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端硯為何能夠成為四大名硯之首
我認為端硯能夠成為四大名硯之首是因為端硯歷史悠久,材質特別,石質潤澤細膩,不損毛筆,冬天不結冰,夏天不變質,能提升昌簡滲墨汁的穩定性等等優點,使它能夠一躍脫穎而出成為四大名硯之首。接下來,從幾方面談談端硯的優點:
第三個方面,出產量稀少,物以稀為貴。端硯的開采並不簡單,要經歷十幾道工序才能開采出來製成可以初步雕刻的石材。傳說「老坑匍匐仔坑斜,採石人同隔世賒。刈取紫雲煩鏤削,千金一砍未為奢。」,講的是採石工人是按照石脈的走向,向深層開采,能有三四成能用的石材已經是難得了。所以說端硯產量少,開采難。
綜上所述,端硯雖然產量不高,但是因為其性能優秀,所以能夠躍居四咐畢大名硯之首,以上就是我對此的個人看法,望採納~
『貳』 端硯為什麼能成為古代四大石質名硯端硯有什麼特點
端硯為什麼能成為古代四大石質名硯?端硯有什麼特點?端硯的特點是硯質細膩,重量輕,不僅潤澤緊實,而且線條緊密。這種石頭做成的端硯軟硬適中。端硯能成為四大名硯之首,是因為它歷史悠久,用料特殊,石質潤澤細膩,不傷毛筆,冬不凍,夏不變質,能提高墨汁的穩定性,使其脫穎而出,成為四大名硯之首。
端硯有文化背景,歷史悠久。端硯最早出現在唐代,當時主要是實用,主要是研究墨跡。到了宋代,端硯開始出現一些雕刻圖案,比較精緻。明代端硯風格的設計趨於多樣化,明清端硯風格更具精緻性和觀賞性。端硯的產出是稀缺的,稀缺是珍貴的。端硯的開采並不簡單,要經過十幾道工序才能開采成可以初步雕刻的石頭。
『叄』 端硯有什麼用從哪些方面鑒賞
我們都知道筆墨紙硯是我們在搜山寫毛筆字的時候用到的非常多的一種,那麼大家知道端硯有什麼用嗎?這也是我們燕的一種,對於端硯,我們要從哪些方面對其進行鑒賞,這可是一門學問,如果你真的想學會鍛壓,那可是需要很長的時間的磨練的,因為它並不是簡簡單單一些理論知識就可以搞定的他一般是從四個方面具體是哪四個方面一起來看下文的介紹吧!
作用:主要是為毛筆提供研磨的墨水。
1、養硯,首先在使用硯台之前就需要對硯台進行存儲水。因為硯台也是一種需要水滋養世納中的一種用具。不管是什麼材質的硯台都是需要對硯台進行蓄水處理的。這也是我國古代的所稱的「養研」。
2、清洗,然後就是在使用的時候需要對硯台的表面進行清洗。而且在清洗的時候也有講究的。不可以圖方便直接用養研的水直接清洗。這需要對硯台裡面的水倒掉後在用清水清洗。
3、研磨,這時候就可以放上新墨進行研磨了。在磨墨的時候要注意用力不要過猛,要輕輕的研磨,這樣的話就不宜損傷其硯台的表面。而且對於研磨也只需要輕輕研磨就可以了。
4、取墨,在研磨之後就一定要記得將墨取出來,不要一直浸泡在水中,這樣的話就容易損傷硯台,而且還可能導致硯面磨損。還有就是在使用過後也需要用清水清洗硯台。
鑒賞方法:
是中國四大名硯之一,肇慶是端硯產地,製作端硯的歷史達一千三百餘年,為硯台之首,久負盛名。端硯要叢質地、顏色、品種和做工四方面來鑒賞。
石質端硯是古人磨墨的工具,故古人鑒賞端硯,首先看它是否發墨。而發墨的關鍵,在硯石的石質。宋人蔡襄認為:發墨非易磨墨。在硯中生光發艷,隨筆旋轉,滌之泮然立盡,乃石性堅潤能發起,不滯於硯耳。故識者以易磨墨為下墨(落墨),墨如油泛為發墨。硯之佳者下墨發墨二者相兼。清人計楠在《端溪硯坑考》教人用輕敲硯石,辨其聲響的方法,來鑒賞石質。他說:「石之嫩者,其聲清遠。嫩如泥者,其聲靜穆。東坡(蘇軾)稱其聲磐,米史(米芾)稱下岩石細扣之清越是也。惟老者聲鏗然,不發墨矣。」可見發墨是鑒賞好端硯的條件。
石色端硯以紫色為基調,但各名坑硯石色澤有差異。觀察、比較、分辨端硯石色時,一定要以水浸石(最好是沉水觀之)才能看得清楚、准確。比如拿一塊優質老坑硯石濕水之後觀察,就會發現它的色澤是以紫藍色為硯石的主要色調,在紫藍色的基調上可以觀察到老坑硯石色采斑瀾、富有變化,紋理清晰、明凈、純潔。而其色彩又好像是從硯石里透出來,而不是浮在表面的。因此給人一種實的而不是虛的,凝重渾厚的而不是單薄輕浮的感覺。
石品魚腦凍魚腦凍的色澤是白中有黃而略帶青,也有白中微帶灰黃茄伏色的,是硯石中最細膩、最幼嫩之處。最佳的魚腦凍應是潔白如晴雲,白中帶淡青色或白中帶淡紫色,色澤清晰、透徹。刻硯藝人,一般都把魚腦凍完整地保留在墨堂之中。有魚腦凍的硯石,質地高潔,石質特別細膩、幼嫩、滋潤。蕉葉白蕉葉白又稱蕉白,其特點如蕉葉初展,一片嬌嫩,白中略帶青黃色,最佳的蕉葉白呈含露欲滴、成片(即成半圓形)狀。
青花青花是自然生長在硯石中的青藍色的微小斑點,一般要水濕方能顯露,青花以細者、活者、沉者佳,粗者、枯者、露者次之。而以如細塵掩明鏡、墨沈濡紙者為絕品。有青花的端硯石質地細膩、幼嫩、滋潤。火捺火捺也稱火烙,以其似火烙或灼傷的肌肉色澤得名。一般以老、嫩區分;老者紫中帶黑,嫩者紫中帶微紅。細分則有胭脂暈火捺、馬尾紋火捺、豬肝凍、金錢火捺等。
