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別具特色的柯爾克孜族獵鷹文化
老鷹是一種十分兇猛的鳥類,野生的鷹頑化難訓,以捕食小獸和其他鳥類為食。在鳥類的世界中,鷹是站在和食物鏈頂端的猛禽,然而就是這樣兇猛的鳥,還是被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馴化了。你知道是誰能獵鷹訓鷹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柯爾枝斗克孜族文化中的獵鷹文化吧。
獵鷹起源於東方,至今已有4000年的歷史。馴鷹的習俗是口頭流傳下來的,沒有任何文字記載,但是柯爾克孜族民間卻一直保留了幾千年的口頭馴鷹絕學。馴鷹和捕獵需要極大耐心和精力,現在已經沒有人願學了。鷹伏陵性情兇悍,桀驁不馴,一般人都是從雛鷹開始喂養,逐步馴化。但它費時費工,馴出的鷹過於嬌弱,缺少野生鷹的攻擊力。真正的馴鷹人直接捕捉成鷹馴養。難度雖大,但一旦馴化,威力加倍。
自家馴養的上百隻獵鷹。每當冬季出獵,柯爾克孜族馴鷹手身跨駿馬,手托兇猛的獵鷹賓士於山林草原之間,必會有所收獲。
位於新疆西部天山南脈腹地的阿合奇縣地處高寒山區。北部天山南脈,南部喀拉鐵克山,中間夾著狹長的托什干河谷。河谷山麓地帶,夏秋季節水草豐美,為獵鷹准備了足夠的兔子、老鼠甚至狐狸等美食。世居在此的柯爾克孜族人和他們的獵鷹都在這里找到了樂土。
自古至今,獵鷹都是柯爾克孜族牧民的家庭一員,在鷹被列入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後,他們更是為家裡的獵鷹登記了「戶口」。
阿合奇縣蘇木塔什鄉是中國文化部命名的「獵鷹之鄉」,全鄉400多戶牧民,幾乎都會馴鷹捕獵,牧民們希望繼續馴養獵鷹,但又不想觸犯法律。
新疆阿合奇縣的柯爾克孜族馴鷹老藝人,「打鷹」、「熬鷹」、「馴鷹」、「放鷹」、「玩鷹」、「獵鷹走私」等諸多知識,深入獵鷹第一鄉專心研究過程歷時七載。阿合奇縣是柯爾克孜族聚居的地方,柯爾克孜族占近百分之八十。由於這里至今仍完整保留著原始的獵鷹馴養方式,因此又被譽為中國的「獵鷹之鄉」,當地柯爾克孜族也被譽為「鷹王」。
1991年英國馴鷹專家安德魯在來到阿合奇縣蘇木塔什鄉考察馴鷹技藝時說,世界上,獵鷹的故鄉在阿合奇縣的蘇木塔缺搭戚什鄉。而蘇木塔什鄉的400多戶牧民,家家養鷹馴鷹捕獵,是名副其實的馴鷹的故鄉。每到冬季,蘇木塔什鄉雲集著數百隻馴鷹,舉行長達數日的獵鷹捕獵比賽,那妙趣橫生和令人驚心動魂的場面,勝過到西班牙看鬥牛。
2. 訓鷹的鷹獵文化
英手純國舉辦的首屆鷹獵節,與國外的鷹獵愛好者交流,展示了納西鷹獵文化,之後每年英國鷹獵節都會邀請麗江的鷹獵愛好者,2009年7月,在李實等人的推薦下,兩名納西馴鷹人前往英國再次參會。在國外這是一項貴族運動,國外的鷹獵愛好者對中國西南邊陲的小城,至今傳承下來的鷹獵民俗、文化感到驚嘆。到英國參展,給他最大的感受就是英國鷹獵者的環保意識很強,英國用人工孵化的技術育鷹,並且成立了專門的協會頒發鷹獵執照。中國的鷹獵者們在開始實施人工繁殖程序之前,他們必須要先聯合起來,成立一個組織,共同分享信息和觀點。轎薯陵如果規范的進行鷹獵活動,能夠將對環境生態的影響降低為零,鷹獵文化遺產是否能傳承下去,取決於我們鷹獵人自己。呼籲麗江、乃至全國的鷹獵人能夠增強環保意識。
中國早在幾千年前就開始了鷹獵活動,被國外鷹獵愛好者公認為是世界鷹獵的發祥地。閉戚目前在中國的東北、內蒙古等地都保留有傳統的捕鷹、訓鷹等鷹獵文化。在國外西方、中亞地區也有大批的鷹獵愛好者,採用人工繁殖鷹隼的技術,英國每年繁殖出來的鷹隼已經超過了10萬只之多。
3. 蒙古訓鷹人為何即將消失
說起蒙古相信大家和我一樣,首先想到的就是成吉思汗,曾經草原上的一代天驕,是唯一一個把中國版圖拓展到歐洲的男人,功績名傳千古,就連毛主席的“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也蘊含著對草原大帝的贊美,但是現在的蒙古國早已今時不同往日。
為了保證成功率,訓鷹人或游牧家庭往往就會從幼鷹來開始馴服,另外訓鷹人的培養也是從下抓起,最小從12歲就開始嘗試各蠢前種培養,有老一代的人傳授培養,通過一種共生關系一起成長,讓金鷹和孩童從小就培養信任關系,進而加強訓鷹成效。
最難馴服的還是真正的雄鷹,成年的野外母鷹是最完美的馴服對象,一是這種鷹體型足夠大,二是適應過真正的野外生存,保留了最原始的動物野性,也有豐富的捕獵經驗,所以能馴服野外成年母鷹的人才是草原上最厲害的馴鷹人,並且訓鷹不代表把它變成忠誠的寵物,而是像一種夥伴關系,鷹與訓鷹人以平等、互相尊重的方式共處,獵人為鷹的生活提供保障,金鷹為獵人獲取獵物。
