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中國飲食文化的論文
國家的歷史有長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實力有強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構成、宗教信仰、政權性質和經濟結構也有差異,故而各國的飲食文化是不一樣的。
中國飲食文化
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
從沿革看,中國飲食文化綿延170多萬年,分為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
從內涵上看,中國飲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系等,深厚廣博。
從外延看,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
從特質看,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素食為主,重視葯膳和進補),並且講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調和的境界說(風味鮮明,適口者珍,有「舌頭菜」之譽),奇正互變的烹調法(廚規為本,靈活變通),暢神怡情的美食觀(文質彬彬,寓教於食)等4大屬性,有著不同於海外各國飲食文化的天生麗質。
從影響看,中國飲食文化直接影響到日本、蒙古、朝鮮、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是東方飲食文化圈的軸心;與此同時,它還間接影響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國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醬醋、麵食、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數十億人。
總之,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中國飲食文化特點
中國是文明是國,亦是悠久飲食文化之境地。吾存於世,吃喝二十餘年,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現將飲食文化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望大家見教:
第一,風味多樣。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我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第二,四季有別。一年四季,按季節而吃,是中國烹飪又一大特徵。自古以來,我國一直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冬天多燉燜煨,夏天多涼拌冷凍。
第三,講究美感。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卜,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我國烹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對它們的命名、品味的方式、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中國菜餚的名稱可以說出神入化、雅俗共賞。菜餚名稱既有根據主、輔、調料及烹調方法的寫實命名,也有根據歷史掌故、神話傳說、名人食趣、菜餚形象來命名的,如『全家福』、『將軍過橋』、『獅子頭』、『叫化雞』、『龍鳳呈祥』、『鴻門宴』、『東坡肉』……
第五,食醫結合。我國的烹飪技術,與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系,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源』和『葯膳同功』的說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葯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古代的中國人還特別強調進食與宇宙節律協調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質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飪食物也要考慮到季節、氣候等因素。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經形成,在《禮記·月令》就有明確的記載,而且反對顛倒季節,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當然也反對食用反季節食品,孔子說的「不食不時」,包含有兩重意思一是定時吃飯,二是不吃反季節食品,與當代人的意識正相反,有些吃反季節食品是為了擺闊。西漢時,皇宮中便開始用溫室種植「蔥韭菜茹」,西晉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這種強調適應宇宙節律的思想意識的確是華夏飲食文化所獨有的。這種意識殘留到現代的大約僅有節日食俗了(中醫中葯里也有一些,但未受到重視)。
