個「卧佛溝」,人們沿著這個耐人尋味的地名,果真發現了一尊巨大的石佛及盛唐時期釋迦牟尼涅磐的岩刻畫像,還發現古人埋藏的40多萬字的佛經,為佛學研究和唐代文化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資料。夏、商、周是我國上古時期三個相繼的朝代,然而長期找不到夏朝的物證。1977年,考古學家以河南登封縣一個叫「王城崗」的古地名為線索,在那裡挖掘出城牆基槽,經C—14測定為夏朝遺址。

⑹ 地名是一個地域文化的載體

①表述錯或歲散誤,漢字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標志;
②④符合題意,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雀罩,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衫氏體.「地名承載著大量歷史記憶和民俗風情,是一個地方的文化坐標」說明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和特定象徵,蘊藏著人們的思想情感和價值認同;
③不合題意,材料內容不體現地名的穩定性及民族性特色.
故本題選D

⑺ 中國地名命名的地理文化特徵

國地理命名的地理文化特徵很多,比如華山北面的地名叫山陰,黃河北面的城市叫洛陽,也有直接拿山做地名的,比如蒙山以山做地名,此外,還有漢陽,漢川等等。有些地名在山的南面的帶陽字。在水的北面的也帶陽字。

⑻ 地名中的文化背景

拉薩(聖地---藏語)
邯鄲(邯鄲學步)
淺談中國地名

從猿到人,由野蠻到文明,造就了人類以語言、文字命名事物的稟性。試看:天上地下,宏觀微觀,似乎找不到已被人類認識而沒有名稱的事物,連古代不可能涉足的月球也被富於想像的中國人虛擬出一座「廣寒宮」。

人類把許多地理實體標記為一個地名,用來識別不同地域的符號,它是人們進行社會活動交往的工具,也是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文化寶藏。而我國存在著大量古地名和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地名。它們遍布在山嶺、溪渠、湖塘、風景名勝、文物古跡、紀念場所、古遺址、古建築及街巷等處,它是我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名人輩出的地理標志和生動寫照。有的古遺存雖在歷史滄桑中湮沒了,只留下名稱,但後人能憑借這些名稱,勾起對歷史的記憶而尋覓其蹤跡。它是古老的地理座標。大量古老地名的存在,剖視了中國不同時空的文化層面,是展示中華歷史的漫漫長卷,也是活生生的時空民生畫卷,理應作為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加以保護。「地名是民族文化遺產」,這是聯合國第5屆地名標准化會議對地名的物質性、社會性和文化意義的定位。

我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民族眾多,不僅是世界上地名數量最多的國家,而且其文化底蘊之深厚也非一般國家所能比擬,是一座地名文化資源的「富礦」。而文化的基本結構可以分為四個層面的內容:其一為物質文化,包括人類加工製造的生產、生活的器具及其相關的技術;其二為精神文化,包括人們的思想、信念、價值觀以及心態等;其三為行為文化,指人悶在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的行文模式;其四為制度文化,表現為人們在社會實踐中確立的社會規范。地名的起因和分類,一般也都從這四個方面談起。

地名的分類和起源

地名種類繁多,意義各異。在這里只能列舉一些比較常見的種類。而且部分地名分類的界限也比較模糊,既可以說是以姓氏分,也可以說是以地貌分,所以在本文中就不細摳其類別了。

一、以地貌特徵或地物命名。

如黑龍江、大橫溝、青崖頭、石崖只、窯子門、中岔口、嶺底、坡頭、沙凹、紅土坡、萇池、紅崖底、窄門只、車箱、磁盆水、寬坪、白石、黑石窯、黃龍頭、岑峰等。有典型性的是「四龍村」,它是以背著一條南北走向如龍的山貌與村落所處的地形而命名為黃龍頭(龍王頭)、黃龍凹、龍潮灣和青龍坡。還有桂林的象鼻山等等。

