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文化品德是什麼

文化品德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5-24 00:46:42

① 中華傳統文化的道德品質

中華民族從5000年綿延不斷的悠久歷史中走來,創造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孕育出世界上唯一沒有斷流的中華文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道德規范,儒學的許多思想都與道德規范直接有關系。一些具體的道德規范,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思想價值。

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論述了一般人如何才能成為「君子」「仁人」,認為主要標準是具有高尚的品格和理想,做到「以德為先」。在《論語》中,孔子提出一個總的道德規范,稱之為「仁」。什麼是「仁」?孔子說:「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自己不想幹得事,不要強加給別人去干。在孔子看來,這種愛心不限於自己的親屬,而是以此為出發點,「泛愛眾而親仁」就是要廣泛地和大眾有愛相處,並親近有仁德得人。怎樣才是博愛大眾呢?孔子回答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就是使老年人得到安樂,使朋友得到信任,使少年人得到關懷愛護。

1.誠信也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概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誠信思想體系的基礎是由《論語》《大學》《中庸》《孟子》奠定的。中國古人觀察自然、人事變遷,認為天是真實的、長久的,只有具備天一樣的德性,人才能最終獲得自身長久的幸福。因此,人必須追求真實、不欺妄,以「至誠」為人生修養的最高境界。所以《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是人的內在德性,表現為真實、誠懇、表裡如一,即「內誠於心」;「信」體現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表現為講信義、守信用、言行一致,即「外信於人」。「誠」與「信」是分而為二、合而為一的道德規范,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基礎。

《周易》中孚卦,闡釋誠信得原則。誠信,為立身處世的基本,一切道德的根源。中孚象徵的是心中的誠信,誠於心而信於外,存誠於心,取信於外。彖曰:「中孚,以利貞,乃應乎天也。」是說,誠信是天道,是天德,這種中孚所以利於正固,是因為應乎天的,應乎天當然也能應乎人。心中誠信,堅守正道有利;這樣才能符合天的法則,因為天的德性,就是誠信與堅貞。

誠信是立人之本。在《論語》為政篇,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認為人若不講信用,在社會上就無立足之地,什麼事情也做不成。所以,誠信是人必備的優良品格,一個人講誠信,就代表他是一個講文明的人。講誠信的人,處處受歡迎;不講誠信的人,人們會忽視他的存在;所以我們人人都要講誠信。誠信是為人之道,是立身處事之本。

2.憂患意識是中華民族凝聚力持久和穩固的心理及情感基礎

② 中國傳統文化的五個基本道德規范是什麼

1、仁愛孝悌

「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孔子說「仁者愛人」。既然中國的倫理道德體現的是1種家族宗法關系,這「愛人」主要就體現在「孝」和「悌」兩個方面,所以孔子又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
「孝」是人子對父母、晚輩對長輩要盡孝道。中國古代有「2104孝圖」,為元代郭巨敬輯錄古代所傳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2104孝》,後來又配上圖畫,通稱《2104孝圖》。

2、謙和好禮
禮有兩個意思,1,禮是對人身份地位行為的規范,即所謂「禮制」,它是和西方的「法制」相對應的1個概念。《禮記·禮運》認為,上古天下為公,是為大同,這時候是不需要「禮」的;後世天下為家,大人世及,為了確定君君臣臣的關系,這才需要「禮」。制定了禮並且能夠執行,天下恢復秩序,這就是小康。

3、誠信知報

《大學》雲:「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做人要真誠,不要自欺欺人,反復無常;對人要坦誠,不應互相利用,爾虞我詐;對國家對事業要忠誠,不能朝3暮4,心懷2意。「信」者信用,「仁義禮智信」被稱為人生「5常」。「信」也是做人的穗槐立身之本,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信」從構字法看為人言,《春秋穀梁傳》曰:「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4、精忠愛國

