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什麼叫格薩爾文化

什麼叫格薩爾文化

發布時間:2023-05-28 04:49:51

『壹』 了解藏族民間文化和《格薩爾王傳》,該怎麼寫

傳唱千年的史詩《格薩(斯)爾》也叫《格薩爾王傳》。主要流傳於中國青藏高原的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納西族、普米族等民族中,以口耳相傳的方式講述了格薩爾王降臨下界後降妖除魔、抑強扶弱、統一各部,最後回歸天國的英雄業績。

其中,蘊藏著古代藏族社會的婚姻習俗及其歷史文化,族外婚、婚姻不自由、搶婚、妻從夫居、一夫多妻、棄婦等現象,反映出古代藏族社會的婚姻中婦女地位的低下。書中所體現的具有藏民族特性的婚姻習俗及其歷史文化,是藏族由原始社會末期進入奴隸社會的婚姻習俗的真實寫照,也是藏族歷史發展階段社會生活的反映。

《格薩(斯)爾》是相關族群社區宗教信仰、本土知識、民間智慧、族群記憶、母語表達的主要載體,是唐卡、藏戲、彈唱等傳統民間藝術創作的靈感源泉,同時也是現代藝術形式的源頭活水。千百年來,史詩藝人一直擔任著講述歷史、傳達知識、規范行為、維護社區、調節生活的角色,以史詩對民族成員進行溫和教育。史詩演唱具有表達民族情感、促進社會互動、秉持傳統信仰的作用,也具有強化民族認同、價值觀念和影響民間審美取向的功能。

史詩從生成、基本定型到不斷演進,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內核,在不斷地演進中又融匯了不同時代藏民族關於歷史、社會、自然、科學、宗教、道德、風俗、文化、藝術的全部知識,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美學價值和欣賞價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的社會歷史、階培鉛級關系、民族交往、道德觀念、民風民俗、民間文化等問題的一部網路全書,被譽為前渣「東方的荷馬史詩」。

《格薩(斯)爾》在多民族中傳播,不僅是傳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紐帶,同時也是各民族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的生動見證。此外,這部史詩還流傳到了境外的蒙古國、俄羅斯的布里亞特、卡爾梅克地區以及喜馬拉雅山以南的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等國家和周邊地區。這種跨文化傳播的影響力是異常罕見的。

《格薩(斯)爾》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史詩中演唱篇幅最長的,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樣性的熔爐,又是多民族民間文化可持續發展的見證。這一為多民族共享的口頭史詩是草原游牧文化的結晶,代表著古代藏族、蒙古族民間文化與口頭敘事藝術的最高成就。無數游吟歌手世代承襲著有關它的吟唱和表演。它歷史悠久,結構宏偉,卷帙浩繁,內容豐富,氣勢磅礴,流傳廣泛,作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詩,《格薩(斯)爾》是在藏族古代神話傳說、詩歌和諺語等民間文學的豐厚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提供了寶貴的原始社會的形態和豐富的資料,代表著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同時也是慧中悄一部形象化的古代藏族歷史。

『貳』 瑪曲多_瑪曲:拯救黃河的希望

張正春

最近,我陪同鍾林生博士一行考察瑪曲,就《黃河首曲國家級水利風景區規劃》的有關問題與瑪曲縣領導會談。這次會談很有啟發,今天討論的主要問題有:關於申報「黃河首曲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的重大意義,它對於瑪曲縣發展生態旅遊、建設生態文明的作用,保護黃河首曲對於整個黃河流域的意義,對於依託黃河首曲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如何保護,以及瑪曲對於整個青藏高原的示範意義。

一、黃河首曲的戰略地位

自古以來,「黃河九曲十八彎」成為黃河的重要特徵,「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詩句)成為北中國最主要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氣質,黃河成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和精神載體。瑪曲位於「天下黃河第一彎」的懷抱,具有獨一無二的戰略地位。