還有一種格式,是姓氏與地名的結合,為第一種和第二種格式的綜合部分。在人口密集、地貌各異的地方,這樣的名稱不勝枚舉。如*家*,一般第一個*是姓氏,第二個*一般說的是地貌,如溝、梁、峪、陵、丘、阜、畈、墩、鄉、亭、聚、塢、壁、壘、戍、堡、鎮、鋪、集、市、場、務、平、坪、門、砭、鹼、寺、塔、咀、店、渠、嶺、灣、匯、堖、川、場、窯、城、台、池、坳、屯坎、墳等等。具體如:亢家溝、李家梁、戚家莊、馬家砭、肖家匯、梁家寨、蔡家坪、郭村、賀村、路家村、牛家村、傅家堖、賈家峪、鄭家溝、劉家坡、趙家岔、郭家坪、蘇家嶺、袁家梁、王家灣、朱家墳等。

其中如 「岳各庄」這種名稱,是由於發音的變化演變過來的。岳各庄其實就是岳家莊而已,這些都是由於漢語語音的發展變化而來的。

先秦時代,華北平原以「丘」、「陵」、「阜」命名的地名很多,這反映了當時的地理環境――地貌起伏不平,人們擇高地而居以避洪水,「丘」的消逝則說明它們日後被黃河等河水漫流所挾泥沙淤平;兩漢時,以「鄉」、「亭」、「聚」命名地方,表現了當時的地方基層行政制度;六朝時;塢、壁、壘、戍、堡等地名用字的出現,應與當時豪族大土地所有制以及社會動亂需要防禦有關;唐中葉以後,內地出現的「鎮」、「集」、「市」反映小商業城市的興起,「場」、「務」表明了官營手工業的發達。 「不而」、「不夜」、「不其」等沿海地名常帶「不」字,可以認為是「不」這一古代東北濱海民族的發語音造成的,這些凝聚民族、語言史料的地名,對於了解古代的部族遷徙有很大幫助。有些是姓氏+地貌詞+子這種格式的,如:牛寨子,郝窯子等。還有如八王墳、公主墳等格式的地名。與地貌和姓氏有關的地名種類繁多,是最常見的,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

河北邯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其名最早出現於古本《竹書紀年》。邯鄲地名之由來,現一般以《漢書·地理志》中三國時魏國人張晏的注釋為源:「邯鄲山,在東城下,單,盡也,城廓從邑,故加邑雲。」意思是說,邯鄲的地名源於邯鄲山,在邯鄲的東城下,有一座山,名叫邯山,單,是山脈的盡頭,邯山至此而盡,因此得名邯單,因為城廓從邑,故單旁加邑( 阝)而成為邯鄲。邯鄲二字作為地名,三千年沿用不改,是中國地名文化的一個特例。

我國的很多地名中都帶個「洲」或「州」字,在這里也有必要特別說明一下。

古人在製作了「川」字的基礎上,為表達「川」中的小島,才製作出「州」字。「州」的本義是河道中的小島(或稱沙洲)、水中陸地。我國最早的詩集《詩經·周南·關睢》篇中有「關關睢鳩,在河之州」句。《說文解字》:「州,水中可居曰州。周繞其旁。從重川。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在上古洪荒時代,人們還沒有建立行政區劃的概念和區劃單位,帝堯曾經把「水中高土」「州」劃分為九個區域(九州)來進行管理。這就是後人把「州」作為一種行政區劃的雛型。但秦、漢前「州」的范圍很不確定,有「九州」和「十二州」之說,還有「大九州」之說`。皆傳說中的地方行政區劃制度實際上並不存在。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始於京師附近地區外,分境內為十三個監察區,稱為十三州,置刺史巡視境內。東漢末「州」始成為郡以上的一級行政區劃。後世「州」作為行政區劃或存或廢,范圍或大或小,但仍沿用至今。當「州」被用作為行政區劃名稱來表示「赤縣神州」之後,再用它表「水中陸地」似有欠妥,於是古代文人又在「州」字前面加上一個「氵」部首,用「洲」來替代「州」,讓「洲」擁有了「州」原來的涵義,而「州」在現代漢語言中只局限於作地方行政區劃名,城市地名。在我國縣級以上帶「州」或「洲」的城市名稱中,除了「株洲市」和「滿洲里市」用「洲」以外,其他一般皆用「州」。

二、以家族或族群姓氏命名。

中國古代社會結構模式是一個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制度。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社會根基,決定了中國社會政治結構以及其意識形態。孟子也曾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因此,以姓氏或族群姓氏命名的村落或城市在中國地名中是最多、最常見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宗法社會的人們往往按姓氏聚居,姓氏便成為地名中最富區別意義的亮點。其格式一般*村(鄉、縣)。如河南省的盧氏縣,還有部分村名如姜家、韓家、彌家、李村等。此外還有諸如秦村劉家、秦店張家等格式的村名。