「陰陽五行」說是傳統思想所設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認為是宇宙規律。人是「三才」之一,飲食是人類生活所不可少的、製作飲食的烹飪必然也要循此規律。因此,不僅把味道分為五,並產生了「五味」說(其實人能感覺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種也不算少),而且還削足適履地把為數眾多(當時人們已經認識到這一點)的穀物、畜類、蔬菜、水果分別納入「五穀」「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這使人感到荒誕。更令人驚奇的是還有「凡飲,養陽氣也;凡食,養陰氣也」(《禮記·郊特牲》)。並認為只有飲和食與天地陰陽互相協調,這樣才能「交與神明」,上通於天,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時要嚴格遵循陰陽五行之說。這種說法被後來的道教所繼承,成為他們飲食理論的一個出發點,如認為吃食物是增加人體陰氣的,如「五穀充體而不能益壽」「食氣者壽」等,要修煉、要獲得陽氣就要盡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穀」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的審美理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者也。至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中庸》)。什麼叫「中」?不能簡單地用「中間」來概括它。這個「中」指恰到好處,合乎度。有點像河南話中的那個「中」。「和」也是烹飪概念。《古文尚書·說命》中就有「若作和羹,惟爾鹽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湯,關鍵是調和好咸(鹽)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國。《左傳》中晏嬰(齊國賢相)也與齊景公談論過什麼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見的協調的基礎上的。因此中國哲人認為天地萬物都在「中和」的狀態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發育。這種審美理想建築在個體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之上。這種通過調諧而實現「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調實踐與理論的啟發和影響下產生的,而反過來又影響了人們的整個的飲食生活,對於追求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與「中和」相反的是極端,極端在烹飪上也不被視為正宗,那些「咸過頭,辣過頭,酸過頭」的食品雖然會受到一些身體處在不正常狀態下的人們的追捧,但從長遠看來它對身體是有害的。社會生活、政治生活中的極端主義其弊更是不可勝言。
如上所述,華夏民族的飲食生活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特性,盡管有些特性對於現代人來說是不可理解、或者說不太科學(近百年來,「科學」二字在中國幾乎成為宗教信仰,它只是衡量一切領域是非的一把尺子,而它本身卻不能受到質疑),但飲食生活難道僅僅是「科學」二字所能說盡的嗎?如果我們再關注一下「文化」,那麼研究中國人的飲食生活不僅是研究中國文化的必要的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為研究中國文化的一把鑰匙。
目前,飲食文化還是個模糊概念。有的研究者籠統地說,它包括吃什麼、怎麼做、怎麼吃這三方面的問題;有的研究者認為飲食文化學孕育出六門科學,即烹調學、食品製造學、食療學、飲食民俗學、飲食文藝學、食品製造學;有的研究者還主張加上飲食美學、飲食商業學、飲食用具學等等。本人才疏學淺,對於這么多學科未能涉獵。我所理解的飲食文化主要指飲食與人、人群的關系及其所產生的社會意義。所以我在《中國飲食文化史》中雖然也討論食物、餚饌、食品加工、烹飪、飲食習俗乃至進餐環境、食具、餐具等等,但都圍繞著它們與人、人群的關系及其所產生的社會意義等方面加以介紹和評介,至於與人關系不大的純工藝過程、除了必要的知識介紹外,大多略去,意在突出飲食生活給人們帶來的物質上和精神上的雙重享受,以及中國飲食文化在這兩方面的刻意追求。
2. 中國飲食與文化的論文
談中國飲食文化特色
