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領悟禪文化境界

如何領悟禪文化境界

發布時間:2023-05-29 07:49:36

Ⅰ 禪的三種境界

第一境界: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芳跡;不知道禪為何物,即使就在你身邊,也無從下手;

第二境界:空山無人,水流花開;初窺門路,能以平常心修行,但身邊有草葉;

第三境界:萬古長空,一朝風月。大師境界,無相,世界為「一」。

草葉是禪語,代表在尋求真禪過程中的困難和迷茫;芳代表真理,禪宗成立後,「不立文行世鎮岩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禪講求的是覺悟,覺道即對佛道的覺悟,迷為世人覺為佛。所以講求開口失命,根據楚圓禪師的描述「葯多病甚,網細魚稠」所以說多了,反而使人不得要領。

又要不停的說,德山禪師講」若要提問就錯了,若不提問又是對禪的違背。「禪不是向外探詢,去追問而得到的東西,是要去內心的體悟而到達明心見性。當真正到達了,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1)如何領悟禪文化境界擴展閱讀:

禪的智慧,是要我們活在當下,停下匆忙的腳步,聆聽內心真實的聲音,從而使生命多一份從容與淡定。生命,我們既要好好把握,又不要過分執著,隨緣任運,閑適人生,正所謂「萬事無如退步人,孤雲野鶴自由身」。

禪是一種意境,有的人用一生都不能放下執念,悟出菩提;而有的人在靈明開啟的一瞬間,就從萬象紛紜中走出,步步生蓮。禪是要靠自己領悟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每個人對禪的看檔旅肢法可能都不一樣:禪是一種智慧、一種人生態度、一種哲學;禪其實什麼都不是,禪就是人心。

Ⅱ 如何在參禪的過程中領悟人生的真諦

參禪
參禪是禪宗用以學人求證真心實相的一種行門。參禪所參的是出生宇宙萬法的實相--自性心---即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若得參透,便是明心。然此參禪又外延至見性和過牢關。
參禪最要生死心切。和發長遠心。若生死不切。則疑情不發。功夫做不上。若沒有長遠心。則一曝十寒。功夫不成片。只要有個長遠切心。真疑便發。真疑發時。塵勞煩惱不息而自息。時節一到。自然水到渠成。
[編輯本段]參禪方法
用功的法門雖多。諸佛祖師皆以參禪為無上妙門。楞嚴會上佛敕文殊菩薩揀選二十五種圓通法門,以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為最第一,我們要反聞聞自性,就是參禪。在今天的末法時期,大勢至菩薩憶佛念佛圓通法門尤為契合眾生心性,適合參禪。
參禪不一定是坐禪,就是在行、做、坐、卧中也能參。參禪靠的是有正知見,知道五陰、十八界、十二入不是真心;要有福德,去聆聽善知識法語;要有定力,必須具備未到地定及其以上的定力,才能一一現觀五陰十八界的虛妄性,才能現觀真心無形無相而出生十八界法;要有因緣,得佛菩薩善知識攝受而明心見性。
從《五燈會元》等禪宗古籍的記載,佔大多數的真悟祖師是在動中開悟的。比如洞山良價禪師,還有近代的虛雲法師也是在動中開悟的。所以,培養動中的定力是參禪的一個可靠手段。
坐禪須知
平常日用。皆在道中行。那裡不是道場。本用不著什麼禪堂。也不是坐才是禪的。所謂禪堂。所謂坐禪。不過為我等末世障深慧淺的眾生而設。
坐禪要曉得善調養身心。若不善調。小則害病。大則著魔。實在可惜。禪堂的行香坐香。用意就在調身心。此外調身心的方法還多。今擇要略說。
跏趺坐時。宜順著自然正坐。不可將腰作意挺起。否則火氣上升。過後會眼屎多。口臭氣頂。不思飲食。甚或吐血。又不要縮腰垂頭。否則容易昏沉茄襲。
如覺昏沉來時。睜大眼睛。挺一挺腰。輕略移動臀部。昏沉自然消滅。
用功太過急迫。覺心中煩躁時。宜萬緣放下。功夫也放下來。休息約半寸香。漸會舒服。然後再提起用功。否則。日積月累。便會變成性躁易怒。甚或發狂著魔。
坐禪。有些受用時。境界很多。說之不了。但你不要去執著它。便礙不到你。俗所謂『見怪不怪。其怪自敗。』雖看見妖魔鬼怪來侵擾你。也不要管他。也不要害怕。就是見釋迦佛來替你摩頂授記。也不要管他。不要生歡喜。楞嚴所謂。「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參禪需要先起要有看話頭的能力,看得住話頭後,就可以起疑情,這就是「見山不是山」,在疑情生起後而不退失,待因緣巧合時,便黑漆桶底脫落,親見真心實相如影如幻。坐禪不要陷入馬祖大師說的「磨磚做鏡」的巢窟里了,否則,永遠不能明心開悟。
所謂「明心見性」,就是明白自家的「本心」,見到自家的「本性」。這個心就是菩提心,這個「性」就是佛性。能否成佛,關鍵在於能否悟「本心」、「本性」的真面目。悟到這個悔納侍真面目,即使普通人也能成佛,悟不到這個道理,即使佛也變成了普通人。佛與凡夫本無差別,只在「迷」、「悟」之間。
明心見性是佛教修持者夢寐追求之事。何謂「明心見性」?
「明心」就是了知在人類世界所應有的作為,由自己的靈性來明悉與體證。「見性」就是見到自己的本性,明白體證天地演繹對一切有情眾生皆一體如是。 要知道碧吵在凡塵,不論在任何地點、環境、時間、空間,皆可見到自己的本性。
見性的體證,必須要將自己的心燈來點燃。否則,任有再大的功德,仍無法跳脫三度空間的束縛,僅是在未來與下世有再修持的因緣而已。
明心見性是要在覺性中來成就。而覺性必須要在人類世間來達成,讓自己體證生存的辛酸過程,在酸甜苦辣中去印證自己生存的一切取向,更讓自己在生存中不會脫離人世間的群居社會。覺性是了知天地萬物的根本源。生活的過程就是讓自己明了「覺性的根本源」。若脫離生存的取向過程,擯棄了生活的潤生過程,就難有真實的生存經驗去作內心世界的滋潤資糧。
生存的過程,皆在「無常」中造就。無常是對自己在生存過程的取向中,去作自我成長的歷練。在人生的每一日當中,一切生存取向,有時是一種經驗的累積,有時是一種學習的成長,有時是一種過程的穿流。每一個動作皆關系著自己的靈性是上升還是下墜,這由每個人思想意識所導致的生存取向來決定,就看自己怎樣來篩選了。