我在這一趟蒙古之旅中還從導游的口中得知,這樣的契約精神並不是到死為止的,而是具有時間限制,每一個訓鷹人都遵守著約定俗成的古老規矩,在金鷹10歲以後,獵人就還它們自由,把鷹放回天空,讓它們重新自由地翱翔在天際。
隨著時代的進步,訓鷹人這一古老的職業也變得越來越少,國內的馴鷹人估計也是碩果僅存,即便是蒙古也是僅剩下三百位左右,還得去到最偏遠的草原,之所以會逐漸消失的原因主要是生態環境遭破壞、金鷹的數量減少、訓鷹文化的傳承出現斷層,僅存的訓鷹成果也被迪拜的土豪們當成了炫富工具,喪失了訓鷹文化本質的東西,還是讓人為之惋惜。
我自己是建議想看到訓鷹這一傳統習俗的可以到蒙古,找一個當地的導游,讓他幫忙策劃蒙古之旅,但是也未必能真正看到訓鷹人,畢竟數量真的太稀少了,並且我認為沒有家財萬貫的人,還是不要玩訓鷹這一玩法,因為所燒的錢不是我們普通人承受得起的,畢竟還被迪拜土豪等成炫富資本。
4. 有木有知道滿族的民風名俗的啊
滿族文化
參考資料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B%A1%E6%97%8F#.E8.AA.9E.E6.96.87
服飾
滿族男子身著冬裝袍服
滿族服飾承襲了女真傳統,早期尚白[參 162]。由於射獵生活的需要,無論男女均身著袍服。在關外時期以皮毛製品為主,清朝入關後分為單、夾、皮、綿四種材質[參 163]。滿族袍服的特點主要是圓領、窄袖、捻襟、帶扣袢、衣裳連結,窄袖前端接有一個半月形的袖頭,因形狀酷似馬蹄,俗稱馬蹄袖,又名箭袖(滿語:ᠸᠠᡥᠠ,穆麟德:waha )。平時穿著將袖頭挽起,作戰或圍獵之時放下,冬季還可以起到禦寒作用[參 164]。女子的袍服的樣式與男子大體相同,但裝飾較多[參 165]。滿族通常還在袍服外面穿著一種長至肚臍的對襟短褂,因為起初是在騎馬作戰時穿著,所以稱作馬褂,無袖的稱作馬夾或坎肩,主要為八旗「軍服」,之後隨著清朝推行易服政策在中期普遍流行開來,成為「禮服」[參 165]。袍衫和馬褂還在近代演變為旗袍和唐裝,被視作中國元素的代表之一[參 166]。在東北滿族聚居區或一些傳統節日的慶祝活動上仍可常見身著傳統服飾的滿族人[參 167][參 168]。
同其他北方民族一樣,滿族男子的傳統發式也是辮發。不同之處在於,滿族發式是半剃半留,剃去周圍的頭發,只留顱後部分,再編成發辮[參 169]。這種發式曾經隨著清廷的剃發政策而推廣至中原其他民族中去。民國建立之後,辮發被正式廢止。滿族女子在年幼時候也像男子一樣剃發,樣式也大致相同[參 170]。成年後,開始蓄發,式樣很多,兩把頭是其中最普肆歲遍的一種。梳這種發式要先將頭發束到頭頂,分成兩綹,各綰成一個發髻,再將後部余發變成一個燕尾形的長扁髻,平時插入長約30厘米,寬約2-3厘米的名為「大扁方」的木製發簪。重要場合則佩戴旗頭,長約30厘米,寬10厘米左右,多由青素緞等製成[參 171]。咸豐之後,兩把頭的樣式逐漸增高,燕尾也越來越大,由此逐漸演變成一個新的發型「大拉翅」,大拉翅是一種形似六遍扇面的冠,多以銅絲為骨架,黑緞為面[參 172]。
滿族有戴帽子的傳統,與漢人「二十始冠」的習俗不同,滿族人自幼時起就開始著帽[參 173]。根據寒暑分為暖帽、涼帽兩種,帽頂有紅纓[參 174]。入關以後,又吸收了明代的六合帽,俗稱「瓜皮帽」[參 175]。此外,還有氈帽、風帽、皮帽、耳套等不同式樣的帽子[參 176]。在鞋的方面,清代滿族男子著靴、布鞋或草鞋[參 177],東北地區的則習慣穿著一種名為靰鞡的鞋,它是由靰鞡草與牛皮或鹿皮縫制而成,在冬季可以禦寒[參 178]。女子沒有纏足習慣,女式旗鞋通常分為平底和高底兩種,平底鞋多裂碼睜為方口,有夾、綿之分;高底鞋主要根據鞋底的不同分為馬蹄、花盆、元寶底,鞋面則雷同。還有一種便鞋,也叫綉花鞋,在鞋跟方面比旗鞋要薄,便於行走[參 179]。
滿族女子素有「一耳三鉗」[注 23]的習俗[參 181],乾隆年間曾一度發展為「一耳五鉗」[參 182]。直至今日,仍可在年紀稍大的滿族女性中見到一耳三鉗之風[參 183],其他女子首飾的佩戴與漢人大同小模嘩異。男子也有扎耳孔的習慣,有在幼年時扎耳孔好養活的說法。與女子不同,男子一般只扎一個,帶一個銅圈,但成年後大都不再佩戴[參 182]。由於騎射風俗,滿族男子還佩戴扳指,入關前,主要使用鹿骨扳指,以有眼者為貴。入關後,逐漸發展為純配飾,又新增了玉、象牙等材質。當時,滿族對扳指尤為重視,幾乎人手一枚[參 184]。
