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道文化是怎麼形成的

道文化是怎麼形成的

發布時間:2023-05-23 07:16:26

❶ 中國道教文化的起源和發展是什麼呢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家思想沒有儒家和佛家對人們的影響大,但是它的發展之路也十分崎嶇坎坷。道教的誕生和社會上其他宗教一樣,一開始都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嚮往的虛幻生活。道教產生初期是一個非常散漫的組織,誕生的過程也相當復雜。在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統一的教團組織,但是道教仍然突破重重阻力,在最後發展成名門正派。

道教之所以以“道”為名,是因為道教不僅研究人人之道,對天人研究更是深入。道教思想十分重視“道義”和“道德”,道教雖然沒有儒家的“仁德”之情,沒有佛家的“大愛”之心,但是道教思想卻對人們日常生產生活有著巨大的約束作用。道教所謂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思想,是永不磨滅的生存法則。

❷ 什麼是道家文化

道家最初是指先秦時期諸子百家中的一家。廣義地來說,它是古代中國社會思想文化體系中以道為其核心觀念,強調天道自然無為、人道順應天道的一個流派。歷史上凡是崇尚老莊黃老之學說的人都可以稱為道家。

按照《漢書•藝文志》的說法,道家出自古代的史官。所謂史官實際上也就是王室內負責記載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的人。古代學在官府,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事為王室所壟斷,一般的人是無緣於此的。可以說史官在當時是最有學問的人中的七類。被稱為是道家奠基人的老子在周王室中當過柱下史,也就是負責周王室的圖書管理。就道家作為一個思想文化流派來說,它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這一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形成的。春秋初年,周王朝開始衰落,社會動盪不安,隨之而來的是以前由官府所壟斷的從事文化教育事業的人流落到民間,出現了學下私人的現象,從而形成了諸子百家,由老子及其思想上的追隨者所形成的道家即是其中之一。他們對春秋戰國時期的現實社會政治形成了自己的看法,由此奠定了道家這一學派的思想基礎。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道家這一思想文化體系的最高范疇,為所有的道家學者所推崇。可以說不管道家內部各個學者之間的思想文化的差距有多大,他們都是圍繞「'道」這一核心范疇來展開的,而且合於道是所有道家追求的終極目標。那麼「道」到底是指什麼呢?從文字學的意義上來說,道即是我們所說的道路。東漢文字學家許慎在其名著《說文解字》中說:「道,所行道也。」即是指人走的路。而道家作為一個思想文化流派,其核心范疇「道」,顯然不是這種文字學上的意義所能解釋的。一般說來,道家的「道」具有下列幾方面的意義:①道是天地萬物的本源。②道自然而無為。③道無形而實存。④具有普遍性,無所不在,無時不在。

以道為核心,把合於道作為終極追求目標的道家學派,實際上在其內部是存在著很大的思想差異的。道家是一個從各個不同層次不同方位展開的動態的思想流派,但各個不同層次、不同方位展開的動態的思想流派之所以總名之道家,顯然在他們之間體現出了某些基本的待征,即是說,他們始終沒有離開之所以稱之為道家的最基本的東西。道家作為一個思想文化流派,基本特徵為:①崇尚老莊黃老之學說。②以道作為該學派的思想核心和最高范疇。③在天道自然無為、人道順其自然的天人關系的架構中展開自身的思想體系。④以幽深微妙的言語,以高蹈隱逸之士的心態關懷世情。與其他各家相比,他們對社會的觀察和體認更冷靜、更清醒,也更為深刻。⑤具有獨任清虛、超邁脫俗、絕禮去仁、追求返樸歸真這樣一種獨特的精神氣質。道家在歷史上不同時期表現出了豐富的多樣性,凸現其各自的個性差異,但只要是到家中的一員,他就不能不具備以上的一些基本特徵。道家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個頗具特色的思想文化流派。
道教的教理和教義
道教從創教之初,就以老子的《道德經》為根本經典,將其中「道」和「德」作為基本的信仰。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和主宰,無所不在,無所不包,萬物都是從「道」演化而來的。而「德」則是「道」的體現。三清尊神則是「道」最初的人格化顯現,也代表了宇宙創生的三個重要過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三清化生出天地宇宙和自然諸神,這些稱為先天尊神(天尊),乃道所演化,先天既與道體合一,而道法無遠弗屆充斥無邊宇宙,故道教徒祝頌語常曰「無量天尊」,人類通過某些方式可以達到與道合一的境界,這些人稱為後天神仙,最高修為者也可以達到天尊。
道教以太上老君(即道德天尊)為教主,也就是老子。此外道教的至尊天神在歷史上的不同宗派道經中還有其他說法,一是以玉清元始天尊為最高天神,二是以上清靈寶天尊為最高天神,三是以太清道德天尊為最高天神,最後,演變成三位一體的一炁化三清的神學理論。
道教重生惡死,追求長生不老,認為人的生命可以自己做主,而不用聽命於天。認為人只要善於修道養生,就可以長生不老,得道成仙。因此也就產生了許多修煉方法:煉丹、服食、吐納、胎息、按摩、導引、房中、辟穀、存想、服符和誦經。
道教神學可以說是道家思想神秘化後的宗教學說,未必完全切合,其間異同,頗值玩味。然道教既祖稱老、庄,尊崇《道德經》(老子)、《南華經》(莊子)等眾多道家經典,畢竟吸收繼承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內容。此外,它也受到了《易》以及陰陽家、儒家、佛教以及上古方仙道的影響。

道教的人生觀

我們知道,所謂人生觀,即對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對於人類生存的價值和意義的看法。人生觀是由世界觀(宇宙觀)決定的。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人生觀。

道教徒的人生觀是由道教的信仰內容(包括宇宙觀)所決定的。道教徒的人生觀是怎樣的呢?

對於人類生存的價值和意義,即人生價值,其含義是多方面的;第一是生命價值;第二是人類價值;第三是人格價值;第四是理想價值。這四方面就是人生價值觀的基本問題和基本方面。

一道教對於生命價值的看法

關於人的生命價值,必須回答兩個問題,即:人的生命是實有的,還是空無的?人的生命有無實際意義?

道教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生萬物。神仙和人是由各自不同的「氣」所化生。陰陽五行、精氣神組成而有形體和生命。人的質性是實在的,不是空幻的。認為能生活在現世界是一件樂事—人生難得;認為死亡才是最可怕最痛苦的。所以,道教在理論上強調「仙道貴生,無量度人」;在思想上,不信「命由天定」,相信「我命在我,不屬天地」,人生命的存亡,壽命的長短,決定於自我,不是取決於天命。鼓勵人們不屈服於天命,要循道修煉性命,爭取長生成仙、與道合一。為此,道教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功和道術,如服食、行氣、吐納、導引、守一、外丹、內丹以及齋醮、符篆、守庚申,等等。因批,道教以樂生、貴生,追求長生成仙為根本教義。這也是道教最根本的人生觀。這一人生觀,反映了道教悅生惡死和對生命價值的高度重視。由此可知,道教是一個非常重視生命價值的宗教。

二道教對於人類價值的看法

人類在宇宙中的地位如何,有無價值?對於人在宇宙中地位的看法,太上老子強調,人有卓越的地位。他說:「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認為人是宇宙中四大之一,且育於萬物之上。道教還通過神、人、鬼的宇宙生命系統來顯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道教認為,宇宙空間是由天庭、仙境、人間、地府構成的。神居於至高無上的地位,在人間之上。鬼在人間之下的地府。人是神仙與鬼之間的中介,處於上可升為神仙,下可塑入鬼魂的叫聞地位。因此,道教勸人行善,提倡「憑心地行時時之方便,作種種之陰功」。勸誡人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同時,也主張修長生之道,行善積德,認為功圓果滿,則神仙可冀。道教還明確強調「萬物之中,人最為貴。」認為人為萬物之靈,通過修道,便可長生成仙。總之,人在宇宙中有一定地位,人生很有價值。

三道教對於人格價值的看法

在人格價值的間題上,道教從群體出發,崇尚大同、人類平等、和平共處。道教所理想的杜會是一個和平、無爭、平等、自由,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勞動,有難共濟,有福同享,人人都能安居樂業,竟其天年的極大公平極大和平的大同社會。在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中講得很清楚。該經之所以以「太平」命名,其目的在於實現理想的「太平」世界。對於道教所崇尚的人類平等、和平共處,施之於社會上人與人之間,沒有血統種族之分與地位卑賤之別,有著很大的積極意義。道教的這一人生觀,無疑是偉大的。

道教所理想的人際關系是「齊同慈愛,異骨成親」。「齊同慈愛」即對於物我和彼我同等慈愛,「物我兼容」。道教認為,宇宙、天地、人及萬物皆由道所化生。是故,道教主張不殺生。「異骨成親」,即對於並無血緣關系的人視同血親。為做到「異骨成親」,道教要求人們咸行善心,不殺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盜,不貪不欲、不憎不 ,言無華綺,口無惡聲。如此,則可「國安民豐」、「欣樂太平」。因此,道教把太上(老子)三寶(慈、儉、不為天下先)中的「慈」作為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原則。