但是,也有地方是反過來的,以居住地為姓氏,如齊國公族大夫分別住在東郭、南郭、西郭、北郭,這四郭便成了姓氏。

三、以方位命名。

如北坡、北社、北婁、北溝、北崖灣;東寨、東堖、東坪、東園、東坡、東山、東攔;南村、南溝、南河、南嶺、南社、南流、南峪、南咀、南貝子;西村、西杜、西社、西灣、西峪、西掌、西坡、西堖、西山頭;中蘭、中庄、中社、中興道、中心梁等。方位常常還與姓氏相結合,這個在前面已經提到過了。

與「州」一樣,「陰」「陽」也是地名中常出現的。在中學語文課本中我們都知道「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中國古代根據《易經》等發端出來的風水堪輿學大有講究(並非完全迷信,參看《中國國家地理》2006年第一期)。因此將地勢的起伏等都採用陰陽五行的方式加以描述。

因此,山的南方因為能照到太陽,稱為陽,山北稱為陰;而水(河)正相反,水北為陽,而水南為陰。但也有例外,湖北漢陽卻在漢江的南面,其原因是歷史上漢水改道,由漢陽城的南面改到北面,而城市名稱未變,所以就形成了一個特例。

四、以植物命名。

如蘋果園、棗林溝、榆林堖、麻地溝、楊林窯、香草坪、柏石、蘆芽溝、椿樹底、檀山溝、杳樹坡等。

五、以動物命名。

有鹿峪、馬鄉、熊坪、鶴山、貓鋪、豹川、羊泉、鰲頭、駱駝道、獐兒坪、綿羊坡、蝦蟆堖、獅子坪等。

六、以神話命名。

有仙人、神泉、石佛、普賢、寺坪、禪房、佛堂、泥河、石牛、神頭、觀音堂、羅漢堂、降香坪、獅子神、老石神、玉女峰、望夫台等。這些地名的起源都跟某個古老的傳說有關,如:

山西神池縣——因明代在境內建有神地堡,並在堡西門外有池水,相傳其水「出無源、去無跡,旱不涸,雨不盈。名曰神池」而得名。

陝西鳳翔縣——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簘的華山隱士簘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

獅子神村——傳說,一少女路經此地遇虎,呼救,突然跳出雄獅咬死老虎,女得救,獅無蹤。村民立獅神廟供奉,易村名為獅子神村。

寺底村——在昔日此地無水,一日忽見白鹿刨亂石,泉水湧出滔滔不絕。故村名曰神泉村。又因村落處於北寨坡「當里寺」之下故俗稱「寺底村」。

羅漢堂村——傳說,五台山文殊寺運送100尊鐵羅漢經此遺失一尊,化人借宿未留而坐化原形,村民建崖堂置其中供奉祭祀,隨即更村名為羅漢堂村。

七、源於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的地名。

即以歷史人物或與其相關的歷史活動為背景而生成的地名和以一定的歷史事件以及某一歷史史實為背景形成的地名。如:長仙門、通遠門、迎恩門等。

祁縣,因春秋時晉國大夫祁奚食邑於此,而得名。

介休(市),因相傳春秋時期晉國貴族介子推偕田隱居並死於境內之綿山而。

稷山(縣),相傳後稷曾於縣境南陲的山中教民稼稿,後稱為此山為稷王山,此地又因其山而得名「稷山」。

左權(縣),古稱僚陽,後幾經改名。1942年9月,為紀念左權將軍在此殉國,改名左權縣。

聞喜(縣),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原名左邑縣,因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劉徹經此地時,聽到官軍破南粵(今廣東)的喜訊,遂改縣為為聞喜。

靈石(縣),因隋文帝開皇十年挖河道時發現的古代隕石而得名。

八、含有寓意的地名。

這些地名要麼是有史料記載、要麼有時引詩為名。一般來說都為城市的名稱。山西有個繁峙(縣),因「城於山麓,群山環而拱之,而得名」。因此,「繁峙」,實際上就是對該縣境內高山環繞的地勢特徵的一種概括性描述。

舉例如:

