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什麼是對文化

什麼是對文化

發布時間:2022-04-28 08:07:38

A. 什麼叫做文化

文化的定義: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文化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象與群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

(1)什麼是對文化擴展閱讀

文化的作用

(1)整合。文化的整合功能是指它對於協調群體成員的行動所發揮的作用。

社會群體中不同的成員都是獨特的行動者,他們基於自己的需要、根據對情景的判斷和理解採取行動。文化是他們之間溝通的中介,如果他們能夠共享文化,那麼他們就能夠有效地溝通,消除隔閡、促成合作。

(2)導向。文化的導向功能是指文化可以為人們的行動提供方向和可供選擇的方式。

通過共享文化,行動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種行為在對方看來是適宜的、可以引起積極回應的,並傾向於選擇有效的行動,這就是文化對行為的導向作用。

(3)維持秩序。文化是人們以往共同生活經驗的積累,是人們通過比較和選擇認為是合理並被普遍接受的東西。某種文化的形成和確立,就意味著某種價值觀和行為規范的被認可和被遵從,這也意味著某種秩序的形成。

(4)傳續。從世代的角度看,如果文化能向新的世代流傳,即下一代也認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那麼,文化就有了傳續功能。

B. 什麼是文化

文化是相對於政治、經濟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活動產品。

文化,就詞的釋意來說,文就是「記錄,表達和評述」,化就是「分析、理解和包容」。文化的特點是:有歷史,有內容,有故事。不少哲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

(2)什麼是對文化擴展閱讀

文化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象與群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

文化包含著八大藝術和第九藝術

其中中國文化烙印著民族與時代的特點,既有傳承又有發展,中國文化的主要內容是新時代的儒學思想。

C. 什麼是文化你如何理解文化

廣義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總和。狹義文化屬於精神文化的范疇,是物質生活之外的精神現象和精神生活,主要包括社會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藝術、文學、宗教、傳統、習俗等。

文化是傳統,是習慣,而非一時一刻的做法。文化是長時間形成、積淀並傳承下來的。文化與文化之間是有差異的,文化差異的實質就是習慣做法不同。文化是人們行動的指南,具有強大的動力。



文化與文明

1、從內容上看,文化是人類征服自然、社會及人類自身的活動、過程、成果等多方面內容的總和,而文明則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華部分。

2、從時間上看,文化存在於人類生存的始終,人類在文明社會之前便已產生原始文化,文明則是人類文化發展的一定階段。

3、從表現形態上看,文化是動態的漸進的不間斷的發展過程,文明則是相對穩定的靜態的跳躍式發展過程。

D. 什麼是文化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

您好!什麼是文化?廣義文化指 人類在 社會 歷史發展 過程中所創造的 物質財富和 精神財富的總和。

它包括物質文化、 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方面。 物質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種種物質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飾、日常用品等,是一種可見的 顯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別指 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 社會制度以及思維方式、 宗教信仰、審美情趣,它們屬於不可見的隱性文化。包括文學、哲學、政治等方面內容。

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 宗教、 信仰、 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 文學藝術、 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

廣義的文化,著眼於人類與一般 動物, 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 本質區別,著眼於人類卓立於自然的獨特的 生存方式,其涵蓋面非常廣泛,所以又被稱為大文化。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認識世界的方法和觀點也在發生著根本改變。對文化的界定也越來越趨於開放性和合理性。

「文化本不屬人類所獨有,我們更應該以更開放和更寬容的態度解讀文化。文化是生命衍生的所謂具有人文意味的 現象,是與生俱來的。許多生命的言語或行為都有著先天的文化屬性,我們也許以示高貴而只願意稱它為本能。」—— 李二和《舟船的起源》

狹義指社會的 意識形態 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

狹義的文化是指人們普遍的社會習慣,如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等。1871年,英國文化學家 泰勒在《 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了狹義文化的早期經典學說,即文化是 包括知識、信仰、 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 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 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
文化是一個民族精華的載體,是一個民族命運前途的最根本的決定性力量,有什麼樣的文化,就有什麼樣的民族。文化失去了活力,民族也將面臨滅亡。
文化關乎著一個民族的生存,那麼文化到底是什麼呢?是怎樣的一種概念和定義呢?

用老百姓的理解,人讀的書多,人就有文化。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文化是指,人類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文化」一詞在西方來源於拉丁文cultura,原義是指農耕及對植物的培育。自15世紀以後,逐漸引申使用,把對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養也稱之為文化。在中國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禮樂制度、法律條文等。「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從社會治理的角度而言,「文化」是指以禮樂制度教化百姓。漢代劉向在《說苑》中說:「凡武之興,謂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此處「文化」一詞與「武功」相對,含教化之意。南齊王融在《曲水詩序》中說:「設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遠」。其「文化」一詞也為文治教化之意。文化一詞的中西兩個來源,殊途同歸,今人都用來指稱人類社會的精神現象,抑或泛指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非物質產品的總和。歷史學、人類學和社會學通常在廣義上使用文化概念。

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一詞尚無統一的定義。在近代,給文化一詞下明確定義的,首推英國人類學家E.B.泰勒。他於1871年出版了《原始文化》一書。他指出:「據人種志學的觀點來看,文化或文明是一個復雜的整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倫理道德、法律、風俗和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人通過學習而獲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習慣。」

文化雖無統一的定義,但是從各種對文化的闡述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文化是個抽象的概念,是一種理念,是一種方法,具有穩定和推動社會發展變革的作用。文化是由人們長期的社會實踐所積累並記載的經驗,由於世界上人類種群分布的地域不同,地理環境差異巨大,因此使不同的人群種群掌握和積累了不同的實踐經驗,在相對隔絕的人類早期階段,不同人群的文化適應不同的民族地域,指導了不同人群的社會發展。當人類文明,特別是物質文明發生巨大飛躍的時候,當地域的局限被沖垮的時候,人們突然發現,我們的地球有著各種各樣多姿多彩的文化。

文化是一種理念,是一種方法,因此文化也和人類社會一樣,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發展變化的。文化具有穩定性,但是這種穩定是相對的,就猶如太陽,我們稱之為恆星,認為太陽是恆久不變的,可是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的認識拓展了,太陽並不是恆久不變的,作為太陽系的核心星球,太陽也在圍繞著更加深邃的銀河系中心運動。太陽都要運動,人類的文化,一個民族的文化豈能是恆定的,豈能是保守的而不發生變化的?

文化的穩定作用是相對的,需要適應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從歷史上說當華夏文化突破黃河流域的時候,我們的祖先也同樣包容和吸收了很多其他地域,其他民族的文化。相對於黃河流域的華夏文化,南方的苗文化,西部的羌文化,以及其他各種非黃河流域的文化都屬於外來文化,我們的祖先在遠古就是開明的,先進的,他們注重自己的文化,同時也吸收借鑒了其他地域人群的經驗和方法,將各種經驗和方法相融合,最終形成了以華夏文化為核心的漢文化,一直影響了中國歷史幾千年。如果當時華夏文化不能吸收其他地域的文化,就無法在其他地域站住腳,就不能有效的包容其他種群和人群,如果那時我們不積極吸收其他種群的文化,僅僅靠黃河流域文化本身,是不可能完全適用黃河流域以外的其他地域的,我們就是保守的,落後的,結果必定是制約自己的發展,最終被其他種族吞並。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在人類歷史的絕大部分時間里中華文化是領先的,成熟的,我們的歷史文化自成體系,具有較強的自我完善機制,因此到了近代中華民族文化已經走上了巔峰,具有影響其他文化的能力,卻難以被其他文化所影響,都是其他文化向中華文化學習,中華文化卻很少認真的向其他文化學習。