Ⅲ 禪茶文化的八個境界

禪茶原本是指寺院僧人種植、採制、飲用的茶葉,主要用於供佛,待客、自飲、結緣贈送等。禪是一種境界,講求的「禪茶一味「禪」」是心語,「茶」是物質的靈芽,「一味」就是心與茶、心與心的相通。中國禪茶文化精神概括為「正、清、和、雅」。

有人說茶文化其實什麼都不是,只是一個空名頭,但是當你真正面對茶,用心去感受茶、沖泡茶的時候,在這個過程中你能有自己感悟,能悟出生此氏活中的一些道理。泡茶、喝茶,可以說與修行佛陀的教誨「八正道」一致。因為泡茶時,要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此外,靜靜地喝茶態度,也類似於坐禪修行發。

但是又有幾人能從初入茶道的新人做到回歸生活的茶人,需要經過什麼樣的過程呢,習茶之路和生活森春散一樣,有喜悅、有迷茫、有浮有沉,但最後皆回歸於自然。

Ⅳ 什麼是禪.才能到這個境界呢

凡是對佛教有研究的人都知道,這個題目嚴格說來是有問題的,因為禪是不能講的。禪的境界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與思維言說的層次不同的;但是,「妙高頂上,不可言傳;第二峰頭,略容話會」。為了把禪的境界介紹給大家,不得已,仍然要藉言語來說明。

現在的社會到處煩亂,物質生活奢侈浮華;但是,有不少人卻感到生活空虛,精神焦慮,苦痛倍增。所以,這個能解決生命問題,提高生命境界的禪學,乃在世界各地,引起知識份子和社會人士的重視。

「禪」可以開拓我們的心靈,啟發人們的智能,引導我們進入更超脫的自由世界。禪合乎真善美的條件;雖然不容易談,可是要知道什麼逗察是禪,那我們就不能不盡力弄清楚。現在我分成三個部分來敘述,這三部分是山埋茄禪的歷史、禪的內容與禪的修法。

一.禪的歷史 A

佛陀談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經典浩瀚無涯,可是,這些無數的文字般若,與禪宗的起源並沒有直接的關系。相傳有一天,佛陀在靈山會上,登座拈起一朵花展示大眾,當時眾人都不明所以,只有大迦葉微笑了一下,佛陀當時就說:「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摩訶迦葉。」佛陀於是將法門付囑大迦葉,禪宗就這樣開始傳承下來。

印度禪師代代相傳,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到中國來,時值南朝梁武帝在位。梁武帝篤信佛法,曾經三次捨身同泰寺,布施天下僧眾,造橋建廟,依常人眼光看,真是功德無量。當達摩祖師見梁武帝時,梁武帝問他說:『我所做的這些佛教事業有無功德?』

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

梁武帝被潑了一盆冷水,心想我如此辛勞,怎麼會毫無功德?所以,他對達摩祖師的回答,並不滿意。

其實,從深一層面來說,梁武帝所得的只是人天果報,應屬福德,並非功德。在禪的立場看,達摩祖師所說,正是直心之言,但是卻不得梁武帝的欣賞,因此,達摩乃轉往嵩山少林寺面壁。

從這一段記載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禪的高妙,確實不能以一般的見解去論斷的。像梁武帝的這種用心,只求為善得福,並不是禪宗的究竟目標,即使有所得,也是人天福報而已,在禪師的眼裡,是與開悟的道無關。

神光慧可,河南人,少年精通世學,壯年在龍門香山出家,後入嵩山少林寺,拜謁達摩,要求開示,並請為入室弟子,達摩不準許,神光遂在門外佇候。時值風雪漫天,過了很久,雪深及腰。達摩見他確實真誠求法,允許入內。並問他:『汝究竟來此所求何事?』

神光答道:『弟子心未安,乞師安心。』

達摩喝道:『將心拿來,吾為汝安!』

神光愕然地說:『覓心了不可得!』

達摩這時居然說道:『吾與汝安心竟!』

神光慧可豁然大悟。煩惱本空,罪業無體,識心寂滅,無妄想動念處,是即正覺,就是佛道。若能會心,佛性當下開顯。

神秀博通三藏,為五祖弘忍座下的大弟子,講經說法,教化四方,當時的人,莫不以其為五祖的傳人。這時卻從南方來了一個惠能,根性甚利,雖處南蠻猶獦獠之地,求法熱忱,並不落人之後。

當他見到五祖時,五祖曾試探他說:『南方人沒有佛性。』

當時惠能答道:『人有南北,佛性豈有南北?』

五祖經他這一反駁,知道這人是頓根種姓,非常人所及。為了考驗他的心志,就要他到柴房舂米,暫避眾人耳目。

後來,五祖令眾人各舉一偈,以為傳法的依據,若是見性,即得衣缽,成為五祖傳人。這時大眾都以為衣缽非神秀莫屬,所以沒有人敢與他競爭。

當時,神秀日夜思量,終於提出一偈: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一偈子,五祖認為雖然不錯,但卻仍未能見性。所以衣缽沒有傳給他。

惠能在柴房裡得悉此事,心想我也來呈一偈如何?遂央人替他把偈語題在牆上。這偈語是這樣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見了,知道惠能已經見性。為恐其招忌,乃著人將偈拭去。然後到柴房敲門。問道:『米熟了沒有?』

惠能答曰:『早就熟了,只等著篩耳。』

五祖遂又在門上敲了三下,惠能會意,乃在半夜三更,到五祖座下,請他開示。

五祖傳授他《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惠能頓然大悟。五祖遂將衣缽傳他,並命他南行,以待時機。五祖送到江邊說:『我操船送你。』

惠能說:『迷時師度,悟時自度。』遂自行到南方弘化,終成為震爍古今的六祖。

從這些歷史記載,可知禪的風格確是相當獨特的,所謂教外別傳,不立文字,實是得其真機。但是由於禪門宗旨,並非人人能解,所以也常受人曲解。然液嘩而禪的機鋒教化,都是明心見性之方,全是依人的本性而予以揭露。他的原則是建立在「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道理上。所以進一步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有多少人能把握這一層的意義?梁武帝的希求人天福報,不就是典型的一例嗎?至於今天誰才能直探禪門本源?這就要靠眾生求法的宏願和實踐了!