飲食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著不同的飲食觀念和飲食習俗,最終形成不同的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的發展、演變和積累過程中,中國人從飲食結構、食物製作、食物器具、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食民俗,最終創造了具有獨特風味的中國飲食文化,成為世界飲食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西方的一些國家匯集著各國的移民,深受各國飲食文化的影響,博採眾長,並結合自已的飲食習慣,形成精巧專維、自成體系的飲食文明。
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
一、飲食結構
我國歷史悠久,地域遼闊,地理環境多樣,氣候條件豐富,動植物品類繁多,這都為我國的飲食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我們的祖先們在漫長的生活實踐中,不斷選育和創造了豐富多樣的食物資源,使得我國的食物來源異常廣博。從先秦開始,中國人的膳食結構就是以糧、豆、蔬、果、谷類等植物性食料為基礎,主、副食界線分明。主食是五穀,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據《武林舊事》記載的一次盛宴便列舉菜餚有200多道,其中,以豬、鴨、魚、蝦等物經烤、煮等諸多工藝製作成的有41道,有42道果品和蜜餞,有20道多類蔬菜,有29道各類魚干,有17種飲料,還有59道點心等。所涉及的食物種類繁多,天上地下水生陸長和各種生物幾乎無所不食,形成了令人眼花繚亂的飲食構成。可見,在南宋時期中國的飲食文化趨於成熟。據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餚里,素菜是平常食品。我國的主食以稻米和小麥為主,另外小米、玉米、麥蕎、土豆、紅薯和各種苕類也佔有一席之地。除了米線之外,各種麵食,如饅頭、面條、油條以及各種粥類、餅類和變化萬千的小吃類使得人們的餐桌豐富多彩。
西方人秉承著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統,以漁獵、養殖為主,以採集、種植為輔,葷食較多,吃、穿、用都取之於動物,連西葯都是從動物身上取料煉制而成的。比較注意動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取,飲食結構上,也以動物類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雞肉、豬肉、羊肉和魚等。因此肉食在飲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種植業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飲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國人的高。
二、食物製作
中國傳統菜餚對於烹調方法極為講究,常見的方法有:煮、蒸、燒、燉、烤、烹、煎、炒、炸、燴、爆、溜、鹵、扒、酥、燜、拌等。而且長期以來,由於物產和風俗的差異,各地的飲食習慣和品味愛好迥然不同,源遠流長的烹調技術經過歷代人民的創造,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地方菜系,如閩菜、川菜、粵菜、京菜、魯菜、蘇菜、湘菜、徽菜、滬菜、鄂菜、遼菜、豫菜等。各菜系在製作方法上更是各有特色:如湖北菜的煨、滑,京菜的涮、烤等,更有四川菜以味多、味廣、味厚、味道多變而著稱,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佳話。
中國飲食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關鍵就在於它的口味精美。而美味的產生,主要在於五味調和。同時,追求色、香、味、形、藝的有機統一。在色的配製上,以輔助的色彩來襯托、突出、點綴和適應主料,形成菜餚色彩的均勻柔和、主次分明、濃淡相宜、相映成趣、和諧悅目。在口味的配合上,強調香氣,突出主味,並輔佐調料,使之增香增味。在形的配製上,注重造型藝術,運用點綴、嵌釀等手法,融雕刻和菜餚於一體,形成和諧美觀的造型。中國飲食將色,形,香,味,滋,養六者融於一體,使人們得到了視覺,觸覺,味覺的綜合享受,構成了以美味為核心,以養身為目的的中國烹飪特色。它選料謹慎,刀工精細,造型逼真,色彩鮮艷,拼配巧妙,有著無可爭辯的歷史地位。
西方飲食,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了。
相比西方飲食,中華美食文化奇樹一幟,食花美天下。
三、食物器皿
飲食用具的多樣性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特別用竹筷進食,運用自如,經濟方便,被歐美人士贊為是藝術的創造。中國飲食用具從用途上來分,有豆、罐、鬲、杯、盆、碗、盒、瓮、壺、甑、盤等等;從材料上來分,有陶製品、瓷製品、金屬製品和竹木製品等等;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人類生活水平的不斷進步,飲食用具在材料、質量、形態等諸方面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從隋唐開始,已大量使用了金銀等貴金屬所制的飲食用具,在民間,陶瓷用具大量使用,到了唐宋時期,中國瓷器享譽海外。直到現代,陶瓷食具美不勝收,燦爛輝煌,成為中國飲食文化中的一個亮點和特色。西方人多用金屬刀叉,以及各種杯、盤、盅、碟,其餐具的種類,很是單調。
