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寫一篇700字 題目為:中國傳統文化發展趨勢分析 的作文
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啊!有端午節,中秋節,元宵節,勞動節,清明節,臘八節,元旦節……民間工藝也是多種多樣,有微雕,刺綉,剪紙,泥塑,皮影,吹糖人,磚雕,瓷刻,木偶,蠟染,臉譜……其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除夕和春節,春節是農歷正月初一,(陰歷年)是我國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在春節的前一天是除夕夜,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人害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羨悉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色,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一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笑到:「婆咐孝婆若讓我在家帶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天漸漸地黑了,「年」來到了村裡,可大家只聽得「年」的一聲喊叫,原來是因為那個乞丐身穿紅色披袍,還把老婆婆的家打扮的燭火通明,還放著煙火和爆竹。所以「年」不敢靠近,只好逃走了。
沒過多久,這件事就廣為流傳了,大家都效仿那個乞丐的做法,每到初夜那一天家家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果然,「兄簡乎年」再也沒有出現過。
更因此,到了春節家家戶戶也會張燈結綵,所以,過年才有了貼窗花,放爆竹的習俗。春節更有拜年的習俗,相互問候。還有吃年夜飯的傳統美德。——一家人都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吃一頓晚餐……還有許多習俗。
❷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趨勢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發展文化產業,是需要巨額投資的,中國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完全有能力持續加大對於文化產業的投入。同時,為擴大內需,國家有支持文化產業的投入與建設,所以,未來發展前景極為光明。但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觀眾的品位與胃口也越來越高,對文化產品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這個行業中的激烈競爭與優勝劣汰也是不可避免的。唯適者生存,還是真理。
❸ 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狀況
中國歷史悠久,是世界文明古國。在其漫漫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源遠流長、輝煌燦爛、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至仍今光照華夏、傲視世界。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名中國人,應當對它的發展、特點及影響作一個較全面的了解。因為,了解中國豐厚的文化,對於我們深刻認識我們民族自身,繼承傳統文化精華並創新中國文化,使中華文化永遠充滿篷勃生機和活力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概況及規律,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質和基本精神作一個淺顯的論述。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概況及規律
中國傳統文化是指產生於過去,影響到現在,並將留存於未來的歷史文化,是業已積淀為人們的普遍心理,潛植於人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之中,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具有穩定特質的文化。從其孕育發生到雄強壯大,是一個漫長而曲折多致的發展歷程,是物質文化、精神文化日臻豐富的歷程。
文化的實質含義是「人化」或「人類化」。所以自有了人的出現,便有了文化開始之源。最早的文化是原始的物質文化,即製造工具,則標志著文化的起源。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物質文化的發展,原始的文化開始出現,主要表現在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圖騰崇拜三個方面,這些原始文化,某些方面至今仍令人費解。至殷商的神本文化發展到周代宗法制、分封制和以「親親」、「尊尊」為主要內容的禮制,具有很強的倫理精神,使中國文化從此帶上濃厚的倫理色彩,也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大主要特點,同時,也是中國正統文化的真正發源。每當國家處於亂世時,文化反而是呈現「百花齊放」的繁榮發展的景象。就中國文化發展的「軸心時代」春秋戰國時期就是一個典型。春秋戰國時代是一個「禮崩樂壞」的大動盪時期,隨著諸侯爭霸、戰爭的沖突交織、新的階層之興起、私家學者的出現,從而為文化進行重組、重新創造和發展提供了很好的機遇,這一時代,以「仁」為核心的儒家、以尊「天道」尚「自然」的道家、以強化法令刑律為主的法家、以「兼愛」「非攻」為主張的墨家、以「陰陽五行」為消息的陰陽家等,各家代表皆是一代宗師,各成一家之言,呈現中國文化史上最蔚為壯觀的局面,這一時代,中國文化涉及的領域之廣泛、論述之精彩、精神之深邃,至今仍令我們有一種「仰之彌高」之感;這一時代,中國的文化可以說是氣勢恢宏、凌踞百代,當之無愧是中國文化的「軸心」,是使華夏民族最終形成的推動力。
