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魯國文化特點是什麼

魯國文化特點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3-05-31 09:42:42

① 什麼是齊魯文化的精髓,精髓何在

精髓的意思是什麼呢?便是所有東西當中最為優秀的部分,任何東西都有著精髓,正如同人的精髓就在大腦中一樣。在不同的文化中精髓也產生了不同的變化。

那麼,本期 地區文化 看看什麼是齊魯文化的精髓。

齊魯文化,確切地說,不是一種單一的文化,而是齊文化和魯文化的融合。春秋時期的魯國,產生了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學說,而東臨濱海的齊國卻吸收了當地土著文化(東夷文化)並加以發展。

兩種古老文化存在差異,相對來說,齊文化尚功利,魯文化重倫理;齊文化講求革新,魯文化尊重傳統。兩種文化在發展中逐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豐富歷史內涵的齊魯文化。

「一山一水一聖人」是齊魯文化的精髓。山是指泰山,聖人指孔夫子,水指黃河(也有說是趵突泉)。「一山一水一聖人」這句話是在清朝乾隆年間,出自東平籍進士劉公瓘之口,劉公瓘從小家裡很窮,他發奮苦讀後來孔夫子成了大學問家,他年輕時曾經在東平湖畔率眾講學。

後來劉公瓘到南方做官,他的不少名聯佳做在那裡有不小的轟動,據說他剛到南方的時候,當地的許多學者都想考一考難為難為他,給他出對聯對對聯,當地有些才子和他對對聯,其中有個才子說道:「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劉公瓘對到:「山東一山一水一聖人」。

齊魯文化的核心是儒家學說。可以概括為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崇尚氣節的愛國精神、經世致用的救世精神、人定勝天的能動精神、民貴君輕的民本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無私的群體精神、勤謹睿智的創造精神等。

齊魯古代文化之所以興旺發達、人才濟濟、聖賢輩出,優越於其他地區,除了上文我們講的優越的自然條件和民族聚居融合的動力以及上述基本精神之外,還有一點,很值得深入研究,那就是常被人們忽視的齊魯文化中勤謹睿智的創造精神。

齊魯文化博大精深,概括起來難度很大,我認為忠誠、仁義、好客、豪放、包容是齊魯文化的具體體現。要了解它建議從旅遊入手,走遍山東才能體驗齊魯文明。我們已經推出了六大產品,作為齊魯文化推廣的第一步。希望所有山東人都來關注齊魯文化的發展。

