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什麼叫迷影文化

什麼叫迷影文化

發布時間:2023-05-30 09:53:38

Ⅰ 迷影是什麼意思

迷影的意思是「電影的衰退」或「電影的沒落」。迷影運動之後,產生「新浪潮」電影運動,大都橋明以專注的手法記錄或表現一個事件、一些人物。電影採用低成本製作,啟用非職業演員,不用攝影棚而用實景拍攝,不追求場面刺激和戲劇化沖突。

(1)什麼叫迷影文化擴展閱讀:

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是繼歐敏槐告洲先鋒主義、義大利新現實主義以後的第三次具有世界影響的電影運動,它沒有固定的組織、統一的宣言、完整的藝術綱領。

這一運動的本質是一次要求以現代主義精神來徹底改造電影藝術的運動,它的出現將西歐的現代主義電影運動推向了高潮。這一運動有兩個部分,一是作者電影,即「新浪潮」;另一是作家電影,即「左岸派」。

參考資明李料:網路-法國電影新浪潮

Ⅱ 快餐文化熏陶下,真正迷影的影迷越來越少,你怎麼看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標榜自己是影迷,但也只能算得上是看過大量的電影,而談不上品鑒這些影片。


迷戀不僅是喜歡,而且是電影的審美品味。
蘇珊·桑塔瞎旦格曾經用「迷影」來指涉另一群人,他們對電影的「迷戀不僅僅是喜歡,而是一種電影的審美品位,建立在大量觀看和重溫電影輝煌歷史的基礎上。」這種被稱為迷影的人對電影的訴求進入了審美層次,不具任何功利性,甚至也不是為了取悅身體,而是純粹精神的自足。同時,對電影歷史的認識是迷影身份的一個必要條件,我想所謂重溫電影的輝煌歷史,應該不是對名詞概念的刻板記憶,而是對銀幕經典形象(人物、場景、類型、工藝)的熟稔。

逐利的資本卻在高漲的電影產業下將觀影導向「快消」,把迷影變成了影迷。既然是快消品,就要不惜違背藝術生產本應有的創作規律,簡化粗化工藝標准,加速製片環節的生產進度。


正如《一代宗師》與《葉問》系列貌似同一題材,但在人物處理、故事意涵、動作設計理念、場面精緻度孝態等方面有雲泥之別。僅就對人物的創作觀念而言,《葉問》 系列罔顧史實的胡編亂造比比皆是,時代與生活賦予人物的真實合理性被棄擲一旁,代之以杜撰的愛恨邏輯。《一代宗師》是拳中見人,《葉問》是只見詠春,一個是藝術品,一個是典型的快消品。


大數據製造了電影幻象,電影離靈魂越來越遠。
快消類影片通常都以明星陣容、炫目場面、導演品牌為賣點,內里卻都是一個個無比蒼白、不堪咀嚼的故事。


昔日大火的《美人魚》其實就是一部快消版的《色·戒》,幾乎雷同的人物關系,卻不見其在人物刻畫上著力。華麗的場面遮掩磨慎擾不了故事上十足的山寨感,終使一腔悲情淪為了廉價的狗血。


每一名觀眾都是一個捍衛電影性的迷影。我們共同擁有作為一名觀眾的底色,我們不可退讓的是有關個體人的那些基本的價值信念。我們不希望被愚弄、被操縱,是因為深信每一個靈魂都應該是自由自主的。我們親近藝術,是因為它能以審美的方式擦拭靈魂,讓我們對人世抱有善的動機。


倘若有一天我們對於電影的根本訴求得不到滿足,那電影之於我們的意義也就不大了。

Ⅲ 這份年度華語電影名單,比內地院線片不知好出多少

每次有華語相關的電影獎出來就總是被人吐槽,畢竟,每年真正值得關注的華語片實在太少,而大多都是毫無廉恥的坑錢貨。我們總希望能幫大家一起淘金,發現一些值前輪得關注、值得鼓勵的好電影,所以我們自己發起了一個電影獎,那就是:

迷影精神獎!

