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世界各地,各民族旅凳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毀鎮御化以儒道互補為內核[1] ,還有墨家、名家、釋教類、回教類、西學格致類、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態,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傳統文化的全稱大概是傳統的文化(Traditionalculture),落腳在文化,對應於當代文化和外來文化而謂。其內容當為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例如說民族服飾、生活習俗、古典詩文、忠孝觀念之類;也就是通常所謂的文化遺產。
主要種類
中華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再後是生活富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融入我們生活的,我們享受它而不自知的東西。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歷)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清明節前後的寒食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日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活動等;包括傳統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國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纖岩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至如今,古今中外的學者們尚不能得出定論,除了多維視野的原因外,還有
傳統文化之崑曲
傳統文化之崑曲
語言學角度的客觀歧義。廣義上講,文化是人類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總和。
首先,從時間角度上講,有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現代文化。
其次,從空間角度講,有東方文化,西方文化,海洋文化,大陸文化。
其三,從社會層面上講,有貴族文化,平民文化,官方文化,民間文化,主流文化,邊緣文化(姜義華先生分之為規范性文化,非規范性文化,半規范性文化。這種分法比較新穎,所以著重介紹一下。所謂的規范性文化,姜先生認為是以儒家經典為經,以歷代官修史志為緯,在長期流遷演化中廣泛吸收了道,法,陰陽,縱橫,玄,外來文化等諸家學說而形成的經史文化,是中國小農社會的具有最高權威的規范性文化。與此相應的,則是普遍存在於一般民眾中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人與人的種種關系,風俗,習慣,信仰,追求,日常心理,潛在意識及形形色色的成文或不成文制度中的非規范性文化。除去這兩種文化之外,還有介於兩者之間的半規范性文化,指雅俗程度不一的大量文學藝術作品,對經史文化呈半游離狀態的各種文化教育,宗教娛樂活動,比如《水滸傳》《三國演義》《隋唐演義》《西遊記》等俗文化代表作。當然了,我覺得姜先生的分法似乎只針對中國傳統文化才有效)。
其四,從社會功用上,分為名號文化、禮儀文化,制度文化,服飾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
其五,從文化的內在邏輯層次上,又可分為物態文化,心態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四個層次。
其六,從經濟形態方面,又有牧獵文化,漁鹽文化,農業文化,工業文化,商業文化之分。還有人在其中搞著色,黃色文化,藍色文化什麼的。
② 傳統文化資料 小學生
小學生適合了解的傳統文化資料
中國書法、篆刻印章、中國結、京戲臉譜、皮影、武術
秦磚漢瓦、兵馬俑、桃花扇、景泰藍、玉雕、中國漆器、紅燈籠(宮燈、紗燈)
木版水印、甲骨文、鍾鼎文、漢代竹簡
茶、中葯、文房四寶(硯台、毛筆、宣紙、墨)、四大發明
豎排線裝書、剪紙、風箏
佛、道、儒、法寶、陰陽、禪宗、觀音手、孝服、紙錢
樂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
龍鳳紋樣(饕餮紋、如意紋、雷紋、回紋、巴紋)、祥雲圖案、中國織綉(刺綉等)、鳳眼
彩陶、紫砂壺、蠟染、中國瓷器
古代兵器(盔甲、劍等)、青銅器鼎
國畫、敦煌壁畫、山清水秀、寫意畫、太極圖
石獅、飛天、太極
對聯、門神、年畫、鞭炮、謎語、餃子、舞獅、中秋月餅
鳥籠、盆景、五針松、毛竹、牡丹、梅花、蓮花
大熊貓、鯉魚、芭蕉扇、風箱
黑頭發黃皮膚、丹鳳眼
紅旗、天安門、五角星、紅領巾、紅太陽、長江、黃河
唐裝、綉花鞋、老虎頭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後的鳳冠
泥人麵塑、鋤頭、清朝大辮子、銅鏡、大花轎、水煙袋、鼻煙壺、筷子
華表、牌坊、長城、園林、寺院、古鍾、古塔、廟宇、亭、井、黃土、民宅
漢字、數字8、6、4
唐詩、宋詞、《三十六計》、《孫子兵法》、《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詩經》
金元寶、如意、燭台、羅盤、八卦、司南、棋子與棋盤、象棋、圍棋
黃包車、鼻煙壺、鳥籠、長命鎖、糖葫蘆
玉佩、鷲、千層底、刺綉、絲綢、檐
另外我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
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③ 應該讓孩子掌握哪些傳統文化
1、傳統文化講的是成就自己,要求的是從自己做起,從眼下細小的事情做起,著手於把自己的事業做的最好最佳。同時,回家後要孝順父母愛護子女,在社會上要忠於朋友忠於職守忠於國家,最終應該成為企業精英和國家棟梁。因此,讓我們的孩子知道這些道理應該是事關重大。
2、教育的根本就是要讓受教育者知道做人的基本道理,而這個「教」字,是由「孝」和「文」字組成,說明了中國的教育就是從「孝」文化入手,讓下一代知道怎樣去感恩圖報和孝順父母。每個家庭成員都能夠養成在家自覺孝順父母,真誠關懷子女,在外努力工作,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這也是整個社會目前已經出現並迫切需要解決的80後孩子中出現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斷層問題。
3、應該讓他們了解並掌握中華民族儒家文化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逐漸讓他們了解儒家文化代表的國學的深奧內涵,從而讓他們能夠具備繼承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能力。
④ 適合小學生學的傳統文化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我們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她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的文化。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給我們留下一座巨大的寶庫,寶庫里有著許多的「寶藏」。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等;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國畫等;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元宵節鬧花燈等……但是,我對民族藝術國畫情有獨鍾。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水墨畫,也是一幅名揚中外的國畫,是北宋時期畫家張擇端畫的。這幅畫很長,有528厘米呢!它寬24.8厘米。畫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熱鬧的場面。《清明上河圖》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現在還安然無恙地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里呢!
