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白鳳文化用日語怎麼說

白鳳文化用日語怎麼說

發布時間:2023-05-28 02:24:20

❶ 白鳳文化(はくほう ぶんか)什麼意思

【飛鳥文化】從六世紀後半開始到第七世紀中期,以當時的政治中心飛鳥所發展出來的文化,就是所謂的飛鳥文化。飛鳥文化是日本最早的佛教文化,在推胡此古天皇與其攝政聖德太子之世時,發展得最為蓬勃、興盛。

除了以上的簡單定義以外,飛鳥文化的背景知識如下:

飛鳥時代基本上是指7世紀的日本,具體而言乃是從592年到710年之間的時期,也有人認為其開始階段可更早至538年,和前一槐做雀時期的古墳時代後期相重合。

飛鳥時代同時也是日本歷史上重要的文化、社會和政治交流發展時期,其起點為古墳時代的末期,在從中國傳入的佛教影響下有長足的發展。佛教的引入是日本社會結構改變的重要標志,也以興建寺廟代替興建巨大古墳的風氣,因此大型古墳迅速鉛早自飛鳥時代中消失。飛鳥時代的另一個重要表現是日本國的稱呼,從倭變為了日本。

在藝術史上,飛鳥時代還可以分為兩個時期:6世紀的「飛鳥文化」(狹義,指到大化改新為止,早期佛教文化傳入並受到北魏和百濟的影響)和7世紀的「白鳳文化」。


以下還有維基網路的日語和英語簡介,可作為參考。(望採納)


記得採納呀~~




❷ 日本簡介

日本簡介

日本是一個位於歐亞大陸東側,太平西北部並列成的弓狀島國。北緯約20度-46度(和從北非到南歐的緯度幾乎相同)。面積372,000kmm南北長,2,500km由大大小小許多的島嶼組成。日本主要的島嶼是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島、本州分為東北、關東、中部、近畿、中國5個地區。日本國土約四分之三是山地與丘陵、缺少平地、使農業用地、城市用地的利用受到限制,在這狹窄的平地上生活著1億3千萬人。由於日本幾乎處於溫帶中部,所以氣候大體溫和。四季變化極為明顯,春秋氣候非常宜人,夏季(6、7、8月)由於從太平洋吹來季風悶熱。相反冬季(12、1、2月)由於大陸季風而相當寒冷。由於日本列島南北狹長,地形也很復雜、所以地形也很復雜、所以地域不同,氣候上的差異很大。北海道和本州臨日本海的一側,冬季積雪,有時會使閃通陷於癱瘓。利用這樣的氣候條件,充滿朝氣的年青人們夏天去大海沖浪,冬天去高山滑雪,樂在其中。

國花和國鳥

日本人自古把櫻花作為自己的國花。日本古代神話有關櫻花的傳說很多,櫻花酬謝時乾脆利落,人們把它與武士的人生觀聯系在一起。 nbsp; 日本各地都有賞櫻花的勝地。每年春天,櫻花盛開之時,家庭成員、公司同事一起在櫻花樹下擺設酒宴,飲酒、唱歌、跳舞、賞花、盡情交流是日本人的一種樂趣。賞花時節,人們歡樂的場面,也成為日本一道迷人的風景線。 神話和傳說中常常提到的雉,是日本的國鳥。雉是日本特有的鳥,雌雄之間的大小,色彩差異明顯,雄雉臉部為紅色,頸部、胸部、腹部為暗綠色,背部略帶紫色,尾部長,有不少黑色的帶狀羽毛。雌雉為淡褐色,身上帶有黑色的斑紋,尾部短。雉搏寬遲生活在草原以及農田附近的灌木叢中,巢建在地面上,以果實、昆蟲為食。

富士山

富土山是日本的最高峰,海拔3776米,是典型的圓錐形休眠火山,冬季半山腰以上均為大雪覆蓋,雪景為富土山增添了一份美麗,成為日本的象徵之一。富士山像一座巨大完美的圓錐,天氣晴朗時,站在富士山上可以看日出和雲海,風光旖旎秀麗,這里也是旅遊勝地,一年四季都吸巧棗引著遊人,凡來日本的外國遊客也都慕名前往,一覽富士風光。 日本的河流受其山地地形影響,大多短小而湍急,最長的信濃川也不過367公里。雖然由於落差較大,日本的河流可用於水力發電,但幾乎都不能用於水路交通。 山間有湖泊,清澈見底,景色秀美,但面積都不大,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積為674平方公里;最深的湖是田澤湖,水深423米。除此之外,由沙丘、沙洲與外海隔開而形成的鹹水湖--霞浦湖,其面積為168平方公里。

氣候

日本列島南北長3000公里,跨亞熱帶到亞寒帶,由於受復雜的地形和海流的影響很大,各地區氣候差異顯著。 由於受著有規律的季風影響,冬季寒流南下,夏季熱帶氣流北上。在這兩種氣流影響下,冬夏兩季各長達數月,而處於季風交替之際的春秋季,各為2個月左右。由於受太乎洋暖流影響,日本列島的大部分地區雨水充足,年降雨量達1600-1700毫米,早春至夏季的作物生長期,尤其是6-7月的梅雨季節經常下雨,而每年的8-10月,西南部地區還經常受到台風的襲擊。 冬季西北寒冷季風襲來,日本海沿岸降雪較多,使這一地區成為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多雪地帶,每年新舄縣等地積雪都深達4-5米,這與太平洋一側多晴乾燥的氣候形成鮮明的對照。本州南部夏季炎熱,差不多與東南亞相同,是典型的照葉樹林帶氣候。夏季有3-4個月的時間氣候與東南亞相同。因此,薯類及水稻等南方植物成為日本農耕文化的基礎,進而使日本 文化具有典型的南方型特徵。

文化

日本堪稱世界上變化最迅速的國家,由於日本民族十分保守,使得現代的日本文化既表現了淵遠流長的歷史和日本大相撲傳統,又具有相當歐化的傾向。日本的文學作品、影視藝術,就連書法都顯現出新舊結合、東西交璧的特色。游覽日本的城市,就會看到古樸典雅基李的寺院神社與現代化的摩天大廈相鄰。絲弦演奏的民謠和節奏強烈的迪斯科同樣受到日本人民的喜愛。日本的交響樂團眾多,音樂水準已被公認為世界一流。 茶道和花道是日本人引以自豪的藝術。茶道通過奉茶的一套講究的禮節表現高雅藝術。花道是將剪下來的花草枝葉插在器皿里表現美感和生氣。茶道和花道是日本婦女的必修課,成為文化和教養的一個方面。

日本人喜愛體育運動。在日本打高爾夫球是經常性的體育活動,許多人喜愛這一運動,幾乎每10人中就有1人是高爾夫球愛好者。柔道和劍道已被列入日本小學的必修項目。棒球在日本非常普及,是日本的國球。「相撲」被稱為日本的「國粹」,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日本圍棋水平很高,中日圍棋交流頻繁。圍棋、將棋(日本的棋)受到廣大日本人民的喜愛。

飲食

說到飲食,不僅是以大米為主食、蔬菜、魚與肉為副食的日本式餐點,而且西歐中國餐點一般也很普及,在日本可以品嘗到豐富多樣的餐食。日本是一個優質水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衛生設施也很完善,所以自來水在日本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飲用。現代的日本文化更是多彩多姿。女孩子們在學習自古以來的日本傳統文化,如茶道、花道的同時,也跳迪斯科。觀覽市區、古老寺院和高層建築相鄰而建的情景並不稀奇。故而現代的日本文化是結合了古老的、新興的、西洋的和東洋的文化而形成。

產業

產業也是一樣,自古以來,日本是一個農業國,可是在這一個世紀里,急速地工業化,成為現在世界上有數的工業國家之一。在大學,有從電子工程到國際經營學等各種學術領域,幾乎所有的學術領域,在日本都可以進行研究。日本,是一個自古以來的傳統文化和最先進的高尖端技術相結合的國家。

交通

在日本的國際機場有新東京國際(成田)、東京國際(羽田)、名古屋、關西國際、神岡、札幌、函館、青森、仙台、新瀉、富山、小松(石川縣)、岡山、廣島、高松、松山、長崎、大分、鹿兒島、沖繩、全部共20個機場。外國人來日本時的代表入國機場為東京國際(成田)和關西國際機場。從機場到市區的交通手段有電車、公共汽車和計程車。 治安 眾所周知,日本是世界各國中犯罪率低,而拘捕率高的治安良好國家之一。

日本的貨幣

日本的貨幣是日元。紙幣有1萬日元、5千日元、1千日元3種,硬幣有500日元、100日元、50日元、10日元、5日元、1日元6種。主要貨幣可以到可換匯的銀行去兌換。各銀行的匯漲相同。在銀行或美國領事館你常能得到最高的兌換率。機場兌幣處的兌換率最低。飯店出納處處於二者之間。在日本一般用現金支付,最近使用信用卡的店鋪和個人有所增加。一般不用現金支票。

娛樂及其它

只東京一地,酒吧、啤酒屋、夜總會等娛樂場所,就有數萬之多,其中專門迎合商界人士的場所,收費比較昂貴。也有許多以一般工薪階層為對象的,價位比較低廉。日本的工薪階層,辛勞一天之餘,很多人喜歡到旅社裡的附設酒吧,百貨公司的夏季屋頂啤酒花園等地小飲一下,休息一下。外來遊客,也可利用這些地方。

另外,觀賞日本歷史悠久的古典戲劇、歌舞,體驗日本文化的豐富內涵,應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當然,如今的現代都布里,電影、音樂會、芭蕾也是應有盡有。

芭蕾舞及音樂會

這類活動在各大都市都很活躍,劇院或音樂廳的設備也很好。著名的歌舞劇團或交響於隊都有定期的表演劇目。世界著名的管弦樂隊或獨唱家,常來日本演唱。

歌舞伎是比能劇更大眾化的一種戲劇藝術。它的成功,是由於廣大觀眾的歡迎和支持,不象能劇的成功是受到當初幕府和宮廷方面的贊助。歌舞伎迥然不同的特色是:押韻的台詞,奇妙的舞蹈,悅耳的音樂,豪華的服飾,多彩的化妝,以及其他精心設計的飾物。劇中的女主角總是由男人扮演。大的戲院都有附註英文的節目單。

文樂劇

這種木偶劇是日本另一種舞台娛樂,不但日本大眾喜愛它,而且享譽國際。木偶戲多由三個人操作,每一個木偶有三條操縱桿來使木偶表演生動的動作。伴奏的是傳統的音樂和民歌,木偶的服裝都很華麗動人。

櫻花舞

櫻花季節的櫻花舞,盛行於京都,穿著鮮艷和服者的舞姿,在日本傳統音樂的聲浪之中,分外動人。最聞名的是都踴(四月一日至三十日)和鴨川踴(五月一日至二十四日和十月十五日至十一月七日)。

日本及外國電影

和世界各大都市一樣,日本大都市有很多放映國際影片的電影院。專門上映日本電影的電影院也很多。影片內容有很新的,也有富於歷史意義的古老版本。日本片都用日文,外國片除用原來的外語以外,加有簡短的日語說明。

歌舞劇

在日本很興盛,著名的有寶冢,松竹歌舞團等,演員都是受過嚴格訓練的年輕女子。

日本偶人節

紅、粉、白各色梅花綻開微笑帶著春天的問候來到我們身邊。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里,有女孩子的家庭就會忙碌起來,為3月3日的偶人節作準備。偶人節是日本的傳統節日,又稱為女兒節或桃花節,源於中國。據說古時中國4日歷的3月上旬,人們會來到河邊洗手和腳,把罪孽、污穢、厄運洗,求得平安。到漢代己漸漸演變成在河邊詠詩、飲酒,享受湖光春色了。 平安時代(794一1192)初期經過相當長一段時期吸收、融合。道教色彩非常濃厚。在吸收先進的中國文化之後,日本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和風文化」。那時在貴族中女性尤其是少女們非常流行賞玩偶人。 以後又與祈求身體安泰之風俗相結合,形成了用偶人按撫身體,然後把偶人和供物擺在用草編的織物上,再把它們一同放人水中任其漂走。 這一「送走偶人」的習俗,據說能把疾病和災難帶走。在日本中部地區這一古老傳統至今仍保留著。最早,偶人是用紙或稻草做成的站立式簡單人形,星移斗轉,情人被做得越來越講究,人們就不再捨得把它們放入河中順水漂走了,而是將它們擺置家裡,細細觀賞。進入江戶時代(1600一1868),更是出現了品目繁多的各式偶人,繼而又模仿古代宮廷的風俗,一對和睦、相愛的皇室夫婦偶人端坐於鋪設了紅色絨毯的階梯大陳列架的最上層,3名自女和5位樂手分別排列在前,再配上各種道具。以後,在江戶時代中期每年的3月3日被正式定為偶人節。從此它作為一種女孩子的節日在民間盛行了起來。人們通過這一儀式,祈求女人『健康成長、幸福安康,其中也包含被保佑而感謝的心情。