春秋戰國雖是文化激揚的時代,但於國家的穩定不利,待秦統掃滅六合,並吞八荒,統一天下,成帝王之始祖,勵精圖治、除舊立新,「書同文」、「車同軌」、「度同制」、「行同倫」、「地同域」一氣呵成,其政治的磅礴氣勢,使其文化也散發宏闊之精神。但思想上卻是實行專制,「焚書坑儒」,中國文化遭受第一次浩劫,秦轉二世便亡,漢代帝國逐步強大,政治上的統一,促使思想上的統一,春秋戰國時代的思想齊放的狀態被「儒學獨尊」所取代而成為主流文化,文化也實現「大一統」,從此儒家文化便為中國封建社會第一文化,統治中國人民思想近兩千年多年,影響十分深遠。封建社會可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歷史的車輪瞬間行至魏晉南北朝,歷經三國爭雄、西晉短命、北方十六國與南方政權的快速更替,頻繁戰亂,社會動盪,可謂又一個亂世。其間的文化統一的局面被打破,文化走向多元化的格局。這一時期,由道家哲學發展起來的玄學成為魏晉時代的一個重要流派,對後世的書畫創作和中國知識分子的心靈世界影響極大。同時我國本土化的宗教道教也在這個時期得以誕生、發展和壯大,同時,另一支異國宗教佛教也在此時進入中國文化系統,由此形成二學(儒學、玄學)、二教(道教、佛教)相互對撞、相互融合的文化多元時代,使中國文化呈現多樣性、豐富性,使中國文化的機體不斷強健,使中國文化的胸襟不斷寬大,兼容並包。
這種氣度,在強大的唐朝得以淋漓盡致的表現。唐朝乃中國封建社會的隆盛時代,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是大國風范。僅其文化具有一種明朗、高亢、朝氣蓬勃、有容乃大的時代氣質,敢於創新,敢於大膽吸引並容合外來文化。其在文學、書法、音樂、美術、歷法等各個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是各種文化的集大成時代。值得特別提一筆的是唐朝的詩歌創作空前活躍,詩人輩出,一大群天才詩人的出現,使唐詩佳作多如繁星,詩歌藝術取得輝煌的成就,達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境界,可謂獨冠古今,所以唐朝的詩便是詩的唐朝。此外,唐代還是書法的黃金時代,繪畫的極盛時期。可以說,唐朝是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個全盛時期,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燦爛的成就,就其文化的氣度而言,也是令後世仰慕不已。
與唐朝豪放、大開大闔的文化相反,宋代文化則以內傾、精細、雅緻著稱。這是由於宋代長期處於內憂外患、國力微弱的政治、經濟結構變更所致。這一時代的文化,不論在哲學、文學、藝術還是社會風氣等方面都浸透著宋型文化這一特色風貌。哲學特別是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家將理學發展成為中國後期封建社會最為精緻、完備的理論體系。這對後世社會和人們的思想等方面影響巨大,理學一方面強調通過道德自覺達到理想人格,倡導「修身、治國、平天下」的功業意識,注重氣節與德操和社會責任與歷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一方面,其也強調對人的思想和個性發展的約束,後來成為封建專制文化的理論基礎。宋代精雅的文化風格還反映在文學上為宋詞、宋畫及文人生活情趣等方面。如宋詞絕大部分都呈婉約、陰柔為主;宋畫則將詩、書法融入畫之中,顯示溫柔恬靜畫風。由於宋朝城市經濟比較活潑,與宋上層恬淡的文化相反的另一種文化也在此時悄然而生,這就是生於城市瓦舍勾欄的市民文化,此種文化野俗、生動,是宋文化系統中一股新鮮別致的力量,為元曲的誕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於中國文化在宋代已走向成熟與精密,在此時期,中國古代科技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與此同時,在宋朝的周邊地帶,遼、夏、金、元一直長期對中原虎視眈眈,常常對宋進行騷擾,在文化方面則表現在游牧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之間的沖突和碰撞,由此產生了雙重文化效應。一是宋文化憂患意識滲透其各處方面,二是游牧民族從宋文化中汲取到了豐富的營養,同時,游牧文化進入宋文化,二者進行著深刻的交融。待蒙古族入主漢地,成就帝業,中原文化強大的同化力使元不得不利用理學來統治,於是理學從此成為文化主導。這一時代由於科舉制長期的停止,大多文人被迫淪為下層,於是吸取宋發展起來的市民文化長處,便產生了一種新的文學體裁,這便是元雜劇。同時,由於元帝國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故與周邊國家和民族的接觸機會增多,所以其文化交流日漸頻繁,外域文化不斷進入中國,中國文化也由此傳入國外,可謂世界與中國文化第一次大交融。
明清時代是中國文化由盛及衰的過渡時期,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走向近現代文化的轉型期。這一時期由於中國處於封建專制最頂峰,所以反映在文化上就是空前的文化專制,理學占經對統治地位。明清「文字獄」盛行,中國文化遭受又一次浩劫,文人不敢有新創造,只有沉學研究古代的東西,匯編古典文化,進行考證與校對,故這一時期,許多文化典籍和文獻匯集成果眾多這為保存我國古典文化有著積極作用。同時,由於明代資本主義的萌芽,早期啟蒙思想思潮也泛起,少數有思想和反叛精神的學者對封建正宗文化和思想進行了勇敢的開戰,在文學上也由此形成一股清新的空氣。
以上便是中國文化的發展概貌。從其發展的歷程來看,我們可以總結出中國文化發展的幾條規律:一是文化的發展總是受社會的政治、經濟發展制約的,同時文化的發展也為生產力的發展有著反作用,具有強大的引導力,中國文化發展也不例外。二是一個文化生命的發展一般也要以歷產生、發展、壯大到衰退的歷程,如果不適應新的歷史條件,窮而思變,思進,革新,就會消失。中國文化便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而有所創新,中國傳統文化雖然轉化為近現代文化,但其對近現代文化的影響仍然長存,至今對中國民族和國家的發展仍起著重要作用。三是中國文化在不同時期呈現不同的形態,反映在文學、藝術、哲學等方面就是每個時期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但始終有一脈相承的精神貫穿其中,使中國文化得以延續,幾千年綿綿不絕。四是中國文化有著強大的同化力、包容性和穩定性,不論是外域文化,還是外來民族的文化,不論其在軍事、政治上表現得多強大,但最終會被中原主流文化所同化。五是悠遠浩博的中國傳統文化是「獨自創發,慢慢形成,非從他受」的,是「自具特徵,自成體系」的(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六是中國文化對外國影響久遠而且巨大,為世界文化做出了很大貢獻。
