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民族融合的途徑有哪些
1、政權之間的和好及塵空各民族間的友好往來:中原漢族政權與少數民族政權的和好,促進中原與邊疆少數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邊疆地區的發展,促進了少數民族的封建化進程;無論在大一統時期還是在封建國家的分裂割據時期,都存在著民族間的友好往來,這是民族關系的主流,也是促進民族融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形式。
2、戰爭: 頻繁的戰爭在客觀上使各民族之間的聯系加強,促進了民族融合。漢族以及各少數民族統治者彼此攻戰,在攻戰中,各族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亂,各民族間差異逐游緩漸縮小,向著民族融合發展。
3、民族遷徙:如魏晉以後,一些少數民族大批內遷,他們和北方漢族人民雜居相處,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人民南遷江南地區等等,各民族相互雜居、通婚,差異逐漸消失,加強了民族之間的交流融合。
4、少數民族首領的改革:如北魏、 遼、西夏、金等神兄模政權的統治者,為鞏固統治都學習了先進的漢文化,利用漢族先進的政治經濟制度來鞏固自身的統治。其中最突出的是北魏孝文帝採取了一系列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促進了鮮卑族的封建化,為各民族的融合創造了條件。
註:民族融合是指不同的民族之間通過長期的交流、學習,漸漸地融為一體(民族特徵不再明顯、民族差別逐步縮小),最後形成一個新的民族!
❷ 如何抓好西部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建設
一、在民族文化轉型時期,要鼓勵民族文化與現代文化接軌,尤其要宣傳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少數民族文化融入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體系當中。少數民族文化正進入一個由傳統向現代轉型的歷史時期。建構一種新型的、現代的、具有民族本色的民族文化模式,是西部地區民族文化建設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在構建新型文化過程中,必須把人的思想觀念的轉變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著力幫助他們培養先進的思想意識,樹立科學的創新精神,開拓發展思路,以適應現代化的要求。目前民族地區文化基礎設施雖然得到很大改觀,但不良文化對民族文化的影響令人堪憂,嚴重影響了少數民族文化的健康發展。因此,要將民族文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緊密結合,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民族文化建設,在西部民族地區形成強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規范,增強民族的文化凝聚力。
二、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環境仍很脆弱,文化建設的自給力不足,仍需要國家財政和社會各方力量的大力扶持。在西部地區,無論是在西南貧困山區,還是在西北傳統牧區,經濟社會雖有較大發展,但發展環境仍很脆弱。經濟是文化的基礎,沒有強大的經濟支撐,文化發展也只能是一句空話。為此,要發展西部民族地區的文化,還需要加大公共財政對民族地區公共文化設施的投入力度。要針對西部少數民族地區農村文化建設特殊性加大投入,使民族地區的文化活動搞得有聲有色。
三、切實解決鄉村空心化問題,引導返鄉知識青年開展新農村文化建設,化解地方文化人才匱乏與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矛盾。在農村,沒有人就沒有文化,而沒有文化就更留不住人。當前在少數民族地區的許多農村是要人沒人、要文化沒文化。許多地方的農村,只有「三留守」人員(留守婦女、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形成了沒有年輕人「空心村」。如何吸引年輕人回歸故鄉、建設家鄉成為當前農村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文化傳承的重要問題。作為文化建設的具體實施者,應積極組織和創造條件,使返鄉的青年人把先進的、現代的城市文化帶入少數民族村寨,讓城市文化與民族文化和諧互動,有效推動民族文化的發展。
