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黑種人創造的文化有哪些

黑種人創造的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6-01 08:16:27

1. 黑人創造了哪些文明

這里說的只是非洲的文明,不包括南亞黑種人(如昆侖奴來的尼格里託人)

非洲是人類進化史上從古猿到森林古猿、拉瑪古猿、「完全形成的人」—能人、直立人、智人、直到現代人都存在過的大陸。人類學家在非洲發現了最早的「完全形成的人」的化石。這些發現使包括進化論奠基人達爾文在內的人類學家得出了非洲是人類誕生地的結論。

考古學的材料證明,非洲各族人民很早就創造並發展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在遠古時代,當西方殖民主義者的故鄉還處在冰川封固階段的時候,在非洲大陸上就已出現了沸騰的生活。那時候,尼羅河流域還是不適於居住的沼澤,現在荒無人煙的撒哈拉沙漠卻是一片河流縱橫的森林和草原。大約距今一萬年以前,北非氣候發生了急劇變化,大草原逐漸乾旱而變成沙漠。

尼羅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搖籃之一。尼羅河下游的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埃及早在公元前五千年就出現了農業,懂得了栽培穀物和興修水利。埃及人很早就發展了天桐橘文學,早在公元前4241年,埃及人就制定出相當精確的人類最早的太陽歷。太陽歷一年365天,分為三季,一季4個月,每月30天,最後一個搏滲月多加5天作為宗教節假日。它每年與回歸年的誤差僅約四分之一天。古埃及在公元前35世紀就創造了象形文字,公元前19世紀就知道如何計算正方形的邊長和截頭角錐體的體積,公元前21世紀左右埃及人就已經能夠近乎精確地確定圓周率為3·16。

古埃及在建築、雕刻和繪畫等藝術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至今巍然屹立在尼羅河畔開羅附近的宏偉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是公元前27世紀前後古埃及的傑作;它們是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也是古代埃及勞動人民卓越智慧和辛勤勞動的不朽豐碑。

在尼羅河中游現今蘇丹一帶,公元前16世紀曾興起一個庫施帝國,它有過發達的農業、煉鐵業和紡織業,是遠古時代世界最富庶繁榮的國家之一。它的首都麥羅埃是地中海以南最大的煉鐵中心,被西方考古學家稱為「古代非洲的伯明翰」。

現在的衣索比亞北部是古代非洲文明的重要中心。公元一世紀前後在那裡興起的阿克蘇姆王國,第四世紀時曾達到高度繁榮,國內的商品交換已發展到使用金、銀、銅幣的程度,那時創造的局銀團文字現在基本還在使用,高達60英尺的阿克蘇姆大石碑和拉利貝拉岩石教堂是聞名世界的非洲歷史奇跡之一。

遠古時代就居住在馬格裡布的柏伯爾人,從新石器時代末期就從事農耕,修建起原始水利設施,公元前500年左右已有銅器製作。柏伯爾人公元前就建立過茅利塔尼亞和努米底亞兩個王國,遺留下大批岩畫藝術品。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居民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開始從狩獵採集野生植物發展到馴養動物和培植農作物。世界上有250多種農作物都起源於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

西非是大部分非洲農業的發源地。高粱、油棕等都是西非的固有產品,歷史遺留在撒哈拉沙漠的一些雕像和洞穴壁畫是西非人先放牧後田園生活的寫照。西非在公元前幾千年就出現了精製的赤陶雕塑品,公元前3世紀左右進入鐵器時代後,先後出現過迦納、馬里、桑海等強盛的古代帝國。

在中南部非洲,到處可以看到鐵器時代的遺跡,還可見到古時梯田和人工灌溉工程的遺址。建有數千幢房屋的恩加魯卡古城遺址、建於公元500年左右的大辛巴威石頭建築物遺址都是中南非古代文明的標志。非洲中部和南部也先後出現過一些有名的國家,諸如擁有發達農業、采礦業和對外貿易的莫諾莫塔帕王國、建立起高度中央集權制度的剛果王國、雕刻藝術品達到相當水平的庫巴王國、社會分工很發達的布干達國等。

瀕臨印度洋的非洲東海岸,自古以來就進行著繁盛的貿易,早在紀元前就進行鐵和鹽的交易。15世紀上半葉,非洲東海岸已發展到能派使者遠渡重洋到中國訪問。

非洲不是如一些西方學者所描繪的那樣只是「獅子出沒的地方」,而是在遠古時代就有高度文明的大陸。非洲為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2. 黑種人的藝術天賦有哪些