飲食
薩琪瑪
滿族的傳統飲面比較講究,除不吃狗肉外,很多習慣都與漢人相同。滿族主食以穀物為主,通常是麵食和黏食,味道多酸、甜。麵食以餑餑為主(滿語:ᡝᡶᡝᠨ,穆麟德:efin ),它是滿族對塊狀麵食的統稱[參 185]。京旗滿族有每天午飯後、晚飯前都要吃一頓餑餑的習慣[參 186]。餑餑有不同的口味,薩琪瑪(滿語:ᠰᠠᠴᡳᠮᠠ,穆麟德:sacima )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個種類[參 187]。滿族也以米飯為主食,有高粱米、小米、稗米飯和包飯等[參 188]。其中滿族包飯比較有民族特色,用白菜葉或蘇子葉包上大米、糯米或小米飯等主食,再放入雞蛋炸醬配上肉或其他蔬菜包好即可食用。京旗和關外做法有所區別。滿族包飯通常在傳統節日「絕糧日」食用[參 189]。
在菜餚方面,豬肉是比較常見的材料。滿族稱豬肉為「白肉」、「福肉」,傳統上是祭祀薩滿教神明的食品。儀式後分而食之。東北滿族以此製成「大鍋肉」的知名燉菜[參 190]。京旗營房還有一種叫做「白煮肉」的吃法,他們將豬肉用白水煮熟後切片粘醬油吃,肉片切剩下的肉塊可以切成肉末燙飯,稱作「白肉燙飯」[參 191]。豬血還可以加入調料攪拌後灌入腸中製成「白肉血腸」,與另一傳統菜餚燉酸菜搭配食用[參 192]。鹿肉也是滿族傳統菜餚之一,有燉、烤等吃法,京郊滿族有在重陽節吃烤鹿肉的習慣[參 193]。滿族也有火鍋,由滿族的先人們常用的野炊方式發展而成[參 192]。
同其他北方民族一樣,滿族人也喜好喝酒。起初不單是為了消遣娛樂,也跟北方寒冷,酒可以起到一定禦寒作用有關[參 193]。傳統而言,一般滿族人好喝黃酒和燒酒兩種[參 194]。
民居
盛京故宮里的索倫桿
滿族傳統民居通常向陽而築,多為草頂,一旁設有極富滿族特色的方形煙囪。圍牆大體有土築、泥堆兩種建築方式。室內三面皆炕,如「匚」形[參 195]。滿族習俗以西為貴,南次之。滿族人家習慣在西牆上供奉神明、英雄以及自家家譜,所以西炕又有「佛爺炕」之稱,客人拜訪時不能隨便坐在西炕或在上面擺放雜物,如果違反,會被視作對主人祖先的不尊敬[參 196]。房屋分為上屋、下屋、堂屋三大間,門設在中間,每邊有三扇窗戶。院內建有影壁牆,豎有索倫桿,有的家庭還建有花庭、八角涼亭等。院的門前還有上馬石等[參 196]。
禮俗
滿族是一個十分注重禮節的民族,禮節式樣較多。男子請安時,凡身著箭服者,先綴起馬蹄袖頭和袍服,將袖頭垂下,左腳略微前移,右腿屈膝,略低頭後逐漸起身。受禮者除家中尊長外,其餘親友需要半揖還禮,平輩要同樣還禮[參 197]。除請安禮外,還有磕頭禮。滿族非常注重按禮式行禮,神明祖先三跪九叩,父母尊長一跪三叩[參 198]。每到過年,晚輩通常會磕四個頭,長輩坐而受之。磕到第三個的時候,長輩會說一些祝福的話,否則不敢起身[參 199]。女子則施用萬福禮,以兩手按腿,行三叩首;或兩手按腿,行三叩首後,以手加額頭跪著點頭,施以撫鬢禮[參 198]。滿族十分尊敬長輩,平日里都要想尊長朝夕問安,長輩不讓坐則不敢坐,沒有命其退下則不敢退。有客人來,家中晚輩都要親自接待客人、打雜。路遇年長之人要給其讓路,待其通過後,才可走動[參 200]。平輩相見除了互相請安外還使用執手或抱肩禮。這些禮節在滿族聚居之地至今仍可常見[參 198]。此外,滿族還敬重犬和鴉鵲,不殺狗、不吃狗肉、也不使用任何狗皮製品;家門口豎有索倫桿,在桿上面的錫斗內放有碎肉來喂養鴉鵲[參 198]。
婚俗
十九世紀末的滿族新娘
滿族傳統婚俗以一夫一妻為主,上層則素來有一夫多妻的習慣[參 201]。清朝入關後,一夫多妻逐漸過度成為一夫一妻多妾的漢族宗法制度[參 202]。滿族結親注重門第,但不計貧富[參 203],很少指腹為婚[參 204]。在早期,還有搶掠婚、姐妹婚、收繼婚等北方民族的婚姻習俗[參 205],自天聰年間起,收繼婚等開始被逐漸禁止[參 206],但姐妹婚一直持續至清末[參 207]。此外,同漢族一樣,滿族也堅持同姓不婚[參 208]。女子在早期還有從死、殉葬的習俗,入關後受漢文化影響逐漸轉變為守節[參 209]。女性地位在入關前與男子幾乎對等[參 210]。入關後,受漢族禮教的影響,地位有所下降,但相較漢人女子仍要高出許多。滿族女子沒有附屬於男人的感受,在家庭生活中也始終有較大的話語權[參 211][參 210]。雖然清朝時期有旗漢不通婚的說法,但駐防八旗與當地漢人的聯姻還是很頻繁的。事實上,從康熙朝起,清廷就已經允許旗人娶民人之女為妻,主要禁止的是滿洲旗女與民人男子的婚姻;而對於漢軍旗人與漢人的婚嫁,在乾隆朝之後,則始終採取聽之任之的態度[參 212]。不同地區的滿族婚俗略微相異。京旗滿族婚嫁的步驟通常分為議婚、相看、庚貼、放定、嫁妝、迎娶、入門、拜堂、分大小、入洞房、吃酒、回門、對住月[參 213]。而東北滿族的步驟則為問名、小定、請期、納彩、開剪、送嫁妝、迎親、裝煙、回門等[參 214]。