成都:最早對成都二字作出解釋的是宋人樂史的《太平寰宇記》(卷七二)。樂史認為成都的得名是「以周太王從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宋人祝穆《方輿勝覽》成都府路郡名條認為「蓋取《史記》所謂三年成都之義,這種說法流傳甚廣,影響較大。還有一說是望帝杜宇新營過這座都城,所以取名『成都』,是取成功、成就、完成的意義」。再有就是根據《山海經》有「成都載天」之山、「成侯之山」的文字記載,認為成都的「成」是古族名或國名,其字形為戊與丁的合體,戊是斧鉞的形象,丁象箭或箭中靶形,成侯就是以這個字來作為部落酋王的權力的象徵。「都」字在藏語中指兩條河的交匯處 。按照這樣的的解釋,成都二字的含義就應是成侯居住的(兩河交匯的)地方。也有人則認為成都二字「不過是用中原華夏文字對蜀語『成都』這兩個音的一種對譯罷了」。這種起源飽含爭議的地名,在中國也是比較多的。

長春:關於長春地名的由來,從一些地理資料記載,有如下說法:一說是,長春之名是以長春花而命名的。此種說法,《滿洲地名考》中略加提到:即「長春之意,是薔薇的異名」;二說是:據《長春縣志》記載:長春廳「設治地點,原在長春堡較東偏數里,命名放由此起。而建置之處,土人更名之日,新立城雲。」由此得出長春之名,是因廳設於長春堡附近,而故名。然而長春堡之名由何而來呢,據1982年《長春地名》資料記載:長春堡是由新遷居此地的漢族人命名的,是吉祥之意;另則,長春堡是沿用了遼金時代的長春州的舊名,因此地原屬於長春州轄境。三說,乾隆幾次在夏季到長白山祭祖路過這里時都發現這里的氣候比盛京涼爽很多,而且風景宜人,便順口說出「長白山下春常在,伊通河畔人人愛」的詩句,於是嘉慶5年(1800年)開始在此建立地方行政機構,取其中第一句的兩字設「長春廳」。

無錫:「無錫」這一地名的由來,現存在兩種說法。一種說法即現在流行的說法,認為周、秦間錫山產錫,至漢朝錫盡,故名「無錫」。另一種說法認為「無錫」是古越語地名之一。「無」是發語詞,無實義,「錫」的原義因古越語佚亡已久,無從考證。有些人認為,「無錫」和江浙地區其它許多地名,如夫椒、餘杭、句容、姑蘇等一樣,都是屬於齊頭式地名,冠首字雖然寫法不同,但古音相合或相近,都是古越語的發語詞,無實義。這些地名隨著古代吳越地區的氏族遷徙、流散和與華夏族的融合,原義漸至湮沒,但一部分卻因用漢字記錄同樣的音而保存下來,後人不知道所由來,往往望文生義,妄加解釋。又有學者認為,「無錫」是因為生活在無錫的一個古越人部落以一種「治鳥」為圖騰而得名,其本義應上「神」。

甘肅:以甘州、肅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屬關內道和隴右道;宋時東部屬宋秦鳳路,西部屬西夏;金分秦鳳路為秦鳳、臨洮、慶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肅路(不久即改甘州路),為甘肅得名的開始,後改寧夏行省為甘肅行省;明為陝西行都司;清分陝西省恢復甘肅省,省名至今未變。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屬河東道;宋設河東路;金分河東北、南路;元設山西河東道,為山西得名的開始;明置山西省,後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屬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後設湖南觀察使,為湖南得名的開始;宋稱湖南路;元設嶺北湖南道;明屬湖廣省,後改省為湖廣布政使司;清分湖廣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九、合並或更改的地名。

主要是指在建制變更中,因兩地名合並而成的新地名。如:

山西臨猗(縣):臨猗(縣)因1954年由原臨晉、猗氏兩縣合並而成,而得名。

陝西的醴泉(縣):因有泉水甘甜的醴泉得名,表明該縣擁有豐富的優質礦泉水資源。而1964年為簡化「醴」字改作「禮泉」。

內蒙古烏海市:烏達市、海勃灣市合並。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縣、博山縣合稱,後設特區,轄有兩縣;後建制名屢變化,最後為地級淄博市。