張擇端畫這幅畫下了很大的功夫,光畫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個,有從鄉下來的農民,有走江湖的醫生,有撐著船的船工,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有擺小攤的攤販,有留著長鬍子的道士,有官吏和讀書人……三百六十行,每一行的人都畫上了。
那裡的街市可熱鬧了,街上有掛著各種各樣招牌的店鋪、作坊、酒樓、茶館……裡面熱鬧極了。走在街上的,是來來往往、形態各異的人:有的騎著馬,有的趕著小毛驢,有的小孩在歡快地放風箏,有的挑著擔子,有的推著那時的獨輪車,有的悠閑地街頭溜達……畫面上的人有的還不到一寸,但我們能看清楚人們都在干什麼。
我國的民族藝術真是有趣!咱們中國真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哦,我忘記了,我們可不要只觀看不發揚呀,我們要把祖國流傳下來的東西發揚光大哦!
⑤ 三年級問題,中華傳統文化是什麼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是以老子道飢模德文化襲辯為本體、以儒家、莊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為主體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諧包容的實體系。中華傳統文化亦叫華夏文化[1]、華夏文明[2],是中國56個民族文化的統領爛禪緩。而流傳年代久遠,分布廣闊,被稱為「漢文化圈」,文者是宇宙自然規律理律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軟實力,是決定一切的內在驅動力;文化又是社會意識形態,是中華民族思想精神,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的根本
⑥ 關於幼兒能理解的簡單傳統文化的有哪些
幼兒園中的傳統文化
一、以豐富的視聽環境營造傳統文化氛圍
《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環境可謂幼兒的第三任教師,在傳統文化的環境熏染下,幼兒通過與環境互動,能夠直觀感受傳統文化的不同表現形式。
(一)利用傳統文化要素進行園所文化建設
幼兒園在園所建設上可採取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如,把戶外休閑區建成中式園林,讓幼兒置身其中領略中國傳統園林的特色。室內裝修也可借鑒中式風格,如,幼兒活動區域的天花板用中式窗欞格吊頂,既美觀,又能懸掛師幼美工作品。幼兒活動區域可配備具有中國傳統文化色彩的設施設備,如,彩色瓷盆養金魚、小藤椅、風箏、茶具、竹木屏風、中式儲物櫃、小盆景、竹馬搖椅、筆墨紙硯、摺扇等,這些物品既能傳遞民族文化信息,又能供幼兒在生活或游戲中使用。當然,在環境創設的過程中,需請專業人員進行整體設計,注意對傳統建築風格的巧妙借用或改造,使之更符合兒童的心理;還需注意傳統與現代、中式與西式風格的協調和轉換,避免為突出傳統而破壞園所文化的和諧。
(二)選用反映傳統文化特點的材料布置公共環境
幼兒園可以選用一些能夠集中反映傳統文化特點的材料圖片和實物陳列於公共環境。例如,在幼兒園公共區域如樓梯、過道、走廊,將印有國畫、書法、古代人文景觀、民間器物、民俗活動等反映傳統文化的掛歷、畫報、照片、扇面等,張貼或懸掛在牆面;將具有中國特色的工藝品、器皿等只可觀賞的實物擺放在走廊或樓梯的牆角、窗檯、博古架上。師幼、家長走過時,可以隨機欣賞。這些圖片與實物每個月更換一批,不僅營造了傳統文化的氛圍,也給師幼、家長提供了認識傳統文化的教材。幾年下來,幼兒通過對這些畫面、實物的觀賞,能了解大量傳統文化常識,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形成初步的感性認知。
(三)利用語音材料創設聽覺環境
傳統文化教育除了藉助可視的畫面與實物外,還可以藉助可聽的音樂與語言。我們在幼兒一日生活中安排多個時段播放民間歌謠或民族樂曲,創設聽覺環境。如,在幼兒晨運和戶外活動時,播放歡快而富有節奏感的、或唱或說的童聲民謠以及歡樂、喜慶、有趣的民樂;幼兒進餐、自選活動、入睡前和午睡起床時,播放抒緩、優美的民樂。這些音樂一般兩個月更換一套,每套約20個曲目。需要注意的是,在這種環節,音樂或語言只是背景,旨在通過聽覺環境的營造,使幼兒置身於更為濃厚的傳統文化氛圍中。無論是音樂還是童謠,都不能強求幼兒學會什麼,尤其不要求他們會背誦若干首童謠。例如,有的幼兒對有節奏的朗誦感興趣,可以停下主體活動,守在音箱旁全神貫注地聽;而有的幼兒對這些聲音從來沒有刻意關注過,但這並不阻礙相同的聲音通過兩個月多次的重復在他大腦中留下痕跡。這種做法就是通過環境給幼兒形成類似「印刻」的效應。
(四)利用社區資源開展傳統文化教育
在豐富、活潑的幼兒教育課程的要求下,幼兒教育必須走向社區,傳統文化教育尤其如此,許多傳統文化還以各種形態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如,廣州市天河實驗幼兒園毗鄰的天河公園里,有曾在世界園林博覽會上奪冠的粵暉園、在日本獲獎的嶺南園林精品粵秀園、庄嚴的鄧世昌衣冠冢等,該幼兒園就利用這些資源對幼兒進行園林、建築、書法、楹聯、雕刻、盆景等藝術和祭奠、慶豐收儀式等民俗文化的教育。一般而言,幼兒園所處的街區、城鎮往往有地方特色小吃店或小吃街、民間工藝店、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祠堂等,這些都是師幼參觀、學習傳統文化的場所。此外,有的社區或商家在傳統節日前,安排多種有民間特色的娛樂、紀念活動,成人可帶幼兒參與其中適合的項目。有的家長所從事的工作與傳統文化有關,比如國畫畫師、傳統手工藝者、傳統樂器演奏員、粵菜廚師等,幼兒園可組織師幼到他們的工作場所參觀,也可請家長進園開展相關活動。總之,社區資源為傳統文化教育拓展了更為廣闊的空間,要重視並善加利用。
二、以傳統節日為載體開展有層次的主題活動