❹ 中國傳統文化發展趨勢
從世界文化發展的趨勢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
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曾經不成問題。但走上近代社會後,在中西文明大碰撞中,我們開始對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進行反思,並很大程度上調整了以前對傳統文化的看法。但是,這種反思,一直是在十分艱難的過程中前進。有前進,有障礙,有時甚至還會倒退。於是鴉片戰爭結束已有一百六十年,但對傳統文化的反思,仍舊沒有根本性的突破。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國中,可謂絕無僅有,也使許多人感到大奇不解。
對中國傳統文化反思如此困難,有政治環境惡劣的原因。中國的政治家,在中國現代化過程中,其思想文化觀點相對保守,對專制主義的思想文化很容易產生精神上的共鳴。一旦對中國傳統文化反思有了一定前進、突破,總會有一些從特權政治獲得甜頭的政治家,從幕後跳出來,用政治權力加以打擊。近代不是有一些軍閥,在國內大肆鼓吹尊孔嗎?不懂思想文化,又要對思想文化橫加干預,是中國傳統文化反思難以前進的重要原因。
中國傳統文化構成復雜,也是一個原因。中國傳統文化有數千年歷史。時間長,在其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要增加一些東西,因此內容十分豐富,構成成份極其復雜。有許多東西是好的。有許多東西是糟粕。而精華與糟粕又往往混在一塊。這使後人感到困惑:想說愛你,又不容易。因為分明有著太多的腐朽成份。想恨你吧,又恨不起來。因為中國傳統文化又有許多至可寶貴的東西。
不能不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構成復雜的這個特點,令後人感到十分尷尬。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反思難以前進的一個原因。
筆者此文主要談談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特點及今後發展方向的一些觀點。在寫作過程中,努力提出自己的一些新想法,這樣或許會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反思中國傳統文化優劣,必須把握人類前進的方向。
人類社會總在不斷前進的,這種前進,在政治上,表現為以民為本,直至後來的由民作主;在經濟上,表現在重農重商,直至後來的市場經濟;在思想文化上,表現為尊重別人的思想觀點,直至後來的思想自由;在對待人上,關心人,愛護人,直至後來的尊重人的價值與尊嚴。
中國人古代一直存在著以民為本的思想。商周時代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說法。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說:「兄晌水則載舟,水則覆舟。」這些思想本身,是進步的。在人生態度上,司馬遷那種雖處逆境而奮發有為,蘇東坡豪放達觀的並戚胸懷,張衡、徐霞客那種對真理的執著熱愛,孟子「我善養浩然之氣」,偉大詩人杜甫「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抱負,均是一種健康的精神境界。對待自然、命運上,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柳宗元、劉禹錫的「天人交相勝」,王夫子的「相天」、「造命」說,無不包含著人定勝天的思想光輝。在對待個體生命的權利和自由上,《古詩十九首》和阮籍《詠懷詩》對人生意義的關注,《世說新語》中對個人價值的肯定,《紅樓夢》中賈寶玉、林黛玉對自由愛情的熱烈追求,都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注入了一般新鮮的血液。在對待個人與社會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位卑不肯忘憂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均是很高尚的精神境界。而對待人與自然絕塵陵上,《棘敕川》、《岳陽樓記》、《春江花月夜》和其它大量的文學作品,更是體現了我們這個民族與自然界之間存在著的特殊感情。
登長江,誦「大江日夜流」,頓生一種豪情。臨高山,讀「一覽眾山小」,頓生一種鬥志。讀《騰王閣序》,吟及「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又生一種慷慨。如此厚重,如此不屈不撓,如此強健,唯斯國方有也!
但是,同別的國家一樣,中國思想文化也有糟粕。由於時間久,在若干年時間里又沒有及時進行打掃,使糟粕越積越多,給我們民族帶來極大損害。女人有獨特生命價值嗎?不過是男人附庸。每一個中國女子,應以生活於現代為慶幸,而以生活於古代為悲哀。不但女人如此,男人也沒有獨立生命價值。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官僚,以及無數蒼生,都在皇權高壓下葡葡。他們或許渺茫過,懷疑過,反對過,但後來,他們再也不曾有過這個念頭,甚至以高呼「吾皇萬歲」為終身榮耀。馬克思曾經把這種中國特色的社會現象,蔑視地稱之為普遍奴隸制。不是崇高創新,不是倡導一代勝過一代,而是推崇守舊,「天可變,地可變,祖宗之法不可變」。使幾千年期間,政治體制、思想觀念、科學文化,一直難以進步,終於在近代社會不可避免地落後於國際社會。一方面是皇帝窮奢極欲,三宮七十二院,生活腐朽靡爛,官僚貴族欺壓人民、掠奪百姓,另一方面卻鼓吹「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憂道不憂貧」,對平民百姓通過商業或其它途徑謀求更多的物質利益,進行種種抑制。既使人民生活水平難以進一步提高,又使社會經濟發展失去內在動力。壓制個性,壓制自由思想,壓制個體生命正當慾望。哪個人特立獨行,即「槍打出頭鳥」,導致國民雖眾多,實則千人一面,有膽有識的人百中無一。有新的思想,即「鳴鼓而攻之」。有不遜之言,即「禍及九族」、「誅滅十族」。在家聽父母的話,在鄉聽長輩的話,社會上聽官僚的話,而全體官僚則聽皇帝的話。個人的婚姻大事,聽父母的話。否則便是「大逆不道」,群起而伐之。閉關自守,夜郎自大。對外部世界缺乏關心。雖然在鴉片戰爭被打敗,仍不肯認輸,以天朝上國自居,不肯放下架子認真學習別人文化的有價值東西。一次次失敗,仍沒有從中吸取教訓,不能對自己體制弊端痛加改革,全面激發自己民族生機活力。好了傷疤忘了痛,這樣的情況實在是多得不可勝數!