石眼是端溪硯中天然生長的如鳥獸眼睛狀的「石核」。端硯石眼呈翠綠、黃綠、米黃、黃白或粉綠等色,大小不一,3-5毫米不等,個別大於7-10毫米。端硯石眼神態各異,區別有三:一是從形態分,一般以其形似而名其石,且又多以鳥獸類眼來定名。如萬曆《肇慶府志》載,眼之品有六,名鴝鵒眼、鸚哥眼、雀兒眼、雞公眼、貓兒眼、綠豆眼。二是從神態區分,有所謂瞎眼、怒眼、死眼、活眼、淚眼、翳眼等;三是從眼的生長位置來分,有所謂高眼、低眼和底眼等。明學士劉定之認為,活眼勝淚眼、淚眼勝死眼。活眼圓明層暈,或暈為一點間色而已;又認為上眼勝中眼、中眼勝下眼。上眼在硯池上,墨不及。中眼墨所及,下眼在池底。
以上所介紹的就是關於端硯的主要作用,我們知道它主要是為我們的毛筆提供研墨的墨水一個容器。對於他的肩上可是有著很深的學問的,他一般是從四個方面,那麼具體是10-14食品以及實驗這四個方面,僅僅靠這些理論知識就想來識別和鑒賞他那是不可能的,我們要下一番苦功夫,另外,希望小編今天的介紹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參考,順便給大家長長知識,開闊下眼界!
『肆』 硯的歷史有幾多 硯台歷史文化藝術展舉辦
硯,俗稱硯台,是中國書寫、繪畫研磨色料的工具。漢代時硯已流行,宋代則已普遍使用,明、清兩代品種繁多,出現了被人們稱為「四大名硯」的端硯、歙硯、洮硯和澄泥硯。古代中國文人對硯十分重視,不僅終日相隨,而且死後還用之殉葬。
硯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商初期,筆墨硯始以粗見雛形。剛開始時以筆直接蘸石墨寫字,後來因為不方便,無法寫大字,人類便想到了可先在堅硬東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磚、銅、鐵等。殷商時青銅器已十分發達,且陶石隨手可得,硯乃隨著墨的使用而遂漸成形,古時以石硯最普遍,直到現在經歷多代考驗仍以石質為最佳。可以作硯的石頭極多,我國地大物博,到處是名山大川,自然有多種石頭。產石之處,必然有石工,所以產硯的地方遍布全國各地。
七十年代末,在陝西姜寨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了一套繪畫工具,其中有石硯、研棒及硯蓋,距今約7000年左右。1975年,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戰國墨硯,是用鵝卵石打磨製成。不過,那時的墨為天然礦石,因而硯還需用研棒輔助,才能將墨磨至細。硯這種附帶磨杵或研石的形制從什麼時候才開始發生改變,即茄旦明取消磨杵或研石,而接近於現在的硯呢?目前所知,要直到兩漢時期。漢代由於發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硯上研磨,故不需再藉助磨杵或研石研天然或半天然墨了。如此看來,磨杵或研石經過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長跋涉,才逐漸消隱,盡管今天已不為所用,但其為傳播文化立下的功績仍不可沒。
我國傳統有四大硯,即端硯、歙硯、洮硯、澄泥硯。著名的有廣東肇慶的端硯、安徽的歙硯、山東魯硯、江西龍尾硯、山西澄泥硯。端硯產於廣東端州(肇慶市)東郊端溪,唐代就極出名,李賀有詩日:「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贊石工攀登高處鑿取紫色岩石來制硯。端硯有「群硯之首「的稱譽,石質細膩、堅實、幼嫩、滋潤,捫之若嬰兒之膚,。溫潤如玉,磨之無聲,發墨光潤。石上且有鴝鵒眼等自然紋理,歙硯產於徽州,徽州是府治,歙縣是縣治,同在一地。所以歙硯與徽墨乃顫告是「文房四寶」中同產一地的姐妹。歙硯的特點,據《洞天清祿集》說:「細潤如玉,發墨如飢油,並無聲,久用不退鋒。或有隱隱白紋成山水、星斗、雲月異象。」端硯資源缺乏,名貴者已不多;歙縣地處黃山之陽,取材廣泛,近年仍有鏤刻工極細之藝術大硯出產遲培。洮河硯之石材產於甘肅臨洮大河深水之底,取之極難。澄泥硯產於山西絳州,不是石硯,而是用絹袋沉到汾河裡,一年後取出,袋裡裝滿細泥沙,用來制硯。另有魯硯,產於山東;盤谷硯,產於河南;羅紋硯,產於江西。一般說,凡石質細密,能保持濕潤,磨墨無聲,發墨光潤的,都是較好的硯台。
硯台歷史文化藝術展於在杭州博物館展出,此次展品共計150餘方,為漢、唐、宋、元、明、清及當代具有代表性的經典器物,系統展現硯文化藝術與歷史,同時又突出宋代古硯,以體現杭州作為南宋古都文化藝術中心的地位與宋代藝術之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