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學校教育什麼何為文化何為科學
學校教育是與社會教育相對的概念。專指受教育者在各類學校內所接受的各種教育活動,是教育制度重要組成部分。一般說來,學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初等教育
小學學制一般為6年制,《教育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應當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財政收入的增長逐步提高。具體比例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規定。」初等教育即小學教育,基礎教育或稱,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識基礎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備的教育。通常指一個國家學制中的第一個階段的教育,對象一般為6~12歲兒童。 這種教育對提高國家民族文化水平極為重要,因此各國在其經濟文化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都把它定為實施義務教育或普及教育的目標。根據中國政府頒布的《義務教育法》有關規定,全國各地必須普及。凡年滿六歲的兒童必須接受在校的教育。初等教育的學制為六年,一般為全日制普通小學。開設的課程有:思想品德、語文、數學、自然、歷史、地理、圖畫、音樂、體育等。
中等教育
是在初等教育基礎上繼續實施的中等普通教育和專業教育,這種教育在整個學校教育體系中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實施中等教育的學校為各類中等學校,普通中學為其中主要
學校教育
部分,擔負著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各類合格新生以及為國家建設培養勞動後備力量的雙重任務。中等專業學校,包括中等技術學校,中等師范學校,擔負著為國民經濟部門培養中等專業技術人員的任務。各類中等學校的辦學情況直接影響著一國教育建設和勞動力的培養質量,影響著國家各方面的發展和鞏固,因此日益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我國中等教育普通中學學制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對學生實行全面的普通文化科學知識技能教育。中等專業學校招收初中畢業生,按國家需要實施農、工、交通、技術、衛生、財貿等專業技術教育;技工學校培養技術工人。
高等教育
是建立在中等教育之上的各種專業教育。
【文化】
文化(culture)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給它下一個嚴格和精確的定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少哲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為止仍沒有獲得一個公認的、令人滿意的定義。籠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凝結在物質之中又游離於物質之外的,能夠被傳承的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是人類之間進行交流的普遍認可的一種能夠傳承的意識形態。
【科學】
科學,本指分科而學的意思,後指將各種知識通過細化分類(如數學、物理、化學等)研究,形成逐漸完整的知識體系。它是關於發現發明創造實踐的學問,它是人類探索研究感悟宇宙萬物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的總稱。
科學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的知識的系統。在一個舊的,密切相關的意思,「科學」還指可合理解釋,並可靠地應用型知識的主體本身。科學的專業從業者習慣上被稱為科學家。
自古典時代,科學作為一種知識已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理念。科學的方法奠定了基礎,強調實驗數據及其結果的重現性。在西方世界在近代早期的話:「科學」和「自然哲學「有時可以互換使用。在西方世界直到17世紀,自然哲學(自然科學)被認為是哲學的一個獨立的科學分支,與唯物同源。
在現代用法中,「科學」經常指的是追求知識,不鋒則但對知識本身的一種方式,它也經常受限於研究這些分支尋求解釋物質世界的現象。在17世紀和18世紀的科學家越來越多地尋求在自然法則,如牛頓運動定律方面制定知識。而在19世紀的過程中,「科學」一詞變得越來越與科學方法本身相關聯銀純棚,以研究自然世界有紀律的方法,包括物理、化學、地質學和生物學。它是在19世紀也使科學家一詞是由博物學家區分自褲盯然知識和知識創造。
然而,「科學」還繼續使用在廣義上表示可靠,可教的知識的一個話題,反映在現代術語如圖書館學和計算機科學。這也反映在學術研究的某些領域,如「社會科學」或「政治學」的名稱。
『貳』 科學與文化的關系
科學和文化相互依賴、相互依存。
北美科技中心協會主席蓋伊·拉拜表示,現在科學和文化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科學和文化相互依賴、相互依存,盡管有一些科學本身是比較復雜的,但應該盡量做好科普工作,使得普通老百姓也能夠理解科學,甚至參與到一些科學項目當中。
比如,在加拿大的一些科技中心,不僅僅只是各國科學家的聚集平台,普通人也可以參與其中。
「科學求真、人文求善、藝術求美。」王玉明表示,現在的年輕人不僅要把專業學好,還要把科學、人文、藝術融合起來,涵養包容精神,學習東西方文化,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全面發展的人。
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孫小淳表示,科學在文化中是一個主導性元素,必須具有文化上的包容性。比如在古代的絲綢之路上,也有科學技術的傳播。藉助絲綢之路,中國影響了西方,西方也影響了中國,這體現了文化的包容性。
