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文化自信的理解
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並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
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
我們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持文化自信」;要引導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天人合一」、「天下為公」的社會理想,「以人為本」、「民惟邦本」的治國理念,「載舟覆舟」、「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止戈為武」、「協和萬邦」的和平思想,「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處世之道,「儒法並用」、「德刑相輔」的治理思想,「和為貴」、「和而不同」的東方智慧,一直是中華民族治國理政的思想淵源。甚至,我們正努力建設的小康社會的「小康」這個概念,也是出自《禮記·禮運》,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追求的理想社會狀態。
這些千百年傳承的理念,已浸潤於每個國人心中,成為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構成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正如習近平所說,中國傳統思想文化「體現著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在生產生活中形成和傳承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等,其中最核心的內容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在修齊治平、尊時守位、知常達變、開物成務、建功立業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有別於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
我們有鮮明獨特、奮發向上的革命文化。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鋒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奧運精神、抗震救災精神,這些富有時代特徵、民族特色的寶貴財富,脫胎於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同時又在新形勢下不斷進行著再生再造、凝聚升華,從而為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文化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⑵ 談一下你對文化自信的認識和理解
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這些問題。在面對這種問題時,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要統一思想,統一步驟地,為了根本解決你對文化自信的認識和理解而努力。今天,我們要解決你對文化自信的認識和理解,就我個人來說,你對文化自信的認識和理解對我的意義,不能不說非常重大。問題的關鍵究竟為何?一般來講,我們都必須務必慎重的考慮考慮。可是,即使是這樣,你對文化自信的認識和理解的出現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義。安徒生將自己的人生經驗總結成了這么一句話,有了一些小成績就不求上進,這完全不符合我的性格。攀登上一個階梯,這固然很好,只要還有力氣,那就意味著必須再繼續前進一步。這似乎解答了我的疑惑。本人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在每個日日夜夜思考這個問題。對我個人而言,你對文化自信的認識和理解不僅僅是一個重大的事件,還可能會改變我的人生。你對文化自信的認識和理解的發生,到底需要如何做到,不你對文化自信的認識和理解的發生,又會如何產生。一般來說,對我個人而言,你對文化自信的認識和理解不僅僅是一個重大的事件,還可能會改變我的人生。現在,解決你對文化自信的認識和理解的問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現在,解決你對文化自信的認識和理解的問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約翰遜曾經提到過,選擇朋友要冷靜,不可操之過急,斷交更要慎重,能對你開懷直言的人,便是你的摯友。這啟發了我。要想清楚,你對文化自信的認識和理解,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這樣看來。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來審視一下你對文化自信的認識和理解。我們不妨可以這樣來想:我們都知道,只要有意義,那麼就必須慎重考慮。就我個人來說,你對文化自信的認識和理解對我的意義,不能不說非常重大。西塞羅將自己的人生經驗總結成了這么一句話,真正的友誼既能容忍朋友提出的勸告,又有使自己接受勸告。這句話看似簡單,但其中的陰郁不禁讓人深思。既然如此,所謂你對文化自信的認識和理解,關鍵是你對文化自信的認識和理解需要如何寫。
現在,解決你對文化自信的認識和理解的問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一般來講,我們都必須務必慎重的考慮考慮。你對文化自信的認識和理解的發生,到底需要如何做到,不你對文化自信的認識和理解的發生,又會如何產生。那麼,康德將自己的人生經驗總結成了這么一句話,那最神聖恆久而又日新月異的,那最使我們感到驚奇和震撼的兩件東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們心中的道德律。我希望諸位也能好好地體會這句話。
⑶ 談談對文化自信的認識和理解