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傳統節日,這些內涵豐富的節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逢年過節,傳統民俗氛圍濃厚,活動豐富,深受幼兒喜愛。這為幼兒園開展以節日為載體的主題活動提供了有利的社會條件。因此,基於節日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已成為幼教工作者的共識。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結合本地風俗,選定可開展主題活動的節日,包括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最隆重的春節在幼兒的寒假中,而開學時的元宵節可作為春節的延伸,因此我們往往將這兩個節日聯接在一起開展主題活動。
(一)突出節日活動的層次性
幼兒在園幾年,就要過幾次相同的節日,如何讓這些節日體現特色,激發幼兒的興趣?教師對不同年齡段幼兒過節的總體目標設置不同,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所選擇的主題活動的內容與形式也各不相同,要使幼兒每次過節都感到有新意並樂於參與。例如,小班幼兒側重於對節日氛圍的感受和典型性節日活動的參與,中班幼兒側重於對節日內涵的體驗與初步的理解,大班幼兒側重於對節日發展過程的了解、對節日活動內容的展現與豐富。根據幼兒興趣、能力和生活經驗、班級資源等因素,每個班開展節日主題活動的時間可長可短。長的達兩個月之久,如大班幼兒在元旦後就進入春節的籌備階段,開學後展開為期一個月的「過春節、鬧元宵」主題活動;短的可能只是節日前後一周的小型主題活動,甚至只是節日當天的「應節性」活動。
(二)重視「節日」課程建設
「節日」課程可以作為全園性工作。我們的主要做法是:幼兒園業務園長在節日前半個月就搜集好相關資料放置在教師「辦公平台」上,提醒教師設計節日主題活動計劃;節日前一至兩周美術專科教師布置相應的公共環境,為整個園區營造節日氣氛;各班在節日前後一段時間內進行主題活動,師幼共同以活動作品來布置班級環境;節日當天或前一天廚房提供兩三次「應節」食物;園區或級組根據需要組織教師、幼兒甚至家長參與的大型節慶活動。在「節日」課程中,家長的參與和支持尤其重要。一是需要家長創造良好的條件幫助幼兒積累真實的過節經驗。主要的傳統節日最終是家長帶孩子在家過的,家庭怎樣過節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真實體驗和經驗的積累,以及對節日內涵的理解,而這些因素又會影響到主題活動的開展。二是需要家長在過節時收集圖文資料。三是需要家長參加親子活動。四是需要家長特別是祖輩擔任助教,為幼兒示範或講解關於節日的一些傳統習俗。家長通過參與幼兒園組織的節日活動,被感染、帶動起來,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讓他們也感受到傳統文化教育對幼兒的意義與價值,對傳統文化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與認同,進而轉化為行為上的支持。
三、在常規活動中有機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幼兒園一日生活皆課程」,傳統文化教育也可以滲透到幼兒一日活動的多個環節或常規活動中。
(一)在幼兒一日活動的多個環節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對仗工整、優美凝練、富有音樂感和畫面感的古詩是中國傳統語言藝術的傑出代表。幼兒普遍對有節奏、押韻的語言敏感、有興趣。因此,選擇與幼兒生活經驗相關的、四句的五言或七言古詩,引導幼兒去欣賞和理解,是可行的。比如我們設計了「每周一詩」的活動:每周一升旗儀式上,業務園長根據節氣、節日或季節變化、相應事件等,有針對性地選擇一首古詩,由一位朗誦水平較高的教師進行朗誦,帶領全體師幼誦讀一到兩遍,並對詩歌的背景和表達的意思予以解釋;各班教師在幼兒活動室的閱讀區(或語言區)設置「每周一詩」的角落,將與該古詩相關的圖片、文字、音像等材料投放其中;教師在一周內多次利用幼兒在園一日生活中的不同環節,結合多媒體教學軟體教孩子朗誦詩歌、整體認讀詩中的常見漢字、欣賞詩歌表達的意境與畫面、介紹與詩歌或詩人有關的故事;幼兒園通過家園聯系平台公布「每周一詩」,家長在家可根據孩子的興趣與注意力進行隨機交流,或給孩子補充相關的背景知識。需要強調的是,「每周一詩」活動主要是讓幼兒感受古詩的審美和語言特點,了解相關的傳統文化信息,不要求任何幼兒必須背誦若干首古詩或認讀多少漢字。
(二)以靈活、多變的形式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課程與教學例如,在餐前、離園前等某些過渡環節,教師可選擇一些成語故事、民間傳說、神話故事等講給幼兒聽,或者藉助多媒體播放這類故事的動畫短片、傳統相聲與說書的錄像等;散步時,教師帶領幼兒觀賞園內的傳統文化環境;結合傳統節日,在戶外游戲和區域游戲中投放適合相應年齡幼兒玩耍的民間游戲材料,幼兒也能興致盎然地參與其中;中班幼兒學慣用筷子進餐前,教師可圍繞筷子解釋與進餐相關的傳統習俗;每年大班畢業典禮或其他重大的文藝表演會上,安排兩個「中國風」的節目,如教師的民樂演奏、親子民族服飾秀、傳統故事表演、家長戲曲表演、師幼古詩說唱或表演唱、武術表演等。
(三)選擇適宜的教材進行傳統文化教學
在傳統文化教育過程中,幼兒可能對某些題材感興趣並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在這種情況下,除了主題探究活動外,選擇適合的內容,在五大教育領域均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成為傳統文化教育必不可少的途徑。語言教材包括古詩、童謠、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音樂教學主要是粵語民間兒童歌曲與搖籃曲的學習與欣賞、傳統音樂知名曲目賞析、少量的粵劇和京劇賞析;美術教學包括傳統美術作品與工藝品的賞析、傳統美工形式的創作嘗試;體育活動主要是學習傳統體育游戲的玩法並靈活應用。在傳統文化活動中,各學科的內容可以相互滲透,界限並不特別清晰,這有別於嚴格意義上的分科教學。比如,在古詩欣賞後進行國畫創作,或是對題詩國畫的賞析,就是將語言教學與美術教學相結合,相互滲透。這種做法能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古詩的意境美以及「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晶,她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種類繁多,具有鮮明的自身特色。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化中的某些內容無疑具有時代局限性,有些甚至是違背現代科學的。因此,並非所有的傳統文化都具有傳承意義。幼兒教師在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時要懂得取捨與揚棄,在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上,要結合幼兒教育的特點和實際,善於運用科學的兒童觀、教育觀、價值觀對傳統文化予以選擇,