擊鼓、雕塑、製作工藝品、繪畫、歌舞等。

3. 黑人民族風俗習慣

一)受宗教信仰影響形成的風俗習慣

1. 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

禁酒;婦女蒙戴面紗(外國人也一樣),每天禱告五次;禁忌食用豬肉。在齋月里,日出之後和日落之前不允許吃喝。

忌諱用左手向客人傳遞食物。用左手洗澡,認為左手不幹凈,用右手拿食品是不禮貌的。宴會上不飲酒,以果汁代酒。

2. 信奉印度教的國家

印度升迅教徒不吃牛肉,認為牛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把牛奉為神牛,牛在大街小巷行走,車輛行人要禮讓。把母牛視為「聖牛」,老死不能宰殺,甚至當母牛不能自己尋覓食物時,有的還被收入「聖牛養老院」中供養。

3. 信奉佛教的國家

緬甸的國教為佛教。佛教徒占緬甸總人口的95%。緬甸人十分尊敬僧侶,僧侶出門上車、坐船其他人都得起立讓座。僧侶的食物由佛教徒來齋奉。只有當過和尚才算成人。

泰吵搜此國人信佛教。非常重視頭部。認為頭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如果用手觸摸泰國人的頭部,則被認為是對他的一種極大的侮辱。如果長輩在座,晚輩必須蹲跪,以免高於長輩的頭部。某人坐著的時候,忌諱他人提物從頭上掠過。小孩的頭誰也不能摸,不然是不吉利。泰國人睡覺時不能頭朝西,因為日落西方象徵死亡。泰國人死後才將屍體的頭部朝西停放。

4. 西方人忌諱「十三」

宴會避免在「十三日、星期五」舉行,門牌號、旅館房號、樓房號、宴會桌沒有13號,乘車沒有13號車。

(二)受文化傳統影響,形成的風俗習慣

1. 日常生活的禁忌

泰國人習慣合掌行見面禮。泰國人絕對不用紅筆簽名,因為在泰國,人們用紅筆把死者姓名寫在棺材上。

日本人不喜歡別人敬煙,他們習慣自己牌號的煙。日本人忌諱「四」和「九」字,「四」在日語中發音與「死」和「苦」相似。

中國人的習慣是「搖頭不算點頭算」,但在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斯里蘭卡、印度、尼泊爾等很多地方,人們卻以搖頭表示同意,點頭表示不同意。

對戴帽子的男人,在美國和英國,遇到朋友,需微微把帽子揭起點頭致意。但在義大利需把帽子拉低,以表示尊敬。

2. 重視職銜稱呼

德國人,奧地利人很重視職銜的稱呼,如果他們是博士、教授,應不厭其煩地使用這個稱號,他會很高興。

3. 各國對顏色的忌諱

一般認為白色是純潔的象徵;黑色是肅穆的象徵;黃色是和諧的象徵,而紅色和藍色是吉祥如意的象徵。

很多國家以黑色為葬禮的顏色。靈車用黑色。比利時人忌藍色。巴西人以棕黃色為凶漏鍵喪之色,認為人死好比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4. 各國對用花的忌諱

許多國家,喜歡贈送親戚朋友玫瑰花和白色百合花,以表示祝賀。但在印度和歐洲一些國家,用這種花表示對死者的悼念。

在法國和義大利,人們忌諱菊花。

日本人忌諱荷花,梅花。

在巴西,紫色的花主要用於葬禮。

在法國,黃色的花是不忠誠的。

羅馬尼亞人送花束時,棵數應是單數。

中國人喜歡菊花,但向外賓獻花時忌用菊花,也不用杜鵑花,石竹花。

(三)受生活習慣影響形成的風俗習慣

鞠躬禮:脫帽,日本人講究。

點頭禮;舉手注目禮;握手禮。

吻手禮(注意女士先伸手,將指尖輕輕提起吻一下。如女方不伸手則不能強迫。屈膝。作半跪式)。

親吻禮(長輩對晚輩,在臉上或額上)。

擁抱禮(歐美,特別是俄國,擁抱和親吻)。

「OK」的手勢,食指和大拇指聯搭成圓,其他三個指頭向上伸開,表示同意,美國人常用這種禮。

4. 非洲黑人的文化習俗

1.打招呼的方式

非洲流行的招招呼方式——舉起右手、手掌向著對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並沒有握石頭。」顯然,它是在表明:「沒有武器」這個習俗,自古在世界各地普遍地被採用,只不過樣式稍微不同而已。它可以說是友好的象徵。

2.negro和black是禁句

美國黑人對Black一詞並沒有抗拒心理。可是,一聽到有人呼他Negro(黑人之意,尤其指原藉非洲,被販賣到美國做奴隸的黑人及其子孫),就勃然大怒。非洲人對Negro、Black二詞不但有抗拒心理,而且不承認它的含意。強調膚色不同,在非洲是最大的禁忌。

稱呼非洲人,最好照他們的國籍來稱呼。非洲人一般說來國家意識相當強烈,直呼其國名,他們聽來就很受用。

3.African的稱呼有特定對象

稱非洲黑人為African可犯了嚴重的錯誤。在非洲,所謂的African並非泛指所有非洲人,而是指特定的一群人,那就是:南非共和國荷裔白人。因此,那些非洲土著,碰到別人稱他們為African,就露骨地表示厭惡。

