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農村的電工一般都很富裕
因為他們掌握一定的知識,是別人所沒有的。在我們這邊的農村,電力行業的人都被人們稱為「電老虎」,總體上感覺他們行業很硬氣、待遇也不錯。
很多農電工,其實工作很辛苦,不管是嚴寒還是酷暑,在外工作不考慮這些,因為是工作職責。而在廣大農村地區,農電工人才是缺乏的,人少事多,工作就辛苦很多,負責我們片的農電工,他一個人要負責大概3000戶80000人左右的用電事宜,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綜上,農村農電工相對來說,基本待遇還算不錯,不能說是富裕,同時,這不錯的待遇也與他們的辛苦程度有關,我們要以平常心看待。
2. 新鋼含笑村是哪年建成使用的
1991年
3. 新鋼的新鋼的歷史
1958.07.16江西省委批復同意成立新余鋼鐵公司黨委,新鋼公司宣告成立。
1958.11.05新余鋼鐵公司1#、2#255m3高爐破土動工。
1959.07.29新鋼首屆職工代表大會召開。
1960.04上海6個廠及黃埔區中心醫院遷移新鋼。
1961.03新周鐵路袁河大橋通車,10月新周線全線通車。
1962.081#、2#高爐轉煉錳鐵成功。
1962.12.15新鋼2#255m3高爐在全國冶金重點企業高爐會議上被評為先進高爐。
1963.04冶金部下文決定新鋼由公司改廠。
1965.04.20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李富春視察新鋼。
1965.08.14803車間破土動工,揭開了江西鋼廠建設的序幕。
1966.04.23825車間1.5噸電爐試煉成功。
1968.12.091#58—I型42孔焦爐工程破土動工。
1969.04.01江西省委決定新周線由江鋼接管。新周線全長17.8公里,其中包括一、二道站線4.5公里。1970.02.21新鋼決定興建年產10—15萬噸2300中板車間。至1978年10月建成投產。
1971.01.035000—6000噸碳素製品車間動工興建。
1971.09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黨和國家領導人陳雲視察新鋼。
1973.09新鋼第二燒結車間24m2燒結機工程破土動工。
1978.07袁河水泵擴建工程竣工,保證了江鋼生產生活用水。
1979.10新鋼被江西省確定為第一批擴大企業自主權的試點單位。
1980.01.01新鋼家屬戶用上生活煤氣。
1980.08國防科委發來感謝信,表揚江西鋼廠為我國洲際導彈發射成功所作出的貢獻。
1980.11.15江西省冶金廳決定,新余冶金機修廠劃歸新鋼。
1981.10.01新鋼碳素錳鐵首次出口英國。
1983.05新鋼開始組織高爐鐵水熱裝運送江鋼煉鋼試驗成功。
1984江西省政府確定新鋼為廠長負責制的首批試點單位。
1984.05.01600m3高爐破土動工。
1984.05.10新鋼通向新余市區煤氣管道工程破土動工。
1985.04新鋼6噸轉爐頂底復合吹煉成功。
1985.11新鋼第一期閉路電視工程竣工。
1985新鋼高爐錳鐵獲國家銀質獎。
1986.02.07江鋼25噸氧氣頂吹轉爐投產。
1986.11.15新華金屬製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1987.04.16江鋼第一台由電腦控制稱重儀的公路秤投付使用。
1988.07.15新鋼平川生活用水引水工程竣工送水。
1988.07.19新華金屬製品有限公司建成投產。
1988.8.13江鋼25噸高功率電爐投入生產。
1990.06.30.佔地2000平米、能容納2000名觀眾的新鋼工人體育館落成。
1991.01.06江西鋼廠、新余鋼鐵廠、鐵坑鐵礦合並成立江西新余鋼鐵總廠。
1992新鋼第一批集資建房350套,拉開房改序幕。7月30日,公園村破土動工。
1992.12.25生活煤氣上山工程竣工投入使用。
1993.12.05新鋼實現年產鋼過百萬。
1994.09.05中板改造工程竣工投產。
1995.01.06公司離退休員工活動中心竣工。
1995.02.07中心醫院經省衛生廳批准,晉升二級甲等醫院,成為江西省唯一一家晉升為二級甲等醫院的企業職工醫院。
1997.10.08新鋼公司再就業服務中心揭牌。
1997.10.28公司船用鋼板通過中國船級社(CCS)工廠認可。
1998.12.28公司轉爐鋼實現全連鑄。
1999.03.29公司第一煉鋼廠2#化鐵爐停爐,結束了公司28年之久的化鐵煉鋼歷史。
1999.09.12公司3#錳鐵高爐大修工程竣工。大修後的3#爐改煉生鐵。
1999.09.28公司電視光纜工程竣工。
2000.05.29新鋼公司與華融、信達、東方資產經營公司在南昌簽訂債轉股協議,債轉股11.6425億元。2000.10新鋼公司互聯網網站正式開通。
2001.08.08新鋼公司舉行高線、轉爐兩大工程開工典禮。
2001.12.18新鋼公司全年鐵水上山量首次突破100萬噸。
2001.12.28債轉股新公司———新余鋼鐵有限責任公司掛牌成立。
2002.02.26新鋼公司鐵合金廠1#爐開始轉煉生鐵。
2002.06.18新鋼公司8#高爐工程破土動工。
2002.07.19新鋼公司召開科技大會。
2002.12.16新鋼公司高速線材工程全線熱負荷試車成功。
2003.06.30新鋼公司檢測中心通過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實驗室認可。
2003.07.18新鋼公司舉行高線高爐轉爐竣工暨厚板工程奠基典禮,省長黃智權宣布新鋼公司「三大工程」竣工並下達厚板工程奠基令。
2003.11.25新鋼公司舉行停煉高爐錳鐵儀式。
2004.082#焦爐大修工程竣工投產。5#燒結機(180m2)工程竣工投產。7#高爐大修工程竣工投產。
2004.09新鋼公司日產鋼、鐵、鋼材坯首次突破10000噸。
2004.10新鋼公司沁園村商品房開工建設。
2004.11.16新鋼公司率先成為江西省年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的單個企業。
2005.04.10新鋼公司3800mm厚板工程竣工投產。
2005.06新鋼公司員工扶貧幫困基金成立。
2006.04.03新余鐵路二通道工程通車。
2006.08新鋼公司中厚板被用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鳥巢工程。
2006.10新鋼公司技術中心被認定為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
2006.11新鋼公司啟動QEO三體系整合工作。
2007新鋼公司啟動回報地方政府、助推地方經濟騰飛的「四大基地」建設工作。
2007新鋼公司啟動了苗圃、桑梓園生活區改造工程。
2007.02.28新鋼300萬噸薄板工程開工儀式隆重舉行,省長吳新雄出席典禮並宣布開工令。
2007.07公司獲全國「為奧運會場館建設做出貢獻的企業」殊榮。
2007.09新華股份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方案獲得證監會通過,新鋼公司整體上市。
2007.10.09公司船板產量突破100萬噸,全年產量達到136萬噸,居全國同行首位。
2007公司銷售收入達到222億元以上,實現利稅22億元,公司銷售收入已連續7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2008.03新鋼公司劃歸省政府授權經營。
2008.06.19新鋼公司博士後工作站建立。
2008.07江西省船用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新鋼建立。
2008.08.21公司成功發行可轉換債券融資27.6億元。
2009.02三期技改Ⅰ系列工程全線竣工。
企業願景
建成千萬噸級鋼鐵企業
打造三大精品基地
建成文化先進 基業長青
環境優美 社區和諧
人人小康 共享繁榮的企業
新鋼精神
創新 奉獻 超越
經營理念
誠信為本 互利為宗
成員單位:
控股、參股企業
新余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昆明滇新錳鐵有限責任公司
九江四方港務物流有限公司
新余新鋼彈簧製品有限責任公司
新余博大實業公司
山東博興新鋼有限公司
上海新鋼有限公司
天津新鋼有限公司
全資子公司
新余良山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新余鐵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分宜礦
