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加強鄉鎮文化隊伍文化陣地建設
針對當前農村文化建設較為薄弱,特別是農村文化陣地建設進展緩慢,農民文化生活單一枯燥,給發展繁榮農村文化帶來了一定困難的現實問題,賓縣縣委宣傳部利用一個月時間,專門組織開展了調研工作。通過現場走訪、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表等多種形式,深入到賓縣鄉鎮農村地裂困者區,對農村文化陣地建設和利用陣地開展活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等進行了全方位了解,結合現實的成功經驗,探索一些能夠加強和改善農村文化陣地建設的有效措施。 農村文億陣地建設的現狀 近年來,賓縣經濟社會發展迅猛,人民群眾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農村文化建設,特別是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有了長足的進步,推動了農村文化的繁榮,提高了廣大農民的生活質量,有力地促進了農村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1、公益性文化陣地不斷完善 賓縣在上級部門的幫助下,新建成210平方米的中共北滿分局史跡陳列館一處;爭取哈爾濱市文化建設專項資金20萬元,新建了300平方米的縣文化館多功能展廳,功能及配套設施齊全,並對外開放;建有圖書館一處,露天體育場一處。同時,重點在全縣部分鄉鎮開展了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和農村體育健身工程。2006年以來新建了建築面積300平方米的賓西綜合文化站和建築面積460平方米的新甸綜合文化站兩處。全縣新建農民黨校和新型農民學校(綜合活動室)10餘所,年培訓人數近萬人次。投資近20萬元在休閑廣場建文化長廊一處,便民閱報欄兩處。 2、農村文化陣地建設不斷加強 通過近年來新農村建設的全面展開,全縣農村環境衛生有了新改善、社會風氣有了新變化、文化陣地建設有了新突破。除了傳統的黑板報、宣傳櫥窗、廣播等陣地外,又增加了有線廣播電視、新型農民學校、農家書屋、閱報欄和科技文化中心戶等,其中有線廣播電視入戶率達到96%,活動室和示範戶創建率分別達到76%和78%,到2008年農村文化活動室和農家書屋創建達46個,建閱報欄46個,新添置圖書4萬多冊、乒乓球桌等設備;自2006年以來,分別在全縣各鄉鎮建設了農村體育健身工程。該工程項目主要包括:標准化籃球場地一處,標准化籃球架子一付,7件套健身路徑一套。2007年在賓西鎮、平坊鎮、民和鄉、滿井鎮等4個鄉鎮分別建設了城市路徑工程。該工程項目主要包括:11件套健身路徑一套。這些農村文化陣地為豐富農民文化生活提供了條件,為繁榮農村文化夯實了基礎,為統籌城鄉文化一體化創造了機會,利用率較高,深受農民朋友的歡迎。 3、群眾性文體活動不斷深化 多年來,賓縣自上而下廣泛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以現有文化場所和設施為陣地,以各鄉鎮文藝骨幹為核心,以村級文化中心戶為主體,以縣級專業文藝人員為保障,建成三級文化網路,自編自演以歌頌黨、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為主題,宣傳黨的好政策和改革開放三十年取得的成績,既注重思想教育性、群眾參與性、藝術欣賞性,又有地方特色、鄉村特色和群眾特色的各種貼近生活、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極大地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同時,開展「三下鄉」、送電影下鄉、廣場文藝匯演、文化大篷車下鄉等活動不斷,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肆薯,全縣共舉辦各類群眾性廣場文藝活動130多場。僅2008年就有大型文藝活動13項近30場,小型文藝活動近50場,觀眾達20餘萬人次。節慶活動有聲有色,重大活動主題鮮明。2008年開展了「迎奧運、迎大冬」為主題的系列文體活動,掀起農民體育運動新高潮,群眾性體育活動在全縣農村和民間得到推廣。此外,基層各地組織建起了籃球隊、乒乓球隊、巧手編織隊、讀書小組、書畫小組、文藝演出隊、鄉間樂隊等隊伍。群眾性廣尺槐場文藝活動逐步形成了組織網路規范化、內容特色多元化、參與對象社會化、表演形式系列化的格局。做到「鄉鄉有活動,村村有歌聲」,用先進文化佔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讓公民道德行為走進千家萬戶。創建失地農民培訓學校,根據農民自身和企業的需求,對失地農民開展技能培訓。2008年對全縣就業年齡段的失地農民基本上輪訓一遍,引導農民「洗腳上崗」、「洗腦進城」,至今已有多批農民從學校結業走上了致富之路。