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調動社會資金參與文化旅遊活動
1.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旅遊業作為勞動密集型、服務型的第三產業,具有就業門檻低、數量大、受經濟衰退銀笑影響小等特點,使本地區存在著巨大的人口壓力和就業壓力。據專家測算,發達國家旅遊業每增加3萬美元收入,即能增加1個直接就業機會和2.5個間接就業機會;第三世界國家每增加3萬美元的旅遊收入,將增加2個直接就業機會和5個間接就業機會。
2.增加外匯收入。旅遊不僅吸引了國內遊客,還吸引了大量境外旅遊者,成為重要的創匯方式,對於提高外匯儲備、彌補貿易逆差、平衡國際收支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通過大力發展旅遊業來增加外匯儲備,對提高我國經濟實力和國家的國際支付能力顯得極其重要。西藏1995年國際旅遊業利潤達到2598萬元,超過工業、建築業、交通業三個行業全年的利潤總額。
3.帶動關聯產業的發展。旅遊業的發展不僅提供了許多直接就業機會,還刺激著相關產業的發展,宴物提供著許多間接的就業機會。世界旅遊組織公布的資料顯示,旅遊業每直接收入1元,相關行業就可以增加收入4.3元。因為旅遊的活動本身包括「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所以它一方面給交通運輸、飯店賓館、餐飲服務、商業網點等帶來客源,另一方面也帶動影響了輕紡工業、建築業、加工製造、郵電通訊、房地產、金融保險業、文體事業等的發展,起到了「一業帶百業」的作用。同時,旅遊還增加了農產品的需求量,使農產品可以跳過購銷體制不暢的難題直接面對消費者,推動了產業結構調整。
4.帶動改革開放,擴大國際交流。旅遊吸引了許多外國旅遊者,他們通過旅遊活動了解各地的歷史文化、風俗民情、建設成就、政策法規,因此,旅遊在客觀上促進了對外開放,為吸引外部資金和對外貿易創造了機會。同時,與工礦業相比,旅遊業沒有原料消耗,資源可以持續利用,是「無煙工業」,在本質上與環境保護有著內在一致性。此外,旅遊對環境保護還可起到經濟支撐的作用,旅遊收入增加了維護和美化環境的資金。要保護生態優勢,減輕自然環境壓力,發展旅遊業是很有效的方法。
5.促進民族文化的發展與保護。旅遊業是經濟文化型產業。通過旅遊業,民族文化產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使當地居民認識到了歷史文化的價值,增強了自豪感,促使本民族自覺地去保護、傳承、弘揚民族文化,同時政府有關部門在鄉村旅遊的開發中也會積極深入地挖掘、拯救、復原、宣傳民族文化,由此可見,發展旅遊業,可以使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傳承得以發揚光大。
6.促進文明建設。旅遊是一種高層次的消費活動,在滿足人們文化精神生活需要的同時,也成為了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最佳結合點。一方面,旅遊者在進行旅遊的過程中,通過領略這些地區的秀麗山河、民俗風情、歷史文物可以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操。另一方面,旅遊者給當地居民帶來了新的思想晌搏液觀念、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信息、新的思維,使當地居民開闊了眼界,促進了當地居民物質生活水平及精神文明的提高。此外,旅遊對文化層次的高要求能夠激發當地居民自覺學習文化知識的熱情,有效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質。
7.促進了科學技術和文化交流。當今知識經濟時代,人們通過旅遊,特別是國際旅遊,促進了各種文化、學術信息及先進科技成果的傳遞。旅遊的客源大多來自於國外或國內發達地區,這必然會推動本地區與外地的科技文化交流。
2. 文化經濟如何應對全球化的挑戰
文化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進入21世紀以來,文化因素越來越多地滲透到經濟活動中,使經濟獲得了新的發展形態和動力。文化已成為推動市場發展和市場革新的內在動力,文化與經濟越融合,文化生產力的潛能就越巨大,這也是一個國家在綜合國力競爭中最根本的、最難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競爭優勢。 一種與時俱進的新型經濟 文化經濟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新型經濟。現代社會財富的大量增加使多數人們用於物質生活的開支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小,而更多的錢向非物質的方向,文化的、休閑的方向消費轉移。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休閑的教授傑夫瑞·戈比預測,在稍後幾年裡,經濟結構中休閑產業的從業人員將占整個社會勞動力的80%-85%。而華盛頓地區公共策略預測部主任莫利特則認為,休閑、娛樂以及旅遊業將成為下一個經濟大潮,並且席捲全世界。在從現在到2015年這段時間里,新技術和其它一些因素可以讓人們把生命中50%的時間用於休閑。這樣的社會需要保證了文化經濟在未來社會中的地位將越來越重要。而且,由於不需要很高的技術水平,文化經濟將容納巨大的勞動力,為解決就業難問題帶來出路。 文化經濟表現出文化經濟化的特徵。文化與市場的結合是中國文化發展的關鍵。相對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文化已經很不適應社會需求;中國文化要想追趕世界文化強國,必須要走「文化經濟化」這一條路。不能把「文化經濟化」簡單理解為牟利。單純追求經濟效益,一切「向錢看」的文化市場,不是真正意義的「文化經濟化」,也無法促進中國文化的發展。相反,由於肆無忌憚的篡改、曲解傳統文化,急功近利的「演義」經典文化,必將使中華文化遭受滅頂之災。走「文化經濟化」之路,是將市場作為發展文化的手段,目的是利用經濟杠桿來撬動文化市場,利用經濟手段去促進文化的「原創」和資源的開發,達到發展文化的目的。 中國的文化經濟要適時地融入世界經濟文化全球化的歷史進程中。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和互動使文化在全球的傳播速度和規模空前增加,各民族文化都將在與他族文化的交往中吸收他族文化的精華來優化自己民族的文化,進而又會出現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趨勢,全球文化也就會在沖突與融合的交互中走向與經濟全球化相適應的新階段。我們在文化建設中要積極吸取國際上的優秀文明成果。要尊重各國的歷史文化、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承認世界多樣性的現實。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這不僅是中國文化發展戰略的出發點和歸宿,也是經濟全球化趨勢下世界文化的發展方向。 將市場和計劃兩種體制文化有機結合起來,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在全球化進程中,市場經濟法則成為世界經濟規則和相同的制度語言。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發展,由市場經濟派生出來的與其相適應的價值觀念與思維方式等文化要素逐步得以確立,進而形成市場經濟體制文化。而與此同時,應當認識到中國長期以來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一些觀念,如重視社會公平的理念、大公無私的胸懷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並沒有過時,不僅不能被拋棄,還應該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予以發揚光大。在經濟全球化這一背景下,我們在制定社會主義文化發展戰略時,首先就是要將這兩種體制文化有機地進行整合,將市場經濟的優秀理念與計劃經濟的優秀理念有機地揉合在一起,形成有機統一的新型文化。 抓住機遇,實施經濟文化一體化戰略,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跨越。經濟文化一體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大趨勢。經濟發展離不開人的文化素質的提高,一定的經濟土壤必然生長出與之相適應的文化。文化產業已經成為當代產業結構中的重要一環,具有極大的經濟潛力,對於豐富文化生活、提高公民素質,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大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雖然取得了巨大成績,但由於自然、歷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與發達國家比較仍有較大差距。嶄新的經濟文化一體化發展模式為我國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跨越提供了現實的可能性。我們必須牢牢把握這一趨勢,大力促進我國經濟與文化的協調發展,著力培育文化力,提升經濟力,這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跨越的重要途徑。
3. 文化經濟的簡介