愚昧、落後、抑制人性、阻礙發展的因素,何其多也!一個人若沒有足夠的抵抗力,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中生活,其思維豈能不退化,其個性豈能不扭曲?與此同時,在這種社會環境中,還不可避免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善於鑽營、欺騙,又有背景的人,青雲直上;渾渾噩噩、平平庸庸、處事圓滑的人,一帆風順,庸人一生平安;而才華橫溢、正直善良、富有抱負之士,卻往往是英雄難有用武之地,鬱郁一生。不是優勝劣汰,而是劣勝優汰,整個社會處於一種逆淘汰的現象——幾乎哪朝哪代,都是如此,少有例外,少有例外!
(二)反思中國傳統文化優劣,必須用比較的觀點和方法看問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自在此山中。中國文化是優是劣,孤立地看,是難以得出正確的結論。應該把中國傳統文化,與其它國家、民族的文化進行比較。通過比較,認識各自優缺點,從中得出正確的結論。
這里主要是把中國傳統文化同西方文化進行比較。這也是近一兩百年來,學者們十分感興趣的一個問題。
同西方文化相比,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其長處。「獨在他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中國人崇高天倫,這是西方文化往往比不上的,很大程度上溫暖著我們的人生,支持著我們戰勝各種困難。「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誰與」、「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中國人熱愛現實,關心現實,很大程度克服了各種虛無主義思想對人心靈的損害,能把人們注意力吸引到建設現實生活上。「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面對生活中種種挑戰,中國人並不屈服,而始終保持一種信心、鬥志,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仁者愛人」。中國人常常講究道德,以友善態度看人,以友善態度對待其它民族,這對於國內社會秩序的建立,對於國際社會良好秩序的建立,其作用也是積極的。有著強烈的為國為民建功立業思想。從馬援的馬革裹屍,霍去病的「匈奴未破,何以家為」,曹操的「對酒當家,人生幾何」,到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均體現這種強烈抱負的存在。與自然也有著天然的共鳴:「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人閑桂花落,月靜春上空」,等等。
所有這些,都是西方文化望塵莫及的。世界文化時代的到來,終將是任何保守力量所難以阻擋的。而中國傳統文化的這些長處,必將成為世界文化的極其珍貴部分。
但是,中國傳統文化是在漫長的古代歷史中形成的,是以封建社會文明為其背景。而西方文化,嚴格地說,是在文藝復興之前才逐漸形成,是以資本主義文明為背景的。文藝復興以前的古希臘文明,已被賦予新的內涵;而在此之前的中世紀文明,遭到徹底批判。一個是封建色彩濃厚的文明,一個是資本主義色彩濃厚的文明,這就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不可避免地帶有落後性,在許多方面存在著薄弱之處。
試概括出幾方面。
中國傳統文化,對個體生命的自由、尊嚴,講得不夠。更多的是帝王的權利,而不是百姓的權利;是上級的權利,而不是下級的權利;是單位的權利,而不是個人的權利。現代社會學認為,社會活力來自激發個人的積極性,社會尊嚴來自尊重個體生命的價值與尊嚴。而中國傳統文化之做法,顯然與此背道而馳,既是文明不發達的表現,也必然妨礙社會的發展。
在對待思想文化上,中國傳統文化,是千方百計限制思想自由,搞一言堂。要求民眾的思想,與官方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否則,則視為離經叛道。這使各種新思想新觀點難以發展。西方則堅持思想自由。各種學術可以自由爭鳴。因此幾百年來,西方思想文化界英才輩出,新的學術成果接連不斷,令世人嘆為觀止。
有人說,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儒、道、佛並存,為什麼還說是沒有思想自由,是一言堂呢?儒道佛不是對立的,而實則皇權政治下一種思想的三個方面:出則為佛,入則為儒,修身則為道,三者一出。儒家之正統地位,皇帝的以言代法,是不能挑戰,也不容挑戰。除非在政權沒落,或瓦解情況,批判儒家、專制政治的一些思想,才稍有抬頭之日。
在社會矛盾的處理上,中國傳統文化崇高人治。以權力代替法律。司法不公的現象十分普遍。西方則崇高法治,在全社會崇高憲法和法律的權威。既維護了公民的權利和自由,又最大程度地減少社會成本。
在人才選拔模式上,西方文化注重公平競爭。這樣能夠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能夠給其他想發展的人提供公平的機會;能夠確保人才隊伍新陳代謝工作順利進行。中國的人才選拔模式則不科學、不合理。幹部隊伍是「官選官」,上一級選下一級。客觀上助長各級幹部不是把精力放在為民辦事,而是把精力放在迎合上級旨意上。公務員選拔,也不夠透明、公開。這使中國人才隊伍整體質量不高;效率低下;腐敗泛濫;也挫傷了大量銳意進取的民眾的積極性。
在發展道路上,西方文化講的是科學和民主。科學,不但是重視科學技術,也包括尊重客觀規律、尊重真理。民主,即人民選舉國家機關,並進行相應監督。這使西方社會數百年來一直生機勃勃向前發展。中國傳統文化講的是人情和集權。衛生部部長、北京市市長在處理非典工作有嚴重失職。在法制比較健全的國家,按照法律制度處理就可以了。但中國對這起事情的處理,卻十分費力。這類情況,在中國十分普遍。每一起腐敗案件發生後,都有許多人在背後活動,找人講情。沒有人情,便辦不成事。各種事情的解決,如評職稱,重大課題立項,各種評獎,均離不開人情。人情是這個社會得以運轉的萬金油。集權,即大權獨欖,什麼事都由有關領導說了算。結果只能是脫離民意,自行其是,乃至以公家之權謀個人之私。這必然使民心受挫,社會正常秩序遭破壞;在維護極少數人的特權利益的同時,最大程度地損害了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最大程度地阻礙了整個民族的不斷發展。