新余新鋼特殊鋼有限責任公司
新余新鋼福利企業公司
江西新鋼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新余新鋼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江西新鋼機械製造有限責任公司
新余冶金設備製造有限責任公司
江西新鋼汽車運輸有限責任公司
江西新鋼渣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海南洋浦萬泉實業有限公司
新鋼綜合服務公司
直屬單位
供銷
原料部
銷售部
設材部
冶煉
燒結廠
球團廠
焦化廠
石灰廠
第一煉鐵廠
第二煉鐵廠
第一煉鋼廠
第二煉鋼廠
軋制
中厚板廠
線材廠
棒材廠
薄板廠
熱連軋廠
冷軋廠
動力、運輸
第一動力廠
第二動力廠
氣體廠
運輸部
生產服務部
檢測、工控、設計
檢測中心
自動化部
設計院
醫院、學校
中心醫院
職工大學
新鋼小學
4. 新余哪裡還有黑網吧現在可以上
四中那的網吧要身份證,公園北村圓盤的那有一家子黑色網吧的,或者新鋼文化村對面的步行街,那裡有一家,步行街不長,容易找到的 手機打的,累啊
5. 建設文明社會 徵文2000.
從狹義角度來看,生態文明是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並列的現實文明形式之一,著重強調人類在處理與自然關系時所達到的文明程度。 生態文明是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環境和諧統一、可持續發展的文化成果的總和,是人與自然交流融通的狀態。它不僅說明人類應該用更為文明而非野蠻的方式來對待大自然,而且在文化價值觀、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社會結構上都體現出一種人與自然關系的嶄新視角。 建設生態文明是全球所有國家和地區的共同事業,在中國建設生態文明具有特別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對破解我國前進中的種種難題有決定意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奇跡,成就輝煌。但發展中所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矛盾突出,城鄉差別、地區差別、收益分配差別擴大,生態退化、環境污染加重,民生問題凸顯以及道德文化領域里的消極現象等,嚴重製約了現代化宏偉目標的順利實現。如何破解難題,走出困境,實現良性循環,事關改革、發展大局。須知,這些矛盾和問題都是傳統工業化帶來的,若以工業文明理念和思路應對,不但於事無補,還會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態文明超越傳統工業文明,堅持以生態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對發展中的矛盾、問題作統籌評估、理性調控、綜合治理,方能化逆為順、舉一反三、突破瓶頸制約,在新的起點上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
漫步山水相連的二一九公園,在藍天下的勝利廣場放飛鴿子,欣賞夜幕下立交橋流轉的燈河,與鄰里在小區花木扶疏的綠色長廊中交談……市民無不從心底發出感嘆:鞍山變美了,鞍山變綠了,鞍山變得更漂亮了。 提起城市的變化,不僅普通市民豎大拇指,連搞城建工作的內行也同樣感嘆。當年的城市建設者,如今退休在家的彭衛東老人平時總愛騎著自行車滿城轉,用他的話說:鞍山到處是美景,越來越具「大都市的風范」。 這一變化也同樣受到旅居鞍山的台灣客商的贊美和認同,中橡公司的林信容、李文正,巴比世家的許朝昆先後在綠色智慧城購買了房屋,長期居住,廣達鄉的孫鏞、廖偉志,遠東食品的韋順雲更是在鞍山安下了家。 城市是現代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載體,完善的城市功能是一個城市活力的內核。近幾年,我市圍繞實施「一個基地、三大產業」發展戰略,以「建設文明城市」理念為指導,大手筆描繪,高起點規劃,在不斷的建設和改造中重塑鞍山城市形象,使市民的生活環境得到質的飛躍。 建設有標志性的建築,提升鞍山城市的整體形象,是鞍山城市建設的點睛之筆。說起鞍山近幾年的標志性建築,許多鞍山人都能如數家珍———勝利廣場、二一九公園廣場、國際會展中心、鞍山體育館……在這些標志性的建築中,五一路立交橋堪稱是最有代表性的傑作。這座氣勢宏偉、造型別致的立交橋,是我市道路建設的里程碑。2002年8月,五一路立交橋建成通車,它標志著我市現代化的交通主骨架已經建成。與建設大型標志性建築相輔相成,我市城市道路建設也突飛猛進。自2000年起,我市陸續完成了中華路延伸、勝利路北段道路大修、鐵西三道街大修、虹橋大修、東山隧洞改擴建等重點工程項目,對二一九路、五一路、東建國路、鐵西九道街等上百條主次幹道進行了新建、大修和改造。為了讓鞍山的道路更暢通,讓鞍山的夜晚亮起來,我市還陸續對鞍達路、環鋼路等30餘條道路路燈進行了新建和改造,完成了勝利、新鋼等七個廣場的大型組合花燈和投光燈的安裝。截至去年末,全市路燈改造道路總長度達近百公里,安裝路燈萬余盞,使鞍山夜晚的景色同白天一樣如詩如畫。 城市建設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城市發展,營造好的投資環境,更重要的是為了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在城市建設中,我市把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列入重中之重,在全省各市中,第一個把小區建設引入城市建設領域。為了把這一涉及千家萬戶的「民心工程」做好,我市對小區改造實施了公示制,在每個小區改造的工地上都設置了公示牌,內容包括工程量、結束時間、施工內容、意見箱舉報電話等,廣泛傾聽百姓的建議和意見。截至目前,我市已對近230個居民小區進行了改造,改造面積達755萬平方米,佔全市居民區的三分之一以上。今年,政府將再投資改造200萬平方米50個居民小區。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改造放開了產權界線,產權歸屬中省直企業及自管房的小區也被列在改造計劃內,同時還將改造20條小區沿街巷路。 今年4月,曙光延伸排水工程和楊柳河明溝改造暗渠工程相繼開工,這兩項工程結束後,我市城區將告別明溝。自2000年以來,我市撥出巨資用以改造市區的排水設施和「龍須溝」,先後完成了人民路、中華路、鐵西六道街、鐵西九道街等多條道路的排水管線建設;改造了水源明渠、深太明渠、鐵西三道街至六道街、六道街至九道街等4條明渠。隨著一項項明渠改暗渠工程的實施,以往居住在「龍須溝」周圍的數萬居民徹底擺脫了原來蚊蠅孳生、臭氣熏天的惡劣環境,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鞍山的百姓發現,與他們所居住小區一起變美的地方還有很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城市綠化。為了建設和諧鞍山,我市將城市的綠化和美化作為城市建設的重點,截至2004年底,鞍山的城區綠化覆蓋率已達到35.77%,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7.27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面積達到4875.89公頃。僅去年市區就植樹107.9萬株,其中大樹2萬株,造林1萬株,栽植綠籬65萬株,藤本植物11.12萬株,花卉35.6萬株。與此同時,還建成了常青街、和平廣場等15塊基礎綠地和街旁綠地,新植了25條道路的行道樹,在行道樹更新中,栽植了五角楓、銀杏等觀賞性較高的樹木,目前我市已逐步形成了點、線、面結合的城市綠化總體框架。 花壇里鮮花綻放,廣場上小草吐翠,新鋪的柏油馬路寬敞整潔,社區里健身器材應有盡有……放眼鞍山,城市建設不僅為百姓提供了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也使城市功能不斷完善和提升。伴隨著鞍山對外整體形象的提升,更多的外商看好鞍山,一個個大項目落戶鋼城。如今,在振興鞍山老工業基地的關鍵之年,新一輪的城建戰鼓已經擂響———立山深溝寺新建兩大公園、連通高新區與營城子的隧道即將打通、斜拉索大橋將亮相沙河……隨著今年10大城建重點工程的相繼開工,一個個城建新亮點將給鞍山市民帶來更多的驚喜。 參加上屆台灣周的台灣正崴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台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上任後第一次大規模組團到大陸參加經貿活動就來到鞍山。其實像遼寧台灣周這樣的活動,許多台商都非常願意參加,這種活動可以為大家提供一個交流信息的平台,增加投資的機會。」雖然第一次來到鞍山,但郭先生對鞍山贊不絕口。「想像中的鋼都應該是一座非常『堅硬』的城市,沒想到這里到處繁花似錦,而且非常干凈整潔,人也熱情。」 濃抹重彩的城市建設為鞍山百姓提供了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漫步鋼都,城市的公用設施美了、靚了,大都市的味道越來越濃了。 鞍山期待更多的投資者喜歡上她,共同把她建設得更加美麗。