2000年奧運會在澳大利亞的悉尼召開。據報道,世界上11家著名大公司向奧運會提供了約6.5億美元,以換取廣告權等權利,全世界有1.5萬國際企業的經理人員到悉尼觀看奧運會,在悉尼開支高達30億美元之多。電視轉播費收入達到了創紀錄的14.8億歐元,體育場館的上座率高達91%,達到4.88億歐元,此外,奧運會的派生產品(如運動衣和奧運小旗)銷售額達到2.59億歐元,而悉尼的旅館業和餐飲業客人爆滿,主要旅館和飯店入住率竟然高達98%,到底它們賺了多少錢還不知道。奧運會使澳大利亞的經濟整體受益,悉尼奧運會組委會的一位領導人說,這屆奧運會的成功對澳大利亞經濟的促進作用將持續10年之久。奧運會促進舉辦國的經濟發展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而且其促進作用一次比一次更大,奧運會對於經濟的推動意義是一個突出的例證,表明文化經濟時代已經到來。 文化經濟可能的界定是滿足人們休閑需要的經濟以及實物經濟文化附加值增加的經濟。這是一個極其廣闊的經濟領域,日本學者日下公人在《新文化產業論》一書里粗線條地把文化產業劃分為三類:一、生產與銷售以相對獨立的舞台形式呈現的文化產品,如書籍、報刊、雕塑、影視等產品;二、以勞務形式出現的文化服務行業,如戲劇舞蹈的演出、體育、娛樂、策劃、經紀業等;三、向其他商品和行業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業,如裝潢裝飾、形象設計、文化旅遊等。文化經濟的火爆事例已經到處可見。
在「生產」這部分中,首先要搞清楚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各自的特徵;文化(藝術)產品(服務)的生產組織,在市場經濟格局下的分類,不同類型的生產組織各自的特徵以及市場主體地位的確立;生產資組織資金來源的回顧,使用的結果(效益);盡快建立一套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投資體系,其中包括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借鑒發達國家的某些作法、建立和完善社會贊助文化事業的法律法規等。
在「流通」這部分中,要探討和論述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文化市場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市場的運行機制;文化市場的管理;供求與價格,其中包括供求規律、價格與價值的背離、根據需求放開價格等內容;競爭與繁榮;扶植與引導;文化經紀人。
在「消費」這部分中,要探討和論述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生產與消費的辯證關系;文化消費的特點與作用;文化消費水平的高低是社會進步的標志;文化消費結構與文化產品結構;消費者權益保護。當然,文化經濟學的基本框架由生產、流通、消費這三大部分組成是否合適、科學和符合實際,這要由實踐來檢驗。 文化經濟的凸顯反映著社會巨大而深刻的發展現代社會財富的大量增加使多數人進入了「過剩經濟」時代,人們用於物質生活的開支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小,而更多的錢向非物質的方向,文化的、休閑的方向消費轉移。
還是在不久的從前,勤勞致富幾乎是個不容置疑的真理,而吃喝玩樂、遊山玩水在一般人眼裡卻是一種浪費,是有害於經濟發展的敗家子行為,但是現代社會的情形卻大不相同,這些被稱作為文化產業的經濟領域卻成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現代社會的各國都在縮短工作時間,據報道,美國、法國、德國等政府都認為,縮短工作時間將改寫經濟結構和提供最大的就業機會。
俄國學者弗拉基米爾·費奧多羅夫說,今天的工作佔去了我們生活的1/6的時間,社會學家們相信,再過10年到20年,假期將延長2個月到3個月。維也納玻爾茲曼大學校長塞爾曼認為,後現代的人類主要想的將不再是職業,而是自己的自由時間。勞動是為保證應有的生活水平和支付閑暇時間服務的。另據馬惠娣在《休閑產業是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文里提供的材料,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休閑的教授傑夫瑞·戈比預測,在稍後的幾年裡,經濟結構中休閑產業的從業人員將占整個社會勞動力的80%-85%。而華盛頓地區公共策略預測部主任莫利特則認為,休閑、娛樂以及旅遊業將成為下一個經濟大潮,並且席捲全世界,專門提供休閑的第三產業在2015年左右將主導勞務市場,休閑產業在GDP中將佔有一半的份額,在從現在到2015年這段時間里,新技術和其它一些因素可以讓人們把生命中50%的時間用於休閑。這樣的社會需要保證了文化經濟在未來社會中的地位將越來越重要。
美國學者約瑟夫·派因第二和詹姆斯·吉爾摩提出了體驗經濟的概念,他們敘述了經濟發展的過程有如小孩過生日的發展過程。在農業時代里,母親是拿自家產的麵粉雞蛋等材料,親手做蛋糕;在工業時代里,母親到商店裡買混合好的蛋糕粉回家,自己烘烤生日蛋糕;進入服務經濟時代,母親向西點店訂購作好的蛋糕。到了90年代的今天,母親不但不再烘烤蛋糕,也不再自己辦生日宴會,而是花上100美元將生日宴會外包給某家專門的公司,請他們為小孩辦一次難忘的生日宴會。於是,體驗經濟誕生。「體驗經濟」或譯為「感受經濟」恐怕大致說來就是文化經濟。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在50年代提出了需要層次學說,追求精神的滿足和個人價值的實現是熱門的高級心理需要,這方面的需要是無限的,為經濟發展開辟了無限的可能性。
4. 文化產業何時成為我國經濟支柱產業
文化產業近年有較快增長
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標志,是產業創造的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5%以上。從近十年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態勢看,2004年我國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為3440億元,佔GDP的2.15%,而2012年僅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創造的增加值就突破了1.8萬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了3.5%,我國文化產業實現較快增長,所佔比重不斷提高,正向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方向邁進。
1.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增加值實現較快增長
據國家統計局測算,2005年至2011年間,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增加值現價的年平均增速為23%,高於同期GDP現價增速6.6個百分點,法人單位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1.9%逐年提高到2011年的2.9%。2012年,我國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實現增加值18071億元,按同口徑和現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6.5%,比同期GDP現價增速高6.8個百分點。
2.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穩步提高
2012年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增加值與GDP的比值為3.5%,按同口徑計算,比上年增加0.2個百分點;文化產業對當年經濟總量增長的貢獻為5.5%。
3.產業構成保持相對穩定
2012年文化製造業法人單位實現增加值7253億元,比上年增長17.4%;文化批零業實現增加值1187億元,增長9.4%;文化服務業實現增加值9631億元,增長16.7%。文化製造業、文化批零業和文化服務業增加值占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40.1%、6.6%和53.3%,與上年39.8%、7%和53.2%相比無明顯變化。
4.新興產業迅速興起,成為文化產業發展新亮點
隨著網路、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動漫、網路游戲等新興文化產業迅速興起,成為文化產業發展新亮點。動漫產業產值自2005年以來年均增長率超過40%。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技術革新和功能拓展,互聯網和移動網路游戲類型日趨豐富,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12年達601.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8.3%。其中移動網游戲市場規模為65.1億元,同比增長68.2%,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5.文化產業投資和文化資源開發持續升溫,文化產業集群不斷形成
在國家政策引導和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下,文化產業高附加值的特性吸引了投資者的目光,大量資本和人力資源湧入文化領域。例如,一些長期從事金融、礦業、地產等領域的大企業開始將目光投向文化產業。2012年,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2011年回落3.4個百分點的情況下,文化體育娛樂業的投資增速反而上升了16個百分點,達到了36.2%。