4.莫拍落後鏡頭

任何國家都有骯臟透頂、窮人群集的地區,世界首富的美國,亦不例外。你若在那些臟亂地區興致淋漓的拍照,跟你同行的當地人就會提出抗議,甚至不肯當你的向導。

發展中國家的人民、最不喜歡自尊心受損,這是身為觀光客務必認清的事實。一見落後的景象就想拍照留念,這無異在找人家的渣兒,如此欠考慮的行為,還是不做為妙。

5.莫瞪眼看對方

古時候的衣索比亞,侍者是背對主人(或客人)來服務的。衣索比亞有個迷信,那就是:有人瞪你看時,被瞪看的人不是災禍必至,就是死神要找上他。在這個國家,跟當地人交談或碰面的時候,可不能目不轉睛地瞪看對方,這么做,對方一定大感不悅。

6.用力握手是善意的表示

在非洲,握手時如果握得有氣無力,被稱為是「禮貌不周」。握手有氣無力,表示虛與委蛇,毫無誠心,他們會生氣的。尤其在阿爾及利亞,握手是愈用力愈受尊敬。他們認為,用力的程度跟對方好意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最好握得他們手都感到麻木叫痛。

7.女性只限於逛店購物

在阿爾及利亞,女性獨行被列為禁例,唯有逛店購物的時候,才可以私自行動。他們認為,一個女人獨自亂走,是一種喪失「品格」的行為,身為淑女,絕不能幹這種事。當然,她們想獨自進入餐廳、戲院也是免談。

8.從事狩獵旅行時要嚴守規定

想要進行狩獵旅行(Safari),東非可說是最理想的地方。狩獵旅行的禁忌頗多:不能嘰嘰喳喳說話。因為,動物的聽覺敏銳異常;不能任意走出車外。你以為安芹慧物全無慮,其實,旁邊就有猛獸在虎視耽耽,你卻看不出來;不能任意點火,有人曾經點了煙之後,把火柴隨意一丟,引起一場森林大火。

9.留下一點點

在奈及利亞的西部地方,有個特別的吃飯方式:不能吃得一物不剩,客人至少要留一片東西在碟子上碧純。更怪的是,他們把那一片東西留到第二天,才將它丟入垃圾箱。他們相箱:聖靈會來吃那一片東西。在這個國家,旅客千萬不能為了菜的美味可口,把碟子上的肉或湯,吃得一干二凈。

10.斗篷、白衣可以避險

在阿爾及利亞和幾內亞,常常可以看到穿古嫌液時候那種白衣和斗篷的女性。這些白衣、斗篷,是貞節、純潔的象徵。對這一身打扮的異性,無不敬重有加,就是說,視她們為值得尊敬的女性。女性觀光客如果以這種打扮到處走動,保證暢行無阻,又不會遭到任何危險。

11.鏡頭如槍口

非洲人普遍認為相機對准某物,拍下鏡頭,某物的「精氣」就給吸收殆盡,此事自是非同小可。人、房屋、家畜一律不準拍攝。觀光客如想拍攝,之前最好向對方先打個招呼,獲得同意之後再行動,以免被投石、被吊或挨一頓揍。

非洲有一個食人族,在他們部落的人死後大多都會被吃掉的,特別是那些身體強壯沒有疾病的人,比如把眼睛給獵人吃,把腦子給笨孩子吃,把生殖器給性方面有病的人吃等等,他們深知吃什麼被什麼的道理.對於入侵的外人,他們也會把他抓住吃掉,不過有一點,他們只吃身體正常的,如果說是一個殘疾人,那麼他們是不會吃的,但是他們會把這個人處死.