② 魯文化的特點

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的漢語方言分區資料,山東一百多個縣市的方言均屬於官話大區(也叫北方方言)。參考古代清聲母入聲字和次濁聲母入聲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規律,山東各地方言又分別劃歸三個不同的官話小區:冀魯官話、中原官話、膠遼官話。
孔廟
孔廟
孔廟
孔廟
孔廟
孔廟
孔廟
孔廟
孔廟
孔廟
孔廟
孔廟
冀魯官話:指通行於河北省、天津市以及山東省濟南、聊城、德州、濱州、淄博、泰安等40餘縣市在內的方言。
中原官話:指分布在河南省、陝西省、安徽北部、江蘇西北部及山東臨沂、菏澤、滕州、濟寧、曲阜等30個縣市在內的方言。
膠遼官話:分布在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其中山東青島、煙台、威海,大致相當於人們常說的「膠東方言」的范圍。
宗教
山東省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五種宗教。
佛教和道教在山東有千年以上歷史,伊斯蘭教主要自13世紀隨回族穆斯林徙居山東後發展的。天主教和基督教主要是在鴉片戰爭後迅速傳播起來的。
1990年,全山東省信教群眾120萬人,宗教活動場所3040處,宗教教職人員2578人。
飲食
魯菜
魯菜(15張)
魯菜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以其味鮮咸脆嫩,風味獨特,製作精細享譽海內外。省內地理差異大,因而形成了沿海的膠東菜和內陸的濟南菜以及自成體系的孔府菜三大體系。宋代後,成為「北食」的代表之一。從齊魯而京畿,從關內到關外,影響已達黃河流域、東北,有著廣闊的飲食群眾基礎。魯菜是中國覆蓋面最廣的地方風味菜系之一,遍及京津唐及東北三省。
戲曲
山東曲藝
山東曲藝(7張)
山東是中國較早有戲劇活動的地區之一。隋代齊倡名動全國,到了唐代參軍戲在山東流行。可以說長期流行的歌舞百戲,俳優活動,是戲曲孕育發展所必不可缺的重要過程。宋雜劇形成後亦波及山東,金末元初產生用北曲演唱的戲曲形式即元雜劇,山東是主要流行地區之一,元人鍾嗣成的《錄鬼簿》和明初賈仲明的《錄鬼簿續篇》中記載的山東籍戲曲作家共28人,能歌擅唱者4人。戲曲最盛之地是東平,單東平籍元曲作家就有高文秀、張時起等10人,最突出的當推高文秀,所作《黑旋風雙獻頭》深得人民的喜愛。戲曲到明清時進入蓬勃發展時期。李開先的《寶劍記》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成就突出。
現代戲曲劇30多種,可分為梆子腔系、弦索腔系、肘鼓子腔系和民間歌舞及說唱形成的戲曲劇種等。 山東流行的梆子腔劇種,有豫劇、山東梆子、萊蕪梆子、棗梆、兩夾弦、東路梆子、河北梆子等多種。獲得梅花獎的豫劇演員章蘭、朱桂琴、李新花等還活躍在山東各地的舞台上。
弦索腔由民間流傳的俗曲小令,主要有柳子戲、大弦子戲、羅子戲。號稱「東柳」的柳子戲是弦索腔劇種中流傳較廣。
肘鼓子腔,以「娘娘腔」為其主要腔調逐漸演化而成的戲曲聲腔。所包含的劇種有柳琴戲、五音戲、茂腔、柳腔、燈腔、東路肘鼓子等。
由說唱發展而來的戲曲劇種有:呂劇、墜劇、漁鼓戲、東路大鼓、八仙戲、藍關戲等。
地域文化
山東齊魯文化分界圖
山東齊魯文化分界圖
齊魯文化是先秦時期齊魯國地盤對照至今山東形成和發展的一種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陰陽、縱橫、方術、刑、名、農、醫等。其中最核心是儒家文化。據當代作家田茂泉說,進入秦漢以後,齊魯文化逐漸由地域文化演變為一種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
齊魯文化的淵源,應追溯到距今5000年以前聚居在齊魯之地的古老民族——東夷族的發展。這個在傳說中曾以後羿和大舜為榮的民族。自20世紀以來,大量史前考古挖掘出的文物和數千遺址證明這是一個文化發達早、文明程度高的民族。在齊魯之地上,不僅存在著從8000年前的後李文化到北辛、大汶口文化,再到龍山文化直至距今4000年左右的岳石文化這樣一個在文化傳統演變上一脈相承又相對獨立的文化譜系,而且發現了距今5000年左右眾多的城堡遺址和標志著文明發展程度很高的圖像文字、陶文以及生產的大量精妙絕倫的蛋殼黑陶及各種手工飾品。在戰國時期,儒學實際上已經占據了魯國、齊國兩個國家,實現了儒學齊魯化。秦漢時期,董仲舒吸收了齊國和魯國的新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學體系,得到統治階級認可,儒學從此由「齊魯之學」發展到「獨尊儒術」

③ 齊魯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徵體現在哪些方面

一、文學

2011年8月,莫言創作的長篇小說《蛙》獲得第8屆茅盾文學獎。2012年10月11日,莫言因為其「以幻覺現實主義融合了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籍作家。