四、處理好經濟開發與文化保護的關系仍是重中之重。保護和利用少數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資源是西部民族地區文化建設的關鍵。對民族碧擾派文化價值的認知,不能只強調其「歷史文化價值」而否定它的經濟價值,也不能看到其經濟價值就忽視對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因此,民族地區文化建設的追求重心應是精神價值與經濟價值並存的一種結構模式,也就是要處理好民族生態文化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西部民族地區文化產業的發展不李罩能光靠挖掘民族文化資源,只注重以原生態的民俗文化為賣點,更不能以打造假古董、炒作假民俗為手段「販賣」民族文化。
五、處理好傳統文化和現代化的關系是少數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保證。在新農村建設的浪潮中,不必強調少數民族地區也一定要按照現代化的模式去改變自己的本色生活。少數民族群眾要擺脫貧困的生活,但不必用現代社會模式刻板去改造他們。要引導他們按照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點和生活方式去發展。這是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尊重,也是對世界文化多樣化發展的貢獻。要認同他們的民族心理、欣賞他們的生活習慣、鼓勵他們的文化發展,而不是自以為是地把他們的民族心理斥之為「觀念落後」、將他們悔賀的生活習慣斥之為「原始蒙昧」、將他們的風俗習慣污之為 「封建遺風」,更不能用冠以「文化」名義的現代節慶取代充滿民族精神內涵的民俗活動。只有用包容的心態去接受、用贊許的眼光去鼓勵、用適當的政策去激勵,民族文化的發展才能有越來越美好的前景。
❸ 傳統文化如何與現代化相結合
1.現代化。這里的現代化主要指的是現代化的科技手段。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積累了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既有物質文化遺產,也有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加強規劃,加大投入,特別是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認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切實保護我們的文化瑰寶。
2.生活化。逐步使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禮義廉恥成為日常生活規范。培育與人為善、樂於助人的道德情感,見利思義、顧全大局的行為准則,形成相互尊重扒帆、禮讓寬容的人際關系,互諒互讓、友好協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風尚,創造關愛他人、團結互助、維護公平、伸張正義的社會氛圍。
3.社會化。使中華文化走入社區和社會,改造和發展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民間風俗禮儀,開展豐富多樣、健康有益的民間民俗文化活動,保持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記憶和文化傳承。
4.教育化。使中華文化成為小學、中學的重要課程。要切實做好中拆啟小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各學科課程都要結合學科特點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在全國中小學生中廣泛開展典籍誦讀活動。
5.網路化。要把中華文化的豐春御雹厚資源與現代數字、網路技術結合起來,使網路成為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使更多的人了解傳統文化,喜愛傳統文化,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承載者和傳播者。
❹ 怎樣使中國少數民族的節日文化走向國際化
國家及社會在弘揚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已構成了一種復興的景象,此外復興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得到了推廣。一些使用傳統文字的少數民族,如蒙古族、藏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和朝鮮族等已經具有了從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民族語文教學體系;而使用新創或改進文字的民族也採用了形式多樣的雙語教學體系。中央和少數民族聚居的省、區、市、縣、鄉都開辦了少數民族語言廣播,一些電視台建立了少數民族語言頻道。我國已有民族出版社36家,每年出版各類民族文字圖書3000多種,少數民族文字報刊89種、雜志183種。