遼寧省盤錦市:錦州市盤山縣升格,取盤山、錦州各一字。

通過對地名起源研究,可以了解這個地方的歷史文化以及民俗風情、特色等。四川安樂縣有個「卧佛溝」,人們沿著這個耐人尋味的地名,果真發現了一尊巨大的石佛及盛唐時期釋迦牟尼涅磐的岩刻畫像,還發現古人埋藏的40多萬字的佛經,為佛學研究和唐代文化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資料。夏、商、周是我國上古時期三個相繼的朝代,然而長期找不到夏朝的物證。1977年,考古學家以河南登封縣一個叫「王城崗」的古地名為線索,在那裡挖掘出城牆基槽,經C—14測定為夏朝遺址。

地名的簡稱

隨著漢語語匯的日益豐富,由若干單詞聯合表達復雜意思的片語大量涌現,影響了人們書寫、口述的便捷,於是許許多多地名的「簡稱」油然而生……

京、津、冀、晉、內蒙古、遼、吉、黑、滬、蘇、浙、皖、閩、贛、魯、豫、鄂、湘、粵、桂、瓊、渝、川或蜀、貴或黔、雲或滇、藏、陝或秦、甘或隴、青、寧、新、港、澳、台――這是沿襲多年的全國現行34個省級政區的「簡稱」,但其中也有可探討、可商榷的之處。其中冀、晉、滬、皖、閩、贛、魯、豫、鄂、湘、粵、桂、瓊、渝等14個只能算作是「別稱」而已,因為都不在其政區全稱的用字范圍之內。部分大、中城市也有自己的簡稱或者別稱。南京市~寧,廣州市~穗,寧波市~甬,福州市~榕,成都市~蓉,太原市~並,開封市~汴,九江市~潯。

難讀、易讀錯的地名

據說在80年前,馮玉祥手下的一個參謀在書寫作戰命令的時候,把部隊集結的地點沁陽隨手寫成泌陽。沁陽在河南北部的焦作地區,而泌陽在河南南部的駐馬店地區。只多了一筆,部隊瞎跑了幾百公里,整個戰役也就完全失敗了。

在我國的地名中有著許多易讀錯和難讀的地名。像福建廈門、廣東番禺、安徽蚌埠,雖然也含有異音字,但因為知名度高,被誤讀的幾率相對比較低。

讀錯山東東阿的比較少,感謝關於阿膠的廣告;讀錯涪陵的比較少,感謝來自涪陵的榨菜;讀錯山西洪洞的也比較少,主要還是那句「蘇三離了洪洞縣」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

浙江的麗水(Lí離)被誤讀成麗(Lì立)水,台州(Tāi)被誤讀成台(Tái抬)州;

安徽的亳(Bó駁)州,幾乎經常被讀作多了一橫的毫(Háo)州;

湖北的監利(Jiàn見)被誤讀成監(Jiān尖)利;

河南的浚縣(Xùn訓)被誤讀成浚(Jùn俊)縣;

湖南的耒陽(Lěi壘) 被誤讀成來陽,而真正的萊陽在山東;

郴州(Chēn抻)被誤讀成彬(Bīn賓)州;

新疆的巴音郭楞(Léng)被誤讀成愣(Lèng);

內蒙古的巴彥淖爾(Nào鬧)被誤讀成卓(Zhuó);

河北的蔚縣,正確讀音是Yù(玉);

安徽的歙縣,正確讀音是Shè(社);六安,正確讀音是Lù(路);

山西的繁峙縣,正確讀音是Shì(是);長子縣,正確讀音是Zhǎng(掌);

山東莘(Shēn深)縣,學生們一般讀不錯,因為有莘莘學子之說;但上海有個莘庄(Xīn新)。

江西鉛山(Yán鹽),誤讀率很高,「鉛」還是多音字而且是地名專用的字音。

還有很多難讀的地名:

山西的隰縣(Xí),山東的莒縣(Jǔ),茌(Chí)平,河北的井陘(Xíng),蠡縣(Lǐ),四川的郫縣(Pí),珙縣(Gǒng),犍為(Qián前),安徽的黟縣(Yī),樅陽(Zōng),湖北的鄖縣(Yún),江西的婺源(Wù);浙江的鄞縣(Yín),江蘇的盱眙(XūYí),邗江(Hán),邳州(Pī),河南的柘城(Zhè),武陟(Zhì);