如今,偶人己被做得十分精教、華麗,價格也自然不菲了。這些造型各異、妙超橫生的木偶娃娃不僅成為每個家庭里珍貴的藏品,也是難得的民族藝術珍品。一身金線織花的錦緞,搖曳於兩旁的紙罩蠟燈,襯著嬌艷的桃花,還有春季應時的盛宴,象徵著美好、富足。自己的女兒將來能像偶人公主那樣幸福,是每個父母的祝福。隨著時代的變遷,偶人節也被賦予了更多的蘊意。在日本有女孩子的家庭,會買上一套木偶娃娃,每年的2月中旬,人們就早早地把俏人擺置出來,寄希望於女兒能早一些找到如意郎君,完 成婚嫁。3月3日的情人節一過就會立即收拾起來,以免女兒在家裡呆的時間太長,找不到婆家。等到女孩子做新娘的時侯,她就把這些木偶連同父母多年來的祝福都帶到小家庭,然後傳給自己的女兒,如此什代相傳下去。「點上燈籠,獻上桃花,五人樂隊吹起笛子敲起鼓,今天是快樂的偶人節。」悠揚的樂曲聲響起來子,歡快祥和的氣氛中浸滿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嚮往。

日本的紅日子

日本的節假日,反映在掛歷上,都是以紅色表示的,人們喜稱為「紅日子」。

節假日大體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政府規定的節日,例如:元旦、成人節、建國紀念日、春分、天皇誕辰日、憲法紀念日、兒童節(5月5日)、敬老日、秋分、體育節、文化節、勞動感謝日等;第二種帶有傳統性的節日,例如:立春、端午、七夕、中秋。日本過去也按照中國的習慣過節,只是明治維新以後,學習西方,有些節也不過了,比如春節改成了元旦,不再過春節了。還有些受西方影響的節日,如聖誕節、五一、婦女節。另外還有日本自己的節日,如女兒節、盂蘭盆節、七五三等。第三種是例行的星期六、星期日。

日本的節假日很多,稍不留心,自己還像往日一樣打電話找人聯系工作時,卻一個人也找不到,一想才恍然大悟,又是「紅日子」。

一到節假日,東京市裡反倒是市井冷落鞍馬稀。因為在城裡上班的人大都住在郊區或遠離東京市區的其他城市,節假日誰也不會再呆在城裡了。很多商店乾脆關門休息,公共汽車和電車也減少班次。所以越是節假日,城裡越冷清。

人少有人少的好處。東京銀座便開辟了步行街,號稱「步行天國」,往南直達新橋,往北延伸到上野,綿延數公里。寬闊的大馬路上,只有行人任意行走。大商店還是照樣開門,人來人往,不失平日的繁華。有時街上會擺上一些桌椅,招待顧客飲茶喝咖啡或是品嘗小吃。漫步在人行天國,還真有點「步入天國」的味道。

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過法。比如:端午節,在農村和中小城鎮,用布做成彩色的鯉魚旗,把它們掛在高高的桿子上,煞是好看。女兒節,每年三月三日讓小女孩穿上和服,擺上小祭壇,裝飾日本人形,供上紅、白、綠三色的做成菱形的粘糕、白酒和桃花,祭拜完了,帶著女兒遊玩去。

過盂蘭盆節時,社區便組織年輕人抬「輿」就是轎子。幾十名上著花條襯衫、下面有兜檔布纏身、腳穿草鞋的大漢抬著轎子,嗨喲嗨喲地滿街轉,當這種遊行隊伍經過的時候,人們傾城而出,爭相觀看,遊行隊伍翩翩起舞,絲竹音樂之聲不絕於耳,蔚為壯觀。她們的舞蹈其實並不復雜,就那麼幾種動作反復演作,舞蹈動作大都源於日本舞蹈,看起來很協調,極具日本民族特色。

日本的國慶節不是建國紀念日而是天皇誕生日。我也記不清是哪一天了,大概是天皇誕生日,當時還是裕仁天皇時期。我恰好在那一天到皇宮前去攝影,看到皇宮門口排著長長的隊伍。出於好奇上前一問,才知道是天皇會見公民日,誰都可以進皇宮見天皇。進皇宮對於一個普通的外國人來說,是一件難得的事,於是我也就排隊。進皇宮只能空身進,警察戒備很嚴。隊伍由二重橋進皇宮。二重橋是著名的景點,平時只能站在遠處眺望。過二重橋,就進了江戶時代由大塊花崗石砌成的大石門,門里有幢不太大的房子,可能是警衛們住用的。院里樹木繁茂,花草修剪得十分整齊。沒走多遠,便到了一幢乳白色的樓房前,樓房大約二三層高。這時樓房前已是人山人海,都在仰首翹望。裕仁天皇不是總站在那裡,大約15分鍾出來一次,站在二層的大玻璃窗里接見群眾。據說以前沒有大玻璃窗,有一次有一個偏激的人上前要行刺天皇,這之後才裝上了防彈玻璃窗以保護安全。天皇出現了,邁著慢悠悠的步子和皇後一起出現在玻璃窗里,向人們招手,並通過麥克風說「你們好」、「大家辛苦了」,說完招招手就又走回內室去了。人們也在那裡招手。並沒有聽到人們喊「天皇萬歲」什麼的。

❸ 誰能給我介紹一下日本的文化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啊。
日本的文化有很多種啊,下面我就簡單的說一下。
節 日 和 風 俗

1月1日 元旦。日本風俗在前一天,又稱大晦日,要大掃除並在門上掛上草繩,插上橘子俗稱注連繩,門前要擺上門松,以圖吉利。日本人也習慣過年吃糯米糕,日本人叫餅。大晦日晚上興吃團圓飯,半夜守聽鍾聲。元旦早上吃年糕湯,日本叫雜煮。
1月15日 成人節。日本法定戚清成人年齡為二十足歲,女子在過成人節時,習慣上要穿和服。
2月11日 建國紀。念日按日本神話,神武天皇於西元前660年2月11日統一日本,建立日本國,舊稱紀元節。1945年廢除,1966年恢復後 改稱建國紀念日。
5月5日 兒童節。舊稱端午節,現作為男孩子的節日,這天有男孩子的家庭會在自己的屋頂上升起布制的鯉魚,俗稱鯉幟。大門上插上菖蒲葉,室內掛上鍾馗驅鬼圖,家家吃柏餅或粽子。
9月15日 敬老日。各市、町、村紛紛舉行集會向老年人贈送禮物。

除了上述國定節外還有一些其他節如3月3日雛祭女孩子節;3月15日到4月15日的櫻花節;六月第一個周日的御田植節; 7月7日的七夕;7月15日的盂蘭盆節和12月25日的耶誕節等。

茶 道

日本茶道世界聞名,自古以來在日本茶道就作為一種美感儀式受到上流階層的無比喜愛。追溯茶道的起源那還是在中國的唐朝時飲茶習俗傳入了日本,到明朝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以其"和、敬、清、寂"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茶道不僅是日本文化的結晶,也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它更是日本人生活的規范、心靈的寄託。現在,茶道被用作訓練集中精神,或者用於培養禮儀舉止,日本有許多傳授茶道各流派技法的學校,不少賓館也設有茶室,可以輕松地欣賞到茶道的表演。就連日本人的家庭大多也都有專設的茶室,茶室往往布置得高雅幽靜。茶道的程式也讓人贊嘆不已,賞心悅目。飲茶前,賓、主都跪坐在"榻榻密"上,而身穿華貴和服的女主人先打開綢巾擦茶具、茶勺;用開水溫熱茶碗,倒掉水,再擦乾茶碗;又用竹刷子刷拌沫茶,並斟入茶碗沖荼。茶碗小而精緻,只沖1/3 碗的抹茶湯。獻茶前先上小點心,以解茶的苦澀味,接著獻茶。獻茶禮儀很講究:女主人跪著,輕輕將茶碗轉兩下,將碗上花紋圖案對著客人,客人雙手接過茶碗,輕輕轉上兩圍,將碗上花紋圖案對著獻茶人,又把茶碗舉至額齊,表示還禮。然後再分三次喝盡,即三轉茶碗輕吸慢品。飲茶時口中要發出吱吱聲,表示欣賞和贊揚。飲畢,客人要講一些吉祥的話,特別要贊美主人的款待、茶具的精美、環境布置的優雅。這一切完成後,茶道才結束。去日本旅遊你千萬不要錯過去體驗日本的正宗茶道吧。

歌 舞 伎

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藝術,歌舞伎三字是借用漢字,正名以前原來的意思是"傾斜",因為表演時有一種奇異的動作。後來結它起了雅號"歌舞伎":歌,代表 音樂;舞,表示舞蹈;伎,則是技巧的意思鎮者。
歌舞伎的主題大致有兩類:一是描寫貴族和武士的世界,二是表現民為生活。劇目可分四種:"義大夫"狂言,通過舞蹈表演滑稽 的故事劇;"時代物"狂言,是借古喻今的歷史劇;"世話物"狂言,描寫庶民生活和愛情故事劇;稱作"所做事"狂言的舞蹈劇,內容涉及 忠孝仁義等道義,對二般市民進行勤儉、行善、懲惡的道德教育。
目前在日本歌舞伎比任何一種古典戲劇更受歡迎,歌舞伎與中國京劇素有"東方藝術傳統的姊妹花"之稱。外國人雖然聽不懂它的高度風格化的舞台語言,但它強調戲曲效果的姿勢、動作、眼神以及它的擺架子、玩特技和誇張的出場、快速的換裝、神奇的轉變,吸引在人們去欣賞而經久不衰。

和 服

和服是日本傳統的民族服裝。因為日本人口中的90%以上,都屬於"大和"民族,故取其名,在日語中,它又叫做"著物"。和服是仿照中國隋唐服式改制的。奈良時代正值中國盛唐時期,日本派出大批學者、僧侶到中國學習。這些遣唐使者把唐代文化藝術、律令制度都帶回了日本。也把唐服帶回日本,當時日本遣唐使團來到中國,受到唐王的接見,獲贈大量朝服。這批服飾光彩奪目,在日本大受歡迎,當時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均羨慕不已。次年,天皇下令高旅前,日本舉國上下全穿模仿隋唐式樣的服裝。日本一度盛行"唐風"服裝。以後雖有改變形成日本獨特的風格,但仍含有我國古代服裝的某些特色。婦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別是區別年齡和結婚與否的標志。例如,未婚的姑娘穿緊袖外服,已婚婦女穿寬袖外服;梳"島田"式發型(日本式發型之一,呈缽狀),穿紅領襯衣的是姑娘,梳圓發髻,穿素色襯衣的是主婦。和服不用鈕扣,只用一條打結的腰帶。腰帶的種類很多,其打結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比較廣泛使用的一種打結方法叫"太鼓結",在後腰打結處的腰帶內墊有一個紙或布做的芯子,看去像個方盒。這就是我們常看到的和服背後的裝飾品。由於打結很費事,戰後又出現了備有現成結的"改良"和"文化帶"。雖然今天日本人的日常服裝早已?西服所替代,但在婚禮、慶典、傳統花道、茶道以及其他隆重的社交場合,絢麗多彩的和服仍是公認的必穿禮服。
和服除了保暖、護體外,還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尤其是女性和服色彩艷麗,式樣美觀,腰部還配有漂亮的寬幅帶子,簡直就是一種藝術品。

相 撲

相撲來源於日本神道的宗教儀式。人們在神殿為豐收之神舉行比賽,盼望能帶來好的收成。在奈良和平安時期,相撲是一種宮廷觀賞運動,而到了鐮倉戰國時期,相撲成?武士訓練的一部分。18世紀興起了職業相撲運動,它與現在的相撲比賽極?相似。神道儀式強調相撲運動,比賽前的跺腳儀式(四顧)的目的是將場地中的惡鬼趨走,同時還起到放鬆肌肉的作用。場地上還要撒鹽以達到凈化的目的,因為神道教義認?鹽能驅趕鬼魅。相撲比賽在檯子上進行。整個檯子為正方形,中部為圓圈,其直徑為4.55米。比賽時,兩位力士束發梳髻,下身系一條兜帶,近乎赤身裸體上台比賽。比賽中,力士除腳掌外任何部分不得觸及檯子表面,同時也不得超出圓圈。比賽在一二分鍾甚至幾秒鍾內便能決出勝負。相撲的裁判共由6人組成。主裁判由手持摺扇"行司"登台擔任,其餘5人分別在正面、東面、西面及裁判席上。大力士的最高等級是"橫綱"。下面是大關、關脅、小結、前頸,這四個等級被稱為"幕內",屬於力土中的上層。再次是十兩、幕下,除此之外還有更低級的三段目、序三段。最低一級叫序口。一個普通力士要想獲得較高的等級是需要花費很大氣力的;不經過艱苦努力,要想獲得最低的等級,也是不可能的.