少數民族地區文化設施大量建設,文藝人才大量涌現。截至1998年,少數民族自治地方建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526個,圖書館596個,群眾藝術館、文化館738個,博物館134個,文化站7129個。全國至少有24所高等和中等藝術院校專門培養少數民族藝術人才。一些國家重點藝術院校還不定期地開辦少數民族班。大批的少數民族藝術人才在全國乃至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至1997年第五屆少數民族文學獎評獎時,55個少數民族都有了自己的作家。(註:參見方鶴春:《中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保護、研究和發展》,在中國一瑞典第二屆少數民族問題研討會上的發言稿,1998年9月物源。)
少數民族地區群眾文化活動開展廣泛。許多地區對傳統民族節日開始重視,自覺地利用這些節日推廣傳統文化。不少地方開辦了各式各樣的文化節、文藝節、文藝會演和體育活動,而這些活動又著力體現民族特色。
許多少數民族正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為經濟活動融入民族文化內涵。如一些民族地區大做民族服裝生意,將自己製作的服裝打入國內和國際市場。在此過程中也將自己民族傳統的工藝、質料、風格等發揚光大。近年來西南苗族、布依族和瑤族的蠟染、挑花、刺綉等都在各地市場上走俏。更為普遍的是民族旅遊業。民族地區利用自身獨有的旅遊資源,輔之以當地民族文化的內容,發展了經濟,也發展了自身的文化。
凡此種種,都是傳統民族文化正在得到復興的表現,甚至可以說,當今的民族文化正處於繁榮和發展的最好時期。正因為如此,當今中國各少數民族文化也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率匯入普同文化,得到越來越廣泛的認可。
(二)衰退
但是無庸諱言,與上述復興的景象相悖,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也面臨著相當的衰退局面。現代文化不斷增多的過程也基本成為傳統文化衰退的過程,而且,與耐歷復興相比,衰退似乎更為強烈。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其一,各地傳統文化的衰退正是在各種挽救和弘揚措施不斷實施時發生的。還以納西族的東巴文化現狀為例。因為蘊含內容的豐厚、珍貴和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獨特地位,東巴文化受到了上自政府下至社會團體和個人的普遍關注,從政府及社會各界對它的投入和取得的成就來看不能不說已相當可觀。然而雲南省社會科學院的楊福泉研究員近來著文談到:目前東巴文化這一「文明瑰寶正在民間不斷絕跡,所剩無幾的東巴多至耄耋之年,且無人傳承。……如照目前各地所剩無幾的老東巴無傳人的情況發展下去,十多年之後,將不復有東巴文化活動存活民間,被視為麗江旅遊一個支柱人文資源的東巴文化將只存在於博物館、罩畝態研究所而成為死去的文化,東巴文化將只是一門鑽故紙堆的學科」。「納西族民間豐富多採的民俗活動正日趨衰落,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民歌謠諺舞蹈衰微沒落,民間歌手寂寥冷落,年輕的民歌手如鳳毛麟角。年輕一代痴迷於影視流行歌曲,過去遍布城鄉的歌手一唱三嘆,聽眾如醉如痴,很多人能出口成章(民歌),年輕人甚至即興編歌斗歌談情說愛的盛況已成如煙往事。電視文化對過去民間故事、禮俗謠諺的家庭傳承的沖擊猶如風卷殘雲。此外,傳統民居、服飾、節慶等正在咄咄逼人的『現代趨同』浪潮沖擊下消失和隱退。」(註:楊福泉:《論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少數民族文化保護》,《思想戰線》1998年第5期)楊福泉同志在納西族地區進行了多年田野調查,其所談情況應當是可信的,而在其他地區,情況一般也是大同小異。
其二,已有的復興尚多與民間生活脫節,衰退是深層的。如上所述,因黨和國家的重視及各民族群眾的自覺參與,各民族文化正在通過各種途徑得到展現。但這種展現很多卻是游離於民間社會生活之外的。像東巴文化在媒體的曝光度上,在國際國內相關領域的研究、整理、出版或演出展示等方面實在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但同時它在納西族民間,也即在它的原生土壤上卻大大失落。勿庸諱言,民族文化和經濟活動的結合促進了經濟的增長,也使民族文化得到了傳揚。但因為這種結合一開始就是以發展經濟為主要目的,因而這里的文化傳揚就不能不帶有與本族實際生活脫節的強烈的功利主義色彩。由此我們也就看到,大量表現民族特色的用品堆滿貨架,但本族消費者卻日益減少,外族消費者對這些物品的需求也大多出於新奇,而隨著新鮮感的減退,這些物品便被束之高閣。在「民族村」或其他形式的少數民族旅遊區,雖然表現民族文化的各種建築、用具、服飾和禮儀等隨處可見,但這些東西很多已不是民族文化的自然顯露,而是出於商業利益的著意誇示甚至扭曲,與民間的本色已有相當的距離了。這些現象說明,當今傳統民族文化表現出來的復興,更多還仰賴一種表層的人為造設,在它下面還泛動著衰退的潛流。