由此看來,中華傳統文化,是有重大缺陷的。從總體上說,我們的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相比,落後了一個階段。也就是說,西方文化經歷過一個較充分的現代化階段。而我們民族,則尚未經歷過這個現代化階段。至少可以說,我們的現代化階段很不成熟,很不充分。
(三)新的時代,呼喚適應社會發展要求的新的文化
新的時代,必須建設新的文化。使人的生活更加境界,更加高尚,也進而推動我們民族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新的文化應該是怎麼樣的呢?人們都會關心這個問題。有一點可以肯定,應該比現在的文化要美好得多。
——這還用說!人們會說道。
我說的美好,有這么幾層意思。
一、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將更加深刻。新的文化不是建立在對外部世界一無所知、知之甚少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對自己、社會、自然有較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建立在無知、愚昧基礎上的文化,是不能給個人和社會帶來真正幸福的。
這就要求個人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並破除種種迷信思想、教條主義,勇於探索正確認識。也要求社會倡導思想自由,倡導尊重真理,重視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
二、新的文化必然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為重要使命。
個人生活的進步,與社會的進步發展密不可分。不斷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始終是每一代人的責任。新的文化,也必然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為重要使命。
因此,在新的文化建設中,必須倡導人的社會責任,鼓勵人們在實現個人利益基礎上,為社會多做貢獻;必須引導人們正確處理人與人的矛盾,維持社會正常秩序;必須使人們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和激發人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創造更多優秀的勞動成果。
三、新的文化必然大力宏揚人的價值和尊嚴,尊重人的合理需求。
人是大千世界最尊貴的生命,是萬物之靈。理應雄糾糾、氣昂昂地活著,理應受到充分的尊重。任何打擊人的尊嚴,而抬高人以外其他事物、力量的尊嚴,都是不允許的。人與人之間權利與自由是平等的。任何一個人,任意侵犯他人的尊嚴,侵犯他人的權利和自由,都是不允許的。新的文化,必須喚起人們對自己生命的尊嚴意識!喚起他創造生活的熱情!喚起他對別人生命價值的尊重的熱愛。努力使自己做一個大寫的人,開創大寫的人生。
同時,還要考慮人的需要,創造相應的精神文化產品。既有高雅的,又有通俗的,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脫離人的需要,這樣的精神文化產品,必定是沒有生命力的。
(四)繼承、借鑒與創新,並主動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國今後文化發展必由之路。
中國新文化的建設,正如人們常說,必須堅持繼承、吸收、創新。
繼承是必要的。主要是傳統文化中有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反映了事物本質和規律,或反映了中國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會中的一些高尚品質,是應繼承的。但要反對無限拔高。中國傳統文化是在特定時期形成的,必定有其時代局限性,任何誇大其辭,都是錯誤的。
這些年來,有些人看到周易、論語、禪宗等思想成果的價值,這本是一件好事。但盲目崇拜,極盡溢美之詞,那便走上了歧路了。甚至有人在看到西方文明碰到一些挫折後,便反過來大力宣揚:西方文明已經破產了,儒家文明重新復興是大勢所趨!這純粹是一種意淫,愚昧可笑。中華文明是要復興,但絕不是去復興儒家文化,而是建立在科學、民主、崇高人的尊嚴和價值是新中華文化。
還要虛心學習。站在整個世界文化角度來看,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長短,應該互相學習,才能共同進步。別人可以學習我們,我們也可以學習別人。別人不來向我們學習,是別人的愚蠢。而我們不去學習別人,則是我們的愚蠢。學習永遠不是一件丟面的事,而是一種聰明的表現,是一種追求進步的表現。善於學習別人的優點,才能趕上別人,超過別人。即使已經超過別人,也要繼續向別人學習,因為別人總會在一些方面,做得比我們好一些。
不同國家國情不同,學習中不能照搬照抄。這是肯定的。不同在哪裡?人口多一些,生產力起點低一些,文化教育落後一些,人均資源少一些,這一切都是我們的特殊性。但是,更有許多方面是相同的。如:都要發展經濟,都要科學、民主,都熱愛美好生活,都要尊重人的價值和尊嚴,都要講道德和法律。因此,別人在這些方面做得比較成功的,就應積極借鑒。
有些人動不動以中外國情不同為由,千方百計為學習別人先進文化設置障礙。中外國情不同,所以中國不能搞市場經濟,不能崇高人權,不能普選,不能倡導思想自由,不能搞股份制,等等。這與其說是重視本國國情,不如說是自甘落後。許多別人文明的先進成果,被排斥在一邊。害了誰?害了自己民族的未來,害了廣大人民的最切身利益。若以這種錯誤的思想觀念來指導我們的文化建設,那麼我們民族與世界先進民族的差距,不是越來越小,而是必然越來越大了。
在我看來,人類社會作為一個由許多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攜手前進是最明智的。你看看我是怎麼做的,我也看看你是怎麼做的。你向我學一點東西,我也向你學一點東西。這樣大家都會變得更加聰明,更加成熟。人類文明,必然要以這種方式前進,才能發展更好,也才能使各個民族更快地進步。
