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認識中國傳統禮儀文化
無論是傳統,還是文化,都是一個歧義眾多的概念,很難有一個大家都認可的定義。比如,關於「文化」,美國人類學家阿爾弗雷德·克魯伯(Alfred Kroeber)和克萊德·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hn)在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義批判分析》一書中,就列舉了164條不同的定義。這兩個歧義眾多的詞語,構成了「傳統文化」這個合成詞,其內涵和外延也就更加復雜,難以定義。正因為如此,近二十多年來,傳統文化教育單就名稱而論,就有「兒童讀經教育」、「傳統文化素質教育」、「國學育德工程」、「中國古典文化教育」、「兒童國學經典導讀」、「兒童經典育讀工程」、「中華文化經典基礎教育」、「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兒童中國文化導讀」等不同稱謂。
概念和名稱的歧義,歸根到底,是由於傳統文化內容的繁復多樣造成的。因為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從中擷取其一並冠以一個相對恰切的名號,進而開展一種教育活動也是可行的。我們關注的問題是,從教育的角度,尤其是中小學教育的角度看,傳統文化的內容體系最好是什麼樣的?它們各自有著怎樣的意義和價值?
傳統文化有哪些內容?如何分類?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有不同的方法。比如,有學者將傳統文化分為規范性文化、非規范性文化、半規范性文化。所謂的規范性文化,是以儒家經典為經,以歷代官修史志為緯,在長期演化過程中廣泛吸收了道、法、玄、佛諸家學說而形成的經史文化,它是中國傳統社會具有最高權威的規范性文化;而普遍存在於一般民眾中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人際關系、信仰追求、日常心理、風俗習慣等,則是非規范性文化;介於兩者之間、雅俗程度不一的大量文學藝術作品,如「四大名著」,對經史文化呈半游離狀態的各種文化教育、宗教娛樂活動等,則是半規范性文化。也有的學者,將傳統文化分為正統的儒家文化和世俗的民間文化。顯然,這兩種分類,都是從社會層級上分的。從教育的角度看,也有人將傳統文化分為國學經典教育、禮儀修身教育、文學藝術教育、節慶民俗教育、傳統技藝教育,等等。分類要堅持的起碼邏輯,一是要標准前後一致,首尾一貫,不能一事一議,不能中道改易;二是要包舉齊全,不能有逸出這個分類體系之外的內容。根據這樣的原則,作為教育內容的傳統文化,我們認為可以分為經典文本、文化知識、技藝技能三大類。
『貳』 如何看待中國傳統習俗
應繼承和發揚其文明精髓,拋棄其愚昧糟粕。
下面文章供參考:
在春風和煦、春意盎然的介休綿山水濤溝旁,承載三賢故里的文化底蘊,感受秀美綿岳的山水靈韻, 「我們的節日·中國傳統節日論壇暨山西介休綿山首屆中國清明(寒食)文化節」隆重開幕了!
介休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割股奉君、功不言祿的介子推,博通典籍、名震京師的郭林宗,出將入相五十載的文彥博等名人賢士的風采。有山西最具人氣的旅遊景點綿山。有2006年入選全國十大魅力名鎮的張壁古堡,號稱「三晉琉璃藝術建築博物館」的後土廟,山西三大樓之一的祆神樓等獨特景觀。近年來我們堅持深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實現以循環經濟為主導,以開放引進、戰略合作為核心的重大舉措取得突出成就,大家可以目睹介休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將以投資10億元的15項城市建設重點工程為載體,城市發展框架逐步拉開,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展現出一個區域性中心城市的雛形。介休新農村建設取得喜人成就。植樹造林、沼氣推廣、環境衛生整治三大破題工程,遷村移民、農村低保、合作醫療和農民素質提升等民心工程不斷落實,描繪出和諧發展、共建共享的美好憧憬。通過本次清明(寒食)文化節,不僅可以全景式地展現了介休發展的方方面面,而且也為社會各界進一步了解介休提供了一個良好平台。
當前,介休正處於負重趕超、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全市上下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和飽滿的工作熱情,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資源整合、園區推進、城鎮帶動、環境保障」四大戰略,突出煤焦延伸轉化、城鎮功能集聚、新農村建設三大重點,大力打造文化介休,全面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希望以本次清明(寒食)文化節為新的契機,進一步加強宣傳交流,進一步擴大對外合作,進一步調動全市上下務實創業的積極性,在新的發展歷程中再創新的業績,再鑄介休發展的新輝煌。