民族傳統文化既得到了復興,又在嚴重衰退,這種評價似乎是矛盾的,但又的確如此。國家及社會的著力弘揚與現代化的猛烈沖擊是兩種影響傳統文化狀況的主要社會因素,而它們的作用力卻是相反的;在此兩種不同社會因素作用下,傳統文化的不同內容、不同層面呈現出不同甚至相反的性狀是合乎邏輯的。
❺ 如何在少數民族平衡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粗拆褲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加強文化引領的地位,發揮文化引領的作用,有效提升文化引領的質量,既是文化的基本功能,也岩簡是現代御核文化的機能、現實訴求和基本依據。一是現代文化是現代人的主導性生活方式。以現代文化為引領不是用文化去引領文化,而是用現代文化去引領發展,用現代文化去引領人和整個社會的發展,用現代文化力促新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
二是科學的發展觀是現代文化發展的基本前提。發展應是共享性發展,增長當為包容性增長。三是現代化理論是現代文化發展的很重要尺度。新疆人要以先進的文化和現代人格塑造,去創新發展理念,去打造新疆效率,去砥礪新疆精神,去追求新疆卓越。四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有益成果是以現代文化為引領的核心內容。
❻ 少數民族經濟發展,民族經濟現代化與民族文化間的相互關系
我國的民族政策,從內容上講,包含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從層級上講,包括中央政府制定的政策,也包括中央部門制定的政策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政策。中國的民族政策以民族平等為基石,以維護各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統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發展少數民族的經濟文化事業、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和各類人才、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為基本內容,以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為出發點和歸宿。
當前,從統計數據反映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社會發展方面的諸多指標,與全國相比,仍有明顯的差距。為實現共同繁榮,我們在加快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明確發展生產力要從掠奪式的「征服自然」轉變為呵護式的「利用自然」,經濟增長方式要從「粗放型」轉變為「集約型」、「節約型」,從關注「經濟增長」、重視「經濟發展」,轉變到促進「經濟與文化的良性互動」,倡導「效率與公平並重」,統籌城鄉、區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協調解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經濟與文化所引發的生態問題、社會問題、精神道德問題、發展觀問題,注重科學技術的普及提高,深化經濟文化體制改革,增強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的力度,促進民族經濟與文化的協調發展。
2010-01-18 15:11:56 海嘯 (06社理班 海嘯 20145) 民族地區文化力與經濟力相結合,構成新的生產方式和發展模式,通過文化力與經濟力的互動,利用文化資源開發新的產業,不僅可以增加經濟發展總量,創造新的財富源流,還能通過文化產業的擴張和輻射,以及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等一系列環節,帶動物質生產領域其他產業的發展,為民族地區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當前,人文精神對經濟活動的影響力增強,文化因素越來越多地滲透進再生產過程,既成為產品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又是企業發展和競爭的重要手段。文化藉助科技武裝,形式不斷創新,內容更加豐富,其吸引力、影響力越來越強。文化產業方興未艾,市場廣闊,潛力巨大。隨著人們對精神文化消費的需求愈加旺盛,人們對產品的文化內涵要求會越來越高。發展旅遊業,開發民族風情游、自然生態游、探險體驗游等,正是少數民族地區的優勢和強項。因此,民族地區要加快發展,必須更新觀念,精心策劃,統籌兼顧,使文化經濟力形成綜合效應,和諧社會的建設才能與時俱進,風光無限。