Ⅳ 禪定境界如何劃分每個境界如何修如何判斷自己在哪個境界

唯識學解釋四禪八定境界:通俗易懂哦!
妙境法師:八識規矩頌講義

眼耳身三二地居

這底下又說到這個識,在三橘慧前界里邊的差別,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差別。
眼耳身三,是指眼識、耳識、身識。這三個識二地居,【地是九地】,【三界里邊共有九地,即九種境界】,一是五趣雜居地,二是離生喜樂地,三是定生喜樂地,四是離喜妙樂地,五是舍念清凈地,六是空無邊處地,七是識無邊處地,八是無所有處地,九是非想非非想處地,一共是九個地。【五趣雜居地是欲界】,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舍念清凈地,這是色界四禪。後邊的四個地,是無色界的四空定。

第一個五趣雜居地,是欲界里的境界,欲界就是這個世界的眾生,都是有欲的,欲界的「界」字怎麽講,我們說世界,當然也就可以,但是在經論里邊圓清,它有一個特別的解釋,一個人他不發脾氣,他心裡一直是很平和,你怎麽樣阻撓他,他心裡一樣平靜不動,叫做「能持自性」,能保持你自己的性格不變、不失掉。「持」就是能拿得住、不失掉。能持自性就叫做「界」。這樣講說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就是這個世界的人都是有欲的,這個「欲」把持住不變。五趣:指地獄、惡鬼、畜生、人、天。這五類的眾生都是有欲的。究竟欲是什麽?什麽欲呢?在俱舍論上看,它說兩種欲,一種是段食慾,一種是婬欲。

像我們的飲食,有形段的,它有營養。吃到體內,能夠滋養我們的生命,但是它還有雜質,還要排泄。【欲界天上的人,他們不排泄】,吃的東西都是營養,這是有段食慾,都要吃東西,不吃,這個生命不能存在。欲界天上的人,人間碧沒的人,三惡道的眾生,都要有飲食,都有這種欲。惡鬼道是有這種欲,地獄的眾生也有這種欲,而能不能吃到,有沒有飲食,那又是一回事,但是有這種欲,也都是有婬欲的,所以叫做欲界。

二是離生喜樂地。「離」就是把欲界的煩惱遠離了,欲界都是有欲,其實「欲」都是煩惱的一種,眾生有很多很多煩惱,但欲界這世界上的眾生,眾多煩惱里邊,欲的煩惱是最重的,所以說是欲,其實他還有其他的瞋恚的煩惱、痴煩惱、高慢的煩惱、疑惑的煩惱、很多很多的煩惱,但是就說特別重的煩惱,這個欲,現在這個欲界的人,他感覺到欲是苦惱,他想要離欲,這就要坐禪,修不凈觀,數息觀或修念佛三昧也好,把欲界的欲遠離,這件事要經過欲界定,未到地定,進步到初禪的時候叫做「離生喜樂定」。

欲界定也是不容易成就的,未到地定,也是很難的,要是得到未到地定,得初禪還是容易的,在天台智者大師摩訶止觀里,有兩句話,即「事障未來,性障根本」。事障未來,就是事能障礙你成就未到地定。性障根本,就是性能障礙你得離生喜樂地,得初禪。「根本」就指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個禪都是根本禪,指初禪來說,性障根本。

「事」指身體說,身體的事怎麽會障「未到地定」,未到地,就是你成就了「奢摩他」,成就了三昧,但是根本三昧,根本初禪還沒來,所以就叫做未到地定,現在的境界比一般的靜坐情況已進了一步,但還沒有成就初禪。什麽是未到地定的障礙,就是這個身體,靜坐的時候,不管坐得怎麽好,【若還感覺到有身體的存在,那就還沒到「未到地定」】。要是心裏面一念不生,明靜不動,一坐七天,【但是還感覺有身體的存在】,也還沒得未到地定,所以叫事障未來。

若忽然間有一天,或者是白天,或者是夜間,靜坐時感覺身體沒有了,空了,好像虛空一樣,就是【未到地定成就了,這個時候有輕安樂】,未到地定還沒有得初禪,因為「性障根本」,「性」還是障礙,「性」是什麽呢?就是還有欲,得到未到地定,若能坐七天都不用放腿子,或者是更多的時間,或者有種種靈感,如果佛法沒有多學習,就感覺自己有神通,但其實也沒有。

其實初禪還沒得到,就是因為心裏面還有欲,心裏面還有欲,有的時候還會有瞋心,也會有高慢心,這個時候還沒得初禪,還要努力靜坐,努力修行,修行到有一天,這欲心沒有了,其實這就要修不凈觀,把欲心破除去。

這時靜坐的境界又進了一步,就是又有了身體,未到地定時,身體沒有了,【這時候又有了身體,這身體如雲如影的樣子,此時有更殊勝的輕安樂出現,這時候是初禪】。初禪離生喜樂地,遠離了欲界的煩惱,這時候就生出來喜樂,只是說個喜樂,前面還有尋伺,尋伺在鳩摩羅什法師譯作覺觀,【初禪里有尋伺喜樂,五樣事情】。