體育娛樂
騎射
乾隆帝騎射圖
滿族素善騎射(滿語:ᠨᡳᠶᠠᠮᠨᡳᠶᠠᠨ,穆麟德:niyamniyan )。皇太極曾說過,「我國武功,首重騎射。」[參 215][參 216] 入關之前,連十餘歲的兒童都能「佩弓箭馳逐」[參 210]。 在皇太極統治時期,騎射被提升至國策家法的重要地位[參 217],它與滿語被一同列為「滿洲根本」,被歷代皇帝所首重。即便清朝入關之後,依然毫無懈怠[參 218]。每年春秋,八旗兵丁均照例舉行校射。不僅普通子弟,八旗官員也在自宅設有靶場進行練習;王公貴胄的要求更為嚴格,他們自幼就需要練習騎射,水平低劣者甚至影響爵位的承襲[參 219]。清初旗人的馬步射水平很高。弓用八力,箭長三尺,鏃長五寸,名「透甲錐」,所中必穿透,連貫兩人尚有餘力[參 220]。
自清中期,射箭由武功逐漸娛樂化,蛻變為多種玩法的游戲,有射鵠子、射布靶、射綢。最難的一種是暮夜中懸香火,對空發矢,全憑技藝[參 221]。大清律例禁止賭博,但對旗人射箭下賭沒有限制,有的旗人於家門口書寫「步把候教」四字,就是在擺場子賭箭[參 221]。乾隆朝以後,八旗子弟的騎射水平漸至廢弛,但統治者依然身體力行加以提倡[參 220]。清朝皇帝直至咸豐帝均嫻熟於馬術,即便是同治帝也曾獵於南苑[參 220]。圍獵是清朝皇帝試圖維持騎射舊俗的一種手段,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木蘭秋獮」,它不僅是清朝皇帝會盟於蒙古諸部的一個活動,也是對八旗兵將騎射水平的一次考驗和歷練。直至今日,騎射作為一個傳統仍在滿族人中間具有一定的人氣[參 222][參 223],也不乏來自其他國家的滿洲傳統射箭愛好者[參 224]。
布庫
主條目:布庫
滿族摔跤手演練布庫
布庫(滿語:ᠪᡠᡴᡠ,穆麟德:buku )即滿族摔跤[參 225],是滿族最重視的一門格鬥技[參 226]。清朝時期,宮廷曾設立「善撲營」選拔優秀力士二百名,按等級分為頭等、二等、三等。歷史上也一直有康熙帝用布庫兵擒鰲拜的說法[參 227]。布庫的滿語本意是「摔跤手」或「大力士」,該詞源自蒙古語「搏克」(бөх)[參 228]。據清代文獻記載還有「布庫之戲」、「布庫戲」、「演布庫」、「撩腳」、「角抵」、「相撲」、「相搏」等別稱[參 228]。布庫雖為徒手相搏,但技法的關鍵在於腳力,因此腳力的大小對於比賽的勝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參 225]。
滿族摔跤史可追溯至女真人的「拔里速戲」,而拔里速戲則由契丹文化中沿襲而來,此項運動本與蒙古式角力——搏克無太大差別[參 229]。元明時期,居住於東北地區的女真人廣受蒙古文化影響,搏克(布庫)也是其中之一[參 230]。後金時期,統治者以軍事訓練為目的,大力提倡演布庫[參 231]。清朝皇帝每年於承德避暑山莊或北京圓明園高山水長樓前與蒙古各部進行比賽。民國之後,布庫的招數融入中國式摔跤之中,成為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參 232]。其中,「北京流派」完全沿襲了清代善撲營的布庫技法[參 233]。
獵鷹
漁獵民族出身的滿族素好鷹戲[參 234]。其中所使用鷹種以海東青(滿語:ᡧᠣᠩᡴᠣᡵᠣ,穆麟德:šongkoro )為貴[參 235]。海東青獵捕能力很強,非一般鷹鷂可比[參 235]。在清代,獻給宮廷一隻海東青可立折現銀30兩,外加賞銀10兩,毛青布20匹[參 235]。當時寧古塔地區以盛產獵鷹而聞名,當地有專門以捕鷹訓鷹為業的鷹戶,成為清代向朝廷貢獻鷹、鷂的基地之一[參 234]。北京內務府也設置養鷹鷂處,專門負責收繳及訓練。每年秋季,皇帝與眾王公大臣於南苑、北苑或西苑行圍,養鷹鷂處的統領帶著鷹手架鷹出行[參 236]。京旗滿族也好以鷹為戲,他們通常有「較獵」和「比賽」等玩法,相較東北滿族訓鷹捕獵而言娛樂性質更濃[參 236]。而貴胄子弟更是講究,非佳種不玩,也不願從鳥市買成年好鷹。他們通常都是自己在郊區捕捉雛鷹,從頭馴養,才覺有趣[參 236]。直至今日,滿族的訓鷹傳統仍在一些地區完好地保留下來[參 237]。
冰嬉
冰鞋營於太液池表演溜冰與滑射