為做好服務「三農」這篇文章,縣電視台開設了集政策性、知識性、服務性、趣味性於一體的專題節目《這方熱土》,每周一期,每期15分鍾,至今已播出50多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目前農村文化建設面臨的問題 雖然近年來農村文化建設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也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新情況、新問題。一些村裡無文化活動場所,無文娛活動設施,更談不上良好的文化氛圍;農村文化的滯後,導致封建迷信及腐朽沒落的黃色、黑色文化沉渣泛起,死灰復燃;人們的思想道德水平不高、法律意識淡薄、精神生活空虛。具體表現出以下「三少三低」的現象: 1、文化場所少,陣地使用率低。比如有一個鄉鎮共有7個村、56個自然屯、23000口人、農家書屋3個、文化活動室2處、村級休閑活動場所2處,活動室有的就是幾張桌子、幾把椅子和幾張報紙,圖書類型比較單一,很多內容都已經過時陳舊,適合當代農民閱讀的書刊極少,因此文化活動很少,許多場所長年處於閑置狀態,農村文化陣地的使用率極低。 2、資金投入少,資源利用率低。由於基礎相對薄弱,鄉村兩極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資金發展農村文化事業,造成鄉村文化事業經費嚴重短缺,活動室無力充實,圖書室的藏書更是有減無增,正常的文化活動無法開展。與此同時,現有文化資源配置又不合理,使用效率不高,多年來,在農村文化建設方面都進行了一定的投入,建立了一些文化陣地,添置了一些文化設施,但是,這些建設都是各自為陣,缺乏統一管理,致使農村有限的文化資源過於分散,難於發揮作用。以圖書為例,彼此互不交流,其結果是除少數圖書室使用效率較好,大多數圖書長年無人問津,利用率極低,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 3、形式創新少,活動吸引力低。隨著農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們的文化消費結構、消費觀念都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他們對文化的需求迅速增長,但目前農村的文化生活仍比較單調、乏味,農忙時幹活農閑時打麻將、看牌,還是許多農民文化生活的真實寫照。目前大多數農民的文化生活自下而上依次為:看電視、打牌、閑聊、參加文體活動。不能說我們沒有開展文化活動,而是我們對農民文化需求的特點研究滯後,文化活動從形式到內容都沒有多少創新,給農民提供的活動缺乏時代性和吸引力。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1、受地域因素影響。有些鄉鎮相對閉塞,經濟上並不很富裕,政府目前根本無法拿出更多的資金投入農村文化建設,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村文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2、受認識因素影響。一些基層領導對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還不到位,思想上重視不夠,農村文化建設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一手硬、一手軟」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 3、受主體因素影響。由於各種因素,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流,留守鄉村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婦女和小孩群體,他們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不高,使農村文化建設難有更大進步。 4、受載體因素影響。當前,農村群眾的文化需求日益呈現多樣性,但一些文化幹部對不同群體的文化需求研究不夠,不善於運用新手段、創建新載體,組織活動過於簡單和老套,對群眾缺乏吸引力,社會效益不佳。 加強新時期農村文化建設的對策 1、思想促動,把握群眾文化需求方向。一是以先進文化引導農村文化。要把農村文化建設作為「鄉風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在政治思想上要突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宣傳與教育,在社會倫理上要突出「和」、「美」的觀念,在人文精神上要突出文明健康向上的特徵,在社會價值觀體繫上突出個體發展與社會、自然和諧發展的共同理想。二是注重從滿足農民需求出發建設農村文化。