總而言之,對於個人在社會中的價值,道教崇尚眾生平等,提倡慈愛和善。

四道教對於理想價值的看法

理想即奮斗的目標。理想價值是指奮斗目標的最高價值。道教與其他宗教一樣,亦有自己的理想境地與追求。道教所主張和追求的理想境地是雙重的。第一是在世俗的、現實的世界上,按照道教教義建立一個和平、無爭、平等、自由的太平杜會。道教早期經典《木平經》中多處描寫了這種理想的社會面貌。後世道教徒在實踐這項「大平」教義時,即在人世作為方面,表現為濟世度人。因此,「濟世度人」便成為道教徒入世方面的奮斗目標。道教所追求的另一種理想境地是「仙境」。那裡「不竟不爭」、「不驕不忌」、「不媒不聘」、「不耕不嫁」、「不織不衣」、「不病不死」,整天相攜歌唱,自由自在,非常快樂。人通過修煉,得道成仙便可以到仙境中去過仙人的生活。因此,「得道成仙」便成為道教徒入世方面的奮斗目標。-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要修煉道功道術,性命雙修,安神固形。道教所行的道術很多,如存思、胎息、外丹、內丹、吐納、服氣、辟穀、齋醮等等,其中,內丹學就是所行道術中最理想的修揀方法。

古往今來,人們無不渴望和追求健康長壽和得道成仙,從這個意義上講,道教無論其形態發生何種改變,而她的精華—養生—將伴隨人類永遠存在,並永遠造福於人類。

道教的宇宙觀

我們知道,道教的宗教義理是道家思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換言之,老莊思想是道教重要的思想理論淵源。因此,道教不僅是一種宗教,而且它的教義還是一種哲學。

道教與其他宗教一樣,作為一種神學的思想體系,必須對宇宙的本原、人生的真諦、彼岸世界的存在和達到彼岸世界的途徑等一系列問題,作出明確地回答。

道教認為,宇宙是由「道」演化而形成的。道教《常清靜經》中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這就是道教宇宙生成論的最簡明的概括。

道教所言的「道」:為陰陽未判之前的混沌無極,道家用無極圖表示「道」。它無形無象,無色無聲,無所不在,無所不備,充塞宇宙,遍滿十方,不增不減,永恆常存。它是「生生之本,化化之根」,是生天生地的始祖,是眾生之父母,是萬物之根蒂。它本無形而不可名,但卻真實存在。因此,按道教的說法:勉強把它叫做「道」。概言之,「道」是先天地而生的宇宙本原與主宰者,是宇宙一切的開始與萬事萬物的演化者。

道教對「道」的解釋,除是「生育天地」的本原外,還解釋「道」是「散則為氣,聚則成形」的太上老君。「道」,先天之元氣;元氣即存於自然運化中,元氣中有精,精極而靈,靈極而神。「道」為「靈而有性」的「神異之物」,就是神靈。認為「大道玄寂」無所不在,無時不存,無所不包,為「虛無之體,造化之根,神明之本」,是宇宙萬物的本原與主宰者。這就告訴我們,道教的「道」就是「太上老君」,就是神靈,就是造物主。道教所信仰的最高尊神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皆為「道氣」所化,其本皆「道」。而「道」即「太上老君」,因此道教有「太上老君一氣化三清」之說。
道教的處世原則

⑴自然無為

l、自然。《老子》提出「自然」的觀念來解釋「道」和「德」。道性自然,人應法「道」而行,並把「自然」作為對待社會人生的處世態度和基本原則。《老子》二十五章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即道生萬物及天地人的活動過程都應以「自然無為」為法。所謂「自然」,自己如此,自然而然。《老子》五十一章又說:「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認為宇宙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人應當順其本來的自然,不可有意作為。

我們常聽到「順乎自然」或「順其自然」,「順應自然」就是源於《老子》的思想。道教徒遵循道祖老子順乎自然的教誨而行,並以此作為處世的准則。

2、無為。《道德經》三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不為。」認為「道」是產生宇宙萬物的本體,從產生的過程看,是自然而然的,沒有任何外在強加的力量,所以說「道」是「無為」;但從其產生萬物的結果看,一切都占「道」所生,因此又可說「道」是「無不為」。

道教把「無為」作為對待杜會人生的處世態度和基本原則。認為天道自然無為,人的行事也應效法天道,不要妄自作為,講求清靜寡慾,與世無爭,慎行遠禍。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什麼事情都不做。

聖人是老子所著力刻劃的理想人格形態,其人格要索之一便是聖人無為,此外還有聖人不爭,聖人慈善待人,聖人主重靜而棄輕躁。《道德經》中反復闡述了這一聖人人格最基本的特點:「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有弗有,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正靜,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人自朴。」「聖人為人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這些話都表明了「道法自法」、「道常無為」的特性鮮明地體現在聖人人格中。

值得指出的是,聖人「無為」只是一種手段,其目的仍在於「有為」。二者的統一表現在「無為而無不為」。如果聖人只有「無為」,也就失去了意義。

總之,「無為」是要求個人以「道」為法,順應自然,不隨意妄為。

⑵柔弱不爭

1、「柔弱」是太上老子主張的人生態度。在《道德經》中,有位細心的人曾作過統計:除了「柔弱」二字在三個篇章中有五處連用外,「柔」字還在六個章節中出現了六次,「弱」字還在五個章節中共出現五次。因此,有「老聃貴柔」之說;《漢書•藝文志•諸子略》中還認為老子的人生觀是「清虛以自守, 卑弱以自持。」

老子認為,在自然界,新生之物總是柔弱的,而柔弱的新生之物又是充滿生機充滿活力的,所以「柔弱」是「生」的自然法則。老子教人守柔處弱,保持一種虛靜的狀態。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懦弱的表現,其實不然。因為,老子主張守柔處弱並不是為守柔而守柔,為處弱而處弱,而是為了以「柔弱」勝「剛強」。太上老子以水為例來證實「柔弱勝剛強」的道理,說「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七十八章)。人若明此理,則不會去做「雞蛋碰石頭」的蠢事,當會 「以退為進,以柔克剛。」

道教十分崇尚「柔弱」。《老君二十七戒》中以「行無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動」為最上三行;《道教五戒十善》中以「忍性容非」為十善之一;《老君崇百葯》中以「體弱性柔」為一葯。相反地,道教以「剛強」為戒。《化胡經十二戒》中說,「戒之勿剛強,當可自屈折,強者必先摧,剛者去先屈。」《老君說百病》中認為,「以力勝人」,「語欲勝力」都是病。

總之,「柔弱」是道教立身處世的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可貴的人生觀。

2、「不爭」與「無為」一樣,也是老子所刻劃的聖人人格的一個要素。《老子》中有多處提到「不爭」。第七章中說:「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二十章中說:「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第六十六章中說:「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第七十二章中說:「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正是因為聖人具有這樣的不爭之德,反而能夠獲得「天下莫能與之爭」的效果。聖人不爭也包括不爭物質享受,故《老子》中說:「聖人去甚、去奢、去泰」,「聖人慾不欲,不責難得之貨」,「聖人不積」。

自道教誕生開始,道教就把「不爭」作為戒律的內容之一。《老子想爾注》中說:「聖人不與俗人爭,有爭,避之高逝,俗人如何與之共爭乎!」後來,道教還把不爭與修道聯系起來,強調「不與俗爭」才能得道長生。

值得指出的是,道教所講求的,「不爭」並不是束手徒置,萬事無所作為,而是不與世人爭俗世的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等,對於合乎天道自然運行法則的事,則要盡力而行,以彰顯「天理」。例如:道教相信通過修煉(修道),不僅精神可以升華,生理生命亦可長生久視,所以它打破定律,改變法則,戰勝困難,與無情的命運相抗爭,為此,並提出了「我命由我,不屬天地」的口號。這就是道教的「爭」,也是道教最大的「爭」。 除此,便是去「爭」做功德。

總而言之,老子教人「不爭」是要求人們為人處世要順乎天理而不強求。「不爭」是道教的一種人生態度,也是一種崇高的人生觀。

此外,還有虛懷若谷、至公無私、為而不有,等等。

道教的人生觀,涉及面廣,博大精深,這里僅就主要內容作一介紹。通過道教的人生觀,我們可以看出,道教是一個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熱愛和平,熱愛眾生的宗教。
法自然求和諧的思想

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在這句名言里,既提出「人」、「地」、「天」、「道」與「自然」之間關系的重要問題,又給予了精闢的解答。這答案就是人必須「法地」,地又必須「法天」,天又必須「法道」,道還必須「法自然」。「道法自然」,才是最後的答案。

這「道」是什麼?「道」相對於「天」、「地」、「人」以及其它萬物而言,老子認為它具有「先天地生」、「為天下母」、「萬物之奧」、「似萬物之宗」的諸多形而上的本體特徵。何以作為萬物之本源的「道」還要去「法自然」呢?