冰嬉(滿語:ᠨᡳᠰᡠᡵᡝ
ᡝᡶᡳᠨ,穆麟德:nisure efin )是滿族傳統的體育及娛樂活動之一,在關外時期就已非常流行,故乾隆帝稱其為「國俗」[參 238]。每年冬天,冰嬉都是皇家的重要活動之一。清廷特別在鍵銳營中設置「八旗冰鞋營」,進行冰上表演[參 238]。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後金時期,起初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一直善於在冰上作戰的「特種部隊」[參 238]。其編制有1600人,至嘉慶年間,這支部隊改隸精捷營,編制也縮減為500人[參 238]。民國時期,有一位名叫吳桐軒的老人是當時北京一名具有一定名氣的滑冰好手。他出身滿洲吳雅氏,曾經是慈禧太後御用的「冰鞋處」成員之一[參 239]。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中後期,年逾古稀的吳桐軒仍然時常出現在北京各處的冰場上[參 239]。當代體育界中的優秀滑冰運動員也不乏滿族人的身影,如花樣滑冰世界冠軍趙宏博、佟健等。
其他
除了獵鷹之外,滿族人還以飼養其他鳥類為樂趣,尤以京旗滿族為典型。清代京旗滿族養鳥頗為講究,若看文采,就飼養紅綠鸚鵡、虎皮鸚哥、芙蓉、倒掛、碧玉、珍珠等;若聽叫聲,則選擇畫眉、百靈、字字紅、字字黑、小黃鳥等;還有一些專供於欣賞各種技藝的,如梧桐、交嘴等;此外還有飼養鴿子者等[參 240]。斗蛐蛐也是一種廣受京旗滿族喜愛的娛樂活動之一。清朝時期,每至夏秋,從王公貴胄到普通子弟均以此為樂[參 241]。還有一種名為「打拐」的游戲,滿語稱作「噶什哈」(滿語:ᠨᡤᠠᠴᡠᡥᠠ,穆麟德:gacuha )[參 242],東北滿族習慣稱之為「噶拉哈」,滿語意為「髕骨」。京旗滿族玩的拐骨以馬骨為主[參 242],而東北則以豬骨為主[參 243]。清入關之前,曾有人用之賭博,故又被稱為「博戲」[參 243]。清太宗曾諭令八旗子弟,壯者以角弓羽箭習射,年幼者以木弓柳箭習射,對於「好為博戲,閑游市肆者」,要捉拿治罪[參 244]。在此之後,噶什哈逐漸發展為婦女兒童間的游戲。直至今日,在東北的一些地區,仍然受到當地各民族人士的喜愛[參 245]。滿族還有一些傳統的球類運動,如京郊營房的滿族有以踢石球為游戲者[參 242],東北滿族則踢一種以熊皮或豬皮縫制,內填充軟物而成的皮球,稱作「踢行頭」[參 246],這種運動通常在陸上進行比賽,也有於冰上競技者,稱作「冰上蹴鞠」[參 246][參 247]。此外,滿族還有一些兒童闖關的娛樂游戲,如跑馬城等[參 248]。
文學
納蘭性德像
滿族的文學作品以神話故事為主,主要有《天宮大戰》、《女真定水》、《長白仙女》、《尼山薩滿傳》等[參 249]。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尼山薩滿傳》。它講述了描寫尼山薩滿幫助意外身亡的員外之子復活的過程,在滿族之外的其他民族,如錫伯、赫哲、鄂溫克、鄂倫春諸多民族中均有廣泛流傳[參 250]。尼山薩滿傳有齊齊哈爾本、兩種不同的璦琿本、還有滿族人德克登額創作的海參崴本,這四個版本的內容大體一致,以海參崴本流傳最廣,已譯成多國語言出版發行[參 250]。
清朝時期,八旗文學曾繁盛一時。詩人袁枚感嘆「近日滿洲風雅,遠勝漢人,雖司軍旅,無不能詩。」[參 251] 因此誕生了許多漢語言文學著作。以納蘭性德的詞集《飲水詞》、顧太清的詩集《天游閣集》、鐵保所編纂的八旗詩集《熙朝雅頌集》和文康的小說《兒女英雄傳》為典型代表。
曲藝
滿族與曲藝頗有不解之緣,尤其清代八旗子弟特別鍾情於此,當今曲藝界名角也不乏滿族人的身影。就傳統而言,滿族普遍酷愛的曲藝有京劇、子弟書、八角鼓和相聲。其中八角鼓和子弟書是滿族的本民族曲藝,而京劇和相聲在其發展過程中與滿族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京劇
滿族京劇名家程硯秋先生(右)與梅蘭芳大師
京劇,被視作中國的國粹。它融合了徽劇等其他傳統曲種的特點,在清代逐漸形成一種獨立的曲藝形式。當時,上至皇帝、下至普通旗人普遍對聽京戲情有獨鍾[參 252]。前期主要廣泛流行於宮廷,根據不同場合有不同的戲目,如月令承應[注 24]、法宮雅奏[注 25]、九九大慶[注 26]、勸善金科[注 27]、昇平寶筏[注 28]、頂峙春秋[注 29]、忠義璇圖[注 30]等。自嘉道年間起,京旗民間票房逐漸興起[參 253]。著名的票房有「風流自賞票房」、「翠峰庵賞心樂事票房」、「悅性怡懷票房」、「公悅自賞票房」、「游目聘懷票房」、「霓裳雅韻票房」等[參 254]。票友基本為宗室、京旗子弟,其中不乏日後民國時期的名角[注 31]。