四、營養保健
以穀物為主,注重飲食保健。就是以穀物為主,肉少糧多,輔以菜蔬,這就是典型的飯菜結構。其中飯是主食,而菜則是為了下飯,即助飯下咽。中國人很注重飲食的營養保健,主張營養成份合理搭配,平衡飲食,通過調配食用五穀、五果、五畜、五菜等氣味、功用各不相同的食品,以達到陰陽平衡、臟腑協調、補精益氣、養身健體的目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觀,同時還概括了十條「不食」以及注重衛生,遵守時節,講究營養,有節制不過量的科學飲食法則。
西方人也注重飲食科學,講究食物製作嚴格按科學規范行事,要求調料的添加量精確到克,烹調時間精確到秒,把廚房弄得像個化學實驗室,而牛排的味道從紐約到舊金山別無二致。
五、飲食審美
中國飲食在不斷的發展中形成了「十美風格」:講究味、色、香、質、形、序、器、適、境、趣的和諧統一。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講究菜餚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卜,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而對於西方人來說,飲食大約只是一種必需的生理活動,對於其中美的追求,卻忽略了。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是明顯的,而且各有長處。隨著經濟全球化及信息交換的加快,中西飲食文化將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補。現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正在加大肉類和奶類食品的比重;同樣,西餐也開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發展,中西餐飲文化將在交流中共同發展,人們將會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營養的食品。
參考文獻:
1. 王新婷、金鳴娟、姚晚霞.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
2. 趙洪恩、李寶席. 中國傳統文化通論.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姚偉鈞. 中國飲食文化探源. 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8
4. 易艷萍、馬寅初. 西方文化背景知識選講 . 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5. 徐旺生. 民以食為天——中華美食文化. 海南出版社,1993
3. 中國的飲食文化是什麼
中國的飲食文化:
1、風味多樣。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我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2、四季有別。一年四季,按季節而調配飲食,是中國烹飪的主要特徵。我國一直遵循按季節調味、配菜,冬則味醇濃厚,夏則清淡涼爽。冬多燉燜煨,夏多涼拌冷凍。各種菜蔬更是四時更替,適時而食。
3、講究菜餚的美感。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卜,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4、注重情趣。我國烹飪自古以來就注重品味情趣,不僅對飯菜點心的色、香、味、形、器和質量、營養有嚴格的要求,而且在菜餚的命名、品味的方式、時間的選擇、進餐時的節奏、娛樂的穿插等都有一定雅緻的要求,立意新穎,風趣盎然。
5、在不同飲食習慣的基礎上,形成了幾大菜系,主要有魯菜、川菜、粵菜、蘇菜、徽菜、湘菜、浙菜、閩菜、京菜等等菜系。這些菜繫到明清時已經十分完善,品種風味蔚為大觀,並各自成體系和特色。
4. 3000字的飲食文化論文
寫作思路:可以從中國的歷史上的飲食文化進行追溯描述,從古至今的飲食的傳承與發展等等,比如「以和為美」與中國食文化,「意境美與中國食文化」等等。
正文:
食文化歷史非常悠久,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就其內容來說非常廣泛,包括烹飪基礎理論、烹飪技法、食料食器、餐宴風俗、名廚名菜名樓以及「食文學」等。
中國食文化與中國傳統美學的關系淵源流長,傳統審美思想滲透到食文化的整個領域。因為中國飲食早已超越了維持生存的作用,不僅是為獲得肉體存在的需要,而且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快感的需求,它如同繪畫、音樂一樣有著豐富多樣的形式,以及深厚的審美意境和優雅的和諧美。從古到今,許多文人墨客通過撰文誦詠美食。