二、藝術

山東民歌代表作有漢代的《梁父吟》、清代的白雪遺音,以及現代的《沂蒙山小調》等。地方曲藝形式有山東梆子、山東快書、呂劇等。

三、宗教

山東省現在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五種宗教。

四、語言

山東地區存在不同的山東話方言,在語音、詞彙、語法方面有所差異。錢增怡等學者將山東方言分成兩大區和四小區,而李榮則分成冀魯官話、中原官話和膠遼官話三個區。

五、民俗

山東民俗有齊、魯兩種不同的風格。齊俗繼承東夷文化傳統,較少受宗周禮制的束縛,帶有商品經濟的色彩。魯俗則試圖用周禮來替代原有的文化傳統,更帶有自然經濟的色彩。

其中,魯中平原以農耕文化為特色,濰坊風箏、楊家埠年畫散發著濃郁的泥土氣息;膠東沿海漁家風情濃郁,粗獷奔放;魯西地區傳統深重,是孔孟之鄉。

(3)魯國文化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形成融合

自遠古時代,以齊魯為代表的山東地區就確立了堂室、欄廄、宅院為結構的家庭居住模式,孟子稱作「五畝之宅」。數千年來,以家庭副業、樹藝木果、飼養六畜為內容的庭院經濟在自給自足的家庭經濟中佔有相當大的成份。

山東地區庭院經濟的開發始於齊魯立國,姜尚、管子、晏子、墨子、孟子的富國思想中都有發展庭院經濟的主張,反映著鮮明的庭院創收的富民意識。管子認為,「養桑麻,育六畜,則民富」,「六畜育於家,瓜瓠葷菜具備,國之富也」,「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很顯然,管仲已把庭院經濟納入他治齊的經濟政策之中。

孟子把庭院經濟納入其「仁政」措施。他向梁惠王構畫了一個田宅、農桑、禽畜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小農家庭經濟藍圖:「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孟子不像孔子那樣不關心耕稼園圃。孟母三遷的故事,說明孟子特別留意四鄰的生業。東鄰殺豬,也要問個為什麼。孟母失口說了個「啖汝」,只好當真從東鄰買肉以明不欺。再聯系孟母斷織的故事,這買肉的錢應為紡織所得。所以,上述主張來自孟子對鄒魯庭院經濟的經驗,帶有向梁惠王交流的性質。

④ 為什麼魯國文化昌盛

魯國文化之所以能夠昌盛,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⑤ 齊魯的文化特點

齊魯文化的特點。
齊魯文化也是齊國與魯國合並而成的文化代表。本期地區文化簡述齊魯文化的特點。

齊魯文化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發揮重要作用,其凝聚力和生命力來自其基本精神。齊魯文化的基本精神,我們大體歸納如下幾點: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崇尚氣節的愛國精神、經世致用的救世精神、人定勝天的能動精神、民貴君輕的民本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無私的群體精神、勤謹睿智的創造精神等。這些,對我們民族優秀傳統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四種文化學說既各有區別,又共存於一個統一體中,有著內在聯系,形成一種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一般來說在戰國晚期魯文里奇,有以下的特點。

其一,多元性。齊國、魯國在初建國時,既有西周文化,又注意吸收當地文化,所以從文化的淵源和基礎來看,既有周人的傳統文化,又融合了當地土著文化和部分殷文化,所以齊魯文化的基礎是多元的。在以後的長期發展中,齊魯文化不斷吸收和融合各種文化成分,繼續沿著多元化的方向。戰國時形成的諸子百家中,許多學派與齊魯文化都有淵源關系。

其二,自由開放。西周時期,齊魯是東方大國,遠離成周,有相對的獨立性,文化形成各自的特色,其發展有較大的自由。春秋戰國各諸侯國割據一方,周天子失去權威,思想文化的載體士人知識群體正式形成,這些拉文化的發展是一個更廣泛的基礎。