櫻 花 時 節

櫻花是日本的國花,這個國家遍植櫻花。每年春天,日本全國的櫻花由南至北連成一線次第開放,從四國一直開到北海道。粉紅色的花朵堆雲聚霧,綿延不斷,景象十分壯觀,日本人稱之為"櫻花前線"。每到這種季節的時候,日本人就會全家出動、扶老攜幼到各個植有大片櫻花樹的地方去賞櫻,品評櫻花的開放姿態。有好花者,櫻花開到哪,他就跟到哪。每年三月,九洲、四國的櫻花首先綻開,四月本洲的櫻花也開始盛開,到了六月,北海道的櫻花接著盛開。 日本人的賞花是以心靈去觀賞櫻花,贊頌春天。賞花的歷史悠久,原先都是宮廷歡宴,如今已是民間最大的盛事。每年櫻花開時,日本人必在櫻樹下鋪上席子或塑膠布擺好陣勢,帶上酒菜,又喝又唱又跳地鬧騰一陣。有喜好幽雅之道者,品茗弈棋,悠然自得。京都的嵐山每每因賞花客雲集而熱鬧非凡。日本的櫻花節通常在4月,大約持續一周。

壽 司

壽司是以生魚片、生蝦、生魚粉等為原料,配以精白米飯、醋、海鮮、辣根等,捏成飯團後食用的一種食物。壽司的種類很多,不下數百種,各地區的壽司也有不同的特點。大多數是先用米飯加醋調制,再包卷魚、肉、蛋類,加以紫菜或豆皮。吃生魚壽司時,飲日本綠茶或清酒,別有一番風味。

日 本 料 理

"日本料理",字面的含義就是把料配好的意思。日本料理是一種極其講究形與色,極工盛器,配合食物,造型美輪美奐,日本料理在每個季節在大自然中尋求合乎時令的美味,烹飪時務求呈現原料的天然鮮味,這便是日本料理的特點。在單純的美味之外,帶種有點刻意的文化意韻。 炎熱而令人有些浮躁的季節,品味著日本料理清爽悅目的自然之色,感受到幾絲清涼快意。清冷而令人有些煩亂的冬季,淺嘗著日本料理舒心爽口的淡然之味。 另外日餐的特色是四季分明,不同的季節要有不同的菜點,而同樣的一種原料在四季則有不同的烹飪方法,務求原料新鮮。 春季吃鯛魚,初夏吃松魚,盛夏吃鰻魚,初秋吃鯖花魚、秋吃刀魚、深秋吃鮭魚,冬天吃鰂魚及海豚。

提示:
日本餐廳最大的特色是,幾乎每家餐廳,都會將自家的主要菜色做成蠟制樣品,並且標示著價格,放在店外的櫥窗供客人選擇。
談到膳食品店的價格,那要看服務美食的場所,高級菜館或高級旅社的餐廳,午餐至少2000日元,晚膳最低3000日元。每人每次消費在7500日元以下,需征稅3%,7500日元以上,則需征稅6%。但求實惠的旅客,可利用百貨公司的食堂,大樓裡面或地下街道的菜館,很好的一餐,不過500日元至1000日元,而且那些食堂或菜館,不收任何服務費,他們雖無中文的功能表,但有菜餚樣品,陳列於入口櫥窗,只要用手指點一下,語言問題可迎刃而解 。

期待滿意啊~~

❹ 日本的歷史

日本歷史 >>> 歷史簡述(一):日本國的起源、古代

(1)日本國的起源
約公元1世紀,日本各地共有100多個小國(其中有的與東漢建立了外交關系),後來,這些小國逐漸得到了統一。

到了公元4世紀,在關西地方建立了比較大的國家,據說最終將它們統一起來的是當今天皇家族的祖先。當時,日本國的范圍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國。

於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國家才得以統一。所以很難對日本國誕生的確切年代作出准確的判定。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並即位,即位日相當於現在的西歷2月11日,因此就把這一天定為「建國紀念日」。

(2)古 代
繩文時代
從洪積世起,日本列島上就有人類的祖先生活,日本人種及日語原型的形成則被認為是1萬年前至公元前3世紀前後的繩文時代。當時,人們數人或10人一戶居住在豎坑式草屋,以狩獵、捕撈、採集為生,構成了沒有貧富與階級差別的社會。

彌生時代
公元前3世紀,水稻種植和金屬器具使用技術由朝鮮傳入九州北部。稻作技術給日本社會帶來了劃時代的變化,它擴大了生產,產生了貧富等級之差,使農村共同體趨向政治集團化。農耕帶來的信仰、禮儀、風俗習慣也逐漸傳播開來,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古墳時代
公元4世紀中期,大和政權統一了割據的小國。隨著國家的統一,以前方後圓墳為代表的古墳擴大到各個地方。這個時期是中國許多知識、技術傳入日本的時期。4世紀,大和政權吸收了大陸的高度物質文明;到了5世紀,來自朝鮮半島的外來人(歸化人)帶來了鐵器生產、制陶、紡織、金屬工藝、土木等技術,同時已開始使用中國的漢字。6世紀,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傳入日本。

7世紀,聖德太子致力於政治革新,並以「 大化改新 」為契機,著手建立一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這個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時更加積極地攝取大陸文化,至9世紀末期先後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奈良時代
公元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現在的奈良市以及近郊),迎來了律令國家的興盛時期。但是,此時農民貧困、遊民增加,由於庄園擴大而導致公地公民制的實質上的崩潰等,矛盾開始暴露出來。

這個時期由於國家極力保護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別是佛教美術開始繁榮起來。如7世紀初期開創日本佛教文化的飛鳥文化;7世紀後期獨具一格的白鳳文化;8世紀中葉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響下以寫實手法體現人類豐富情感的天平文化等等。

與佛教美術相媲美,這個時期的文化方面的金字塔是《萬葉集》。《萬葉集》收集了8世紀中葉前約400年間,下至庶民上至天皇所作的大約4500首和歌,如實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樸素的生活情感。此外,現在還保存著的日本最古老的歷史書籍《古事記》(712年)、最古老的敕撰歷史書《日本書紀》(720年)、最古的漢段遲詩集《懷風藻》(751年)等等都是這個時期的文化遺產。

平安時代
8世紀末,日本將都城移至平安京(現在的京都市),試圖握棚李重建律令體制。但由於公地公民制的崩潰,國家陷入了財政困難。894年派出最後一批遣唐使後便告終止,就此不在大量攝取大陸文化。

10——11世紀,藤原氏壟斷政權,以庄園為經濟基礎,勢力最為強盛。但是,由於地方政治的混亂,導致治安混亂,武士集團強大起來。到11世紀末,為對抗藤原開始實行「 院政 」(指日本平安時代後期上皇、法皇代理天皇執政),於是,武士進入了中央政界。

平安時代以本國文化為特色。9世紀時受唐朝影響,密教和漢學方面的弘仁、貞觀文化還十分繁榮。但是10世紀後與大陸的直接交流斷絕後,便產生了日本獨特的貴族文化。其代表有第一部敕撰和歌集 《古今和歌集》 (10世紀初)、世界上最古老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11世紀初)、隨筆《枕草子》(公元1000年前後)等等一批文藝作品。

日本歷史 >>> 日本歷史簡述(二):中世紀、近世紀

(3) 中世紀(12-16世紀)
鐮倉時代
12世紀末,源賴朝受封征夷大將軍,並在鐮倉建立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幕府政權。從此誕生了武士政權,由此產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貴族)政治的對立。13世紀後期,幕府的武士統治開始面臨困難,鐮倉幕府逐漸走上滅亡的道路。

在文化方面,以過去的貴族文化為基礎,攝取宋朝時傳入日本的禪宗文化,培育了生動、寫實、和升樸素、獨特的武家文化。在宗教方面,由法然、親鸞、日蓮等著名僧人創建了鐮倉佛教,獲得了各階層的信仰。12世紀傳入日本的禪宗受到了關東武士的重視,藝術領域也出現了新的傾向。文學方面出現了以源平合戰為背景的小說《平家物語》(原作誕生於13世紀初),是日本古代軍記物語的傑出代表。

室町時代
14世紀的前半期,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滿穩定了京都的室町幕府以後,2個多世紀內在政治、文化方面,武家都壓倒公家,處於優勢。由於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統治能力薄弱。應仁元年(1467年)一月,應仁之亂爆發,全國各地的大名紛紛而起,室町幕府搖搖欲墜,日本進入戰國時代。戰國大名成了統治當地土地、人民的強有力的獨立政權。
在文化方面,無論是貴族還是武家的文化,都受到禪宗的影響。14世紀末期以金閣寺為代表的北山文化,15世紀末期以銀閣寺為代表的東山文化都十分發達。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來到日本,傳入了槍炮和基督教。那是文化方面充滿生氣的時代。

(4)近世(16-19世紀中葉)
戰國時代 (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時代)
應仁之亂後,日本各地大名紛紛崛起,戰火紛飛,民不聊生。16世紀中葉,一位決心以武力統一日本、結束亂世的梟雄出現,他就是織田信長。永祿三年(1560年),織田信長在桶狹間以兩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名聲大振。爾後逐步統一尾張、近畿,並准備進攻山陰、山陽。在此期間,信長修築了氣勢宏大的安土城。因此,信長的時代被稱為「 安土時代 」。

天正十年(1582年), 本能寺之變 爆發,信長身亡。織田家重臣羽柴秀吉先後擊敗明智光秀、柴田勝家,確立了自己的繼承人地位。此後經過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戰,逐步統一日本。後被天皇賜姓「豐臣」,並受封「關白」一職。豐臣秀吉的時代被稱為「 桃山時代 」。

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在伏見城病逝。豐臣家裂分為近江(西軍)和尾張(東軍)兩派。身為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於慶長五年(1600年)發動關原合戰,大敗西軍,建立德川政權。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戰國時代結束。

江戶時代
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東京)建立幕府政權,此後260多年,德川家統治全國。這段時期被稱作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嚴格控制天皇、貴族、寺院神社,並費盡心計統治著支撐幕藩體制的農民。元和九年(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就職,下令鎖國。除開放長崎、界作為對外港口外,一律禁止外國人來日本,也禁止日本人遠渡海外。由於閉關自守,幕藩體制迎來了安定時期。但是,隨著產業的發達、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民自給自足的經營體系崩潰,18世紀起幕藩體制開始動搖。
庶民文化是這個時期的特色。17世紀後期至18世紀初期的元祿文化是以京都、大阪等上方(日本關東地方人稱京都、大阪為上方)地區為中心的武士和商人的文化。人偶凈琉璃、歌舞伎、浮世繪、工藝等一片繁榮。19世紀初期的化正文化移至江戶,小說、歌舞伎、浮世繪、文人畫等呈現出絢麗多彩的商人文化。