***************************************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論文2000字
關鍵字:利益 農民 表達 建立 建設 政治 機制 農村 社會 文明新農村建設是億萬農民群眾的強烈願望和根本利益,不僅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導,更需要廣大農民的積極參與。而要調動農民的積極性,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使新農村建設在符合農民意願的基礎上穩步前進,關鍵之一是要建立健全農民利益表達機制。筆者認為,農民利益表達機制的內涵,指廣大農民通過合法、正當的途徑和方式,把自己的態度、情緒、想法和意見向社會、政府表達出來,以實現和維護自身合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利益的機制。利益表達機制的功能,在於為具有不同利益訴求的社會群體提供充分反映自己利益要求的常規性途徑,讓各種不同意見和對立性情緒盡情地發泄出來,避免它們不斷累積而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
一、建立農民利益表達機制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內在要求
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要求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按照這一要求,建設一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全面發展的新農村,建立農民利益表達機制是其內在要求。
1、建設「物質文明」的新農村要求建立農民利益表達機制
「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是農村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體現。建設新農村,首要的是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促進農村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農民是新農村的主人,是新農村的受益主體和建設主體,中央提出的新農村建設只是宏觀思路,具體到各個地方在建設過程中如何實施,農民不僅有知情權,更應當有選擇權和自主權。我國農村地域廣闊,農民人口眾多,村與村之間的經濟基礎、自然條件、傳統習慣等千差萬別。根據不同地區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差異巨大這一現實條件,各級政府制定規劃或確定項目,應當從農民的生產生活需要出發,著力解決直接關系農民切身利益的問題。哪些是他們最關心、最現實、最直接的問題,只有農民自己才最有發言權,也只有農民才更能為自身群體的前途負責。因此,建設「物質文明」的新農村,要充分聽取農民意見,使農民的利益需求得到有效表達、農民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尊重,這就必須建立農民利益表達機制。以此,激發廣大農民參與建設的熱情,保證廣大農民創富活力的涌動,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源泉。
2、建設「政治文明」的新農村要求建立農民利益表達機制
「管理民主」是農村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表現,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治保證。管理民主,就是農村各種組織健全,職責明確,體制合理,民主協商機制、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健全,農村黨組織核心領導作用得到發揮,農村各項民主制度健全、規范,農民群眾在基層經濟、政治、文化和其他事務中切實能夠當家作主,形成黨領導下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農村政治文明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要發展農村民主政治,建設農村政治文明,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建立健全與其相適應的農民利益表達機制。建立農民利益表達機制的目的就是保證農民享有完整的民主權利,對自身事務擁有更大的知情權和決策權,對社會事務擁有更大的參與權,對公權力行使擁有更有效的監督權,讓農民真正成為新農村建設的實踐主體和監督主體。農村政治文明的核心和本質就是農民「當家作主」,這是農民政治地位的突出體現。因此,建立農民利益表達機制是建設「政治文明」的新農村題中應有之義。
3、建設「精神文明」的新農村要求建立農民利益表達機制
「鄉風文明」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靈魂。鄉風文明主要包括文明、科學、健康的生活風尚,良好的環保、衛生、生態意識。按照新農村建設的總要求,要從根本上轉變農民傳統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價值觀念,引導農民通過自身建設新農村的實踐,轉變傳統觀念,提高文化水平,陶冶精神情操,在走向富裕邁向文明的過程中使自己成為新農村建設的價值主體和創造主體;要使農民群眾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斷提高,社會風氣健康向上,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逐步適應農民的需求,這就要求建立農民利益表達機制。通過農民利益表達機制,讓農民與政府、社會進行正常的交流溝通,讓政府、社會了解農村生活的現實狀況和農民群眾的所思、所盼、所憂、所慮。根據農民的意願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滿足廣大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根據農民的意願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廣大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根據農民的意願開展形式多樣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培養廣大農民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習慣,為新農村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4、建設「生態文明」的新農村要求建立農民利益表達機制