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看出,近十年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規模從小到大,發展勢頭良好,整體實現了較快增長,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穩步提高,對整個國民經濟的貢獻逐年加大。
多因素疊加推動文化產業發展
1.經濟增長的多重效果
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對發展文化產業有多方面的意義。
第一,日益富裕起來的中國人正在重塑自己的生活。2001-2012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6%,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7.7%。文化產業既是中國發展後人們開創幸福生活的必需,也是中國人以新面貌自立於世界之林的重要標志。
第二,經濟增長的結果之一是政府和社會可以更多投資於文化領域。政府不但加大投入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而且增加公共財政對文化產業的投入力度。與此同時,大量社會資金也湧向文化產業領域。文化產業正被越來越多的人看作是新的投資領域。相對充裕的資金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
第三,近年來,各地政府致力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把加速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作為首要任務。這些戰略舉措最終指向了現代文化產業。
在已經進入工業化中後期的沿海地區和大城市,文化產業已經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人們認識到,文化產業不但可以成為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部門,而且具有其他產業所不具有的低消耗、無污染、效益好的特點,實體經濟需要文化經濟的補充和矯正,虛擬經濟、體驗經濟、知識經濟、符號經濟特別是文化產業,也就成為中國經濟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
2.文化體制改革有力促進了文化產業發展
一是文化體制改革區分了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推動一大批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成為合格的獨立市場主體,極大地激發了內部活力和市場競爭力,成為引領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截至2013年4月,我國共有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69.8萬家,其中經營性企業法人60.7萬家,公益性事業法人(包括社團、基金會)9.1萬家。
二是文化體制改革大力推動文化企業以資本為紐帶兼並重組、整合資源,支持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政策許可的文化產業領域,非公有制文化企業的積極作用日益發揮,文化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三是文化體制改革帶動了文化與科技、商貿、旅遊、金融等的深度融合,推動了文化業態更新和產業轉型升級,為文化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四是文化體制改革中不斷完善各項政策,持續加大財稅、金融、工商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為文化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法制環境和政策環境,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投入力度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文化產業良性發展的體制機制逐步建立,促進了社會主義文化全面繁榮發展,提升了我國文化軟實力。
文化產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國文化產業起步較晚,發展基礎仍不夠牢固,整體實力還不夠強,產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也比較多。主要表現為文化產業總量偏小,離支柱產業有不小的距離;文化產業在內容、科技、服務等方面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較突出,精品力作和知名的文化品牌較少;文化企業規模普遍偏小,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文化產業結構和布局不盡合理,區域、城鄉發展不協調現象仍然突出;文化產業政策體系尚不完善;文化產業人才短缺現象依然突出。
1.文化產業總量仍然較小,結構調整的壓力仍然很大
與發達國家比較,我國文化產業總量小,佔GDP比重低。從一些發達國家的相關數據來看,我國文化產業在「數量」和「質量」方面均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以美國、日本和韓國為例,美國的文化產業產值佔到GDP的24%,是出口的第一大產業;日本的文化產業佔GDP的比重超過10%,韓國的文化產業佔GDP的比重也超過7%。我國文化產業仍以中小企業居多,單位的人員規模偏小,文化產業集約化、規模化水平亟待提高。
2.文化投入總量仍顯不足
資金是否充足是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為了促進新興的文化產業發展,政府的資金支持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雖然各級財政對文化建設的投入不斷增加,但由於長期以來文化建設經費基數低、底子薄、基礎條件差,財政投入的增長與文化發展的需求之間仍有不小的差距,目前文化投入總量仍顯不足,文化產業發展基礎條件薄弱。
3.文化消費水平較低,動力不足
文化消費市場具有巨大潛力,但從實際情況看,這種潛力並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2年全國城鎮居民家庭消費支出中,人均文化教育娛樂服務支出比重僅為12.2%。2010年全國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中,人均文教娛樂用品及服務支出比重為7.5%。可見,城鄉居民文化消費的潛力還遠未得到釋放。
相對較低的文化消費制約了文化市場的發育,主要表現在一是居民的收入水平較低。無論是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還是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全國均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這是影響文化消費的主要因素;二是創新產品缺乏,全國的文化產品依然是在傳統之中徘徊,文化消費水平和消費層次較低,新興文化消費品和傳統文化消費品發展不平衡;三是文化產品的供給滯後。文化產品是文化消費鏈條的上游,因此文化產品的豐富度如何,文化產品的質量和數量等都深刻地影響著文化消費的發展。
4.多種因素仍制約文化消費空間的擴大
一是沒有時間消費。年輕居民、高收入居民、高學歷居民擁有豐富的文化消費需求,他們在各種文化休閑娛樂項目上的參與率顯著高於一般居民,然而休閑時間不足成了其文化消費最大障礙。
二是沒有錢消費,文化消費價格過高。一些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價格超出了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使得一般老百姓對文化消費望而卻步。
三是缺少合適的文化設施和活動場所。一些地區文化設施和場所離居民的需求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特別是鄉鎮和農村缺乏良好的文化消費環境,公共文化基礎設施薄弱。如圖書館以及圖書館的藏書、文化館及公共文化活動的組織開展、科技館及科技知識普及等不能滿足居民的文化需求。
四是隨著網路的普及,對書、報、刊以及電影市場帶來一定沖擊,而農村文化消費主要群體外出務工,對農村文化消費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文化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多種因素表明,文化產業作為新興產業和朝陽產業,市場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有利於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產業升級、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不僅切切實實地體現在增長速度上,更體現在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傳統產業升級的巨大推動作用上。