「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介休綿山作為清明寒食文化的發源地,孕育著清明寒食文化的根與魂。我們將肩負起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充分展示改革開放30年來介休全市上下爭先爭上、謀事創業的精神風貌,努力推動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努力將介休打造成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協調推進的歷史文化名城。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寒食清明時。我們相信,乘著介休綿山首屆中國清明(寒食)文化節的東風,清明寒食文化必將更加繁榮昌盛,介休這塊承載著清明寒食文化的熱土也必將迎來新的、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傳承清明寒食文脈 打造和諧精神家園
春秋時期的三晉大地上出現了一位彪炳史冊、傳唱千古的歷史人物。一座山、一個城市因他而得名,這就是綿山和介休;一個屬於非物質文化的節日因他而設立,這就是清明寒食節;更為重要的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一種美德,在綿延了2600多年來的時光隧道後一直傳承至今,這就是功不言祿、無私奉獻、忠誠孝悌。為了感受、體驗、弘揚這一民族文化精髓,我們相聚在風景秀麗的介休綿山,應該說別有一番深意。在這里,我們將探討研究清明作為中國傳統節日所蘊含的深厚文化,以及對後人的昭示和啟迪,使傳統節日和傳統文化共同為現代文明服務;在這里,我們還將集中展示作為這種文化所衍生的現象,以及這種現象所揭示的深刻內涵:比如,介休二字背後的文化以及在這種文化下孕育成長的一代一代介休人。古有「割股奉君、功不言祿」的介子推、東漢大學士郭泰、北宋出將入相50年的一代名相文彥博;近代有執當時全國金融之牛耳、被稱為「晉商八大家」之一的范家,商號遍布全國、財富顯赫的北辛武冀家,票號經營中的佼佼者、「匯通天下」的第一大戶北賈村侯家,以及當代的古文字大家張頷,每個人背後都是一個故事,都有一種執著的追求,都是誠信忠孝的化身。直到今天,我們介休首啟山西民營經濟先河,經濟實力位居山西省前十名,四戶企業進入山西省政府重點扶持的方陣,一大批企業家在豐厚文化的滋養下,堅持「誠信為本,義利相兼」的價值理念,敢為人先,艱苦創業,企業不斷做大做強!這種開拓進取、矢志不渝,我想,是對介子推精神、對介休文化的一種繼承和發揚。比如,寒食文化所延伸的清明文化在介休影響之深,已經貫穿到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成為百姓生活中的一種自然狀態。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也許寄託了百姓對社會清明、政治清明的寓意和嚮往。比如,綿山腳下的旌介村,是為紀念介子推而立,世代生活在這里的村人會不會知道這個村名和他們的聯系?有村、有市、有節氣,都以一個人為中軸,有名、有德、有人氣,這種現象在中國、在世界都不多見,卻集中在了介休,集中在了綿山,是介休之大幸,綿山之大幸。
我希望中國傳統節日暨清明文化論壇成為傳承並光大清明寒食文化新的起點,成為弘揚復興中國傳統文化新的號角,讓我們圍繞「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同一個家園、同一個清明」,傳承清明寒食文脈,打造和諧精神家園!
『叄』 如何看待中國民俗文化
怎樣看待中國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包含有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都是我國
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其中蘊藏著許多哲學思想和道理,對我國管理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它足以使中國人、海外華人引以榮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國正在現代化,雖然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思維、行為和生活方式都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中國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轉換和發展,但是這種轉換和發展本身就是從傳統開始的。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本身具備文化科學價值。
但走上近代社會後,在中西文明大碰撞中,我們開始對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進行反思,並很大程度上調整了以前對傳統文化的看法。但是,這種反思,一直是在十分艱難的過程中前進。有前進,有障礙,有時甚至還會倒退。於是鴉片戰爭結束已有一百六十年,但對傳統文化的反思,仍舊沒有根本性的突破。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國中,可謂絕無僅有,也使許多人感到大奇不解。
中國傳統文化構成復雜,是一個原因。中國傳統文化有數千年歷史。時間長,在其發展的
每一個階段,都要增加一些東西,因此內容十分豐富,構成成份極其復雜。有許多東西是好的。有許多東西是糟粕。而精華與糟粕又往往混在一塊,使中華的傳統很難改進和發展。
1.