尤其是士人階層在這個時期有相對的獨立人格和自由認識自然與社會的權力,形成各自的價值判斷。他們可以把一切客體作為認識對象,自由地研究和解釋,形成不同的學說理論。下學宮建立後更是如齊國孟荀列傳此。

正如《史記》所說:「自鄒衍與齊之稷下先生,如果淳於髡,沈島,前年底,當時的兒子,片田,鄒家華,信徒錫,各著書言治亂之事,以干世主,豈可勝道哉!」魯國文化以儒學為主,以厚重著稱,但儒學本身是一種開放的文化。

孔子、孟子、荀子諸位儒學大師一方面吸收各種思想學說的有益成分,一方面又到各國游歷,宣揚和傳播儒家學說,使魯文化在保持其特色的同時,機會跨越,文化和其他領域,施肥相互影響,促進了魯文化的進步和發展。

其三,駁雜宏富。先秦時期由於交通不發達,小農經濟佔主導地位,商品經濟落後,形成許多特色的地域文化,各地域文化往往在封閉或半封閉的狀態中發展,因而使一些地區的文化形成保守、內容單一的特點,而齊魯則不同。

如,在平原位於原流量的不同文化又長期具有自由開放的特點,因此到春秋戰國時期形成駁雜宏富的特點。這主要表現在齊魯區文化內容的多樣性上。儒家、黃老道家、法家、陰陽家、兵家、墨家等都在此地形成,有深厚的基礎,在各自的流傳發展中,又互相融合吸收,更顯示出駁雜宏富、內容充實的特點。

⑥ 春秋時期的齊魯文化有何不同

如今中國的很多省份,都有著一些傳統的稱呼,這些稱呼主要都是與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些國家有關,比如像河北就被稱為燕趙之地,山西被稱為晉,這些地方都是之前這幾個國家的領土,那麼山東被稱為齊魯大地,這里原本有齊魯兩個大國,齊魯在春秋戰國時期都算是非常活躍的國家,魯國的實力相對較弱,齊國一直都是東部的頂級大國,也是戰國裡面最後一個被秦國滅掉的國家,齊魯在這片土地上存在數百年,它們自身的文化,也讓山東地區的文化受到一定的影響。

還出現了漆園這些獨特的產業,那麼齊魯文化對於在這里成長的人們也產生很大的影響,山東自古多豪傑,這里的人平均體質要非常好,由於儒家這些思想,山東地區的很多人信奉忠義,像隋唐時期秦瓊這些好漢,身上都有著非常明顯的山東的豪氣。

後來山東各地開始移民狂潮,很多人進入到東北地區,還有很多山西地區的人在明朝時期被移民到山東,這種人員的不斷流通,使得齊魯文化也出現更多的變化,如今齊魯文化已經成為一種整體性的文化,不再像之前那樣獨立,在東北這些地方也能見到齊魯文化的一些影子。

參考文獻:

《資治通鑒》

⑦ 魯國的特點

魯國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之後所建立型畢。西周初年周公輔佐天子周成王東征滅掉了卜扒芹夥同武庚叛亂的奄此春國,分封周公長子伯禽於奄國故土,建立魯國。頃公二十四年(前256年),魯國為楚考烈王所滅。魯國先後傳二十五世,三十六位君主,歷時800年左右。首都在曲阜,疆域在泰山以南,今山東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蘇、安徽三省小部分。在周代的眾多邦國中,魯國是姬姓「宗邦」,諸侯「望國」,故「周之最親莫如魯,而魯所宜翼戴者莫如周」。魯國成為典型周禮的保存者和實施者,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各國諸侯了解周禮也往往到魯國學習,魯國是有名的禮儀之邦。魯國與周禮的這種密切關聯,使得魯國形成了謙遜禮讓的淳樸民風,同時也使魯國國勢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⑧ 齊魯文化的特點