5. 古埃及文明是黑人創造出來的文明嗎 統治階層是什麼民族日耳曼盎格魯

根據考證,埃及人是由來自非洲內陸的含米特人原住民和來自亞洲的閃米特人(都是白人) 遷移者融合成的,民族意識起源與第2王朝到第三王朝,這時候已經很明顯的將其他人分為亞洲人,列騰努人,庫什人等等.
含米特人(Hamite)
舊譯含族,又稱哈姆人.在昔日非洲 學中,含米特人一般分為北支和東支:北支指柏柏爾人,東支指古埃及人、科普特人和庫希特各族.根據近現代的研究證明,實際上並不存在統一的含米特語族,舊稱含米特諸語言應分成古埃及語、科普特語、柏柏爾語族和庫希特語族.而使用這些語言的各民族甚至不能構成統一的種族,埃及人和柏柏爾人屬於歐羅巴人種(白種人),庫希特人屬於衣索比亞人種(黑白混合種人).認為黑人低劣、黑非洲文明由外面傳來的含米特論,實屬種族主義的偏見,在非洲學中已被否定;含米特人一詞也已很少採用,而改用它原來所包含的各個民族的具體稱謂.古埃及人已與阿拉伯人融合,形成現代埃及人;科普特人為古埃及人中仍保持基督教信仰者的後裔,現為埃及的少數民族;柏柏爾人為北非的民族集團,主要分布斗物於埃及以西的北非各國;庫希特人為非洲之角和部分東非地區的民族集團,主要分布於衣索比亞、索馬里、吉布地以及蘇丹共和國東北部、埃及東南部、肯亞東北部和坦尚尼亞北中部.
閃米特人,又稱閃族人,是起源於阿拉伯半島的游牧人民,相傳諾亞的兒子閃即為其祖先.阿拉伯人,猶太人都是閃米特人.今天生活在中東北非的大部分居民,不過就是阿拉伯化的古代閃米特人的後裔.
薩爾貢一世和他的閃米特聯軍對蘇美爾人的征服是有記載的歷史上第一次游牧民族對定居的農業文明的大規模入侵,在以後的4000多年裡,類似的入侵在世界各地還發生了許多次,古代史的很大一部分就是由這些入侵構成的.
閃米特是中東印歐人的語言、文化的一個的分支.盡管人口遺傳學與歷史學上使用「種族」這個字眼有著眾多的爭議,閃米特這一語族的定義卻很明確,包括古代的阿卡德語跟其延伸的兩種方言所分化的語言——亞述語和巴比倫語,以及現代的阿拉伯語、阿姆哈拉語、亞拉姆語、希伯空橡液來語和馬爾他語等.
閃米特人的概念來自古希伯來人在聖經中對各種族來由的記載,凡文化與語言上跟他們接近的種族即被認為是閃的子孫.反之,希伯來人的敵人經常被他們認為是含的後代.在創世記10:21-31中,閃的兒子是以攔(埃蘭Elam)、亞述(Asshur)、亞法撒(Arphaxad)、路德(Lud)與亞蘭(亞拉姆Aram):被認為是亞述人、巴比倫人、迦勒底人、塞巴人、如缺希伯來人與阿拉姆人的祖先,其語言有著緊密的關系,固此他們的語言都被納入閃語族中.值得注意的是,迦南人與亞摩利人的語言同樣為閃族語,但在聖經中被認為是含的後代.反之,閃在聖經中同樣被認為是埃蘭人的祖先,而埃蘭語並非閃語族的一支.

6. 非洲黑人的文化習俗是什麼

寫真黑人從「頭」開始

初到非洲,一切的感受只有兩個字:新奇。在南部非洲高大的椰子樹搖曳出的熱帶草原旖旎的風光里,穿梭著一個個頭頂雜貨、疾步而行的黑人,撲面展現出異域獨特的人文景觀和多姿的風俗民情。在很多乾旱的地區和一些貧窮的地方,人們要跋涉很遠的路程,頂著水盆或塑料桶,運輸生活用水。即使在城市,婦女們頂著盛水工具,到樓下的自來水管或固定的供水點采水,仍是街區永不褪色的一道風景線。這也是國內報刊在介紹非洲風情時經常刊登的圖片類型之一。我真正認識黑人的「頭功」是在半個月之後,那時我們從國內發出的貨櫃已抵達目的地港口,清關公司找了幾位勞工負責裝運和碼貨。貨物裝在大號硬紙箱里,有些是特大號紙箱,令人意外的是黑人們幹活不是肩扛、背背、手提等方式,一律用頭。不管紙箱有多沉,只要擱到頭上,立馬搞掂,拔腿走人。記得有一特大號紙箱,兩個勞工費盡力氣方勉強抬起,另一勞工趕緊身去頂。由於貨物特重哪氏梁,紙箱在黑工頭頂跳起8字舞,壓得他雙眼外凸變了臉色,頭因不堪重負而像彈簧片一樣高頻率地左右打顫顫,讓人心驚肉跳,大家本認為他不能為之而不為,可不,這位老兄依然搖晃著保持平穩。最終,包裝箱屈服了——給頂破了,他的頭也被鑲進紙箱里。靠著感覺,此人硬是將這個特大特重紙箱頂進倉庫。當時就把我們幾個初來乍到的中國人震了一把,無不肅然起敬,紛紛叫絕於黑人的頭上功夫核衫。後來,時時看到黑工用頭頂米袋、面袋、麻包等等,依然為之驚嘆,擔心對方折了脖子。婦女們常用一布巾纏個圈,置於頭頂,以緩沖壓力保持平衡,除了李運頂水,她們還頂蔬菜、柴草、水果等一切可頂之物。你可以在大街上,隨意之間就會看到換煤氣的婦女,頂著或空或滿的煤氣罐,悠哉游哉地走著,令我不得不想起我們ChineseWomen的柔弱與享福。曾見過一個賣麵包的人,與玩雜技無異;頭頂著一塊木板,上面不清楚摞了多少層麵包,甩開兩手,沿街叫賣,全然不顧有個閃失時,那些麵包劈嚦啪啦地滾到大街上而引起交通阻塞。男人們頂東西注重的是硬功及氣力,而女人們頂東西講究的是技巧和耐力。頭不僅是他們的人體器官,也是他們以勞動養家糊口,籍以生存的工具。