關於創新。創新是事物發展的關鍵環節。沒有創新,舊事物不會滅亡,新事物不會發展,世界永遠原地踏步,不能前進。文化也是如此,僅僅只有繼承,或僅僅中只有學習他人,都是不夠的。還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創新不易。一要有一定的文化積累。根深葉茂。文化積累是根,根基不扎實,是長不出新枝的。即使破土了,也長不高,長不壯。
二要明確方向。方向錯了,不是創新,而是守舊、復古,前功盡棄。一定要透過種種迷霧,把握文化發展的方向。這個方向,說到底,是與社會發展趨勢相一致,與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的價值觀相一致。
三要有寬松環境。要允許磨擦事物存在、發展,不能視新事物為洪水猛獸,要鼓勵不同思想文化自由交鋒。
四要有勇氣和意志。以新的文化代替舊的文化,並非一帆順,必然會碰到斗爭。這離不開政治家的膽識,也離不開有識之士的頑強奮斗。說到底,是要整個民族的勇氣和意志。舊的文化代表不了社會前進的方向,只要新的文化持之不懈地奮斗,並尊重事物發展規律,最終必然能取得勝利。
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已進行了一百多年。總的印象,是太慢了。亞洲幾個發展中國家傳統文化的現代化,比我們快得多。這可能同他們直接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便於接收同屬資本主義國家的西方世界先進成果有關。而我們則直接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由於我們在很長時間內不能以開闊的胸懷理解馬克思主義,對於資本主義文明一直保持一種強烈的警惕性,不能積極地學習西方文化那些先進成果,結果反過來損害了我民族傳統文化現代化進程。
但是,中華民族這個傳統民族,走向現代民族的腳步,是歷史發展必然要求,是誰也難以阻擋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現代化,盡管路途坎坷,卻是最終要完成的。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國內改革的深入,和國際上對外交往的增多,我們的胸懷將更開闊,我們對文化發展的規律將認識得更深刻,各種影響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化的障礙,將逐漸被打破,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化進程必將大大加快。
這里還想就國家熱談一談自己的精淺想法。
這十多年後,又出現國學熱,涌現一些國學大師。但筆者發現,一些人只是就國學談國學,這已經走入歧路。時代不同了。今日談國學,應站在整個世界文化背景去研究。要研究國學,就必須精通西學。就必須了解現代社會發展趨勢。一個現代國學家,就必須同時也是現代西學家。這樣,他研究國學,才能真正得出比較全面、成熟、中肯的結論。
❺ 中國文化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在「五四」以前,中國文化戰線上的斗爭,是資產階級的新文化和封建階級的舊文化的斗爭。在「五四」以前,學校與科舉之爭,新學與舊學之爭,西學與中學之爭,都帶著這種性質。那時的所謂學校、新學、西學,基本上都是資產階級代表們所需要的自然科學和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說(說基本上,是說那中間還夾雜了許多中國的封建餘毒在內)。在當時,這種所謂仔州橘新學的思想,有同中國封建思想作斗爭的革命作用,是替舊時期的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服務的。可是,因為中國資產階級的無力和世界已經進到帝國主義時代,這種資產階級思想只能上陣打幾個回合,就被外國帝國主義的奴化思想和中國封建主義的復古思想的反動同盟所打退了,被這個思想上的反動同盟軍稍稍一反攻,所謂新學,就偃旗息鼓,宣告退卻,失了靈魂,而只剩下它的軀殼了。舊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文化,在帝國主義時代,已經腐化,已經無力了,它的失敗是必然的。
「五四」以後則不然。在「五四」以後,中國產生了完全嶄新的文化生力軍,這就是中國共產黨人所領導的共產主義的文化思想,即共產主義的宇宙觀和社會革命論。五四運動是在一九一九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勞動運動的真正開始是在一九二一年,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之後,即在民族問題和殖民地革命運動在世界上改變了過去面貌之時,在這里中國革命和世界革命的聯系,是非常之顯然的。由於中國政治生力軍即中國無產階級和中國共產黨登上了中國的政治舞念團台,這個文化生力軍,就以新的裝束和新的武器,聯合一切可能的同盟軍,擺開了自己的陣勢,向著帝國主義文化和封建文化展開了英勇的進攻。這支生力軍在社會科學領域和文學藝術領域中,不論在哲學方面,在經濟學方面,在政治學方面,在軍事學方面,在歷史學方面,在文學方面,在藝術方面(又不論是戲劇,是電影,是音樂,是雕刻,是繪畫),都有了極大的發展。二十年來,這個文化新軍的鋒芒所向,從思想到形式(文字等),無不起了極大的革命。其聲勢之浩大跡山,威力之猛烈,簡直是所向無敵的。其動員之廣大,超過中國任何歷史時代。而魯迅,就是這個文化新軍的最偉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❻ 論文《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趨勢》