《山海經》有「河出積石」的記載,大禹治水有「導河積石」的說法。古代的積石山(或曰大積石山)就是瑪曲縣所背靠的阿尼瑪沁山,是藏族同胞心目中非常神聖的神山,在安多藏區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黃河發源於「三江源」,源頭之水流經瑪曲,匯聚眾流,遂成滔滔之勢,在阿尼瑪沁山和西傾山之間奔騰而出,故有黃河「發源於青海」而「成河於瑪曲」的說法。(根據現代水文資料證實,黃河瑪曲段433公里補充給黃河水的徑流量佔43%之多)記曰:

巍巍積石山,黃河第一彎。

天下神聖事,高原問根源。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古代謂之「昆侖之虛」,乃「眾神之所居」,唯西王母主之。現代謂之「地球第三極」,又曰「亞洲水塔」、「全球空調」,對於調節全球氣候具有特殊影響。

瑪曲是青藏高原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藏民族英雄神話「格薩爾」的發祥地,因此,瑪曲在藏族心目中具有特殊地位。

黃河在中華民族的遠古時代具有極其重要的神聖地位。傳說伏羲氏因為「龍馬出河圖」而受啟發,天命神授,一畫開天,於是,陰陽五行出而八卦備焉。「龍馬負圖」是中華民族遠古時代最神秘的傳說,也是黃河給中華民族最重大的啟迪。

追根溯源,作為「黃河第一彎」的瑪曲該是一個多麼令人嚮往的神奇之地。

因此,保護母親河,就必須首先保護瑪曲「黃河第一彎」。

保護黃河,涉及到北中國的命脈,關繫到中華民族的尊嚴。

由此可見,保護瑪曲「黃河第一彎」具有多麼重要的戰略意義。

二、設立黃河首曲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代表性、示範性拍漏和獨特性

黃河首曲是「天下黃河第一彎」。在國家「江河治理」的戰略框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由於經濟發展、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黃河的生態危機已經刻不容緩。「黃河斷流」已經敲響了中華民族的警鍾,這是一個不祥之兆,氣候異常、天災頻繁,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治水」與「治國」的關系是中華文明史上的核心關系,化解生態危機,消除社會危機,維護中華文明千秋萬代的不朽傳承和生生不息(或曰「長治久安」、或曰「可持續性發展」),治水都是治國的重要保障和基本前提。設立「水利風景區」是國家凳態水利部合理利用水資源、有效保護水環境、積極修復水生態、大力弘揚水文化的戰略舉措,是治國理政的重要方面。

明年是2012年(農歷壬辰龍年),水龍年「治水」非同尋常。

治理黃河,龍頭在瑪曲。瑪曲是萬里黃河風景線上最壯觀、最美麗的風景區,也是黃河流域最神秘、最襲粗爛迷人的風景區。瑪曲的自然地理條件和地形地貌特徵,瑪曲的高寒冷濕氣候與獨特的生態景觀,瑪曲的民族風情和宗教信仰(藏傳佛教),瑪曲獨特的物產……凡此種種,賦予瑪曲黃河水利風景區以豐富內涵。

三、黃河首曲的生態功能和文化功能

黃河上游濕地自然保護區的重要性已經廣為人知。

瑪曲(黃河首曲)是黃河「水塔」,是黃河上游非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其生態功能不必多言。

黃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具有極其重要的文化功能。

瑪曲「黃河第一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瑪曲是藏民族「格薩爾文化」的發祥地,是藏族文化的聖地。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是一種神奇的多功能體,其生態功能和文化功能不可偏廢,其經濟價值包括審美價值和旅遊觀光、修身養性的價值。

瑪曲「黃河第一彎」造就了亞洲最美的草原,孕育了「河曲馬」、「河曲藏獒」和「歐拉羊」等獨特的神奇物種,號稱「中華神馬」的「河曲馬」,號稱「中華神犬」的瑪曲藏獒,早已經馳名中外。總而言之,瑪曲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和生態環境造就了獨特的民風民俗和游牧文化,形成了自我穩定的社會形態和文化形態,它是「黃河第一彎」整體功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四、黃河首曲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