「村容整潔」是「生態文明」新農村的重要特徵,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條件。村容整潔,是指建設環境優美、生態和諧、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風貌。當前,建設「生態文明」的新農村,面臨的突出問題和農民反映強烈的問題是村莊規劃和環境污染。就全國的實際情況看,絕大多數農村,農民的居住較散亂,村莊建設規劃明顯滯後。對於集中居住,農民不能完全接受,受傳統文化和習慣的影響,他們喜歡單門獨院、前庭後作的居住方式。如何把舊村改造與新村建設結合起來,如何處理尊重農民習慣與科學合理規劃之間的關系,政府的決策需要徵求和聽取農民的意見。不少地方近年來農村經濟發展較快,但環境日益惡化,垃圾遍地、污水橫流,不僅破壞生態環境,還直接威脅農民群眾的身體、生命健康。農民希望通過一個正常的渠道把自己的想法和憂慮反映出來,讓政府了解、重視並加以解決,建立農民利益表達機制是重要的一種方式和途徑。
二、農民利益表達機制的缺失制約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推進
有學者(謝新力)指出,農民這個中國最大的群體,現在正在成為最大的弱勢群體。在政策上,他們是被動的接收者;在行政上,他們是被管理者;在經濟上,農民像'一袋馬鈴薯形不成集團力量;在就業上,農民受到各種限制,沒有流動的自由和權利;在公共服務上,他們屬於最後考慮的范疇,而且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及;在社會保障和國家福利上,農民處於自然狀態。農民從來沒有真正掌握農村社會發展的話語權,沒有真正參與到農村社會發展中去。這些問題的存在和農民逐漸甚至已經淪為弱勢群體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真正意義上的農民利益表達機制。
因為農民利益表達機制的缺失,導致農民的利益訴求不能如實向上反映、正當權益受損、干群關系緊張,影響農村社會和諧,阻礙新農村建設順利進行。近年來,在改革發展過程中,一些深層次矛盾日益突出,在農村主要表現為征地拆遷、就業增收、環境污染、民主權利、干群關系等問題時有發生,不能得到及時有效解決。國家信訪局局長周占順在接受新華社《半月談》雜志的采訪時,指出了信訪事件中的4個80%:80%以上反映的是改革和發展過程中的問題;80%以上有道理或有一定實際困難和問題應予解決;80%以上是可以通過各級黨委、政府的努力加以解決的;80%以上是基層應該解決也可以解決的問題。因為群眾反映問題的渠道和解決問題的途徑都不夠通暢,使「基層應該解決也可以解決的問題」沒有得到及時的解決和認真的對待,造成大量信訪現象的出現。對於上訪的群眾來說,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財力和精力,不但成為沉重的負擔,而且必然影響其正常的生產、生活;而不斷出現且增加的信訪事件,對各級黨委、政府的形象和威信,也必然造成負面影響。在這些問題上,矛盾的焦點是農民的正當利益沒有得到滿足和保障。如果利益表達渠道暢通,解決利益矛盾的措施有效,這些矛盾和沖突一般都不會激化。但是,由於農民利益表達機制的缺失,再加上有些基層幹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漠視農民的權益,有的幹部甚至以權謀私、貪贓枉法,損害農民權益。農民自然會把心中的不滿和憤恨發泄到幹部身上,導致干群關系緊張。農民不能通過正常有效的通道和途徑進行利益表達時,就會採取非制度化和非正常的途徑來表達利益訴求,從而激化社會矛盾,影響社會和諧。清華大學孫立平教授認為,和諧社會決不是一個沒有利益沖突的社會,而是一個有能力解決和化解利益沖突,並由此實現利益大體均衡的社會。 如果不解決利益表達機制問題,最終將嚴重挫傷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影響新農村建設進程。
三、建立健全農民利益表達機制,推動新農村建設有序開展
建立健全農民利益表達機制是為了鼓勵和支持農民進行利益表達活動,引導和規范農民的利益表達方式,促進和增強農民利益表達實效。使這一機製成為有效維護農民正當權益的制度保障,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基本前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推動力量。
1、擴大和加強農民的政治參與,支持農民利益表達活動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這是人民群眾政治參與的法律依據。然而占人口70%以上的農民以政治參與的形式來表達利益需求很有限。從中國的最高權力機關人大和最主要的參政、議政機構政協的代表、委員構成情況來看,農民的比例是很小的。如在2985名十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工人、農民的代表加在一起只有551名,約占總數的18%。其中農民的代表只有18%的一半甚至不到一半,卻要代表占人口總數70%以上的農民,顯然是不合理的。因此,建議各級人大、政協成員結構中應適當減少政府官員的比例,大幅度增加農民代表和委員的人數比率,讓他們能夠直接表達和保護自己的切身利益。
村民自治是擴大農民政治參與的基本途徑。村民自治發展到今天,我們雖然有了法律法規的規定,但與實踐的需要還相差甚遠。比如,就《村民委員法》的實施情況而言,自1998年實施以來,為實現村民自治奠定了法制基礎,對農村「三個文明」的建設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影響了其應有作用的發揮。比如,村民選舉委員會的推選程序、村委會成員的罷免程序、村級重大事務民主決策程序、村民代表會議議事程序等這些具體程序,亟待創新;再比如,黨組織和村委會聯席會議制度、村級村務民主管理制度、村務公開制度、財務公開制度、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規民約制度等這些制度需要進一步完善。除此之外,還存在落實問題,有的地方一些制度執行得不好,或應付了事,或流於形式。因此,要通過制度創新、制度完善、制度落實,確保農民「四個民主」的實現,讓「村民自治」真正成為農民有序政治參與的基本途徑。
被馬克思稱之為「社會第二種權力」的輿論監督是政治參與的一種重要形式。在當今媒體發達的時代,政治參與和言論自由等憲法權利很大程度上是通過新聞媒體實現的。然而,新聞媒體往往忽視農民的呼聲,將農民的呼聲視為非主流聲音,甚至迴避農民的政治訴求,使農民不能通過新聞媒體實現其政治參與的權利。因此,要通過完善輿論監督體制,使農民通過新聞媒體進行政治參與有制度保障。
2、建立和完善維權組織,規范農民利益表達行為
從目前的現實情況來看,當農民的利益受到侵犯時,很少有人會選擇司法途徑解決,因為成本較高。有人會寄希望於信訪制度,但效能又太低(據於建嶸教授統計,群眾通過上訪解決問題的概率只有千分之二)。農民又缺少像工會、行業協會這樣的維權工具,難以對利益要求進行系統的組織化的表達。因為缺少利益代言人,農民既無法保障自己的權利,也無法影響國家的政策和行動,在國家資源的分配和制度安排上處於極端不利的位置。這就容易使一些人轉向制度外去尋求幫助,於是一些邪教組織、黑社會組織、地方惡勢力又會死灰復燃,他們借保護農民利益之名,行對抗政府之實,從而影響農村社會的穩定。
「組織資源是最有決定意義的資源」,它能使弱小的個體匯聚成強大的團體,對自己的利益進行有效地表達、集中的表達和有力地維護。為了規范農民的利益表達行為,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需要建立一個農民自已的組織。像於建嶸教授提出的,農民要求成立的農會(農民協會),它是農民利益的整合和表達組織,是與政府溝通協商的政治參與組織。但是現在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這些組織沒有得到政府民政部門在程序上的認可,沒有取得「正式組織」資格,甚至被稱為「非法」組織;它們內部雖有一定的分工但缺乏系統性和支配性,成員之間沒有建立明確的權利和義務關系。由於這些農民的文化素質和法律意識較低,容易導致其行為目標和方式會產生一定的盲目性,甚至會被人利用,進行一些非法活動。因此,政府在農民組織建設的過程中,應從政策上予以引導,行政上予以合作,法律上予以規范,使其健康發展。
3、尊重和保障農民利益表達,增強農民利益表達實效
馬克思說過,發表意見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聖的,因為它是一切的基礎。任何社會不可能在所有問題上都意見一致,要容許有不同意見的存在。新農村是農民自己的家園,農民的「話語權」更應該得到尊重和保障。黨和政府要通過幹部聯系群眾制度、設意見箱、與農民代表座談等形式經常了解民意,傾聽民聲,關心民利;要創造寬松的民意表達環境,讓農民真實自由地表達自己對新農村建設的想法、意見;同時,通過建立群眾意見反饋制度、落實制度,把反映農民利益的意見和想法落到實處。