日本歷史 >>> 日本近代史

近現代(19世紀後期至今)

明治時代

江戶幕府末期,天災不斷,幕府統治腐敗,民不聊生。且幕府財政困難,使大部分中下級武士對幕府日益不滿。同時,西方資本主義列強以堅船利炮叩開鎖國達200餘年的日本國門。

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下,日本人逐漸認識到,只有推翻幕府統治,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才是日本富強之路。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展開了。在這場推翻幕府統治的運動中,薩摩、長州兩藩武士起著重大的作用。1868年1月3日,代表資產階級和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倒幕派,在有「維新三傑」之稱的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木戶孝允的領導下,成功發動政變,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交出政權,並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頒布「王政復古」詔書。這就日本歷史上的「明治維新」。日本從此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1868年(明治二年),明治天皇遷都江戶,並改名為東京。之後從政治、經濟、文教、外交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日本國力逐漸強大。後來在甲午中日戰爭(日本方面稱「日清戰爭」)及日俄戰爭中打敗中國北洋艦隊,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日本成為帝國主義列強之一。

大正、昭和時代

與明治時代取得的歷史性進一步相比,大正天皇被稱為「不幸的大正」。大正天皇在位15年,政績還不如明治,而且他一生為腦病所困,最後被迫讓權療養,由裕仁親王攝政。

1926年,裕仁登基,年號「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時代前30年,對於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來說,是黑暗的30年。這時的日本政府致力於侵略擴張。1931年(昭和6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侵佔中國東北。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日軍挑起「蘆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41年(昭和16年),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一時期,不僅給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痛苦的困難。這是日本歷史以及中國關系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日軍投降。美軍佔領日本,改日本專制天皇制為君主立憲制,天皇作為日本的象徵被保留下來。

1972年(昭和47年)7月,田中角榮出任日本首相,開始執行「多邊自主」外交。同年9月田中訪華,於9月29日與周恩來總理簽署《中日聯合聲明》,宣布中日正式建交。1978年8月中日兩國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78年10月鄧小平副總理應邀訪問日本,宣布和平友好條約正式生效。中日兩國關系從此趨於正常化。

1989年(昭和64年,平成元年),昭和天皇病沒。皇太子明仁即位,改年號為「平成」

日本歷史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本文需要您的關注!請在進一步修改後,從需要關注的頁面的列表中刪去相關提示,並刪除這個模板。
日本的歷史:

目錄 [隱藏]
1 遠古、古代
1.1 舊石器時代
1.2 繩紋時代
1.3 彌生時代
1.4 古墳時代
1.5 飛鳥時代
1.6 奈良時代
1.7 平安時代
2 中世
2.1 鐮倉時代
2.2 南北朝時代
2.3 室町時代
3 近世
3.1 安土桃山時代
3.2 江戶時代
4 近代、現代
4.1 明治
4.2 大正
4.3 昭和
4.4 平成
5 參見

[編輯]
遠古、古代
[編輯]
舊石器時代
日本最初是和亞洲大陸相連的。幾萬年前,這里已經有了原始人居住。有人猜測這可能是原始人群為追趕野獸從大陸過來的。

[編輯]
繩紋時代
(公元前一萬年至公元前3世紀)

使用繩紋式陶器的時代。距今約1萬年前,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致使日本與大陸分離,變成列島。人們馴養狗以捕獲鹿和野豬,同時發明了弓箭,增加了獵物捕獲量。除捕魚外,人們也採集七葉樹籽、橡實、核桃和植物的球根等。人們努力獲得足夠的食物,從而有空閑時間來磨製石器和燒制陶器。又因為開始食用熟食而擴大了食物范圍。這樣,人類可以長期定居一地,建造豎穴住居。豎穴住居以廣場為中心,幾家聚居一起,周圍因丟棄貝殼和食物碎屑,形成貝冢。但這類食物不能被長期保存,而且也很難把剩餘產品積累於某個人手中,當時尚處於沒有階級對立的原始社會,因此未發現反映特定人們的財富與權力的遺址和遺物。

在當時生產力很低的條件下,自然生產的資源有限,因此人們在集團內部制定嚴格的規約以保護自然,同時盛行巫術,出現石棒、土偶,並有拔齒等習慣。人們還祈求自然豐盈。到這一時代的末期,尤其在西日本,出現企圖突破狩獵、捕撈和採集經濟的趨勢,最近在福岡縣的板付遺址發現繩紋晚期種植水稻的水田遺址。

[編輯]
彌生時代
(公元前300年至公元300年)

使用彌生式陶器的時代。根據陶器的形式,可分為前、中、後三期。前期從九州擴展到京畿一帶(東日本尚處於繩紋時代末期),中期波及到東北地方。扁平片刃石斧等磨製石器、青銅器和前期北九州的支石墓等類似於大陸文化。彌生文化從一開始就具有先進的農耕技術,通常認為它受到了來自朝鮮的移民的影響。中期以後灌溉技術進步,農業生產漸趨穩定。後期,鐵制農具普及,石器基本消失。銅鐸、銅劍、銅矛、銅戈等青銅祭器發達,出現制鐵和制鹽等社會分工。通過交易和戰爭等,形成了統一的政治性的地區集團。此時北海道尚不能種植水稻,仍處在繩紋文化階段。

參見:


倭奴國王印
邪馬台國
[編輯]
古墳時代
(公元300年至公元600年)

盛行修築古墳的時代。前方後圓的大小古墳,以奈良縣為中心,散布在北起福島縣、南至熊本縣和大分縣的廣大地區。5世紀又從宮城縣擴展到鹿兒島縣。古墳只埋葬部族首長,由部族成員共同修築。

5世紀,原始的所有制關系開始崩潰,大家族發展為生產單位和動產所有單位,原有部族內部發生利害矛盾。從五世紀中期起,畿內強大部族間的內戰激化。有些強大的部族與出現倭五王的百舌鳥古墳群和古市古墳群有關。到六世紀,繼體天皇系統的新興勢力統一畿內東部各部族,確立了大王的地位。以築紫君磐井為首的北九州勢力,曾希望獲得與此類似的地位而進行反抗,但在其獲得這種地位之前,這種反抗即已潰敗。在內戰過程中,各地首長授予部族成員以修造小古墳的權利,以此增強戰鬥力。因此,原來只是首長墓的古墳,到5世紀後半葉便向小古墳群(群集墳)演變。這種傾向到6世紀進一步發展。日本全國各地修造的古墳超過十萬個。古墳的主體部分也採用橫穴式石室。石室內埋葬數代家族成員,並以武器為中心,陪葬有須惠器、土師器等死後生活的必需品。

但大量小古墳群的出現,逐漸減弱了古墳作為統治者的建築物的性質。因此,從6世紀末到7世紀初,倭王權在畿內盡力建造寺院,同時限制修築小古墳群,大王和強大的豪族則葬於模仿中國皇帝陵墓而建的大型方墳。這樣,古墳時代臨近結束,而所謂大化《薄葬令》更進一步助長了這種傾向,留下來的只不過是高松冢古墳等貴族階層的古墳,墳丘小但很華麗。關東和東北地方古墳時代結束的比西日本晚,直到七世紀前半葉仍修造前方後圓墳。

參見:

埴輪
倭王權
七支刀
倭五王
3世紀左右,在奈良縣一帶興起了大和國,並且逐漸征服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區,首領稱為「大王」,後來改稱天皇。

[編輯]
飛鳥時代
(公元600年至公元700年)

飛鳥時代得名於奈良縣的飛鳥地方(現在的明日香村,當時的都城藤原京)。佛教在這一時期通過百濟傳來,朝廷中兩大勢力之一的蘇我氏支持佛教,另一勢力物部氏支持傳統的神道教,雙方發生激烈沖突。587年的衣折戰役中,蘇我馬子擊敗物部守屋,取得對朝廷的控制權。

592年,和蘇我氏有姻親關系的皇族女性豐御食炊屋姬即位為推古天皇。她提名聖德太子(馬廄門王子)為攝政進行了以加強皇權為核心的政治改革。聖德太子制定了十二階冠位和十七條憲法,奠定了中國式的官僚制度的基礎;同時還派遣使節和留學生到隋朝學習。為了維持自己的專權,蘇我氏極力反對改革,蘇我入鹿還殺害了聖德太子的兒子山背兄皇子,645年,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和中臣鐮足(藤原鐮足)合謀刺殺蘇我入鹿,結束了蘇我氏的專權。同年,孝德天皇即位,頒布大化改新詔,推行大化革新。

660年唐滅百濟,為了復興自己的朝貢國百濟,日本出兵朝鮮,被唐朝和新羅聯軍在白村江擊敗。668年,天智天皇即位,模仿唐朝建立戶籍管理制度,並於670年製作了最早的全國性戶籍。672年,天智天皇駕崩,兒子大友皇子即位弘文天皇。天智天皇的弟弟大海人皇子與其爭位,爆發戰爭,史稱壬申之亂。大海人皇子在岐阜縣擊敗弘文天皇,即位天武天皇。天武天皇時期,日本出現了歷史上最早的錢幣「富本錢」。701年(大寶一年),頒布大寶律令。710年,元明天皇遷都平城京,飛鳥時代結束。

[編輯]
奈良時代
(公元710年至公元784年)

以奈良(平城京)為都的時代。自710年(和銅三年)定都平城京,至784年(延歷三年)遷都長岡京,共計74年。是律令制社會的繁榮鼎盛時期,表現在政治經濟制度、階級關系、文化以及對外關系等方面。此時貴族內部政治斗爭不斷發生。經長屋王之變,藤原氏四卿、橘諸兄、僧玄昉等爭權,藤原廣嗣之亂,藤原仲麻呂排斥皇族成為第一個非皇族的太政大臣,僧道鏡利用孝謙上皇復位誅藤原仲麻呂,進升法王,企圖以禪讓方式覬覦皇位等一系列事件,使天皇專政的絕對權威受到削弱。光仁天皇及桓武天皇時期,朝廷力圖整頓混亂的政治形勢,縮減財政開支,改革兵制,向東北地區擴展疆域,謀求整形和重新加強律令制。

[編輯]
平安時代
(公元794年至公元1190年)

以平安京(京都)為都城的歷史時代,始於794年(延歷十三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終於1185年(文治元年)鐮倉幕府成立,歷經400年。分為三個時期。前期(794-967年)為律令制鬆懈但繼續運用時期。中期(968-1068年)為攝關政治確立與全盛時期。後期(1069-1190)為院政與平氏政權時期。

[編輯]
中世
[編輯]
鐮倉時代
(公元1185年至公元1333年)

以鐮倉為全國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權時代。始於1185年(文治元年)鐮倉幕府成立,終於1333年(正慶二年,元弘三年)幕府滅亡,歷經149年。始期另有1180年說、1183年說、1192年說(源賴朝出任征夷大將軍)。

源賴朝在打敗平氏以後,在後白河天皇(時為法皇)的挑撥下,與他的弟弟源義經交惡,後來義經轉投奧州藤原氏,賴朝迫奧州藤原氏殺死義經,但義經死後兩月,奧州藤原氏被鐮倉幕府所滅。

源賴朝死後,幕府的政權開始被他的妻子北條政子與外父北條時政掌握,北條政子又稱為尼將軍。北條氏借執權一職架空將軍的權力,甚至在第三代將軍死去以後,從京都迎接貴族藤原氏甚至皇子出任將軍。此後,幕府的政權被北條氏所世襲的執權所領導。

在北條時宗在位的時候,元世祖忽必烈曾兩次侵日不果。

後期,幕府的統治日漸衰敗,無法維持,終於後醍醐天皇舉兵,然後被討伐大將、上野大族足利尊氏的倒戈而滅亡。

[編輯]
南北朝時代
(公元1334年至公元1392年)