黑人頭頂無「旋」。我們頭上個個有「旋」,沒「旋」是怪物,還有人據此推算人之性格,講一個「旋」溫(和)二個「旋」凶三個「旋」惡什麼的。就此事我專門詢問過一黑人醫生,他講黃、白兩種人的頭上有,黑人就是沒有。當一些混血兒出生後,他們的家人及近鄰常依據其頭發、膚色、五官特徵為其最終的人種定位問題而爭執不休並樂此不疲。後來,大家的意見終歸一致並約定俗成:查看混血兒的頭上有沒有「旋」,有就劃撥黃、白人種之中,沒有則回歸黑種人之列。

黑人的五官組合明顯不同於其他人種:大眼、扁鼻、闊口、翻唇。他們的睫毛很美,翹翹的,彎彎的,正是我們做美容時想要的那種。長得挺棒的還有他們的牙齒,大小厚薄,整齊劃一,不像我們許多同胞的牙齒扎得張牙舞爪,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黑人嘴大,笑起來能從左拉到右,特誇張,都瞧不見腮了,見到的是滿口白牙,因排列整齊,也就反射出更強的光,這就是我們看電視或與他們面談時,常見其牙齒和眼白部位雪白透亮,閃耀著光芒,挺招人羨慕的。反過來講,人的牙齒和眼白或許是一樣的亮,只不過一粒珍珠放在黑布上要遠比放在白布上打眼得多。

至今,非洲的黑人仍保留著許多民風民俗,有的奇特,有的荒誕,比如說「臉」吧。有一天,一黑人老婦到我們店購特,臉上繪著圖案,說的語言誰都不懂,交流全靠打手勢。事後,黑人店員告訴我,這樣的「臉」在非洲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畫臉」。一些民族在舉行宗教儀式或其他重大活動時,常在臉上塗上顏料,以驅鬼避邪,這樣的花臉洗後即可復原。而剛才進來的這張老臉則屬於第二種情況:「紋面」,圖形不是畫的,而是紋上去的,這可要終其一生了。

我如何也不會忘記那一天,我與黑人司機外出辦事,見路旁低頭走著一個黑人,嘴上居然鎖著一把小鎖,太恐怖了。我猜想可能是此人犯了忌,如偷吃東西或講錯了話而遭此懲罰,如同我國古代犯人充軍發配時在其臉上刺個「囚」字以昭示天下。司機的解釋並非如此,稱之為「其無它,風俗使然也」。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想讓司機充當翻譯,過去詢問此人來自何方,以後抽空去獵奇這個神秘的鎖嘴部落。司機卻鄭重警告我:這些「紋面」、「鎖嘴」及其他與眾不同的人,都生活在一些「老、少、邊、窮」地方,與外界很少交流。他們的民風陋習常遭外人數落,難以融合到現代文明之中,造成他們心理壓力大,極其敏感,敵意性強,容易「動刀子」。他們話不多,說到做到,說殺你無論如何也得把你幹掉,他們信奉原始宗教,天知道都是些什麼教義。所以,遇上這些人,千萬不要與之攀談,躲遠點,最好是繞道行駛。

燕瘦環肥不盡相同

黑人女孩發育較早,有些人在十五、六歲已成為孩子他娘(我們的黑人雇員埃麗絲,今年32歲,卻已榮升入「姥姥」行列)。她們喜愛打扮,知道做女人「挺」美,常穿些低口、敞口或露臍裝。有的還不戴胸罩,易顯出其乳圍的輪廓。在很多農村、山區、林區等地方,女人們同男人一樣,不著上衣,坦胸露乳,仍在沿襲祖輩們的生活習性。但城市的居民都穿戴整潔,已與世界接軌,可也有例外:一些哺乳期的婦女,她們把孩子斜系在胸前,成天敞著一隻乳房,招搖過市。孩子餓了,張口就吸,比喝自來水還方便。那乳房絕對飽滿、舒張。