相信大家還記得,「迷影精神獎」創立於2015年年底,我們一經公布就受到媒體和影迷朋友的大力支持。

嚴格說來,「迷影精神獎」與官方和電影工業中的電影評獎有很大區別,也與學院和媒體的電影評獎保持距離,這是一種來自民間的迷影人的聲音,一種對電影創新精神的鼓勵。「迷影精神獎」不舉行頒獎儀式,不走紅地毯,我們用影評人的力量,每年只獎勵一部電影,用1895元人民幣(電影的誕生年)作為象徵性獎勵,鼓勵這位導演展開獨立的創作和風格上的探索。

今年已經是迷影精神獎的第二屆,去年我們把大獎頒給了頗讓人驚喜的《路邊野餐》。而一年之後的如今,再回顧這部電影,已經成為很多人心中的年度佳片了。

沙丹、畢贛、李洋

去年迷影精神獎評語如下:

《路邊野餐》以極富創意且令人印象深刻的視覺呈現,創作出一部富有詩意的電影作品,導演運用穿梭在貴州山水之間的長鏡慧渣信頭和精巧的場面調度,把記憶與現實在情感中細密地交織縫合,影像的流動把感傷的故事和人物的幻想融為一體,氣韻生動,營造出華語青年電影中罕見的詩意之美。

經過討論投票,我們最後把第一屆迷影精神獎頒發給畢贛的《路邊野餐》,我們不認為這部電影完美無瑕、無懈可擊,但我們鼓勵畢贛導演能憑借影片中閃現的天賦和靈韻,以及創作上的勇敢,在電影藝術的可能性上繼續探索,創作出具有獨特美學質感的作品。我們有一筆象徵性的獎金1895元,獎勵給導演,希望他繼續努力!

那麼,新的一年,又有哪些好的電影值得推薦呢。

第二屆迷影精神獎提名名單公布如下:

這些電影都是我們認為2016年富有創新精神的、值得鼓勵的中青年導演的電影作品,這些作品代表著華語電影非常重要的風格嘗試,或者令人贊賞的努力:

《清水裡的刀子》,王學博

推薦語:以肅穆的攝影,凝練出日常生活中的庄嚴;以簡潔的敘事,展現宗教、倫理、世俗各層面的沖突。靜水深流,大巧不工,是這部電影努力抵達的方向。

《日曜日式散步者》,黃亞歷

推薦語:黃亞歷別具一格的紀錄長片處女作,用詩作、信件、電影、繪畫、歷史文獻等素材與情景再現手法結合,重構了台灣文學史上幾乎被人遺忘的1930年代創立的「風車詩社」,不僅回應了文學現代主義在台灣的萌芽,還展現了復雜近代史下的個體創傷。

《八月》,張大磊

《中邪》,馬凱

推薦語:即便少不了各種業余與粗糙,滿是遺憾,卻不妨礙這是今年最驚喜、最有想像力的國產恐怖片。同時這也是極具迷影精神的作品,導演並未受過太多專業訓練,而是從大量優秀恐怖片中汲取養分,並將這些與身邊經驗結合。影片將西方偽紀錄恐怖片與農村封建迷信結合,讓作品更接梁枝地氣。無論怎樣,這都是一部有潛力的作品,一部真的會嚇到觀眾的國產恐怖片。

《塔洛》,萬瑪才旦

推薦語:影片用精緻的長鏡頭和肅穆的黑白攝影,繞開了人們對西藏的視覺獵奇和文化獵奇,講述一個普通藏民尋找身份和迷失身份的寓言。萬瑪才旦不強調宗教和政治的戲劇性,而在一個流暢、自然、完整的故事中,把西藏人所處的經濟處境、社會處境、宗教處境和文化處境在一系列二元對立中潤物無聲地表現出來。塔洛是近幾年來銀幕上最為真實、虔誠和可愛的西藏人形象,然而他的命運也最值得深思。

《不成問題的問題》,梅峰

推薦語:影片以超乎尋常的沉穩與平靜,帶給華語電影一種嶄新的美學風格。故事圍繞抗日戰爭時期一個農庄的經營和管理,把中國社會在現代變革中遭遇的困境、窘迫和尷尬,剝繭抽絲地展現出來。梅峰借用老舍對中國社會的深刻觀察,運用三種不同的人以及他們的命運變化,譜寫了對現代中國的歷史命運的寓言,在繚繞的炊煙和秀美的鄉村山水之間,影片以客觀的距離和剋制的語言把中國人獨特的交往方式、中國社會特有的社會結構表現出來。影片以中遠景的長鏡頭,表達一種觀看態度。范偉的表演矜持有度,每個人物都在掌握很好的分寸,清冷的諷刺。

《幸運是我》,羅耀輝

推薦語:一部很容易被拍成煽情治癒勵志系的電影,年輕導演羅耀輝卻極為適宜的掌握好了情感生發、裂變、重組的分寸感。二位主角的相遇相識,誤解與重聚,在略顯散淡化的線性敘事中,羅耀輝始終在捕捉的是一種真摯可信的情感依託。另外必須特別指出的是,影片還顯示出了強烈的香港主體性,同時卻不為狂躁的政治姿態綁架。影片中動人的港人情感、港人人際關系之真實再現,明白無誤的道出作為微觀政治之表現的日常生活實踐,比宏大的政治運動更具有感召力,滲透力。