後醍醐天皇消滅了鐮倉幕府後,就進行了第一次的王政復古,推行新政,史稱建武新政。由於新政未能滿足武士的要求,而且只重用京都的公卿貴族,故引來武士的不滿。其中,倒幕大將足利尊氏更為不滿,他雖然被賜給天皇名字中的尊字,但他想開幕府,結果足利尊氏迫後醍醐天皇退位。新天皇光明天皇策封他為征夷大將軍。是為北朝。

而後醍醐天皇退位後,持著天皇象徵的三神器退往大和(今奈良縣)的吉野,是為南朝,至此南北朝終於形成,史書還稱為「一天二帝南北京」

經過多次攻防後,南朝的勢力衰退,終於南朝的天皇把三神器交給北朝的天皇,結束了南北朝時代。

[編輯]
室町時代
(公元1392年至公元1573年)

足利氏原是上野豪族,而且更是鐮倉幕府將軍源賴朝同族,足利尊氏在京都的室町開設幕府,是為室町幕府。

南北朝的統一是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進行的,他統一了以後,曾企圖篡奪皇位。但在他死後,第四代將軍足利義持阻止了此事。

在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在位的時候,因繼承權問題爆發了應仁之亂,自此幕府的權威日下。

第十三代將軍足利義輝被殺,他的弟弟足利義昭被織田信長擁立,後因與信長作對而被流放,幕府滅亡,正式進入安土桃山時代。

[編輯]
近世
[編輯]
安土桃山時代
參見:日本戰國

(公元1573年至公元1603年)

天正元年(1573年)織田信長滅了足利幕府後逐漸成為全國最強大的軍事首領,並開始積極拓展統治版圖,直到天正十年(1582年)消滅甲斐大名武田氏為止,已幾乎完全控制近幾地方與東海地方,並將勢力延伸至中國地方、甲信越地方、四國地方以及北陸地方。但同年部將明智光秀發動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失蹤,其長子織田信忠被迫自殺,整個織田氏頓時陷入混亂。

此時,織田氏部將羽柴秀吉在山崎之戰中討滅明智光秀,並在後來的家族會議中取得優勢,而於隔年的賤岳之戰打敗另一重臣柴田勝家,成功整合織田氏的版圖。

1584年羽柴秀吉與東海地方大名德川家康爆發會戰,雙方經過一番對峙後進行和解並結為同盟,同年,大阪城完工,羽柴秀吉以此為根據地,開始進行統一全國的計劃。經歷四次的大規模討伐後,1590年接受天皇賜姓的的豐臣秀吉完成全國大致上的統一,使日本進入百年來首見的和平時期,全國的實際政治中心也轉移到大阪城的豐臣氏手上。

此後,豐臣秀吉鼓勵商業以廣開財源外,持續推動全國檢地與刀狩令的工作,並以各種手段削弱主要大名的封地。1592年起,他發動發動兩次侵略朝鮮的戰爭,史上合稱文祿·慶長之役。這場戰爭導致西日本諸大名實力大損外,也造成豐臣氏財力上嚴重的負擔,並促使家臣嚴重分裂。

1598年豐臣秀吉去世,全國再度陷入混亂。當時最強大的大名德川家康利用政治手段控制大阪城的權力中心,招致多數大名與豐臣內部文官的不滿。1600年,不滿的大名在文官石田三成與大名毛利輝元的號昭下起兵討伐德川家康,雙方在關原之戰中交手,結果德川家康大獲全勝,成為全國實際的統治者。1603年天皇下旨封其為征夷大將軍,至此進入江戶時代。

[編輯]
江戶時代

貝利登陸圖。1854年,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貝利率領7艘軍艦進入日本江戶灣(公元1603年至公元1868年)

參見:德川日本的生活

江戶時代後日本進入長期的和平時期:1616年大阪之戰後豐臣氏滅亡,全國的權力中心集中在位在江戶的德川氏手中。透過閉關與禁止基督教等方式,全國在以江戶幕府為中心的封建制度下得以有效的管理。

[編輯]
近代、現代
[編輯]
明治
(公元1868年至公元1911年)

[編輯]
大正
(公元1911年至公元1926年)

[編輯]
昭和
(公元1926年至公元1989年)

[編輯]
平成
(公元1989年至今)

[編輯]
參見
日本天皇列表
日本文化
日本年號一覽
日本書紀
續日本紀
日本後紀
續日本後紀
日本文德天皇實錄
日本三代實錄
古事記
先代舊事本紀
日本國史略
古語拾遺
風土記
家傳
聖得太子傳歷
將門記
陸奧話記
取自"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6%97%A5%E6%9C%AC%E5%8E%86%E5%8F%B2"
頁面分類: 需要關注的頁面 | 日本 | 日本歷史

❺ 日本人原先是否是中國人

當然不是,日本人和中國人同屬於蒙古人種,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剛出現原始農業的時候慢慢遷移到日本的.

❻ 英國的國家歷史是什麼時間開始的

英國的
公元前2000年:凱爾特人出現在布列塔尼半島.
前900年:凱爾特人出現在英格蘭;愛爾蘭文明出現.
829年:英格蘭第一個王朝——盎格魯薩克遜王朝建立.
1066年:諾曼王朝建答羨立.
1086年:末日審判書出版.
1190年:金雀花王朝的國王獅心王理查發動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1204年:諾曼地公國被兼並.
1215年:自由大憲章建立.
西元1337年~1453年百年戰爭爆發.
西元1455年:玫瑰戰爭爆發.
西元1461年:約克王朝建立.
西元1487年:玫瑰戰爭結束.
1534年:英格蘭從羅馬教廷分離,英格蘭國教會初步成立.
1588年:英格蘭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西元1620年:五月花號抵達北美.
西元1689年:光榮革命.
1707年:英格蘭王國與蘇格蘭王國合並,聯合王國 (英國)成立.
西元1775年:喬治三世頒布印花稅制度.
西元1783年:和法國共同承認美國獨清御拍立.
西元1837年:英國進入維多利亞女王時期.
西元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參加.
西元1918年:打敗德國.
西元1930年~1931年:經濟大恐慌.
1939年:英國向德國宣戰,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5年:德國及日本相繼投降,二戰結束.
西元2005年:發生倫敦地鐵轟炸事件.
美國
1620年,「五月花」號載著100多名英國清教徒來到北美大陸。遵照登陸前簽訂的《五月花號公約》,清教徒開始了在新大陸上自治管理的生活。最終,在這塊歐洲各國都沒能統治的大陸上誕生了新的「主宰者」——美利堅合眾國。1894年,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強國。這個年輕的國家站在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潮頭。1929年,在波及全球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中美國政府通過一系列新政措施,使美國逐步走出困境。第二次世界大戰成為美國歷史新的轉折點,促使其從一個移民國家躍為世界第一強國。