幼兒園實施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項
現在很多幼兒從小就被家長逼著學外語,考星級。傳統文化的「水土流失」,讓我們這些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很痛心,傳統文化教育是個嚴重的問題,關繫到我們國家民族未來的途。
黨的十六大報告也明確指出: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可見,民族教育和生命教育已經開始逐漸被人們重視起來。
二十一世紀是科技與民族素質競爭的世紀,特別是WTO入世後,地球將成為一個家園,未來對人才的要求是他必然有自己的特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國學大師南懷瑾說:「一個民族需要一種精神力量支撐,而一個沒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沒有自己的文化,民族就不會有進步,不會有創新。」一個有自己傳統底子的中國人才能提供其所有貢獻世界,才有能力識別和借鑒別國文化。因此讓少年兒童了解中國文化傳統,提高文化素質、品德修養,融和西方文化精華,重塑中華文化精神是十分重要的。
一個國家民族的靈魂精神是其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屹立世界的基石,也是一個民族的核心價值。它包括:中國傳統節日、傳統服飾、傳統美食、茶文化、酒文化、古典文學、書法字畫以及我們中國的民間傳統游戲(鬥蟋蟀、斗雞)等。
在幼兒園二期課改教材中,我們也欣喜地看到了一些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如了解一些傳統節日(正月初一春節、正月十五元宵節、八月十五中秋節等),感受簡單的茶文化,認識傳統的服飾(唐裝、旗袍等)、美食,開展「我是中國人」「過新年」等主題活動。但是,仔細研究後發現,涉及的內容還是不夠豐富、不夠全面。我認為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還可以多加入一些關於古典文學學習的內容,如中國的經典故事、成語故事、唐詩宋詞等。另外,中國的傳統民間游戲已經面臨嚴重的斷層。那麼,在幼兒園中大班開展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對幼兒來說到底有哪些意義呢?
首先,可以激發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萌發民族自豪感。如設計教學活動「有趣的漢字」,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漢字的起源,知道象形字,知道漢字與人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由此也可以激發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探索的興趣。另外,通過對古典文學、經典故事、成語故事、傳統節日以及民間游戲活動的接觸和學習,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明顯增強了。在日常生活中,幼兒非常願意誦讀千字文、三字經、唐詩等古典文學,對中國的一些經典動畫片也逐漸地喜歡了。他們開始對中國的民間游戲和活動有了一定的接觸和了解,並由此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萌發民族自豪感。
其次,在活動中可以很自然地擴大幼兒的識字量。幼兒早期識字有利於右腦開發,能夠極大地促進幼兒的智力發育,開發幼兒的潛能,培育和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
再次,可以培養幼兒的成功感。經歷過早期閱讀的幼兒比同齡幼兒有更多的知識和能力,也有更多的自尊、自信、自強和自律精神。我在班級內教授千字文,幼兒學習以後,經常在家人、教師和小夥伴面前背誦,由此獲得成功感,變得非常有自信。
最後,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可以增強幼兒的記憶力。一個人記憶力的發展在6―13歲時是黃金時期。利用幼兒時期的記憶力去記下這些永恆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對一個人的終身學習與可持續發展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現代心理學研究證明,幼兒巨大的記憶潛能正是大腦快速發育的特徵,背誦記憶是幼兒最自然的學習方式,錯過這一時期就會錯過人生的最佳記憶期。
另外,識字是閱讀的基礎,早識字就能早閱讀。閱讀能帶來更多的知識、思考和更廣闊的視野,能促使幼兒智力、思維、認知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提高,能培養一個人的自學能力,有助於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並為以後系統學習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國是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其博大精深、瑰麗燦爛的傳統文化為華夏子孫留下極其珍貴的歷史遺產,閃爍中華民族特有精神基因,它曾孕育出無數中華英才、千古風流人物,他們使中華文化屹立於世界文化之林。然而,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使人們生活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人們吸收了大量的西方文化,特別是我們的孩子逐漸為外來的新奇事物所吸引。