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溫州傳統文化有多少

溫州傳統文化有多少

發布時間:2023-05-22 05:48:12

A. 溫州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1、三朝。結婚和孩子出生的第三天,都叫「三朝」。後者俗稱「三日兒」。洗生婆要在「三朝」為嬰兒洗浴、更衣和檢視臍帶痕。外婆家要送禮,內有壽桃、紅蛋、花生、福壽糕及四季衣物。主家要擺酒請洗生婆和女客。

2、芥菜飯。農歷二月初二,溫州素有吃芥菜飯的習俗,謂可以防止生疥瘡。《瑞安縣志》記載:「取芥菜煮飯食之,雲能明目,蓋取清精之義」。芥菜飯佐料有肉絲、香菇絲和蝦米等。

3、吃巧食。每逢七夕吃「巧食」習俗。「巧食」是米粉拌紅糖、蘸芝麻製成,有舌形、指形等。夜把「巧食」拋在瓦背上,酬謝喜鵲搭橋之功,並望多給人間報喜。

(1)溫州傳統文化有多少擴展閱讀:

1、溫州歷史悠久,有豐富的文化遺存。甌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等源遠流長,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戲曲、造型藝術、民間美術、民間手工技藝、民間習俗等有著深厚的底蘊和獨特的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十分豐富。

2、自2005年非遺保護工作全面開始以來,通過溫州市性普查,共確定非遺線索55萬余條,有價值項目27000餘個。在此基礎上成功申報和公布樂清黃楊木雕、細紋刻紙、溫州鼓詞、泰順的葯發木偶、永嘉崑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家級17項,省級78項,市級227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國家級6人,省級64人。

B. 溫州民風民俗的資料

一、關門炮和開門炮的說法在溫州有關門炮、開門炮的說法,在網上有傳閱,我這里也來講敘自己的見聞。在年三十晚上,溫州人家關門時做輪旁的最後一件事就是在門外放炮仗,稱之為關門炮,表示舊歲平安。大年初一清晨,溫州人家開門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門外放炮仗,稱之為開門炮,用以圖新年吉利。開門炮關門炮一般放三個雙聲爆仗(俗稱二踢腿),不過一般備四個炮仗,俗稱「帶四放三」,留一個作預備。這是我們在溫州過年溫州老闆們給我講的有關於過年的習俗,這很適用,我在永嘉甌北鎮這里,每年都會看到這樣的情況。過年,這里農家還是有在三十下午,煮豬頭肉敬神和仙,然後三十晚上點長明燈,以示一年的最後一個晚上平安吉祥。二、過年吃年糕在甌北鎮這里,村民都有吃年糕的習慣, 正月初一的早餐,也就是新年的第一餐一般是大年三十准備好的,菜碟一定要用高盞碗,取其高字,謂「一年高一年」,也有食年糕的,「糕」與「高」諧音。吃年糕,我也喜歡吃,其做法有有炒年糕,煮年糕,蒸年糕,還有的就是油炸年糕。這些做法都很普通,但在西南三省一市或其它地方是很少有的,我喜歡吃年糕,最喜歡水煮脊喚年糕,油而不膩,有清菜淡香,還有蔥香和海鮮的鮮味。說真的,第一次吃年糕還是在樂清市柳市鎮上一個同事家裡吃的,雖然很普通但也表達了他們的熱情,還記得,端上年糕同事就說:「小劉,祝你年年升高。」就為這句話,我吃得現在還想吃那同事家的年糕,在甌北鎮吃了這么多,我覺得還是在樂清那碗最好吃。也許,那是心情的原因,還有好奇的原因,而現在太普通了和平常了。人就是這樣喜歡平淡發生在自己平常的事情上。外賣的年糕,就做成櫻桐凱一包,一包五條相連成塊,要吃時,打開包裝用菜刀切成橢圓塊狀,或蒸、炒、煮、煎都可以。水煮年糕清香可人,潤滑而爽口,再加上青菜葉的清香,蝦米的鮮味,那味道真是回味無窮。蒸年糕,是將其切成塊狀,放到蒸籠里蒸熟,煮後加白糖、或其它調料,你想吃什麼風味都可以調出。煎年糕,就是用油煎,煎至油黃,再加適當香料或其它自己喜歡的調味料,那種香酥味美的回味給人又是另一翻佳境。不管如何做年糕,只要自己喜歡,就可以隨意做來,不帶富貴特色,不遜大眾風味。有道是:「一方水土,必有一翻鄉情。這種濃濃的溫州特色,讓人久久難忘,久吃不厭,真想把年糕吃個夠,卻道人生本是年年高,何苦自來打胖漲呢。年糕,一種特色,一種風味,更代表一種鄉情。三、拜年和新年酒早起幼輩即向父母等長輩拜年、然後攜元棗、桂圓、荔枝等禮物外出拜年。同輩拜年,互相拱手,互致「新年好」、「恭喜發財」之類賀辭。拜年活動一直延續到正月半、建國後,每年正月初一上午,黨政領導部門邀請各界人士舉行團拜,以減少百拜繁冗。 新年酒是指春節間,各家擺「新年酒」宴請親友。新年酒無一定規格,時間通常在初一至初五之間。瑞安往昔在初五祭祖「完真」日擺酒。 這些事情,有幾年未回家親眼看到房東和一些本地村民的過年的一些做法,與西南三省的做法差不多,不過還是有些區別。