尋伺就是來對治欲界煩惱的正憶念,對治欲界貪煩惱的這些法門,修數息觀也是在內。尋和伺的不同,就是粗細的不同,【伺是微細的,尋是概略性的觀察】,覺觀和尋伺的意思是一樣,因為有這樣子的正憶念,把欲界煩惱對治熄滅了、破除去了。破除去以後,身體就有變化,成功了,心裏面特別的歡喜,人就是少睡覺、少吃飯,把所有的事情都停下來,專心的靜坐,要求得禪定,忽然間成功了,心裡會特別的歡喜。

樂就是輕安樂,輕安樂是怎麽一回事呢?我們人是欲界的人,我們身體里邊,地水火風是欲界的物質,但是長期不斷的精進用功,得到色界定的時候,就是【色界的地水火風出來了,到現在欲界身體里邊來,那色界天的地水火風和欲界的地水火風一接觸,就有了快樂】。

我們人身有病,如身體生個瘡,生瘡這地方流膿流血就痛,這流膿流血的瘡也是地水火風,但是因有罪過的關系,使令人痛苦,但是由長期修止觀、靜坐,成功了。把色界的地水火風引來到身體裡面,不感覺痛,而是感覺非常快樂,都是地水火風,但作用不同,感覺不同,雖然有尋伺喜樂,但內心還是寂靜的,心安住在一個境界上,明靜不動,相續不斷的明靜不動,這是離生喜樂地。

因遠離了,熄滅了欲界的煩惱,欲界的煩惱也就不活動,煩惱的種子還是存在,因沒得到聖道,煩惱是不能斷的,一定要見到無為法,才能斷煩惱,只是修定,而不修般若的智慧,是不能得聖道,由定的力量使欲界的煩惱不活動,這叫做離生喜樂地。

第二個定生喜樂地,我們沒得定的人,假設歡喜靜坐的人,不要說是得到色界初禪,若得到欲界定,心裏面都感覺到非常歡喜的,要是得到未到地定,得到初禪離生喜樂定,那還了得。

得了定的人,多數是有高慢心的,原來高慢心可能不大,得了定以後,高慢心就大起來,但是已經得定的人,要長期不斷的入定,不能說得定以後,隔七天才入定,那是不行的,【要天天入定,定就不容易失掉】。

常常入定,他的想法,和我們修靜坐還沒成功的人不同,有什麽不同呢?他對尋伺這件事,感覺到很苦,所以他就想辦法對治,要把尋伺去掉,【他一靜坐下來,要用尋伺,然後才能喜樂】,他不高興尋伺,就想辦法破尋伺,一靜下來,心裡就思惟尋伺的過患,來破壞它。

如師父收徒弟,徒弟不守規矩,師父就訶斥他,類似這樣子,當然也不是晝夜六時一直訶斥,靜坐時心裡訶斥覺觀也是意思意思,這尋伺就不起了,尋伺不起了,這個時候叫什麽名字呢?叫做內等靜。

定生喜樂地,就是把初禪的尋伺破壞了,不斷的靜坐,入初禪時去訶斥尋伺的過失,這樣子忽然有一天,【尋伺不起了,即「內等靜」,定生喜樂地就出現了】。

內等靜,這句話怎麽講呢?「等」是前一念和後一念相等,前一念,後一念,這個心剎那剎那相續下來,我們沒得定的人,前一剎那視為一件事,後一剎那又視為別的事。得定的人,一剎那,一剎那都是平等的,都是一樣,就是【心一境性,沒有尋伺的分別】,所以叫做「內等」。

「靜」是信的意思,信以誠敬為意,如水很混濁,但不動搖它,水就慢慢澄清了,我們內心沒有信的時候,心裡是混濁的,有了信心時,心裡是清凈的,所以信是清凈的意思,這里邊表示什麽意思呢?

就是靜坐的人,還沒得初禪的時候,他心裡總是疑惑自己能不能得到初禪,當有一天忽然得到了,就有了信心我能得到初禪,我已得到初禪,就有了信心。這是什麽意思呢?因為我們沒有得到禪定的人,還有欲的人,欲的煩惱是很難除斷的,很難把欲去除,所以自己沒有信心得初禪,忽然間得到初禪,欲雖然難斷,我是把它斷了,已得初禪,已有了信心,這叫【離散必染】。

這個「染」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我們散亂心的人有欲,是一種染污,得到禪定以後,【對於定的境界也有愛著心,這也是個染】。得到初禪的人,他有了信心,欲是很難斷的,但是還是能斷,有了信心,得到初禪以後,感覺非常歡喜,很愛著這個境界,愛著久了,【又感覺這尋伺不對勁,我有沒有信心把尋伺除去呢】?又是不決定。

得到二禪的時候,初禪不對勁的地方,我也能把它去掉,又增加了信心,對定的染也能把它去掉,所以又增加了信心,這時候叫做靜,「內等靜」。「靜」就表示信心的意思。「內等」就表示把初禪的尋伺除去了,內心裡更深刻的寂靜,就是定力又加深了,這個時候,也是有喜有樂,而這喜樂當然比初禪的喜樂更殊勝,這叫做定生喜樂地,因得二禪的定,所引生出來的喜樂。這和初禪不同,可是得了二禪以後,這個喜,當然是人之常情,做了一件事成功了,心裏面就歡喜,但是得到定的人的歡喜,也不是一般人的歡喜能比得上,他的樂也不是一般人的欲樂能比得上,可是時間久了,又不歡喜這個喜,不歡喜,所以他又想辦法修三禪。

三禪里邊有五樣功德,第一就是「舍」。把二禪里邊的「喜」棄舍了,不要了,他也是在入了定以後,訶斥喜的不對勁,這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去掉的,所以這裡面加個「舍」。正念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不忘」,常在定里邊明明了了的去掉這個喜,叫喜不要出來,不要歡喜,這是正念。

「正知」是什麽呢?有時失掉正念,喜又出來了,喜又出來時,要知道,要覺悟,要去掉,所以叫做正知,成功了,這時有極殊勝的樂。

這個樂,在大智度論上,瑜伽師地論上也是說到,就是在三界里邊,這個樂,它是最第一的,沒有其他的樂能趕得上它,最殊勝的。【第三禪的樂是最殊勝的】,雖然是樂,心裡還是定的,安住在一個境界上,相續、明靜不動,這就是三禪的境界,三禪就是把這個喜不要了,叫做【離喜妙樂地】,把二禪的喜去掉了,得到不可思議的妙樂,這叫做第三禪離喜妙樂地。