孫小淳表示,科學素養對於社會的發展很重要,不管對科學家還是從業者,要認識到科學的真諦在於求真,藝術、文學、科學等追求可以融合為一體,共同尋求真知,未來的科學應當是社會和文化有機結合的產物,應該讓年輕一代更多地參與科學創造。
『叄』 科學與文化的內涵
我認為應該是文化包括了科帆明學。科學是屬於文化的范疇。
△文化既包態山告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語唯枯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肆』 如何理解科學是一種文化科學精神是指什麼
把握世界的方式
當我們著力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候,思想上難免不究詰到一個根本的問題:什麼是文化?答案應當是明確的,但人們似乎又一時難以回答清楚。在不同版本的現代漢語詞典、辭海中,都對「文化」作出了這樣的註解:文化是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這讓我們不能不注意到:文化,無論是廣義上還是狹義上的定義,其內涵都包括科學,也就是說,科學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部分文化,在近現代一直發生著急劇的變化,並深刻地影響著世界文化的變革,這已成為國內外的共識和現實。
從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其發展的歷史出發,我理解,文化表現為人們的信仰、價值追求的過程及其全部結果。這種結果,當然既包括精神層面的成果,也包括物質層面的成果。我贊同吳海江先生在《文化視野中的科學》一書中的有關論述:「人類在其漫長的進程和進化的過程中,不僅以『物質工具』為中介與世界發生關系,而且以自己的『精神文化』為中介與世界發生關系。宗教、藝術、倫理、科學和哲學等精神文化形態……就是人們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當前,在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並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新形勢下,我們把文化發展的注意力歷史性地聚焦到精神層面上的文化發展十分必要,意義重大。這是因為「社會和諧」與「不斷創新發展」,已成為人們必須面對和回答的時代兩大主題。自工業革命以來,科學技術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永不熄滅的發動機,而且,如何解決目前社會發展面對的許多熱點、重點問題以及建設未來的社會文明,人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寄希望於科技的不斷創新。科學作為一種文化,既包括科學知識、科學思想、方法和科學精神,也包括科學基礎上形成的技術,構成了一種軟硬實力兼有的文化,在不斷地融入社會的各領域之中,已成為支撐經濟發展、保障政治強大和文化創新發展的主要因素。
我曾提出,中國現實社會文化主要受到四個方面的影響並構成其重要的內涵: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二是中國傳統文化,三是科學文化,四是西方人文與宗教文化。我看現代中國公民的思想和行為無不表現出這些方面的素質和特點。其中,科學文化仍然是全民族整體素質中的一塊短板。特別是在當前全世界處處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為增強我國的軟實力和硬實力,更深入、廣泛地普及科學知識,發揚實事求是的科學探索精神和敢於懷疑批判的創新精神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增強我國科技創新力、不斷發展創新文化的需要。但我們應當關注到的是: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當前我國科學文化的發展還是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
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類社會創造了無比的繁榮,也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從未享受過的福祉,同時也出現了資源危機、環境惡化等問題,這向我們提出一種警示:無限的科學探索所形成的科學知識以及技術,與社會生產和生活的結合並不是可以無所不為的。美國人尼爾曼有一本名叫《娛樂至死》的著作,我看通篇充滿了憂慮和反思,他認為現代的一些傳媒傳播的內容,很多是讓人們在娛樂中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喪失實踐鍛煉的過程,尤其對兒童的成長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實際上,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對此早有告誡,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玩物喪志」等等。我們正處在一個數字網路技術與多媒體表現手段快速發展的時代。多元文化的內容與多彩的表現形式將難免對人們產生諸多的誘惑。因此,我們強調要有科學文化的自覺,是要在重視科技發展的同時,也要提高對科學本質的認識和理性應用科技的覺悟,主動促進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融合。所謂人文文化,它與科學文化一樣,作為人類精神層面上文化的一種亞文化,應當包括哲學、倫理、法規、價值觀、信仰等。無疑,人類社會的進步需要人文文化的發展,也需要人文文化調節和規定著物質文化以及科學文化的發展方向,因此,堅持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統一,這是實施科學發展觀、建設秩序與文明的社會所需要的,也是對抗「娛樂至死」這種時代「詬病」的一種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