C. 關於家鄉(溫州)傳統文化的作文 如(特產 風俗 )

溫州特產
[盤菜醬] 溫州名特產盤菜,洗凈後兩面開斜刀,用醬油豆豉腌制。也有鹽腌,兩天就可以吃。吃時加白糖、味精和麻油。
[麻巧] 原名巧食,源自農歷七月初七民間婦女向織女星「乞巧」的風俗。麻巧採用優質麵粉、蔗糖、豬油、食鹽、蘇打等原輔料,經調製成舌形,撒以芝麻,烘烤而成。溫州市麵包食品廠生產的麻巧,1983年獲浙江省商業傳統最佳產品獎。
[溫州牛肉焙片] 創始於1936年城區五馬街福祿壽糖果店,原為廣東師傅所制,首次出售便門庭若市。供不應求。從此溫州相繼開起多家牛肉焙片作坊。溫州市食品公司職工經過多次革新生產工藝和配料,製成了有溫州特色的牛肉焙片,暢銷國內外。1982年被評為浙江省最佳產品。
[溫州肉鬆] 帶骨豬瘦肉加高級醬油、白糖、食鹽。經過原料整理、燜煮、打胚、炒松、擦松五道工序製成。成品呈淡黃色,絮狀,纖維細長疏鬆,美味可口,營養豐富。1956年在上海召開的全國九省食品交流會上,溫州肉鬆獲總分第一名。
[溫州狀元紅] 此酒已有800多年歷史,解放後曾一度斷檔。1988年秋,溫州酒廠按照秘方恢復生產。酒味醇香,色紅透亮,廣受歡迎,先後遠銷日本、法國,西班牙、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等國家和香港地區。
[溫州高梁肉] 相傳創制於清代溫州橫井巷廣進樣臘味店。用豬脯肉切成薄片,拌以白糖、味精、醬油、紹酒,精鹽。經過攤曬,烘乾而成。呈圓形,半透明,具有厚薄均勻、脆香可口。食而不厭的特點。
[長人餛飩] 早在宋時,我國就有冬至吃餛飩的習慣。據說富家擺闊,一碗餛飩有十多味,餡心各異,禪畝稱為「百味餛飩」。30年代.樂清有長人名叫陳立標,在溫州城裡肩挑餛飩擔沿街叫賣,後在漁豐橋設店。所制餛飩皮薄如紙,餡以鮮肉,狀如雲朵。蓋料有紫菜、蛋絲、肉鬆、蝦米、湯清味美,為顧客所贊賞。
[文成拉麵] 已有幾百年歷史。其製作方法是:將白麵粉倒入毀襲吵面盆或木板上,慢慢加水,拌勻,再用雙手反復揉至粘性成團。切成1厘米寬,上蓋濕毛巾防乾燥。約過15至20分鍾,雙手將其兩端提起,邊拉邊抖,即可任意延長。有些人拉至近一米長時,再合並重新拉細至棉紗一般,拋人滾湯中,稍煮即熟,撈起加入調味輔料,便可食用。
[文成發菜] 又叫「菜心」,是傳統家常菜。將芥菜洗凈曬軟,切細攤曬至手捏無水滲為度,加3%~4%的食鹽揉勻,盛小口缸罐內捺實,嚴封倒置陰涼干凈處,可久存3年不變質。其味甜中泛酸,異香撲鼻。
[馬蹄松] 最早產於清雍正年間溫州樂清縣白象地方,以形如馬蹄得名。它以麵粉和紅糖作皮,餡入糖心和鹹肉丁、紅瓜絲、熟芝麻粉和桂花。邊斜,五刀開口,用手下壓露出糖心,貼在200℃高溫的火炭爐桶內壁,用明火燜烘,具有皮脆心軟的特點。
[白蛇燒餅] 清光緒末年,溫州城區府頭門鍾樓右側,有一家張氏開設的燒餅店。其所制「蔥油重酥燒餅」,每50公斤麵粉加8.5公斤豬油揉成酥面;餡心用鹽漬豬肥膘肉丁、酒浸蝦米、甜醬瓜粒、京冬菜絲、蔥花,拌以麻油。成形後用火炭烘製。出爐的燒餅呈淡黃色,食之酥脆。因女店主喜穿白色衣衫,眾以《白蛇傳》中「白娘娘」稱之,所制燒餅亦隨之得名。
[白象香糕] 公久牌香糕,系樂清縣白象鎮公久南北貨商號所創,迄今已有50多年歷史。它以糯米粉為主料,芝麻、棉白糖、柑桔餅為輔料,經蒸炊而成,其特點是色白味甜、柔軟酥鬆。
[禮品蛋糕] 溫州市上的禮品大蛋糕,在造型藝術和圖案設計上,力求迎合不同層次的喜愛。少年兒童生日蛋糕,常用奶油堆上唐老鴨、米老鼠、十二生岸等生動的形象;老人做壽蛋糕有高至九層者,層層有不同的吉祥圖案,最高層中央擺上米塑老壽星,色彩絢麗,造型美觀。
[寺前餛飩] 永強寺前街餛飩,創始於清道光年間。採用上白麵粉製成的餛飩皮薄如蟬翼;餡心用當天宰殺的豬後腿瘦肉剁成。店主人給自己定下嚴格規矩,一鍋湯只煮一碗餛飩,生意再好也不破例。佐料有雞蛋絲、紫菜、碎肉和蔥花等。
[老酒汗] 溫州特產名酒,以蒸提優質黃酒精華而馳名中外。晚清時曾列為貢品。老酒汗酒精度為64度,含酯量約0.3%,出酒量僅1%,即100公斤優質黃酒只蒸提酒汗1公斤左右。品質清冽醇芳,飲後香留齒頰,並具有通筋活血、清心祛暑的良效。溫州酒廠生產的老酒汗,1989年纖侍在全國食品博覽會上獲銀獎。
[芝腳糖] 晚糯米炊熟曬干,與沙混合爆成米花,篩凈,加入白糖、飴糖熬成的糖漿和熟芝麻、熟花生仁、桂花、生薑、豬油、調製成型,切成長方塊。其特點是一品多味。舊時也有特製咸芝麻糖過年。其用料和製法與甜的基本相同,唯不用白糖,加蝦米(切碎)、蔥花和精鹽,別有風味。
[燈盞糕] 清光緒末年,溫州人陳大姆、陳碎姆兩兄弟,在東門陡門頭設攤炸燈盞糕。內餡是豬腿肉和黃嶼蘿卜絲,外皮用新黃豆和米粉漿拌和,採用鮮豬油炸制。因糕如燈盞,故名。此品外皮鬆脆,圓邊酥軟,內餡爽口,獨具風味。
[芙蓉糖] 原為滿族名點,經溫州點心師改良成為溫州特色食品。它以白麵粉和雞蛋調製成團,壓成粉皮,均勻而薄,人豬油中炸成芙蓉花片,然後用飴糖漿結板,灑上桂花,
切塊上市。因該成品花瓣重疊,層次清晰,色澤麥黃,嬌嫩光亮,甚得青睞。