陸游的《鷓鴣天》、蘇軾的《老饕賦》、《豬肉頌》、《黃洲食詩帖》等。名畫《朝熙載夜宴圖》描寫了當時唐代餐宴的盛景。畫像磚《進食圖》生動地描寫了店小二送食的情景。這些是中華食文化藝術表現形式的典範。
「美」在中國傳統藝術語言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美」字的形成與食文化也有內在聯系。古人認為,好吃就為美。後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對於「美」字採用了「羊大為美」的說法。「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甘,美也,從口含一」。字的構成上「美」字也是「大」字與「羊」字的結合體。
從類審美意識的歷史發展來看,人類對於美的感受是與味、聲、色所引起的感官上的快感分不開的,其表現形式是直覺化的,二者都是屬於自然感受的愉悅。美食所帶來的味覺的快感中已蘊含了美感萌芽。羊作為六畜之一,主要是使用,也是美味的象徵。
「羊大為美」體現了中華民族對於美的最原始的理解。中國也有許多文學藝術作品將味覺與藝術鑒賞聯系在一起。如歐陽修:「近詩萬古硬,咀嚼苦難嘬,又是如食橄欖,真味久愈在」(《六一詩話》),蘇軾:「成酸雜眾好,中有至味永」(《送參寥師》)。人們也常用「余香滿口」形容優美的詩句,用「秀色可餐」來形容姑娘的美貌等等。
和諧觀作為中國傳統辯證的思維方式,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審美根基。古人雲「天地之道而美於和」,「天地之美,莫大於和」。「和」字從「禾」從「口」,「以和為美」的傳統審美觀念同樣對中國食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中國傳統烹飪處處力求達到和諧的境地。
《周禮》中所說的「割烹煎和」,為「和」是貫穿烹飪全部過程的`。西周史伯提出了「五味以調口」,他認為「故先王以土與金木火雜,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調口……聲一無聽,物一無聞,味一無味,物一不講」(《國語·鄭語》),史伯認為單一口味的菜餚算不上美味,只有各種味道和才是美味。春秋時齊國的晏嬰也提出「和如美羹」,用美羹來說明君臣和諧的道理。
其實,以和為美不但要求是味覺感官上的和諧而且也是與身體健康相統一。早在先秦時期,中國人就已認識到攝取食物時偏好某一種味道或攝食過多均會引起疾病。《周禮·天官》就講到,應該根據季節變化調節食物口味:「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調以滑甘。」只有每天攝入的食物與自然氣候相調和,才能有健康的身體。
古人雲:美食不如美器。菜餚與食器搭配生動地體現了「以和為美」審美的觀念。清代著名詩人袁枚,是廣集眾美的烹調愛好者。縱觀古今美食與美器搭配關系的一個精練總結。首先,人們很注重菜餚與食器在色彩上的對比統一的關系,沒有對比會使人感到單調,對比過分強烈也會使人感到不和諧。
如將嫩黃色的蛋羹盛在綠色的蓮瓣碗中,色彩格外清麗,產生了清爽悅目的藝術效果。還有,在紋飾上食的料形與器的圖案也要求相得益彰。根據菜餚掌故選用圖案與其內容相稱的器皿,如中國名菜「貴妃雞」盛在飾有仙女拂袖而舞圖案的蓮花碗中,會使人很自然地聯想到善舞的楊貴妃酒醉百花亭的故事。
次之,菜餚與器皿在形態上體現了和諧的追求。如人們把八珍湯盛在水晶碗里,湯色瑩澈見底,透過碗腹,各色八珍清晰可辨,使其增色不少。
中國菜很注重調味適度,宴席也講究不同口味,不同菜餚與食器之間的相互搭配,有濃有淡,有甜有咸,色澤上對比變化,不但品種要多樣,食器的造型和色彩也豐富多彩。這樣,佳餚耀目,美器生輝,蔚為壯觀的席面美景便會呈現在眼前,才能稱之為美食。
意境美是中華民族在長期藝術實踐中形成的一種審美思想境界。中國食文化同樣具有蘊藉雋永,餘味無窮的意境美。孔子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中國菜講究色、香、味俱全。人們同樣重視菜的視覺形象所帶來的優美意境,來滿足精神上的快感和對現實生活的體味和享受。
許多菜不但味美,而且通過精美的造型和色彩創造意境,構成一種內在的含蓄的美感。比如《輞川圖》是唐代詩人和畫家王維的作品,被當時的美食家吸收做成了《輞川圖》小樣的拼盤。再如,在民間,各種歲時節令,婚喪嫁娶,生辰壽延等人們會做麵塑禮花蒸制、供奉、食用,如過年的「如意年糕」,婚禮上的「鴛鴦餅」等等,用來祈求幸福,平安。
民間藝人們用大紅、大綠等高純度色彩,自然隨意地塗出歡快、熱烈的氣氛。不但用筆潑辣帥氣,無拘無束,同時造型生動,圓實樸厚。表現了勞動人民自然質朴的審美意境。中華美食不但注重口,而且構思立意獨特,意味深長,注重所帶來的意境。現代許多高檔餐廳的菜名多以寫意手法命名,用字典雅瑰麗,含意雋永深遠,充滿了詩情畫意。如把白菇擺在青菜上叫「金錢滿地」。
中國食文化歷史悠遠,名聲遠揚。中國食文化作為中華文明中一顆璀璨明珠,在世界上影響深遠,讓許多外國友人嘆為觀止。《易經·系辭上》講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從中國飲食這一有形的物,正反映出來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格局,體現了華夏民族的文明形態,這一無形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