所謂「自然」,即本然,自然而然,而非「大自然」。正像古人所解釋的:「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於自然無所違也。」道生萬物,並「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讓萬物「自然而然」、順其自然地生成、發展。由此可見,「自然」,乃是「道」的本性或者本質自身,並非是外於 「道」的另外一種實體。正由於「道」「夫唯弗居」,所以道之於萬物,始終「是以不去」。這就是說,「天」、「地」、「人」,以及其它萬物,在其成毀的全過程中,是須臾都不能偏離「道」的「自然而然」的本性或者本質的。

「和諧」是中國的傳統思想、文化與哲學的重要特點之一。西周就提出了「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著名哲學思想論斷。所謂「和」,是指不同的東西的和合與統一;所謂「同」,是指相同的東西的重復的相加或者簡單的同一。只有不相同的東西相「和諧」,相作用,才能產生新的東西,萬物都是這么形成的。與此相反,相同的東西加在一起,則是不能產生出任何新的東西,更談不上形成萬物了。「和諧」實是萬物生成、存在與演化的基礎與契機。這個「和異裨同」的理念是十分精湛的、辯證的,所以在我國的思想、文化與哲學以及科技的發展史上,影響極其深廣。

道家完全認同了我國古代關於「和諧」的傳統觀念,並且又極富自己的特色。老子在論述宇宙萬物生成的過程時就充分肯定了「和」、「和諧」的關鍵作用。他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意思是說,「道」是獨一無偶的,它本身包含著陰陽二氣,陰陽二氣的不斷交沖、互相激盪而形成新的和諧的統一體。

人生存於天地之間,因此人的活動應效法於天地。這是關於「天、地、人三才」的觀念,或者「天人合一」的觀念,這是一個早於老子就已經有過的一個傳統觀念。《易經》就明確地提出了「人道」應效法「天道」與「地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道家繼承了《易經》 的這一思想,並把這一思想加以發展,引進了「道」與「道法自然」;即「人」、「地」、「天」都應效法「道」,而「道」還應效法「自然」。這一論斷既強調了「人」、「地」、「天」、「道」之間的區別,又在區別中注重了彼此的聯系。進而在這種聯系中,也闡述了一種「和諧」的理念;特別是在今天,當人類面臨著人與自然界的失衡,人與社會、他人的不和,人自己的身與心的不平的極其嚴重的問題時,更顯得這種和諧關系的重要。

因為,在老子那裡,「人」除了代表人自己外,還包含了「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自己的「身」與「心」;「天」與「地」則代表了自然界。「人」、「地」、「天」以及「人」與「人」、人的「身」與「心」,再加上作為它們以及其它萬物的本原與起源的「道」,本來都是各不相同的東西。而各自獨立存在的東西之間,是存在著差異、對立、甚至矛盾的。但是,萬物的生存與發展,又都是離不開彼此之間所應具有的「和諧」、「統一」的狀態。老子明確地告訴大家:「知和曰常,知常曰明。」也就是說誰真正認識到了「和諧」,誰就能經常保持「明白」、清醒、理智,而不再糊塗。

所謂「法自然」,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要求人們的思想、言論與行動都必須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尊重客觀,依「本然」 而行,按照規律去辦,一定要防止主觀主義的盲目妄動。應該說,當今世界日益嚴重的生態危機,就是人類破壞了這種人、地、天、道的「和諧」,沒有依照自然規則辦事,為了人自身的發展而對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進行過分掠奪而沒有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造成的。要化解人與自然之間的這種矛盾狀態,維護生態平衡,解決人類日益嚴重的生存危機,我們當然要依靠今天的先進手段,但同時也必須看到,中國傳統文化在這方面有其獨特的價值。道家文化關於「法自然」、「求和諧」的思想就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

無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無為而治的思想方法首先是由老子提出來的。老子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萬物的運動變化也遵循著道的規律。道的規律就是前面所說的「道法自然。」既然道以自然為本,那麼對待事物就應該順其自然,讓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發展,使其處於符合道的自然狀態,不對它橫加干涉,不以主觀意志去影響事物的自然進程,也就是「無為而治」。只有這樣,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發展。所以在道家看來,為人處事,修心煉性,都應避免有為妄作。老子說:「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有為,而有以為。」「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根據道家的觀點,在自然無為的狀態下,事物就能按照自身的規律順利發展,人身、社會亦是如此。如果人為干涉過多,按照某種主觀願望來干擾和改變人和社會的自然狀態,其結果只會是拔苗助長,適得其反。所以只有在無為的自然狀況下,人才能健康地生活,社會才能正常地發展。所謂「無為而無不為」也。

對現代人來說,生活的最大問題就是各種利益誘惑和慾望激發所帶來的煩惱和痛苦。在現代發達的交通和通訊條件下,每個人都無時無刻不受到金錢、權力、美色的誘惑,也無時無刻不受到感官享受刺激,這就必然導致人對它們的嚮往和追求,並由此使心神不寧,妄作妄為,試圖通過有為之法,來達到其所希望的人生幸福和快樂。但很顯然,這樣做除了傷精耗氣、費神勞心之外,不會有其他的結果。這正如老子所指出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而且你愈是努力去實現這樣的奮斗目標,你就愈是會感到這一目標的遙遠,其努力給你帶來的痛苦就愈大,以致在痛苦和煩惱中不能自拔。防止這種局面的發生,唯一的辦法就是從這種有為的追求中超越出來,清其心,靜其神,固其本,擺脫各種物質需求和慾望的誘惑,以無為來面對生活,對各種問題泰然處之,一切順其自然,最後則可以無為而無不為,從而保持身心的健康,達到與道合真的狀態,使人生進入虛靈的至高境界。

❸ 道文化包括什麼

道教是道家,陰陽家,方仙家三家糅合而成,道文化主要包括四點:道教神學、道教倫理、道教哲學差含和道教醫學。道家由老子開創,相虛冊笑關人物有文子,楊朱,列子,鬼穀子,慎到,田駢,宋榮子,莊子,呂不韋,蓋公,蕭荷,張良,劉安等。
道教和儒教一樣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中國國人文化催生的,道教以道家學說為主幹,講求長生不老。道教創立後尊老子為教主,遵道貴德。
道教在中國發展的幾千年來,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它極其高雅,極其通俗,其中一部分已演化為民間世俗,成為勞動姿碰群眾精神生活的組成部分。

❹ 中國道教文化的淵源是什麼呢

作為中國唯一原生宗教,道教的文化淵源除「鬼神巫術崇拜、神仙方術信仰和道家黃老學說」這三大基本源頭外,還有「儒家思想、墨家思想、易學理論和陰陽學說」這四大重要文化源頭,都對它的誕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為向大家提供權威答案,這里摘錄中國道教首部全景式歷史傳記——《創道記》之《前言:與中國歷史血肉相連的文化國粹》一文中的相關內容,做簡要介紹。原文刊發於網路閱讀網頁鏈接

一、中國道教淵遠流長,與鬼神崇拜、方術信仰和黃老學說血肉相連

作為發源於中國本土的唯一原生宗教,道教的思想淵源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諸多領域都有血肉相連的密切關系。

上古時代,人們基於人性本能的原始信仰,將日月星辰、河海山嶽和祖宗先賢視為神靈而加以祭祀,祈禱膜拜。其中,早在黃帝時期,中國古人就有了對於天帝的祭祀,其內容有「封禪告天」、「郊祀上帝」、「接萬靈於明廷」等。此後,這種由來已久的鬼神崇拜,到周朝時形成了一個天神、地祇、人鬼構成的神靈系統和敬天法祖的信仰傳統。

與此同時,和鬼神崇拜密切聯系的巫術信仰也由來已久。古人認為,卜筮可以決疑惑、斷吉凶;巫覡能夠溝通鬼神,轉告神旨;巫術可以為人們祈福鑲災、醫治疾病。因此,道教不僅在承襲鬼神崇拜思想後將神靈系統納入神仙體系,同時也將上古時代的巫術信仰納入了自己的神學體系。

春秋時期,北方燕齊和南方荊楚等地出現了直接承襲上古鬼神巫術崇拜,宣傳長生成仙的神仙方士,就此形成了諸子百家中的「神仙家(也稱方仙道)」。當時,他們宣揚長生成仙信仰,把黃帝和老子作為得道成仙的楷模而奉之為神仙祖師;提出了尋求仙境、仙人和不死仙葯的主張,並實踐祠灶祭神、行氣辟穀、導引吐納等修煉方術;尤其是倡導煉丹術,並把服食丹葯作為成仙途徑。

與古代西方的原子論不同,古代中國流行的是元氣論。這種學說認為,宇宙萬物由元氣或者精氣組成聚在一起,就是有形的東西;散開來就成為了無形的東西。黃老道家首先提出了元氣和精氣這兩個概念,並對其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另外,黃老道家繼承老子觀點,認為萬物的主宰是虛靜的道,而且正因為道是虛靜的,所以才能因順萬物,成為萬物的主宰。

戰國時期,社會競爭加劇。為了因應這種局勢,黃老道家首先提出了法、術、勢、利、力等概念,先秦學術由此擺脫了理想主義的窠臼,開始走上現實主義的道路。在此基礎上,黃老道家又提出了道生法的主張,不但解決了法律本身合法性的問題,還為道家治世開辟了道路。另外,黃老道家還提出了因天循道、守雌用雄、君逸臣勞、清靜無為、因俗簡禮、休養生息、依法治國、寬刑簡政、刑德並用等一系列的政治主張,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社會政治學的精華。除此之外,黃老道家還提出了天下為公和用法律來約束君權的主張,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專制政治的反思和批判。

此外,道教除與「鬼神巫術崇拜、神仙方術信仰和道家黃老學說」這三大基本文化源頭直接相關外,還與醫家、兵家、法家、縱橫家有很深的淵源。其中縱橫家祖師鬼穀子(公元前400~320年,姓王名詡,又名王禪、王利,號玄微子。春秋戰國時期衛國朝歌、今河南省鶴壁市淇縣人。據說因其額前有四顆肉痣成鬼宿之象,所以人稱鬼穀子。)」便被道教尊奉為上古真仙。而作為與儒學和佛教一起,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共同占據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實踐信仰的方法,自先秦時期的「方士(方術之士,也稱法術之士。古代信仰讖緯學說,祭拜鬼神,自稱能訪仙煉丹以求長生不老的人。周朝時被賜予同名官職,兼管刑獄。)時代開始,道教在古代天文學、地球物理學、氣象學、中醫及中醫葯學、應用化學、心理學、預測學、數學等科技歷史,及武術、書畫和音樂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並在當前時代也有積極的發展。

二、以下四大重要文化源頭深刻影響了道教的誕生

除「鬼神巫術崇拜、神仙方術信仰和道家黃老學說」這三大基本文化源頭外,還有「儒家思想、墨家思想、易學理論和陰陽學說」這四大重要文化源頭,都對道教的誕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儒家思想方面