[李大同雙炊糕] 瑞安糕點名師李瑞慶創制於清代光緒年間,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它用糯米粉加白糖或紅糖拌勻過篩,撒上桂花,成型切塊,經兩番炊制而成。其特點是:細、軟、韌、香、甜,老少咸宜,是溫州市名牌茶食。
[楊梅酒] 永嘉各地盛產楊梅,習稱「楠溪梅」,年產量10000餘擔。除供應市場外,還與白酒配製成「楊梅酒」,運銷國內外市場。楊梅酒甜中帶酸,人口舒適,可抵禦暑氣,為夏令美酒。
[縣前湯圓] 縣前湯圓素負盛名。從前有10多個品種,後只做最受歡迎的麻心湯圓、擂沙湯圓和鮮肉湯圓。麻心湯圓的餡心是用熟芝麻、白糖粉、生豬板油攪拌而成;擂沙餡心是用豆粉、香蕉精和白糖調制;鮮肉湯圓的餡心是新宰殺的豬後腿肉糜。溫州風俗,訂婚時都將縣前湯圓券與喜糖一起分送親鄰戚友。:
[油卵] 糯米粉團,以麻心或豆沙為餡,外蘸白芝麻,油炸,熟時呈老黃色。狀鴨蛋而略長,空心,叫油卵;也有以鮮豬肉和香菇等作餡,圓如乒乓球而稍大,叫麻球。瑞安百年老店李大同就是做油卵和油條起家的。
[虹橋綠豆糕] 虹橋綠豆糕創始於清同治年間樂清縣虹橋鎮,正式設店營業則在光緒中期,店名為「蔡日升南貨糕燭店」。綠豆糕是以綠豆粉、炒糯米粉、白糖、豬油、茶油等按比例配製而成。質軟味清,香甜可口。
[荷花酥] 麵粉加熟豬油,分別搓成水油皮、干油酥,開成多層酥皮,包入豆沙餡,製成球形。用小刀在頂部鍥成六個大瓣,放小火溫油鍋中炸至成熟開瓣為止。成品酥皮層層翻出如荷花瓣,脆酥香甜。
[錢倉早蠶豆] 產於平陽錢倉,其特點是季節早,鮮嫩,1972年美國尼克松總統訪華時,特專程送京作為國宴佳餚。因此名揚海外。
[膠凍] 以黃魚膠或其他魚類的膘作原料,加水(50克干魚膠加2500克水)煮沸,溶化後冷卻即成。吃時用刀開成小粒,用醬油、味精、米醋、麻油、胡椒粉等調味。口感清涼、滑潤,有解酒功效。
[黃坦糖] 以精糯米為原料,用麥芽發酵,加芝麻、薄荷油、生仁為佐料,分別製成鬆脆的糖絲、硬韌的糖條、各式花樣糖餅,香甜可口。此為黃坦民間傳統食品加工業,明、清代甚盛,銷於浙南閩北,素惠美譽。
[大荊石蓮糊] 用野生石蓮子製成,清涼爽口,為薄凍狀冷飲。樂清大荊山民每年夏天都有上山採摘石蓮子的習慣。90年代初,大荊每年有數百人帶石蓮子進京,在北京街頭開設石蓮糊冷飲店攤,生意不錯。
[大荊冬米糖] 上白糯米炊熟曬干,粒粒晶瑩,爆成米花,加入白糖、飴糖熬成的糖漿和豬油調製成型,撒上桂花,稍涼切成小長方塊。香甜鬆脆,老小咸宜,因炊曬糯米多選在陽光不強、氣候乾燥的冬季,故稱「冬米糖」。
[山楂糕] 取山楂果汁,配以白糖、瓊脂,凍結成板,切成棱形或扁方塊出售。其味甘冽微酸,具確消積、化滯、行瘀的食療價值。溫州以五味和老店的山楂糕最為有名。該店為求新鮮,每批產量以一兩天售完為度。
[五加皮葯酒] 五味和老店所制五加皮葯酒,選用上等高粱酒,按古方配葯,加冰糖復制而成。酒味醇和,葯香適人。堪與浙江嚴東關五加皮葯酒相媲美。
[五味和魚生] 魚生即白檀生。白檀,又名小白帶,是一種細長扁平的小魚。五味和老店製作魚生,已有60—70年歷史。該店用獨特的傳統配方,選用細如扁面條的鮮小白帶,按一定比例配以糯米粥、黃嶼產蘿卜絲、紅糟、食鹽、白糖、味精、米醋等腌制而成。一般腌於春汛期間,密封,於翌年三伏天啟封,瓶裝出售。許多回鄉探親的溫州籍華僑和港澳台同胞,常隨帶幾瓶回去,視為不可多得的家鄉風味。
[五昧香糕] 又稱五色香糕,為溫州市傳統名點,創於60年代後期。以糯米粉和精白糖為主料,經糕盤加工成型後蒸炊而成。一包五條,其色各異。紅色配以桂花香精,黃色配以香蕉香精,白色以五香(丁香、八角、小茴、桔皮、花椒)為餡,黑色裹以黑芝麻粉,各具風味,老幼咸宜。溫州市五味和食品廠、縣前食品廠生產的五味香糕,曾被評為最佳溫州貨和浙江省優質產品。
[楠溪麥餅] 楠溪麥餅原出永嘉沙頭。沙頭歷來是舴艋舟停靠旅客歇腳候潮的埠頭。此地麥餅別有風味,往來旅人常備為干糧。一個麥餅的原配料是:半斤麥粉,一個雞蛋,一湯匙菜油,攪拌揉透,成凹字形,嵌入鹹菜、鮮肉、炊蝦、味精。包攏後,用木槌捶成扁圓形,放在平底鐵煎盤中兩面傝白,再轉到烤爐中焙硬。食之鬆脆、噴香,堪稱美食。
[矮人松糕] 抗日戰爭後期,溫州人谷進芳在城區五馬街口設攤製作松糕,以用料考究,製作精細出名。人們以谷個子矮小,稱其糕為「矮人松糕」。此點心選用當年純糯米,過水磨成細粉,拌以豬臀尖肥肉丁、桂花和白糖。炊熟切塊,現炊現賣。其特點是松軟綿糯,甜中有咸,清香可口,故顧客接踵。
[莘塍豆腐乾] 瑞安莘塍賡春醬園出品的豆腐乾,以口感和回味鮮美名聞遐邇。它選用當年新豆,經過浸水、磨細、濾凈、煮漿、結凍、壓擠、切塊,用雙缸醬油和香料製成,放在通風處晾乾後上市。每當客車在瑞安莘塍、塘下等停靠站停下時,就有許多小販提籃沿車窗口往來叫賣,購者踴躍。
[福壽糕] 用純糯米炒熟磨粉,加上白糖、飴糖、桂花和香精,拌勻後,用模具壓製成蝴蝶、連環、百子、以及福、祿、壽、喜等字,間有紅、白兩色,作為婚嫁喜慶饋贈的吉祥物。
[薄餅] 溫州人有端午吃薄餅的風俗。制薄餅有一定難度,首先是麵粉和水的比例要適當,攪勻後,抓在手中掛而不掉,將麵糊往鐵煎盤中輕拖一圈,便烙出一張直經約21厘米、薄如絹帛的面片來。置面片於平盤上,放進肉絲、香菇絲、綠豆牙、蛋絲、鱔絲和韭菜炒成的餡子,捲成圓柱狀,蘸原餡心鮮囟進食。