齊魯文化的基本精神 齊魯文化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發揮重要作用,其凝聚力和生命力來自其基本精神。齊魯文化的基本精神,我們大體歸納如下幾點: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崇尚氣節的愛國精神、經世致用的救世精神、人定勝天的能動精神、民貴君輕的民本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無私的群體精神、勤謹睿智的創造精神等。這些,對我們民族優秀傳統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氣節即志氣和節操,指的是為堅持正義和真理,寧死不向邪惡屈服的品質。氣節之中,民族氣節為重。民族氣節是愛國主義的道德基礎,它以維護民族、國家利益為最高原則,表現出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和強烈的憂國憂民意識。在這一點上齊魯諸子是有共同特點的,是他們共同鑄就了齊魯文化尚氣節的愛國精神,但是最突出的還是儒家。兒子有「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的名言,孟子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公孫丑》)的壯語。孔、盂是說到做到的。孔子周遊列國,到處碰壁,窮於宋、困於鄭、呃於陳蔡之間。「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繼續彈琴唱歌。在 *** 面前,孔干表現出大無畏的精神,如公元前500年,齊魯夾谷之會。齊有司黎彌以獻舞樂為名,欲劫持魯君(定公)。在千鈞一發之際,孔子「歷階而登,不盡一等,舉袂而言」,以禮嚴辭痛斥齊國君臣,挫敗了齊人的陰謀,保衛了魯君安全,維護了魯國的尊嚴。(見《史記,孔子世家》)在真理面前孔子是「學而不厭」,「敏以行之」。他創辦私學授徒三譽橋猛干,整理文化遺產,進行思想文化的創建,為我們民族文化的建設,作出了永不磨滅的貢獻。孔子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其思想永遠閃爍著愛國主義的光輝。孟子則善養「浩然正氣」,以充塞天地的氣概,推行其王道主義,把治理天下作為己任,提出「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孟子・梁惠五下》)的主張,為追求真理,維護正義,可以捨生忘死。管仲,自古有爭議。他與召忽輔佐公子慶橋糾,公子糾死難後,召忽死之,管仲不死,反事其仇公子小白,也就是齊桓公。因此,有人非議他。孔子的學生子路、子貢就提出管仲「非仁乎?」的問題。孔子對管仲以仁許之,說:「如其仁!如其仁!」又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如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豈若匹夫匹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論語・憲問》)管仲自己解釋這件事,不死於公子糾之難,是因為他「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史記・管晏列傳》)管仲的「功名」是與治天下連在一起的。他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尊王攘夷,救邢,存衛,立曹,北逐戎狄,捍衛了中原和平和文明。這與死於消此一人、一姓的主人相比,是大局,是民族國家的大節。孔子以仁許之,正是對他這種大節的肯定,故管仲的愛國主義是深層的,一般具有忠君忠主思想的人是不能理解的。其他齊魯諸子及其思想也都表現出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愛國行動和愛國精神。曹劌自薦,領兵敗齊,保衛魯國,孫臏用兵敗魏於桂陵、馬陵,保衛了齊國,信陵君竊符救趙,既救趙,又強魏,這些是一種類型的愛國行動。魯仲連義不帝秦,用三寸不爛之舌解楚南陽之圍,退趙伐高唐之兵,卻侵佔聊城的燕國10萬之眾,淳於髡「數使諸侯,未嘗屈辱」;子貢出使,不辱君命,並有「一出而存魯,滅吳,弱齊,強晉而霸越」的奇跡;晏子長於辭令,善於人交,使楚舌戰群敵,增齊國威,墨子日夜奔走,消弭戰爭等外交活動,又是一種愛國型類。稷下先生「各著書言治亂之事,以干世主」(《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並進行文化思想創造,又是一種類型的愛國表現。孔、孟、墨稷下先生等都辦教育,育人才,傳播科......>>