道教在吸收孔子、孟子以「忠孝仁義」為核心的三綱五常思想後,由此構成宗教道德觀的主體,並將這種倫理道德與長生成仙思想結合,以神仙的權威驅使人們奉持踐行。對此,《太平經》在提出「天地君父師」倫理體系後,又繼續發展為影響深遠的「天地君親師」世俗倫理規范,並再提出以「樂生好善」實現「太平世道」的目標。同時,董仲舒在宣揚天人感應、陰陽災異、天人合一的宗天神學後,道教又將其與隨之而起的宣揚星象預言、經籍圖籙、呼神劾鬼的讖緯神學一並吸收。

墨家思想方面

因為《墨子》曾經提倡尊天明鬼,並重申最高神天帝的意志和賞善罰惡的至上權威,以借上天來推行兼愛非攻的主張;同時他還將「鬼」的范圍由「人死為鬼」擴大到「天地山川鬼神」,這也就為祭祀天地亡靈提供了依據;不僅於此,當時墨子站在小生產者立場上提倡自食其力和互助互利的觀點,也被《太平經》繼承發展;並且,墨家重視科學技術的精神,也被道教所繼承。

易學理論方面

伏羲氏、周文王推演總結的《周易》,不僅為儒家五經之首,同時也為道家三玄之一。因此,在自古以來對《周易》所作注釋逐漸形成為一門獨立學問(《易學》)的過程中,道教也將《易經》當做基礎經典而廣泛探討、演繹和應用。當魏伯陽(公元100~170年。東漢著黃老道家、煉丹理論家,會稽上虞、今屬浙江人,名翱,字伯陽,號雲牙子。雖然他不是道士,但因其所著《周易參同契》奠定了道教丹鼎學說的理論基礎,被奉為「萬古丹經王」,因而後世將他奉為神仙)於東漢中期借《周易》爻象論述煉丹修仙的方法,將「大易」、「黃老」、「爐火」三者參合,針對以往養生術和煉丹術作出總結並創作完成《周易參同契》後,他強調修煉丹道和天地造化是同一個道理,正式提出了「易道」與「丹道」相通的理論依據。就此,道教在將《易經》的內容和形式吸收為宗教觀點後:以《周易》中至高無上的「天」為模型塑造了「天尊」這一最高神靈,並將對玄學方術、符籙丹道、齋醮科儀等理論實踐貫穿於「以易解道」的發展全過程。

陰陽學說方面

其相關概念在《周易》《老子》中都有論述。陰陽是「炁」的屬性,陰陽二氣具有化生萬物的力量;而有關「金木水火土」是五種物質及屬性的五行概念,則最早可見於《尚書•洪範》中的記載。以此,鄒衍早在戰國時就將「陰陽」與「五行」結合創立了「陰陽五行學說(即陰陽家)」,藉以闡釋「道家的天道」和「儒家的人道」,以給五行賦予社會屬性來說明王朝更替的原因和趨勢。在鄒衍的思想被方士吸取後,作為神仙方術的理論基礎,充滿了神秘色彩的陰陽五行又成為道教修煉法術理論的重要來源。

❺ 道文化的涵義

『道』由此成為中國古典哲學里最重要的范疇之一。由『道』而衍生出的『形而上』與『形而下』 的哲學概念,「道」,最早由老子在《道德經》里提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隨後,孔子在《周易·系辭傳》里有句非常有名的話來詮釋『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❻ 道是誰創的

道教的創始人是張道陵。老子是道家學說的創始人,並非道教的創始人。道教是中國主要宗教之一。主要思想《易經》為伏羲、周公、孔子三聖創立,伏羲創造了八卦,周文王創造了六十四卦,孔子則為易經作《易傳》,由做扮此形成了中華文化的總源頭,是諸子百家的開始。

東漢時形成宗教,到南北朝時盛行起來。道教徒尊稱創立者之一張道陵為天師,因而又叫「天師道」。後又分化為許多派別。道教奉老子為教祖,尊稱他為「太上老君」。

張道陵(34年2月22日—156年),字輔漢,原名陵,正一盟威道創始人,東漢沛郡豐縣(今江蘇徐州豐縣)人。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後世尊稱為「老祖天師」。

張道陵「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師",高明上帝,張天師。著作《老子想爾注》團櫻,弟子有3000多人,設立24治,奠基天師道。張道陵、葛玄、許遜、薩守堅合稱四大天師。張道陵創建天師道的背景:當時在巴蜀一帶,原有巴人信奉原始巫教,大規模的淫祀而害民。而這些祀奉鬼妖(學名為:妖邪)的法教巫師聚眾斂財,無惡不作。

張天師攜王長、趙升二位弟子和黃帝九鼎丹經,來到北邙山修行,平定了那些禍害百姓的巫妖之教。川渝一帶流傳的張天師以太上老君劍印符籙大破鬼兵的故事就是以此為原型的。

(6)道文化是怎麼形成的擴展閱讀:

張道陵成仙

永壽二年九月九日至雲台治,以余丹,及印,劍,都功符籙,授子衡曰:「吾遇太上親傳至道,此文總塌胡叢領三五都功,正一樞要。世世一子紹吾之位,非吾宗親子孫不得傳。」《正一經》雲:「太上親授天師《太玄經》有二百七十卷,推檢是漢安元年七月得是經。」是日同弟子王長、趙升,於今四川省蒼溪縣境的雲台山上與夫人雍氏白日飛升。是為正一道第一代張天師,而為天師道正一教祖。

永平二年赴「直言極諫科」而中之,漢明帝時拜巴郡江州令(今重慶),不久退隱北邙山中(今河南洛陽附近),修持煉形合氣,辟穀少寢長生之道。建初五年詔舉賢良方正不起,復征為博士,封冀縣侯,三詔不就。後入吳,又愛蜀中溪嶺深秀,遂入蜀隱於鶴鳴山,修神丹符咒之術。

張道陵有弟子王長、趙升隨其習黃老之道,助煉龍虎大丹,丹成,服之返老還童,且去游而參訪仙源。

❼ 思考1 道家的文化淵源是什麼它是怎樣形成的

道教與其它的宗教一樣,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有其發生,發展的過程.早期教派並非經由同一途徑,在同一地區和同一時期形成的,並且在很長時間內沒有一個統一的穩定的教團組織,因而中國道教史的上限極不易認定.在早期存在有符錄派與丹鼎派,但其誕生過程相當復雜.丹鼎派注重清修煉養,又有內丹與外丹之分,其前身就是神仙方術和養生氣功學,它是由戰國時期發展而來的.東漢後期出現的<<太平經>>與<<周易參同契>>開始形成早期道教理論,卻無相應的道教組織.魏晉時期的內丹經<<黃庭經>>和外丹經<<抱朴子.內篇>>盡管社會影響較大,其社會組織力量依然弱小.<<老子>>與<<莊子>>也成為道教產生的另一個重要源頭.由此可見,中國道教產生的過程是多源的,多渠道的和逐漸靠攏而成的.各教派之間互有影響,但基本上又是獨立發展,時間上前後相錯,並無統一的具體創教時間可言.教名與教徒也沒有統一的稱呼,道教一詞道見於<<老子想而注>>.依此可見道教的產生可以由<<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而注>>三書看成道教活動和道教實體出現的標志.
早期道教的主要來源與產生的社會背景如下:
第一來源於古代宗教和民間巫術,
第二來源於戰國至秦漢的神仙傳說與方士方術.
第三來源於先秦老莊哲學和秦漢道家學說.
第四來源於儒學與陰陽五行思想.
第五來源於古代醫學與體育衛生知識.
道教的歷史淵源誕生於漢末,它是漢代社會的產物,是漢代思想文化的組成部分,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在漢武帝時期直接推動了丹鼎派的形成.另外佛教的傳入與興盛對道教的產生有刺激和推動作用.
<<太平經>>是流傳至今的最早的道教經典.它的主要思想就是:1.神秘的氣化學說,2.三名同心的調和論.即主張君,臣,民直協調共處.3.陰陽五行的災異說.4.天人相通的神仙系統.<<太平經>>的神仙系統一為神人,二為真人,三為仙人,四為道人,五為聖人,六為賢人.它具有兩個神學系統:即天地陰陽系統.與神仙系統.這兩者是平行關系,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風雨,道人主教化吉凶,聖人主治百姓,賢人輔助聖人.
<<周易參同契>>是道教丹鼎派最早理論著作.其中心思想是運用提示的陰陽之道,參合黃老自然之理,講述爐火煉丹之事,基本上是一部外丹經.其文字古奧難懂,其真義令人不易捉摸.
<<老子想而注>>是進一步了解五斗米道教義和理論的重要資料.五斗米道與太平道最大不同之處就是它非但沒有遭到太平道那樣的悲劇,反而在演變為天師道以後,成為道教的正宗.