風俗
首飾龍

在溫州樂清、永嘉等地,盛行著一種叫「首飾龍」的龍燈。它和其它的龍燈不同,全身不是呈龍形,而是依照魚船結構,整個首架是以一條弧形木條做基礎,上面用竹條和篾絲糊紙紮成一隻龍船。船長3米,款米,高米3左右。前有龍頭,在龍頭口狀部分,含珠垂須,作為龍的象徵性標志,後有龍尾,中間「龍身」上有5-7層樓閣。上插各色小旗,每層左右和後方系復壁結構,內壁貼透光白紙,外壁貼淡綠色或五顏六色的細紋刻紙圖案,當龍腹內點燈時,燈光映得四周刻紙奇彩紛呈,耀眼奪目。整隻龍船飾有70多個製作精巧的亭台,在各層亭台中又配飾著近300個精彩的綢塑人物。組成80多出戲,內容大多取材與《三國演義》、《說岳全傳》。民間稱為「龍船燈」,又叫「樓船」。整個龍燈還裝有木製齒輪傳動裝置,把所有吸取人物分別聯結在一塊。通過燈下的一人搖手,由一個人操作,可牽動全部綢塑人物,各自表演不同的動作,妙趣橫生,逗人喜愛,顯示出濃厚的地方色彩和獨特的民族藝術風格。首飾龍屬於觀賞性龍燈,專供人們觀看,一般不做舞蹈表演。當首飾龍出動時,還有一隻和龍燈配套的燈,俗稱「龍船月」,因它的形狀像上弦的月亮,故名。它的體形很小,沒有亭台樓閣,也不貼剪紙圖案,只在燈的左右繪上一點龍鱗,以做象徵。
每年元宵節前,各地要雇扎燈藝人,花兩個月時間,才能製作好一隻龍燈。快到元宵節時,龍船燈便和其它龍燈一起出來活動。活動時間一般是從正月初十開始至十六,一共七晝夜。人們扛著首飾龍,到各村各家巡遊,並敲著大鑼大鼓,演唱著吉祥頌詞。到第七夜,各村的首飾龍照例要集中到附近的一處廟宇中,進行「收殤」(用火焚化),所謂送龍上天,並以芝麻、綠豆撒之。在收殤前,還要讓村民評論各龍燈的工藝高低,特別是龍船燈尾部一張大型的細紋刻紙(俗稱「龍尾花」),誰如能評上第一,就被稱為「龍船哥」,是很大的榮譽。
龍船燈誕生在溫州的樂清等地,決不是偶然的,首先,溫州地處東南海濱,歷代漁民靠海捕魚為生。魚船是漁民的生命,離開了船,漁民就沒有一切,正因為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使他們對魚船有深厚的感情,才能創造出這種特殊的龍燈,這正是海洋文化特徵在民間燈采中的具體反映。其次,它和當地的工藝美術密切相關,名聞全國的樂清細紋刻紙,據說和龍燈上的「龍船花」有著血緣關系,它們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發展,並逐漸使剪紙廣泛應用在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最後成為一門獨立的有區域特色的藝術。龍船燈,不僅僅是元宵節的絕妙燈彩,更是一件無比精巧的藝術品。
首飾龍燈,作為明代的傳統燈采,流傳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能完整地保留到今天,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它是溫州歷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吳越地區燈採的代表作,在全國也算一絕。
溫州鼓詞

溫州鼓詞是流行在浙江南部溫州地區的一種曲藝形式,因過去市斗是盲人操之為業,所以又稱「瞽詞」。據已故名藝人季松年、管華山說:溫州鼓詞,「始於明代,由橫陽里巷之曲與詞曲合並而成。橫陽,即今平陽;里巷之曲,指的是民間小調。當時在野的文人與聰明的盲藝人,承受了古樂的衣缽,並吸收了當地的民間小調,創造了說唱形式。經過二百多年的發展,在器樂和音樂上也日臻完善。
溫州鼓詞按演唱方式,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叫「平詞」,凡逢紅白喜事,或款待客人,或因爭端認錯罰詞還有一種叫「大詞」,也稱「娘娘詞」。解放前都在供奉女神的廟宇中演唱。唱大詞時,用一鼓一拍,擂大鼓,敲大鑼,曲調高亢、粗獷,比較原始。其主要詞目為《陳十四娘娘》,唱陳十四學法滅妖的故事,可以連唱幾晝夜。
溫州鼓詞有唱有說,以唱為主。它的唱腔、曲調,帶有濃郁的南國民歌風味,鼓詞的基本曲調有慢板、流水、緊板等幾十個板式。由於溫州鼓詞是用溫州方言演唱(以瑞安語言為標准),因此各地語音不同,唱腔也各有特色,其唱法有南、北派之分。南派曲調比較細膩、柔和;北派曲調比較粗獷、古樸。
溫州鼓詞長於抒情,善於敘事,曲句俚質,通俗易懂,並夾有豐富的群眾詞彙和民間諺語,曲本形式有「折書兒」、「小說」、「部書」等三種。其句法結構,基本上是七字句,有時也運用五字句及疊板等形式。其文體一般由韻文、道白相間而成。唱韻很講究押韻自然,音節和諧,保持了民間說唱音樂的特色。
溫州鼓詞演唱用的主要樂器,有扁鼓、三粒板、牛筋琴、小抱月等。因此在表演上的最大特色,是在單檔表演時一個人可以敲奏四至六件樂器。同時一個人要兼扮各種角色(現有時採用男女對唱),並且要求吐字清楚和細致刻畫人物。情節要交代詳細,人物個性、神態要掌握准確,一個人能塑造多種不同性格的人物,而且會模仿各種聲音,以渲染氣氛。
溫州鼓詞在題材上,大都取材於民間傳說和歷史小說,其中以表現家庭的悲歡離合和愛情故事居多。有大小傳統曲目四百多本,如《陳十四》、《說岳》、《粉妝樓》《雙面貌》等。
溫州道情

溫州道情形式簡單,一般都是藝人自拍自唱。唱者左手握兩塊竹板,並用手肘部抱著一頭綳著薄豬油皮的竹筒,一邊用指敲筒和以竹擊節,一邊唱曲。有單人唱,也有雙人唱。一人唱詞句,一人接尾字唱幫腔,並用「哩啦哩」幫腔,給唱者歇力。唱詞為七字句,也有五字句,以唱為主,兼有道白。曲目有《高機與吳三春》、《鸚哥傳等》,故事生動,詞彙豐富,多用比喻烘托環境和描寫人物性格。
溫州崑曲