民族地區經濟文化協調發展是實現共同繁榮的必然選擇,經濟和文化任何一方面滯後都會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很多搏襲人錯誤地認為只要把民族經濟搞上去民族文化自然也就進步了。我們認為首先這種自然的文化變遷是朝多方向變化的,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由此而產生的反文化的侵襲力量有時是很強的。其次,這種進程緩慢,滿足不了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最後,落後的傳統文化將人為地得以持久保留,影響力難以短期內消除,也妨礙了民族團結。經濟文化協調發展是社會進步的內在要求,尤其是在民族地區要慎重對待。
經濟和文化協調發展的結合點———人力資源的開發。人力資源是現代社會最根本的資源,是一個地區總體資源中最關鍵的部分,尤其是隨著經濟活動日益全球化,人力資源的重要性也在迅速增強,對落後地區更是如此。
具體戰略思考:
一、指導思想:堅持民族經濟文化協調發展觀念。長期以來民族地區經濟落後,人民生活困游嫌苦,發展經濟似乎成為民族地區發展的唯一任務,政績的評價也是圍繞經濟指標,基本上忽視了文化的發展,致使邊遠地區的民族文化發展基本上處於停滯的狀況。因此必須把經濟發展和文化發展緊密地結合起來,在衡量民族地區社會發展時既要重視經濟效益又要重視社會效益,即重視短期效益又要重視長期效益。充分認識到文化發展的重要性。
二、以相對主義的觀點開發民族文化資源。即對傳統文化要辨證地進行批判,對民族文化的評價要以是否有利社會發展為標准。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傳統,西部大開發將使更多的民族成員參與市場競爭,交往增多,各文化間需要相互學習、借鑒,不能主觀地認為誰好誰劣,更不是簡單的同化和異化。同時二十一世紀將是世界經濟文化一體化進程大大加快的時代,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無法迴避傳統文化對現代化的適應這一基本問題。少數民族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文化,吸收外來先進文化,走開放式發展道路。同時對民族優秀文化要大力開發,促進經濟快速發展。在其中也應重視文化的相對獨立性,促進民族文化的產基磨兄業化進程,並採取措施加快民族文化間交流和融合,鞏固民族團結。
三、加大人力資源的投資與開發力度。加大教育投資,優化教育結構,提高教育效率,提高全民素質,廣泛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加快科技擴散效應。同時合理引導農村剩餘勞動力流動出去,地方勞動部門應為之大開方便之門;各地區要根據不同的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具體情況走不同的開發之路。在民族地區應逐步取消對少數民族的寬松計生政策,實行優生優育,以從源頭上堵住低素質勞動力的無限供給,緩解民族地區人口的壓力。大力改善農村地區的醫療衛生條件,切實解決民族地區人們的飲水、溫飽問題,增加民族地區人力健康存量。
四、大力發展小城鎮。小城鎮是貧困地區經濟增長中心。貴州民族地區地形復雜,二元經濟結構突出,發展農村經濟的使命歷史地落到小城鎮身上。廣大小城鎮星布農村,從節約使用公共設施、降低成本的角度來說應是農產品的加工地和集散地,從而推動農業生產走向市場。同時由於小城鎮配套功能的需要,大大推動商業、交通、餐飲、娛樂等其他行業的發展。小城鎮作為農村地區經濟生活中心,隨著產品流動的加快,其人口也頻繁地流動起來,人們的交往增多,互動性強。同時小城鎮擁有各種文化娛樂設施,通過這些媒體作用,小城鎮可以不斷地向周圍地區傳播新思想、新觀念、新的生活方式,為民族地區農民提供一個與外面世界接觸的窗口,加快貧困地區社會的轉型。
五、改善民族地區的基礎設施,加大民族地區的扶貧力度。民族地區不利的交通設施大大制約了經濟的發展。民族地區地處山區,生物、礦產、旅遊、人力資源豐富,發展採掘、農產品深加工潛力巨大,但不利的交通使得所有投資成本陡然上升而失去了比較優勢。為使民族地區加快改善落後面貌,政府必須加大民族地區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增加財政支援不發達地區資金,優化投資環境。民族地區要內聯外引,多渠道融集資金,同時也要注重非農產業的經濟效益,增強自身積累能力,走集約型的發展道路。