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由於時間久,在若干年時間里又沒有及時進行打掃,使糟粕越積越多,給我們民族帶來極大損害。不是崇高創新,不是倡導一代勝過一代,而是推崇守舊,「天可變,地可變,祖宗
之法不可變」。使幾千年期間,政治體制、思想觀念、科學文化,一直難以進步,終於在近
代社會不可避免地落後於國際社會。我們必須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像智、信、忠、孝、禮、義、廉、恥都是幾千年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是我們民族的靈魂。倡導一切有利於國家富強、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導一切用誠實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導青少年樹立以熱愛祖國、報效人民為最大光榮,以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嚴為最大恥辱的觀念。
2.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
身為青少年,我們應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並繼承其優良傳統。而傳統文化的繼承
和發揚,不能僅僅做一個博物館或者只是把傳統文化用聲音和影像保存起來。而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和行為准則,是一種活生生的東西。對傳統文化的保護並不是讓其凝固而無法變遷,這樣做的後果事實上是讓傳統文化失去應有的生命力。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統,並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加以發展,就能充分激發整個民族的潛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大力弘揚中華美德,能夠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責任感;能夠使社會主義道德體系具有更豐富的內容,具有更為廣大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民族形式;能夠使人際關系更加和諧,促進經濟社會更好地地發展;能夠使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適應時代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價值觀和倫理道德規范。才能使中華民族更加生機勃勃、更加和諧。
3.
借鑒與創新,並主動融入世界文化。
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發展和道德進步,除了要注意繼承和弘揚本民族文化和道德的優良傳統之外,還必須積極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優秀成果。在對待其他民族或國家的道德文明成果上,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中國新文化的建設,正如人們常說,必須堅持繼承、吸收、創新。站在整個世界文化角
度來看,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長短,應該互相學習,才能共同進步。別人可以學習我們,我們也可以學習別人。學習永遠不是一件丟面的事,而是一種聰明的表現,是一種追求進步的表現。善於學習別人的優點,才能趕上別人,超過別人。即使已經超過別人,也要繼續向別人學習,因為別人總會在一些方面,做得比我們好一些。正如「三人行必有我師」一樣。
而不同國家國情不同,學習中不能照搬照抄。這是肯定的。不同在哪裡?人口多一些,
生產力起點低一些,文化教育落後一些,人均資源少一些,這一切都是我們的特殊性。但是,更有許多方面是相同的。如:都要發展經濟,都要科學、民主,都熱愛美好生活,都要重人的價值和尊嚴,都要講道德和法律。因此,別人在這些方面做得比較成功的,就應積極借鑒。
有些人動不動以中外國情不同為由,千方百計為學習別人先進文化設置障礙。中外國情不
同,所以中國不能搞市場經濟,不能崇高人權,不能普選,不能倡導思想自由,不能搞股份制,等等。這與其說是重視本國國情,不如說是自甘落後。許多別人文明的先進成果,被排斥在一邊。害了誰?害了自己民族的未來,害了廣大人民的最切身利益。若以這種錯誤的思想觀念來指導我們的文化建設,那麼我們民族與世界先進民族的差距,不是越來越小,而是必然越來越大了。
人類社會作為一個由許多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攜手前進是最明智的。這樣大家都會變得更
加聰明,更加成熟。人類文明,必然要以這種方式前進,才能發展更好,也才能使各個民族更快地進步。
中華民族這個傳統民族,走向現代民族的腳步,是歷史發展必然要求,是誰也難以阻擋的。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現代化,盡管路途坎坷,卻是最終要完成的。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國內改革的深入,和國際上對外交往的增多,我們的胸懷將更開闊,我們對文化發展的規律將認識得更深刻,各種影響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化的障礙,將逐漸被打破,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化進程必將大大加快。
4.