新農村建設要圍繞農民的真實需求進行謀劃,要根據農民的意願加以推進,農民利益表達機制是其重要的途徑和制度保障。通過建立健全農民利益表達機制,暢通農民利益表達渠道,規范農民利益表達行為,增強農民利益表達實效,使新農村建設真正成為「關心農民疾苦,尊重農民意願、維護農民利益、增進農民福祉」的民心工程。
參考資料:轉帖於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6. 鄉鎮如何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最新相關信息
鄉鎮如何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最新相關信息參考
新余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
工作規劃(2013—2015年)
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是文化部、財政部「十二五」期間共同開展的一項重點工作。為扎實有效推進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通過兩年努力,成功創建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對照《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中部)創建標准》,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工作規劃。
一、創建基礎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公共文化設施和服務網路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顯著改善,為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著力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全市經濟社會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為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奠定了堅實基礎。2013年,預計全市完成生產總值835億元,增長4% ;財政總收入119.8 億元,增長2.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4.5億元,增長1.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3億元,增長3%;固定資產投資704億元,增長5%。
(二)文化設施網路日益完善。「十一五」以來,全市按照高起點、高標準的要求,共投入30多億元,加強了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建成了市體育中心、市文化活動中心、市文化中心、分宜縣藝術中心、新余市影劇院等一批大型文化設施,興建了30多個文化廣場,修繕了傅抱石紀念館、羅坊會議紀念館等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文化設施網路日益完善,已經形成了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文化設施網路。
(三)文藝創作百花齊放。全市廣大文藝工作者和藝術團體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戲劇、歌曲、舞蹈、美術等各個文藝領域大膽探索,打造了一批思想內涵深刻、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精品,文藝創作空前繁榮。近五年來,共有1100多件(幅)作品獲省部級以上獎項。
(四)文化服務豐富多彩。按照「多元主導、群眾參與」的思路,多領域、多形式、多主題開展文化服務活動,組織開展了抱石文化藝術節、天工文化藝術節、蜜桔文化節、葡萄文化節、少兒藝術節、歌手大賽、少兒藝術大賽、書畫展等一系列群眾文化活動,極大地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同時,加快推進文化資源共享,不斷拓寬公共圖書服務領域;積極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解決農民群眾看電影難、看戲難、開展文化活動難的問題。
(五)農村文化活動各具特色。按照「一鄉一特」、「一村一品」的要求,大力培育農村文化。充分發揮傳統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優勢,發展形成了一批採茶、戲曲、舞龍舞獅等農村特色文化村,打造了夏布刺綉、紅色旅遊等特色文化產業。
(六)文化體制改革深入推進。按照積極穩妥、循序漸進的原則,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大力推進市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改制,積極探索發展個人放映隊、「影企聯姻」、「影政聯姻」、「影民聯姻」等農村電影放映新模式,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完成了市歌舞劇院體制改革,實行了轉企改制,其他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正在深入推進。全市文化體制改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11年榮獲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市稱號。
我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雖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與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要求還有差距,主要存在社會文化團體發育不夠成熟、文化人才隊伍不夠健全、公共文化設施管理水平不高、公共文化保障機制不夠完善等問題,需要在創建工作中切實予以解決,確保創建工作取得實效。
二、創建示範區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全體人民為服務對象,以基層特別是農村為重點,以提高服務效能為根本,堅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則,圍繞全面達標、重點突破的要求,努力健全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路,提高公共文化產品供給能力,豐富公共文化服務內容,打造公共文化服務品牌,落實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措施,保障群眾就近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權益。針對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扎實開展制度設計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政策措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構建和諧富裕文明新余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
(二)基本原則。
1.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以公益性文化機構為骨幹,通過多部門協調聯動和政策配套,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激發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共同參與示範區創建工作,努力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公共文化建設格局。
