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春節文化遺產手冊怎麼做

春節文化遺產手冊怎麼做

發布時間:2023-05-27 02:27:08

Ⅰ 怎麼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格加圖片

1.打開word,將滑鼠點擊在需要插入的表格空格處。點擊菜單上的「插入」。選定插入後再選擇下面的「圖片」來插入需要插入需要的圖片。
2.直接插入圖片後因為圖片解析度和大小不定,很難做到剛好鋪滿整個空格,而且隨著表格的移動圖片不會隨之移動。所以這時候就需要調整圖片並且固定住圖片。右鍵圖片選擇圖片「其他布局選項」將布局設置為襯於文字下方並且四周環繞。
3.圖片固定後調整大小,通過四周的點和三角形來調整。

Ⅱ 如何製作春節文化手冊

我們行舉傳統的節日很多,裡面都承檔腔碧載了我們各種的祝願。而對於我們來說,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應該就是春節了。它表示著舊的一年已經過去,新的一年已經來到。我們要總結得失,迎接未來。所以想要製作一部節日研究手冊,可以選取春節作為主要內容。 2 /6 選取春節作為研究內容,一是更能夠獲得我們的認同感。二是能夠有大量的相關資料可以查詢。三是能夠體現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風俗傳統。好處雖多,但需要我們精心的付出。 3 /6 要製作這樣的手冊,首先就要把節日的來歷介紹清楚。從它的產生、時間、承載意義各個方面去介紹。例如「除夕」最早代表的是什麼意思。使閱讀手冊的人能夠全面系統的了解其中的知識。 4 /6 我們有著悠久的歷史。那麼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春節又經歷了哪些發展變化。最早的春節舉行的是什麼慶祝儀式,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哪些環節被逐漸取代,哪些又被保留至今。使閱讀的人不僅可以看到這些變化,更更夠了解我們歷史文化的傳承。 5 /6 我們幅員遼闊,人口眾多,錦綉大地孕育出了不同的民族以及文化傳統。那麼這些內容在春節當中又是如何體現,這也是研究手冊要重點突出的圓洞項目。使閱讀的人在了解的同時,對於我們不同的風土人情也有更深一步的感受。

Ⅲ 三年級下冊中國歷史文化遺址名片怎麼做

先准備許多小卡片,然後把很多關於長城的故事、歷史和俗語認真地記錄在上面。
第一步,我們准備一張灰色卡紙,剪成名片大小的尺寸。
在名片的左側,畫上歷史文化古跡長城。
第三步,在名片的右側,畫上一個方框。
第四步,我們把剛剛畫好的方框內部,填充成白色。
第五步,在邊框內部寫上姓名,職業,電話,微信號,郵箱。
第六步,最後,在邊框右下角,可以加入一些點綴的小元素,讓卡片更加美觀。一張歷史文化名片就製作好了。

Ⅳ 如何畫文化遺產手抄報

關於如何畫文化遺產手抄報,相關內容如下:

1.選擇合適的主題

選擇一個能夠體現文化遺產獨特價值的題材,可參考書籍或資料庫,包括建築、風景、工藝品等。

6.增加互動元素

在設計過程中加入互動元素,例如掃碼獲取更多信息、互動式游戲,可以使得手抄報更有吸引力。

7.注意版權問題

在製作文化遺產手抄報時,應注意版權問題。如果需要使用他人的圖片或文字,必須獲得合法授權或者註明來源。

8.提高審美品味

除了繪畫技巧之外,一個成功的文化遺產手抄報也需要良好的審美品味。通過欣賞藝術作品、參觀博物館等方式可以提高自己的審美水平,進而創作出更加精美的手抄報。(5)

9.選擇合適的工具材料

手抄報的製作需要使用各種工具和材料,如彩筆、毛筆、水彩歷雹納、宣紙等。不同的工具和材料都有其獨特的特點,需要根據設計需求進行選擇。

10.注意整體效果

在製作文化遺產手抄報的過程中,除了關注細節,還需要注意整體效果。手抄報的顏色、字體、版式等需要統一協調,保證整個作品的視覺效果。

以上是關於如何畫文化遺產手抄報的一些基本指導方法和技巧。設計師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為手抄報注入獨特的風格和藝術性,讓手抄報不僅僅是一件工具,更成為一件藝術品。