1607.5 英國倫敦公司在弗吉尼亞的詹姆斯敦建立第一個永久居留地。
1775.4.19 列剋星敦和康科德人民對英軍進行反抗,打響了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
1776.7.4 大陸會議通過傑斐遜起草的《獨立宣言》草案。
1787.5.25 制憲會議在費城召開,草擬了新憲法。1789年3月4日,憲法正式生效。
1789.4.30 美國聯邦政府成立,喬治·華盛頓就任第一屆美國總統。
1789.9.24 根據聯邦政府條例,最高法院成立。
1791.12.15 美國憲法增列十條修正案,即權利法案。
1792.4.2 美國國會通過造幣法,在費城建造一座造幣廠。
1800.12.1 聯邦政府首都從臨時所在地費城遷往華盛頓特區。
1803.4.30 美國從法國拿破崙手裡廉價購買路易斯安那全部土地,使美國領土面積增加一倍。
1863.1.1 林肯簽署《解放宣言》。
1865.4.9 南部邦聯軍投降,美國內戰結束。
1941.8.12 羅斯福總統和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大西洋的紐芬蘭島附近的軍艦上舉行會談,發表《大西洋憲章》。
1941.12.7 日本偷襲珍珠港。次日,美國對日宣戰,正式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2.6.4 美日爆發中途島之戰,這是太平洋上的關鍵一戰。
1944.6.6 美國軍隊及盟軍在諾曼底登陸。
1945.2.4 美國、英國和蘇聯領導人舉行克里米亞會議,發表克里米亞聲明,並於同月11日簽訂雅爾塔協定。
1945.7.16 成功地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
1968.4.4 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在田拆念納西州孟菲斯遭暗殺身亡。
1969.7.20 「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成功,人類首次踏上月球。
1972.2.21 美國總統尼克松抵達北京,對中國進行為期8天的訪問,與中國領導人舉行會談。訪問結束時,中美簽署上海公報。
日本
約公元1世紀,日本各地有100多個小國(其中有的與東漢建立了外交關系)。後來,這些小國逐漸得到統一。
到了公元4世紀,在關西地方建立了比較大的國家,據說最終將它們統一起來的是當今天皇族的祖先。當時,日本國的范圍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國。
於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國家才得以統一。所以很難對日本國誕生的確實年代作出准確的判定。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並即位,即位日相當於現在的公歷2月11日,因此就把這一天定為「建國紀念日」。
繩文時代
從洪積世起,日本列島上就有人類的祖先生活,日本人種及日語原型的形成則被認為是1萬年前至公元前3世紀前後的繩文時代。當時,人們數人或十人一戶居住在豎坑式草屋,以狩獵、捕撈及採集為生,構成了貧富與階級差別的社會。
彌生時代
公元前3世紀,水稻種植和金屬器具使用技術由朝鮮轉入九州北部。稻作技術給日本社會帶來了劃時代的變化,它擴大了生產,產生了貧富等級差別,使農村共同體趨向政治集團化。農耕帶來的信仰、禮儀、風俗習慣也逐漸傳播開來,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飛鳥時代
公元4世紀中期,大和政權統一了割據的小國。隨著國家的統一,以前方後圓墳為代表的古墳廣大到各個地方。這個時期是中國許多知識和技術傳入日本的時期。4世紀,大和政權吸引了大陸的高度物質文明。到了5世紀,來自朝鮮半島的外來人(歸化人)帶來了鐵器生產、制陶、紡織、金屬工藝及土木等技術。同時已開始使用中國的漢字。6世紀,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傳入日本。
7世紀,聖德太子致力於政治革新,並以「大化革新」為契機,著手建立一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這個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時更加積極地攝取大陸文化。至9世紀末期先後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奈良時代
公元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現在的奈良市以及近郊),迎來了律令國家的興盛時期。但是,此時農民貧困、遊民增加,由於庄園擴大而導致公地公民制的實質上的崩潰等,矛盾開始暴露出來。
這個時期由於國家極力保護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別是佛教美術開始繁榮起來。如7世紀初期開創日本佛教文化的飛鳥文化;7世紀後期獨具一格的白鳳文化;8世紀中葉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響下以寫實手法體現人類豐富情感的天平文化等等。
與佛教美術相媲美,這個時期文化方面的金字塔是《萬葉集》。《萬葉集》收集了8世紀中葉前約400年間,下至庶民上至天皇所作的大約4500首和歌,如實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樸素的生活情感。此外,現在還保存著的日本最古老的歷史書籍《古事記》(712年)最古敕撰歷史書《日本書紀》(720年)、最古的漢詩集《懷風藻》(751年)等等都是這個時期的文化遺產。
平安時代
8世紀末,日本將都城移至平安京(現在的京都市),試圖重建律令體制。但由於公地公民制的崩潰,國家陷入了財政困難。894年派出最後一批遣唐使後便告終止,就此不在大量攝取大陸文化。
10—11世紀,藤原氏壟斷政權,以庄園為經濟基礎,勢力最為強盛。但是,由於地方政治的混亂,導致治安混亂,武士集團強大起來。到11世紀末,為對抗藤原開始實行「院政」(指日本平安時代後期上皇、法皇代理天皇執政)。於是,武士進入了中央政界。
平安時代以中國文化為特色。9世紀時受唐朝影響,密教和漢學方面的弘仁、貞觀文化還十分繁榮。但是10世紀後與大陸的直接交流斷絕後,便產生了日本獨特的貴族文化。其代表有第一部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10世紀初)、世界上最古老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11世紀初)、隨筆《枕草子》(公元1000年前後)等等一批文藝作品。
鐮倉時代
12世紀末,源賴朝受封第一代征夷大將軍,並在鐮倉建立幕府,從此誕生了武士政權,由此產生了武家政治和公家(指朝廷公卿、貴族)政治的對立。13世紀後期,幕府的武士統治開始面臨困難,鐮倉幕府逐漸走上滅亡的道路。
在文化方面,以過去的貴族文化為基礎,攝取宋朝時傳入日本的禪宗文化,培育了生動、寫實、樸素及獨特的武家文化。在宗教方面,由法然、親鸞、日蓮等著名僧人創建了鐮倉佛教,獲得了各階層的信仰。12世紀傳入日本的禪宗受到了關東武士的重視,藝術領域也出現了新的傾向。文學方面出現了以源平合戰為背景小說《平家物語》(原作誕生於13世紀初),是日本古代軍記物語的傑出代表。
室町時代
14世紀的前半期,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滿穩定了京都的室町幕府以後,2個多世紀內在政治、文化方面,武家都壓倒公家,處於優勢。由於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統治能力薄弱。應仁元年(1467年)一月,應仁之亂爆發,全國各地的大名紛紛而起,室町幕府搖搖欲墜,日本進入戰國時代。戰國大名成了統治當地土地及人民的強而有力的獨立政權。
在文化方面,無論是貴族還是武家的文化,都受到禪宗的影響。14世紀末期以金閣寺為代表的北山文化及15世紀末期以銀閣寺為代表的東山文化都十分發達。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來到日本,傳入了槍炮和基督教。那是文化方面充滿生氣的時代。
戰國時代(室町末期及安土、桃山時代)
應仁之亂後,日本各地大名紛紛崛起,戰火紛飛,民不聊生。16世紀中葉,一位決心以武力統一日本、結束亂世的梟雄出現,他就是織田信長。永祿三年(1560年),織田信長在桶狹間以兩千人馬擊敗今川義元四萬大軍,名聲大振。爾後逐步統一尾張、近畿,並准備進攻山陰、山陽。在此期間,信長修築了氣勢宏大的安土城。因此,信長的時代被稱為「安土時代」。
天正十年(1582年),本能寺之變爆發,信長030600.net身亡。織田重臣羽柴秀吉先後擊敗明智光秀及柴田勝家,確立了自己的繼承人地位。此後經過四國征伐、九州征伐、小田原之戰,逐步統一日本。後被天皇賜姓「豐臣」,並受封「關白」一職。豐臣秀吉的時代被稱為「桃山時代」。
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在伏見城病逝。豐臣家裂分為近江(西軍)和尾張(東軍)兩派。身為豐臣政權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於慶長五年(1600年)發動關原合戰,大敗西軍,建立德川政權。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幕府建立,戰國時代結束。
江戶時代
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東京)建立幕府政權,此後260多年,德川家統治全國。這段時期被稱作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嚴格控制天皇、貴族、寺院神社,並費盡心計統治著支撐幕藩體制的農民。元和九年(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就職,下令鎖國。除開放長崎、界作為對外港口外,一律禁止外國人來日本,也禁止日本人遠渡海外。由於閉關自守,幕藩體制迎來了安定時期。但是隨著產業的發達、商品經濟的發展,農民自給自足的經營體制系崩潰,18世紀起幕藩體制開始動搖。
庶民文化是這個時期的特色。17世紀後期至18世紀初期的元祿文化是以京都、大阪等上方(日本關東地方人稱京都、大阪為上方)地區為中心的武士和商人的文化。人偶凈琉璃、歌舞伎、浮世繪、文人畫等呈現出絢麗多彩的商人文化。
明治時代
江戶幕府末期,天災不斷,幕府統治腐敗,民不聊生。且幕府財政困難,使大部分中下級武士對幕府日益不滿。同時,西方資本主義列強以堅船030600.net利炮叩開鎖國達200餘年的日本國門。
在內憂外患的雙重壓力下,日本人逐漸認識到,只有推翻幕府統治,向資本主義國家學習,才是日本富強之路。於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展開了。在這場推翻幕府統治的運動中,薩摩、長州兩藩武士起著重大的作用。1868年1月3日,代表資產階級和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倒幕派,在有「維新三傑」之稱的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木戶孝允的領導下,成功發動政變,迫使德川幕府第15代將軍德川慶喜交出政權,並由新即位的明治天皇頒布「王政復古」詔書。這就日本歷史上的「明治維新」。日本從此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1868年(明治二年),明治天皇遷都江戶,並改名為東京。之後從政治、經濟、文教、外交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明治初期,日本重視輕工業,19世紀90年代,生絲和棉花紡織業已經為典型工業。生絲全國出口量第一,棉花和紗代替了茶葉,出口量僅次於生絲。漸漸地,日本成了生絲和棉的出口大國。但與此相對照的是,日本的重工業在此時期發展緩慢。日本國力逐漸強大。後來在甲午中日戰爭(日本方面稱「日清戰爭」)及日俄戰爭中打敗中國北洋艦隊,全殲俄國太平洋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日本成為帝國主義列強之一。
大正時代、昭和時代
與明治時代取得的歷史性進一步相比,大正030600.net天皇被稱為「不幸的大正」。大正天皇在位15年(1912—1926年),政績還不如明治,而且他一生為腦病所困,最後被迫讓權療養,由裕仁親王攝政。
1926年,裕仁登基,年號「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時代前30年,對於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來說,是黑暗的30年。這時的日本政府致力於侵略擴張。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不久後侵佔中國滿洲。1937年7月7日,日軍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一時期,不僅給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巨大的痛苦。這是日本歷史以及中日關系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1945年8月15日,日軍投降。美軍佔領日本,改日本專制天皇制為君主立憲制,天皇作為日本的象徵被保留下來。
1972年7月,田中角榮出任日本首相,開始執行「多邊自主」外交。同年9月田中訪華,於9月29日與周恩來總理簽署《中日聯合聲明》,宣布中日正式建交。1978年8月中日兩國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78年10月鄧小平副總理應邀訪問日本,宣布和平友好條約正式生效。中日兩國關系從此趨於正常化。
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病逝。皇太子明仁即位,改年號為「平成」。

❼ 誰知道日本的文化

(1)日本國的起源
約公元1世紀,日本各地共有100多個小國(其中有的與東漢建立了外交關系),後來,這些小國逐漸得到了統一。

到了公元4世紀,在關西地方建立了比較大的國家,據說最終將它們統一起來的是當今天皇家族的祖先。當時,日本國的范圍包括本州西部、九州北部及四國。 S2ME(9~此資料來源於:和風日語 http://www.jpwind.com w\/01CxP

於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國家才得以統一。所以很難對日本國誕生的確切年代作出准確的判定。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記載,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於公元前660年建國並即位,即位日相當於現在的西歷2月11日,因此就把這一天定為「建國紀念日」。歲唯納

(2)古 代 fGg"-H#m此資料來源於:和:風:日:語 http://www.jpwind.com A26&c|U6
繩文時代
從洪積世起,日本列島上就有人類的祖先生活,日本人種及日語原型的形成則被認為是1萬年前至公元前3世紀前後的繩文時代。當時,人們數人或10人一戶居住在豎坑式草屋,以狩獵、捕撈、採集為生,構成了沒有貧富與階級差別的社會。

彌生時代 /#[8=Z64此資料來源於:和*風*日*語 http://www.jpwind.com 7FDHi=yP
公元前3世紀,水稻種植和金屬器具使用技術由朝鮮傳入九州北部。稻作技術給日本社會帶來了劃時代的變化,它擴大了生產,產生了貧富等級之差,使農村共同體趨向政治集團化。農耕帶來的信仰、禮儀、風俗習慣也逐漸傳播開來,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古墳時代
公元4世紀中期,大和政權統一了割據的小國。隨著國家的統一,以前方後圓墳為代表的古墳擴大到各個地方。這個時期是中國許多知識、技術傳入日本的時期。4世紀,大和政權吸收了大陸的高度物質文明;到了5世紀,來自朝鮮半島的外來人(歸化人)帶來了鐵器生產、制陶、紡織、金乎沒屬工藝、土木等技術,同時已開始使用中國的漢字。6世紀,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傳入日本。 d`Rr)V_J此資料來源於:和:風:日:語 http://www.jpwind.com hvQKr'a!

7世紀,聖德太子致力於政治革新,並以「 大化改新 」為契機,著手建立一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這個做法仿效了隋、唐,而且此時更加積極地攝取大陸文化,至9世紀末期先後共派出10多次遣隋使和遣唐使。

奈良時代 *=9GxP\0此資料來源於:和風+日語 http://www.jpwind.com v!X`?R0"
公元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現在的奈良市以及近郊),迎來了律令國家的興盛時期。但是,此時農民貧困、遊民增加,由於庄園擴大而導致山老公地公民制的實質上的崩潰等,矛盾開始暴露出來。

這個時期由於國家極力保護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別是佛教美術開始繁榮起來。如7世紀初期開創日本佛教文化的飛鳥文化;7世紀後期獨具一格的白鳳文化;8世紀中葉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響下以寫實手法體現人類豐富情感的天平文化等等。
3cu=9Ug"此資料來源於:和風+日語 http://www.jpwind.com K9M=@/?K
與佛教美術相媲美,這個時期的文化方面的金字塔是《萬葉集》。《萬葉集》收集了8世紀中葉前約400年間,下至庶民上至天皇所作的大約4500首和歌,如實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樸素的生活情感。此外,現在還保存著的日本最古老的歷史書籍《古事記》(712年)、最古老的敕撰歷史書《日本書紀》(720年)、最古的漢詩集《懷風藻》(751年)等等都是這個時期的文化遺產。

平安時代
8世紀末,日本將都城移至平安京(現在的京都市),試圖重建律令體制。但由於公地公民制的崩潰,國家陷入了財政困難。894年派出最後一批遣唐使後便告終止,就此不在大量攝取大陸文化。 MXsE)OV 此資料來源於:和:風:日:語 http://www.jpwind.com P/`naqqt

10——11世紀,藤原氏壟斷政權,以庄園為經濟基礎,勢力最為強盛。但是,由於地方政治的混亂,導致治安混亂,武士集團強大起來。到11世紀末,為對抗藤原開始實行「 院政 」(指日本平安時代後期上皇、法皇代理天皇執政),於是,武士進入了中央政界。

平安時代以本國文化為特色。9世紀時受唐朝影響,密教和漢學方面的弘仁、貞觀文化還十分繁榮。但是10世紀後與大陸的直接交流斷絕後,便產生了日本獨特的貴族文化。其代表有第一部敕撰和歌集 《古今和歌集》 (10世紀初)、世界上最古老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11世紀初)、隨筆《枕草子》(公元1000年前後)等等一批文藝作品。 Tf1n;xpf此資料來源於:和:風:日:語 http://www.jpwind.com 2?$RMC~{

本篇文章來源於 和風日語網|www.jpwind.com 原文鏈接:http://bbs.jpwind.com/thread-249492-1-1.html

❽ 求日語大神幫忙翻譯這段話!!拜託!!