2.保障權益,多元發展。逐步實現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對不同城鄉居民群體的全面覆蓋,有效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逐步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注重對民間文化藝術的培育、扶持和發展,加大精品創作力度,加強文化交流,保護文化特色,促進文化的多樣性發展。
3.統籌城鄉,突出基層。堅持城鄉、區域間文化統籌發展,通過以城帶鄉、城鄉互動、示範引導和輻射帶動,加強部門協調,推進文化資源共建共享。實現工作重心和資源的下移,強化對偏遠地區的文化扶持,加快農村文化建設,推動城鄉文化協調發展。
4.重在普及,便民惠民。加大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力度,不求大,重便民,使廣大群眾能夠就近方便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以公共文化機構和設施為陣地,廣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擴大活動的覆蓋面和群眾的參與面,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廣覆蓋、高效能,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5、全面達標,重點突破。對照《創建標准》,通過兩年努力,使各項創建指標全面達標,整體推進全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同時,結合制度設計研究,針對全市公共文化服務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矛盾,充分發揮理論引領和專家學者的指導作用,通過體制機制創新,探索建立一套破解問題和矛盾的有效制度和政策,形成本地亮點和區域示範。
(三)總體目標。到2015年,全面完成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各項工作任務,各項指標全部達到創建標准。建成覆蓋城鄉、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設施網路,公共文化產品供給能力大大增強,公共文化服務內容日益豐富,公共文化服務品牌在省內外有影響,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措施到位,公共文化服務制度體系健全,城鄉居民能夠較為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務,人民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滿意度大幅度提升。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運行高效、均衡覆蓋、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新格局,使我市公共文化服務達到「全省領先、中部示範」的目標。
新余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主要指標
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任務
對照第二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標准(中部),共有33項內容、72個指標。目前,全市已有24個指標達到創建優秀標准,48個指標未達到優秀標准。按照「全面達標,重點突破」的要求,用兩年時間,通過建設「四大體系」,使全市各項指標全面達到或超過創建標准,真正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廣覆蓋、高效能。
(一)建設公共文化設施網路體系。對全市現有的四級公共文化設施進行提檔升級,構建設施更加完善、功能更加齊全、服務更加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路。一是推進市級重點文化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市圖書館、市博物館、市美術館、市群藝館內部裝飾工程和傅抱石紀念館改造提升工程,確保2014年10月底前投入使用。所有公共文化服務場館要求設施完善、布局合理、方便群眾參加活動。根據服務人口等制定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規劃,每千人佔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面積達到全省先進水平。按照全市公益性文化設施標准劃撥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體育館(場)等建設用地。公共文化設施門類齊全、布局合理、服務便捷。二是加快圖書館、群眾藝術館(文化館)服務升級。市、縣兩級3個圖書館全部達到部頒二級館標准;公共圖書館藏書人均1冊以上;市、縣兩級圖書館平均每冊藏書年流通率0.8 次以上;人均年增新書0.04冊次以上;人均到館次數0.4次以上。市群眾藝術館、分宜縣文化館達到部頒一級館標准。異地新建或就地擴建渝水區文化館,增加場地面積和服務設施,建築面積達到2000平方米以上,各項指標達到部頒三級館標准,爭創部頒二級館。市、縣(區)兩級圖書館、文化館全部配置標準的公共電子閱覽室。重點在場館利用率、藏書流通率和服務質量等方面有新提升。三是實施「一鄉一站一戲台」工程,加強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建設。實現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全覆蓋,面積全部達到300平方米,每個鄉鎮建設一個公共戲台,舉辦大型公共文化活動。90%的鄉鎮(街道)建有單獨設置的綜合文化站,80%的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建有標准配置的公共電子閱覽室(含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基層服務點),其他設備配置、活動開展、人員配備、綜合管理等達到文化部制定的《鄉鎮綜合文化站管理辦法》和國家發改委、文化部制定的《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標准》的要求。四是實施「一村(社區)一室一廣場」工程,加強村(社區)文體活動室建設。村(社區)文體活動室設置率達到100%,實現全覆蓋。80%的行政村(社區)建設面積不少於10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室,建設一個面積不少於3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每個文化活動室都建成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建有標准配置的公共電子閱覽室。行政村全部建立農家書屋,藏書2000冊以上。