在這里,就以貴州為例
貴州是個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數民族文化資源豐富,旅遊業極有發展前途。在貴州,每年有類型不同大小各異的民族節日重刪除次;許多民族聚居區有千姿百態、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築;文物眾多的旅遊景點,吸引著中外遊客。特別是貴州的少數民族文化內涵豐富、異彩紛呈的民俗風情更在全國乃至世界上獨具一格,它與外界有著獨特的交流渠道。在貴州的重點文化旅遊景點中,大多是貴州獨有的,如貴州各民族獨特的民族建築、眾多的風物特產、可口的美食餐飲、歷史名人文化、貴州龍文化、苗侗原生態文化、沙灘文化、陽明文化、奇石文化、屯堡文化等等。這些民族文化的傳承弘揚,並與獨特的喀斯特風光構建起貴州旅遊文化的靈魂,使貴州的山山水水充溢著濃濃的文化氛圍,成為別人無法比擬的優勢旅遊資源。
貴州少數民族文化資源豐富,以文化為特色的旅遊產品發展前景廣闊,市場潛力巨大。但貴州的旅遊業起步較晚,過去,人們對貴州少數民族的文化了解甚少。改革開放以後,國內外各方面人士來貴州各風景名勝區觀光旅遊的逐年增多。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貴州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被越來越多國家的人們所認識。侗族的多聲部無伴奏合唱「侗族大歌』』在法國巴黎首次亮相,便引起了震動;苗族的木鼓舞從大山深處的田間地頭跳上世界舞台,便以狂放的風格被稱為:「東方迪斯科」;苗族服飾以其精美的工藝和豐富的文化信息承載功能被稱為「無字的史書」;六枝梭嘎苗族社區因其文化獨特並保存良好,建成了中國第一個生態博物館;被國際戲劇界稱作「戲劇活化石」的地戲、儺戲等,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極大關注。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日,以風情濃郁內涵豐富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們。貴州高原山區這一特定的地理環境內,各民族承襲著自己的傳統,經歷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積累,創造了絢麗多姿的文化,它們之間有相通性,但又各自獨立,每一種文化經驗和智慧以及信息庫藏都是其它文化無法完全替代的。這一切都為貴州民族文化旅遊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少數民族社區,實行以文化帶動經濟發展未免不是一條好路子。
❼ 民族融合有什麼方式
歷代王朝促進民族融合的方式: 1、民族遷徙
2、聯合斗爭 3、友好交往 4、少帶做數民族統治者的改革蠢宴衡 5、「和親」「會盟」政策 6、邊境貿易促進民族融合 7、「冊封」政策促進民族融合 8、行政管轄促進民族融合。
9、土司制度和「改土歸流」促進民族融合。 10、抵禦外國異族入侵和平定叛亂,促進民族融合。 11、兼並戰爭促進民族融合。 12、國家的統一促進民族融合
其實每個朝代都有民族融合:
1.春秋戰國時期:華夏族與周邊各族,通過經濟文化交流和戰爭逐步融合。
2.秦漢時期: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初步形成並得以發展,邊疆各族與中原有著不同形式的交往和聯系。該時期民族關系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①民族遷徙和雜居;②民族間的戰爭;③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④和親;⑤中央政府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管轄。
3.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各民族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這種關系不斷發展變化,又促進了民族大融合的加速發展。
4.隋唐時期:各民族進一步融合,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進一步加強。邊疆各族得到重大發展,相繼建立的政權逐步納入中央政府的管轄之下,疆域空前遼闊。我國多民族統一國家的格局開始初步形成。
5.宋元時期:邊疆少數民族政權不同程度地受到漢族先進經濟文化的影響,先後完成了封建化的過程,各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元朝時西藏和台灣開始納入中央政府的管轄之下,疆域變得空前遼闊。黃河流域的契丹族和女真族「消失」,回族產生。