溫州崑曲是我國南方崑曲的一個流派,因流行在永加一帶,又稱「永昆」。它與蘇州崑曲基本相似,但曲調稍緊,節奏教快,其道白多用溫州方言。伴奏以笛為主,其曲調古樸、輕柔、纏綿動人,其抑揚快慢,按固定曲牌演唱,規定十分嚴格。其劇目有《琵琶記》、《雷峰塔》、《連環記》等,表演藝術上具有朴質、自然、明快等特點。最早班名叫「同富」、「品玉」。
吃分歲酒
除夕夜,合家同堂,擺酒聚餐,或邀至好友親朋同食,開懷暢飲,稱「分歲酒」。因為除夕是新舊年交替的分界線,吃分歲酒,意即新舊歲由此夜而分。因此,這餐飯不論貧富,都要盡量辦得豐盛些。溫州人很講究吃「分歲酒」,又稱「年夜飯」。吃時最講究吉祥。一般席上用十隻硃砂高腳紅碗,盛著十樣冷盤,叫「十全」。其中除雞、肉外,要有落花生(謂結子)、柑桔(謂大吉)、鯉魚(謂跳龍門)、豆腐(謂家門清潔)等,而且每碗必須要有一塊切成薄片的圓形的紅蘿卜頭蓋在頂端,以示討彩。此外,中間上的大菜中,決不能少了「芋」和「魚」。溫州方言,芋的諧音為「余」和「裕」,意思是說,吃了芋頭,會使人明年家庭收支有餘,逐步富裕。吃魚,也是象徵「年年有餘」之意。席上第一個菜一定要是年糕,表示「年年高」(現在也有用「面條」,表示「長壽」),而最後一道菜必是「八寶飯」,象徵「發財進寶」。
跑馬燈
跑馬燈亦叫「走馬燈」、「調馬燈」。馬燈,是仿照馬的形狀用蔑扎紙糊而成,也叫「竹馬燈」。分馬頭與馬身兩段,捆縛在扮演馬燈舞者腹前和背後,人居中間,走起來像騎馬一樣,俗稱「馬頭軍」。一般為8匹,其中白馬6匹,胭脂馬(紅馬)2匹。元宵節前後,在城區大都由十歲到十三歲的男孩組成,每人胸前有一紙扎馬頭,下掛著一個小鈴,背後有一紙扎馬尾,用帶系在身上,跑起來能上能下左右擺動,馬鈴叮叮作響,手中拿著一根竹竿當馬鞭,晚上,馬頭、馬尾中部都點上蠟燭。表演時,由一個或兩個孩子扮演馬童,呼引馬隊,出場表演。孩子們邊跑邊唱,加上舞蹈動作,走成「三角」、「連環」、「剪刀」等各種隊形,樂隊齊奏,曲調婉轉動聽。跑馬燈大部在住宅前空地上或中堂上表演。演完後由主人賞給柑桔、炒米、蠟燭等,也有給錢的,賞銀牌的。清郭鍾岳有詩雲:「歌唱新年樂意騰,滿城爭演上元燈。滾龍走馬喧通夕,火樹銀花燒不盡。」
海鮮食俗
溫州市沿海島嶼眾多,漁場廣闊,水產資源豐富,僅海水魚有數十種之多。並有淺海塗灘百餘萬畝,質地細軟,宜於養殖貝、藻、魚、蝦等。境內江河縱橫,水網交叉,魚類產品十分豐富。民間食用海鮮四法:
熟食法一般採用煮、蒸、燉、炒、煎等法,將魚蝦等燒成各種萊餚,並常用鮮料配以腌臘食品同蒸或同燉,如用新鮮鹹菜和黃魚製成清燉黃魚,湯汁乳白,魚肉肥嫩,內含菜香,鮮爽可口;或將鯽魚用油煎,味鮮而香脆。生食法如將活的江蟹,洗凈切碎,拌以糖、醋、姜、椒然後
生食法用活的河蝦,洗凈後用酒、糖、薑末等浸上片刻,就可生食,俗稱「醉蝦」;用一種稱為白誕的小魚,加以紅糖和鹽,做成生魚佐餐,俗稱「魚生」;還有牡蠣肉也生食,食時蘸少許醬、醋、薑末等等,其味均鮮美可口。
干臘法如將鮮黃魚剖開曬干,就是著名的「白鯗」,味鮮美可口;或將墨魚(俗稱「烏賊」)割去海螺峭曬干,叫「明脯」,又如海蜒,一種小魚,體長約半寸許,其細如毛,曬干成絲,色澤金黃,十分鮮美,炒蛋、拌鹹菜、泡湯均可。再如將鮮淡菜加工曬干,就是有名的「貢干」,亦叫「淡菜乾」。淡菜肉大而肥,食時去掉兩邊鎖殼和毛,再加入蘿卜、紫菜同煮,分外可口。這種干臘海鮮,不但可以久藏,並且別有風味。
腌食法利用食鹽或酒糟製作海貨,用缸儲存作為常年菜餚,如將整隻蟹浸腌數天,即可食用;或取肉和蟹黃,剁成肉醬,再加鹽腌制,當天即可取出,拌米醋、白糖而食,如海蜇、海蜒、炸魚等均可腌食;泥螺經煮熟後用黃酒浸漬,鮮嫩可口,瓶裝罐封,可以久藏。利用酒糟製作糟魚,如糟帶魚、糟墨魚、糟黃魚、糟鰻筒等。經過酒糟的魚類,其味醇香,鬆脆衛生,不易變質。

D. 2018-02-02

溫州的方言字:

「垟」、 「嶼」、「嶴」、「漈」、「土夅」、「峃」、「寮」

金 輝

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種方言隔山有異,異地不一,差異甚大。

方言是語言的區域變體,具有明顯的區域文化特徵,為傳統文化的活化石,傳承著寶貴的文化遺產。方言是植根於民間的文化形態,具有民間文化價值。

溫州話也是方言一種,專家定義為吳語的次方言,民間稱為甌語。甌語與普通話有較大差別,與北部吳話無法溝通,所以有人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溫州含談人說自話。難怪溫州話排名「中國十大最難懂方言」之首。

溫州方言,其形成的原因多種,來源也很復雜。秦以前溫州屬「於越」,主體為「百越族」,說的是古越語(屬於侗台語),同時又與古閩語、古楚語、古江東語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從而在溫州方言中保留了不少的上古音。南宋遷都臨安(杭州)後,大批漢人遷居溫州,帶來了中原文化,隨之也帶來中原雅音,同化了溫州方言,致使溫州話構成的元素多元復雜,在文字學上出現了有音無字或者字音分離等現象。因此,溫州話中有的讀音,連《說文解字》中也難以查閱到相對的文字,電腦更是無法打出字來了。可是這些溫州話中的冷僻字卻保留遠古社會的文化信息,在文字學中頗有文化價值,是溫州地方文化中珍貴價值的遺產。可謂字字珠璣,點點琅玕。

先說「垟」。

《說文解字》不收這個字。在上世紀90年代初的電腦字型檔里找不到這個字,因此有人抱怨電腦打不出「垟」,惟「全拼」現在還能打得出。然而,在溫州帶「垟」的地名卻隨時可見,非常之多,特別是沿海一帶,如溫州三垟、樂清翁垟、平陽務垟等等。僅平陽萬全垟一帶,村落地名中帶有「垟」的達20來個。萬全垟是飛雲江與鰲江之間的平原水網地帶,河道縱橫,水流如織,素稱溫州美麗水鄉。明代《平陽萬全海堤記》記載:「萬全鄉世傳為海漲之地」。可見這里經歷過成滄海桑田的變遷,原來曾經在大海之中。而現代字典指出:垟,田地。方言,均在浙江省。