孩子懂得英文、會玩電腦游戲,喜歡麥當勞、肯德基、米老鼠、唐老鴨、聖誕節、嘉年華游樂場,但是對老祖宗的東西——傳統文化中那些精華缺少了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當今我國基礎教育中,傳統文化教育作為一項重要的學習任務正被納入到正常的教學目標中去。學前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在這方面沒有明確的要求,但從現在試行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表述中,我們仍然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幼兒學習傳統文化的必要性:「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因此,本人認為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對培養幼兒優良品格尤其重要。
首先,可以讓幼兒了解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加深對祖國五千年文化認識,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五言絕句李白的《靜夜思》、駱賓王的《詠鵝》、孟浩然的《春曉》,語義淺顯、用字自然、感染力強;典故《誇父追日》、《盤古開天》等表現了智慧和力量;《聞雞起舞》、《岳母刺字》、《卧薪嘗膽》更是頌揚愛國主義、樹立崇高理想的好作品。
其次,可以讓幼兒接受優秀文學熏陶,提高幼兒審美能力,豐富知識啟迪智慧、發展潛能。古人寫詩非常講究煉字煉句,歷來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如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現的是山村景色美麗迷人、楊柳疊翠、山花映紅,這優美的文字與意境,對幼兒來說應該是一種藝術的享受。具有優美音韻、意境美妙、語言凝練的作品如《億江南》、《楓橋夜泊》、《山行》等,使幼兒欣賞到一幅幅富有色彩、音響和流動感的畫面,在感受意境美、語言美、情感美的同時提高對自然美、社會美的敏感性。成語「入木三分」讓孩子認識了偉大的書法家王羲之,並欣賞了他的作品。
第三,對幼兒人格塑造、傳統美德的形成、情操的陶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培養孩子今後做人、做中國人、做胸懷壯志的現代中國人奠定良好的基礎。目前中國大部分孩子是獨生子女,最常見的是「四二一」式的家庭模式。在這種成長環境中,越來越多的孩子存在著普遍性的問題:缺乏愛心,不尊敬長輩,蠻橫,自私,合作與分享能力差。面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幼兒園時期開始的基礎教育應當讓傳統文化教育占據相當的內容。《曹沖稱象》、《孔融讓梨》、《司馬光砸缸》讓孩子懂得謙讓、智慧、勇敢的美好品德。《弟子規》、《三字經》讓孩子們懂得了禮貌待人,明白是非、善惡、好壞,學會關心幫助他人。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從小培養起來的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傳統文化經典中匯集了中國很多思想精粹和美德,有很多值得繼承和發揚的東西。比如:熱愛學習,尊老愛幼,誠實守信等。這種本土文化的獨特魅力,應當從兒童時期熏陶、浸潤。
然而,要以傳統文化教育培養幼兒優良品格,還應該注意以下幾個關鍵。
(一)傳統文學內容的選材是教育開展的關鍵
傳統文學是在古老歷史沉澱中形成的,具有較強的時代性,其中一些傳統事物隨時代不斷發展已消失,幼兒難以有相關經驗,在教育思想中,也難免有些消極、封建的思想混雜其中,且個別內容學習難度較大,對幼兒不具有意義且難以接受。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合理選材,辨證的揚棄,選擇傳統文學內容中的精華對幼兒教育。要適當對一些難懂文言文、成語合理改編、縮寫、擴寫等,從幼兒興趣、情感體驗出發,確立適宜的內容,這樣才會通過傳統文學把燦爛的文化思想進行傳承,讓孩子們受益非淺。
(二)教師良好素質是傳統文學課程實施的保證
要使傳統文學釋放出魅力,課程獲得成功,要求教師必須有良好的音樂、美術、文學修養,有把握分析教材的能力,能選用有效的方法深入淺出的教學, 要有改編教材為其注入新活力的能力,有良好的情感表現能力,能自如的應用語言、表情達意的傳遞作品的內涵,優美的語言可以使幼兒耳醉其音、心醉其情,愉悅的接受教育,在研究中我們注重提高教師的教育素質,努力建立一批觀念新素質好的教師隊伍,是教育實驗順利開展的有力保證。
(三)注重幼兒的體驗與感受是傳統文學教育的重要理念
開展傳統文學教育的目的是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對民族文化的了解與喜愛之情,在學習的過程中發展他們的記憶、認知、注意等多種潛能,因此我們必須要注重引導幼兒體驗,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不以會背誦多少詩歌,會說多少成語作為衡量幼兒發展的唯一標准,而是關注其縱向的成長,這應該成為教師的基本理念。
(四)家園配合是開展傳統文學教育的有效途徑
家長對傳統文學教育意義,實施方法、認識程度決定學習效果,做好家長工作是幼兒獲得興趣的保證,因此要及時與家長溝通,交流,轉變家長的觀念,對家長進行教學方法的指導,讓家長為孩子布置良好閱讀學習環境,讓家長在行為舉止上成為孩子學習榜樣。事實上,我們通過家長會、文學沙龍等多種形式取得家長的積極配合,家園步調一致的開展教育,確實達到了較好效果。
繼續閱讀
⑦ 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