然而,為了防止八旗子弟沉湎於戲曲,朝廷禁止在內城開設戲園,更不許旗人登台演唱、「與優伶為伍」[參 255]。但這仍然無法阻攔八旗子弟對戲曲的熱愛。嘉慶十一年(1806年),滿洲御史和順查奏說,京旗子弟中有人登台演戲。結果事後再次追查時,卻發現和順本人也常去違例聽戲。不得已,和順杜撰了一個「密為訪查」的理由,結果被嘉慶帝識破,革職議處[參 256]。至道光年間,違例聽戲、登台演戲之事更多,且爵職越來越高,貝勒奕綺、盛京將軍奕顥、惇親王綿愷、鎮國公綿順、乍浦副都統覺羅善英、副都統常明、松傑、理藩院郎中保舉、副將達崇阿等接連因私匿優伶、游廟聽曲、於府中演戲而獲罪受罰[參 257],貝勒奕綺甚至因此被革去爵位[參 258]。後來,旗人索性自發組織「票房」,與其他旗人票友搭伴演唱以過戲癮[參 259]。由於票房不是正式演戲,故不在禁令之列[參 254]。民國之後,由於不再有法令束縛滿族登台演戲,於是梨園產生了很多滿族名角[注 32]。
京劇中有「旗裝戲」[參 261](又名滿裝戲[參 262]),戲中演員身著滿族服飾來飾演遼、金等番邦人物。《四郎探母》、《雁門關》、《趕三關》、《銀空山》中的蕭太後、鐵鏡公主、代戰公主均身著滿族女子服飾。旗裝京戲中的還使用個別滿語台詞如「巴圖魯」、「額娘」等也是用來詮釋該角色的番邦人物身份[參 261]。另外,清代滿族,尤其是營房滿族對岳飛十分推崇,呼之為「岳老爺」。他們和漢人一樣,聽宋金交戰的戲,習慣以宋為正面,金為反面[參 263]。
八角鼓和子弟書
主條目:八角鼓和子弟書
八角鼓演出照
八角鼓是滿族本民族的原創曲藝,據說本是乾隆年間征金川凱旋途中軍營自娛自樂的一種演藝形式[參 264]。鼓身源自八旗軍鼓,八角形狀,以木為框,單面蒙蟒皮,周圍嵌響鈴,下端還有絲制的穗子,有黃、白、紅、藍四色,象徵八旗的四種顏色[參 264][參 265]。演奏時用手指打擊鼓面發聲,同時搖晃鼓身或用手指搓鼓面發出鈴聲。八角鼓一般由三人出演,一位負責擊鼓彈弦子,一位丑角負責逗哏,還有一位主唱的演者[參 264]。有單演和全堂八角鼓等形式,在清代廣受八旗子弟的喜愛。民國以後,八角鼓逐漸勢微,但由它所衍生的單弦和相聲等曲藝仍然廣受大眾喜愛。單弦是八角鼓三人出演模式的變種,有自彈自唱和唱者加伴奏兩種演藝形式[參 266]。而相聲則是從全堂八角鼓中拆分而成的獨立曲種[參 267]。許多單弦、相聲藝人都是八角鼓藝人出身[注 33]。
八角鼓的主要唱本是子弟書。它源於一種叫做「滿洲調」的傳統小曲[參 268],又經清代八旗子弟再創造發展,故得名「清音子弟書」[參 269]。雖然子弟書並非漢人的原創藝術,但它融合了不少漢文化的說部題材[參 270]。內容以《三國演義》、《紅樓夢》、《西廂記》、《白蛇傳》、《聊齋志異》等名著中的典故為主[參 270]。此外還有一部分表現八旗子弟生活的作品,以筆名「鶴侶」的宗室奕庚為代表[參 271],他所創作的《老侍衛嘆》、《少侍衛嘆》和《女侍衛嘆》為這類題材的典範[參 271]。子弟書節目內容豐富,唱詞多七字一句,唱腔有東城調、西城調(又稱東調、西調)之分[參 272],與大鼓互相影響,但韻律始終獨具一格[參 270]。
相聲
滿族歌者、烏勒本傳承人宋熙東
相聲自全堂八角鼓中拆分而出[參 267][參 273],主要講究「說、學、逗、唱」四門功課,有單口、對口、群口相聲等表演形式。由於相聲融合了八角鼓、子弟書等滿族曲藝,故尤其在滿族群體中廣受喜愛。相聲界滿族名家輩出,有阿彥濤、恩緒、裕二福、裕德隆、郭啟儒、常寶堃、趙佩茹、侯寶林、王鳳山、侯耀文、王平、於謙[參 274]、徐德亮等名家名角。
其他
除了八角鼓和子弟書之外,滿族還有本民族語言的說部藝術「烏勒本」(滿語:ᡠᠯᠠᠪᡠᠨ,穆麟德:ulabun )流行於東北地區[參 275]。它的體裁主要有兩大種類,一是廣藏於滿族民眾中之口碑民間文學傳說故事,如《尼山薩滿傳》;二是謠諺以及具有獨立情節、自成完整結構體系、內容渾宏的長篇說部藝術[參 275]。舞蹈方面則有滿族秧歌[參 276],至今仍為東北地區各民族人士所喜愛。
宗教信仰
滿族的宗教信仰比較多元化。起初,滿族及其前身民族基本上以薩滿教為主。清朝入關、接觸中原文化之後,除了保留了一些薩滿教習俗之外,滿族人受中原民間信仰影響最大。佛教和基督教也各有一定影響。當代滿族以無宗教人士為主[參 4]。
薩滿教
主條目:薩滿教