與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相反,一些人類歷史起步比較晚的民族,例如西北歐的民族,由於地理環境比復雜,文化發展起步晚,社會長期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對經驗的渴望,對方法的需求,對文化的需要比中華民族迫切,民族間的文化融合比我們迅速,惡劣的自然條件迫使地域文化急劇的變化,以適應不穩定的生存條件。為了獲得資源,獲得財富,人們渴望探險,渴望接觸外界。向東方,歐洲人積極尋找中華文明,積極吸收東方文化,包括印度文化,巴比倫文化;向西方,積極探險,尋找新的陸地;向南最早越過地中海,跨過撒哈拉大沙漠殖民非洲。對地域以外其他文明的訪問與探索推動了歐洲文化與經濟的進步,推動了創新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歐洲迎來了人類資本主義大發展的最早時期,這是人類文化融合積累創新的結果,這一結果改變了人類歷史的進程。

資產階級文化在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後,也經歷了不同時期的文化發展和變革,從早期的掠奪,屠殺,到殘酷的殖民統治,到帝國主義的相互爭斗,再到當今天資本主義的穩定發展,這其中也是文化在不斷的起變化,文化變化的動力是物質文明的發展所帶來的精神需求。

中華民族由於文化的保守,在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前期,就已經顯出頹勢。中華民族很少了解西方民族的發展變化情況,沒有察覺到與西方巨大的文化差異,更沒有意識到這種巨大的文化差異所蘊含的嚴重危險。中華民族已經被西方強國甩在了後面,當西方進入現代文明時期的時候,中國還處於2000年前的文化思想水平。《孫子兵法》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被對手打敗,就得了解對手,而了解一個對手,莫過於了解對手的文化,因為對手的文化,就是對手的理念和方法。100多年的慘痛歷史,一個接一個的不平等條約,一個千瘡百孔積貧積弱的民族,終於一步一步的意識到了文化差異所帶來的苦果,中華民族再也無法坐守古老的文化了,學習西方,就在這苦澀的文化反思中一步一步的開始了。

簡單的裝束,直白野蠻的生意經,高速兇猛的戰船,高效的步槍,這都是一個先進文明的成果,一個先進文化的積累。

中華民族如果要生存,就必須面對先進文明,先進文化。中華民族如果不滅亡就只能吸收融合先進文化,以夷制夷其實就是對自身文化的深刻疑問,並逐步邁出了中華民族文化向現代文化發展的腳步,洋務運動是這一發展的物質認識,物質的認識推動了精神理念的接觸和研究,當甲午戰爭的烈火燒掉了微薄的希望的時候,中國社會發生了從物質形態,向政治文化層面的轉變,1898年9月28日維新運動的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就義,標志著中國新舊兩種理念,兩種文化的沖突到達了頂峰。晚清政府不但是中國社會發展的絆腳石,同樣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吸取先進文化的絆腳石。沒落文化的代表無法逃脫滅亡的命運,中國要發展,要擺脫民族危機,就只有搬掉絆腳石,消滅腐朽的機器,為新文化運動掃除障礙。沒有先進的文化作基礎,就不可能有先進的社會思想,就不可能有強大的民族和國家。五四運動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運動,揭開了中國民主革命的序幕,推動了新文化的發展。五四運動造就了兩個具有時代理念的政黨,盡管80多年前的中國社會仍然落後,但是先進的資產階級理念和共產主義理念已經誕生,這就如同一艘巨輪,雖然航行艱難,但是航向已經撥正,先進的理念,先進文化與傳統守舊文化的差異,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人們不再是頑固的了,脫掉了費事的長衫,換上簡單的服裝,扔掉了大刀長矛,換上了步槍線膛炮,人們不再跪拜皇帝,人們開始認識民主和自由,文化的變化奠定了社會變革的基礎,中華民族終於回到了穩定發展的時期。

今天我們的社會發展比較穩定,不再有腥風血雨的爭斗,文化、經濟、社會都進入了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在這種和平的環境下,人群、種族、民族的交往更加方便,更加快捷,各種文化同時出現,同時登場,我們該怎麼辦呢?是排斥,還是接受,如果接受了,會不會丟掉我們民族自己的文化呢?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文化是不可以排斥的,任何文化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文化的穩定是相對的,一個偉大先進的民族文化是發展的變化的,是有足夠空間的,包容吸收其他民族的先進文化,並與自身文化相融合,造就出符合現代理念,適合未來發展的方法,這是我們當代文化的任務。

那我們的傳統文化該何去何從呢?傳統文化對於我們歷史的發展起過重要的作用,我們不應該忘記,但是如果傳統文化不能跟上時代的潮流,就應該重新審視,將有用的精髓傳承下來,再將那些不適應現代與未來的文化放進博物館,放進歷史教科書,留給以後的人們去研究或者借鑒。

文化的差異是受地域環境影響的,一種文化適合一個區域群體,但是不一定就適合所有的區域群體,我們可以參考,可以借鑒,但是不一定要照搬。我們應該去研究,去認識。現代社會,地球猶如一個小村莊,人口的流動性非常大,我們可能生活在自己的家鄉,也可能去到其他地方,或者到其他國家,也會接觸其他民族,其他種群的人們,我們多了解一些其他民族的文化,對我們從事交流,人口蔓延和擴展是有意義的。

E. 對於文化的定義是什麼樣的

教材《文化語言學》的總論部分有涉及
1971年英國著名人類學家愛德華·伯內特·泰勒爵士曾給文化下過一個著名定義:「包括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風俗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所獲得的能力與習慣的復雜整體。」美國佛特大學威廉·A·哈維蘭認為,現代人可接受的文化定義是:「文化是一系列規范和准則,當社會成員按照它們行動時,所產生的行為應限於社會成員認為合適和可接受的變動范圍之中。」
這兩個文化定義強調的是精神方面的文化,而文化除了精神文化之外還有物質文化。蘇聯學者薩哈羅夫認為:「文化從廣義上講,就是人類創造的結果的總和……」蘇聯的謝班斯基也說:「文化是人類活動的全部物質和精神成果、價值以及受到承認的行為方式……」日本學者水野佑指出:「物質文化不是文化本身,而是文化行為的產物。但因為存在著非物質性文化,而它的前提是存在著物質性資料,所以把物質性要素從文化范圍內排除出去是不可能的。因此,現代的定論認為文化包含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美國人類學家克魯柯亨認為文化的確切涵義是指「整個人類環境中由人所創造的那些方面,既包含有形的也包含無形的。所謂『一種文化』,它指的是某個人類群體獨特的生活方式,他們整套的『生存式樣』。」
本書贊同廣義的文化定義,把文化看作是為社會成員共同擁有的生活方式和為滿足這些方式而共同創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於這些方式而形成的心理和行為。