四禪叫做舍清凈地,舍念清凈地怎麽講呢?就是三禪的樂,雖然是特別的殊勝微妙,但是久了,他心裏面也厭煩,日久生厭,厭煩這個樂,那麽就要想辦法去掉它,這就開始了四禪舍念清凈地,要長時入三禪的定里邊,訶斥這個樂,棄舍它,所以叫做「舍」。

「念」就是這件事要明明了了的不忘。不忘這件事|要把樂去掉,經過長時期的用功,後來成功了,成功了以後,這第四禪的人心裏面的境界,就是不苦也不樂。

「不苦不樂」這句話怎麽講呢?本來在初禪的時候,就沒有憂愁,憂愁是從那裡來的呢?就是從欲來,我們欲界的人因有欲,有欲就有憂,得到初禪以後,就沒有欲了,因欲而生的憂也沒有了。因有欲,也就有苦,有苦惱,要是得到初禪離欲了,就沒有苦了,但是就得初禪的時候,不說沒有苦,要得二禪的時候,才說沒有苦,大毘婆沙論上的解釋,為什麽要這樣說呢?因為對治熄滅欲界因欲而有的苦,誰有這樣的力量呢?是初禪,初禪能夠熄滅欲界的欲,苦也沒有了,初禪是能對治的,欲界的苦是所對治的。

得到初禪,就沒有欲界的苦,【但這能對治的初禪還在,要超過初禪,對欲界之苦,距離也就更遠了,所以這時後,才說沒有苦】,這是第一個解釋。

第二個解釋:得禪定的人,他不歡喜出入息的事情,得禪定的人,他在那裡坐下來,他不歡喜出入息,但還有出入息,還不能夠停下來,盡管是得到禪定的人,他的息是慢的,還是有。有息,他還是不歡喜,有出入息他感覺到是苦。【【得了四禪以後,沒有出入息了,出入息停下來,所以叫做不苦】】,【【三禪的樂也取消了,所以叫不苦不樂】】,這是第四禪,有「舍」、有「念」、有「不苦不樂」,這時候禪定特別深了。

佛說在四禪八定里邊,站在佛法的立場來說,這第四禪最好,【【佛是在第四禪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就是因為第四禪是最合適的,比初禪、二禪、三禪好,也比無色界的四空天好,四空天雖然它的定力很深,但是修學聖道來說,它還不如第四禪來得好。【【所以第四禪對佛教徒來說,是最尊貴、最寶貴】】。

第四禪這個時候,沒有八種擾亂的事,也就是沒有八種災害的事,就是沒有憂苦、沒有喜樂、沒有出息、沒有入息、也沒有尋伺。這八種事情都沒有了,所以稱第四禪叫「不動定」,它是最殊勝的一種定,這叫做舍念清凈地,舍清凈、念清凈、最殊勝、最清凈的定。

五趣雜居地、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舍念清凈地。五趣雜居地,在雜居地居住的人都是有欲的人,後邊的離生喜樂地到舍念清凈地,這四個地是色界天的四禪,四禪中的舍念清凈地,是最好的一個地方。

在初禪的時候,雖然禪定很好,但是有尋有伺的鼓動,第二禪有歡喜的鼓動,也不是太好,第三禪因為有極殊勝的樂,也使令有這樣禪的人,心裏面有了厭煩心。當然也有的人得到這樣的禪定,就為樂所迷,沒有厭煩心。

要是佛教徒得到三禪,心情會不同,因為他的目的是要得聖道,有這樣的樂,對於他得聖道也會有障礙,所以他就破除這個樂,去成就第四禪舍念清凈地。成就了四禪以後,他的內心沒有尋伺、喜樂,沒有出入息,沒有憂苦,沒有這麽多擾亂的事,他的內心非常的清凈,也非常的寂靜。

在寒山詩上面有一個頌說: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這是寒山大師寫出來他內心的境界。
「吾心似秋月」,寒山大師在浙江天台山上修行,修行到這麽一個程度,心就像秋天的明月似的,秋天的時候,天空明凈,這時月亮的圓滿光明比夏天好得多,所以用秋月來形容。
「碧潭清皎潔」,又舉出一個比喻,心像秋天的月亮那麽圓滿光明,又像碧綠的深潭那樣清凈皎潔,一塵不染。
「無物堪比倫」,沒有什麽東西可以比得上他內心的清凈光明。
「教我如何說」,這樣光明清凈的心,教我如何為別人講呢?

我讀弘一律師年譜,上面記載一件事,就是郭沫若先生託人向弘一律師請求給他寫字,弘一律師就是寫這首詩給郭沫若先生,當然弘一律師他的內心可能另有個用意,因為郭沫若是個左派唯物主義者,弘一律師寫這首詩:「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這首詩是贊嘆心的光明的重要,物是不能比的。

在修行人來說,能夠從欲界定,經過未到地定、到色界定、到第四禪,這時他內心沒有八種擾亂的事情,特別的清凈,又特別的寂靜,也可以說一念不生了。但是這種境界要是站在聖人的立場來看,是什麽呢?四禪舍念清凈雖然是很高了,但是還是凡夫的境界,並不是聖人,所以雖然是很好,但是美中不足,就是【還沒有佛法的諸法實相的智慧,所以他還是凡夫】。

如果他想要得聖道,在舍念清凈地里邊,【修四念處觀、修諸法實相觀,那就很容易得無生法忍】。

下邊還有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這四個地是無色界的境界,但是在人間修定的人,可以修成這四種定的,就是他在舍念清凈地里邊,長期的入定,時間久了,就有變化。【他感覺到地水火風這個身體不太好,就想要破除去】,他就在舍念清凈地里邊作觀,觀這個身體是空的,但是這種觀法,不是佛法里邊所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種觀法,是另一種方便,是怎樣一種觀法呢?