一次,我們接到從國內發來的一批女式彈力衫,質量不好,賣不掉。埃麗絲見櫥窗里的兩件彈力衫臟了,拿出搓洗之後掛回原處。兩天後,一群黑姑娘逛進商店,要買掛在櫥窗里的「胸罩」。大家莫名其妙,稍後才回過味來。原來彈力衫在洗後嚴重縮水,居然縮成「胸罩」了。這給大家以啟示:與其作為彈力衫不易賣掉,倒不如洗了縮成「胸罩」賣。後來的情況證明了當時的決策是何等英明,幾百件彈力衫在價格未變的情況下,半月後以「胸罩」的形式全部售出。而我們從國內發來的真正紋胸,黑人女性普遍嫌小,賣不動,被黑人店員戲稱「為孩童定做的乳罩」。最後,若有顧客在購物時提出Bassela(地方語:免費贈送品)時,上至老頭,下至小兒,不論是壯漢,還是肥婆,統統給予紋胸以資鼓勵;甚至到了每周禮拜五的「乞討日」,不再給乞丐們一、二枚銅板,每人發一紋胸將其打發了事,也就是說這些真正的胸罩是以白送的方式處理掉的。做國際貿易時,常會出現陰差陽錯之事,令人啼笑皆非,難以防範。以前老闆在東歐做倒爺時,知道胸罩、鞋子、內衣內褲等一些女性用品,運到東歐或俄羅斯市場,必須進大號或特大號的,但在黑非洲,照樣給你上一堂課,補交一次學費。看來,黑人女性的乳房,欺負不得,從女人們顯山露水的曲線上看,燕瘦環肥,各不相同,但她們乳圍的尺寸,依我們賣文胸的情況判斷,則令ChineseWomen要甘拜下風了。

對於一些黑人女性來講,乳罩不但是其展示形體的尖端部位,同時還是存放鈔票的理想錢包。即使所穿的衣服有口袋,她們仍習慣於將紙幣及硬幣直接塞進乳罩,或者將錢裝進小錢袋,再把錢袋塞進乳罩。我們認為這有失雅觀,畢竟購物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結賬時不免要往這身體的「禁區」部位搓一把撈一把的。她們卻一點也不難為情,或許這樣錢更安全,因為扒手在偷東西時不易下手、容易察覺;抓到後不但要以盜竊論罪,還要派生出更加嚴重的指揮:流氓活動。

紋身,在世界民族中屬於較普遍的現象,就是在身體的某個部位先繪後紋,平展如畫,但在非洲,情況大不相同。在莫三比克(Mozambique)北部的林區,我見到幾位紋身的女孩和婦女,胸部和背部是用刀和鑿子紋出了一個個蠶豆狀的凸起,排列成形。人們崇尚自然界中某些神秘的傳說和一些兇殘的動物,紋出的圖形或似鬼怪的臉,或成鱷魚的體表狀。回到莫三比克首都馬普托市(Maputo),我與黑人司機因紋身起因有了爭執。他告訴我,紋身不是一種崇拜,也不是圖個美麗,而是與性有關:男女交時,肌膚滑如河魚,無甚愉悅,如果有了這些不平的凸起,會增強摩擦,增添性感點,使人更有激情。或許他是對的,這種紋身僅出現在女性的身上,與男人無關。

我難以忘記的還有那一天,我們在逛街,渴了,就到一黑人兄弟的手推車前買椰子喝。因天熱,這哥倆全敞著懷。我突然被眼前的情況嚇了一跳,在這哥倆肚臍眼的上沿,無一例外地倒插根「大蘿卜」,大小和其本人的拳頭差不多。我把隨行的黑人雇員叫到一帝,詢問是不是這兄弟倆身上的其他器官上移下陷,長錯了地方,「竄門」到肚臍眼上來了。黑工笑著解釋說這就是肚臍,長著這種大肚臍的人在本市大有人在。至於原因嗎,他不確定,講或許是出生時因接生不當而造成。這種解釋令人難以信服,我想這大概歸屬於遺傳或人種原因吧。

泣血歲月禍起黑色

初到非洲,許多事不知明細。一次與一黑人老闆談事,開始他很客氣,越談其態度越冷淡,直到「淡」得雙方不歡而散。

「怎麼回事?」我問隨行的黑人雇員。

「啊,米司特李,你不該叫我們黑人為BlackMan。」

「BlackMen怎麼啦?這和我叫白人是「WhiteMen一樣,你也可以稱我為YellowMen嗎。BlackMan在我們看來是個中性詞,一個稱謂而已。」

噢,不,單詞沒錯,錯的是歷史。」雇員說話,讓人難以理喻的。

談起黑人的歷史,隨行打開了話匣子,敘說起非洲這片古老的土地,先輩們雖然貧窮、落後,倒也寧靜、詳和。自打歐洲白人入侵以後,極端歧視他們的膚色,建立據點,炮轟村舍,屠戮黑人,販賣黑奴,直至殖民統治,留給記憶的全是泣血的歷史。這原本和我們的談話無關,問題在於這些白人在魚肉黑人時就稱他們為BlackMen,稱謂本身無錯,但在殖民者嘴裡,好言也成惡語了。

我明白了,我們叫BlackMen並無蔑視之意,壞就壞在這種叫法多年前就被白人中的殖民者口口聲聲給叫壞了,BlackMen相當於「黑鬼」什麼的,歷史延續至今,遂為種族歧視的載體。

「若不稱黑人,應叫什麼?」我問道。

「你直接叫這個人,那個人就行了,避免使用黑、白、黃顏色字樣。另外我得糾正你,你們黃、白人種叫我們為黑人,嚴肅地講我們不是BlackMen,因為Black是一種Colour(顏色)」。該黑人認認真真地說。