精忠愛國更是中華民族的1種大德,大節。杭州就有岳飛,岳母刺字曰「精忠報國」,真所謂「人有慈母而後家有孝子,家有孝子而後國有忠臣」。

5、克己奉公

中國傳統文化是1種「家天下」文化,家族是這種文化的基本元素,而家族利益又是和整個「天下」緊緊聯系在1起的,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沒有天哪有地,沒有地哪有家,沒有家哪有我」,從精英文化到大正襪眾文化在這1點上達成了共識。

參考資猜清友料: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網路

③ 傳統文化有哪些美德

01
1、重視整體利益、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強調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2、推崇「仁愛」原則,追求人際和諧。3、講求謙敬禮讓,強調克驕防矜。 4、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5、追求精神境界,重視道德需要。6、強調道德修養,塑造理想人格。

(4)倡導言行一致,強調恪守誠信。
「養心莫善於誠」。信是指一種誠實不欺、遵守諾言的品格。孔子提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認為「民無信不立」。荀子則進一步將信推行於選賢治國,使信不僅成為朋友倫理、交際倫理的規范,而且擴至一切倫理關系皆應以誠信為本。「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為人思誠,信以行義,「信近於義,言可復也」。誠信之德在於言行一致,表裡如一,講究信用,遵守諾言。
(5)追求精神境界,重視道德需要。
中國傳統道德文化強調,人之所以不同於其他動物,是因為人有道德。人們除了有物質需要外,還有精神需要,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的根本點就在於人能夠「明於庶物,察於人倫」,即能本著「仁義」行事。荀子也說,人之所以能夠保持群體性特徵,歸根結底是由於人能夠遵守禮儀,否則人就會由於爭斗而發生禍亂,禍亂發生就會造成人與人的彼此分離而變得弱小,就不能勝物。總之,中華傳統美德始終強調道德是人之為人的根本,弘揚彰顯人的道德精神,以崇高的道德境界來激發人的道德主體性。
(6)強調道德修養,塑造理想人格。
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認為「仁」這種道德品質和道德境界,對人們來說,並不是遙不可及的,人猛答們應當「吾日三省吾身」。荀子認為,「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墨家也非常重視「修身」,強調「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注重社會環境友空對人的道德品質的影響。 中華民族雖然歷經無數磨難與困苦,但始終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應當說,這是同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傳統美德的作用分不開的。

④ 品德是什麼意思

品德即道德品質,是指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碰者准則和規范行動時,對社會、對他人、對周圍事物所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特徵或傾向。

道德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我們通常講的道德是指人們行為應遵循的原則和標准。道德的定義可以概括為:對身邊的人充滿善意,對社會有所貢獻。

道德是以善惡為標准,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道德總是揚善抑惡的。道德與法律不同,它是依據社會輿論、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主要依靠人們自覺的內心觀念來維持。


(4)文化品德是什麼擴展閱讀:

道德虧沒和文化有密切關系:雖然人類的道德在某些方面有共通性,但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社會,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觀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視的道德元素及其優先性、所持的道德標准也常常有所差異;同樣一種道德,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風俗習慣往往也相去甚遠。

品質體現一定社會或階級的道德要求,並具有穩定性傾向的個人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的特點。道德品質表現在——

①道德意識,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

②道德行為,包括道德言語、道德行動和道德習慣等。道德意識引起銷吵納並調節人們相應的道德行為,道德行為實現、鞏固和深化人們相應的道德意識,二者綜合構成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狀況。