❽ 道教產生的歷史條件

分類: 社會民生 >> 宗教
解析:

道教形成於東漢的中後期。它之所以產生,不是偶然的,而有其所以產生的歷史條件和社會思想淵源,並經長期的醞釀和積累的必然結果。

歷史背景

第一,中國封建社會由戰國進入秦漢時代,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當時的世界上居於發達的領先地位。但是,秦漢的社會發展,又受到封建生產方式的制約,呈現時起時伏的波浪式延展的趨勢。即使在秦漢鼎盛時期,社會矛盾也很尖銳。在封建生產關系的基礎上,地主階級和封建國家對廣大農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土地兼並也日益加劇,使得「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貧民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無聊,亡逃山林,轉為盜賊,赭衣(囚徒)半道,斷獄歲以千數」。①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矛盾日益突出,農民對地主階級的反抗也日益增多。封建統治者如何對付農民的反抗以鞏固自己的統治,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個迫切問題。秦王朝以法家思想為指導,實行嚴刑峻法,僅憑暴力鎮壓以加強其統治,又迷信神仙方士,大搞鬼神祠祀,夢想由一世至萬世,但卻轉瞬之間即為農民大起義的怒濤所覆滅,從而震撼了整個地主階級,迫使繼起的漢王朝統治者不得不從中吸取教訓,結合實際,重新調整其所謂「治國理民」的理論和策略,實行約法省禁與清靜無為相結合的「黃老政治」,以安定社會秩序。於是,社會經濟得到了較快的恢復和發展,出現了「文景之治」的繁榮景象。漢武帝即位之後,他憑借幾代經營積蓄起來的雄厚資財,連續發起反擊北方匈奴的侵擾和開拓西南疆域的大規模戰爭,擴大和鞏固了邊防陣地。中國封建社會,處於空前強盛時期。但同時卻「多殺士眾,竭民財力,奢泰亡度,天下虛耗,百姓流離,物故者半。察歲蝗蟲大起,赤地數千里,或人民相食,畜(蓄)積至今未復,亡德澤於民」敗前睜。②封建社會的固有矛盾愈來愈尖銳。到武帝晚年,「郡國盜賊群起」,③農民紛紛起義。

「南陽有梅免、白政,楚有殷中、杜少,齊有徐勃,燕趙之間有堅盧、范生之屬。大群至數千人,擅自號,攻城邑,取庫兵,釋死罪,縛辱郡太守、都尉,殺二千石,為檄告縣趣具食;小群以百數,掠鹵鄉里者,不可勝數也」。④

西漢王朝在農民起義的打擊下,便由盛而衰,最後終於滅亡。光武雖號中興,但這個東漢王朝卻是建立在農民起義的火山上的,只有光武、明帝和章帝三代,社會稍為安定。

從和帝開始,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強勢力迅速膨脹,並在政治上逐步形成外戚與宦官兩大集團,彼此爭奪政治權力,把持朝政;地方官吏則貪殘專恣,不奉法令,侵冤小民。

東漢王朝的統治日益腐朽和黑暗,整個社會一直動盪不安,給廣大勞動人民帶來莫大的痛苦。特別是在外戚、宦官兩大集團激烈爭奪政權的過程中,豪強地主大量兼並土地。

廣大農民喪失土地後,一部分淪為依附豪強地主的佃農或僱傭,受著極其殘酷的剝削,更多的農民則變成無家可歸、輾轉道路的流民,處境尤其悲慘,被迫起為「盜賊」,甚至出現「貧困之民,或有賣其首級以要酬賞,父兄相代殘身,妻籋相視分裂」⑤等目不忍睹的悲慘景象。加以當時自然災害頻仍,疫病流行,廣大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

造成人民深重苦難的現實世界,是宗教賴以滋生的氣候和土壤。一方面,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廣大人民群眾,在擺脫秦王朝的奴役之後,又受到新建的漢王朝日益沉重的壓榨而痛苦不堪。但他們當時受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局限,生產規模小,生產力水平低下,科學知識十分貧乏,人民群眾既無法避免、也無法理解封建壓迫和自然災害所造成的社會不平與人世苦難的根源,他們渴望擺脫苦難,而又找不到出路。

因此往往幻想有一種超人間的力量來伸張正義,並幫助他們改善處境,於是就把希望寄託在神靈的護皊上。這是產生宗教的內在條件;悔茄另一方面,統治階級在面臨嚴重的社會危機的時候,也極力企圖利用宗教來麻痹人民反抗的意志,宣揚君權神授,藉以消弭隨時都可能發生的人民抗爭的風暴,同時也希望宗教成為他們統治的後盾,祈求「長治久安」和個人的福壽康寧。在上列兩種條件下,宗教的產生,就成了客觀的社會需要。

第二,漢代統治思想的宗教化,也直接為道教的產生提供了有利的社會條件。

秦王朝的覆滅,暴露了單靠嚴刑峻法和暴力鎮壓,並不能解決社會矛盾,治國安民。

漢初奉行黃老之術,雖然使社會矛盾得到了緩解,也未能防止封建社會固有矛盾的發展,以致到漢武帝時,又面臨「盜賊群起」、農民以暴力反抗官府的事件「不可勝數」的嚴重社會問題。為了在不可避免的社會矛盾中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他們鑒於歷史上「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⑥的經驗,企圖藉助鬼神的威力,加強「文武並用」的「長久之術」,以使黎民百姓成為規規矩矩的順民。

《淮南子》明確主張「因鬼神為禨祥,而為之立禁」,「借鬼神之威,以聲其教」。⑦

漢武帝更是身體力行,他即位之後,「尤敬鬼神之相」,⑧重用神仙方士,大搞祠神求仙活動。為適應封建統治階級利用神權維護皇權的需要,董仲舒的宗天神學也應運而生。他援引陰陽五行學說,重新解釋儒家經典,建立了一套以「天人感應」為核心的神學體系,把「天」說成是有意志、有目的、能支配一切的最高主宰,具有無上的權威,是「百神之大君」。⑨認為自然界日月星辰的運行,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人類社會的治亂興衰,吉凶禍福,都是由這個「大君」的意志所決定的。而帝王則是「承天意以從事」。⑩當帝王的行為體現了天意,積善累德,天就降符瑞任命他、嘉獎他;當帝王違反了天的意志,有了過失,天就降災異警告他,讓他改過;如果屢告不改,就要受到天的懲罰。這種「天人感應」思想,實際上是一種「善惡報應」思想的表現,是宗教思想的核心內容,它為封建專制中央集權的統治提供了理論依據。這種宗天神學,縱貫於昭、宣、元、成、哀、平各代,在政治生活中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董仲舒不僅是一個宣揚「天人感應」、陰陽災異的宗天神學家,而且還是神仙方術的鼓吹者。他在《春秋繁露》這一著作中,不僅以神秘的陰陽五行學說附會儒家經義,而且還創造求雨、止雨儀式,登壇祈禱作法,集儒生、巫師、方士於一身。他將儒學加以宗教化,促使儒生與方士合流。以董仲舒為前導,在漢王朝的支持下,讖緯之學逐漸興起。「讖」是一種假託神意製造的政治預言,「詭為隱語,預決吉凶」,⑾源出巫師和方士,由來已久。「緯」是以神意來對儒家經典所作的解釋,把儒家六經宗教化,把孔子神化為超人的教主。二者的形式雖然不同,但就其宗教神秘主義的實質來說,則是一樣的。所以,「迨彌傳彌失,又益以妖妄之辭,遂與讖合而為一」,⑿合稱讖緯之學。

西漢末年,這種讖緯之學極為盛行。漢光武也是靠圖讖起家的,即位以後,更是大力提倡,使之成為占統治地位的官方之學,於是整個社會都籠罩在濃厚的宗教神秘主義氣氛之中。

這種氣氛,顯然是孕育道教極為重要的氣候和土壤。再加上佛教在漢代的傳入,也給某些神仙方士創立道教提供了啟示,成為道教產生的助產劑。可見道教的產生,乃是當時客觀的社會歷史條件所決定的。

當然,有了這種氣候和土壤,還必須要有產生道教的種子。沒有這種種子,也不可能無緣無故地憑空產生。道教既是中國本民族的傳統宗教,因而這種種子的來源也只能從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中去尋找。為了弄清這個問題,就有必要進一步考察它的思想淵源。

思想淵源

道教的思想淵源是「雜而多端」的,大體有以下幾種主要因素:

首先是道家思想。道家和道教,本來是有區別的。先秦道家,是以老、庄為代表的哲學派別,而道教乃是東漢形成的一種宗教。但二者又不是毫無聯系的。道教創立的時候,奉老子為教主,以老子《道德經》為其主要經典,規定為教徒必須習誦的功課。

《道德經》的基本思想是「道」,並把道視為超時空的天地萬物的根源,既有本體的意義,也含有規律的意義,其界屬模糊不清,「玄之又玄」,十分神秘,不同的人可以作出不同的解說。《莊子》更把道解釋成為:「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並謂「黃帝得之,以登雲天;顓頊得之,以處玄宮;禺強得之,立乎北極;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廣,莫知其始,莫知其終;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說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東維,騎箕尾,而比於列星。」⒀這種以道為萬古常存、得道以後便可以長生久視、成為神仙的思想,為後來的道教所汲取。道教的基本信仰也是道,它從宗教的角度把道說成是神異之物,靈而有信,「為一切之祖首,萬物之父母」,⒁並與神秘化了的元氣說結合起來,認為道是「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無外,其微無內」,無形無名,有清有濁,有動有靜,「萬象以之生,五音以之成」,⒂宇宙、陰陽、萬物,都是由它化生的。

道教還把老子看作是道的化身,這種思想在道教產生之前就有了。東漢明帝、章帝之際,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聖母碑》稱:「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游六虛,出入幽明,觀混合之未別,窺清濁之未分」,把老子與道合而為一。道教繼續發揮了這種思想。