Ⅳ 春節傳統文化資料

春節的習俗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及婚嫁、建房、開業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圖個吉利。現在,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浙江溫州等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生產的爆竹花色多,品質高,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
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春節食俗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里,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著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腌制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盡早准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腌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著名。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春節傳統習俗 節在我國由來已久。相傳我國原始社會就有「臘祭」之說,夏朝建後,這一習俗流傳下來。《爾雅》一書說春節:「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商代在一年中要做四次大祀,「冬祀」便是作為春節來過的。
民國初年開始,將農歷正月初一定名為春節。這天凌晨,千家萬戶都會燃放爆竹,有的人家會在除夕夜年夜飯後一直守至午夜放開爆竹才去睡覺,稱之為「開門爆仗」,祝新年開門喜慶。早上,合家必吃糯米粉做的團圓,象徵全家老少團團圓圓;中午,一般都吃面或餛飩,意為長壽、興旺。這天,年歲較高的長輩一般都守在家裡,等著小輩上門請安,也稱「拜年」。家中一般都備有瓜子、花生、糖果、香煙等,以招待上門拜年的客人。舊時,有敬天地,祭鬼神,宿命求財等封建迷信活動,解放後已基本破除,但有些習俗還存在,如禁掃地、不汲水、不動剪刀等,說是為了「積財氣,保平安」。在農村,春節走親訪友一般要持續到正月十五過完元宵節才算結束。

Ⅵ 春節文化思維導圖怎麼畫

春節文化思維導圖畫法如下: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以層級特點梳理發散性內容的工具,首先需要確立好梳理內容的「中心主題」。

即【春節】梳理。隨後圍繞「中心主題」梳理與之相關的「分支內容」,即春節的相關知識點內容。在利用思維導圖工具梳理沒皮時,注意各層級節點之間的的邏輯關系,有序地梳理各節點內容。

春節(Spring Festival),即中國農歷新年(Chinese New Year),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又稱「過年」「過大年」,是集除舊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親朋團圓、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

Ⅶ 「我們的節日——春節」小報怎麼做內容有什麼

可介紹一些春節習俗,再寫一篇作文,謄寫到小報上。裝飾和圖畫要圍繞春節來畫,如:可以畫些鞭炮(一串一串的)做為裝飾,還有大紅燈籠等。主要顏色最好是暖色,如:紅色,橙色,黃色等喜慶一些的顏色。一張小報的主要結構完成,再稍稍裝飾一下即可,一張小報就完成了。參考資料:絕對原創,切勿抄襲贊同11|評論(6)
2011-02-10 14:16信意草|三級春節簡介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也是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節日。一般指除夕和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在天津過春節還有掛中國結的習慣,大年30之前天津人有到天津古文化街喬香閣請中國結的習俗,取喬香納福之意。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節日,但是滿、蒙古,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蘊味無窮。
春節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2006年5月20日,「春節」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節由來
春節古稱「正旦」、「歲首」、「三元」等。1911年12月31日,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在發布的《坦判內務部關於中華民國改用陽歷的通諭》中,明確將年節稱為「春節」。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進一步明確農歷正月初一稱為「春節」,「春節」之名正式列入中國節日法典。春節俗稱「過年」
「年」的甲骨文寫法為讓祥改上面部分為「禾」字,下面部分為「人」字。金文的「年」字也與甲骨文相同也從禾、從人。小篆的「年」寫作「上禾下千」,《說文解字·禾部》:「年,谷熟也。從禾,從千聲。」小篆將「人」字訛變為「千」了,因而許慎用了此說,而「千」字本為有飾的人,此解也並不矛盾。「禾」是穀物的總稱,不能錯解僅為「小麥」。年成的好壞,主要由「禾」的生長和收成情況來決定,而現在已發掘出來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幾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壓彎了腰,可見它象徵著取得穀物生產的大豐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釋呢?從甲骨文看,「年」字好像是人頭上頂著穀物。
另外還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把鬍子撩起來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趕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宴坦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已贊同18|評論(7)200取消發布