(二)建設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體系。一是實施「公共文化下基層」行動。以統籌城鄉文化發展、推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為目標,公共文化服務面向基層、面向農村,實現重心下移、資源下移、服務下移。將送戲下鄉、送電影下鄉、送圖書下鄉、農民自辦活動等納入政府民生工程。鼓勵各級各類學校與社區開展「文化結親」活動,推動「校園文化進社區」。縣(區)要深入開展「一鄉一特色」文化品牌活動,每個鄉鎮(街道)要有一項特色文化活動,鼓勵舉辦各類農民文化藝術節和文體賽事活動。實現每個行政村每月至少看1場電影,每年看3場以上戲劇或文藝演出,每年組織5次以上規模較大的群眾文體活動。群眾參與率達到全省先進水平,人均參加文體活動時間每周不於5小時。二是全面推行免費開放並實行服務標准化。出台文件支持鼓勵各類公共文化服務機構免費開放並落實免費開放經費,全市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全部實現免費開放,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內容目錄並對外公示。注重提高服務質量,滿足市民需求,全市形成3個以上品牌服務項目。圖書館每周開放時間不少於56個小時,文化館(站)、博物館每周開放時間不少於42個小時。市科技館、紀念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提供向社會免費開放服務的內容並對外公示,鼓勵其他國有文化單位、教育機構等開展公益性文化活動,各類公共場所要為群眾性文化活動提供便利。三是開展流動文化服務。市、縣(區)圖書館以總分館等多種形式形成服務體系,在現有基礎上拓寬城市圖書館聯盟工程,組織實施第二期工程,到2015年,市、縣(區)圖書館全面實現通借通還。市、縣(區)兩級圖書館、文化館具有數字資源提供能力和遠程服務能力。市、縣(區)兩級圖書館、文化館每個館配備一台以上流動服務車。市圖書館每年下基層服務次數不低於36次,市群藝館、縣文化館每個館每年分別組織流動演出15場以上、流動展覽12場以上。四是推進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做到縣縣有支中心、鄉鄉有基層服務點,實現「村村通」,形成市分中心、縣支中心、鄉村基層服務點構成的覆蓋城鄉的數字文化服務網路,每周活動不少於一次,並且有專人管理,規章制度、服務記錄健全。2014年實施市圖書館數字圖書館建設試點工作。基層群眾可通過基層服務點等多種方式使用文化信息資源及享受數字圖書館、數字文化館、數字博物館、數字美術館等的資源服務。2014年9月前,市、縣(區)兩級文化館、圖書館網站全部建成。同時,依託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和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市級建設2個以上地方特色數字資源庫,市級圖書館可用數字資源不低於20TB,縣級圖書館可用數字資源不低於3TB。建成網上圖書館、網上博物館、網上文化館。五是統籌整合公共文化資源,建設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以示範區建設為平台,統籌規劃和建設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將分散在不同部門的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和項目有效整合,實現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共建共享。將農村農家書屋、黨員遠程教育網、科學普及、體育健身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實現「五位一體」,依託鄉鎮(街道)文化站和村(社區)文化活動室,建設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逐步實施行政事業單位、學校、企業的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將部分農村學校合並後閑置校舍和基層站所閑置場所用於文化建設。向社會開放體育場館和健身場地,配備必要的健身設備,並在鄉鎮(街道)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涉及教育、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等部門的工作內容,要達到中央關於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相關政策要求,並取得顯著成績。六是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制定出台《新余市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辦法》,推行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各級公共文化服務單位每年要拿出一定比例的公共文化產品面向社會機構進行購買,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採取政府采購、項目補貼、定向資助、貸款貼息、稅收減免等政策措施鼓勵各類文化企業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通過集中配送、連鎖服務等多種方式,有效解決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問題,實現政府主導下的供給主體和供給方式多元化。七是加大特殊群體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力度。針對農民工、老年人、少年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有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在硬體方面,市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紀念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要免費或優惠向農民工、老人、少年兒童和殘疾人開放,要設置方便殘障人士的設施。市、縣(區)圖書館要設立視障閱讀區,配備設備和盲文讀物。在活動和培訓方面,市、縣(區)文化館要經常性組織上述特殊群體開展各類文體活動。要突出抓好農民工文化建設,保障農民工文化活動常態化開展,建立政府主導、企業共建、社會參與的農民工文化工作機制。每個文化館、圖書館都要形成1-2項面向農民工的特色服務項目,市、縣(區)每年開展面向農民工的免費文化培訓分別不少於12場和8場。全市工會系統形成1-2個面向農民工的特色服務項目。重點抓好市圖書館分館建設工作,把賽維、新鋼、電工廠社區、暨陽社區、盛德社區、鋼絲廠社區圖書館建成服務農民工的示範項目,並逐步納入借閱「一卡通」工程,有效整合和優化配置農民工文化資源,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和娛樂活動。
(三)建設公共文化人才隊伍體系。一是配齊配強基層文化專干。全市每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的人員編制要達到3名以上,實行專干專用。每個行政村和社區至少有1 名財政補貼的文化管理員(文化指導員)。城市社區設有公共文化服務崗位。二是確保文化單位業務人員比例。大力支持文化事業單位採取公開招考、引進人才等形式充實文化業務人員。到2015年,市級文化單位業務人員占職工總數不低於70%,縣級文化事業單位業務人員占職工總數不低於80%。三是促進社會文化團體的培育和壯大。大力培育社會文化團體和群眾性文藝團隊,充分發揮社區居民中文化能人和文化熱心人的作用,牽頭組建民營文藝團隊。鼓勵農民自辦文化活動。開展「十佳社會文化團體」、「十佳文化品牌」、「十佳文化廣場」等評選活動。到2015年,每個社區、村業余文藝團隊不少於2支,並能經常性開展活動。四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務志願者隊伍。制定出台加強全市文化服務志願者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和制度,做到有制度、有項目、有隊伍、有成效。市、縣(區)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都要制定文化志願者工作制度,設立志願者崗位,形成志願服務常態化機制。到2014年底,市級文化志願者隊伍達到2000人,縣級文化志願者隊伍達到1000人。五是加大文化工作者隊伍培訓力度。制定出台《新余市文化工作者五年培訓規劃》,確保縣級文化單位在職員工參加脫產培訓時間每年不少於15天,鄉鎮、街道、村、社區基層文化專兼職人員參加集中培訓時間每年不少於5天。縣、鄉、村、社區基層文化專兼職人員參加全國基層文化隊伍遠程網路培訓時間每年不少於80個課時。六是加強高端文化人才的引進和使用。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人才引進政策,每年邀請部分國內外知名的文化名人來新余開展文化講座、指導文藝精品創作、文化交流等活動,提升新余文化品味和檔次。