《太平經》曰:「老子者,得道之大聖,幽顯所共師者也。應感則變化隨方,功成則隱淪常住。住無所住,常無不在。不在之在,在乎無極。無極之極,極乎太玄。太玄者,太宗極主之所都也。老子都此,化應十方。敷有無之妙,應接無窮,……周流六虛,教化三界,出世間法,在世間法,有為無為,莫不畢究。」傳為張陵(或為張魯)所作的《老子想爾注》,也把老子作為道的化身,稱「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其後《混元皇帝聖紀》又稱:「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化身也,元氣之祖宗,天地之根也。」於是老子與道便被神化為眾生信奉的神靈。道是天地萬物之源,因而作為道的化身的「太上老君」,也就成為「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陰陽之主宰,萬神之帝君」。這說明哲學家老子和哲學范疇「道」在道教中已被神化為天上的神靈。因此,信道也就變成了信神,崇奉老子亦即崇奉天神。修道成仙思想乃是道教的核心,道教的教理教義和各種修煉方術,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而展開的。道教的命名,也與它的基本信仰有著密切的關系。由此可見,道家思想乃是道教最為重要的思想淵源之一;道家哲學乃是它的理論基礎之一。《魏書·釋老志》在談到道教的本源和宗旨時便稱:「道家之原,出於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資萬類。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千變萬化,有德不德,隨感應物,厥跡無常。……其為教也,咸蠲去邪累,澡雪心神,積行樹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升天,長生世上。」這里所說的道家,就是指道教。正因為道教的形成和發展,與道家老子確有不解之緣,所以人們習慣上常常把道教也稱為道家。

先秦道家後來演變為黃老之學。這種黃老之學是以道家的清靜養生、無為治世為主,但汲取了陰陽、儒、墨、名、法各家的部分內容,已不完全是先秦的道家,而是被稱為黃老術的新道家。後來,黃老養生之術演變為道教的修煉方術,奉黃老術的黃老道家便是道教的前驅。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對道家思想曾作過這樣的評述:「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是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他所說的道家,就是指黃老道術的新道家。司馬談的這種觀點,被東晉道士葛洪所採用。

葛洪依據司馬談的這種觀點,從神仙道教的基本立場出發,闡述了他的道本儒末、道高於儒的思想,以為道家之教「務在全大宗之朴,守真正之源」,主張「包儒墨之善,總名法之要」,吸收各家之長,來建樹其神仙道教的理論體系。⒃在修道方法上,他也主張「內寶養生之道,外則和光於世,治身而身長修,治國而國太平。以六經訓俗士,以方術授知音,欲少留則且止而佐時,欲升騰則凌霄而輕舉」。⒄這就是他的「外儒內道」和儒道雙修、內外兩得的兩重人格的本質表現,也是上層化的士族貴族神仙道教的一個顯著特點。

其次,道教還汲取了儒家的倫理綱常思想。這種倫理綱常的核心是「三綱五常」,這是封建社會中最主要的道德規范。

這種倫理綱常思想,是儒家導其源,道教纘其緒,作了繼承和發展。在道書中,雖然很少提到三綱五常的名稱,但宣揚這種倫理道德思想頗力;在宣揚這些倫理道德的時候,往往與它的長生成仙思想結合起來,而且以「神」的威力驅使人們去奉行,這對維護封建社會的倫常和秩序,更容易發揮其特殊的作用。《荀子·禮論》提出「禮有三本」

之說,認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

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焉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董仲舒則認為「王道之三綱可求於天」,⒅把三綱五常說成是天經地義。《太平經》汲取了這些思想,提出「人亦天地之子也,子不慎力養天地所為,名為不孝之子也。」並稱:

「子不孝,弟子不順,臣不忠,罪皆不與於赦。令天甚疾之,地甚惡之,以為大事,以為大咎也。鬼神甚非之,故為最惡下行也。」又謂:「子不孝,則不能盡力養其親;弟子不順,則不能盡力修明其師道;臣不忠,則不能盡力共事其君,為此三行而不善,罪名不可除也。天地憎之,鬼神害之,人共惡之,死尚有餘責於地下,名為三行不順善之子也。」⒆《太平經》不僅繼承儒家旨趣,大肆宣揚天、地、君、父、師信仰的重要,而且還第一次將「天地君父師」合為一體,這在當時儒家的經典中尚未如此,而這正是後來社會上「天地君親師」信仰的由來,其影響尤其深遠。《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亦說:諸欲修道者,務必「臣忠、子孝、夫信、婦貞、兄敬、弟順,內無二心。」它特別強調「事師不可不敬,事親不可不孝,事君不可不忠,……仁義不可不行。」《太上洞玄靈寶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經》中,更把儒家的許多封建倫理道德規范都包括進去了,它說:「與人君言,則惠於國;與人父言,則慈於子;與人師言,則愛於眾;與人兄言,則悌於行;與人臣言,則忠於君;與人子言,則孝於親;與人友言,則信於交;與人婦言,則貞於夫;與人夫言,則和於室;……與奴婢言,則慎於事。」這樣,把處理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系的道德規范都講到了,用「忠」、「孝」、「慈」、「愛」、「惠」、「悌」、「和」、「貞」、「信」、「慎」等道德規范來調整各種不同的人與人的關系,比儒家講得更集中,更全面。

先秦儒家思想,到西漢董仲舒為之一變。董仲舒以「天人感應」為核心的宗天神學以及隨之而起的讖緯神學,均為道教直接所吸收,成為道教的重要淵源。如《河圖紀命符》說:

「天地有司過之神,隨人所犯輕重以奪其算紀。……又人身中有三屍。三屍之為物,實魂魄鬼神之屬也,欲使人早死,此屍當得作鬼,自放縱 *** ,饗食人祭醊。每到六甲窮日,輒上天白司命,道人罪過。過大者奪人紀,小者奪人算。故求仙之人,先去三屍,恬淡無欲,神靜性明,積眾善,乃服葯有益,乃成仙。」這類神秘的東西,幾乎原封不動地為後來的道教所吸收,並加以發揮。其他如「少室山有玉膏,服即成仙」;昆侖山為仙人集聚之所;西王母為賜授仙經、指導修道之神;黃帝原本北斗黃神,即位後即「一道修德,唯仁是行」,最後乘龍上天;五嶽四海和人的耳、目、鼻、齒、發皆各有神;以及星象預示吉凶之說和召神劾鬼之術,如此等等,均是便於道教利用的資料。

此外,《易學》和陰陽五行思想對道教的影響也是十分明顯的。東漢時的《太平經》就是「以陰陽五行為家」,而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乃是假借《周易》爻象的神秘思想來論述修仙的方法,對後世道教的影響甚大,被稱為「萬古丹經王」。此後,以易學和陰陽五行思想來闡發道教的內外丹法的道教學者相繼不絕。

道教也汲取了墨家思想。章太炎先生早就指出過:道教思想是「本諸墨氏,源遠流長。」⒇墨子提倡尊天明鬼,這種思想顯然是被道教所吸收,這方面無須多加說明。此外,墨子還站在小生產者的立場上,提倡自食其力和互利互助。墨子在《非樂》上提出「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在《天志》下又反對「不與其勞獲其實」。《太平經》亦強調「人各自衣食其力」,反對「強取人物」。墨子在《兼愛》中主張人與人之間應當實行「兼相愛,交相利」的原則;在《尚賢》下又認為「為賢之道」就是「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只有這樣,才可以使「飢者得食,寒者得衣,亂者得治」;反之,他在《尚同》上說,若「至有餘力,不能以相勞;腐朽余財,不能以分;隱匿良道,不以相教」那就會使「天下之亂,若禽獸然」。《太平經》亦強調這種人與人之間的互助互利思想,主張有財物的人應當「樂以養人」,「周窮救急」。它認為天地間的一切財物都是「天地中和之氣」所生,應屬於社會公有,不應為私人所獨占。認為「此財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養人也。此家但遇得其聚處,比若倉中之鼠,常獨足食,此大倉之粟,本非獨鼠有也;少(小)內(指帝王的私庫)之錢財,本非獨以給一人也;其有不足者,悉當從其取也。愚人無知,以為終古獨當有之,不知乃萬屍(戶)之委輸,皆當得衣食於是也」。又稱:「或積財億萬,不肯救窮周急,使人飢寒而死,罪不除也。」有道德的人也應當以道德教人,否則也是犯了「不可除」的彌天大罪。認為「人積道無極,不肯教人開蒙求生,罪不除也。……

人積德無極,不肯教人守德養性為謹,其罪不除也」。它也反對「智者」欺負「愚者」,「強者」欺負「弱者」,「少者」欺負「老者」。說「或多智,反欺不足者;或力強,反欺弱者;

或後生,反欺老者,皆為逆,故天不久佑之。何也?然智者當苞養愚者,反欺之,一逆也;力強者當養力弱者,反欺之,二逆也;後生者當養老者,反欺之,三逆也。與天心不同,故後必有凶也。」《太平經》的這些思想,顯然都是墨子有關思想的繼承和發展。道教的有些神仙方技和變化方術,也依託墨子。葛洪《抱朴子內篇·金丹》記有《墨子丹法》,《遐覽》記有「變化之術」的《墨子五行記》,稱「其法用葯用符,乃能令人飛行上下,隱淪無方」。《神仙傳》又記載孫博、封衡皆宗墨子,孫博「治墨子之術,能令草、木、金、石皆為火光,照耀數里,亦能使身成火,口中吐火」;封衡自幼學道,有《墨子隱形法》一篇。葛洪還把墨子列入《神仙傳》,說他外治經典,內修道術,精思道法,想像神仙,後得神人授書,「乃得地仙」。可見,墨子在道教信仰中的吸引力是不小的。

道教在產生過程中,除吸收以上所說的這些古代文化思想之外,還吸收了傳統的鬼神觀念和古代的宗教思想與巫術。

在中國古代社會中,人們對日月星辰,河海山嶽和祖先甚為崇拜,視之為神靈,對他們進行祭祀和祈禱,並由此而逐漸形成了一個天神、地*和人鬼的神靈系統。道教承襲了這種鬼神思想,並將這個神靈系統中的許多神靈作為道教神靈的組成部分。古代殷人認為,卜筮可以決疑惑、斷吉凶;巫師可以交通鬼神,依仗巫術可以為人們祈福禳災。