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
在當今全球化越演越重,經濟一體化浪潮越發洶涌之際,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利用、傳
承與變遷、創新與調適成為民族研究與工作中的重大課題。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
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能夠體現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演進的自覺水平。文化作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對國家經濟、政治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有著巨大的作用力和影響力。文化資源、人文環境和民族素質,又是一個社會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新的時代,必須建設新的文化。使人的生活更加境界,更加高尚,也進而推動我們民族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首先要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將更加深刻。新的文化不是建立在對外部世界一無所知、知之甚少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對自己、社會、自然有較深刻認識的基礎上。建立在無知、愚昧基礎上的文化,不能給個人和社會帶來真正幸福的。
這就要求個人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也要求社會倡導思想自由,倡導尊重真理,重視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
『肆』 中國傳統禮儀的文化內涵及當代實現意義
禮儀就其本義及其引申義而言,是體現社會、自然及其人類生存與發展規律的社會交往之道,具有永恆的價值。因此古代的禮儀值得我們去清理、挖掘、加工利用乃至發揚光大。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國際社會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走出了家門、國門。國際通行的這些禮儀規范已被納入正式的國際公約,成為各國正式交往不可缺少的行為准則。正所謂「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由此看來,禮儀在今天不是可有可無的小節,不是什麼陳規陋習,更不該被淘汰。它是個人道德水準和教養的標志,民族力的體現,是走向世界的橋梁。所以,在現代生活中,禮儀不是不重要了,而是越來越重要了,現代的人們離不開禮儀。
當今社會,國家有大小之分,民族人口有多寡之別,社會形態也各不相同,但文明民族都很注重禮儀。民族素質好的國家,國民修養好,文明有禮,具有良好的禮儀風范,能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相反,一個不講禮儀,粗野鄙俗的民族是不可能創造現代化的經濟和文化。一個國家,當它逐漸富強起來時,文明禮儀和公共道德也應該相應得到重視和提高。中國到了一個經濟騰飛的時代,在這個時代,現代禮儀應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現在,中國與世界的交往越來越密切,除了正式的官方交往之外,民間的涉外交往也日益增多。這既是我國進一步加強對外開放的成果,也是國際市場走向一體化的必然。在對外交往中,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優良的禮儀傳統,保持禮節與禮儀的民族特色。要尊重各國因不同的文化傳統和道德規范形成的風俗習慣,吸收外國禮儀中一些好的東西和一系列國際通行慣例,為我所用。要讓禮儀更好地為對外的文化、經濟和外事工作服務,在我國經濟與國際市場接軌、增強國際競爭力中發揮積極作用。
那麼如何更好地將古代禮儀融入現代生活呢?
首先,要因勢利導,化腐朽為神奇。中華禮儀起源於祭祀儀式,祭祀的對象可以概括為「天神」。所謂「天」亦可理解為自然,包涵著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空間,萬物生靈,先人,三個層次。對此,我們可以把體現天人關系的祭祀之禮引導到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提高人民的環境保護意識,維護好地球生態。與其任某些人肆無忌憚地踐踏環境,濫殺亂砍,不如把保護環境強調到「虔誠」的地步,以維護我們共有的家園
其次賦予新意而後利用。例如「禮之大體」的「三綱五常」被現代許多人所曲解而橫遭批判抨擊。實際上「仁、義、禮、智、信」五常只要融進時代新意,仍是現代人所應具備的道德規范。另外,三綱」還有「忠、孝、貞」的衍生義,亦可賦予新意而弘揚。「忠」應是忠於祖國、忠於人民,忠誠事業,敬業愛崗;「孝」應是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崇本報恩、樂享天倫;「貞」應是愛情忠貞,夫妻恩愛,家庭穩固,幸福和睦。倘若如此,政風必清,世風必正。
再次,對傳統禮儀文化所蘊含著的精華應倍加珍惜利用。它根植於民族文化沃土中,使人感到親切、實在;它往往以格言、故事的形式出現,既通俗又富有哲理。如「不學禮,無以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等警句,至今還可做為我們的座右銘。像「三顧茅廬」、「孔融讓梨」、「程門立雪」等禮儀故事,已成千古佳話。
總之,既繼承優秀禮儀文化傳統又有現代價值的禮儀,禮儀的宗旨是使大家都感到舒適,它的本質是通過某些規范化的行為,表示人際之間的真誠、相互尊重、敬愛、友好、體諒。
『伍』 如何看待中國傳統禮儀文化
提起傳統文化,成長於文化斷層期的現代人多數沒有什麼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獵的人可能感嘆地說: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也有人可能會說:在現今時代,傳統文化已經過時了,太保守了。
傳統文化究竟是不是過時了?對我們當前社會還有沒有價值?我們通過下列的事實來證明她亘穿古今的強大生命力和日益凸顯的社會利益:
人類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文化作為文化主體保留至今。以傳統文化為立國之基的中國在世界上存在了長達五千年,對比在歷史上強盛一千多年的羅馬帝國,卻早已不復存在。