為何溫州話中會用「垟」表示為「田地」呢?這是大自然對人類造化的饋贈,與溫州的地理環境有關,

曾經采訪過復旦大學吳松弟教授。他對溫州沿海平原形成頗有研究。他認為,遠古時代的溫州並沒有沿海平原。大約5000年前,溫州境內的甌江、飛雲江、鰲江等河流的河口類似於今天的杭州灣,屬於溺谷形海灣,海水一直到達今天的青田縣城、平陽縣城和平陽水頭鎮一帶,大羅山還是海中孤島。所以《山海經》曰:「甌居海中」。

據考古發現,溫州地區新石器時期人類活動的遺址主要分布在海拔60米以上的山上,其中如瑞安北龍大坪、樂清白石楊柳灘、泰順百丈下湖墩、文成珊溪鯉魚山及洞頭等地。這些遺址距離今天最早的也只有3000多年。說明今天的平原地區3000多年前還是一片汪洋,波浪滔天。

永嘉太守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是首很有名的五言詩。詩中有:「揚帆採石華,掛席拾海月」句,宋鄭緝之《永嘉郡記》指出,「帆游山,地昔為海,多過舟,故山以帆名。」帆游山指的為當今三垟濕地一帶。以此推算,謝靈運至今才1600多年,那時這里還是白浪滔天的汪洋。因此,在一次三垟濕地規劃討論會上,我提出三垟濕地的「垟」為其特色。

潮起潮落,滄海桑田。隨著海平面的下降和沿海泥沙的堆積,在人類的積極參與下,逐漸形成了今天的沿海平原,從而形成了田地,而這些田地仍留有原有的洋面痕跡,於是便有了「垟」。

垟,從土,羊聲,是個形聲字,與田地有關,而羊聲,就是與「洋面」有關,溫州人至今仍保留稱海面為「洋面」的習慣。南戲《張協狀元》第23出〈虞美人〉曲中也稱「垟」為「洋」。所以,溫州眾多地名中還保留著「垟」字。這就是「垟」的來歷。「垟」還只能在浙南一帶使用存在。因為浙西、浙北表示「田地」的就沒有這個字,而用「畈」。

同樣,談旅碰溫州地名中帶有「嶼」的原因也與此有關,也是在滄海桑田的變遷中留下的文化符號。如鎮襪江心嶼、梅嶼、馬嶼、東嶼、雙嶼、黃嶼等。

從嶼字的字形來看,先人在造字時首先想到的是「山」,與山有關聯。南宋溫州戴侗《六書故》:「嶼,平地小山也。」嶼字雖然還沒有發現甲骨文和金文,但從篆文的字形來看,從山,與聲,其聲亦帶義,有結交、加入的意思,與島有關,卻比山小。島字便是鳥類飛過聚集在山上的意思。也就是說,這些帶有「嶼」的地名,古時曾經是海中的島嶼,汪洋中的山頭。

以當今的楊府山公園為例,明、清之前楊府山叫做瞿嶼山。宋人王鞏的《題管聖浩蒲川歸隱》詩曰:「卜築蒲川上,翛然遠市廛。潮聲書屋外,月影釣舟前。地僻紅塵凈,沙平白鳥眠。此中幽適趣,不必問斜川。」從中得知,早在千年之前的楊府山附近依然是月下可垂釣,沙平白鳥眠的幽靜處。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溫州設置了市舶司,管理和開展海外貿易。濱海的楊府山一帶還成為了溫州的港口之一。

還有「嶴」,亦為同理。《說文解字》不收,在當今字典中有,特定地名用字,指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帶稱山間平地。因此,嶴字仍與山有關,但根據溫州人的生活經驗,凡帶有嶴的地名,不僅有山,而且常是在水的附近。如洞頭的北嶴,新橋暘嶴等,遠古時代也應是低矮的小山。像北嶴,如今是個繁華的區政府所在地,推窗便見海,遙想當年,這里突兀而出的小山聳立在大海之中,是勤勞的人們用雙手改造了環境,在大海中的北嶴建成了美麗的家園。

至於「土夅」(Gàng,音杠),也是方言字,《說文解字》不僅沒有收,連其它字典也沒有,電腦更打不出來。這里的「土夅」就是由土+夅拼湊而成的。「土夅」,從土,夅(jiàng,音降,溫州話發杠音)聲。「夅」與「降」同音同義。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曰:「降行而夅廢矣。」降字有甲骨文(圖1),左邊的「阜」表示,山上的石階;右邊的「夅」(圖2),是倒寫的「步」。《說文解字》:降,下也。即從山頂往山下走的意思。因此,古人稱下山叫「降」,上山則為「陟」。

溫州方言的「土+夅」則指山中壟起的山脊,稱山「土+夅」。「土+夅」中的「夅」字是個聲符,與升降無關。浙南山區的地名中「土+夅」不時可見,只是因為「土+夅」無法在電腦上打字,現在有的則改為「崗」或者「槓」(杠,即床前的橫木),如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之一的平陽縣鳳卧鄉馬頭崗。本來就稱馬頭「土夅」,因為方言字,又冷僻,只得改為「馬頭崗」。其實這個字溫州方言中是很有特色的。在永嘉、文成山區這個字在地名中仍為常用。如溫州話中:你手背上的青筋「土+夅」起罷。等等。「土+夅」在溫州人的口語中至今仍生香鮮活。

在溫州方言中「漈」也很典型。朱自清散文《溫州的蹤跡》中就有《白水漈》一則。朱先生僅用230餘字就將大自然的傑作白水漈描述得美妙神奇,十分引人。記得在我讀《溫州的蹤跡》之前已知道永嘉的白水漈。小時候家居朔門,臨近甌江,每當大雨過後,在望江路憑欄向北遠眺,一條白練懸掛在對面的山中間,疑是銀河落九天。好像「漈」字,也是由此而知的。那時學校組織我們春遊,白水漈是必游景點。滿目翠綠的山崖上,瀑布的水花在石頭上歡樂地跳躍著,彷彿唱著輕快的歌曲,自上而下地流淌著,給我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但當時並不明白,為什麼叫白水漈,漈是什麼意思?