這種巫術,也為道教所吸收和繼承。

道教對戰國的神仙思想和神仙方術也作了繼承,並有所發展。早在《莊子》和《楚辭》里,有關神仙思想的言論已屢見不鮮。稍後,在燕齊和荊楚等地均出現了鼓吹長生成仙的方術。這種神仙方術原無系統的理論,後來,這些方士利用戰國時齊人鄒衍所論終始五德之運的五行陰陽學說加以解釋,從而形成了所謂的神仙家,即方仙道。秦皇、漢武對此都「莫不甘心」,求之「如恐弗及」,以致「自言有禁方、能神仙」之徒多到「不可勝數」的地步。傳說崇尚方仙道的宋毋忌、鄭伯僑等都嚮往神仙、「形解銷化,依於鬼神之事」。以後神仙家的神仙信仰和方術皆為道教所承襲,神仙方術衍化為道教的修煉方術,神仙方士也逐漸衍化為道士。

由此可見,道教和我國傳統文化的許多領域都有血肉相連的密切關系,它的產生,乃是中國傳統文化直接孕育的結果。但從孕育到最後形成,經歷了一個較長時間的逐步衍化的醞釀過程。早在戰國之末,已有鼓吹長生成仙的所謂方仙道的漸次興起。西漢末年,由於讖緯神學的盛行,黃老學向宗教化的方向發展,隨即又有黃老學與方仙道相結合的所謂黃老道的出現。這些可視為道教的胚胎。不過它仍屬於類似宗教的信仰,尚未正式形成為宗教組織,行其術者一般謂之方士,還未稱為道士。到了前後漢交替的時候,開始出現方士又稱道士的情況。《漢書·王莽傳》說:「先是衛將軍王涉,素養道士西門君惠,君惠好天文讖記,為涉言孛星掃宮室,劉氏當復興,國師公姓名是也。涉信其言。」這個鼓吹王涉造王莽反的西門君惠,在桓譚的《新論·辨惑》中仍稱方士。又據《後漢書·祭遵傳》記載,鼓動涿郡張豐造漢光武反的,也是道士:「初,豐好方術,有道士言豐當為天子,以五彩囊裹石系豐肘雲:『石中有玉璽。』豐信之,遂反。」

《後漢書·許曼傳》載:「許曼……祖父峻,……行遇道士張巨君授以方術,所著《易林》,至今行於世。」《後漢書·第五倫傳》稱:第五倫「自以為久宦不達,遂將家屬客河東,變姓名,自號王伯齊,載鹽往來太原、上黨,所過輒為糞除而去,陌上號為道士」。這個第五倫看來並不是教徒方士,但因其隱姓埋名於民間,熱心為民眾公共衛生事業服務,經常為他們掃除垃圾,受到人們的尊敬,人們便以為他是道士,遂以道士稱之。說明道士之名在當時已為民間所熟知,而且視為一種尊稱。當時民間不僅有個別道士的活動,而且開始近於有組織的活動。如《後漢書·馬援傳》說:「初,卷人維汜,訞言稱神,有弟子數百人,坐伏誅。後其弟子李廣等,宣言『汜神化不死』,以誑惑百姓。十七年(指漢光武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遂共聚會徒黨,攻沒皖城,殺皖侯劉閔,自稱『南嶽大師』。」同書《臧宮傳》雲:「十九年(43),妖巫維汜弟子單臣、傅鎮等復妖言相聚,入原武城,劫吏人,自稱將軍。」同書《桓帝紀》又稱:建和二年(148)「冬十月,長平陳景自號『黃帝子』,署置官屬,又南頓管伯亦稱『真人』,並圖舉兵,悉伏誅」。從這些起義的組織者相信「神化不死」以及自稱「南嶽大師」、「黃帝子」、「真人」和封建史學家稱之為「妖巫」等事實來看,表明當時民間已有類似於道教的組織存在了。

❾ 中國道教的產生與發展歷史,請簡要說明中國道教文化

道教;是中國固有的一種宗教,距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它的教義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紮根於中華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並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道教的名稱來源,一則起於古代之神道;二則起於《老子》的道論,首見於《老子想爾注》。道教奉老子為教主,因為道家哲學思想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莊。值得注意的是:道教與道家是決然不同的兩碼事。道家所講的道學不是宗教,也不主張立教。《老子》是道家思想的源流,被後世的張道陵等人奉為「經書」,並不是「太上老君」為佈道而寫的經書。一般學術界認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經典是《太平經》,完成於東漢,因此將東漢時期視作道教的初創時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實體活動是在東漢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現,而《太平經》、《周易參同契》、《老子想爾注》三書是道教信仰和理論形成的標志。近年來,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觀日益受到重視,並引起了西方世界的興趣,也使得道教獲得更多關注。道教教義中雖有道學成分,但遠遠不足以代表道學精神,遠遠不足以傳達老莊思想,二者萬萬不可混同。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莊學說,或言內外修煉,或言符籙方術,其教義就是以"道"或"道德"為核心,認為天地萬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最後回歸自然。具體而言,是從"天"、"地"、"人"、"鬼"四個方面展開教義系統的。天,既指現實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號稱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門,內有瓊樓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騎有天馬,飲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將、天女。其奉行者為天道。地,既指現實的地球和萬物,又指鬼魂受難之地獄。其運行受之於地道。人,既指總稱之人類,也指局限之個人。人之一言一行當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歸。人能修善德,即可陰中超脫,脫離苦海,姓氏不錄於鬼關,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義思想的偶像體現。道教是一種多神教,沿襲了中國古代對於日月、星辰、河海山嶽以及祖先亡靈都奉祖的信仰習慣,形成了一個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復雜的神靈系統。道教提倡無極,元極,太極,中庸即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
道教徒有兩種:一種是神職教徒,即"道士"。據《太霄琅書經》,"人行大道,號曰道士。","身心順理,為道是從,故稱道士。"他們按地域可分為茅山道士、羅浮道士等。從師承可分為"正一"道士、"全真"道士等。按宮觀中教務可分為"當家"、"殿主"、"知客"等。另一種是一般教徒,人稱"居士"或"信徒"。"宮觀"是道家最主要的組織形式。宮觀是道士修道、祀神和舉行儀式的場所。道教另有一些經濟組織(如素食部、茶廠等)、教育組織(道學班、道教經學班等)、慈善組織(安老院、施診給葯部等)。
道術是道教徒實踐天道的重要宗教行為,一般認為它有外丹、內丹、服食和房中等內容。外丹,指用丹爐或鼎燒煉鉛汞等礦石,製作人服後能"長生不死"的丹葯。唐以後漸被內丹術所代替。內丹,為行氣、導引、呼吸吐納之類的總稱,指用人體作爐鼎,使精氣神在體內凝結成丹而達到長生不死的目的。內丹之術自金元以後逐漸盛行,其淵源上溯至戰國時代,對於中國的醫學和養生學有過很大的影響。服食,指用服食葯物以求長生。

道教是中國主要宗教之一。東漢時形成,到南北朝時盛行起來。道教徒尊稱創立者之一張道陵為天師,因而又叫「天師道」。後又分化為許多派別。道教奉老子為教祖,尊稱他為「太上老君」。
因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宇宙萬物的本原,故名。東漢張道陵創立的「五斗米道」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時宗教形式逐漸完備。奉老聃為教祖,尊稱「太上老君」。以《道德經》(即《老子》)、《正一經》和《太平洞經》為主要經典。奉三清為最高的神。要人脫離現實,煉丹成仙。
道教的第一所國家級道觀位於洛陽上清宮。