齊魯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環境有何特點 齊魯文化,確切地說,齊魯文化是齊文化和魯文化的統稱,春秋時期的魯國,產生了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學說,而東臨濱海的齊國卻吸收了當地土著文化(東夷文化)並加以發展。兩種古老文化存在差異,相對來說,齊文化尚功利,魯文化重倫理;齊文化講求革新,魯文化尊重傳統。兩種文化在發展中逐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豐富歷史內涵的齊魯文化。

簡述齊魯旅遊文化區的主要特徵 作為生活在齊魯大地上的人們的獨特的生存樣態及其表現形態的齊魯文化,屬中國傳統文化或中的正統派.而山東旅遊呈現出的人文視界正是對中國正統文化的巡禮.本文即依據對文化旅遊的一般理解,從文物古跡,民俗風情,藝術文化三個層面就齊魯文化之於山東旅遊的氤氳化生意義略做述論.
關鍵詞: 齊魯文化,山東民俗,文化旅遊
作者: 程勇,男,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博士後,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山東本為地域名稱,但從漢代起就有人用以專指齊魯之地,正式轉成獨立的政區名稱,則是在金代以後的事.明代置山東布政司,清代改稱山東省,由是固定下來.這片遼闊的地域之所以世稱齊魯之邦,則是由於在歷史上曾分屬齊魯兩國.山東不但有海岱湖山的自然勝景,更因齊魯文化的氤氳化生而富 *** 文旅遊資源.所謂齊魯文化是有別於中原文化,秦晉文化,燕趙文化,吳越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的獨立的地域文化體系,也就是生活在山東大地上的人們的獨特的生存樣態及其表現形態.與其他文化體系一樣,齊魯文化也是一個發展著的概念,既有橫向的地域擴展,也有縱向的歷史演進.若以先秦時期齊魯兩國的方國文化為標尺,可將貫通古今的山東地域文化概分為先齊魯方國文化,齊魯方國文化與後齊魯方國文化,其中自有一脈相傳的精神氣質.若依照楊向奎先生所說:在中國歷史上,齊魯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正統派,則山東旅遊呈現出的人文視界也便是對中國正統文化的巡禮.下面就依據對文化旅遊的一般理解,從文物古跡,民俗風情,藝術文化三個層面就齊魯文化之於山東旅遊的氤氳化生意義略做述論.

作為特定文化精神的凝結,載體和象徵,滿載著歷史滄桑的文物古跡構成文化旅遊的基礎性層面.在山東遼闊的地域上,文物,遺址,史跡,古建築星羅棋布,展現著齊魯文化的精神氣質,歷史進程與輝煌成就,從而成為中國文化旅遊的勝地.
齊魯文化可遠溯至四五十萬年前與北京人同時的沂源猿人,並在山東境內形成從沂沭舊石器文化以迄岳石文化這樣一個國內罕見的完整的史前文化譜系,古文化遺址遍布各地.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的考古發掘已經給我們展現出這一遠古文化的輝煌燦爛,大量的古人類化石,舊石器,細石器,青銅器文化遺存無聲地訴說著歷史的進程,而大汶口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時期精美絕倫,令人嘆為觀止的陶器,石器,玉器,以及文字和夯築技術的率先發明,無不昭示著遠古時代山東人的智慧,影響及於黃河中游,江漢,長江中下游,遼東,冀北以至粵北地區.在山東,更有傳說中的古老部落,主要有兩個系統.一是居住在山東南部和西南部的傳說中黃帝,炎帝和顓頊帝的後裔,構成諸夏族;一是太(又號伏羲氏)和少(或作少昊)後裔的東夷族.傳說舜生於諸城,皋陶生於曲阜,而大禹治水的活動,也主要集中在黃河下游的山東地區.對於這些上古傳說中的部落首領,英雄與聖王的想像與紀念,不僅深植於齊魯文化的觀念層,孳生出諸多民俗節慶典禮,其物質性表現也構成山東旅遊的一個主題,齊魯風物因此沾溉神聖氣韻.今天,在博物館中徜徉,在文化遺址上信步,凝神諦聽那些文物傳達的歷史脈動,我們彷彿可以超邁時空的阻隔,得與中華民族的古老身影親切照面.倘去濟南千佛山瞻仰舜王廟,到曲阜城東憑吊少昊陵,撫今追昔,基於華夏民族想像性認同的根源性的存在感也便會油然而生.
公元前11世紀,周王為控制殷商舊部,封太公望於營丘,建國為齊,以臨淄為中心,轄域包括今魯東,魯中,魯北,魯西;封周公旦於殷人的發祥地奄,建邦稱魯,以曲阜為中心,轄域包括今泰安,新泰,泗水,兗州一帶.兩國以泰山為界,地理不同,風俗各異.因此,雖然都以東夷文化......>>