「啊,你們不是黑人,可你們的膚色……」我越發莫名其妙。

「我們的膚色不是Black,是Negro(黑人的一種膚色),故我們是Negro,而非BlackMen」。他把胳膊放到黑皮沙發上讓我辨認:「看一看,這兩種顏色不一樣吧」。

我無言以對,倘若Negro不是黑色,我不知其為何色。在美國,稱黑人為Negro,是一種蔑稱、是貶意詞,而在非洲的莫三比克,黑人認為Negro才是正常的稱謂。

聊起黑人的膚色,也挺有趣。我們剛來時,看黑人都黑得一致,長得一樣,難以明辯個體。這時若有黑人在街上熱烈地和我們打招呼後混進人群,如同一滴水溶進大海,瞬間無影無蹤,即使他折過身來繼續和我們對話,我們已把他忘得一干二凈。當然,黑人初看我們也是如此:你們中國人,朝鮮人、馬來人……都一樣啊。

現在好了,看黑人如同看自己的同胞,人的長相原本就不一樣。黑人之間的膚色,也有很大差別。我曾見到一位黑妞,那真叫黑,說她的皮膚似漆黑,倒不如講漆像她的皮膚黑,因為從她裸露的肩頭上,我清楚地看到太陽倒映在鏡子里的模樣。少數黑人的皮膚顏色幾近黃色,這些人大都屬於混血。所以,以漆黑和混血兒的淡黃為兩點,黑人的膚色滑動在中間不同的位置上。

每天,我與黑人雇員們一起,快快樂樂地做事,但我難以恭維他們的膚色,這並非說明我有歧視傾向,這種膚色確有諸多不便之處。例如,當你每天開車穿梭於城市的各個路口時,你得留心相關車輛駕駛員的反應。通過表情和打手勢,是駕駛員傳遞信息的重要方式。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尚能看清黑人司機的意圖;若是陰天,黑人反射的光線本來就暗,再經過一道檔風玻璃過濾,根本看不清對方駕駛室里的內容,看到的僅是一輛輛空車在跑空。雖然說錯位時可依據對方的車速,打燈情況判斷,但總讓人心裡沒個譜兒。最要命的是許多行人愛穿黑衣裳,這與他們的膚色相配,當你傍晚或夜間行車時,保不準他們會把車嚇一大跳。黑人的安全意識淡薄,過馬路時還樂於與車輛搶行,當你正常行駛時,猛然間發現旁邊黑黢黢地閃出一團黑影,鬼魅般地竄向另一側,趕緊剎車,鳴笛示警。黑人一旦決定穿越馬路,不管有多麼危險,視死如歸,九桿棒棰也打不回。他們總是在小車貼著屁股時及時跑過,你在這兒驚魂未定,他們已在遠處洋洋得意,夜幕中唯留下一串串拖著長長的誇張的笑聲隨時作伴於你的罵娘聲。如果說黑人滴血的歷史,起因於他們的膚色,這種講法有些牽強,而路上光線昏暗時發生的一些車禍,則是名副其實了。

7. 黑人在歷史上創造過哪些優秀的文明

在被人們忽視的幾十個世紀中,非洲原住民們還是創造出了獨具特色,值得一提的文明,在現代社會的流行文化中,時常能夠找到各種“非洲陪祥元素”。

東非文明以衣索比亞和桑給巴爾城邦為代表。歷史上,衣索比亞和阿拉伯半島南部有著密切的聯系,他們的血緣關系也與被視為非洲和阿拉伯文明邊緣的南阿拉伯半島的血緣關系密切。桑給巴爾城邦以貿易聞名,深受阿拉伯半島的影響,原始性相對較弱。衣索比亞可能是古埃及人所稱的蓬特,衣索比亞的第一個已知王國,建立於公元前9世紀。在DʿMT王國時期,衣索比亞有了書面語言(南部阿拉伯文字的變體),開始使用鐵器,並建立了灌溉和農業系統。人們普遍認為,DʿMT王國深受南部阿拉伯文明的影響。

8. 黑種人創造了什麼文明

首先,黑人在歷史上沒有創造過優秀的文明是個偽命題,從南方古猿發現為止,人類歷史共計400多萬年,黑人至少在其中370萬年中處於領先位置 ——最初的智人——現代人祖先其實也是黑人。

其次,距今8000以前,撒哈拉大沙漠並非大沙漠,而是水草豐美的草原,但在距今8000年前開始荒漠化,這一變化阻斷了撒哈拉以南沙漠與亞歐大陸的交流。同時,由於新仙女木期的影響,亞歐大陸的人類長期處於半飢荒的狀態,因些不得不發展出農業,而非洲中南部仍然是食物豐富,這被當代科學家認為是非洲喪失領先地位的主要原因。