「漈」(jì,音際),特指浙閩一帶的瀑布。如文成百丈漈、藤橋潮漈村。潮漈村是溫州著名歷史文化名人劉景晨先生故里,那裡有座潮漈橋,橋下戍浦江江水嘩嘩而過。據說,戍浦江流入甌江,當年甌江的潮水曾經漲到這里,形成如同瀑布的落差,因此人們稱這里為潮漈。可是,現在這里的地名改成潮濟了,可能就是因為方言字,在電腦上尋找麻煩,來個簡便。

還有「峃」字。讀到這個字使我想起年輕時在文成工作的情景。從學校畢業分配到文成當工人時,初來乍到的,並不清楚為縣城為何稱大峃,特別是「峃」字更不知其含義。後來聽廠里工友介紹,這里四周環山,平地局促,抬頭觀天也只不過鑊蓋般大小,且縣城的地形像似一隻「鐵鑊」。而「鑊」與「峃」二字音相似,便稱之。其實這是民間的說法。不過,在我的記憶中,生活在「鐵鑊」里的居民,每逢酷暑,確實悶熱難熬,如同悶鍋。

《說文解字》:「峃,山多大石也。」以我對大峃的生活經驗,山多大石為峃,不以為然。這里山不高,石也不多,只是群山環繞而已。也許有讀者知道,每當金秋時節,大峃大會嶺上的紅楓古道,猶如彩色飄帶委蛇山間,吸引眾多遊客涉足登臨,那山也不見得多高。倒是這里曾經因地勢呈大鶴展翅欲飛狀,稱「大鶴」,從而諧音變成「大峃」為確切些。

峃字,在其它地方使用頻率並不高,只在地名中使用。除大峃外,還有溫州去文成必經的峃口鎮,想必是群山懷抱,此為出口而得名。舊時,飛雲江中上游的交通工具稱「大峃艇」等。另外,大峃作為地名,比之文成縣應早些。因為文成1946年從瑞安、青田、泰順三縣邊區析置而成,以明朝開國元勛劉基(劉伯溫)的謚號「文成」作縣名。大峃盡管歸屬不同,但基本上延續稱呼至今。

還有一個寮字。寮字在溫州人口語中常與寺廟聯系起來,稱寺廟為佛寮。我的一位親戚,是位拜佛念經的耄耋老人。問她從何而來呀?她回答:我從佛寮里來。當年弘一法師居住過十多年的慶福寺,地處舊城牆附近(今市區人民路),又稱城下寮。弘一法師連寄信地點亦署「溫州城下寮」。離府前街不遠的「施水寮」,據說,此巷東段原有一尼姑庵,庵名施水寮,因此流傳至今。還有信河街白塔巷,歷史上巷內曾有百尚信勝寺,俗稱白塔寮,白塔巷也因此得名。寮,即僧人居住的房子。

其實,溫州人口語中的「寮」並非本義,僅是引伸義。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將寮字看成是僚的異體字,為「好皃(貌)」,現在看來未必。從字形來看,寮,從宀(mián,音綿。房子的意思),從尞(liào)尞亦聲,是個會意兼形聲字。因為尞為「燎」的初字,即火光明亮。房屋裡有明亮處,乃為窗也,故本義為小窗。後才引申為僧舍的意思。

除此之外,在浙南鄉村,尤其是山區,以寮為名的地名不少,如​​​​同以嶴、垟命名的。如泰順的香菇寮、永嘉的下寮,文成的黃寮、蒼南的漁寮等等,還可點出一大批。就說蒼南漁寮,據說是清順治十八年(1661),為防止沿海居民接濟鄭成功,清廷下令遷沿海10里居民至內地,並以木樁為界。這樣,漁寮一帶居民被逼離鄉背井移民內遷,並以木樁為界。這樣,漁寮一帶居民被逼離鄉背井移民內遷,原址荒廢,一片凄涼。清雍正元年(1723),有柯、楊兩姓從福建泉州遷居於此,以茅草為材,搭寮捕魚,繁衍生息,遂稱此地為漁寮。可見,寮就是用茅草、毛竹搭建的草房。這應與僧寮有別了。據說,畲族的畲語中,稱房子,也為寮。所以,寮字在溫州地名是十分常見的。

溫州方言字非常豐富,區域文化特性十分的明顯,以上列舉的幾個方言字,基本上與溫州地方文化有關,從這些字的存在、保留中,表達了溫州文化的蛛絲馬跡,值得珍惜。

E. 溫州有什麼傳統文化

溫州過年十大習俗 過年是中國人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各地過年習俗都有自己的特色,溫州也有自己獨特的過年文化。從冬至開始,溫州人就紛紛籌備各種年貨,像曬醬油雞、醬油肉,炊松糕等等。 冬至吃湯圓 冬至稱「至日」,俗稱「冬節」。這天早晨,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或麻糍。湯圓的餡為甜糖或芝麻,也有鹹肉湯圓。而麻糍則要先把糯米炊熟,搗韌做成塊形,然後放在加糖的豆粉中滾動使之粘滿豆粉,即為麻糍,麻糍為冬至的點心,俗稱「擂麻糍」。吃麻糍、湯圓,寓意著團圓和喜慶,民間有「吃了冬至丸,就算長一歲」的說法。 曬醬油肉和鰻鯗 溫州人習慣大約在農歷十一月份就開始曬醬油肉和鰻魚鯗。用生瘦豬肉、生雞鴨放在醬油中泡浸,然後曬干食用,別有風味。過去,在曬這些臘貨的那個月份,每家屋檐椽上密密麻麻地扎滿鐵釘,上面掛著醬油肉、醬油鴨、醬油雞。自做的醬油肉、醬油雞味美質優,所以即使市場里有現成的賣,人們還是願意自己動手曬。鰻魚是溫州的特產,溫州人一般去菜場買些個頭比較大的鰻魚,剖開淡曬,就成了我們口中的「鰻鯗」,鰻鯗比鮮鰻還要好吃,是年夜飯中佐酒的佳品。 搗年糕 也叫「搗糖糕」用糯米摻些秈米,加上紅糖或白糖,蒸熟,放在石臼中搗韌,然後做成長方形,瑞安叫「慢食」。如放在不同花紋的印版里,可壓成如牡丹、蟠桃、魁星、財神爺、狀元,以及鯉魚、麒麟等圖樣的甜糕,也有做成元寶狀的,最大重約3公斤,插上銀花可放在中堂長條桌上,每個房間也可擺上。這也叫「做年糕」,即年年高升的意思。 祭灶 農歷十二月廿四,家家戶戶還要「拜鑊灶佛」。據說這天是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匯報凡人功過的日子,據說灶神貪吃,只要有糖吃,他的嘴就會被封住,所以祭灶都少不了麥芽糖,為的是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說壞話。 撣新 每年農歷十二月廿四前後,沿襲臘月「撣新」習俗,溫州全城家家戶戶掃塵驅垢,粉壁飾室,滌具曬物,每戶人家趁此機會洗去家裡一年堆積下來的污垢,准備乾乾凈凈迎春。 貼春聯 過年的另一種普遍習俗是貼春聯。早在宋朝,貼春聯已成為流行的習俗,宋朝把春聯稱為桃符,古人相信桃能驅鬼辟邪,所以常在門前設置一些桃木製作的物品作為裝飾,稱桃飾,後來慢慢嬗變成桃符即春聯。過去的春聯都是用墨在紅紙上寫黑字,最近幾年,市場上流行用金色印刷在大紅紙上的春聯,頗受人們青睞。除夕那天,各家大門、屋柱和房窗兩邊都用紅紙貼上春聯,俗叫「門對」。門楣上貼四個字,俗叫「橫批」,單扇門貼「大吉」兩字。正屋、廳堂、書齋以及豬、羊、牛欄,都貼上不同內容的春聯,內容大多是祈求吉祥平安和各業豐收。 分歲酒 除夕夜合家同堂,擺酒聚餐,或邀請好友親朋同食,開懷暢飲,稱「分歲酒」。因為除夕是新舊年交替的分界線,吃分歲酒,意即新舊歲由此夜而分。因此,這餐飯不論貧富,都要盡量辦得豐盛些。溫州人很講究吃「分歲酒」,又稱「年夜飯」。 吃分歲酒非常講究吉祥。過去酒席上會用十隻硃砂高腳紅碗,盛著十樣冷盤,叫「十全」。其中除雞、肉外,要有花生(結子)、柑桔(大吉)、鯉魚(跳龍門)、豆腐(家門清潔)等,而且每碗必須要有一塊切成薄片的圓形紅蘿卜頭蓋在頂端,以示討彩。吃過分歲酒,大家自尋娛樂,往往徹夜不眠,俗叫「守歲」,也叫「望年夜」。 開門炮 正月初一凌晨,家家戶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爭先恐後打「開門炮」,全城一片爆竹聲,象徵送舊迎新和接富,俗謂「接年」。打「開門炮」也有慣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發,意謂可解除一年的疫癘災晦,並表示接新年。要求三發都響,聲音宏亮清脆,最為吉祥。 拜年 正月初一早晨起來,先在自己家裡,晚輩按順序向長輩叩拜行禮,稱「拜年」。從正月初二起,鄰里和親友之間,往來拜節。按舊習,溫州人正月初一不走親戚。拜年時間一般是初二到初十,有的還延至農歷正月十五。上世紀50年代以前,拜年的禮品比較簡單,大多是桂圓、荔枝、紅棗、元棗、紅糖、柿餅等,用特種草紙包上,上面封有紅紙,故稱「紙蓬包」。 穿新衣 正月初一,人們都要穿新衣,也含有送舊迎新的意思。因為民間以紅色象徵吉祥,兒童穿著大紅色衣服,年輕婦女當然滿身紅艷,連老婦也系著大紅裙。如今,人們在穿著上已起了很大變化,顏色已不局限於紅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款式也變得多種多樣。