從文化產業的角度看,人口多體現為需求多、市場大的優勢。相對富裕的中國人,文化消費需求逐步釋放,是中國文化產業大發展的充分依據。加之中國文化消費還處於較低的水平,遠遠低於西方發達國家,人均消費潛力還沒有釋放出來。
文化產業在解決不同層次群眾的精神需求、解決勞動力就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等方面將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據有關專家測算,網路游戲對相關產業會產生1:10的帶動效果,它每賺1元錢,所帶動的產業鏈相關行業就能賺到10元錢,文化產業的吸金能力不容小視。相關研究發現,發達國家的家庭文化支出一般佔到家庭總收入的15%至18%。我國人均GDP目前已經突破6000美元,可以據此推算出文化市場大約有5萬億元左右的潛在需求,足見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空間巨大。
文化產業以創意為動力、以內容為核心,其發展主要依靠精神成果、智力和科技投入,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低,是典型的綠色產業、低碳產業,具有很好的可持續發展特性。同時,文化產業屬於高附加值、高回報產業,一個故事、一個人物形象可以轉化為出版物、影視作品、動漫遊戲、舞台演出等系列衍生品,只要消費者認可,就能在經濟收益上產生疊加效應,實現一次投入、多次轉化、持續回報。
文化產業涉及近百個行業,跨度很大,這些行業對資金、技術、人力資源的要求各不相同,差異也很大,因而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適合各種類型的企業、人群和資本的進入,既可以發展擁有高新技術裝備的現代化大型企業集團,也可以接納個體式的工作室或家庭式的生產作坊,既可以吸納掌握高新科技的高端人才,也能滿足具有一技之長的普通勞動者的就業要求。在經濟結構調整時期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對於吸納勞動力、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將會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5. 為什麼說文化產業是朝陽產業
文化產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
1、國外文化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
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經濟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經濟化已成為大趨勢,知識文化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文化產業已成為21世紀發展最快的朝陽產業之一,它與信息產業並稱為21世紀的兩大新興支柱產業,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兩個新亮點。
當今世界范圍內出現的文化與經濟相互融合的趨勢,使經濟增長中文化的推動力越來越突出,經濟競爭中文化因素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正是文化與經濟的相互滲透,推動形成了以文化資源為基礎、以創新為發展動力、以科技文化和人才為重要生產要素的文化經濟。文化經濟文化含量大,附加值高,創新性強,品牌效應顯著,開拓和佔領市場的能力強,對其他產業的滲透力大,具有很強的擴張能力和持續發展力,競爭優勢明顯,是內涵式集約發展的集中體現。另一方面,文化在與經濟的結合中形成了新的發展形態即經濟文化,使自身獲得了高速發展的驅動力。
文化產業的發展已成為全球經濟新的增長點。一部《泰坦尼克號》或《獅子王》,竟能創下十幾億美元的票房價值,可與我國幾大產業的利潤相匹敵。其所依靠的,不過是一點新穎的創意和簡單的三維動畫技術。而美國的視聽產品是僅次於航天航空的第二大出口產品。日本的娛樂業發展迅速,日產游戲軟體充斥市場,其年產值早在1 993年就超過了汽車工業的年產值。韓國在亞洲金融風暴中,經歷了驚濤駭浪的考驗,使其平安涉險的救星也是文化產業。韓國的影視、歌曲,造成了沖擊全球、勢不可檔的「獵獵韓風」和「滾滾韓流」。英國文化產業的年產值將近60億英鎊,從業人員約佔全國總就業人數的5% 。在許多發達國家和地區,居民文化消費已佔據總消費額的30%以上。有跡象表明,當前這種方興未艾的文化產業正在向休閑產業過渡和轉型。到2015年,預計美國的休閑產業將占他們全部產業的50%,因此,也可以說文化產業是休閑產業中最重要的產業。
2、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現狀與存在問題
我國文化產業雖然起步較晚,但卻在團知短時間內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經過20多年的培育和建設,我國文化產業已經初具規模,初步形成了包括新聞出版業、廣播影視業、音像業、演出業、娛樂業、藝術培訓業、文化旅遊業、群眾文化業、圖書館業、文物業、博物館業、會展業、廣告業、咨詢業、博彩業、競技體育業、網路業等在內的綜合型文化產業體系,這些已經成長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的產值佔GDP的比重不斷提高。
發展文化產業,首先可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隨著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必然會日益增強,這就要求我們在大力發展物質文明的同時,積極進行文化建設。其次,發展文化產業是產業結構升級優化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我國文化產業是建立在中國獨有的文化資源基礎上的產業,在全球市場競爭中有著自己的優勢。文化產業是朝陽產業,與高新科技緊密相連,又可以容納大量勞動力,解決就業問題。因此,文化產業必將成為21世紀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和最重要的增長點。其三,發展文化產業是應對加入WTO挑戰的需要。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加入WTO後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一樣,既迎來了大好機遇,又面臨著嚴峻挑櫻茄戰。中華文化如何永葆其生命力和吸引力,發揮其創造力和影響力,昂首闊步走向世界,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這是必須做出回答的一個大問題。當今世界,文化、經濟和政治相塌頌消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跨國文化產業集團的影響和滲透越來越強;信息技術和網路手段在文化產品開發和傳播中的應用更加深入和廣泛。中國加入WT0後,擴大了文化市場的准入范圍,允許國外文化資本和文化產品、文化服務進入國內市場,都已經成為事實。對此我們不能漠然視之,不能無所作為,必須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轉變觀念,迅速行動,把自己的文化產業做大做強,把自己的文化產品做多做好,把自己的文化服務做優做全,以此來應對外來資本和外來產品的沖擊,抵制西方文化的負面影響,使我們在激烈競爭中爭得主動和有利的地位。
6. 如何發展文化產業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
(1)大力實施文化產業空間戰略。鼓勵和支持我國東部地區,也就是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和海南等地優先發展高科技的文化創意產業,完善專業化、富有創新活力的產業集聚,加快創新型城市的升級和功能再造,建設世界性的文化創意中心城市。為又好又快的實現這一目標,政府應重點扶持文化產業的高端部分,促進高科技和創意結合的新興數字化文化產業的發展。對於我國中西部地區,政府應促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涵養文化生態,重點發展依託於獨特地方文化的文化旅遊、文藝演出和文化產品生產。
(2)借文化產業與高新技術結合之機實施我國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戰略。雖然這些年來我國政府積極致力於文化產業的技術改造,將網路技術、信息技術、智能化技術、數字化技術等諸項新技術引入文化產業,但是這種行動並沒有上升到戰略高度,人們並未意識到這些高新技術為我國文化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迅速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甚至超越世界先進水平提供了一次難得的機會。這種認識上的不足,勢必體現為對文化產業與高新技術結合的投入不足,體現為投入行動的無系統性。為此,我國政府應該盡快制定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戰略,以戰略引導文化產業的技術升級。
(3)設計科學高效的財稅信貸支持體系。
第一,提高政府對文化消費的財政支持力度。國際經驗和國內實踐證明,文化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產業的發展,常常離不開政府對於文化消費活動的補貼。文化產業本身的發展,沒有文化市場的發展是不可能的;而且文化市場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政府補貼是拓展文化市場的重要手段。我國文化市場空間受制於民眾有限的購買力水平,難以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提高文化消費的財政補貼已經成為我國文化界的一致認識與心聲。