在鄉村裡邊有種器具叫「籮」,它是用一種東西織成,有橫,有豎,有孔,他就從那裡得到一種智慧,觀察他的身體,【這毛孔擴大,地水火風生理組織漸漸減少,空漸漸擴大,漸漸的就不見有身體】,只是看見虛空,他的內心不念一切的色法,不再思念一切色法,【對於色的愛著完全沒有了】。他原來就是厭煩身體的形象的,所以他就用這樣的空,常常的觀,就把身體不見了,當然這種觀法,就是觀一個時期,然後修「奢摩他」,修「奢摩他」一個時期後再修觀,逐漸的就成就了空無邊處地,就是得到空無邊處定。

得到空無邊處定以後,時間久了,他又不歡喜了,所以【放棄了以空為所緣境】。就觀察我們的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觀察這個識有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無量無邊,叫識無邊處地,觀察久了,他就成就了識無邊處定。成就了識無邊處定之後,時間久了,他又不歡喜了,【感覺到觀察空、觀察識,都是心有所緣】,他現在就放棄了,也不觀察空,也不觀察識,而【觀無所有,以無所有為所緣境】,時間久了,他就成就了這個定,叫無所有處地。

觀這一「無所有」為所緣境,這樣久了,他又不歡喜這個境界。【觀空無邊,觀識無邊,都是有想】,【觀無所有可以說無想】,現在又不高興有想、無想。所以觀非有想,非無想,【他就破有想,也破無想】,時間久了,他的定力更進一步,就住在非有想非無想這里,就叫做非有想非無想處地。

這個非有想非無想,怎麽樣解釋呢?他在無所有處地的時候,他想進一步修非想非非想處定的時候,他要破這個無所有處地,破這個無所有處地的時候,他發覺了一件事,就是「緣無所有的」這個是誰?雖然【以無所有為所緣境】,但是【還有能緣的心】,這個心是最微細,最寂靜的地方,不是那麽樣粗顯。

因為這個能緣無所有的心,非常的微細,不是那麽明勝,【明了的力量不是那麽強,那麽明顯殊勝,所以叫「非有想」】,它本身非常微細,叫做昧劣,有個昧劣想,所以叫「非無想」,是有想,不過是特別微細,不那麽粗顯,所以叫「非有想」有微細的想,所以叫「非無想」。如果不是佛教徒,他成就這非想非非想處定,他認為世間上這個定是最高的,這就是涅槃了。

在智者大師釋禪波羅蜜,解釋這「非有想非無想定」,其中有一句話:真身不滅,就是那一念微細的想。

「真身不滅」換一句話來說,就是「我」,是「真我」,真我是常住不滅的,以前沒得這個定,在欲界的時候,為種種的欲,種種的苦惱所困,離開了欲,到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乃至空無邊、識無邊、無所有處,又種種的虛妄分別所困,現在成就非有想非無想定的時候,真我出現了,這是涅槃的境界,外道就是這樣思想。

若是佛教徒,他觀察非有想非無想,還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境界,用這種苦、空、無常、無我的智慧去觀察它,也能破除去,就得「滅盡定」,那就是阿羅漢果。這是九地,三界分成九地,我剛才說阿羅漢,那是聖人了,現在這個文,是指凡夫說,凡夫這個九地。

說「耳鼻身三二地居」,就是眼識、耳識、身識,這三個識,在三界九地里邊是怎樣情形呢?

【【「二地居」,就是第一個「五趣雜居地」及第二個「離生喜樂地」,這兩個地有眼識、有耳識、有身識】】,就只有第六識。

這只提眼識、耳識、身識三個識。鼻識、舌識沒有提。鼻識、舌識只在五趣雜居地里邊有,有欲的人的世界。眼、耳、鼻、舌、身這五個識都有的,要到了離生喜樂地,得到【【初禪以上的境界,鼻識、舌識也不活動了,沒有了】】。為什麽鼻識、舌識沒有了?

因為鼻識、舌識,它的對象是什麽呢?就是段食,鼻所緣的香,或者是好香,或者是惡香,舌識所緣的酸甜苦辣的味,這都屬於段食之內,到了【【色界天上去的人,得到這種定的人,他們是禪悅為食,不需要有段食,沒有所緣的境,能緣的識就不活動了,就不生起】】。

這個眼識、耳識、身識在初禪還是有,在離生喜樂地它還是有作用的,在【【二禪天以上,這五個識都不動了,只是第六識】】,所以叫做:眼耳身三二地居。

Ⅵ 禪的三個境界

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 初次接觸,隨意觀察,表面印象,沒有深入探討。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 進入懷疑、批判階段,疑團滿腹,眼前是假象。
見山仍是山,見水仍是水 - 經驗證、分析後獲得領領悟和證明,疑慮解除。

為道「三見」之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只是山、不是山、還是山,這是禪宗的三種境界。原句是,第一境界:「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第二境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第三境界:「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三句話中的「見」和「山知槐」「水」是同本;而「只是」、「不是」、「還是」則是異象。下面就分別講一下。
「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這里的「見」是指觀察,不僅僅是用眼去觀察,同時用眼、耳、鼻、舌、身,用身體的各個部位去感觸。用手去摸,看它是光滑的還是粗糙的,是熱的還是涼的,這也是觀察。這種直覺觀察,就是「見」的直接的意思。那麼,這個「山」和「水」也是一種代表,它代表了物質世界的所有萬事萬物。
這里的「只是山」、「只是水」,只是說明了一個局限性,局限在什麼地方呢?局限在表面。有人講初次見面叫第一印象,這個印象就是表面印象,一種初次的印象,也是偶爾留下的一種表象。所以說是一種表面的,也可以說是一種片面的。因為無論從你的眼、耳、鼻、舌、身,無論你怎麼觀察事物,無論你從哪一種角度,用什麼方衫拆式去觀察,都沒法觀察到事物的全部。所以這只能得到一個表面現象。在你觀察的時候往往會有誤區、有死角。有人講,自己看自己的鼻子看不見,這就是視力的一種死角;還有一種說法:「後腦勺子的頭發只能摸得到,但看不到。」這也是眼睛的局限性。