(四)建設公共文化績效評估體系。建立並實施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評估制度。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成效納入科學發展考核評價體系,納入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的考核體系。建立起政府、文化和財政部門、公共文化機構、重大文化項目工作考核機制。一是建立縣(區)和鄉鎮(街道)公共文化服務工作考核機制。實行文化工作目標責任管理制,將服務農村、服務基層情況和群眾滿意度作為重要考核指標。二是建立市、縣(區)文化行政部門公共文化服務工作考核機制。對文化行政部門的運行管理、功能實現、服務模式和服務效果等進行考核評價。規範文化行政部門的行政服務和運行管理,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提升服務質量、工作效率和群眾滿意度。三是制定實施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服務標准。市、縣(區)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和美術館都要組建理事會,吸納有關方面代表、專業人士和各界群眾參
與管理,建立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運營的公眾參與制度,引入群眾評價和反饋機制,根據公眾需求提供公共文化服務項目。規范服務內容和服務標准,促進服務上水平,提高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的滿意度。四是建立重大文化項目工作目標考核機制。市、縣(區)要制定重大文化項目工作目標考核辦法,對重要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文化精品工程和大型文藝演出等要實行考核制度,實行目標責任制,抓好前期審查、過程檢查、完成驗收等環節,規范重大文化項目管理,保障城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權益。五是建立城市對農村的文化援助機制。制定出台《新余市統籌城鄉文化發展的意見》,建立農村文化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切實提高政府投入的效益和效率;深入開展送電影下鄉、送戲下鄉、送圖書下鄉活動,動員社會力量支持農村文化建設,建立城市對農村文化的援助機制,促進城鄉文化一體化發展。
7. 安徽省馬鞍山市的梅園新村在哪裡
樓上的你,建行良好
的房東任務是
工商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的馬在單吁騸山南分公司馬鞍山市,山南區26號2430010555 -2214250 BR />附:所有的工作點馬鞍山
馬鞍山市團結廣場243011 0555-2350726
501號銀行分行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馬山馬(中國)有限公司馬鞍山團結廣場支行團結,馬鞍山市廣場,第501 234011 0555-2350748
工商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第48號,解放路,馬山華山分行的馬山243000 0555-2473124
工商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馬鞍山分行馬鞍山市湖南路45號,243001 0555-2618078
工商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馬鞍山市,馬鞍山發展開發區支行隆達工業大廈經濟開發區,243041 0555-2101423
中國工商銀行分行在馬家莊馬山山市幸福路108號,243021 0555-2810725的
碧雲天,市花山區,馬鞍山,馬鞍山馬鞍山匯通店城市花園243000 0555-2352174
2號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馬山牡丹21底商樓支行馬紡村243000 0555-2216486
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馬鞍山市馬鞍山市城市建設支行華宇路243000 0555-2350752
5日至工商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當塗縣東街儲蓄當塗縣不管鎮寺街道路243100 0555-6711457
工商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馬鞍山市採石科城鰂魚涌街,馬山243001 0555-2100107
31號中國工業和商業當塗支行開戶銀行公司無論什麼樣的城市提系當塗縣路496號243100 0555-6712617
科工業及商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湖北路,馬山馬馬鞍山市湖北路14號, 234000 0555-2491588
工商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在馬山河畔分行長江路42號,馬山243021 0555-2810645
工業和商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山馬村支部馬鞍山市湖南路28號,243000 0555-2612794(中國)有限公司
中國工商銀行的,馬山大慈分公司243001 0555-2220427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馬鞍山市,湖南路江東商場旁邊的馬山長青路支行,馬山市長青路243001 0555-2614954
工商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馬鞍山馬鞍山馬鞍山市湖西中路儲蓄湖東路市委組織部電教中心一樓243000 0555-2351326
工商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馬山山南分公司馬鞍山雨馬鞍山市山南區26 243001 0555-2214250
第六屆中國工業和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馬鞍山馬鞍山健康路支行馬鞍山市健康路34號243000 0555-2472181
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馬山美中國工商銀行(中國)有限公司243000 0555-2476245
馬鞍山市,馬鞍山市東苑儲蓄東苑小區467號243000 0555-2451104
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園儲蓄馬鞍山市梅村馬鞍山市,馬鞍山鋼研所,辦公室,243011 0555-2474082
57號湖東路中段工商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馬單其啊山路店馬鞍山市新文章四村0555 - 2338824 15 4 243 011
公園店的工商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馬山明珠馬鞍山市珍珠園5村1間房間,10A 243011 0555-2330130
聚源路工商銀行,中國馬??山馬山市聚源路工業和商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馬鞍山市馬山礦業秣節省興源工業和商業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分公司234011 0555-2360624
1號馬鞍山山支行馬鞍山市城區243001 0555-2353122
243031 0555-3100543
南公司慈湖支行馬山中間開馬鞍山市馬鞍山慈湖站路45號,工商銀行243000 0555-3500830
8. 誰知道江西新余冶金路的新鋼公司人力資源部的位置,謝謝
1:公園南村路口正對面就是
2:文化村菜場走到頂頭不要拐彎一直走50米就可以看到一棟白色瓷磚的樓房也就是公園南村路口正對面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