當前,農民的文化需要出現了「求富、求知、求樂」的特點,探索農村文化發展的新思路,我們就必須尊重和適應農民文化需求的新變化,綜合運用各種文化手段,滿足農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文化需求。 2、投入拉動,建立多元化的籌資體系。經費投入問題,是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堅持國家、社會一起辦的方針。實踐證明,在政府財力、物力有限的條件下,由政府包辦農村文化建設,既不現實,也不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而由社會各方面共同參與農村文化建設,不僅有巨大的潛力,而且具有日益高漲的積極性。為此,必須建立以政府和社會力量共同投資的多元化籌資渠道。一方面,當地政府要根據農村經濟的發展情況,將農村文化建設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優先加大投入力度,保證農村文化陣地的設備更新、圖書資料訂閱、活動開展等必要的經費開支;另一方面,要積極鼓勵社會力量和已經富裕起來的農民為農村文化建設投資或通過集體、個人聯建、聯辦等形式,共同發展,共同受益。 3、隊伍帶動,建立健全長效運行機制。目前農村文化建設最困難的問題不是陣地如何建起來,而是如何確保陣地的永續利用。農村文化建設是一個覆蓋面廣、牽涉領域多的系統工程,必須要有一套切實可行的長效管理運行機制,才能擺脫「一年轟轟烈烈,兩年四分五裂,三年自生自滅」的窘境。首先,要穩定和充實文化工作隊伍,各鄉鎮文化站要保證有一名專職文化幹部,同時要配齊各文化場所的管理人員和其他人員,並保證他們的各種待遇。其次,要著力培養文化人才,積極扶植農村專業和業余文化隊伍,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組一支業余文藝隊伍,同時特別要充分發揮老人協會等民間組織的作用和離退休老幹部、老教師、德高望重的老前輩等的余熱,動員他們積極參與農村文化陣地的建設和管理工作,文化部門要經常舉辦各種形式的文化培訓,為農村培養文化人才。再次,要健全必要的獎勵機制,對文化工作開展得好的鄉鎮、村予以獎勵,對長期在農村工作並做出一定貢獻的文化工作專業人員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最後,要建立內部規章制度,根據農村文化陣地的特點,及時建章立制.完善措施、規范管理,使農村文化建設走上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的管理軌道。 4、管理驅動,發揮現有文化資源的作用。農村文化建設,一方面要繼續加大投入,建好陣地,完善設施,另一方面還要注重現有文化資源作用的發揮。一是要充分發揮現有陣地的作用,要走出「建陣地紅紅火火,搞活動冷冷清清」的怪圈,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把廣大農民群眾從廟堂里、從牌桌上吸引到文化陣地里來。可以借鑒居仁鎮三合村把文化陣地交給老年協會管理、使用的做法,將鄉村文化陣地與老年協會、教師、婦女、青少年等文化活動比較活躍的群體聯合使用與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二是要發揮政府在文化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對圖書、音像製品進行整合,可以成立「中心圖書室」或「文化超市」將全鄉鎮的圖書、音像製品全部集中起來,並建立「流動文化服務站」,定期在各站所和各村開展圖書借詞、音像播放等文化服務,使有限的文化資源發揮最大的作用。 5、創新推動,提高文化活動的吸引力。農村文化要做到持續發展,很重要的一點是要不斷創新。要注意研究新時期農民文化需求的新特點,設計一些符合農村實際的、行之有效的活動載體,來提高文化活動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一要創新文化陣地建設。根據目前農村的實際,要重點抓好以農家書屋、農村活動室、農村休閑廣場為主要內容的農村文化陣地工程建設,特別是要注重將互聯網引入鄉村文化陣地,添置一些電腦。免費讓群眾在網上查找一些需要的信息,農民群眾同樣可以享受免費的上崗服務。同時,管理人員還可定期將在網上獲得的有關信息在固定的「信息欄」中發布。二要創新文化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是農村文化建設的「催化劑」,要摒棄過去那種「地點老在集鎮,節目吹拉彈唱,時間都在晚上,觀眾政府組織,領導上台講話,群眾遠遠觀望」的陳舊模式,成立一支老教師、老幹部、老藝人組成的文藝小分隊,開展村頭文化、田頭文化、庭院文化活動。同時。要抓好民間文化的挖掘整理,將當地流傳的傳統文化搬上舞台,這些文化遺產不僅富有生活氣息。而且對村民最具有召喚力,可以極大地提高文化活動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