第二,鼓勵文化內容出口,建立文化內容出口退稅制度。
第三,對文化企業、文化園區和文化基地實施優惠性的土地政策。
第四,鼓勵金融機構為文化企業提供貸款支持。
(4)深入推進文化產業的行業結構優化工作。大力推動以市場手段為主,行政手段為輔的產業兼並重組,提高市場集中度,打造規模大、專業化、實力強的文化企業集團,促進龍頭企業的形成;以政資分開、政企分開為手段,促進文化企業的跨地區並購和經營,改變文化產業和市場的地域分割和地域壟斷的局面。
(5)針對不同產權類型和規模的企業實行不同的政策。具體而言:
第一,加大對中小型文化企業的支持力度,將扶持中小型文化企業作為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戰略措施來抓。近幾年來,我國以製造「文化航母集團」為目標,將大量資金投放在大型國有控股企業上。但是,正如德國的經驗所顯示的,在文化經濟中,中小企業是解決就業問題的主要部門。不僅如此,文化產業還有其特殊之處。由於文化產品和服務既有標准化、規模化、大眾化的要求,也有區域性、差異性、小眾化的特點,比起一般產業,文化生產單位更為豐富多樣,文化企業、社會組織、個體都能成為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而且相互不可替代。那些為不同的受眾群體提供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文化企業,小而精幹反倒是其優勢所在。此外,文化產品對獨創性要求很高,很多情況下一些文化生產單位常常以個體或人數很少的創意團隊完成。在我國,大學生就業難在當前乃至未來若干年裡都將是一個突出的問題,但是對於第三產業——尤其是文化產業而言,大學生正是產業發展的巨大資本,是我國的優勢所在。不過,想要發揮這部分人力資源的巨大潛力,政府必須加大對於中小文化企業的扶持力度,為這類企業的創辦和發展保駕護航。倘若政府能做好這方面的工作,那麼不僅能顯著緩解我國的就業壓力,而且將會化負擔為優勢,借機迅速實現我國文化產業的大發展和文化的大繁榮。就這個取向而言,國際經驗和我國香港地區的經驗都證明,企業孵化器是達到扶持中小企業成長的有效方式,借孵化器為中小文化企業提供財政資助和服務資助。因此,在「十二五」期間,我國應該尤其關注中小型文化企業,首先要賦予中小型文化企業以合法地位,然後通過建立企業孵化器的方式,向這類企業在政策、資金配置和服務方面給予廣泛和有效的支持。另外,政府可以通過建立文化企業的稅收優惠制度來鼓勵文化小企業發展。具體來說,我們建議,對於雇員5人以下,或者銷售收入50萬元以下的文化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
第二,在財政扶持上打通體制內外。政府要跳出國有、民營的界線,不再將做大做強文化企業的目標僅僅寄託於國有文化企業,而是從更廣闊的范圍內推動這一目標的實現。只要具備做大做強的實力,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政府都可以扶持。民營文化單位其實是中國文化產業包括文化市場培育的最基礎的群體,面對壟斷的渠道,民營企業的議價能力非常弱。在財政對產業資金進行分配的時候,應該有所傾斜。為此,政府應該改變扶持對象遴選標准,一方面不再強調產權的國有屬性,另一方面強化對企業實力的要求。由於目前一方面國有企業集聚了大量優勢的資源,另一方面民營企業更具活力和發展潛力,作為一項臨時的平衡性措施,在「十二五」早期,政府還應該適度偏向民營企業,給予民營企業更多的支持。也就是說,在設計扶持對象的遴選指標體系時,給予民營企業更高的權重。
第三,加強對國有文化企業的監管。國有文化企業是行業壟斷的主力軍,因此加強對這類企業的監管,構成在文化產業避免壟斷、創造公平競爭環境的重點。對於「事業體制,企業運營」的國有文化事業單位,堅決剝離其經營性業務,使其轉變為純粹的事業單位。
(6)設立創意產業扶持基金。建立國家和省市三級文化發展基金,文化發展基金占政府支出比例的1%~3%左右。鼓勵企業、機構和個人設立文化發展基金,按非贏利機構進行注冊和管理。鼓勵文化風險投資。研究和建立促進文化投資的稅收和融資機制。
(7)延續《「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綱要》的措施,繼續促進數字技術、網路技術、智能化技術在文化產業的應用,提高文化產業的科技含量。
(8)針對不同的文化產業領域,除了實施技術改造升級工作之外,我們還建議:在電影和舞台表演領域,應盡快打造中國自己的全國票務網路系統,盡快制定和實施電影分級制度。建設覆蓋國內大中城市的票務銷售網路,可以把對國家文化安全具有戰略意義的終端市場把控在我們自己手中,有利於中國文化產業鏈的健全與發展,有利於扶持國有院團增強市場能力、擴大市場份額,有利於整合集成中國的文化資源和文化生產力,從而形成中國文化產業的強大國際競爭實力。電影分級制度的實質是對電影審查標准化、透明化的期待。長期以來,我國都沒有實行電影分級制度。雖然已經多次有人提出應該建立這樣一套機制,但是這一制度遲遲不見出台。我國對電影的審查就是通過對電影中某些鏡頭的刪減以達到讓所有年齡觀眾都可以觀賞的目的。所謂「眾口難調」,這種「老少咸宜」的要求對電影創作構成顯著的制約。由於目前電影內容的貧乏直接導致觀眾對影院的冷淡態度,如果分級實行,則電影創作會有更大的空間,畢竟分級制度能照顧到更多層次觀眾的口味。
7. 文化如何推動經濟
文化能否推動經濟?答:文化能夠推動經濟。把文化建在市場上,大力倡導先進文化,大力推進文化創新,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內容。若果能有什麼具體解析或者事例?答:文化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當今,文化已成為推動市場發展和市場革新的內在動力,在21世紀經濟全球化浪潮中,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增長、經濟的振興,對國家或地區文化競爭力的依賴性越來越強。促進經濟的快速協調發展,不僅要進行相應的經濟體制改革,而且必須提升其文化競爭力,這是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選擇。文化對經濟發展的推動、引導和支撐作用已越來越明顯。
馬克斯.韋伯的看法是對的:「如果說我們能從經濟發展史中學到什麼,那就是文化會使局面幾乎完全不一樣。我們應從更廣泛的經濟繁榮的決定因素來理解文化的作用。」而且韋伯把東西方社會所以會走上不同發展道路的決定性因素歸結到彼此不同的傳統文化,在經濟發展中文化的作用領域為我們展開了一個新的視角。
一,提升文化競爭力是內在要求,是提高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必然選擇。
黨的十六大報告要求全黨同志要深刻認識文化建設的戰略意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繁榮。報告指出:「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這是對信息時代世界發展新趨勢和新特點的敏銳反映和准確把握,是對文化認識上的新概括和新表述。在當今經濟全球化浪潮中,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增長、經濟的振興,對國家或地區文化競爭力的依賴性越來越強。促進經濟的快速協調發展,不僅要進行相應的經濟體制改革,而且必須提升其文化競爭力,這是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選擇。為此,十六大報告向全黨提出了文化的戰略任務:完善文化產業政策、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增強我國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所謂文化競爭力,概括地說,就是各種文化因素在推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中所產生的凝聚力、導向力、鼓舞力和推動力。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文化創新能力。同其他領域的創新相比,文化創新更具有特殊的意義。創新是文化的生命,文化產品有無競爭力,主要取決於文化創新;二是文化產業的科技含量。文化產業的興起,把科技、市場和文化結合在一起,賦予文化新的發展形態。文化產業的競爭越來越多地表現為科技實力競爭。大力發展高科技媒體及相關產業,推進文化產業與高新信息技術的聯姻,才能提升文化產業的競爭力;三是高素質的人才。無論是推動文化創新,還是應用高新技術發展文化產業,都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因此,提升文化競爭力的根本之點在於構築發展文化產業的人才高地。
隨著科技經濟的發展,文化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經濟與文化的融合已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一種趨勢,文化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越來越高。在我國,不僅經濟發展需要文化來支撐,而且文化產業本身也已成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文化與經濟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使文化與經濟的發展呈現出明顯的一體化趨勢。顯而易見,文化競爭力是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因此,增強一個地區的競爭力,不單是要提高區域經濟的增長能力,而且應該是經濟、社會、文化和自然的協調一致的發展能力的全面提高,尤其是文化競爭力的提高。