湴bàn,方言指「爛泥」,江西萍鄉市的源湴鄉以地處山間多爛泥田得名;

luó,瑤語指「茅草」,湖南洞口縣溪瑤族鄉的名稱起源,相傳是明代有瑤族在溪邊蓋茅草屋定居。

還有特定含義的自造字。例如:氵鵣chí,用於浙江永嘉縣五氵鵣鄉,相傳獵人在此發現水邊有五隻美麗的水鳥鸂鶒(xī chì),後人為此地取名五「氵鵣」――因「鸂鶒」二字書寫復雜,每字取一部分組合而成;石太tài,廣東英德市民間用以指稱一邊高一邊低的石山,高處稱上石太,下石太鎮座落低的一邊,故名。曾深入探索我國古代地名學理論並頗有建樹的金祖孟先生談到:「中國最古的地名,往往同一字包括專名、通名兩部,如『嵩』字,上半『山』字為通名,下半『高』字為專名;『汾』字,左旁『水』為通名,右旁『分』字為專名;『郿 』字,左旁『眉』字為專名,右旁『邑』字為通名。此外,如岐、岢、岱、崤、岷、崞、嶧諸山名,汝、江、汶、沁、沂、沅、河、泌、沭、泗、洛、洙、洧、浙、淮、淝、濟、淄、渭、湘、漢諸水名,邠、邢、邲、邳、邰、邽、郫、郢、鄆、鄭諸地域名,都是古代地名。這種古地名的產生,不僅是『用字命名』,而且是『造字命名』。」

淼miǎo,形容水大,江蘇常熟市淼泉鎮以境內河道縱橫、水網密布得名,而其正體字「渺」卻有微小意;甽zhèn,「山下根之受山上流水處曰甽」(《釋名,釋山》),浙江寧海縣深甽鎮起名於千年前的宋代,且「甽」原是本字,而今之正體字「圳」卻是嶺南俗寫;tún,同「坉、屯」,意為寨子,在貴州省興仁縣腳鎮則形象表現其「建村於土台之上」的地理特徵。

當然,語言是流動的,是液態的,今天的錯誤有些或許就成為明天的正音了,這一切都是人逐漸造就的,字典只是一個特定時代的語音規范。但是,讀對一個地方的地名,是對別人的起碼的尊重。

地名文化中的奇葩:北京胡同文化

在中國地名中,最具特色的,當屬北京胡同了。北京地名的以胡同相稱的居多,而且大多集中在城區,郊區的數量較少。可以說胡同是北京最具特色的地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景觀和文化景觀。老北京就是由胡同組成的,胡同是北京的精髓。所以有關胡同的研究也就成為北京地名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幾百來,有關胡同的著述數不勝數,從不同角度對胡同的起源、形成、命名、變化及文化內涵進行深層次的考證和研究,逐步形成了獨具北京特色的「胡同文化」。

對「胡同」這一地名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六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也是最通常的說法,是說「胡同」一詞的本意為蒙古語「水井」的意思,其最初的發音為「忽洞」。現在內蒙古地區用「井」做地名的也很多,「賽因忽洞」(好的井)、「哈業忽洞」(雙井)。因為城鎮居民生存離不開水井,所以有人居住的地方就必有水井,於是「井」便成為人們居住地的代稱。蒙古人建立元朝後,也將此語帶入中原,於是人們將「忽洞」逐步諧音為「胡同」。

第二種說法是說「胡同」的原意為「浩特」。蒙古語中稱城鎮為「浩特」,蒙古人進入中原後,將北京作為大都城,於是便按照他們的習慣,將中原城鎮街巷也稱為「浩特」,後被京城的漢族人訛成了「胡同」。

第三種說法是說金、元時期,中原漢人將北方少數民族稱為「胡人」。蒙古人建立元朝後,京城的漢族人仍私下裡叫他們「胡人」,並把他們居住的地方稱為「胡同」,為「胡人大同」之意。

第四種說法與第一種說法完全不同,認為「胡同」一詞的起源與水井無關,而是與火有密切的關系,即與漢語中的「火巷」有直接關系。這種「火巷」就是南宋時期人們在城市中設置的防火隔離帶。因為城市中人員密集,房屋鱗次櫛比,水源缺乏,一旦失火就會延燒百家,為了防止火災的蔓延,便設置了防火的隔離帶——「火巷」。「火巷」一詞本是漢語,但從蒙古人口中讀出,再由其讀音轉譯成漢語,就成了「胡同」了。