僅供參考 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前景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每一個中國人,海外華人引以榮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一直以來我對中國傳統文化充滿了興趣,了解了不少傳統文化習俗.通過<中國傳統文化>這門課程的學習,我感到中國傳統文化將不會出現斷層,並將繼續發揚創新.現就我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前景談一點看法,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片面的一點感想. 中國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與鮮明的民族特點.中國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一顆璀琛的明珠.所謂傳統文化,是指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風風雨雨走過幾千年,無時不在變化著.雖然它到了19世紀已經變得蒼白無力,但它還有一些優秀之處,我們看問題不能絕對化,片面化,一方面要積極吸收西方的優秀成果,同時還要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傳統,在批判與吸取中不斷創新,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在中國文化古籍里,有一部分內容,確實具有很強的價值,可以世世代代繼承和發揚下去.優秀的文化傳統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強不橋畢息,中國從19世紀初就受外國的侵略,在抵抗帝國主義侵略戰爭中,中國人民就表現出了一種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今天,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我們表現出來的同樣是一種自強不息,永遠向前的精神.二是和諧,對於不同的事物要肯定它的不同特點,這樣事物間才能保持平衡.但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確也有一些陳腐的內容,如專制主義傳統,惰性等.所以有些內容我們不能全盤照搬,不能全盤繼承和弘揚.我們只能有分析地吸取其中的精華,摒棄其中的糟粕. 與中國傳統文化相比,西方文化確實有自己鮮明的特點,一是西方文化傳統中講究邏輯推理,所以西方的邏輯學發達,而中國自古就缺乏分析方法,二是西方的自然科學相對發達,三是他們總是有一些新的觀點提出來,而我們似乎總是跟著人家後面跑. 由於計算機互聯網,信息高速公路的發展,科學,經濟,文化的發展,使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們靠得更近了.國家與國家,地區與地區的交流與學習的機會也更多了.單就我國而言,我們敏鎮芹似乎拿來的多,送去的少,雖然我們也搞了對外文化宣傳活動,但這種送去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應在世界各地在文化方面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在對其他民族文化兼容並包的同時,也應向世界展示我們的優秀文化,傳遞我們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加快文化交流和發展,才能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才能加強各國家,民族之間文化上的聯系,不會消除各民族的各種樣式文化的特色.我們應吸取西方文化的成旅旁就,同時保持中國民族文化的特色,應綜合西方文化之長,創造性型的中國文化.而這前提是正確理解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同時也應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在近代落伍了,必須要綜合西方文化之長,創新型的中國文化. 新的時代呼喚新的文化,新的時代必須建設新的文化.新的文化要有自己的特點.繼承,借鑒並創新主動融入世界文化,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對自己的傳統文化有充分的責任的權力,不僅要繼承它,而且更要創造發展它,增強我們對自己民族文化和傳統文化健全意識.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❼ 簡述19世紀以來中國文化的現代趨勢
縱觀19世紀末以來中國文化的現代趨勢,就其思想的典型性、影響的重大和深遠而言,首先是「中體西用論」,以後則是「全盤西化論」、「儒學復興論」與「綜合創新論」三大文化橋升思潮的互動。
「中體西用論」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縮略,這是中國近現代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張與基本理論。「中體西用」論的雛形較早濫觴於馮桂芬1861年在《校邠廬抗議》中提出的「以中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這一命題,以後鄭觀應、王韜、薛福成等均有所發揮。而據史料,「中體西用」一詞最早則見於1896年4月沈壽康在《萬國公報》上發表的《匡時策》中:「夫中西學問,本自互有得失,宜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同年8月,孫家鼐在為開辦京師大學堂(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前身)給清廷的奏摺中也有相同的提法:「今中國創立京師大學堂,自應以中學為主,西學為本;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中學有未備者,以西學補之;中學有失傳者,以西學還之。以中學包羅西學,不能以西學凌駕中學。」「中體西用」已成為當時社會流行語,在洋務派與開明士紳中,這一思想已相當普及。1898年5月,著名的洋務派代表張之洞發表《勸學篇》,又作了具體闡釋:「新舊兼學。四書五經、中國史事、政書、地圖為舊學;西政、西藝、西史為新學。舊學為體,新學為用。」他又說:「中學為內學,西學為外學;中學治身心,西學應世事。」