F. 請幫忙解釋一下文化的定義 以及對文化的理解和發展

文化是一個群體(可以是國家、也可以是民族、企業、家庭)在一定時期內形成的思想、理念、行為、風俗、習慣、代表人物,及由這個群體整體意識所輻射出來的一切活動。傳統意義上所說的,一個人有或者沒有文化,是指他所受到的教育程度。後者是狹義的解釋,前者是廣義的解釋。另有人以此為名。
定義
廣義: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社會意識形態。在階級社會中,文化是階級斗爭的武器。一定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 狹義:指意識形態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
文化是人類生活的反映,活動的記錄,歷史的積沉,是人們對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願望,是人們的高級精神生活。是人們認識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論,是人們對倫理、道德和秩序的認定與遵循,是人們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與准則。思想和理論是文化的核心、靈魂,沒有思想和理論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種文化都包含有一種思想和理論,生存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是現實,理想是嚮往,願望是想得到的,要求是必須做到的! 廣義文化與狹義文化 1 、對文化的結構解剖,有兩分說,即分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層次說,即分為物質、制度、精神三層次;有四層次說,即分為物質、制度、風俗習慣、思想與價值。有六大子系統說,即物質、社會關系、精神、藝術、語言符號、風俗習慣等。 2 、廣義的文化,著眼於人類與一般動物,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本質區別,著眼於人類卓立於自然的獨特的生存方式,其涵蓋面非常廣泛,所以又被稱為大文化。 3 、廣義的文化包括四個層次:一是物態文化層,由物化的知識力量構成,是人的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產品的總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層,由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建立的各種社會規范構成。包括社會經濟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國家、經濟、政治、宗教社團、教育、科技、藝術組織等。三是行為文化層,以民風民俗形態出現,見之於日常起居動作之中,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態文化層,由人類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經過長期蘊育而形成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構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4 、心態文化層可細分為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態兩個層次。 5 、社會心理是人們日常的精神狀態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經過理論加工和藝術升華的流行的大眾心態,諸如人們的要求、願望、情緒等。 6 、社會意識形態是指經過系統加工的社會意識,往往經由文化專家的理論歸納、邏輯整理、藝術完善、並以著作、藝術作品等物化形態固定下來並跨時空傳播。 7 、根據與社會存在關系的疏密程度,可將社會意識形態區分為基層意識形態和高層意識形態,前者包括政治理論、法權觀念等,後者包括哲學、文學、藝術、宗教等。 8 、基層意識形態與社會存在保持著密切聯系,是經濟基礎的集中體現,但它的產生和發展仍然要經過社會心理這一中間環節起作用;高層意識形態是更高的更遠離物質經濟基礎的意識形態,具有較強的獨立性,但它與社會存在之間的中介是社會心理和基層意識形態。 9 、狹義的文化排除人類社會-歷史生活中關於物質創造活動及其結果的部分,專注於精神創造活動及其結果,主要是心態文化,又稱「小文化」。 10、1871年,英國文化學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了狹義文化的早期經典界說,即文化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 文化有兩種,一種是生產文化,一種是精神文化。科技文化是生產文化,生活思想文化是精神文化。任何文化都是為生活所用,沒有不為生活所用的文化。任何一種文化都包含了一種生活生存的理論和方式,理念和認識。 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形成了共同的認識,理念和思想,遵循著一定的規則,規范和秩序,這就是文化。 來源於《中國文化概論》大綱緒論部分。 文化就是人們關注、探討感興趣事物的現象和氛圍。 根據人們探討某個事物人數的多寡則可以把文化分成大文化和小文化。即: 相對於其他文化,人們關注、探討感興趣事物的人數多的現象和氛圍就是大文化;而人們關注、探討感興趣事物的人數少的現象和氛圍就是小文化。——摘自中國幸福學研究 文化是人類群體創造並共同享有的物質實體、價值觀念、意義體系和行為方式,是人類群體的整個生活狀態。政化(即不同時期的執政者倡導的文化)是文化和先導,有什麼樣的政化,就有什麼樣的文化。 這個定義揭示了幾個方面的內容: (1)文化是人類群體整個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過程。主要成分是符號、價值和意義、社會規范。符號是指能夠傳遞事物信息的一種標志,它在生活中代表一定的信息或意義。文化的存在取決於人類創造、使用符號的能力。價值觀是人們評判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與行為的標准,決定著社會中人們共有的區分是非的判斷力。社會規范是特定環境下的行動指南,它影響著人們的心理、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行動。 (2)文化的內隱部分為價值觀和意義系統,起外顯形態為各種符號,這些符號主要體現為物質實體和行為方式。 (3)對整個人類來說文化是人的創造物,對於特定時間和空間的人而言,文化則是主要體現為既有的生存和發展框架。 (4)文化隨著人類的群體的范圍劃分不同而體現出差異。 ——選自 《社會學教程》 易益典 《現代漢語詞典》上的解釋: wén huà 1.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 2.考古學用語,指同一個歷史時期的不易分布地點為轉移的遺跡、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如仰韶文化、龍山文化。 3.運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識:學習文化、文化水平。
概念

定義: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態的狀況反映。廣義的文化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所有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由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類社會才有文化,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當代人學家,文化學者張榮寰在2008年3月重新界定文化,闡明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態的狀況反映,為人類社會的觀念形態、精神產品、生活方式的研究提供了完整而貼切的理論支持。在一個科學的人類學、一個哲學的人類學、一個神學的人類學的綜合研究中,文化代表人存在的某一層面「個性和共性」關系與實際,即更高質量人格的人,在生物性層次、在歷史性層次、在社會性層次、在自我性層次予以貫通和表達,這種表達就是文化。文化蘊涵人最高貴的意義,以信仰真理;知識善行;仁愛美情來礫煉人格是人最高貴的意義,也是文化的最高表達。文化也是人學的社會呈現,人的真理只能是原於人本身,人以外的一切物質又都體現在人的生命中,因為自然的秘密存諸在人的文化中,而人的文化秘密又存諸在自然中,只有上升科學工匠和科學智者的人與環境關系的認識,人才能超越出對科學狹隘和封閉的理解;超越出對哲學無視個人生活的概念;超越出對神學的靈魂與超自然的理解!文化是人幸福的工具,人通過對文化的交流和吸收,使人在創造生活條件的社會實踐中,由於感受和理解到個人 ,集體乃至人類的目標,理想和正義公益之事業的實現而得到人格上的滿足。幸福是人與人激情的熱流從心河弛向愛之深海的溫馨;是善良人的單純。當人們付出責任的汗水,其額頭必然散發出幸福的光芒。為幸福學的產生奠定了論論基礎;文化是文明的裁體,文明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態的上升直接導致文明的出現,文明是血緣、種族融合與信仰探索的發展結果,人類文明更高的層次應當是在全人類在建設「人格及其生態修養的實踐工程」中:將一個科學的人類學、一個哲學的人類學、一個神學的人類學來求出人存在的某一層面「個性和共性」關系的成果,即更高質量人格的人,在生物性層次、在歷史性層次、在社會性層次、在自我性層次予以貫通後,產生人類共同體文化的結果。文明社會和文明存在是循環的,是循環的生命群體存在,並在人類共同體文化的基礎上達到頂峰。文明社會一直在發展中走向人類社會的高級趨勢,是自然與人類、物性與人性、神與人共通、共一、共榮、共生的發展;是人類幸福(高級文明)只能是人格社會的產物;是新人格,是新生態和諧共進的結果。應當以文明學的研究及其應用來解決國家之間、民族之間、信仰之間、人類之間、人及其環境之間等等發生的所有不幸,因此,必須從人自身及其生態的上升與和諧入手,實現人類文藝復興與人類共同體是邁向人類更高文明的必由之路。 其實,文化的定義很多,許多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都下過定義,曾作過統計:自1871——1951年80年裡,關於文化的定義有164條之多,人類學的鼻祖泰勒是現代第一個界定文化的學者,他認為:文化是復雜的整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其它作為社會一分子所習得的任何才能與習慣,是人類為使自己適應其環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總成績.此意義是否合理:W.H.Kelley對它提出了以下的批評: (1)定義的方式有毛病,這種方式永遠不能將概念所包含的全部內容都羅列出來,"其他"雖可概括未羅列出的東西,但如果沒有別羅列出來,就容易被人忽略.例:定義中沒有列出"語言",而語言是文化中重要的部分. (2)整體一詞不合適,文化的組成部分之間是有矛盾的,強調整體就只突出了和諧. (3)人類創造出的文化,不一定是為了改善生活,也有破壞的一面,例:核武器.這種批評是否合適 (1)如果把語言包括進去,該定義己列出了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整體一詞並不排除矛盾,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總體. (3)人類創造的文化是有破壞的一面,但不要初衷,是意願與實際的偏差,文化的創造本來是為了適應和改善生活,但結果相反,因此,張凡月先生認為,如果加上語言,此概念是可以的. 美國社會學家David popenoe 則從抽象的定義角度對文化作了如下的定義:一是一個群體或社會就共同具有的價值觀和意義體系,它包括這些價值觀和意義在物質形態上的具體化,人們通過觀查和接受其他成員的教育萬而學到其所在社會的文化.此定義的前兩句概括了泰勒的第一句,文化對於人類來說,就象是本能對於動物一樣,都是行為的指南. Robin FOX更進一步指出:文化和本能的性質相通: (1)二者都為某一種族成員所共有. (2) 大部分文化行為也象本能一樣,是潛意識的,不必通過思考而才學到.將它的刺激就能引起特定的反應. 因為:個人在生長過程中,經常在不知不覺間將社會現存的生活方式及習慣保存入腦,形成文化密碼,由於這些離子的作用人就可以不經過大腦而得出種種行動,這一點上,與動物受到體能的支配一樣. (3)後天學習而得.
本質
廣義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隨著民族的產生和發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種社會形態都有與其相適應的文化,每一種文化都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社會物質生產發展的連續性,決定文化的發展也具有連續性和歷史繼承性。 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識:學習文化|文化水平。 社會學家、《工會博覽》雜志副主編艾君先生指出,談「文化」這一概念時,其內涵、外延差異很大,故文化出現廣義與狹義之分。有學者將文化理解成三性,即歷史性、群體性、影響性。所以才有了「文化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的廣義說法。他認為,文化的概念是很難界定的時而很大,時而很小。廣義的「文化」,其涵蓋面非常廣泛。狹義文化。一般而言,凡涉及精神創造領域的文化現象,均屬狹義文化。實際任何理論概念的產生,都有著它很難具體界定的問題,但艾君認為,對文化的理解,更應該把他看作是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帶有主觀因素,相當於通常所說的精神、社會意識、道德制度等觀念。他認為其表現為「有形」和「無形」兩種形式,例如,思想、道德、價值觀、宗教等意識形態領域都屬於無形的文化;而「一幅畫作、一座寺廟、一台京劇、一部著作、一個活動」等等都屬於有形的。他指出,在當今社會里「文化」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即精神食糧、價值觀念、宗教信仰和道德規范。例如,我們如果把某階段的歷史納入「文化」范疇,只能是說這段歷史給予我們思維的啟示,或者這段歷史被寫成了一部作品出版,或者說這段歷史給我們帶來的價值觀念沖擊。再譬如,有人對商業企業的全聚德申請非物質文化保護存在異議,認為全聚德不應該屬於非物質文化范疇。實際不是全聚德這個商業店需要保護,而是全聚德所走過的風風雨雨,所形成的商業觀念、道德行為規范、商業歷史的啟迪、價值品牌屬於非物質文化的范疇,需要保護。因此,在對待「文化」的理解上,艾君認為,我們對於文化的概念的理解,不應是靜態的,一成不變的;而是動態的,會隨著社會人們精神、價值趨向、道德觀念、社會認知度而發生變化。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把「文化」僅僅理解成「精神」,所以才有了「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兩個文明的說法;後來,隨著我們觀念的更新,社會的發展,認為「精神」已經無法完全包含一些社會文化內涵,所以在後來的一些重要文獻里便採用了「先進的文化」概念,實際上精神的范疇已經擺囊括在大的文化概念里,「先進的文化」實際上就是一切有利於社會發展,代表社會發展潮流的大的文化范疇。 什麼是「文」?錯綜交雜的痕跡,是一種界線。 「化」就是改變。籠統概括一下就是,各種事物有章有法地聚在一起非常「美好和諧」的一種現象就是「文」。用這種「美好和諧」的理念行之於一切,就是「以文化之」,就是「文化」的要求。而美好和諧是文化的最高要求。文化的核心就是人,文化是人的超越自然屬性的理想和努力。