⑤ 文化德育什麼意思

文化德育意思是:利用一切有效的文化資源,藉助文化獨特的育人功能,通過學生對文化教育資源的有效吸收和文化教育活動的有效體驗,喚醒學生主體道德成長的主觀能動性;用文化浸潤德育,讓文化走進學生的心靈,獲得心靈的滋養;以文化引領學生品德成長,達成「文化潤德」、「文化化人」的育人目的。
擴展:
1、文化德育的目標:以文化滋養心靈,引領品德成長。使學生做到「三愛」(愛祖國、愛學校、愛同學)、「三講」(講文明、講安全、講衛生)、「三會」(會學習、會鍛煉、會勞動),成為富有責任感,具有中國文化素養和國際公民意識的特色現代小學生。
2、文化德育的內容:可以概括為「六支柱」文化德育內容體系,即構建「規范精細的管理文化」、「智慧有為的團隊文化」、「德智相融的課程文化」、「生趣活潑的活動文化」、「和諧共生的班級文化」和「合作共贏的家校文化」。
3、文化德育的方法:德育教育必須充分喚醒道德成長主體的內在自覺,最大程度地催生和壯大學生自身的品德成長力量。以「體驗、感悟、實踐」為方法,引導學感知,強化情感認同,深化自我內化;幫助學生自主生成通德思考,調適心理狀態,升華理想追求,轉化行為習慣,增強教育的實效性。

⑥ 品德是什麼,怎麼做一個有德的人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需要品慶寬行端正、講誠信、行孝道、樂助人、講文明。

1、品行端正 一個小嬰兒當然不會明辨是非,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深入,逐漸受到家庭、學校、社會的層層教育,便有了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工作上、生活上中、人際交往時正直的人自然行的端、立得正,才能稱之為有道德的人。

2、講誠信 人以誠信為本,失信者寸步難行,誠信者行遍天下。人人都願和誠信的人相處,瞎返買東西沒有假貨,借還東西信守承諾,多放心呀,沒有勾心鬥角,沒有坑蒙拐騙,充滿信任的社會下,陽光都顯得格外耀眼。

3、行孝道 當了父母才知父母的不易,所以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應時刻心存感恩,就這樣,從現在起,做一個常回家看看,吃吃父母做的飯,多和父母拉拉家常的孩子;做一個陪父母下下棋、跳跳老年舞的孩子,就這樣享受和父母一起慢慢變老又豈不是一種最好的浪漫。

4、樂助人 沒有一個人不會遇到挫折與困難,誰都有困難的時候,這時,伸來的援助之手令人感動,雪中送炭總是讓人倍感溫暖,每一次自然災害發生時,許許多多平凡的志願者們奔赴前線,為受難者提供磨差飢力所能及的幫助,絕對稱得上有道德的人。

5、講文明 社會發展到現在,離開不開文明的腳步。遵守社會行為規范,與人相處和善,穿著得體,談吐禮貌,不隨地吐痰、不隨意抽煙、不隨手丟垃圾,文明的細節太多太多了,但正是這一舉一動彰顯著道德的光芒。

⑦ 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中的品德

「仁」:仁人、愛人、仁愛

「仁」是中華民族的「共德」和「恆德」。講「仁」,就是講人與人的關系,講人對人的愛,由對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進而推及對他人之愛。「仁」,不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標准,講「仁愛」,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理念。中國人至今仍視為有德者為「仁人」,無德者為「不仁」。「仁愛」思想,作為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主要價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滲透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鑄就了中華民族的特殊品質。
「義」:大義、正義、

公平、公正、公道

中華傳統文化把「義」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和價值取向。「義」是合宜、應當、應該之意,是作為人應該遵循的最高道義。利他,不以損害和出賣他人尤其朋友來換取一己的生存和利益。「義」,還有情誼、恩誼之宜,包括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牽掛、互相關照、互相提攜。親情和友情,發展到完美的程度,就有「義」的成分。「義」,是中華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現。

「禮」:明禮、禮貌、禮讓、

禮節、禮儀、禮制

「禮」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會交往之道。禮與仁互為表裡,仁心愛人是禮的內在精神,恭敬辭讓是仁的外在表現。好禮、有禮、注重禮儀是中國這個「禮儀之邦」的傳統美德。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制,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

「智」:知者、明智、智慧、機智

「智」通「知」。中國古代思想家賦予「智」以豐富的道德和內涵。學而致知,不知不覺,智而不奸。新時期需要把中華民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學智慧聚成一體,開啟新的智慧。