由此可以看出,無論你怎麼去看,都是「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實際上真是山,真是水嗎?只是一個假象而已。為什麼講是假象呢?前幾課都講過。因為搭塌友這只是一個名、相上的東西。你作為一個主體,去觀察山也好,觀察水也好,觀察樹木也好,觀察天上的雷電、雲彩、日月也好,你怎麼去觀察都沒法觀察到它的全部,所以講它只是一個假象而已,所以為「只是」。

如果反問一句:書本上的知識是不是都是真理呢?實際上它有它的作用,它能給我們介紹一些有益的東西,給你提供一些參考,也就是指指路。行人想找酒家問牧童,牧童只是遙指。這些書上的文字是知識嗎?是知識。但這些知識只是起一個指路的作用,只是個「遙指」的牧童而已。真正來講,它還不是事物的本體。事物的本體、真象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所以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道」就是指事物的本體,你能用語言表達的那就不是「道」了。你表達出來的東西不是真的,那也只不過是指指路而已。這里只是講一下「只是」二字。

為道「三見」之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里的「不是」與前面的「只是」正好相反了。前面是肯定,這里是否定了,在為道階段就是否定階段。為什麼呢?這個否定表現在什麼地方呢?表現在懷疑、批判上,通過懷疑、通過批判再提出自己的假想,提出自己的觀點;再通過推理,通過思辯、論證。那假想能成立嗎?哥德巴赫猜想是哥德巴赫的猜想,陳景潤的證明離皇冠只差那麼一步;還有法國的物理學家安培,他提出一個假想:「分子或原子中間的電子運動形成的電流是物質磁性的起源」。他提出這么一個假想,後來有多少物理學家證明了他的假想是正確的?

以前書本上已有的,但有誤區、有錯誤、有偏見、有缺陷,在此基礎上我們提出自己的觀點,甚至是新的發現。這里的「不是」是一種否定、一種批判,否定錯誤的,糾正偏面的,實事求是地去探索事物的實質和全部,看得比「只是山」、比「為學」階段要全面一些、深刻一些。這里的「不是」,是指不是事物的真相、實質。

為道「三見」之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這里的「還是」又回到前面那知識表面上了嗎?不是,也沒有落到第二階段「不是」的層面上。這個「還是」就是看出事物真正實質性的東西,通過對它表面的東西的觀察,看到它「只是」,再通過經驗去推理、去分析、去想像、去猜想,然後形成一種獨有的理念,看出事物的另一面,也就是更深刻的一面。但是這還不夠,還要在這種基礎上再進一步觀察,在某種高度上觀察,此時會發現原來「還是」這個東西。

Ⅶ 唐宋時如何驗證禪宗開悟

在唐宋時期,驗證禪宗開悟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訪談,二是通過實踐。

首先,通過訪談來驗證禪宗開悟。在唐宋時期,禪宗開悟的驗證主要是通過訪談,即通過與禪宗開悟者的交談,來檢驗他們是否真正開悟。在訪談中,禪宗開悟者需要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並能夠深刻地理解禪宗的思想,以攜賀及能夠灶隱慧清楚地解釋禪宗的思想。

其次,通過實踐來驗證禪宗開悟。在唐宋時期,禪宗開悟的驗證也可以通過實踐來進行。禪宗開悟者需要在實踐中體驗禪宗的思想,並能夠深刻地理解禪宗的思想,以及能夠清楚地解釋禪宗的思想。例如,禪宗開悟者可以通過禪修來體驗禪宗的思想,以及通過實踐來檢驗自己是否真正開悟。

總之,在唐宋時期,驗證禪宗開悟的方法主隱答要有兩種:一是通過訪談,二是通過實踐。通過訪談,禪宗開悟者需要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並能夠深刻地理解禪宗的思想;通過實踐,禪宗開悟者可以通過禪修來體驗禪宗的思想,以及通過實踐來檢驗自己是否真正開悟。

Ⅷ 怎樣才能達到坐禪的境界

宣化上人開示:
坐禪,坐到內無身心,外無世界,遠無其物的時候,就能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就是:『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到這種境界,並不是得到真功夫,怎樣了不起。或者坐一個鍾頭,或者坐十個鍾頭,或者能坐一個月,甚至能坐十個月,這不過是功夫有點相應的現象,得到一點輕安的境界而已。經過輕安境界之後,繼續參禪,便到初禪的境界。
初禪天名叫『離生喜樂地』,就是離開眾生所喜歡的境界。在離生喜樂地打坐時,很快入定,在定中,呼吸停止,不入不出,不來不去。好像烏龜在冬季的時節,把頭縮回殼內,外邊停止呼吸,可是內部呼吸活動起來,這是冬眠現象。參禪人,在定中停止呼吸,出定時,照常滾配亮呼吸。各位注意,如果到這種境界的時候,不可打妄想:大寬『哦!沒有呼吸啦!』這個妄念一生,馬上恢復呼吸,不可不慎;否則,失去機會,必須再重來。
由初禪天精進修禪定,進入二禪天的境界。二禪天名叫『定生喜樂地』,就是常在定中生出一種快樂,這種快樂無法形容,所謂『禪悅為食,法喜充滿。』的境界。在定生喜樂地坐禪時,在定中不但呼吸停止,而且脈搏也停止。要注意:停止不是斷絕,出定時,又恢復正常。
由二禪天精進修禪定,進入三禪天的境界。三禪天名叫『離喜妙樂地』,就是離開粗的歡喜,尚有細的歡喜,得到微妙的快樂。在離喜妙樂地坐禪時,在定中不但呼吸和脈搏停止,而且心念也停止,真像死人一樣。這時念停止了,沒有一切妄想。呼吸停止,血液沒有氧氣,停止循環,所以心臟不活動,沒有脈搏。這時,一切雜念都沒有了,譬如呼吸是風,脈搏是浪賣塵,心念是水。沒有風,就無浪,水自然平靜,所謂『風平浪靜』,就是這個道理。這種情形,在定中是暫時的作用,並不是死亡的斷氣。可以隨時隨地恢復呼吸和脈搏的正常活動。
由三禪天精進禪定,進入四禪的境界。四禪天名叫『舍念清凈地』,就是捨去三禪的妙樂,心念清凈。氣停止,脈停止,念停止,而且也舍了,這時清凈本來妙真如性現前。這種境界,不可認為了不起,這不過是四禪的境界而已,並不是證果的現象,仍然是凡夫地位。因為還沒有斷欲,如果勇猛精進,修外道邪定,則進入無想天,受快樂的境界。修正定正受,則進入五不還天,這才是證果的境界。
證初果羅漢,不但在定中沒有妄念,就是在行住坐卧中,也沒有妄想,沒有執著。到初果的境界,還有七番生死。並不是證到初果,就入涅槃。只是斷了三界八十八品見惑而已。
到初果時,無論見到什麼境界,也不動其心。所謂『對境無心』,只有道心,專一修禪。外邊境界如何庄嚴?如何美好?或者是美女,或者是俊男,也不動搖其心。這時候,不貪財、不貪色、不貪名、不貪食、也不貪睡,一切無所謂。到這種境界,才可以說是證果。證初果的羅漢,走路沒有聲音。因為腳離開地面約有寸高,為什麼?證果人,心懷慈悲,深恐踩死小蟲等,所以在虛空走路。。。