G. 談談你對文化概念內涵的認識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沒有文化就沒有社會。文化人類學家和一些社會學家認為,文化和社會是統一的,文化就是社會。人類社會的發展史也是一部文化史。本節將向讀者扼要地介紹文化的概念、性質和特徵,文化的要素,文化的功能和文化交流與社會發展,以期對通信文化的研究在理論和立意上有所幫助。 文化的概念 當今社會,"文化"已經成為一個極普遍的詞彙,無論在口頭上還是在書面上,到處都可以聽到和看到"文化"這個詞。例如:"中國擁有五千年的古國文化","他這個人真有文化","經濟文化已經成為財富的主潮之一"。
同樣是"文化"一詞,在不同的場合其涵義是各不相同的。"中國擁有五千年的古國文化",是指中華民族在整個歷史過程中所創造出來的一切物質和非物質財富的總和。"他這個人真有文化",是指某個人因為豐富的學識所透射出來的某種卓然不群的文化品味。"經濟文化已經成為財富的主潮之一",則指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由商品和服務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所構成的商品活動的整體。可見,"文化"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是相當不確定的。
《周易》有所謂:"觀乎天文以觀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大概是中國人論述"文化"之始。在中國人此時的觀念中文化的含義是,通過了解人類社會的各種現象,用教育感化的方法治理天下。到漢朝,"文化"一詞正式出現,其含義也與現在人們通常理解的不一樣。劉向《說苑·指武》篇中說:"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晉人束皙也講"文化內輯,武功外悠",這些都是指與國家軍事手段相對的一個概念,即國家的文教治理手段。到唐代大學問家孔穎達則別有見地的解釋《周易》中的"文化"一詞,認為"聖人觀察人文,則詩書禮樂之謂",這實際上是說"文化"主要是指文學禮儀風俗等屬於上層建築的東西。古人對文化的這種定性從漢唐時起一直影響到清代,因此明末清初的大學問家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自身而至於家國天下,制之為度數,發之為音容,莫非文也",即人自身的行為表現和國家的各種制度,都屬於"文化"的范疇。
西方人論述"文化"要比中國人晚,但比中國古文獻中的論述要廣泛,要科學。西方語言中的culture,在 1690 年安托萬·菲雷蒂埃的《通用詞典》中,其定義為"人類為使土地肥沃,種植樹木和栽培植物所採取的耕耘和改良措施",並有注釋稱"耕種土地是人類所從事的一切活動中最誠實、最純潔的活動",此時西方人觀念中的"文化"只是被用來隱喻人類的某種才乾和能力,是表示人類某種活動形式的詞彙。而"文化"一詞成為一個完整體系的表示方式,即術語,大約要到19世紀中葉才形成,這以後,文化和文明常被看做同一事物的兩個方面。學者們從人類學和社會學的角度探討文化現象及其歷史發展,給"什麼是文化"作了許多解釋,其中較有影響的觀點有三種:第一種是方式論,即認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種並非由遺傳而得來的生活方式。這里包括了人們的興趣、愛好、風俗、習慣,強調了文化的繼承性。譬如,美國著名文化人類學者魯斯·本尼迪克特的"文化"定義是"文化是通過某個民族的活動而表現出來的一種思維和行動方式,一種使這個民族不同於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第二種是過程論,即認為是人類學習和製造工具,特別是製造定型工具的過程,這里包含了人類智力和創造能力的不斷進化,強調了文化的演進性。第三種是復合論,即認為文化是作為社會的一個成員所獲得的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音樂、風俗、法律以及其他種種能力的復合體,這強調了文化的熔鑄性,譬如偉大的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一書中說:"'文化'是人類在自身的歷史經驗中創造的'包羅萬象的復合體'。"
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家對文化作了一種新的解釋,把文化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在羅森塔爾·尤金所編的《哲學小辭典》中認為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這就是所謂"廣義的文化",而與之相對的"狹義的文化"則專指精神文化而言,即社會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典章制度、政治和社會組織、風俗習慣、學術思想、宗教信仰、文學藝術等。除以上各種解釋外,尚有符號說、限定說等各種說法。
1952年,美國文化學家克羅伯和克拉克洪發表《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評考察》一文,對西方自 1871 年至 1951 年期間關於文化的 160 多種定義作了清理與評析,並在此基礎上給文化下了一個綜合定義:"文化由外顯的和內隱的行為模式構成;這種行為模式通過象徵符號而獲致和傳遞;文化代表了人類群體的顯著成就,包括他們在人造器物中的體現;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傳統的(即歷史的獲得和選擇的)觀念,尤其是他們所帶來的價值;文化體系一方面可以看做活動的產物,另一方面則是進一步活動的決定因素。"這一文化的綜合定義基本為現代東西方的學術界所認可,有著廣泛的影響。
上述各種定義都是學者從自己的學術立場和觀察角度出發來界定文化的,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互有長短。但是,各種解釋之間並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相補充的。綜合各種定義的內在統一點,我們不難看出"文化"包含三個層次,即觀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所謂觀念文化,主要是指一個民族的心理結構、思維方式和價值體系,它既不同於哲學,也不同於意識形態,是介於兩者之間而未上升為哲學理論的東西,是一種深層次的文化。所謂制度文化,是指在哲學理論和意識形態的影響下,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各種制度。它們或歷代相沿,或不斷變化,或興或廢,或長或短,或以各種典章制度文本形式出現,或以一種"潛規則"的形式默存於人們的心靈深處,是一種中層次的文化。所謂器物文化,則是指體現一定生活方式的那些具體存在,如住宅、服飾等,它們是人的創造,也為人服務,看得見,摸得著,是一種表層次的文化。據此,我們認為,除了未經改造的或者人化的(自然物被人主觀賦予感受和意義)自然環境外,凡人類創造出來,可以通過學習獲得,可以通過各種信息媒介傳承於後世的一切物質和非物質產品都是文化。