面對西方列強入侵、神州陸沉的形勢,「中體西用」在很長一段時間成為被經世派、洋務派和維新派回應西方文化挑戰的經世謀略,以傳統「器變道不變」為依據,主張以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為「本」,吸收西方科學技術和具體文化為「用」,從而達到制夷圖強、復興中華的目的。這對於當時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而促進中國文化的近代轉型,具有積極意義。這一文化主張不僅成為「當時維新派的『流行語」』,「而舉國以為至言」(參見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而散凳且一直影響清政府,以此為主張推行「新政」。「中體西用」的另一積極作用在於對傳統儒家經典的絕對權威的挑戰,認為「修己」可通過「中學」來實現,而「事功」則要藉助「西學」,也即「通經」已不必然能夠「致用」。這就使儒家經典由「內聖」推及到「外王」的邏輯結構遭到了破壞,也從根本上動搖了儒家文化固有的體系。
但是,「中體西用」的進步性是有限的。當20世紀初,中國文化的近代化進入要求改變傳統文化的「體」——綱常名教和「堯舜禹湯文武周孔之道」時,這與「中體西用」論要維護的「體」產生了嚴重沖突,因而這一文化主張也就成為中國文化現代趨向的阻力。到戊戌維新時,「中體西用」論更成為阻礙社會進步思潮的逆流,因而不斷遭到批判。但這一文化主張對中國現代文化一直有著很大影響,20世紀20年代的「東方文化論」、30年代的「中國本位文化論」以及主張「返本開新」的現代新儒家,都與「中體西用論」有著千絲萬縷的思想聯系。
張岱年認為:「『中體西用』論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派別和不同的論戰對象面前具有不同的實質和歷史作用,對此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至於在理論上,『中體西用』論的根本失誤在於以中西分體用,在於在中西文化沖突中力圖保持中國傳統文化的本體或主導地位。」對此,嚴復在分析力主「中體西用」的洋務派失敗的原因時,曾作過一個敏掘老形象的比喻:洋務派的失敗在於不揣其本而欲枝節為主,如同給牛附上馬之四足而責以千里。
近現代以來直到20世紀末,國人提出了種種有關中國文化現代趨勢的對策與思路,其觀點有交叉有融合有分歧有對立,其口號有激烈有中和有突兀有平實。這些主張和觀念雖然互有消長,長期論辯,甚至針鋒相對,但其焦點都是相同的,這就是:中國社會向何處去?中國文化向何處去?在這個總思路下,各派都認為中國應該現代化,而且必然能夠現代化。但中國如何現代化?需要什麼樣的現代化?則觀點各異,各有說法,各有選擇。影響20世紀中國文化趨勢的最重要的是這樣三種思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綜合創新論」、自由主義的「全盤西化論」與保守主義的「儒學復興論」。這三種文化思潮代表了中國文化現代趨勢的三種文化主張、三種中國現代化道路的選擇:馬克思主義者堅持社會主義的現代化,並在實踐中日益強調「中國特色」,斷然拒斥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的「全盤西化」;自由主義者主張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現代化的老套,堅持「現代化就是西化」;現代新儒家堅持中國本位文化,堅信「中國文化在本原上沒有任何不足」,在此前提下吸收西方的科學民主,走「工業東亞」的「儒家資本主義道路」。這三大文化思潮的思想分歧是顯而易見的,但三者之間也存在某些相似相通之處。有論者認為,它們的相同之處在於:都是思考如何對待傳統,如何引介西方文化,如何建設中國的新文化;都帶有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振興中華成為壓倒一切的主題;都主張向西方引進先進的科技與管理,但又都想避免西方文明發展過程中暴露出來的種種矛盾和缺點;都希望走出中世紀,邁向現代化,在思想上都具有文化啟蒙的性質和作用。
❽ 中國傳統文化的未來發展如何
1.現代化。這里的現代化主要指的是現代化的科技手段。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積累了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既有物質文化遺產,也有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加強規劃,加大投入,特別是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認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切實保護我們的文化瑰寶。
2.生活化。逐步使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禮義廉恥成為日常生活規范。培育與人為善、樂於助人的道德情感,見利思義、顧全大局的行為准則,形成相互尊重、禮讓寬容的人際關系,互諒互讓、友好協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風尚,創造關愛他人、團結互助、維護公平、伸張正義的社會氛圍。
3.社會化。使中華文化走入社區和社會,改造和發展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民間風俗禮儀,開展豐富多樣、健康有益的民間民俗文化活動,保持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記憶和文化傳承。
4.教育化。使中華文化成為小學、中學的重要課程。要切實做好中小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各學科課程都要結合學科特點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在全國中小學生中廣泛開展典籍誦讀活動。
5.網路化。要把中華文化的豐厚資源與現代數字、網路技術結合起來,使網路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使更多的人了解傳統文化,喜愛傳統文化,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承載者和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