「信」:誠信、信任

「信」是立身之道、興業之道、治世之道。誠信求和。誠信是約定俗成的社會交往准則。「言而有信」,「信則人任焉。」「以誠待人」、「以信取人」、「一諾千金」、「誠實守信」等傳統美德千百年來為人們所推崇並發揚光大。

「忠」:忠誠、忠良、忠恕

「忠」,內心求善,外求盡職盡責,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主張的一種優良品德。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精忠報國、捨生取義的優良傳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歷代仁人志士的共同心願。忠於事業,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是中華民族崇高的最高最神聖的價值追求。

「孝」:孝心、孝敬、孝道

「孝」是道德的根本。「孝乃德之本」,「百善孝為先」。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孝文化,重建與現代文明社會相適應的新孝道文化,對融合代際關系,實現家庭和睦,營造孝親敬老的良好社會氛圍,發揮賢孝文化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現實社會意義。

「節」:節氣、名節、操守、節制

崇尚理想、信念、信仰。講氣節、重操守、重名節、軟利慾,歷經千百年的錘煉和發展。熔鑄成為不圖名利、為政清廉、公正無私的高尚品質,克己為人、自強不息、奮發有為的偉大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氣節,成為中華民族自尊自強的精神支柱和一個人涌葆錚錚鐵骨的人格追求。

「勇」:勇敢、堅強、剛毅

「勇」就是要敢想、敢幹、敢闖,敢於創新,敢於開拓,敢於承擔責任,敢於說真話,敢於堅持原則,敢於實事求是。一言蔽之,「勇」就是勇敢果斷、徇義不懼、剛健不屈。中國傳統文化蘊涵的這種自強不息、英勇頑強的剛健精神,是中華民飽經磨難、歷久彌新、愈挫愈勇、愈挫愈奮的不竭動力。

「和」:和睦、和氣、

中和、和平、和諧

求同存異。中華傳統文化把「和」作為最高價值,作為最高的道德境界。和睦夫妻、和合家族、順和鄰里、和諧社會、協和萬邦、天人合一、和氣生財、和平天下、和衷共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標。

⑧ 什麼是品德

品德是個體依據一定的道德行為准則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固的傾向與特徵。

品德,即道德品質,也稱德性或品性,品德就其實質來說,是道德價值和道德規范在個體身上內化的產物。從其對個體的功能來說,如同智力是個體智慧行為的內部調節機制一樣,品德則是個體社會行為的內部調節機制。

道德的基本概念

道德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我們通常講的道德是指人們行為應遵循的原則和標准。道德的定義可以概括為:對身邊的人充滿念鬧善意,對社會有所貢獻。

道德是以善惡為標准,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道德總是揚善抑惡的。道德與法律不同,它是依據社會輿論、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液核慣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主要依靠人們自覺的內心觀念來維持。

道德一詞由來已久。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現了「道德」這個詞語。「道」表示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則;「德」表示對「道」認識之後仔埋罩,按照它的規則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處理得當。

從中國儒家的創始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開始,千百年來,人們就一直重視道德問題。品德是多方面的,良好的品德包括:「愛心」、「尊敬」、「言談舉止」、「團結友愛」等。

⑨ 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道德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經典的道德以及表現這些道德的主要形式。具體主要有:

儒家(孔子、《論語》、孟子、《孟子》、《荀子》;仁、義、禮、智、信;《中庸》)
佛家(《心經》、《地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道家(老子、列子、莊子;道德,無為、逍遙)
墨家(墨子、《墨子》、兼愛)
法家(韓褲襲猛非、李斯、《韓非子》)
名家(鄧析、惠施、蘭名鈞)
陰陽家(鄒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縱橫家(鬼穀子、蘇秦、張儀、《戰國策》)
雜家(呂不韋)
農家(《呂氏春秋》)
兵家
醫家
社會人道主義(謝胡橋禪升周勇)

閱讀全文

與文化品德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8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