黃河首曲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是一個整體。

需要說明的是,黃河首曲的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對於人類有普遍的意義。

當今世界正在面臨兩大深刻危機:生態危機和文明危機。

人類文明在工業化時代的徹底墮落似乎不可救葯,世界所面臨的全球性生態危機已經把人類推向毀滅的邊緣。信仰危機、精神渙散、人心迷亂、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社會動盪,我們豈能坐以待斃?狂妄的「現代化」摧毀了人類的信仰,造成了喪盡天良、滅絕人性的社會,必須設法挽救。那麼,究竟如何才能拯救人類的文明?如何振奮人類的精神?如何恢復人類的尊嚴?怎樣樹立人類的信仰?

回歸自然,師法自然(道法自然),發動綠色革命,開始綠色長征,開展生態旅遊,建設生態文明,開辟未來之路,這是拯救人類和地球的唯一出路。

回顧一萬年以來的人類文明史,家養動物的馴化,「六畜」為人類文明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在「六畜」之中,馬和犬與人類的關系最為親密,對人類文明的進化有特殊貢獻。「馬背上的文明」含義深刻,它是全部人類文明的共同起源,也是原始文化的共同特徵,賦予人類文明以無窮的原創性和原動力。「狗」是人類文明的「守護神」,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和最親密的夥伴。正因為「馬」和「狗」充當了人與自然之間最重要的紐帶,幫助人類創造了偉大的文化,繼承和發揚「馬文化」,保護「神犬」(包括治安中起特殊作用的「警犬」)就顯得非常重要。

因此之故,瑪曲的「中華神馬」(河曲馬)和「中華神犬」(藏獒)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瑪曲的藏族文化自由豪邁、激情奔放,充滿青春活力,瑪曲人民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形成了頑強不屈的性格,他們勇敢善良,他們樂觀向上,這不正是振奮人類精神的偉大文化嗎?

正如十八世紀歐洲的古典音樂,正如鏗鏘有力的秦腔和京劇,藏族歌舞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和振奮精神、感染世界的能量。瑪曲的文化傳統是一種昂揚激發的傳統,值得保護、繼承和發揚。人類文明需要返璞歸真,防止迷失本性而誤入歧途,因此,原始文化和古老文明就會成為激發生命活力的獨特方法,它是人類萬世不竭的精神源泉。

「返老還童」是人類文化必須經歷的偉大復興,是不可抗拒的歷史回歸。

為什麼最近幾年以來「青藏高原」成為全球遊客的「終極選擇」和「精神家園」?

為什麼「珠穆朗瑪」和「藏傳佛教」成為當代文化的「終極關懷」?

回到歷史原點,開始新的起點,或許是扭轉乾坤、再造文明的必由之路。

五、瑪曲:拯救黃河的希望、保護青藏高原的示範

保護黃河,保護青藏高原,這是當代中國責無旁貸的歷史責任。

瑪曲具有青藏高原的典型特徵,瑪曲文化是江河上游文化的典型代表。因此,建設「黃河首曲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是保護黃河的重大舉措,也是保護青藏高原的示範基地。

這次瑪曲之行,吟詩一首,敬請方家賜教:

青藏高原拔地起,茫茫雪域望天低。

洪荒萬古說昆侖,王母千秋化瑤池。

草木耐寒不知夏,嚴冬鳥獸少蹤跡。

眾神都會是仙境,保佑人間護根基。

『叄』 中華文化和格薩爾文化的關系

中華文化和格薩爾文化的關系是文化記憶的天然聯系臘褲。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格薩爾文化與中扒衡國文化的文化記憶有著天輪此簡然的聯系,史詩《格薩爾》是人類口頭藝術的傑出代表,有著遠超世界上大多數史詩的篇幅和規模。

『肆』 格薩爾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地位:格薩(宏顫斯)爾是世界上迄今蔽乎敗發現的史詩中演唱篇幅最長的,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樣性的熔爐,又是多民族民間文化可持續發展的見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格薩爾王傳已經存在有一千多年,長達60萬詩行,相當於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3部長,《羅摩衍那》15部,是世界最長的史詩。講述傳說中的嶺國國王格薩爾的頃鬧故事,對藏傳佛教影響很大。