然而我們不能不承認,近百年來,中國傳統文化遭到了史無前例的壓制和廢棄。在傳統文化深入人心的時代,人民身心安穩,過著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生活;而當今的人們卻將自己鎖在一道道鐵欄內,社會活動中還會受到頻發惡性事件的威脅,這是多大的反差啊!北京大學一位著名教授曾感嘆到:「現在人們的行為連道德底線都沒有了」。
二戰後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進技術的同時,繼續在家庭、學校、公司、政府部門保持固有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以兼收並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成為世界強國。
美國是現代西方文明的代表,近期統計表明,其青少年犯罪率為6900萬件/天。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在為其日益嚴重的社會亂象深感不安,有識之士已明顯地體會到他們崇尚個體,倡導競爭的理念是社會動亂的根源。他們開始在東方文化中尋找救世的良方。許多著名大學紛紛開辦漢學系,美國政府還設立專門的基金,組織學者研究中國傳統文化。
「911」事件以後,世界局勢動盪不安,恐怖行動時有所聞,海灣地區戰火未熄,多少人生活在不安和恐怖之中。自由競爭發展的結果不可避免地要升級為斗爭,斗爭再進展就是戰爭。不論冷戰、熱戰,結果都是怨恨越積越深,報復一次比一次慘烈。消除沖突,促進世界和平成為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沖突雙方需要的不是報復,而是寬恕、忍讓和反省。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所倡導的。反之,且看巴以沖突逐步升級的惡果——越來越多的人民在爆炸中無辜喪生、自然環境嚴重破壞、經濟環境遭受重創…再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面對日益動盪不安的社會局勢,有識之士無不在努力尋求救世的良方。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湯恩比博士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提出了令舉世深思的論點:「挽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世界需要中國古老文化理念的推廣和實踐;已被費黜達近百年之久的中華傳統文化在中國大地上急需拯救。作為中國人,我們不要手捧著金飯碗,在外流浪找飯吃啊。
傳統文化的普及和復興必會帶來人際關系和諧、社會長治久安,可持續地發展也就得以平穩實現。這難道不是我們共同的期盼嗎?
『陸』 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傳統禮儀文化
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我們需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要充分汲取裡面的核心內容和精神價值觀,來為現代社會發展和進步作出貢獻。
『柒』 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習俗春節意識淡化
中國的一些傳統文化習俗在流傳的過程中。肯定會因為一些適應現狀的原因,或者是與時俱進的社會變化,而慢慢的被淡化或者被遺失或者改進。這也是某些現狀造成的。有些也是無可奈何的「傳統文化習俗的流失。」
比方說春節的一些傳統習俗。原來春節大家一定要放鞭炮,是現在為了保護環境,國家就提倡大家,春節不要放鞭炮和煙花。這也是為了大家的共同生活環境而改變的習俗。而由於疫情的原因,去年大家也被關在家裡,並沒有出去走親訪友。所以這也是無可奈何的改變。
但是相信一些大家都比較喜歡的春節的習俗,如果沒有外在因素的影響。也一定會流傳下去的。比方說:正月十五的逛燈會、猜燈謎。這些有意義的習俗也一定會保留和傳承下去的。
『捌』 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論文
發揮傳統文化的作用,應持有的正確態度:
1、「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面向世界,博採眾長。
2、對於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於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內容,必須「移風易俗」,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它們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要把握好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4、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應該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創新。
拓展資料:
中國傳統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不同的文化形態來表示的各種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玖』 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
對待傳統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泊。
『拾』 中國人應當怎樣對待傳統社會習俗舉例說說你的看法
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應保持以下覺悟: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指導思想,要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這樣一個高度來對待傳統文化,一方面當代中國文化立足於新舊世紀之交的歷史背景,要有強烈的時代精神。另一方面要處理好「中」、「外」即立足本國與全球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