二,知識經濟與文化產業的發展。
知識經濟是高技術與高文化相結合的經濟。當今時代,具有競爭力的商品和勞務,不僅具有高技術含量,也具有高文化含量。提高商品和勞務的文化含量同提高其技術含量同樣重要。提高商品的文化含量是創造高附加值產品的重要途徑。在提高商品和服務的文化含量中,注重弘揚民族文化,創造出具有我國獨特風格和特色的商品和服務,不僅可以增強我國的國際市場競爭力,而且可以擴大中華民族文化的世界影響力和吸引力。伴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人們在消費其他國家的商品和服務時,也就潛移默化地受到濃縮其中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等文化因素的影響,文化的主體性問題同樣將在商品和服務的貿易中突顯出來。
文化產業是當代人類社會新的社會財富的創造形態。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的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中,文化產業的比重日益增大,文化產業現已成為一些發達國家擴大對外貿易的主導型產業和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發展文化產業已成為擴大就業的重要途徑。有的人認為,「文化投資即是就業投資,因為投資與就業之間的最佳途徑就是文化。」積極採用新的科學技術成果,發展新的文化產業形態,已成為新的經濟文化增長點,高科技成果對文化產業的滲透和改造越來越明顯。向數字媒體轉移是將傳統文化資源開發為經濟資源的必要步驟,實質上是為空前規模的產業整合準備條件,具有巨大的經濟意義。
當今,跨國文化產業集團的影響日益增大,滲透力越來越強,跨國文化資本的全球流動和在資源配置分工的巨大作用,已經成為影響國際文化產業格局的變動、世界文化市場的走向、國際文化秩序和文化關系重組的重要力量。面對這種形勢,一個國家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壯大,關繫到民族文化的生存和發展,關繫到國家的文化安全。中國文化是一個有鮮明特色的文化,上層建築是不斷隨時代的發展的需要而變動的,我們是有能力隨著經濟基礎的發展而產生與其相適應的上層建築的。
三,文化因素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1,文化與經濟從來密不可分。文化與經濟是人類所創造的財富中的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即文化是整體,是物質財富、經濟財富的總和,經濟只是其中之一。生產力越發達,經濟與文化的關系就越密切。從這個角度說,今後的經濟是文化經濟。經濟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文化的競爭。如果中華民族在文化問題上變得自覺了,對中華文化的來龍去脈搞清楚了,並且把中華傳統文化和現代化結合好,可以預見中華民族在未來的民辦經濟地位一定是舉足輕重的。從另一個角度說,只有發達的經濟而沒有先進的文化,並非真正的強大;如果只談經濟,不談文化,經濟的發展也難以持久。
2,文化滲透於經濟的全過程。從經濟活動中的人到對經濟活動的處理,從產品的設計、生產到產品的交換以及使用,無不滲透著文化,因為經濟的全過程都是人的活動。馬克思說,勞動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動引起、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物質變換的過程。簡單地說,就是人主動地採取一種運動,用它來改變人和物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歸根結底也是在勞動當中產生的。而中央在決策過程和操作方法上也滲透著豐富的中華文化,在思維方式里包含了很多中華文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我們不僅看到物與物、實際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系,更看到了中國社會人與物、人與人的關系。單就小平同志所說的「社會主義初級階級」這幾個字,就滲透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3,經濟全球化下的文化自覺。現在,經濟全球化和科技現代化風行世界,這既會給各國帶來快速快速發展的經濟和良好的效益,也有可能帶來文化一體化的問題。如果抹煞了民族特性,經濟肯定會萎縮。這個問題在年輕人身上表現得比較集中,一旦民族文化衰落、消亡了,民族也就名存實亡了。因此,文化自覺的問題在當代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而緊迫。
4,文化自覺之後經濟活動中的文化因素。當人們對文化有了自覺意識之後,就會注意經濟活動中的文化因素,透視它,體現它。經濟活動中的文化因素,應該包括文化的各個層次。人們通常所說的企業文化是亞文化中的一支,現在企業提倡的所謂文化,基本上只來自經濟本身,甚至是企業本身的需要。這個問題比較普遍。只有把民族文化傳統和時代環境相結合,才是骨子裡的文化
文化並不是隨經濟亦步亦趨地發展。文化有自己的獨立性,一旦形成,就有其相對穩定性。文化除受經濟的根本作用外,還受歷史積淀、傳統演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一個地區過去經濟發達,後因多種因素落後了,其文化影響力仍可能因慣性持續很長時間。一般來說,先進的文化造就發達的經濟,落後的文化只能伴隨著貧困的經濟。
經濟與文化一體化是當代社會發展的大趨勢。現代市場經濟絕不是沒有主體的單純經濟運作過程,而其主體就是具有健全的經濟理性和道德約束的人。經濟發展離不開人的文化素質的提高,一定的經濟土壤必然生長出與之相適應的文化。文化產業已經成為當代產業結構中的重要一環,雖屬第三產業,但又依託一、二產業,具有極大的經濟潛力,對於豐富文化生活、提高公民素質,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大作用。
當今世界正逐步進入文化經濟時代。在這個時代,文化與經濟已經密不可分,經濟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經濟化已成為重要的全球趨勢,文化對經濟發展的推動、引導和支撐作用已越來越明顯。大到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的制定,小到企業生產管理和名牌產品的創立,既是經濟活動也是非常復雜的文化活動,需要文化的力量和智慧。甚至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產業結構特點,都凸出相當的文化背景和人文因素。在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是經濟建設課題,也是社會科學文化建設課題。沒有文化的協調發展,經濟倫理和經濟規范確立不了,經濟建設就難以搞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建立不起來。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現代市場經濟就是文化經濟,就是知識化經濟,就是文化知識作支撐的經濟。發展文化經濟,提高企業及其產品的文化含量,提升產業結構的文化層次和品位,已成為提高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重要途徑,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生產力發展的內在動力。我們必須十分注重經濟增長的文化內涵,進一步發揮文化因素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發展文化產業,不斷提高產業層次和經濟發展質量,為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強大的文化動力。
1. 地域間的文化比較是商品生成的原因。
2. 地域文化現象異地後轉化為經濟現象,民族特徵異地後轉化為商品特徵。
3. 不論地域性或世界性,社會文化條件直接決定、作用於經濟條件。
4. 文化條件若不應用於經濟改造,文化在潛隱狀態中以內因方式的交流——兼容性運作將如竭澤而漁;反之亦然。
5. 文化在組織與社會(不論是企業、國家、國際、世界)中的價值與意義是與經濟相聯系時才出現的;反之亦然。
6. 經濟生產的無限性將阻遏文化的交流——兼容性深層次運作,對文化有病態作用;反之,文化的病態(如俗化)使市場與生產變得有限。
7. 世界市場的范圍包括文化市場與經濟市場。
8. 文化的交流、溝通、利用是經濟進步的必由之路,文化的兼容是經濟的發達之路。
9. 本體上,視時代性的歷史條件不同,經濟決定文化或文化決定經濟,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
本源上,文化決定經濟——生活總是生產的前提,文化交流總是生產與市場的前因。
10. 文化與經濟的協調程度是社會進步程度的兩個外在統一的標志,而且是古今中外評價、衡量社會成熟程度的唯一標准。
11. 文化與經濟在同一層面上構成社會結構中的「實態」框架。
12. 在以文化關系或經濟關系為標準的社會發展史中,文化與經濟的關系構成歷史的一個環節。如,(地域性)自然文化——政治文化——經濟文化——共產文化;(地域性)自然經濟——政治經濟——文化經濟——共產經濟。
13. 文化力與經濟力的合力是政治力——政治是文化與經濟的關系的辯證表現。