公元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現在的奈良市以及近郊),迎來了律令國家的興盛時期。但是,此時農民貧困、遊民增加,由於庄園擴大而導致公地公民制的實質上的崩潰等,矛盾開始暴露出來。
西暦710年、日本は平城京(今の奈良市と近郊)、律令國家の隆盛期を迎えた。しかし、この時點で農民の貧困、遊民が増加し、荘園の拡大によって公地公民制の実質的な崩壊など、矛盾が露呈し始めた。
這個時期由於國家極力保護佛教,因此,佛教文化,特別是佛教美術開始繁榮起來。如7世紀初期開創日本佛教文化的飛鳥文化;7世紀後期獨具一格的白鳳文化;8世紀中葉在唐代鼎盛期文化的影響下以寫實手法體現人類豐富情感的天平文化枯賣嘩等等。
この時期は國が仏教を極力保護するため、仏教文化、特に仏教美術が盛んになったということです。例えばななしち世紀初期に日本を切り開くの仏教の文化の飛鳥文化;ななしち世紀後期オリジナリティの白と鳳文化;はち世紀半ば唐の最盛期を文化の影響下寫実的で豊かな人間の感情體配兆現の天平文化など。
與佛教美術相媲美,這個時期文化方面的金字塔是《萬葉集》。《萬葉集》收集了8世紀中葉前約400年間,下至庶民上至天皇所作的大約4500首和歌,如實反映了古代日本人的樸素的生活情感。此外,現在還保存著的日本最古老的歷史書籍《古事記》(712年)最古敕撰歷史書《日本書紀》(720年)、最古的漢詩集《懷風藻》(751年)等等都是這個時期的文化遺產。
仏教美術に匹敵する、この時期に文化方面のピラミッドは「萬葉集」だ。8世紀中葉前約400年間、庶民には天皇が作った約4500首和歌が、古代日本人の質素な生活感情を如実に反映している。また、今も殘っている日本最古の歴史書『古事記』(712年)の最も古い勅撰歴史書『日本書紀」(720年)、最古の漢詩集『懐風藻』(751年)などはこの時期の文化遺產沒行。

❾ 日本的文化

日本文化在其形成和發展中,始終以到如得的外來文化為媒介,但它畢竟盡有自己的根。日本文化如同一棵樹,它的根深扎於日本國的風土上。若究其緣起,則可上溯到公元前數千年的繩紋時代。「繩紋文化與後來的彌生文化、古墳文化,是日本原出文化的三個時期。」

日本歷史始於石器的出現,繩紋時代即是日本的石器時代。考古發掘出的槐伏猛那個時期的陶器表面帶有豐富多彩的草繩模樣,史稱繩紋陶器。繩紋陶器歷史久遠,外觀漸趨復雜,花紋日益豐富多彩,說明其時陶器工藝的成熟以及石器加工的發達。盡管當時日本已經處於新鉛橋石器時代,但因島國的地理位置,致使當時歐亞大陸的先進文化未能進入日本。繩紋人群居堅穴,仍以捕魚、狩獵、採集為生,不知農耕。生產力的滯後,亦使其當時社會滯留在母系氏族公社階段。巫術支配人們的原始社會生活,也支配著人們的精神生活。

大約在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3世紀,日本歷史進入彌生時代。考古學家在東京都文京區彌生町發掘出不同繩紋陶器的新式陶器,史稱彌生陶器,史稱彌生文化。彌生陶器器形簡單,花紋也不繁雜,與繩紋陶器迥然不同,反映出一種新的審美情趣。一般認為,彌生陶器是從海外輸入的,即可能是從大陸遷入的民族帶去了新的彌生文化。新的文化雖然戰勝原有的繩紋文化而成為日本文化的主流,但外來人終被原住居民所同化,日本民族並未因之而斷續。彌生時代的生產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這是因為先進的大陸文明經由朝鮮半島傳到了日本,促經日本很快進入以稻作農耕經濟為主的農耕社會,石器時代進入了鐵器時代。彌生人從事農耕,種植糧食,共同勞動逐漸形成大的村落,父系社會制度取代了母系制度,階級差別、政治支配關系也逐漸形成。當時,自然崇拜和巫術迷信依然支配著人們的精神生活,特別是農耕祭祀活動盛行,成為彌生文化的一大特徵。

從公元三四世紀到六七世紀,以畿內為中心,全國各地建造了許多以前方後圓墳為代表的高冢古墳,標志著日本由彌生文化進入古墳文化的時代。古墳的建築需要徵集大批勞動力,墳內陪葬有鏡、劍、勾玉等精緻工藝品,象徵著死者生前擁有強大權力。這與一般民眾死後的簡易安葬形成鮮明對照,說明強大的專制集權已經形成,即以畿內為中心的大和國終於在5世紀初統一了日本。這個時期,日本從大陸不僅源源不斷地輸入物質文明,而且開始導入大陸的精神文明。一方面,移居日本的漢人和韓人即所謂「歸化人」開始使用漢字記事,一方面,中國的陰陽、天文等知識傳入日本。到6世紀,儒家經典、佛教等亦經朝鮮半島傳入日本,揭開了日本精神文化的序章。

有上述可知,日本原初文化的萌發和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時期。從迄今關於繩紋、彌生和古墳文化的研究來看,日本原初文化是原始社會的日本人在與外部自然的斗爭中、在尋求和豐富自身物質生活的過程中產生的,並且一旦島國日本與外界取得聯系,外來先進文化便立即被導入,成為日本文化的生長激素。其次,在精神文化上,巫術和祭祀支配著原始社會日本人的社會生活,這種原始信仰為日本民族宗教-神道教的形成提供了基矗第三日本原初文化的形成與日本民族、國家的形成幾乎同步,二者關系密切,不可分離。即以大和地區為中心,融合諸民族而形成為「大和民族」;「大和國」也終於統一了「百餘國」,建立起天皇制國家。

大和國統一日本後,不僅吸取中國先進的生產技術,而且開始吸取中國的政治制度,特別在推古朝改革進程中(554-628),以聖德太子(574-662)為首的改革派精心研究中國經典,博採從中國和朝鮮傳入的各種先進思想和文化,尤其是聖德太子制定的十七條憲法更是兼取中國法、儒、墨及佛家等思想,結合日本具體情況制定的。在大化革新中(646),孝德天皇(587-654)則仿照唐代官制,全面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從而把日本社會推進到法制完備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從7世紀到19世紀中葉,是日本的封建社會的歷史時期,歷經飛鳥(593-710)、奈良(710-794)、平安(794-1192)、鐮倉(1192-1333)、室町(1333-1573,含南北朝、戰國)、安室桃山(1573-1603)、江戶(1603-1868)等時代。

早期的封建社會(飛鳥、奈良、平安時代)的日本文化,集中體現為白鳳、天平文化和平安文化。所謂白鳳文化是指大化革至奈良時期的文化,天平文化泛指整個廳掘奈良時期的文化。此間,日本主動與隋唐建立密切關系,積極攝取隋唐、特別是唐代文化,有力地推動了日本文化的發展。佛教傳來後便為朝廷所利用,受到朝廷保護以至成為國教。以奈良葯師寺為代表的佛教藝術,成為當時日本文化史上的一大景觀。另外,在使用漢字記事的基礎上,日本借用漢字的音和義標記日語的音和聲,創造了「萬葉假名」,並用之創造了和歌集《萬葉集》。至此,日本結束了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歷史,這是日本文化史上劃時代的大事。隨著假名的出現,日本文學逐漸占據主流地位。建築與雕刻、繪畫與音樂、書道與茶道等,也都各展「和風」,顯示日本文化的獨自特色。

中期封建社會(鐮倉、室町時代)的日本文化,以武士文化為特色。武士,本意為學習武藝,執掌軍權者。它在日本作為新興階層出現是9世紀中期以後的事。那時,隨著庄園實力的強大,為鎮壓農民,對抗國司,保衛庄園利益便組建私人武裝力量,謂之武士團。鐮倉幕府的建立,標志著以武士為統治階級的武家政權已經成為支配日本的實際力量。鐮倉幕府衰敗時朝廷試圖奪回政權未果,室町幕府執政。與以朝廷為中心的貴族文化比較,武士文化則傾向於大眾,包含許多新的大眾文化因素。就武士階層自身而言,在以主僕契約為人際關系原則中形成的人倫道德,既有踐踏生靈的非人性的一面,又有忠誠於主人的新的道義活力的一面;五十的道德也因時代而異,必須對之加以具體分析。以武士的軍旅生活為題材的武士文學,與武士心境相吻合的禪宗的流行,以及各類理論著作的出現,都是這一時期日本文化史上的新特點。

後期封建社會(安室桃山、江戶時代)的日本文化,亦即江戶時代(又稱德川時代)的文化。江戶時代歷時260餘年,時日本封建社會成熟期也是崩潰期。由於長期的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加之一度鎖國,致使前近代的日本文化異常繁榮,臻於成熟。概言之,江戶文化的主潮流不外是:其一,中國的儒學、特別是朱子學取得獨尊的地位,成為官方意識形態,推動日本精神文化的發展。其二,具有日本獨特的思想文化的創出與繁盛。其三,西方文化的受容與研究。

開國與明治文化

德川末期(1845-1867),日本同時迎來了民族危機和封建制的危機。從18世紀中葉起,歐美列強開始窺視日本。1854年佩里率美國艦隊第二次叩關,迫使日本簽訂《日美親善條約》,日本的大門被打開;繼之簽訂的「安政五國條約」,結束了200餘年的鎖國政治,把日本置於半殖民地的地位,加深了全面淪為殖民地的民族危機。與此同時,開港後國內各種階級矛盾激化,在「尊王攘夷」的旗幟下發對幕府專制的斗爭高漲。盡管幕府作了一些改革,試圖擺脫內外危機,終因封建的幕藩體制病入膏肓而於1868年崩潰,明治政府成立。從此,日本揭開了近代史的新篇章。

明治時代(1868-1912)是日本資本主義形成、發展並走向帝國主義的時代,也是日本從19世紀邁入20世紀的世紀之交的時代。從文化史上看,明治文化一方面要為明治初期新政府建立近代資本主義國家體制提供依據,又要為其後的資本主義近代化建設服務;另一方面日本文化還要完成自身的轉型,展開文化本身的發展。從總體上看,明治文化大體經歷了啟蒙與西化、批評與反思、折衷與創造這樣三個階段。

明治初期,剛剛從封建體制中脫胎出來的新政府,為實現向資本主義的徹底轉變,提出文明開化、殖產興業、富國強兵三大政策。文明開化意味著從前近代社會的解放、意味著資本主義近代化。當時日本已經認識到既要汲取西方的物質文明,更要汲取其精神文明。被譽為國名教師的啟蒙思想家福澤諭吉說:「文明有兩個方面,即外在的事物和內在的精神」,文明外形易取,而文明精神難求。」因此,他提出一個「首先改革人心,然後改革政令,最後達到有形物質」,在日本實現現代文明的模式。於是,以「明六社」為中心,一批有為的知識分子掀起了思想啟蒙運動,西化大潮沖擊著日本列島,盪漾著社會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震撼著日本人的心。但是,潮水有漲必有落。在西化熱潮稍事冷卻後,國粹主義者復出,試圖否定啟蒙成果,復活傳統。在批評復古逆流肯定文明開化大方向的同時,有識者也對前期思想文化界的混亂進行反思,根據日本近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探索以導入的西方文化為媒介,創造日本現代文化的道路。可以說,明治後期文化已經完成落現代轉型,並且在與西方文化共流、撞擊與相融中,探索出現代日本文化發展的獨自道路。

短命的大正文化

大正時代(1912-1926)是短暫而相對穩定的時期。該時代的根本特徵,事大正民主主義風潮席捲文化的各個領域。自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後,日本壟斷資本迅速發展過程中,不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都逐漸形成落一個新的中間階層機中產階級。這一階層在政治上反對當時的軍閥官僚專制,要求實現政黨政治,實施普選,從而形成大正民主主義運動。在此時代背景下產生的大正文化帶有鮮明的現代性,機主張確立近代自我,宣揚個人主義、理性主義,成為大正文化的基調。

大正民主主義思想的核心是民主主義,倡導民主主義的理論代表吉野作造認為,政權運作的終極基礎在於民眾,起最終決策也應符合民眾意向。以民為本是吉野政治思想的根基。他雖然承認天皇制,但主張實現名副其實的君主立憲制,即限制軍閥、官僚專制,擴大議會的權力。從當時的歷史條件看,吉野的思想無疑有著積極的進步意義。在民主主義的時代風潮下,大正時期的哲學社會科學也一展新貌。新康德學派的理想主義哲學領域,而波及整個知識界。作為新康德學派之日本版的文化主義、人格主義、教養主義,一時風靡思想界。文化主義在肯定文化價值的同時,還強調人的主體性,由之而泛起人格主義思潮,即把人格價值視為唯一的倫理價值。為大正文化推波助瀾的岩波書店刊出許多新書,並於1915年到1917年推出哲學叢書,宣傳理想主義哲學,被稱為「岩波文化」。此外史學家津田左右吉對日本古代史的合理主義解釋,民俗學家柳田國男對前人尚未涉足的庶民生活的研究,有力地推動了大正社會科學研究的發展。