經過了一個多世紀的代價巨大的社會實驗,中國人終於懂得了一個真理:未來的陷阱原來不是過去,倒是對過去的不屑一顧。就是說,為了走向未來,需要的不是同過去的一切徹底絕裂,甚至將過去徹底砸爛;而應該妥善地利用過去,在過去這塊既定的地基上構築未來大廈。如果眼高於頂,只願在白紙上描繪未來,那麼,所走向的絕不會是真正的未來,而只能是過去的某些最糟糕的角落。 這里所要討論的「過去」,當然不是純時間的范疇。在社會、文化的意義上,過去主要指的是傳統,即那個在已往的歷史中形成的、鑄造了過去、誕生了現在、孕育著未來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現。 一個民族的傳統無疑與其文化密不可分。離開了文化,無從尋覓和捉摸什麼傳統;沒有了傳統,也不成其為民族的文化。於是在許多著作中、文章中、報告中乃至政策性的文件中,常常看到「文化傳統」、「傳統文化」的字樣。惹人麻煩的是,這些概念,往往交叉使用,內容含糊;特別是當著那些著作等等向讀者提出任務,要大家來批判、繼承、發揚或弘揚傳統的時候,更有無所適從、無可施技之感。因為,至少從字面上看來,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並不一樣;如果進而追究內容,則差別之大,幾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別媲美。 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全稱大概是傳統的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落腳在文化,對應於當代文化和外來文化而謂。其內容當為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例如說民族服飾、生活習俗、古典詩文、忠孝觀念之類;也就是通常所漏盯謂的文化遺產。 傳統文化產生於過去,帶有過去時代的烙印;傳統文化創成於本民族祖先,帶有自己民族的色彩。文化的時代性和民族性,在傳統文化身上表現得最為鮮明。 各傳統文化在其各自發生的當時,本系應運而生的,因而在歷史上都起過積極作用。及至事過境遷,它們或者與時俱進,演化出新的內容與形式;或者抱殘守闕,固化為明日的黃花和垢土。也有的播遷他邦,重振雄風,禮失而之野;也有的生不逢辰,曇花一現,未老而先夭。但是,不管怎樣,不管它們內容的深淺,作用的大小,時間的久暫,空間的廣狹,只要它們存在過,它們便都是傳統文化。 凡是存在過的,都曾經是合理的;分別在於理之正逆。凡是存在過的,都有其影響;問題在於影響的大小。因此,對後人來說,就有一個對傳統文化進行分析批判的任務,以明辨其時代風貌,以確認其歷史地位,以受拒其餘風遺響。在我國,所謂的發掘搶救、整理清厘、批判繼承、古為今用等等那一套辦法和方針,都是針對傳統文化而言的;所有的吃人的禮教、東方的智慧等等一大摞貶褒不一的議論,也多是圍繞著傳統文化而發。對此大家耳熟能詳,無待贅述。現在需要仔細討論的是文化傳統。 文化傳統 文化傳統的全稱大概是文化的傳統(Cultural tradition),落腳在傳統。 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不同,它不具有形的實體,不可撫摩,彷彿無所在;但它卻無所不在,既在一切傳統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現實文化之中,而且還在你我的靈魂之中。如願套用一下古老的說法,可以說,文化傳統是形而上的道,傳統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離道。 文化傳統是不死的民族魂。它產生於民族的歷代生活,成長於民族的重復實踐,形成為民羨哪族的集體意識和集體無意識。簡單說來,文化傳統就是民族精神。 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共同生活、共同語言,從而也就有它們共同的意識和無意識,或者叫共同心理狀態。民族的每個成員,正是在這種共同生活中誕生、成長,通過這種語言來認識世界、體驗生活、形成意識、表達願望的。因而,生活對於他們就是一片園地,語言對於他們便是一種工具,大凡在這種生活里不存在的現象和願望,由這種生活導不出的方式和方法,為這種語言未曾表達過的意念,用這種語言無法道出來的思想,自不會形成為這一民族的共同心理;縱或民族的某個或某些成員有時會釀出某些獨特的心理,也往往由於禁忌、孤立等社會力量的威懾,不是迅速銷聲匿跡,便是陷於孤芳自賞,而很難擠進民族的共同圈子裡去;除非有了變化著的共同生活作後盾。唯有那些為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始能時刻得到返派和鼓勵和提倡,包括社會的推崇和個人的響往,而互相激盪,其道大行,成為巨大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力量。這樣,日積月累,暑往寒來,文化傳統於是乎形成。 所以,一般說來,文化傳統是一種惰性力量。它范圍著人們的思維方法,支配著人們的行為習俗,控制著人們的情感抒發,左右著人們的審美趣味,規定著人們的價值取向,懸置著人們的終極關懷(靈魂歸宿)。個人的意志自由,在這里沒有多少絕對意義,正象肉體超不出皮膚一樣,個人意志超不出文化傳統之外。但也正因如此,文化傳統便成了一種無聲的指令,凝聚的力量,集團的象徵。沒有文化傳統,我們很難想像一個民族能夠如何得存在,一個社會能夠如何不渙散,一個國家能夠如何不崩解。 當然這並非說文化傳統是不變的。因為時間在前進,生活在交替,經驗在累積,知識在更新,傳統中某些成份會變得無所可用而逐漸淡化以至衰亡;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會慢慢積淀、並經過篩選整合而成為傳統的新成份。但是必須注意,文化傳統的變化無論如何總是緩慢的、漸進的,不會發生一蹴而就的奇跡;雖在社會急劇變幻的革命時期也是如此。 當然這也並非說文化傳統不會接受外部世界的影響,以變化自己的內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只要存在,便可能有接觸;只要有接觸,便有交流;只要有交流,便有變化。但是,從接觸到交流到變化,中間有著一系列復雜的過程。大體說來,兩種不同文化(帶著自己的文化傳統)由於婚媾、交通、貿易、擴張、侵略等原因而接觸而互播時,起先往往互相驚奇,彼此觀望;爾後則互相攻訐,彼此拒斥;最後乃互相學習,彼此交流。而學習所取、交流所得,仍待經過自己文化傳統這個「有機體」的咀嚼、消化和吸收,或者叫做整合,才會加入為傳統的一個新成份,帶來傳統的變化。這時候,反觀其與原型的同異,雖未必面目全非,常難免橘枳之感。這是歷史和現實所已反復證明了並仍在證明著的。 不同的民族擁有不同的文化傳統,其不同程度視生活的差異程度和發展階段而定。