H. 對文化的理解

文化概論

第一章 文化是什麼?

時下"文化"這個詞很流行。但說起它來,許多人的理解是很窄很淺的。比如一談到文化,人們想到的往往就是音像市場、書店書攤、游藝室、歌舞廳,就是讀讀報刊、看看電影電視、演演文藝節目,搞搞書畫之類。或者把它到處濫用,弄出一些類似"燈文化"?quot;鬼文化"、"廁所文化"之類的名堂來。當人們這樣看待文化時,心裡也許對"文化是什麼"有一些感覺,但是要認真地考究一下,卻又常常說不出來,或者說不清楚,說不完全。
這種朦朧的感覺,說明對文化的理解需要上升一個層次,提高到哲學上來把握。只有在哲學上,才能給這樣復雜而普遍的問題提供一套比較概括的說法。當然,哲學也是各種各樣的。我們依照馬克思的哲學,嘗試著給文化一個說法。
一、文化即"人化"
文化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說來很復雜。據說僅有據可查的定義,統計出來就超過了160多種,可見其復雜程度。但許多復雜的問題,其秘密往往隱藏在簡單的、基本的事實中,"文化"的秘密也是這樣。在我們看來,文化問題實際就是"人"的問題。文化的本質應該從"人之成為人"的事實中去尋找。
國際上使用的"文化"一詞,來源於拉丁文Cultura――"耕作、培養、教育、發展、尊重"等意思,就是說,它最初是指土地的開墾及植物栽培,以後指對人的身體、精神發育的培養,後來就進一步指人類社會在征服自然和自我發展中所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
國外最先給"文化"下定義的是英國人類學家泰勒,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書中說:"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 後來美國學者克魯柯亨和凱利進一步指出:"文化是歷史上所創造的生存式樣的系統,既包含顯性式樣又包含隱性式樣,它具有為整個群體共享的傾向,或是在一定時期中為群體的特定部分所共享。" 盡管說法有許多種,但是看得出來其中有些基本的、共同的東西。
從哲學上說,文化即"人化",包括世界的"人化"和人的"人化"即"化人"。
所謂"文化即人化"的意思是:文化,是指人們按照一定尺度去改變環境、發展自己。這樣的活動及其成果就是文化。換句話說,文化是人的這樣一種存在方式、存在狀態:人追求和享有一定的價值成果,並通過實現這些價值來更新和發展自己。
為什麼這樣說呢?讓我們從文化與"非文化"或"無文化"的區別談起。
首先,"文化"是指與"自在的、混沌的、蒙昧的自然狀態"相反、相對的"人的狀態"、"社會的狀態"。與"文化"相對立的詞,主要是"自然"、"天然"、"本能"、"野蠻"等。 "文化"與"自然"相對而言,就是說,它不是天然的、自然而然的,而是人改變世界(包括人本身)的自然面貌造成的。自然界原本就存在,如果沒有人和人類改造世界的活動,它自然而然地存在下去,那就無所謂"文化"。人之外的自然存在是自在的,沒有自覺意識的支配。沒有人,天地自行運轉、江河自行奔流、草木自行榮枯,一切是純然的自然。它們沒有意志,沒有目的,沒有情感,沒有靈明之性,沒有刻意的追求和造作。自然界的東西,即使在人看來非常合乎規律、非常和諧和壯美,但也只是給人以那樣的體驗,並非是它們有意取悅於人。許多物種適應環境的本能巧妙得令人叫絕,似乎有某種絕頂聰明的智慧在支配,但那是自然本身相互調適、相互選擇的結果。我們不能說它們有嚴格意義上的目的和自覺意識。
人的出現,中斷了自然界的純自然性,使自然界分化出不同於天然世界的人為世界。文化是就人超越純自然狀態而言,就是指人非天然、非自在、非本能地(而是人工地、自覺自由地)生存、發展、演化這樣一種情形。文化是就人與純粹的自然狀態相對,而使自然狀態"人化"的特殊狀態。
撇開純生理現象不說(文化當然不是指純生理問題),人是唯一不同於自然狀態的存在物,是唯一具有獨特的情感、智慧、人格等品質的存在物。這種唯有人才有的獨特個性,乃是文化的。人以自己的自覺自由意識,以自己的靈明之性,以自己的實踐存在方式,從混沌的自然狀態中獨立出來,從渾渾噩噩的蒙昧狀態中醒來,開始了自己的創造性活動。人既按照自然的規律性,又按照自身的發展需要和審美理想進行設計、勞動、創造,使自然合乎目的地改變。於是,世界上就有了不同於純自然的、按照人的尺度改變了的東西。人開發江河,改良物種,探索宇宙,純自然的東西好像一下子蘇醒了,有了目的、意義等屬人的特性。從這個意義上說,原始森林是自然的,人培植、種植、保護甚至欣賞的樹林是文化的;天然的石頭是自然的,人打造、磨製和(為了欣賞而)移動過的石頭是文化的;野生動物是自然的,人培育的家畜家禽是文化的,沒有發現其審美價值的高山是自然的,發現其審美價值的風景是文化的;人不能解釋的宇宙之謎是自然的,人提出了的解釋(其真實性如何,另當別論)是文化的,如此等等。
"文化"一詞與"天然"或"自然"相對,意味著它是人超越純自然狀態、改變純自然狀態的活動及其成果,是自覺的、有目的的活動及其成果,是人工的、技藝的創造活動及其成果,是人克服自己的本能,依據理想和價值、創造理想和價值的活動及其成果,是人為揚棄天然的陌生、異己和黑暗感而對自然進行解釋、"包裝"的過程和成果,是人不滿足於天然的規定和限定,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能力突破天然限制的活動及其成果,總之是人自覺地生存、發展這樣一種情形,是使"自然世界"成為"人的世界"的特殊存在狀態。這就是"人化"。"人化"向人而化",即人按照自己的標准、目的、理想和需要改變自然的世界,使世界打上人的印跡,從而更適合於人。
人將自然"人化"的表現,包括觀念和實際兩大方面:
(1)在觀念上,也就是在思想和精神活動中,人把整個世界和世界上的萬物,都變成了自己的對象——認識和改造的對象。這是第一層,也是最廣泛、最普遍、最徹底的"人化"方式。
"對象"這個詞本身,就有是誰的"行為目標"的意思。在哲學上把成為對象的東西叫做"客體",就是指它是主體(行為者)的對象。"對象"和"客體"都只能相對於主體而言。人類把世界變成對象,就是確定了自己的主體地位?quot;人類以自己的眼光看待世界",就是人類作為主體,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以自己的角度和方式,去觀察、描述、思考、想像和塑造世界。這樣所得到的,必定就是一個"屬人的"世界,即人類眼睛中的世界。
人類原本來自大自然。但是人類之為人類的一大特徵,就是他能夠從大自然中獨立出來,自立於天地之間,並把自己同其他一切自然物加以區分,甚至以自己的角度看待一切。於是,地球上天空、陸地和海洋的自然存在物,就有了"資源"和非資源的區分,有了"好天氣和壞天氣"、"優越環境和惡劣環境"、"肥沃土地和貧瘠土地"的區分,大自然中自在生存的動物,也有了"益蟲和害蟲"之類的區分……等等。自然界原本固有的、在沒有人的情況下一樣存在的東西,經人用自己的眼光這么一"看",就成了與人有關的、能夠或者不能夠為人所用的東西;甚至自然界原本沒有、或者無所謂有無的東西,比如想像、聯想、神話、虛構、推理、預測、方案中的許多東西,經人用自己的眼光這么一看、用腦子這么一想,就能夠在認識中和觀念中聯系起來、創造出來。比如自然界本來沒有語言文字,沒有思想,更沒有宗教、科學、哲學和藝術,但是在人生活和思想中,這一切都出現了,並且它們都從一定的方面反映著這個世界。
這種"人化"通常表現為人創造的一套符號系統、話語系統、解釋系統。用這套系統人可以首先從認識上、觀念上,在頭腦中整合純自然的、混沌的世界。
總之,人一旦把什麼東西當作了對象,也就是把它納入了自己的范圍,用自己的眼光加以反映、描述、判斷和選擇。在這一點上,可以說幾乎沒有例外。因此,"人類眼中的世界",就總是一個觀念上被"人化"了的世界。
這種"人類自我中心"的態度,暫不論其是非曲直如何,得失利弊如何,首先要肯定一點:它是一個事實,是人類迄今為止生存發展所特有的一個基本事實。如果不承認這一點,那麼就無法說明人類是怎樣生存和發展起來的。
(2)在實際上,即人類通過實踐同世界打交道的現實過程和結果,也是:人類不斷地把上述觀念上?quot;人化"變成行動,從而不僅以自己的方式改變著自然,甚至還創造出了原本沒有的"人工自然"。比如,自然給人提供的只是原始的森林、湖泊、草地和山洞,並沒有衣服、糧食、生產工具,也沒有房屋、道路和城市。人是在論據自然條件的基礎上,為自己創造出所需要的物質生活條件的。人按自身的需要、理想等價值目標改變自然,通過創造性的勞動物化出成果,包括器物的、制度的、精神的,這套成果作為客觀的東西,為人的生存發展服務。