在大正時期,如果說政治思想以民本主義為代表,哲學以新康德學派的理想主義為代表的話,那末,文學領域則以「白樺」派為代表。以武者小路實篤為首的一批年輕作家於1910年4月創刊文學雜志白樺,形成很有影響的文學派別「白樺」派。至1923年(大正12年)停刊的13年間,該派高舉新理想主義旗幟,展開活躍的文學活動,居大正文壇主流地位。他們不滿於日趨衰落的自然主義文學,提倡「通過個人或個性發揮人類意志的作用」,把「尊重自然的意志和人類的意志,探索個人應該怎樣生活」作為該派文學的目標。以此思想為指導,他們創作出許多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的作品,哺育了不少知名作家。白樺派運動還超出文壇,在教育界乃至社會上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此間,戲劇、美術、音樂等文化領域,都展現出異於明治文化的新貌。

大正文化清新而繁榮,然而,大正時代未及展開便匆匆消逝,短命的大正文化亦隨之落下帷幕。

昭和前期文化的浮沉

昭和時代(1926-1989)始於本世紀初期,終於本世紀末期,歷時63年,可以說是日本現代史上唯一能夠代表20世紀風雲變幻及其特質的重要歷史時期。無疑,這種變幻與特質在昭和文化史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昭和前期,伴隨日本社會的激盪與變幻,日本文化也造光明與黑暗、進步與倒退的較量中譜寫自身的歷史。20年代,無產階級文化誕生,結成各種文藝團體如「日本無產階級文藝聯盟」,1928年12月新組「全日本無產者藝術團體協議會」,1931年該協會又擴建為「全日本無產階級文化聯盟」,創刊《無產階極文化》雜志,指導無產階級文化運動。作家小林多喜二的《蟹船工》、德永直的《沒有太陽的街》,是描寫無產者生活的優秀作品。左翼劇團上演進步劇《目依舊是奴隸》、《暴風雨》、《怒濤》等,直到「七七事變」後,仍堅持演出揭露社會黑暗的戲劇如《赤裸裸的街》、《永遠向前》等。美術同盟在在舉辦群眾性畫展的同時,還把作品送到群眾手中。思想家結成「唯物論研究會」,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從哲學上展開反法西斯主義的理論斗爭,涌現出如河上肇,戶阪潤、永田廣志等優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

如上所述,昭和前期正是日本加速帝國主義法西斯化並發動對外侵略戰爭,直至失敗的時期;在思想文化領域則是國家主義、超國家主義思潮和日本主義思潮逐漸泛起進而占據主導地位的時期。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政府作為「國策」於1932年成立了「國民精神文化研究所」;1934年軍部在《國防的真實意義和加強國防的主張》中,叫囂」戰爭是創造之父,文化之母」;1935年眾議院通過「國體明徵」決議,1940年大搞「建國二千六百年事業紀念」活動,強調「日本精神」,宣揚「皇道主義」意識形態。在政府推動下,文化界組織各種法西斯文藝團體,大搞「戰爭文學」、「報國文化」;思想界也蜂擁而上,鼓吹日本精神論,提倡回歸日本。從1933年到1935年新潮社推出十二卷本的日本精神講座,以期在皇道意識下重建日本學,並試圖通過重新吟味和認識久被冷落的日本精神與日本文化,根治國家的癌症。京都學派的右翼哲學家則提倡「世界史的哲學」「戰爭哲學」來為日本的對外侵略戰爭作哲學家論證;更有甚者如大川周明、北一輝等公然炮製日本型法西斯理論,直接為政府推行法西斯軍國主義提供理論根據。

政府在提倡和推行法西斯文化的同時,還不斷強化思想統治,鎮壓一切進步文化,迫害一切進步的文化人士。至於馬克思主義則完全被禁,1939年「唯物論研究會」被取締。河上肇,戶阪潤、永田廣志等馬克思主義學者先後被捕入獄,有的在獄中被迫害之死。面對法西斯軍國主義的強權統治,少數知識分子在挫折中發生動堯妥協乃至變節。

至此,戰前日本文化完全失去生機,而被血腥的侵略戰爭所吞沒。

戰後日本文化的繁榮和困惑

戰後日本社會安定、經濟持續發展、為文化的全面繁榮創造了條件。其特色最重要的是生活文化、物質文化的發達及其大眾化現象。這是因為戰後擴大了思想言論的自由度,且從制度上得到保證;戰後勞動者權力的擴大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成為大眾文化昌盛的契機。戰後日本文化的大眾化特徵,主要表現:⒈在勞動者的各類文化團體、文化俱樂部相繼出現並展開活躍的活動;⒉舊文化形態的復活;⒊海外文化的流入;⒋大眾文化合高級文化的融合。文化的大眾化所產生的社會作用是雙重的,一方面它提高了作為社會主人的大眾的主體素質,使其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得以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導致文化商品化,使人片面追求文化的消費價值,從而導致創作熱情銳減,以至頹廢文化泛濫,也就是說,戰後日本文化繁榮的同時,卻出現了一種不可忽視的負面現象即文化的頹廢與停滯。

平成文化

1989年裕仁天皇逝世,皇太子明仁即位,年號平成。上世紀的最後十年是世界格局發生急劇變化的十年,在冷戰結束,世界正向多極化發展,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都在為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而努力。新的國際環境也給日本文化帶來影響。素有吸納多元文化之長的日本文化在把自身融入世界文化的過程中,將更繁榮。

無論日本和中國在歷史上文化交流是多麼頻繁,相互影響是多麼深遠,從古至今,日本文化的發展還是有它的許多特點,有許多既不同於中國,又不同於西方的發展規律。在日本文化(包括性文化)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有許多看起來是很矛盾對立的現象,可是又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了自具一格的東亞文化,這種情況可以說是舉世罕見的。所以美國哲學家穆爾認為,日本文化是「所有偉大的傳統中最神秘的,最離奇的」。
這種矛盾與統一首先表現在文化的吸收性和獨立性方面。

從歷史上看,在1000多年的時間里,日本大量吸收了中國的大唐文化。1868年德川政權崩潰、明治維新開始後,日本進入了「文明開化」時期。在這個時期,日本按照11個世紀前全盤接受中國文化的方法引進西方的文明,並取得了巨大的效果,為建設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奠定了基礎。任何一種文化的形成與發展都要受許多因素的影響,本國的和外國的歷史,以及佛教、儒教甚至基督教都曾對日本文化起過作用,日本在變化,但是卻從未真正脫離其最古老的本土文化根源。

以上這種情況可以從日本社會的許多現象看出來。現在電視、空調、汽車、電腦、出國度假等已深深地滲入了日本的普通家庭,日本人的生活表面變得無可辨認了。盡管如此,在現代化的帷幕背後仍舊保留了許多屬於日本本土文化的東西,從深層分析看,日本仍是一個傳統的國家。例如,他們愛吃生冷的食物,比較崇尚原味;喜好素淡的顏色和天然情趣;家族勢力、家族意識和集團意識很強;民間信仰和巫術特盛;女子對男子的溫順和依賴;想發財,能發財,但發了財以後又不知所措;等等。

這種矛盾與統一又表現在文化的輸入與輸出方面。

日本是個十分重視也十分善於吸收和輸入他國文化的民族,從7世紀的「大化革新」大規模地輸入大唐文化,到19世紀的「明治維新」大規模地吸收與輸入西方文化,都對日本的發展進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相比較而言,中國在歷史上就不太善於吸收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文化,歷史悠久、地大物博固然是一種優勢,但是如果只注意輸出而不重視輸入,不重視從其他國家、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吸取營養、不斷地發展自己,那麼這種優勢也會走向反面。

隨著日本經濟的高度增長,日本向外推銷自己文化的意識越來越強烈,而且提出了戰略性的口號,那就是曾任日本首相的中曾根康弘所說的「國際化」。在這方面,日本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據90年代的一份統計資料說,由日本官方機構主持的海外文化交流項目,諸如邀請或派遣學者、留學生,開展大型文化活動等等,每年的經費預算為10億日元。日本外務省所屬的國際交流基金,鼓勵、資助的主要是和日本有關的項目,例如國外的日語教育,日本文化和文學著作的研究、翻譯和出版,或與此相關的文化活動。政府的這種大投入推銷本國文化的舉措收效顯著。日本的茶道、花道之所以享譽世界,日本的文學作品之所以有眾多語種質量較好的譯本,和這些舉措是有密切關系的。

還有一個矛盾統一的方面是日本舊時的官方文化和民間文化。

在日本古代,不論政府如何強調外來文化,可是民間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有所保留。例如,在平安時代(公元794-1185年)大力提倡大唐文化的時代,日本所有的文人男子都用漢語寫作,但是婦女不這樣,結果她們成為日本本土文學的先驅。

在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內,人們可以在政府准許、控制的許多地區的界線內隨心所欲。在那裡,男扮女裝的演員、男性賣淫者、妓女、木版畫家都能取悅於神。江戶時代的城市民間文化,尤其在比較繁榮的17世紀,和這個狹小的享樂世界有千絲萬縷的聯系。許多作家、音樂家、演員、畫家都出入於或活躍於這個受官方蔑視、可是卻深為平民所喜愛的「淫盪世界」。暴烈的娛樂和荒誕的色情在官方的嚴格控制下仍舊成為人們發泄情感的重要手段。不論時代如何變遷,這類文化的根本性變化很小,對這個現象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

最後,這種矛盾統一又表現在對性的文雅和粗俗方面。

應該認為,總的說來,日本民族是一個文雅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輕柔、溫順、禮貌而且溫和」,他們是以「溫和的人的感情」而不是以「乾巴巴的、生硬的理論思想」來表達他們自己的。和大多數其他民族相比,日本人更受感情的約束。例如,當兩個人爭論時,西方人往往生氣地說:「你難道不明白我說的意思嗎?」而如果是日本人,他會將怒火和不悅隱藏在禮貌的面具之下,說道:「你難道不明白我的感情嗎?」從總的看來,日本人比較寬容,常常用不同的方式維持表面的和諧,沖突總是被一層溫和的、禮貌的面紗所掩蓋。

這種文化現象當然表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表現在男女的性問題上。在日本男女的性交往過程中,即使是嫖妓,人們也講究規矩,講究禮貌,把最粗鄙的性動作用一層文雅的外衣遮蓋起來,否則怕被別人看不起,而絕大多數日本人是很要面子的。在這方面,似乎和中國古人所提倡的「溫、良、恭、儉、讓」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不同的地方是,日本人更重視把這種態度形成一種外在的禮節,而且還存在形成鮮明對比的粗獷、暴烈的一面。

在實際生活中,日本人輕柔、溫順的民族性格是和民間文化中突出的極端的暴力共存的,但是,並不是每個日本人都著迷於虐待狂幻想,而且不是人人都接受性和暴力。在日本的現代社會生活中,被繩子捆綁著的裸體女人的照片公開地刊登在大眾報紙上,被強奸、性施虐的鏡頭在電視中比比皆是,人們在乘地鐵上班去的途中十分公開、自然地翻閱帶有裸體少女照片的黃色刊物,不以為羞,也不以為怪,性興趣似乎成為一種生活的主流,為較多的人所接受,不用像中國人那麼偷偷摸摸、羞羞答答,把性興趣掩藏在家室或不為人知的角落裡

。日本人不把它看成是一種邪惡,而把它看成是一種宣洩和幻想。禮貌、溫和、溫順就這樣和帶有死和虐待狂的幻想結合起來了,但是這種幻想很少滲入真正的生活。

日本文化的相對獨立性,在文化發展過程中善於輸入和輸出,民間文化的強大生命力,以及文雅與粗獷並存的文化特點

給你個網址
參考一下

http://book.sina.com.cn/nzt/sex/fushichunmeng/7.shtml

閱讀全文

與白鳳文化用日語怎麼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4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