我國古代先民認為萬物有靈,進而產生了對自然的崇拜,圖騰的崇拜,靈魂的崇拜,祖先的崇拜,慢慢發展到祖先與天神合一,成為至上神的雛形。鬼神崇拜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便已存在。先民們將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河嶽,皆視為有神主宰,因而產生敬畏感,乃對之頂禮膜拜。那時先民們除認為萬物有靈而產生自然崇拜外,還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滅,因而又產生了對鬼神的崇拜。各種喪葬禮儀和祭鬼、驅鬼儀式隨之逐漸形成。《竹書紀年》中載:「黃帝崩,其臣左徹取衣冠幾杖而廟祀之」。至殷商時代,史前時期的自然崇拜已發展到信仰上帝和天命,初步形成了以上帝為中心的天神系統,遇事便由巫祝通過卜筮以向上帝請求答案;原始的鬼神崇拜已發展到以血緣為基礎,與宗法關系相結合的祖先崇拜,其祭祖活動定期舉行。這時期已出現專門從事溝通鬼神和人類的宗教職業者—巫祝。其中巫以歌舞降神,並有一套符咒驅鬼的巫術;祝以言辭悅神,是宗教祭祀活動中負責迎神祈禱的司儀者。他們替人治病、卜筮吉凶,畫符念咒等。當時國家和社會均受巫祝支配。周代鬼神崇拜進一步發展,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個系統。並把崇拜祖宗神靈與祭祀天地並列,稱為敬天尊祖。蓋所謂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後世道教所以成為多神教,即源於古代之鬼神崇拜;後世道教做齋醮法事,亦與古人鬼神祭祀禮儀和禮制有密切的關系。人們崇拜神靈就要舉行祭祀活動,而祭祀活動離不開「禮樂文明」,禮樂文明隨著春秋時期的「禮崩樂壞」,逐漸由上層走向民間,被後來的民間方士和巫覡所繼承,道教成立後,演變為道教的齋醮科儀。所以說,夏商周三代的禮樂文明有相當的一部分被道教保存下來。道教實際上是禮樂文明的繼承者。神仙信仰亦可上溯到我國遠古原始社會時期。其證據之一便是《山海經》。該經記載了我國原始社會時期的神話及宗教信仰,其內容相當豐富和系統。它為道教仙學的遠源提供了依據。《山海經》中,提出了長生信仰;提出了神仙與羽士之存在;描述了神仙天都;記載了祭祀的祀禮及奇異的方術。
在遠古原始社會時代,已有人開始學仙。史載軒轅黃帝「且戰且學仙」, 「黃帝問道於廣成子」,後修道成功,於鼎湖白日乘龍升天。
到了戰國時期,神仙信仰已經相當廣泛。這是,出現了許多記載神仙傳說的著作,書中載有不少關於仙人、仙境、仙葯等傳說的文字。如《莊子·逍遙游》中有這樣的描寫:「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風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它,如《列子》書中的《湯問篇》、《黃帝篇》、《周穆王》,屈原的《離騷》、《天問》、《九歌》等都將仙境描畫的美妙而神秘,其仙人亦被描繪成外生死、極虛靜 、不為物累、超脫自在,能騰雲飛行的神奇人物。漢代的《淮南子》、《史記》中亦有類似描述。
伴隨神仙之說的出現,尋求仙境、仙人,傳布成仙之方的方士便出現了。他們將神仙學說及方術與鄒衍(戰國時期著名方士)的陰陽五行學說柔和起來形成了方仙道,主要流行於燕齊的上層社會,其法形解銷化,依託鬼神,企望長生成仙。從戰國(前2 75—前221)中後期到漢武帝(劉徹,前140—前87)時,在方士(亦稱神仙家)們與帝王將相之鼓動下,掀起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入海求不死葯事件。齊威王、齊宣王和燕昭王、秦始皇、漢武帝等都曾派方士到海上三神山尋求神仙及不死葯,其規模越來越大。那時最著名的方士有宋毋忌、正伯僑、鄒衍、徐福、盧生、李少君等人。我國獨有的神仙信仰沿襲而下,到東漢中、晚期為道教所繼承,成為道教信仰的核心內容。
漢武帝後,方仙道逐漸與黃老學結合向黃老道演變。 東漢順帝時(126—144年),張陵於蜀郡鶴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內)創立了正一盟威道。
相傳唐代初年,有個叫吉善行的人,再羊角刪遇見一位須發皓白,騎著白馬的老人。老人對他說:轉告大唐天子,如今治國有方,只要再長安城東建一座安化宮,內設道像,就能永保社稷,天下太平。說罷騰空而去。不久,老人再次顯靈,聲稱:我是無上神仙,姓李,號老君,是當今皇帝的祖先。從此,李唐皇室自稱是老子李耳的後裔,尊老子為「聖祖」。顯然,這段神話是唐皇室自己編造的,目的是為李唐政權增添一道神聖的光環。後來宋朝皇帝也仿效唐朝做法,虛構一位姓趙祖先趙玄郎,奉為道教尊神,尊為「聖祖」。由於唐、宋皇室的尊崇,宮觀大興,信徒日增,道教的發展到達極盛。

道教神仙來源
一、來源於中國古代原始宗教的崇拜物
1、自然崇拜
天、地、日、月、星辰、雷、電、風、雨、山川、河流等都作為信仰對象,神化而加以崇拜。
例如土地、星君、雷公、電母、風伯、雨師、山神、河神等。
傳統神學影響,是認識與研究道教神仙譜系的首要因素,中國原始社會的自然宗教逐漸向人為宗教(即神學宗教)的過渡,大致在殷周時代,殷人崇尚鬼神,如占卜,留下了大量的殷墟卜辭。周代的鬼神崇拜,在《周禮·大宗伯》記:「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之禮」,其天神有昊天上帝,日月星辰,風師,雨師,地有社稷,五嶽,山林川澤,四方百物,人鬼則祭祖先也。中國古代宗教正是在此基礎上逐步充實形成了天神、地、人鬼的崇拜系統,這是道教神靈崇拜的主要來源。
2、圖騰崇拜
把某種動物或植物作為崇拜的對象。
例如龍、鳳、熊、虎、玄鳥,花、槐等,成為龍神、花仙等。
如鄂倫春族稱公熊為"雅亞",意為祖父,稱母熊為"太帖",意為祖母。鄂溫克族人稱公熊為"和克"(祖父),母熊為"惡我"(祖母)。苗族、瑤族、畲族的盤瓠傳說。
3、鬼魂崇拜
例如閻王、黑白無常、鬼王等。
據說為黎族宗教的一種主要內容,及恩施土家族人原始宗教信仰最重要的內容。在道教信仰的影響下,雲南瑤族的鬼魂崇拜不論是個體的祈神驅鬼,還是集體的驅鬼除邪,其宗教儀式、儀式主持者、祈禱的神祗、助其驅鬼除邪者等都已明顯道教化,說明其原有的鬼魂崇拜已成為瑤傳道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4、 生殖、 祖先崇拜
例如黃帝、三皇五帝等。
彝族、瑤族、基諾族、漢族等許多民族。
二、對聖賢崇拜的承襲
孔子、孟子、關公、岳飛等。
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就有「聖人」、「賢人」 崇拜。以及《上清眾仙真記》、《真靈位業圖》、《無上秘要》的「道人名品」等列堯舜禹三王,殷湯、周武、齊桓公、漢高祖、劉備等帝王,和諸子聖賢孔丘、顏回、墨翟等。
三、教派因素對道教神仙譜系的構建也有重要影響
道教教派眾多,從創教之始,在至上最高神上就有所分歧。
早期的五斗米道創教時,以太上老君為教主,供奉「三官」,從而魏晉南北朝時,北魏寇謙之的天師道,由於其享「天師之位」,受「清整道教」之命,得《雲中者音誦新科之誡》20卷,均假「太上老君」之名,為此,他依然崇奉太上老君就成為必然的了。
太平道開始創教時,後者則崇拜黃老,供奉「中黃太乙」。東晉中後期,上清派、靈寶派相繼出現,新出現的《上清》《靈寶》經中,不再尊太上老君為至上神。上清派以元始天王或太上玉晨道君為最尊,靈寶派以元始天尊和太上大道君地位最顯,有的經書也列太上老君,但其排列地位稍次。
後來在各派協商,融合中提出「道不可無師尊,教不可無宗主,故老君師太上玉晨大道君焉,大道君即元始天尊之弟子也。」的共識,正是在這種師徒關系下,使他們成為三位一體的「三清尊神」,為道教神仙譜系中的最高神。
另外,各派又有自己的創派真人、主祭神靈等。
道教在吸收各種原始宗教、民間宗教、神話傳說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神仙譜系,並與原來的地方宗教或融合,或形成總支形式。
道教也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它時常與其它宗教、人們的傾向願望相互影響。
幾千年間,中國的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各個教派排間雖然也時常有矛盾,但沒有爆發過大的宗教戰爭,這是值得慶幸的。

道教內部門派眾多,因分派示准不同而名稱各異。
據學理分有積善派、經典派、符籙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驗派五類。按地區分有龍門派、嶗山派、隨山派、遇山派、華山派、嵛山派、老華山派、鶴山派、霍山派、武當派等。
按人劃分則有少陽派(王玄甫)、正陽派(鍾離漢)、純陽派(呂洞賓)、海蟾派(劉操)、三豐派(張三豐)、薩祖派(薩守堅)、紫陽派(張伯端)、伍柳派(伍沖虛、柳華陽)、重陽派(王中孚)、尹喜派(關尹)、金山派(孫玄清)、閻祖派(閻希言)等。
按道門分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南無派(譚處瑞)、清靜派(孫不二)、金輝派(齊本守)、正乙派(張虛靜)、清微派(馬丹陽)、天仙派(呂純陽)、玄武派(真武大帝)、凈明派(許旌陽)、雲陽派(張果老)、虛無派(李鐵拐)、雲鶴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國舅)、玉線派(樵陽真人)、靈寶派(周祖)、太一教(蕭抱珍)、全真教(王重陽)、正一教(張宗演)、真空派(鼓祖)、鐵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張三豐)、先天派、廣慧派等。
歷史上還有正一宗(張道陵)、南宗(呂純陽)、北宗(王重陽)、真大宗(張清志)、太一宗(黃洞一)、五大宗之分法和天師道、全真道、靈寶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還有道德、先天、靈寶、正一、清微、凈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說法。
而今許多教派式微,尚存的著名教派有北方的全真教、南方的正一教、茅山教、嶗山教、武當教、閭山教及香港、台灣的民間道教派別。

道教修持,古代有許多名稱,如修道、修真、修為、修養、養生、衛生、長生術的話等等。不一而足。現在一般稱為「修煉」、「修持」或「養生」。
修持的含義,就是修性煉命。性指精神,命指肉體,修煉就是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對精神和肉體進行自我控制,達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崇高目的

❿ 道教的教義是怎樣的它又是如何產生的

道教,創建於東漢末年,創建人是張道陵。道教雖然源於道家,但是有很大的區別飢晌培。比如時間,我們一直以為老子才是道教的創始人,但是事實上張道陵才是。從老子的年代到張道陵的年代,少說也有幾千年了。而道教作為一個宗教的存在卻是在張道陵的時期,也就是東漢末年。但是道教可以說是源於道家,所以道教把老子視為了始祖尊稱為天尊。

因為道教的不同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教眾。因為在道教,流傳著人類可以成仙的傳說,也因為道教的神秘,所以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信仰道教。

道教的教義以道以及道德為核心,教義認為天地萬物的誕生都是因為道的存在。因為道的存在需要德,兩者雖然有區別但是卻又無法分開。人們想要修道,就要打好以德為基礎的根基,這樣子才能成功得道。道的偉大就要德來體現,先立德再修道,要在日常中不斷積德。

與道文化是怎麼形成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