不同文化傳統之間可以進行比較,但很難作出絕對的價值判斷;因為每個傳統對於自己民族來說,都是自如的,因而也是合適的;不同民族之間,並無一個絕對標准,所謂的人類標准。形形色色的民族主義者將自己的傳統吹噓為人類的,強迫或誘使別人接受,是沒有根據的,也難以奏效;除去證明他自己的無知或狂妄。民族內部某些成員鼓動大家效法外族傳統,民族領袖規定人民遵循外族傳統,都只能停留在宣傳上或法令上,而難以深入人心;除非生活已經變化得有了接受的土壤。 就一個民族自己的文化傳統來說,當然可以自我評價,一分為三,剖分出哪些成份為優,哪些成份為劣,哪些不優不劣。但這種剖分只有相對的意義,而且要藉助於時代推出的新生活和新認識,以作為標准;否則,將是不可能的。因為對於自己的時代來說,既然形成而為傳統,就有它的必要性。「一切現實的,都是合理的。」(黑格爾) 歷史上有所謂文化危機、精神危機、信仰危機時代,那是說文化傳統發生了問題。究其原因,或由於強烈的政治震撼,或由於深刻的社會變革,或由於風靡的文化干擾。其來源,主要來自共同體的內部;外部的刺激有時也起很大作用。危機的消除,有待於傳統的重振和重組,任何武力的、政法的、經濟的、宗教的強制措施最終都是無效的。而所謂重振和重組,絕不是全面復舊,無視政治、社會、文化上的新局面;也不是作繭自縛,排拒一切馳入舶來的新東西。這時需要的是冷靜分析,分析傳統中哪些成份變得無理了,現實中哪些因素是合理的。拋棄不合理的,傳統方不致一足落網而全身受縛;接受合理的,傳統始得與現實相安於無事。這叫做 「一切合理的,都應該成為現實的。」(恩格斯) 是否有不受時代生活的局限、不被民族性格所約束的成份,存在於某個或某些文化傳統之中呢?就是說,在文化傳統中,有無超越歷史超越民族的成份,非時代性非民族性的成份,或人類性的成份呢?應該承認,這種成份是有的。因為作為動物的人類,彼此是相同的;作為人性的人類,存在和發展的樣式也大體相似。因而,不同的人群在各自圈子裡形成的傳統,必然要有相同和相似的成份。這些成份,或適用於全人類,或適用於全歷史,而成為民族傳統中的超民族超歷史者。這是不難理解的。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超越的成份,正以其超越,而失去了個性,不能成為民族性格的標志、時代精神的象徵。真正代表各民族文化傳統的,恰恰是那些專屬於該民族、使其得以同它民族區別開來的那些基本成份;真正代表時代面貌的,恰恰是那些為該時代所專有、使其得以同它時代區別開來的那些特殊成份。超越成份的存在,是不同民族能以相互理解的根據,不同時代得以前後傳承的基因。但民族之間要想真正理解,必須去理解那些不易理解、為各民族精神所獨具的基本成份。所謂民族文化交流,所謂民族互相學習,都是就這些成份而言。時代之間如需加以比較,如需相互區別,也是要抓住各自的特殊成份方有可能。 體與用 文化改革上有所謂體與用問題,曾經爭個不亦樂乎。照我理解,所謂體,應該就是文化傳統,就是某一民族之所以成其為某一民族的那些品格、精神;而所謂用,則是這個體的功能、作用、外在表現,就是某一民族之用以現其為某一民族的那些傳統文化。當年嚴復強調的牛體不能有馬用,在這個意義上,是對的。 但是如果由此得出結論,認為必先自己變幻為馬體,然後始得用馬之用,倒也又不盡然。因為用固賴體而現,無此體則無此用;但用既為外在表現,或既已表現在外,則人人得而見之,人人亦可得而法之,所謂「拿來」者是。牛固不能「有」馬之用,牛卻可以「用」馬之用。這在今天已是不爭的事實。從哲理上說,有,和是、存在同義,乃本體上的事;用,停在現象界。移花接木,甚至掐下花來插在頭上,總是能辦得到的。 但是如果由此又得出結論,認為一切拿來之用,都將如原封未動般地發揮其效用,卻也又不盡然。因為,馬用在這里終究是安在牛體上,牛體本身受用不受用,一來取決於用之為物,看它在原體上屬於哪個層面:物質層面的,移用較易;制度層面的,移用較難,因為它要受體作相應的變化;精神層面的,移用更難,因為這往往觸動受體的深層。二來取決於體之為物,要看此受體的開放性與承受力,以及它自身的發展階段,它與授體的差異程度。 千言萬語說到底,體是根本的決定力量,體是民族的魂。拿近代歷史看,在日本,只能是和魂漢才或和魂洋才;在中國,只能是中體西用,把外來的東西中國化。和魂和中體,各自的發展階段不一,開放性上亦有差異,故影響著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和深度;但必得以自己的體為體,一切外來之用方能有所安頓,這一點上,彼此又是共同的。否則,再美的用,也只是出牆的紅杏,可嗅而不可及,海上的樓市,可望而不可登也。 人們有埋怨自己民族的文化傳統如何如何封閉保守加落後的,也有吹噓它怎樣怎樣悠久輝煌加美妙的。不管怎樣說,埋怨它,也只好面對現實,無法另換一個體,至少因為這是民族的共同體。某一個人也許能做到脫胎換骨、洗心革面,跳出三界外,徹底絕裂於傳統;整個民族卻無法做到。吹噓它,也無力阻止它與時俱進,隨世界浪濤激盪,拋棄需要拋棄的東西,吸納應當吸納的東西。由於無法另換一個體,所以西體中用說是不著邊際的。由於體在與時俱進,所以中西互為體用說是沒有意義的。 值得討論的倒是用對體的反作用,特別是拿來之用對拿者之體的反作用,比如說,西用對中體的反作用。魯迅當年強調開放時曾奚落保守份子道:人吃了牛肉,絕不會因之變為牛。他忘了補充一句:人常「用」牛肉,身「體」的確會壯實起來。西用之與中體,亦可作如是觀;一切有益之用,對於受體,都應作如是觀。誰都知道,飛機、電訊的引用,不僅方便了交往,而且也加快了生活節奏,開拓了眼界耳疆,改變了時空觀念,沖垮了塢屏壁障。這些,已足以激起長期逗留在自然經濟條件下所形成的文化傳統的不安,而不得不作因應變化;更不用說那些制度性的、觀念性的拿來之物所施加於體要求於體的變化了。 但是,反作用也只不過是反作用;第一性的決定作用者仍在體本身。這一點,前面已經反復說到了。 兩個傳統? 民族有上層人士與下層平民之別,社會有剝削階級與勞動群眾之分,國家有統治集團與人民大眾之殊,於是,研究者們不免要琢磨:文化是否也有兩套傳統? 列寧有過兩種民族文化的說法,說每個民族都有一些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文化成份,而占統治地位的則總是資產階級文化。這是就文化而言的。就傳統而言的,則有所謂大傳統與小傳統,或精英傳統與民間傳統的說法。 如果依此類推,還可以舉出雅文化俗文化,政統道統,上帝的事凱撒的事等等提法。 所有這些分別確然是存在的。不注意它們將無從分析一個民族的紛繁復雜的文化面貌,無法理清民族文化的綿延演進的歷史過程,也無力規劃未來文化的燦爛前景。這大概應無爭議。但所有這些分別都還不是我們這里所討論的文化傳統。 