結合材料,分析齊魯文化走出去有何重要意義 ①利用自身優勢,突出本地文化特色,研究制定本市整體發展規劃,是研究矛盾特殊性,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2分)
②重點打造「文化經濟特區」,著力建設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傳播體系,是注重把握主要矛盾,堅持重點論。(2分)
③建設文化產業示範園區,總結推廣典型經驗,是把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結合起來,堅持共性和個性具體歷史的統一。(2分)

齊魯文化包括哪些地方 齊文化主要是指先秦時期齊國的文化。齊文化創始於姜太公(姜尚),傳至管仲而形成系統,後來由稷下齊法家進一步發展。齊國的地域特點為齊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客觀條件;俯國經濟的多樣性和商業經濟的發展,促進了

山東省的地源文化 有什麼主要的文化特徵 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先秦時期隸屬齊國、魯國,故而別名齊魯。山東地處華東沿海、黃河下游、京杭大運河中北段,是華東地區的最北端省份。西部連接內陸,從北向南分別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點;東部山東半島伸入黃海,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相對、拱衛京津與渤海灣,東隔黃海與朝鮮半島相望,東南則臨靠較寬闊的黃海、遙望東海及日本南部列島。
齊魯文化是先秦時期齊魯國地盤對照至今山東形成和發展的一種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陰陽、縱橫、方術、刑、名、農、醫等。其中最核心是儒家文化。據當代作家田茂泉說,進入秦漢以後,齊魯文化逐漸由地域文化演變為一種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 齊魯文化的淵源,應追溯到距今5000年以前聚居在齊魯之地的古老民族――東夷族的發展。這個在傳說中曾以後羿和大舜為榮的民族。自20世紀以來,大量史前考古挖掘出的文物和數千遺址證明這是一個文化發達早、文明程度高的民族。在齊魯之地上,不僅存在著從8000年前的後李文化到北辛、大汶口文化,再到龍山文化直至距今4000年左右的岳石文化這樣一個在文化傳統演變上一脈相承又相對獨立的文化譜系,而且發現了距今5000年左右眾多的城堡遺址和標志著文明發展程度很高的圖像文字、陶文以及生產的大量精妙絕倫的蛋殼黑陶及各種手工飾品。在戰國時期,儒學實際上已經占據了魯國、齊國兩個國家,實現了儒學齊魯化。秦漢時期,董仲舒吸收了齊國和魯國的新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學體系,得到統治階級認可,儒學從此由「齊魯之學」發展到「獨尊儒術」。
魯菜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以其味鮮咸脆嫩,風味獨特,製作精細享譽海內外。省內地理差異大,因而形成了沿海的膠東菜和內陸的濟南菜以及自成體系的孔府菜三大體系。宋代後,成為「北食」的代表之一。從齊魯而京畿,從關內到關外,影響已達黃河流域、東北,有著廣闊的飲食群眾基礎。魯菜是中國覆蓋面最廣的地方風味菜系之一,遍及京津塘及東北三省。
山東是中國較早有戲劇活動的地區之一。隋代齊倡名動全國,到了唐代參軍戲在山東流行。可以說長期流行的歌舞百戲,俳優活動,是戲曲孕育發展所必不可缺的重要過程。