人的實踐歸根結蒂就是自覺地改變自然,使自然適合於人。因此實踐愈是發達,人類的文明越是發展,這?quot;人造的世界"就越是廣泛和普遍,人類就愈是遠離自然狀態而進入人工環境。生活在現代都市裡的人都會感覺到:現在,要想讓自己的雙腳踏上一塊天然的土地已經相當不容易了。我們的腳下即使不是柏油、水泥和大理石等人工的地面,也是久已被翻耕、整理、修飾過的土地。如今,我們人類越來越生活在一個"自我對象化"——把自己的創造物當作對象——的世界裡:我們不是生活在自然的空氣中,而是生活在空調下;我們很少飲用自然的水,而是代之以各種飲料。我們的社會交往方式也越來越遠離自然,不是面對面地實際的交往,而是越來越依賴廣告、傳媒,越來越依賴電話、傳真、電子郵件(email),我們越來越依賴汽車、電力和其他人工製品……總之,我們越來越遠離自然的母土,生存在越來越人工化的世界中。
雖然"越來越遠離自然"並不是事情的全部(因為事情還有另一面,即:這種"遠離"也意味著更深地進入和依賴於自然。譬如對電力的依賴,實際上也就是對發電材料如煤、水力、石油、太陽能、核能等天然資源的依賴),不是唯一的趨勢,但它畢竟是一個基本的、越來越強有力的事實。在這個事實面前,現在人們已經開始覺察到了問題,產生了不小的疑問和顧慮:這樣越來越遠離自然究竟好不好?不論答案如何,有一點同樣是必須承認的,這就是:不論人類對自然越來越"遠離"還是越來越"依賴",都意味著要以人的尺度來改變自然,就像無論是破壞環境還是保護環境,都意味著要通過行動,使自然更適合於人、有利於人一樣。
無論在觀念中還是實際上將自然"人化",都意味著人在認識和掌握客觀規律的基礎上,賦予自然以屬人的品質,把自己的要求、理想、意向通過創造成為現實,這就是"文化"、"人化"或"客體的主體化"。更進一步說,"人化"意味著在人的作用和干預下,世界有了某種意義,有了一套價值坐標。"人化"的過程凝聚了人的需要、目的等價值內容。人要從中實現和體驗真、善、美、利益和幸福、和諧和自由、崇高和神聖等價值。這是人改變自然的動機和動力。因此從內容方面看來,我們有理由把"價值"看作是"人化"的精神實質,是文化的核心。
人類因為追求、創造和享有一定的價值系統顯示出文化,文化因為有價值滲透於其中而具有了人的特色和面目。
二、人的"向文而化"
"文化"既指自然的"人"化,也指人的人化即"文"化。人在使外部自然界"人化"的同時,也使自己的自然界"人化",即脫離獸性、原始蒙昧等狀態,從而"更加成為人","越來越象人"。這可以稱作人的"向文而化",簡稱"化人"。
由於人不同於動物及其它自然物,是非自然地、非本能地生存的。這就引出一系列問題:人和人的創造物是什麼和應該是什麼?人如何以及應該如何生存?人的生活應該體現一種什麼精神?人的生命和生活的意義何在?人的發展趨勢指向何處?等等。這些問題,往往是文化的核心問題。
"文化"與獸性、動物性、本能狀態等相對。它是人否定自身的原始本能、揚棄自身最粗俗物慾的活動方式和成果。就自然界的存在物來說,人離動物最近,人身上深深地保留著動物的痕跡。從純生理角度說,人也是動物,所以人與動物最容易混淆。孟子說:"人去禽獸者幾稀但人也最不願把自己混同於動物。要侮辱一個人,最嚴厲的恐怕就是罵他"畜牲",甚或"禽獸不如"。"文化"一詞恰恰就是從把人與動物區別開來的角度說人,恰恰就是說人的非動物性、非獸性。換句話,文化恰恰是從動物性出發而超越了動物性的表現。如果沒有文化,人和動物就沒有多大的區別了。說人"有幕?quot;,就是指通過教育、修養和鍛煉等,把人身上本屬於動物的、純生理的本性加以改造,使這些本性符合了社會的文明標准、人的標准,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人。
所以,一件事物、一種行為,若稱得上是文化的,它必須有�諶順�階約旱畝�鐨浴⑹扌裕�囟ㄓ懈叱鯰詼�鐨緣某煞鄭�谷說玫繳��⒏呱釁鵠礎@�縟死嗟男孕形�ü����園�櫚姆絞絞迪幀H綣�恢稚�睢⒁恢中形�皇腔狡鶉說腦�急灸堋⒙�閎說畝�鍤叫枰���寺�闋畲炙椎奈鎘�餉揮斜鸕募壑擔�敲湊庵稚�詈托形�兔揮形幕��蛘呤欠次幕�摹?br> "文化"和"文明"一道,與人類早期的野蠻狀態相對而言,指人從混沌蒙昧、原始野的不開化、不自由狀態發展起來,走向開化、文明、自覺和自由。人離開混沌的、動物式的狀態,是一個漸進的歷史過程。在亦猿亦人的遙遠古代,我們說人類始祖的生活還不是真正的文化。例如我們只說"藍田人"、"元謀人",而不說"藍田文化"、"元謀文化"。只有當人們開始有目的地改造世界,並且確有智慧有能力,去系統地創造人的生存狀態時,我們才說它是文化。例如"龍山文化"、"河姆渡文化"。
"化人"首先是人的物質生理狀態得到改造,開始走向"文化"。人是由猿進化而來的。生民之初,我們的遠古祖先相去動物並不遙遠。我們設想那元謀人、爪哇人、尼安德特人,赤身裸體,茹毛飲血、風餐露宿的情形,無疑會覺得他們實在不"文化"。但是,一旦人開始了實踐活動,一旦人的生存方式不同於動物,有了哪怕是最低等的自覺,那麼,人的活動及其成果反過來會改造人。比如當人用火取暖、烤肉、防禦猛獸的時候,火和用火的方式就會改變人:熟食改變人的飲食結構進而改變人的生理機能,用火使人懂得自然可以利用,火的威力使人浮想聯翩,這就促進了人的思維的發展,推進了大腦的發育。但是人用自己創造性的勞動改變自己,把自己從動物狀態中提升出來,使自己成為一種不同於自然物的類--人。
人的充分社會化,是人"向文而化"的主要表現形式。
文化的本質固然是人化,對於人自己來說,是更加成為"人",顯示人的本質和潛力,享有人的地位等等。但由此就會引出一個大問題:那麼說到底"人"又是什麼呢?世界上關於人的本質有各種說法,其中馬克思的觀點是最科學、最強有力、也最著名的:"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60頁)就是說,看人是什麼,不能只從每個人的身上單個地去看,一是不能停留在個體,只看每個人從出生開始就有什麼共同的、不變的東西,因為那樣看到的多半是一些生理的、動物性的特徵。這些特徵並不能真正說明人的現實。二是不能停留在表層,只看人們的動機、思想和言論,因為那樣看到的只是"第二性"的表現,還不是人的"第一性"的存在。馬克思指出要看人之為人的本質特徵,是在於人的社會存在,即人的社會性。現實的人是什麼樣、為什麼那樣,都只有在他的全部社會關系中才能深刻地、真實地加以理解和把握。
人之為人的標志,是人以社會的形式存在,用馬克思的話說,人是一個"類的存在物"。人在共同的勞動和交往中,產生共同的語言、生活方式、行為模式和心理習慣,人把社會價值內化,使自己被周圍的社會文化和環境所"化",成為該社會的一部分。孤零零的個體,沒有深刻聯系的個體(假如有這回事的話)只能像火花一樣,一閃即滅,沒有他人社會的存在,他的火花不可能保存,不會成為文化。人只有以群體的方式、社會的方式結合,互換勞動、思想、語言和能力,才成為現實的人,即確實存在著、有其表現和作用的人。而在群體、在社會中,每個人的智慧、力量、勞動經驗等等都無須從頭開始,而是直接從他人、社會的既有成就上開始;每個人的勞動和活動成果都不會隨自己的死亡而徹底消失,而是溶進了社會的整體中。這樣,人的經驗、智慧、思想、勞動成果等等,就只能採取社會性的方式保存和發展。這恰恰是文化形成和凝聚的過程。文化的最大特徵,也正在於它的這種社會歷史性。
顯然,人的"向文而化"意味著人充分的社會化,意味著個人通過介入社會、生存於社會,通過教化、教育,獲得社會認可的社會角色、知識系統、價值標准、行為模式等等,發展起自己的文化性格和價值系統,從而被"化"為現實的、完整意義上的人。如果離開社會,人就不可能被"文化",就像"狼孩"一樣。
人的充分社會化可以從社會和個人兩個角度看:
從社會的角度說,人的本質的形成,意味著人們之間形成一套復雜的社會關系。只有建立社會關系、進行社會交往,才有人的和發展,也才能創造文化。文化之為文化,就體現為人的社會系統--經濟關系、家庭關系、倫理關系、政治關系、法律關系等。這些社會關系既是客觀條件決定的,又是各個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具體創造,它體現著人們對"人",對"文",對人的存在和基本價值的理解,是人的現實和理想的結晶,是人木嚀宕嬖詵絞劍�蚨�褪俏幕�H魏紊緇峁叵刀忌�敢歡ǖ娜宋木�瘛I緇岬娜稅匆歡ǚ絞澆岷掀鵠矗�飧黿岷戲絞獎舊砭吞逑秩嗣嵌哉嬪潑饋⒗�胍濉⑷ㄓ朧頻燃壑檔睦斫夂妥非蟆R蛭��巍⒎�傘⒙桌淼賴碌壬緇嶠岷戲絞驕褪俏幕�模簧緇嶙苡幸歡ǖ囊饈緞翁��饈緞翁�舊砭褪俏幕�模�緔說鵲取U焦�逼謁枷爰臆髯釉緹塗吹攪蘇庖壞悖��運�擔�ㄈ耍?quot;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義。" 人力不如牛,跑不如馬,但人能馴服牛馬為人效力,是什麼緣故?就是因為人能結群,能按照一定的原則和道理,彼此分工協作地生活。
從個人的角度說,人的本質是在社會關系中顯現的。個人溶入社會,成為關系中的一個要素,被他周圍復雜的社會關系交織著,他的人格、地位、身份、職業等等,完全服從這些關系所組成的整體網路。中國傳統文化對人進行"倫理教化",使"化外之民"成為"化內之民",就是通過社會關系網路以及意識形態去訓練特殊的人格。人有了這種關系,被溶進關系網路中,於是他有了身份、角色、位格、隸屬關系,也就是被社會化、被文化了。反過來說,要確定一個人的品質是什麼,就的從他所處的經濟關系、政治法律關系、倫理關系等等中考察他的地位、身份、人格和社會角色。從一定意義上說,文化標志著人成了社會的存在物,文化與社會化是同一層次的問題。
人是如何通過社會化而被"文化"的呢?一般的情況是:
人一出生,就處在一個實現確定好了的社會關系網中,是這個關系中的一份子,他(她)的人格、身份、地位、社會角色等事先就確定下來了。這種復雜的社會關系作為外部的文化世界,規范和約束著人們,就象一個預制的模子,把人置於其中,按照它來塑造自己的文化性格。我們是在社會交往中獲得自己的文化性格和價值認同的,我們是在與周圍的人、與家庭成員、與親屬、與社區的交往中,是通過被納入社會關系體系而獲得人之為人的性格的。
在一生中,人通過生活、"游戲"而繼續被社會所"文化"。人生活在社會關系和社會交往方式中,人的一舉一動,無論是穿衣吃飯、生產勞動、走親串友、參加或觀看各種儀式(例如婚喪嫁娶儀式)、欣賞文藝作品、接受傳播媒介、過節日,等等,都是在學習運用社會化的文化。我們處在社會生活中,也就是處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天然課堂中,這種教育和接受方式,就是生活本身,就是使用文化規則、文化儀式和文化話語。人生的各種社會活動,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把它們比「游戲"。依據"游戲規則"使用社會的生活方式,是個人溶入社會的基本途徑和最佳方式。
人通過有目的的系統教育而被社會所"文化"。現代人一身要接受系統的和有目的的教育訓練: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學教育,更有的要接受研究生階段的教育和各種職業培訓、終身教育。我們通過學校、老師、書本、課堂、實驗室、圖書館等等途徑和手段,得到知識、價值觀念、方法、技藝等等的訓練,接受社會取得的既有的成果,這就是在接受文化,被社會文化所"化"。 正因為如此,人們把讀書識字、學習知識叫做"有文化"。
在上述不斷"化人"的過程中,人不僅改變了自己的生理結構--大腦、四肢、整個軀體,而且按照一定的方式、形式和價值准則,把自己的本能需求(吃、喝、性等)加以"包裝"和"改裝";人創造出惟有人才有的精神世界:智慧、思想、情感、意志;人創造出人獨特的行為方式,人的一切行為都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有實施方案;人懂得試錯法,懂得檢討自己的行為;人有自己的人格結構,有自己的價值和尊嚴;人有各種社會的關系、社會的准則--道德、宗教、科學、審美等等。這些使人之為人的東西,有一個主導的進步取向,就是表現為人的需要、能力、生活境界的不斷升華,表現為人向理想的邁進。
人改變世界的同時,也必然要思考自己怎樣才發展得更好、更充分,對"人是怎樣的"這個問題有一定的思考和追求。當人們意識到"如此如此才是人的樣子",就意味著人有了一套標准,一種理想和一套辦法,去做"更好"、更文明、更健全高尚的人。人通過自我教化、修養和鍛煉,按人的標准做人,人也按照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賦予自己以嶄新的、自然狀態所沒有的品質,這也是"文化"的本義。文化是一個描述人的本質不斷豐富、人的內涵不斷深化、人的主體性不斷提高的動態范疇。
三、雙向生成的人生之旅
人和世界的"文化",包括自然的"向人而化"與人自己向文而化",都要由人來實現,總起來就是人"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時改造自身"、"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這意味著:文化是"人化"與"化人"相統一的一體化進程。
說到這里,人們常想到一個有趣的"難題":先有人還是先有文化?或者:是"人化"在先,還是"化人"在先?文化是如何開始的?這很像那個眾所周知的問題:"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許多人把這類悖論當成是無法解決的問題。這反映出人的思維方式的一定的局限。但是如果跳出抽象概念的圈子,而從歷史和實踐上尋找出路,其實所有悖論都是能夠解決的。這需要歷史的和實踐的思想方法。
就「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來說,之所以繞不出惡性循環的圈子,問題往往出在概念的抽象化和凝固化上面:因為你說的"雞",只是指現在看到的這種由蛋孵化出來的雞;而你說的"蛋",也只是指現在由雞所生的這種蛋;既然已經如此,那麼要問二者之間孰先孰後,當然就無法回答了。然而只要再思考一個實際上的現象,就可發現毛病在哪裡:這個"無法回答的問題",只是存在於人的腦子里,只是一個語言和邏輯上的困難,並不是歷史和現實中真正存在的困難。因為事實上它並沒有導致雞和蛋的出現有什麼困難。那麼這個問題在歷史和現實中是怎樣解決的呢?這些固然可以請專家來做權威的具體解釋。但我們要從思想方法上有所提高,就要想到一個普遍的道理:原來,我們現在所說"雞"和"蛋",並不是從來如此、一成不變的。在生物進化的歷史上,它們是由別樣的形態、別樣的關系演化而來,形成了現在這種狀態和關系的。也就是說,事情可能是:最初非卵生、不下蛋的某種禽類,最後變成了現在的卵生雞種。
說到文化與人、人化與化人的關系,道理也是如此:這是一個歷史地發生的同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之間在雙向互動、交替上升中實現著。"人化"和"化人"的關系是一種雙向生成、雙向展開的辯證運動,它們實際上是同時的,是一回事。只是在我們的想像和敘述中,要做到把它們當"一回事""同時說出來"很困難,所以才不得不分開來說"一方面"、"另一方面"等等。意識到這一點,在我們的文化思考中很重要。因為下面也還有時要這么說。
人通過實踐改變自然界和自身,使自然和人自己走向"人化"的過程,是以人在自然界的產生開始的,而人的產生,則又以造就或形成了人所特有的生存發展形態——文化為標志。
"勞動創造了人"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一個科學結論。而勞動創造人的含義,顯然不能理解為先有一個東西叫"勞動",是他象上帝一樣創造了人。而是說,有一種自然界的高級動物——類人猿(還不是人),是他在某種情況下不得不改變自己的生存活動方式,通過改變自己的活動方式(最初還不是勞動)以適應環境,包括同時用這種新的活動方式(逐漸發展成為勞動)去改變環境,以使之適合於自己(這時也就逐漸使自己變成了人)。經過一個實際上非常漫長的演化過程,一部分類人猿變成了一種以勞動為自己生存活動方式的新型物種——人。
如果說,進化中的類人猿是人的最初形態,那麼勞動就是人類文化的最初表現形態,並且後來它也是人類文化最本質、最重要、最基本的表現形態。"從類人猿到人"與"從最初的勞動到發展起來的勞動"之間,就是人與文化之間?quot;人化"和"化人"之間關系的最好證明。這一雙向生成、雙向展開的辯證運動,就是如此開始、如此發生的。
"如何開始"的問題弄明白了,以後的情況就比較容易想像了。實際上,"人化"和"化人"之間始終是同