滿族的薩滿教歷史由來已久,對滿族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清朝入關之後,盡管滿族民眾普遍接受了中原民間信仰,但仍保留許多薩滿教遺俗。主要體現在靈魂信仰、叫魂、追魂、圖騰崇拜、夢魘信仰、善人神化等方面[參 277]。由於清朝統治者視宗教為一種籠絡其他勢力的手段,故並未給薩滿教這個本民族的宗教施以特惠[參 278]。除了清代宮廷內的坤寧宮祭祀和宮內堂子祭祀之外,北京沒有薩滿祭祀之所[參 278]。因此東北一直流傳著薩滿和喇嘛鬥法,以及皇帝幫助喇嘛迫害薩滿的民間傳說,這些都是薩滿教徒對本民族的皇帝懷有不滿情緒的體現[參 278]。
佛教
因為女真人在金朝時期就開始受渤海、高麗、遼朝和宋朝影響,已有佛教流傳[參 279],所以滿族對佛教並不陌生。清朝皇帝素來有「佛爺」之尊號,藏傳佛教亦視其為文殊菩薩化身[參 280]。努爾哈赤、皇太極均與藏傳佛教之格魯派有頻繁接觸[參 281][參 282]。其後的皇帝都有較高的佛法造詣,尤其是順康雍乾四位[參 279]。然而,佛教主要是清朝上層籠絡蒙藏貴族的一種手段,與普通滿族民眾的信仰關系並不大[參 278]。
民間信仰
關羽像
他是清朝的「護國神」
清兵入關之後,普通滿族民眾受中原漢族的民間信仰影響是最大的[參 278]。滿族所祭之神明,除在家祭祖之外,已同漢族基本一致[參 278],尤以關帝崇拜為重。清代滿族視關帝為「護國神」,言必稱「關瑪法」(滿語,譯為關爺爺)或「關老爺」,不敢稱其名諱,尊崇無以復加[參 278]。連關帝身旁的關平、周倉二人,也尊稱老爺,禮敬有加。至於玉皇、三官、呂祖、天後等各種道教神祇,滿人亦多為崇信。滿族也有財神崇拜,但所拜之財神不止一位。有紅袍紗帽著明代裝束的,有翎頂袍褂著清代裝束的,還有一種財神則類似於狐仙[參 283]。滿族還供奉灶神,灶神旁邊通常還有其夫人「灶王奶奶」。傳說灶王爺在每年臘月二十三晚上會上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他所在人家這一年來的狀況,主要是訴其罪過。所以清代滿族人家還會在這一天燒香以及供上關東糖,稱為送灶王,囑咐灶神「好事多說,不好事少說」[參 284]。此外,滿族還信奉白衣觀音、長白山神、兔兒爺、茅姑姑等漢族神明和一些其他蒙、藏民族神明的習俗[參 285]。
基督教
滿族也有基督徒。早在清朝雍乾年間就有宗室、和碩簡親王德沛受洗成為天主教徒,聖名「約瑟」,他的福晉也一同受洗,聖名為「瑪利亞」[參 286]。同時期還有多羅貝勒蘇努的幾個兒子為虔誠的天主教徒[參 286][參 287]。嘉慶年間還有旗員佟恆善、佟瀾等人虔誠奉教[參 286]。近代著名的滿族基督徒有英斂之、老舍、傅涇波等。
傳統節日
滿族的傳統節日有許多來源於漢族習俗,如春節、端午節[參 189]等。也有一部分是滿族文化所固有的,如添倉節、絕糧日和頒金節(滿語:ᠪᠠᠨᠵᡳᠨ
ᡳᠨᡝᠩᡤᡳ,穆麟德:banjin inenggi )等。添倉節在每年的農歷正月二十,這一天東北滿族人講究煮黏高粱米飯,放在倉庫,用秫秸棍編織一隻小馬插在飯盆上,意思是馬往家馱糧食,豐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飯,連著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兩把鋤頭插在飯上。這一習俗至今仍在東北農村保留著[參 189]。絕糧日在每年的農歷八月二十六。傳說努爾哈赤在某次軍事行動中陷入絕糧危機,附近村莊的民眾得知消息趕來支援,由於戰場無餐具,就用蘇子葉包著吃。後來,軍隊打了勝仗,為使後世子孫銘記創業艱辛,將這一天定為「絕糧日」。在這一天,滿族人有吃包飯的習俗[參 189]。頒金節是滿族的誕生之日,在每年的農歷十月十三[參 12]。清太宗皇太極於1635年的這一天發布諭旨,正式改族名「諸申」為「滿洲」
5. 養鷹人還要訓鷹,他們是如何消除鷹的野性的
養鷹人在訓鷹之前要熬鷹,熬鷹可以消除鷹正察的野性最常見的一種方式,但是過程累鷹也累人。
清軍入關建立清朝之後就把訓鷹的傳統玩樂也帶來了,清朝的老北京城經常會有達官貴人子弟玩鷹,那鬧市區最常見到一人一鷹在熬肆配著,絕對是一道靚麗風景線。養雛鷹也可消除鷹的野心,更容易養鷹人訓,但是這種雛鷹訓養結果比不上那需要進行熬鷹的野生鷹。
6. 老北京人玩的熬鷹,你了解多少
前段時間我去看了近期最飽受爭議的電影——《羞羞的鐵拳》,其中裡面熬鷹的情節讓我很是難忘,不禁引起我的好奇,熬鷹真的是這個樣子的么?