⑨ 魯國的文化

在周代的眾多邦國中,魯國是姬姓「宗邦」,諸侯「望國」,故「周之最親莫如魯,而魯所宜翼戴者莫如周」(清人高士奇語)。
魯國成為典型周禮的保存者和實施者,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各國諸侯了解周禮也往往到魯國學習,魯國是有名的禮儀之邦。魯國與周禮的這種密切關聯,使得魯國形成了謙遜禮讓的淳樸民風,同時也使魯國國勢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魯國是周公之子伯禽的封國,而周公無論在幫助武王爭奪天下,還是在成王年幼時平定天下,都有卓著的功勛。因此,魯國初封時不僅受賜豐厚,而且還得到了不少特權。《禮記·明堂位》記載說:「凡四代之器、服、官,魯兼用之。是故,魯,王禮也,天下傳之久矣。」魯國建國之地殷商勢力極重,伯禽要把魯國建成宗周模式的東方據點,因此,他們代表周王室擔負著鎮撫周邊部族,傳播宗周文化的使命,極力推行周朝禮樂。
魯國根深蒂固的禮樂傳統,對魯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魯人都知道禮有「經國家,定社稷,利後嗣」的功能,因而他們認識到「服於有禮,社稷之衛也」、「無禮必亡」,對周禮懷有極大熱忱。在入東周以來「禮壞樂崩」的情況下,魯國仍有不少知禮之人,如臧僖伯、臧哀伯、臧文仲、柳下惠、曹劌、夏父展、里革、匠人慶、申#、叔孫豹、子服景伯、孔子等等。另外,如文公時的宗有司,《左傳》的作者左丘明,他們也薯好都以知禮、明禮而聞棚御名。
春秋時期,魯國實際已經是積弱之國,其主盟不若齊、晉之強,地勢不及秦、楚之大,然而,諸如滕、薛、曹、邾、杞等國皆勤贄,修朝禮;即使遠在方域之外的谷、鄧等國也不憚僕僕,至魯來朝。小國親魯,皆因魯乃周禮所在。
春秋末年,孔子看不慣層出不窮的違背禮樂制度的現象,他希望恢復周禮,推行「王道」於天下,並以禮樂數和鉛之學教授生徒,儒學於是創立。
公元前249年,魯滅於楚。然而,魯國的禮樂傳統經孔門師徒的弘揚,已更加深入到人們的意識深層,它並沒有因為魯國的滅亡而喪失。
秦朝末年,劉邦舉兵圍魯時,「魯中諸儒尚講誦育習禮樂,弦歌之音不絕」。70多年以後的漢武帝時代,太史公司馬遷到魯地「觀仲尼之廟堂」時,諸生依然「以時習禮其家」。歷史學家顧頡剛先生說「漢代統一了魯國的禮教和秦國的法律」,更明白道出了魯國禮樂之學在兩漢時的重要影響。 《春秋》
《春秋左氏傳》30卷;
《春秋公羊傳》11卷;
《春秋穀梁傳》11篇;
《春秋鄒氏傳》11卷;
《春秋夾氏傳》11卷。
其中,後兩種已經不存。公羊傳和穀梁傳成書於西漢初年,用當時通行的隸書所寫,稱為今文。左傳有兩種,一種出於孔子舊居的牆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體寫的,稱為古文;一種是從戰國時期的荀卿流傳下來的。公羊傳和榖梁傳與左傳有很大的不同。公羊傳和榖梁傳講「微言大義」,希望試圖闡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者認為《春秋》是孔子所作),有人認為有些內容有牽強附會的嫌疑。左傳以史實為主,補充了《春秋》中沒有記錄的大事,一些紀錄和《春秋》有出入,有人認為左傳的史料價值大於公羊傳和榖梁傳。
《論語》(二十卷)
《禮記》(四十九卷)
《墨子》

閱讀全文

與魯國文化特點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8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