『伍』 格薩爾的文化榮譽

2009年10月1日,藏族史詩絕備升《格薩爾》成功入選世界滾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老

『陸』 格薩爾的遺留文化,藏族格薩爾彩繪石刻,在現代有什麼文化價值

藏族格薩爾彩繪石刻屬於中國藏族格薩爾文化的一種遺存,其技藝可追溯到公元17世紀,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石渠、丹巴三縣境內,以色達答高縣的格薩爾彩繪石刻最有代表性。

雖然格薩爾彩繪石刻為弘揚藏族民間傳統文化作出了不朽貢獻,但技藝傳承後繼乏人的陰影並未消除。鑿刻格薩爾畫像是一件又苦又累的活,且掙錢不多,多的一個月能掙1000多元,有時一個月只能掙幾百元。年輕一點的都願意出去打工掙錢。由於格薩早桐爾彩繪對藝人的素質的特殊要求,以及藝人受從業性質的限制和市場經濟的影響,有的藝人放棄這項技藝而改從其他職業,藝人青黃不接的狀況堪憂。

格薩爾彩繪石刻長期露天放置,因高原嚴寒的侵襲和強烈紫外線的照射而造成較為嚴重的自然損壞,20世紀60年代又遭到近乎毀滅性的人為破壞,有關刻繪技藝基本失傳。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阿亞喇嘛的發起和組織下,格薩爾彩繪石刻的技藝才薪火復燃。但由於格薩爾彩繪對藝人的素質有著特殊的要求,而石刻藝人基本都是農牧民或寺廟僧人,業余從事清睜尺彩繪石刻,「有藝不精」,「學而不成」,其中還有一些藝人放棄這門手藝改從他業,因此格薩爾彩繪石刻技藝面臨著傳人青黃不接的局面,亟需扶持、保護。

『柒』 甘孜縣的歷史文化

宗教文化著名的格魯派寺廟「霍爾十三寺」在甘孜縣境內就有六座寺廟。眾多的寺廟主要分布在交通沿線和區、鄉、鎮上,對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以下的四座寺廟可以稱得上是康北地區寺廟文化的精品。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利寺,為全國著名宗教界愛國人士五世格達活佛主持的寺廟,1980年成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設立格達活佛紀念堂,。古文化遺址漢人寺是體現藏漢民族團結的最古老的一座寺廟,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是縣內最古老的建築。大殿結構巧妙,融合了藏漢建築風格,是藏漢民族工匠聰明才智的合璧之作,是民族團結的象徵。紅軍文化1936年 3月,紅軍三十軍向甘孜進發,並順利駐扎甘孜,為了更好地發揮當地藏民的積極作用,實施民族團結平等,發展生產,支持紅軍北上抗日,在康區成立了藏族人民自己的革命政府--「甘孜博巴政府」。 6月,紅四方面軍和六軍團在甘孜孜蘇寺門前舉行了長征歷史上有名的甘孜會師,7月,任弼時、賀龍、朱德、劉伯承等主持召開了一次團結會議--甘孜會議,對實現兩大主力紅軍--二、四方面軍會合共同北上,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兩方面軍為慶祝勝利會師,在甘孜縣舉行了隆重大會。7月16日,紅軍總部離開甘孜,向東谷轉移。短短的半年裡,紅軍在甘孜各地留下了大量紅軍的遺址和感人至深的故事。格薩爾文化流傳廣泛的一道弦子詞里稱:「甘孜城啊甘孜城,甘孜城座落在霍爾遺址上」,即昔日霍爾國的遺址之上。格薩爾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甘孜亦有許多關於格薩爾王的美麗傳說。如:奶龍神山上有格薩爾王的修行洞、賽馬處、降妖處,有格薩爾的降生圖案,岩石自成的格薩爾的倉庫和家犬、奶牛、拴馬石等等,在扎日擁康神山上有格薩爾王征戰時留下的號角、戰鼓。另外,在民間還有多位說唱老藝人及保有多本格薩爾說唱本。民俗文化甘孜縣是川西北高原康巴文化生態旅遊重要目的地,無論是神山、聖水、牧區文化、藏傳佛教寺廟文化,還是多姿多彩的民間建築、藏畫、手工藝品及獨具古樸風韻的民間舞蹈、文學藝術等民俗風情都是康巴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甘孜縣是一個集藏族歌舞種類於一身的「歌舞之鄉」,有在公元八至九世紀傳入的甘孜藏戲、有白利寺五世格達活佛創建於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格達弦子。有盛行於上千年的甘孜鍋庄,更有獨樹一幟、決無第二的「甘孜踢踏舞」。踢踏舞藏語稱為「夏卓」,是集「詞、琴、歌、舞、踏點聲」為一體的綜合藝術,表演不限人數,少則一人,多則數百人上千人。表演場地不限,室內、家庭、田間地頭均可興至起舞。