據前人總結,「過五關斬六將」,這五關是打鷹、相鷹、訓鷹、放鷹和籠鷹。而第三關「訓鷹」,北京人俗稱「熬鷹」,老北京話,也做熬大鷹。新捕獲來的野鷹稱「生鷹」,主人為了馴服生鷹,要連續幾天幾夜對它實施騷擾,通俗一逗茄點說,也就是不讓獵鷹睡覺,熬著它,讓它睏乏,當鷹犯困的時候就捉弄它,當它餓的時候,就拿著食物在它面前百般挑逗,就是「熬鷹」。因為鷹習性兇猛,剛捉回來後不讓鷹睡覺,一連幾天,鷹的野性被消磨,經過不間斷地熬馴,生鷹才能馴服,按照主人的指令起飛捕捉野兔等獵物,然後將獵物叼回後交給主人。沒有主人指令,這頭鷹絕不染指獵物。
滿族入主中原後,把養鷹的愛好帶入北京。鷹習性兇猛,為了消除它的野性,養鷹人需要晝夜輪流熬馴。「熬大鷹」是玩獵鷹的第一步。熬鷹多是三班倒,用鐵鏈拴住鷹的脖子,讓鷹站在馴鷹人的手臂上。白天,馴鷹人專挑熱鬧的地方去,考慮到生鷹怕人,還會專門給鷹戴一個喊睜小皮帽。晚上,馴鷹人則需要不斷晃動手臂,不讓鷹睡覺。這樣幾個晝夜熬下來,鷹的野性就消除了。老北京話中常用「你熬鷹呢?」來調侃不睡覺的人。
現代熬鷹都是把鷹腳拴個木棒上,讓它腳不能離開棒子,放在一間單獨的空房間,然後房間用大的燈泡,500W的或是1千的,24小時開著,剛開始它山滲察能堅持亂動,一旦你發現它不動了,就晃動桿子,就像港台劇里審犯人一樣,24小時不讓鷹休息,最多3天,就馴服了,只要你進去它沖你點頭那就OK了。注意訓的時候千萬不要第二個人進去。然後把它眼蒙上,帶它出去散步,2天不要拿下眼罩,你就在它耳邊吹哨,讓它記住這是你在吹,然後就可以拿下眼罩慢慢教你想要的東西。(在放進房間到它記住你哨聲前都不要餵食,不要給它東西吃,然後你專門分幾種哨聲一種是餵食召喚的 一種是讓他自由飛或是捕捉的,當他能記住了就可以餵食了。)
熬鷹,是一次從肉體到心靈對鷹的徹底戕害,一個高傲、自由的靈魂,經一番自徒勞的掙扎後,最終會因悲憤、飢渴、疲勞、恐懼而無奈屈服,當鷹不在掙扎,身體開始顫栗,那個曾經堅毅,桀驁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的乞憐,這只鷹就算是熬成了。成為獵人逐兔叨雀的馴服工具。凡親眼看過熬鷹慘烈場景的,都終生難忘。
最後要說的是在當下「熬鷹」屬於違法行為,因為猛禽屬於國家級保護動物,當然現在部分少數民族還保存著這樣的習俗。
7. 老鷹訓練為什麼要蒙眼
蒙眼的是鷹眼罩,把老鷹的眼睛蒙上是為了消除老鷹的攻擊性,防止馴養員受傷的。
牧民們用網、套等工具將山鷹捕獲後,首先要做備遲一皮面罩蒙住鷹頭,使它看不見東西桐搜,然後把它放在一根橫吊在空中的木棍上,來回扯動這根吊著的木棍,使鷹無法穩定地站立。
就這樣連續數晝夜,鷹被弄得神魂顛倒,精疲力竭而摔倒在地。這時,要往鷹頭上澆涼水,使其蘇醒,然後給它飲點鹽水或茶水,但不餵食物。約半月之後,鷹逐漸得以馴化,再開始餵食。
(7)訓鷹文化中國哪個地方有擴展閱讀
每年鷹獵時間,是從9、10月份開始持續到次年的2、3月份。春節前就到了放鷹的季節,這是古時候傳下來的規矩,目的是讓鷹去繁衍後代。自然法則下鷹以野雞、野兔為食,鷹獵活動正是利用這一生物鏈進行的,過了獵季以後都會將鷹放生,這樣既減少了飼養成本也維護了野生物種的平衡。
近幾年附近的野雞等野物有減少的趨勢,一些鷹獵人開始由原來在麗江周圍的大山上放鷹,轉而向賓川、鶴慶、香格里拉等地進行鷹獵活動。李實的另一個擔憂是,麗江旅遊業發展起來之後,一些農村的年輕人局滾歷通過租房、賣地獲得收入,常年痴迷於鷹獵。萬事都應有度,鷹獵應該是一種閑暇時的休閑娛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