再次,距今約6000年前,文明誕生以後,非洲被相對的隔離,炎熱的高原赤道氣候也不適宜於發展農業,但隨著駱駝的馴化,非洲南部再次於亞歐大陸加強了聯系,尤其是7世紀,阿拉伯人將更先進技術帶到非洲以後,這里相繼興起了馬里帝國、埃塞比亞帝國,阿居烏壤蘇丹國,Air,桑海帝國等等,這些帝國和蘇丹在某些方面處在整個世界的領先位置 。

最後,非要對樓主的問題作出回答的話,那麼還有兩點不得不提,其一,國人對黑非洲的評價普遍低,其主要原因是黑非洲在當今落後於時代發展,在全球超過七成國家建立法律大於權力的社會模式下,黑非洲仍然有很多處於權力大於法律的上世代社會模式下,有的國家甚至保留著絕對君權。第二點在於奶頭樂定理的影響,一些國家的精英階層希望人們認為自己的國家是最好的,而其他國家都是落後的蠻夷,其目的是綜合性質的,這里就不再贅述,受此理論影響,國外的優秀一面的通常不會被告知國民,或者將其局限於某一方面,而國外的缺點,則會將其無限擴大化。沙特政府和薩達姆政府就是其中的典型。

9. 黑種人是什麼人

黑種人分成南非和北祥搜非兩個類型,前者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地區,鼻矮,通常為圓顱型,膚色極黑,後者分布在非洲薩赫勒地區謹空歷,鼻小唇厚,通常為長顱型,膚色較黑。

最早的人種分類,是3000多年前古埃及第十八王朝西替一世墳墓的壁畫,它以不同的顏色區別人類,將人類分為四種。南方尼格羅人塗以黑色,其它三種分別是埃及人塗以赤色、亞洲人塗以黃色、西方人及北方人塗以白色,成為後來將人類分成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褐色人的基礎。



(9)黑種人創造的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黑種人的飲食習慣:

在非洲受氣候、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食習慣。非洲食物以調味藝術而聞名,將各種各樣的香料及調味料,如肉桂、辣椒、豆蔻、丁香等,運用到淋漓盡致。從北非到南非,由於種族和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其飲食的主要風格在於以烤煮燴燉等方式下的各種食物的「雜燴」。

非洲大地原產的香料、蔬菜、水果品種繁多,所以非洲人自古以來就形成了將多種食品混在一起烹飪習慣,對肉食大多採用烤制後再用上咖喱、番茄汁、奶昔等淋拌的製作方法,麵食則多採用與水果相拌過油微炸的虧蠢烹飪方法。

10. 非洲人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首先最值得一提的便是非洲的鼓。
非洲是著名的歌舞之鄉,自古至今流行著各種音樂文化,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探索非洲文化,音樂是最佳的途徑,鼓則是最重要的窗口、是非洲音樂的靈魂,被人譽為「非洲音樂之王」。打擊樂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樂器,而非洲手鼓是最具代表性的打擊樂器,起源於十三世紀曼丁人建立的馬利王朝,在古代通過埃及尼羅河的貿易古道傳播到中東和世界各地。
鼓在非洲是最普及的樂器。在非洲的各種鼓中,最常用的是一種被稱為達姆達姆的中等尺寸的鼓,它一般被置於雙腿中間用手敲打,演奏常常帶有很強的即興性。只要一踏上非洲這塊炎熱的土地,就可以聽到「達姆達姆」鼓的聲音。
除了用於音樂外,非洲手鼓有時還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徵,或用來傳遞各種信息,即所謂「會說話的鼓」 。
其次是非洲木雕。
非洲雕刻藝術對世界現代藝術產生過深刻影響。也許你沒到過非洲,但非洲木雕、銅雕那種誇張、變形與抽象的藝術造型一定會喚起你對非洲的遐想。在彌漫著濃厚宗教氣息的非洲大陸上,非洲雕刻藝術歷史悠久而又神秘隱晦。歐洲人漂洋過海,在非洲大陸肆意掠奪,非洲雕刻藝術品馬上充斥於歐洲私人收藏室、國家博物館以及藝術品市場之中。
三:非洲人絕頂的鐵頭功
曾經看到關於非洲人的一段話印象非常深刻:非洲人的腦袋不是用來思考的,而是用來頂的。上面這段話,雖然說得有些偏頗,但卻是反映了非洲人的一種生活習慣。 而印象最深的要算是迦納。在迦納,一定不要因為下面兩件事而吃驚:一件是當街叫賣一隻鞋子,因為他們可以隨時隨地地叫賣任何東西;另外一件是你給他一個蘋果,他可能馬上會頂到腦袋上。熙熙攘攘的鬧市,看她們頭頂各色物品,穿行自若,悠閑自得,很多人頭頂半邊盤子的東西,不搖不晃根本不用手扶,曾經為街邊叫賣雞蛋的非洲女人擔心,但事實發現我們的擔心總是那麼的多餘。

閱讀全文

與黑種人創造的文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8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