第五種說法是說「胡同」兩個字的正寫是「胡衕」,它是從蒙古語而來的。在蒙古人居住地,比村落稍大的部落叫「胡衕」。元朝在建大都時,最初是按片建設居民區的,每一片就是一個比村落小的居民聚落,於是便按照蒙古人的習慣,將其稱為「胡衕」。因「胡衕」書寫繁瑣,於是就簡寫成「胡同」。

第六種說法是說元朝初期,蒙古人開始興建元大都,當時城內居民的住房都是按片建設的,中間辟有通道等,這種通道在蒙古語中讀音為「火疃」,後來北京人便將那些居住區之間相通的小通道、小過通、橫街、小巷等通稱為「火疃」,以後被諧音為「胡同」。

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羅棋布,數目達到7000餘條,每條都有一段掌故傳說。胡同的名稱五花八門,有的以人物命名,如文丞相胡同;有的以市場、商品命名,如金魚胡同;有的以北京土語命名,如悶葫蘆罐胡同等。如司禮監胡同、恭儉胡同(內宮監變音而來)、織染局胡同、酒醋局胡同、鍾鼓司胡同、惜薪司胡同、蠟庫胡同、瓷器庫胡同等等,都是歷代內府太監的監、局、司、庫,各衙門所在地,顯示了當時皇城的范圍。從前眾多的衙署也遺留下不少胡同地名,如東廠胡同是明代有名的錦衣衛所在地,是太監殘害忠良的地方。南、北太常胡同,是以太常寺而取名。貢院胡同,為明清的考場。許多權貴第宅所在地,也成了胡同名字,如李閣老胡同,《長安客話》說李東陽的居住所在武定侯胡同,為永樂年間功臣郭英的住宅所在。汪家胡同原清雍正、乾隆時寵臣汪由郭的居住所在。同時,手藝好的手工業者、買賣公道的商販,也因居所被人叫熟,慢慢形成了胡同。如劉蘭塑胡同、磨刀兒胡同、粉房劉胡同、豆腐陳胡同、沙鍋劉胡同等。甚至一般老百姓名字也成了胡同的名稱,如王老胡同、石老娘胡同、宋姑娘胡同,等等,據說這類以貧賤者命名的胡同大大超過權貴者命名的胡同,這是北京胡同名稱值得稱道的地方。

地名文化源源流長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與情感、思想與道德、智慧與價值,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層面,地名正是一個獨具特色的層面。地名是各個歷史時代人類活動的產物。它記錄了人類探索世界和自我的輝煌,記錄了戰爭、疾病、浩劫與磨難,記錄了民族的變遷與融合,記錄了自然環境的變化,有著豐富的歷史、地理、語言、經濟、民族、社會等科學內涵,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是人類歷史的活化石。作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我們不僅要了解自己祖國深厚的歷史文化遺產,而且還要對一些逐漸消失的地名加以保護,才能夠更好的繼承和發揚我們的傳統文化。為使古老的地名更好地為當今、為後世服務,必須增強對地名文化資源的保護意識,從我們身邊做起……
參考資料:internet

⑼ 「地名文化」是集體記憶,是人類共同的精神家園與文明脈絡。「請問您尊姓大名,從何出來,往何處去」中

選擇b
因為題干強調的是集體
34都注重集體角度

⑽ 什麼是「在地文化」

「在地文化」簡而言之當地地區、地域的文化,又可以叫做「地域文巧念化」。地域文化指中華大地特定區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

地域文化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與環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獨特性。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圍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單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10)什麼叫突出地名文化擴展閱讀

中國地區和城市之間的競爭在某種程度上是政治、文化和經濟之間的競爭。在中國,區域文化與市場經濟是混合的、滲透的、相互依存的,沒有文化符號就轎頌找不到產品,沒有文化影響就找不到銷售,沒有文化影響就找不到銷售。

理論和實踐都表明,特定地區的文化背景、文化氛圍和勞動者的文化素質日益成為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軟環境。如果一個城市沒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具有吸引力的區域文化,那麼孝帆困它將落後於競爭對手。

閱讀全文

與什麼叫突出地名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8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