I. 文化是什麼意思

文化(culture)是非常廣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簡單來說文化就是地區人類的生活要素形態的統稱: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給文化下一個准確或精確的定義,的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對文化這個概念的解讀,人類也一直眾說不一。

但東西方的辭書或網路中卻有一個較為共同的解釋和理解:文化是相對於政治、經濟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活動產品。

(9)什麼是對文化擴展閱讀:

一、不同理解

1、從哲學角度解釋文化,認為文化從本質上講是哲學思想的表現形式。由於哲學的時代和地域性從而決定了文化的不同風格。一般來說,哲學思想的變革引起社會制度的變化,與之伴隨的有對舊文化的鎮壓和新文化的興起。

2、從存在主義的角度,文化是對一個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述。人們存在於自然中,同時也存在於歷史和時代中;時間是一個人或一群人存在於自然中的重要平台;社會、國家和民族(家族)是一個人或一群人存在於歷史和時代中的另一個重要平台。

文化是指人們在這種存在過程中的言說或表述方式、交往或行為方式、意識或認知方式。文化不僅用於描述一群人的外在行為,文化特別包括作為個體的人的自我的心靈意識和感知方式。一個人在回到自己內心世界的時的一種自我的對話、觀察的方式。

3、從文化研究的角度看,文化,即使是意識形態,也不是絕對排他的。對葛蘭西來說,文化霸權並不是一種簡單的、赤裸裸的壓迫和被壓迫關系。

「統治集團的支配權並不是通過操縱群眾來取得的,……統治階級必須與對立的社會集團、階級以及他們的價值觀進行談判,這種談判的結果是一種真正的調停。……這就使得意識形態中任何簡單的對立,都被這一過程消解了。」它成為一種從不同階級錨地取來的不同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動態的聯合。

二、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證明,一個民族,物質上不能貧困,精神上也不能貧困,只有物質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強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J. 什麼是"文化"文化的內涵是什麼

文化是一個群體(可以是國家、也可以是民族、企業、家庭)在一定時期內形成的思想、理念、行為、風俗、習慣、代表人物,及由這個群體整體意識所輻射出來的一切活動。傳統意義上所說的,一個人有或者沒有文化,是指他所受到的教育程度。後者是狹義的解釋,前者是廣義的解釋。另有人以此為名。
定義
廣義: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社會意識形態。在階級社會中,文化是階級斗爭的武器。一定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
狹義:指意識形態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學術思想、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各種制度等。
文化是人類生活的反映,活動的記錄,歷史的積沉,是人們對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願望,是人們的高級精神生活。是人們認識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論,是人們對倫理、道德和秩序的認定與遵循,是人們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與准則。思想和理論是文化的核心、靈魂,沒有思想和理論的文化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種文化都包含有一種思想和理論,生存的方式和方法。需要是現實,理想是嚮往,願望是想得到的,要求是必須做到的。
廣義文化與狹義文化
1 、對文化的結構解剖,有兩分說,即分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層次說,即分為物質、制度、精神三層次;有四層次說,即分為物質、制度、風俗習慣、思想與價值。有六大子系統說,即物質、社會關系、精神、藝術、語言符號、風俗習慣等。
2 、廣義的文化,著眼於人類與一般動物,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本質區別,著眼於人類卓立於自然的獨特的生存方式,其涵蓋面非常廣泛,所以又被稱為大文化。
3 、廣義的文化包括四個層次:一是物態文化層,由物化的知識力量構成,是人的物質生產活動及其產品的總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層,由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建立的各種社會規范構成。包括社會經濟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國家、經濟、政治、宗教社團、教育、科技、藝術組織等。三是行為文化層,以民風民俗形態出現,見之於日常起居動作之中,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態文化層,由人類社會實踐和意識活動中經過長期蘊育而形成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構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對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9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