『捌』 格薩爾的文化傳承

漫畫版
該漫畫是首部格薩爾王漫畫。於2012年在中國首發,並陸續向世界多個國家發行,作者是擅長創作重大史詩題材的著名藝術家權迎升。《格薩爾王》漫畫版,共5冊,每冊200多頁,共計1000多幅漫畫。
漫畫未經出版,就以獲得2011第五屆亞洲青年動漫大賽最佳連環漫畫獎,當中水墨作品更獲得大師杯國際插畫雙年展最高獎----至尊大師獎,而備受各界關注。權迎升以中國水墨詮釋該漫畫,深得評委賞識,並且其擅長把握戰爭大場面的藝術功力,更是令人贊嘆。當中的格薩爾王水墨作品在與世界各地藝術家競技的國際舞台上,更是拔得頭籌,贏得喝彩,為漫畫《格薩爾王》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作為跨界藝術家,權迎升在創作該漫畫的同時,也同時創作了50餘幅西藏格薩爾王水墨作品。多為3--6平方米的大尺幅當代水墨藝術作品,並於2012年陸續在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水墨藝術畫展。
權迎升是國內同時在漫畫、禪畫、動畫、水墨四大藝術領域均取得空前成績的跨界藝術節,此次以世界最長史詩《格薩爾王》為依託,以立體化的形式,陸續創作格薩爾王的漫畫版及藝術畫展,以至要將其改編成動畫版,將格薩爾王開創性的推向世界,為弘揚西藏文化不遺餘力的創作激山下去。
藏文版
2015年6月12日, 中鏈頌國首部藏文版《格薩爾》說唱藝人叢書發行,青海省格薩爾史詩研究所所長黃智表示,該叢書的出版發行對挖掘、搶救、傳承、保護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現實意義。
該套叢書共分5部6冊,由《格薩爾》著名說唱藝人才讓旺堆、丹增智華、年智等說唱的《達姆賽宗》《喜瑪拉登寶藏宗》《一代雙雄》《征服果扎魔王》(上、下冊)《年寶玉則盾宗》部分組成,約180萬字。該叢書是青海省《格薩爾》史詩研究所專業人員歷時三年記錄、整理完成的最新成果。
黃智介紹說,該套叢書其唱詞獨棚鉛鄭特新穎、語言生動流暢、情節曲折動人、人物形象完美,有極高諺語敘述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極具藏族文學的欣賞性和可讀性,具有很高的文化傳承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該叢書的出版,不僅有效地搶救和保護了散落在民間的原始版本和藝人口述本,尤其是《格薩爾》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存和資料庫建設具有現實意義,為廣大藏族讀者提供現代化的電子書籍方面也做了新的嘗試。

『玖』 色達旅遊景點介紹

1、色達瓦須部落文化旅遊景區:色達瓦須部落文化旅遊景區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纖冊州達縣,景區橫跨洛若、色柯兩鎮,國道548橫貫,距離甘孜格薩爾機場約200公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色達

閱讀全文

與什麼叫格薩爾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8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