8. 在促進社會就業中,政府應該怎麼樣履行職能
(1)政府要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要規范人才市場,自覺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協調人悉尺咐民利益關系。
(2)政府要履行組織經濟建設的職能。大力發展經濟,促進就業,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提供就業信息,鼓勵、支持人們就業和再就業,完善勞動力市場。
(3)睜純政府要履行組織文化建設的職能。加大就業培訓,推動勞動者技能培訓。
(4)政府要履行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努力改善勞動就業和自主創業的環境,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
(5)政府還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困飢、對人民負責的原則。堅持依法行政,科學民主決策,自覺接受監督,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
9. 農村勞動力就業影響因素及對策
農村勞動力就業影響因素及對策【1】
摘要: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問題關梁森歷繫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和穩定,一直是國家重點關注的重大問題。
本文詳細分析了橡搜中國農村勞動力就業的情況,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農村勞動力;就業;建議
轉移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一直牽動著國家的政策,是一個重要的戰略問題,這不僅直接關繫到是否可以從根本上對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進行解決,而且也關繫到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城市化進行,這和實現社會正義,公平也是相一致的。
要充分認識解決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的重要性,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實現現代化進程中,農村勞動力就業因素,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一、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農業增收和農村繁榮的主要方式。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大部分的工作都可以用機器來完成,而機器又要比人方便的多,這樣就在農村形成了勞動力剩餘。
近年來,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農政策,進行新農村建設,農民收入也在逐步增長,但仍然低於城鎮居民收入,農村發展仍然是有限的,大量的農村勞動力流動。
2.促進城市建設和繁榮的重要力量
30多年的改革開放,農民們開始在鄉鎮企業就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低成本勞動力,可以說,農民工對城市建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是城市化進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3.城市化,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
農業勞動力向城鎮轉移,這是世界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現代化的共同趨勢,。
在中國加快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過程中,出現越來越多的盈餘的農村勞動力,這些勞動力大量的在城市和農村之間流動,我們必須站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按照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目標,使農村剩餘勞動力的有序的進行轉移。
二、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要問題
1.城市和農村仍然存在就業體制上的障礙
戶籍制度一直是勞動力轉移的瓶頸,農民和商業城市的工人不能獲得平等的社會地位,也不能平等就業,也得不到同等待遇。
改革開放以來,戶籍制度已開始淡去,但至今仍沒有戶籍制度的深化改革。
2.農村勞動力就業水平低
農村人的文化素質相對較低。
文盲的有,小學文化的有,初中文化的有,半數以上的幾乎沒有任何的教育,或者沒有參加過任何的培訓,這種情況造成了人員素質的低下。
由於文化素質和技能水平的長期水平低,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其中大部分工作是城市工人不想乾的厚,重,臟,累的活。
農村勞動力就業的穩定性相對較差,農村的迴流現象較為嚴重。
3.農民工工資水平低
盡管,近年來,農民工工資有所增長,但是在物價增長的同時,這些增長就顯得微不足道了,比例計算下來,工資還是沒有增長。
4.工人權利難以保障。
目前,一些行業依然較為嚴峻是農民工工資的拖欠。
尤其是到中國的農歷新年,農民工聚在一起,去到主管部門去討債,成為一個熱門話題。
農民工勞動合同的比例很低。
簽署勞動合同,按照基本勞動權利,保護農民工合法權利,有半數以上的農民工都沒有簽訂勞動合同。
5.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突出
農民工一般都不會參加社保,即使參加了,整體的水平還是比較低。
外來務工人員的整體水平較低,參與社會保障的比例很低。
三、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春顫建議
1.深化結構改革,逐步消除體制性障礙
(1)深化戶籍制度改革。
城市和農村戶籍制度,是對農民工不公平待遇的根源。
目前,一些小城鎮的戶籍制度已經放開,上海,廣州等城市也紛紛推出了新的戶籍制度,但戶籍作為一個整體的改革仍然是一個很長的路要走。
逐步實行戶籍放開的政策,保護農民工和城鎮居民平等地位,為城鎮居民的發展創造平等的生活條件。
(2)改革勞動就業制度。
政府應該對現行的就業制度進行改革,統一城鄉就業政策,對體制和政治上的障礙進行消除,使農民工與城鎮職工享受同等待遇。
戶籍制度改革和社會保障體系是密切相關的。
提高農民工參與各項社會保險的覆蓋面,保障農民工勞動力轉移。
2.完善農村勞動力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
完善勞動力市場,建立統一的城市和農村地區就業服務體系,從內到外,公開競爭,公平有序的市場體系,充分發揮市場監管方面的作用和農村勞動力的基礎性作用。
要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就業服務體系制度化。
切實維護勞好農村勞動力的權益,在企業實現平等的就業權利,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3.繼續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渠道
(1)城市和農村地區,不同地區的長期就業機會之間的發展不平衡,發展鄉鎮企業和區域經濟,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在轉移,因此,要鼓勵區域流動的農民進入大中等城市就業的同時,我們應該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繼續推動該地區的經濟,努力擴大就地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
(2)中國人口眾多的地區,主要集中在大城市。
城市規模過大,勢必會帶來一系列問題,如就業,教育,法律和秩序,交通,環境等。
此外,由於在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高,能夠吸引農民到城市定居,是不同類型的小城鎮和中小城市。
促進農民有序轉移到城鎮,要堅持以小城鎮和中小城市協調發展,逐步形成合理的城鎮體系。
(3)鼓勵返鄉農民工自己創業。
農民返鄉自己創業,在成功創業以後,企業又可以吸納更多的農村剩餘勞動力,這樣就可以改善農村的就業環境,緩解農村就業方面的壓力。
(4)提升農村勞動力的素質
人員始終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加強人員的素質培訓和知識教育,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綜合素質。
這樣可以適應工業化進程,加快城鎮化速度,為了適應農村廣大勞動力的轉移的需要,應該大力開展職業培訓以及以技能為主導的農民工的培訓工作。
參考文獻:
[1]邵來軍:“六大惠農工程”促轉移就業[J].中國培訓,2011,(05).
[2]胡衛東:做好就業服務工作 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J]. 山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2011,(09).