6.明清時期: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中央祥肢政府對邊疆管轄空前加強。中國遼闊的版圖在清朝前期最終確定,中華民族空前統一。
❽ 怎樣解決少數民族文化的失傳和失真的問題
中國少數民族非常多,而民族文化也同樣非常多,但因為少數民族文化不斷的失傳,也有很多民族文化出現了失真,這其實就是因為民族文化創新力不足的問題,而且現今很多商人還經常利用傳統的民族文化故弄玄虛,通過很多暴力手段謀求不當的福利,所以現今的民族文化才會出現斷層、失傳和失真,很多年輕人已經對民族文化失去了興趣和信心,而現今,我們可以通過將民族文化與現代教育相結合的方式解決這種困境。
所以一個民族文化想要流傳,還是需要大力去創新的,要敢於為民族文化動手術,才能讓中國民族文化得以源遠流長。現今,教育與文化的強強結合,會讓大眾對文化輸出的途徑更加重視,從而多方面的開拓文化的輸出路徑。
❾ 如何加速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的形式;
第一,民族遷徙。魏晉以來,一些少數民族大批內遷,他們和北方漢族人民雜居相處;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人民南遷江南地區等等。
第二,聯合斗爭。各族人民聯合起來,共同反對統治者的剝削和壓迫,使民族聯系更加密切。
第三,友好交往。特別是在我國古代的大統一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環境中友好相處,頃困融合加速。民族之間其實交往主要通過兩個大的方式,第一個方式就是互互相經商,你賣給我東西,我賣給你東西,另外一個就是對我通婚的方式。
第四,少數民族統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歷代各民族之間都是通過相互的禮尚往來,能夠加強民間的交融溝通。
第五,「和親」、「冊封」促進民族融合。641年,唐太宗派人護送文成公主人吐蕃同松贊干布結婚。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從此唐朝和吐蕃「和同為一家」。回紇的首領骨力裴羅接受唐朝「懷仁凱檔可汗」封號。713年,唐玄宗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盯乎亂,唐玄宗封皮羅閣為雲南王。
第六,兼並戰爭促進民族融合。春秋時在諸侯爭霸過程中,大國兼並小國,諸侯國逐漸減少,華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觸頻繁。
❿ 發展文化時如何實現民族性與時代性的統一
少數民族在長期的社會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了燦爛的文化,這些優秀文化是每個少數民族成員在本民族生產、生活領域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條件和基礎,每個少數民族成員勢必要學習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以成為本民族和本地區的一名合格成員,通過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本民族成員中的傳承以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各少數民族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和世界民族大家庭的一名成員,在當前文化多元一體的開放環境下,為了更好的發展也必須與其他民族進行交流,學習他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充實本民族文化的寶庫,最終實現文化的時代性。當前,由於民族地區多處在西部邊遠地區,自然地理條件的限制以及義務教育的強制性決定了兒童和青少年傳承本民族文化、學習他民族文化主要是通過學校教育來實現的。
當前大多數民族地區的學校教育模式都是盲目照搬主流民族的學校教育模式,這些學校採用全漢語教學、全套的人數版教材、六加三的九年義務教育模式以及無少數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校園文化等等。這種教育模式忽略了民族之間的差異,沒能實現少數民族成員通過學校教育實現本民族文化的傳承,少數民族成員也就不能通過現有的學校教育來保持本民族文化的民族性;同時,盡管這種學校教育完全教授主流民族以及人類部分共同文化成果,但是這種教育所實現的民族文化的時代性並不是建立在保持民族文化傳統即文化的民族性基礎之上的,因此這種文化的交流和學習並沒能真正意義上實現民族文化的時代性。透過這一點來反思,筆者認為,以學生入學前、入學時、求學過程中以及義務教育完成後為四個時間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