《喜喪》,張濤

推薦語:在萬般演繹的家庭倫常中,張濤不緩不急的展開了一幅中國農村家庭的全景畫。帶著一種隱約的人類學方法,描繪著農村家庭在傳統與封建的輾轉中遭遇現代性的拷問。在地的扮演者們,他們生動的言語和極具說服力的姿勢,在昏暗的居室內,用背影和不詳的面容,承擔起了具體與抽象之間的詩意與沉重。

《皮繩上的魂》,張楊

推薦語:《皮繩上的魂》和《岡仁波齊》如同一個雙星系統,截然不同的美學,在塵土與雲端的張力間,構成了彼此揭示的引力系統。這次的藏地創作意味著張楊導演的一次華麗轉身。《皮繩上的魂》以一種高貴的虔誠,抖落掉了量產的異域敘事神話的桎梏,以魔幻為名搭建起了另一套異質神話,在規則的存廢之間,開啟了另一個世界的可能。

《少年巴比倫》,相國強

推薦語:在今年的新片中堪稱驚艷。尤其,在中國現在這種商業片至上、每個人都像打了雞血一樣浮躁的氛圍里,《少年巴比倫》的出現,讓我們絕對有理由對青年一代的影像表現充滿信心和希望。影片關注大工廠時代中的愛情故事,同樣交織了激情和失落,但與大量致青春的老舊模式不同,作品竟然攜帶了中國電影中少有的一種魔幻主義色彩。《少年巴比倫》某種角度上,並沒有給人帶來一種切實的、針對現實的時空坐標,它是懸浮的、夢幻、充滿傷痕和回憶的造影。《少年巴比倫》在中國電影的版圖中是一種令人興奮的另類。如果非要一比,它更像是一部魔幻化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它簡直就是為董子健量身定製的。

迷影精神獎的評審委員會由每年會第一時間看很多電影、對華語電影創作非常關注的影評人和策展人,他們同時也是最為挑剔的迷影人。如果我們還有一點能力,就是希望鼓勵那些需要鼓勵的中青年導演。

我們的宗旨就是立足於未來,獎勵那些在創作和風格上最值得鼓勵和支持的中青年導演作品。評選規則類似於法國的龔古爾文學獎或者路易·德呂克獎,不需要申報,由評審直接提名,每位評審只能提名一部作品。我們可能不像其他評獎那樣,格外在乎評審構成的全面性或評選機制的科學性,我們可能也不會在意其結果是否會被電影產業或電影觀眾認可,我們只是想發出一種聲音,鼓勵一種創作。法國龔古爾文學獎每年只是舉行一場評委的晚宴,現場公布名單,獎金只有10歐元,但這是法國小說每年最重要的榮譽,我們也希望把純粹的榮譽獻給那些值得鼓勵的電影。

迷影精神獎評審委員會

輪值主席:

桃桃林林 ,影評人,電影自媒體「桃桃淘電影」(ttfilm)運營者。

評委會委員:

Magasa ,影評人,《虹膜》電影雜志主編,「虹膜」微信公眾號(IrisMagazine)運營者,著有《木乃伊防腐指南》等。

沙丹 ,常用筆名「奇愛博士」,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北京國際電影節策展人,「文慧園路三號」微信公眾號(CFA1958)運營者,著有《幕味》。

吳覺人 ,常用筆名「本南丹蒂」,影評人,曾任台灣金馬獎評審,現為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片部負責人。

吳李冰 ,常用筆名LOOK,影評人,現為《虹膜》電影雜志編輯總監。

感恩而死 ,電影策展人,上海國際電影節選片顧問。

謀殺電視機 ,影評人,《電影公嗨課》聯合創始人,著有《木乃伊防腐指南》,現為毒舌電影合夥人。

虞曉毅 ,常用筆名howie,資深影評人,曾任《南方都市報》娛樂部主任,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秘書長,台灣金馬獎費比西獎評審,《華語電影》系列叢書統籌,現為毒舌電影合夥人。

大旗虎皮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迷影課」(talkino)微信公眾號運營者,「中文電影網路」創始人,著有《迷影文化史》《目光的倫理》等。

策劃總監:水怪

迷影精神獎組委會成員單位

北京安瑞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吉林省迷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歡迎媒體合作

聯系郵箱:[email protected]

具體中獎者會是誰呢?敬請期待

閱讀全文

與什麼叫迷影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8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