文化傳統是全民族的,是民族之所以為該民族的氣質、品格、精神、靈魂。它的成份可能很復雜,有土生土長的,有外部潛入的,有塵封蛛網的,有嶄新�亮的;但它並不因此而支離破碎,七拼八湊。因為它是整全,它能整合,各種成份經過整合而彼此相安,彼此相需,形成一個完整而和諧的統一體,一個獨具特色的個性。 其土生土長的成份,就其顯現而為文化看,在文明社會即存在著勞心勞力、統治被統治的社會里,常呈現出雅俗之分;並進而在衍化上各自承續,出現所謂的大小傳統之別。但必須指出,這里所說的只是文化,只是傳統文化;而不是傳統,不是文化傳統。就是說,這些分別只是民族精神在不同階層的不同表現,還不是其所以表現的那個民族精神。在民族精神方面,二者是共同的,一源的。這一點,從雅俗文化之間、大小傳統之間川流不息的交換、滲透,乃至有意識地進行的采風觀俗、化民成俗之類的行動之所以必須和能以成功的事實,足可以得到證明。 其外部潛入的成份,本是經過篩選了的;否則將潛而不能入,入而不能居。用以選擇的大篩,便是本民族固有的文化傳統,包括它的價值取向和時代感、開放性。合則留,不合則拒,是這里的鐵則;象一切有機體對待外物的原則一樣。既已選入或接納以後,這些成份雖不免仍帶有「客家」的風采,但已然是新的大家庭的一員,便不可能獨立寒秋,自成一系,與居停主分庭抗禮,形成獨自的傳統;而只會是入鄉隨俗,舍己從人,化為受體的有機部分。就是說,從這個角度來考察,兩個傳統的事,也是不會發生的。 有人喜歡說五四以後的中國形成了一種新傳統:反傳統的傳統。此說在此至少有這樣兩點需從理論上討論的內容:五四後的中國文化有兩個傳統,以及,這個新傳統是從外部傳入的。 大家知道,五四時代有許許多多西洋新說蜂湧而來,其中不少說法和做法曾被廣泛宣傳,乃至付諸試驗;宣傳者試驗者無疑曾是愛國的、赤誠的,很多還是具有獻身精神的。但是真正被中國文化接受的,為人民大眾信服的,卻為數了了。個中原因,可以舉出許多,而文化傳統的篩選,或許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外好多學者分析過馬克思主義能在中國安家的根據,也有人探討過五四所以採取全面反傳統手法的原因,結論都認為,其根據和原因,仍在中國的文化傳統身上,是中國傳統的思維方法、行為規范、價值觀念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有相通相容之處,是中國有把政和道、真和善捆在一起的傳統,因而才有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才有五四的全面 反傳統。這也就是說,五四引入的新說,都還不過是一些「用」,它們只因和中國文化傳統能相容,被中國文化傳統所承認,所接納,從而附著到中國文化的「體」上,才得以掀起波瀾,發生作用;否則,將只是一些動聽好看而無所作用的西方夜譚而已。 因此,這也就是說,五四並未在中國造出新傳統,五四以後也未形成新傳統;五四以來所發生的,不過是老傳統適應新世紀、翻出新花樣而已。兩個傳統的事,本質上是不可能的。 財富和包袱 設想一下,如果某個民族沒有自己的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每一天都在從頭開始去練習生存本領……;其情景當然是不堪設想也不忍設想的。因之,稱傳統文化為祖宗的豐富遺產,說文化傳統是我們的寶貴財富,應該是不為過分的。 但是如果忘記,傳統是一種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具有箝制人們思想、范圍人們行動的本性,利於造成原地踏步的局面,也將出現某種不堪設想和不忍設想的後果。因之,說傳統是民族沉重的負荷,社會前進的包袱,也是不為過分的。 既是財富,又是包袱。辯證地了解和掌握傳統的這兩重屬性,運用它而不被其吞沒,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是一大學問,是一種藝術,是人類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的重要表現和廣闊場所。 能理解這一點和做到這一點,看來並非易事。我們容易看到的,常常是與之相左的情況。比如說,一種人以為傳統象服裝,並認為服裝以入時為美,而去追求時髦,日日新,又日新。這時,具有惰性的傳統,只會被斥為阻礙趨時的包袱。另一種人以為傳統象文物,文物唯古是尚,應該保護其班剝陸離,切忌來刮垢磨光。這時,傳統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們心目中的財富。 傳統的確是財富,但財富不在它的惰性;傳統也的確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非時裝。傳統不是可以逐氣溫而穿脫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發育而定期蛻除的角質表皮。傳統是內在物,是人體和蟲體本身;精確點說,是人群共同體的品格和精神。它無法隨手扔掉,難以徹底絕裂,除非誰打算自戕或自焚。 但是傳統也不是神賜的天生的,它原是人們共同生活的產物,必定也會隨共同生活的變化而更新。抽刀斷水水更流,誰要想拉住傳統前進的腳步,阻擋傳統變化的趨勢,縱或得逞於一時,終將不止於徒勞無功而已,更往往要激起逆反心理,促成精神危機。這是有史可稽的。 那麼人們是否只能坐享其成、靜觀其變呢?倒也又不是。 這里似乎用得上「創化論」。創化和進化的不同,主要在進化論認為變化是受動的、機械的,而創化論則認為進化是生命沖動的綿延,是創造性的。創化論能否解釋生物和生命現象,還可以爭下去;若藉以解說與意志的人密切相關的文化傳統,也許倒合適。傳統隨生活的進化而進化,但無論生活的進化還是傳統的進化,都離不開人的意志,或者叫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在傳統的進化上,被傳統籠罩著的人們並非總是無能為力的。問題在於人們在多高多大的程度上認清了未來和過去,從而拿出什麼樣的對策,以及,在多廣多深的程度上動員了群眾,一起來實行創造性的進化。 一味喊徹底絕裂,已經公認為無濟於事了;單純提發揚弘揚,是否便能促進進步呢?至於那個熟悉的二分模式:批判其……繼承其……,果否能保證批糟粕時不殃及精華、繼精華時不夾帶糟粕么?難道精華糟粕是分裝在兩個匣子里、而不往往是一物的兩面么?更勿論那二分法的犧牲品即既非精華又非糟粕者的處境和下場了。 正是:剪不斷(徹底絕裂無濟於事),理還亂(精華糟粕糾纏不清),是離愁(傳統現代離合悲歡);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