2011-02-10 17:13糖果☆族長|三級可以選用網上的插圖,並搜索了解網上關於春節的資料,比如:春節的起源、春節的由來等知識,再聯系實際情況,把這三個內容穿插在一起,保持語句通順、流利就可以了!贊同5|評論(4)
2011-02-11 12:35熱心網友想吧,豬腦袋贊同3|評論(6)
2011-02-11 13:32豆豆溫兒|一級拜年,又稱為「拜正」。初一一早,人們起床穿好新衣後,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後輩先祝福長輩,然後長輩再給後輩曉以期望。早飯後,就各自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拜年。潮汕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後就立刻向親戚朋友拜年去了,回來後才吃飯。 拜年的人,無論帶了多少禮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諧音「大吉」,帶多帶少都沒有關系,但是不能是奇數。拜年者進了親友的門,應該看不同對象說不同的祝語。對老人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老人會咧開沒牙的嘴笑;對有工作的人則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聽的人會覺得十分順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於「新年大賺」、「發財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讀書的小孩,他們最希望的莫過於新年學習進步、成績突出。送他們這種祝語,他們會對你十分友善。落座後,主人會殷勤沏上聞名遐邇的潮汕工夫茶待客。臨走,主人便會從來者的禮物中留下兩個大桔,然後取出自家大桔交換,意在互贈吉祥。有好詣詼諧者新正出門給人拜年,往往只在褲兜里裝上兩個大桔,一一拜年後,褲兜里依然是裝著兩個大桔不變。因此,民間有善詣者稱年初的拜年禮俗為「換柑運動」。贊同3|評論(2)
2011-02-11 14:31熱心網友花花花呼呼呼呼呼·1贊同3|評論(2)
2011-02-13 08:381282662055BBN|二級春節
春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歷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
春節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生機勃勃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春節又叫陰歷年、農歷新年、農歷年、舊歷年,俗稱「過年、大年、過大年」。陰歷是根據月亮陰晴圓缺的規律來制定的;而陽歷是根據地球繞太陽的運轉周期指定的。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時春節曾專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後來改為夏歷正月初一(即農歷正月初一),被視為農歷年的開始,即為歲首。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而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廿三、廿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結束,有些地方甚至到整個正月,均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春節是漢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人們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瑤、壯、白、高山、赫哲、哈尼、達斡爾、侗、黎、滿、蒙古、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也有過春節的習俗,只是過節的形式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
春節是東亞許多國家和地區慶祝新年的主要節日。越南語稱為「T?t Nguyên ?án」(節元旦)、日語稱為「正月」(註:日本節日「正月」類似於中國的元旦也即1月1日。)(明治維新後改稱舊正贊同7|評論(9)

2011-02-20 09:41冰冰雪雪可愛兒|四級我只想說,現在小學生真痛苦,還要做這些東西,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做了贊同7|評論(7)
2011-02-20 14:04熱心網友用手做贊同4|評論(2)
2013-02-17 14:26zuang0909|二級反復反復反復反復反復反復反復

Ⅷ 春節文化研究手冊怎麼做

春節文化研究手冊應該介紹有關於春節的一系列習俗以及由來。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其起源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新春賀歲圍繞祭祖祈年為中心,以除舊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等活動形式展開,熱鬧喜慶氣氛濃郁,內容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華。

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末的大型祭祀活動,是當時中國最為熱鬧,也是最盛大的一個古代傳統節日,也有的說法是春節在堯舜時期就有類似的活動,只是沒有形成規模。

春節的含譽習俗

我國過年歷史悠久,在傳承發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如辦年談鏈段貨、掃塵、貼年畫、團年飯、守歲、壓歲錢、拜歲、拜年、舞龍舞喚缺獅、拜神祭祖、燒炮竹、燒煙花、摜春盛、年例、祈福、逛廟會、上燈酒、賞花燈等習俗,傳統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活動,是節日元素的重要內容,承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內涵。

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在北方人的血脈里,餃子是奔騰的大動脈,缺之不可,餃子有許多吉利的寓意,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同時又表示辭舊迎新之意;此外,餃子形似中國古代用金、銀鑄造的元寶,吃餃子便有了招財進寶的寓意。

閱讀全文

與春節文化遺產手冊怎麼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