Ⅸ 禪的三種境界

禪宗把人對宇宙的頓悟分為三個境界。

第一層境界是「落葉滿空山,何處尋形跡」,這是尋找不到禪宗本體的時候。

第二層境界是「空山無人,水流花開」,這是似乎領悟而其實還未領悟的數友狀態。

第三層境界是「萬古長空,一朝風月」,這是頓悟。

天地萬物所蘊涵的機趣皆從自然之「道」化來,領悟不同事物的機趣還不如領會「道」的機趣,如此這般,那麼可以從一粒沙中看世界,一朵花中見天堂。對於世間人事也大抵如此,如果能夠識破局勢的關鍵,那麼千古英雄人物的謀略也不過如此,在適當的時機適時領塌畢坦悟而已。

禪的三種境界:和諧之心,自由之心,無心之心。

禪是所有哲學和宗教的究竟事實,一團桐切理智活動,最後一定是這個結果。
禪使我們對事物有了新的觀點,一種認識生命的真理和美好以及認識世界的新方式。禪使我們在意識深處發現一種新的力量之源。禪給我們完全和充足的感覺。也就是說,禪徹底檢查我們內在生命,為我們展開一個夢想不到的新世界,所以,產生了奇跡。也就是說,產生了一種復活。
禪可以失去所有的文獻,失去所有的寺廟,但是,只要其中有悟,禪會永遠存在。
也像花兒開放是緣於內在的需要一樣,見到自己的本性也是自己內心充溢的結果。
在禪里,沒有任何需要解釋的東西,沒有任何需要教的東西。這些東西是增加你的知識,但是,除非來自於你自己,否則,任何知識對你都是沒有價值的,因為,借來的羽毛是不會生長的。

Ⅹ 禪的境界是什麼

「禪」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著相」。所謂不著相就是看空世間一切事物實體,凡是著相的人很難進入「禪」的最高境界。 禪宗的初祖達摩禪師來到中國時,曾與梁武帝有一段發人深省的對話。 梁武帝是一個信佛虔誠的皇帝。他見到達摩禪師時,問道:「我登臨帝位以來建了不少廟,印了不少經,供養了許多僧尼,是否有大功德?」 達摩回答說:「沒有。」 梁武帝感到很奇怪地問道:「為什麼呢?」 達摩說:「因為你所做的只是追求世俗的小果報而已,說不上真功德。」 梁武帝又問:「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大功德呢?」 達摩納彎敏回答說:「真功德是圓融純凈的智慧,它的本體是空寂的,不可能用世俗的方法得到它。」 梁武帝聽後大為不悅。 達摩發現梁武帝離真正佛理還很遠、且與梁武帝沒有緣分,就前往北魏嵩山少林寺去了,並最終開創了中土禪宗。在我們周圍處處都有「相」,人們執著於它,追求於它,陷溺於「相」中,無法自拔!《金剛經》雲:「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如是,不可思量。」一個索要布施回報的人與沒有布施的人是沒有本質差別,仍然在生死當中,有時甚至是造業,因為他更加執著於「相」,更加地希望回報,也更加地貪婪。 白居易的一首詩中這樣寫道「為當夢是浮生事?為復浮生是夢中?」人生如夢。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有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令人好不疲憊。惟有遠離是非、自我灑脫才能脫離苦海。對於悟者而言,夢就是生活的鏡子,告訴你所執著的東西都是虛空,世上的一切不能永遠掛在你的心頭,能在心中常駐的惟有心識、佛性而已。人生當真是:「來時無跡又無蹤,去與來時事一同。何須更問浮生事,只此浮生是夢中!」 人生之「相」萬千億種,人之「欲」亦萬千億種。疲於欲中的人洞枝們忙忙碌碌,勞費精神,若有一點不順,就會心神不寧,思慮重重。但人生之意義並不盡在於此。須知「相」本為空,追尋一輩子的東西,到死那一天也不會陪伴你去另一個世界。人生苦短,何不瀟瀟灑灑、快快樂樂地度過。所謂「塵網依依三十春」怎及得上「心頭無事一床寬」。 宋朝一詩雲:「流水下山非有意,片雲歸洞本無心。人生應得如雲水,鐵樹開花遍界春。」人都應遵循自己的本性,如雲水一樣自然,去掉非分之念,忘卻世俗之擾,順應自己的佛性,那人生就再也不會有悲傷、嫉妒、苦惱、不平,更多的是和諧與美好。這樣的世界才是和平和清靜的。 生命!我們既要好好把握,又不要過分地執著,貴在用大智慧看破慾望帶來的苦惱,也貴在不被「相」所羈絆。讓自己的心契入天地至理,順應自然,笑傲人生,這樣的人生才是快樂的。正所謂「鬧巧萬事無如退步人,孤雲野鶴自由身。松風十里時來往,笑揖峰頭月一輪」。 人生!當如「掃相破執」,尋回自己,「明心見性」,純凈自然。

閱讀全文

與如何領悟禪文化境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4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