安徽省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影響因素及解決對策【2】
【摘 要】 安徽省農村勞動力數量呈不斷上漲趨勢,隨之帶來的勞動力就業問題日益突出,勞動力供求矛盾一時難以解決,如何尋求有效方案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成為當務之急。
在分析安徽省農村勞動力就業現狀的基礎上探討影響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因素,然後基於這些因素,提出一些解決安徽省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的意見建議。
【關鍵詞】 農村勞動力;就業;現狀;影響因素;解決途徑
近年來政府不斷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農業,解放了大批勞動力,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但隨著耕地面積的銳減,農村存在嚴重的勞動力剩餘及就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
如何消化吸收這部分勞動力,引導他們進行深度開發和向非農產業有序轉移,成為現在的中心任務。
安徽省作為農業大省,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
隨著經濟改革的調整,出現了大量的剩餘勞動力。
他們在就業中存在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國整個農村勞動力就業面臨的基本情況,因此對安徽省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的研究具有極強的代表性和廣泛適用性,其意義十分重要。
一、安徽省農村勞動力就業的現狀
(一)農村勞動力資源基本情況
2009年末,安徽省鄉村人口總量為3550萬人,其中家庭勞動力為3053萬人。
農村家庭勞動力資源中,不識字或者識字很少的佔10.6%;小學文化程度的佔21.2%;初中程度的佔54.9%;高中程度的為9.3%;中專程度的佔2.3%;大專及大專以上佔1.7%。
(二)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
從總體來看,第一產業勞動力作為農村勞動力主體的傳統就業格局沒有改變,第二產業勞動力已佔一定比例的份額,第三產業吸納農村勞動力雖較以前有所提高,但仍相對不足。
(三)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情況
近年來,安徽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鎮和發達地區轉移異常活躍,異地務工、經商者增多,人口流動頻繁,人戶分離現象普遍。
外出流動人口流量大、分布廣,且以經濟性流動為主。
省際流動規模居高不下,已成為全國有名的外出流動人口省份之一。
安徽平均每年外出流動人口保持在400萬人以上,其中省外流動比例每年在50%以上。
二、影響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因素分析
(一)政治因素
安徽省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嚴重製約城鄉統一開放的勞動力大市場的形成。
二元戶籍管理制度雖不能完全阻止農村勞動力進入城市,但是卻將城市勞動力分割成本地勞動力和外來勞動力兩大類型。
進入城市的農村勞動力絕大多數始終未能被城市真正接納,而是在這一過程中演變成為一個特殊的城市“邊緣人”群體,人為的限制了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規模。
(二)社會文化因素
從國家統計年鑒來看,安徽省農村勞動力文化程度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近年來,受過高中以上教育的農村勞動力雖然有所增加,但數量仍然不多。
隨著社會的進步,特別是第三產業的崛起,需要大批量的具有較高素質的農村勞動力進城就業。
而農村轉移的勞動力因為文化水平不高從事的是那些又臟又累的簡單體力勞動,工作很不穩定。
同時農村勞動力培訓機制不健全,很少有為農民服務的培訓機構,不能滿足農村勞動力就業需求。
三、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的途徑
安徽省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不可能單憑某一項政策或者專項措施就能夠解決,必須採取綜合的、多元的、配套的政策和措施,多層次、全方位的拓展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空間,真正緩解農村勞動力就業壓力。
基於對上述影響農村勞動力就業因素的分析,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發展農村經濟,提高農業的就業吸納能力
1.反彈琵琶、錯位發展,做大做強農業
就目前實際情況來講,安徽省農村剩餘勞動力隊伍在不斷壯大。
而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大部分剩餘的農村勞動力還只能在農業上就業。
要使這部分勞動力資源能得到合理利用,就必須大力拓展農業就業空間,大力發展農村產業化經營。
因此安徽省應立足農業大省優勢,圍繞“農”做文章,以當地資源開發利用為基礎,把優化農產品質量、優化農村經濟結構、優化農業區域布局作為戰略性調整的重點,利用高新技術發展農產品,對農業主導產業實行多層次、多環節、多元化的.優化結合,拉長農業產業鏈條,逐步形成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
2.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和第三產業
安徽省應繼續大力發展中小、鄉鎮企業,積極推進鄉鎮企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扶持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拓展農村非農就業空間,搶抓機遇,迎難而上。
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促使鄉鎮企業和第三產業向縣域或縣域內城鎮集中,使農村的人才和技術相對集中形成生產優勢,做大城鎮經濟。
在充分發揮工業部門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同時,還要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
不斷開拓農村資金和勞動力要素市場,把通訊、保險、信息服務、技術服務等行業作為重點,積極推進新興行業的發展,促進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
(二)完善就業政策,充分發揮政府職能
1.形成統一的就業服務體系
安徽省是勞動力輸出大省,但長期以來,農村勞動力的輸出多以自發的形式為主,缺乏有效的組織,外出務工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隨意性、盲目性和無序性,增加了轉移就業的成本。
政府要加強管理,為農村勞動力提供就業指導,發展多種形式的就業中介組織,盡快形成包括信息咨詢、職業介紹、就業培訓、就業指導、城鄉統一的就業服務體系。
2.戶籍制度改革,形成統一的勞動力市場
為了更好的實現農村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促使其充分就業,安徽省委省政府應加大戶籍制度改革的力度,逐步消除城鄉戶籍管理分割狀況,開放城鄉戶口遷移限制,真正做到城鄉居民在發展機會面前地位平等,獲得統一的社會身份,從而形成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3.進一步完善土地流轉制度,物盡其用
政府應鼓勵農民在自願的基礎上,通過轉包、轉讓等辦法,實現土地經營權的有償轉讓,也可以把土地經營權交回集體,集體統一進行招標,把經營權同種植能手合作,並取得合理補償。
同時進行土地制度改革,有組織、有領導的推進拍賣荒山、荒丘、荒溝的使用權,促進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緩解人多地少的矛盾,解決農民外出務工的後顧之憂,促進勞務輸出,緩解農村就業壓力。
(三)加快發展小城鎮,擴大非農就業
安徽省作為傳統的農業大省,儲備了豐富的農村勞動力。
通過加快新興城鎮的建設,有助於提高農村地區非農工作機會,為農村勞動力和農業人口的轉移拓寬了空間。
通過發展小城鎮,把農村富餘勞動力壓力轉變為發展工業的動力,有利於降低農民進城的門檻和轉移工作的難度。
同時也促進傳統的二元結構向一元制城鄉一體化發展。
(四)發揮自身優勢,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安徽的發展優勢可以總結為四點:首先是地理位置優越。
地處皖江城市帶,屬於泛長三角地區。
其次勞動力資源豐富。
三是徽商文化的傳承和影響將引領安徽經濟的快速崛起,歷史證明,安徽的經濟文化曾經影響過中華大地。
四是以黃山為主的豐富的旅遊資源。
大力發展旅遊業將成為未來安徽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五)不斷提高農村勞動力的自身素質
安徽省農村勞動力的整體文化水平較低,缺乏職業技能。
為了滿足大城市對農民工勞動技能的要求,在加強農村基礎教育的前提下,應進一步對農民實施繼續教育。
發展農村成人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形成開放式的、多層次的成人教育體系,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增強他們自主擇業的能力,從根本上有助於農村隱性失業問題的解決。
參考文獻:
[1]黃丙志.農村勞動力轉移與社會保障[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13-17.
[2]崔占峰.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問題的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5.
[3]羅明忠.農村勞動力轉移:決策、約束和突破[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8:5.
[4]Lews,W.Arthur.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J].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22:139-191.
[5]陳爽,張艷,扈立家.農村勞動力就業選擇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農業經濟,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