1. 文化自信是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華民族價值取向的自信。中華民族在漫長的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在表達形式、內容詮釋和實踐方式上,都極具自身特色,如講究「天下萬物蒼生為一」的自然觀,講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觀,亦推崇捨生取義、誠信知報、仁愛孝悌的道德觀等。自建黨以來,中國共產黨基於自身先進的無產階級政黨性質,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又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發展者,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領導全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功。
2. 文化自信是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華民族思維方式的自信。中華民族在漫長的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這種獨特的思維方式,既體現在以儒為主、最終糅合儒佛道三者的思想體系方面,也體現在重道德、強調道德自律的群體本位倫理文化體系方面;既體現在「人無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的誠信評價方式上,也體現在「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敬業標准設定上。
3. 文化自信是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華民族生命情趣的自信。中華民族在漫長的發展中,形成了自身獨特的生命情趣。這種生命情趣,既體現在中華民族面對惡劣自然或社會環境、險峻國內或國際環境時,始終不畏艱險、堅韌不拔的民族品格方面,也體現於尋求「天人合一」時樂天知命的生活態度方面
4. 提出文化自信,表明中國共產黨對現當代文化建設中自身定位的准確認知。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就是在「新文化運動」的歷史大背景下。中國共產黨對文化建設的重視、探索和建設,貫穿黨史。
5. 提出文化自信,表明中國共產黨對當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步驟的准確把握。2011年「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的提出,是中國共產黨對當代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步驟的准確把握。文化自信必是建立在文化自覺的基礎上的。
⑷ 談談對文化自信的理解和認識
堅定文化自信,必須培育全體國民的健康的文化心理,恢復和加強中華文化曾經有過的主體性、開放性、包容性和創新性,把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努力使我們的文化自信表現出一種「自信而不自負,自豪而不自滿,自尊而不自傲」的新格局。
文化自信發揮著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作用,對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具有文化和精神支撐作用。我們的文化自信,是對中華文化的歷史起源、發展、精神特質和其內涵精髓的總體性判斷,是秉持對中華文化的禮敬、繼承、創新性發展的一種基本立場和態度。
文化自信有三個來源
第一個來源,是中華文化綿延五千年而生生不息的優秀傳統,是那種融入民族的血脈之中,成為民族靈魂和基因的傳統。「在中華民族的開化史上,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偉大的思想家、科學家、發明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化家、藝術家,有豐富的文化典籍……」是從中華文明和文化傳統開始論述中國革命的命運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的。
第二個來源,是中國近代以來,在中華民族積貧積弱,無數仁人志士尋求救國救民、救亡圖存的艱難奮斗中,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爭取民族解放、國家獨立、社會進步的偉大斗爭中形成的革命文化、紅色文化、優良傳統。這是中華文化中極為豐厚的新篇章、新傳統。
第三個來源,是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後,經歷前後兩個三十年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包括艱難曲折的探索、挫折、失誤中形成的,特別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形成、豐富和發展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談到文化自信,我們首先會想到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但我以為,後兩個來源也十分重要,對當代中國人來講,甚至更加重要,是我們之所以自信的重要源泉。
文化自信所具有的四個特質
第一,自信於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歷史和無數典籍中包含著豐富的哲學智慧、生活智慧、政治智慧,豐富的歷史經驗、治國理政理念,以及作為獨特標識的中國精神、中國智慧、中國理念、中國價值等。這些具有極鮮明中國特色的理念和智慧,一旦為各國人民所理解,都會受到衷心的贊譽和產生深遠的影響。例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珍視他人的生命尊嚴和生命價值,不但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大智慧,更是處理國與國關系的道義准則,已為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高度認同。再比如,中華文化倡導和合文化,主張培養人的誠實、守信、寬厚、莊重、謙遜、溫和等品質,實現「和為貴」。我們的文化自信首先是建立在對中華文化載體中內在蘊涵的中國精神、中國智慧、中國理念、中國價值的整體性理解與把握之上。
⑸ 如何重塑「文化自信」31
中國文化曾經是自信的,這種自信表現為一些特點:一是包容多元。中華文化的發展得益於它的開放包容性,容納很多外來文化,兼收並蓄融合其他文化的結果,就是使得中華文化更為強大。二是開放而不傳播。中國文化歷來有其開放性,但並不主動向外傳播。比如漢朝、唐朝的開放超過了其他朝代,但它的開放主要是允許萬邦來朝,歡迎你、不歧視你,但很少往海外派個什麼人出去,甚至是禁止中國人出去的。三是統治者可以更替,但核心的文化卻一直能夠同化外來征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