F. 溫州二月二的風俗

溫州二月二的風俗有:吃薺菜飯、攔街福、剃龍頭等。

1、吃薺菜飯

農歷二月二吃芥菜飯是溫州民間廣為流傳的*俗,並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瑞安縣志》說,「取芥菜煮飯食之,雲能明目,蓋取清精之義」。芥菜飯佐料有肉絲啟拿宴、香菇絲和蝦米等。同時芥菜敏納飯也是永定客家正月二十必吃的一餐飯。

二月二吃芥菜飯的由來

在浙江溫州地區在農歷二月初二這天有吃芥菜飯的習俗,關於這個習俗有一段有趣的傳說,一天,乾隆皇帝微服察訪民情,到浙南一農戶家中,發現一名飽讀詩書的青年張某因家境貧困,無法進京赴考,只得在家苦讀詩書。張某熱情好客,請乾隆皇帝吃頓便飯。正當准備做飯時,張某發現米缸里的米不夠吃,又沒菜餚。

張某臨機一動,計上心來。叫其妻先准備開火,自己從後門出去到菜園里剝來一把碧綠幼嫩的芥菜,加點佐料,煮成一鍋綠中夾白的芥菜飯。乾隆皇帝平時吃慣了山珍海味,生猛海鮮,且時至晌午,早已飢腸轆轆,一聞到這芳香撲鼻的芥菜飯,食慾大增,吃得津津有味,並贊不絕口,那天剛巧是農歷二月初二,二月二吃芥菜飯的習俗便從此傳了下來。

《瑞安縣志》(文成部分地區舊屬瑞安)里也曾有記載,「取芥菜煮飯食之,雲能明目,蓋取清精之義」。因此,每年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炒芥菜飯來吃。

G. 溫州的美食有哪些

今年全國旅遊市場逐漸回暖,各地旅遊景點也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熱鬧氛圍。作為一個美食和文化兼備的城市,溫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旅遊觀光。我最近也抽出時間,來到溫州,玩了一個遍。

溫州是一個歷史悠橡喊久的城市,有著悠久的文化傳統和豐富的歷史遺產。這宴拍座城市還以其特色美食而聞名於世。首先來到了溫州市區,我游覽了著名的南麂列島,島上有著名的「石筍島」、「觀音島」等景點,能夠盡情享受美麗的海景。當然,不要忘了品嘗當地的海鮮,鮑魚、海螺、蛤蜊、蝦蟹等,口感鮮美,讓人回味無窮。

之後,我去了平陽古城,古城建築風格充滿了濃郁的南方水鄉特色,隨處可見的古色古香的建築、古老的巷道以及古老的民俗文化等等,讓人彷彿回到了古時候的平陽,沉浸在古老的歷史和文化之中。

當然,到了溫州,怎麼能不品嘗當地的美食呢?溫州特色小吃琳琅滿目,我品嘗了魯肉、酥糖、鱔絲等美食,還有當地的茶梁祥野文化,品嘗了名品龍泉青瓷,領略了溫州的傳統文化底蘊。

除了以上景點和美食,溫州還有其它值得一去的地方。例如,樂清雁盪山景區、瑞安南塘古鎮、永嘉江心洲景區等等,每個景點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特色。

總體來說,這次溫州之行讓我深深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魅力和韻味,古老的建築、豐富的文化、美味的食物等等,讓我流連忘返。隨著旅遊市場的逐漸回暖,我相信溫州將會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品嘗這座城市的美食和文化。

H. 溫州的民風民俗有哪些

1.芥菜飯:農歷二月初二,溫州素有吃芥菜飯的習俗,謂可以防止生疥瘡。《瑞安縣志》記載:「取芥菜煮飯食之,雲能明目,蓋取清精之義」。芥菜飯佐料有肉絲、香菇絲和蝦米等。

5.五月忌:農歷五月,多陰雨天,衣、物都容易霉爛,稻田亦易遭蟲害,認為五月諸事不吉,稱為「惡月」,採取不嫁娶、不建房、不砌灶、不搬家、不造船等迴避的辦法。

I. 溫州民俗風情的人文水文的原因

溫州坦拆民俗風情的人文水文的原因如下:
1、溫州位於東海之濱,是一個交通便利、雹信蠢物資流通發達的地方,也是南北方交匯的重要節點。這使得外來文化和思想能夠便捷地傳入溫州,同時溫州人也能夠接觸和學習到不同地區的文化,從而形成了獨特的民俗風情。
2、溫州歷史悠久,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傳統手工藝品。例如,溫州鼓詞、溫州木偶戲、溫州綉球等,都是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傳統藝術形式。這些傳統文化不僅豐源陪富了溫州人的生活,也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了解和欣賞,從而推動了地方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閱讀全文

與溫州傳統文化有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