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對中國而言外來文化有哪些
外來文化是指非本民族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具有非本民族特點的文化。
延續數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歷史,曾經歷過兩次大規模的外來文化的沖擊,一次發生在三世紀漢代末期,來自西域近鄰諸國的印度佛教文化,跨山越水,綿延不斷地傳入中土,前後長達數百年,其對華夏文化的影響,涉及到音樂、舞蹈、繪畫、雕塑、文學、建築等多個方面,在唐朝更是達到了頂峰(這第一次只是對中國的宗教信仰影響很大,對社會經濟基本沒有什麼影響);
另一次發生在19、20世紀之交的清末民初,以英、法、美、德為代表的幾乎所有當時已進入資本主義擴張階段的西方列強,挾持武力上的絕對優勢,強行撞開了中國的國門,一種具有現代形態的全新的「西洋文化」潮水般地湧入中國,僅二、三十年的功夫,便席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統江山,這里主要包括對文學的影響、社會經濟的影響以及生活方式的影響。
㈡ 外來文化有什麼特性
比如外來語詞彙在漢語中的增加、哈日哈韓一族在都市的出現、西洋快餐在中國的普及、新人在教堂舉行結婚典禮等等。甚至很多中國人把西方傳統的聖誕節、情人節甚至復活節都當做一年之中重要的節日來慶祝。但這普遍性的影響常常都是存在著與民族文化的對立和錯位。「我們對城市的文化基本沒有底數,城市規劃中沒有文化規劃,官員政績中沒有文化的地位。」曾經痛哭老街的馮驥才委員在全國政協九屆五次會議上說,中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包括農村,到處都是小洋樓。很多城市不僅相互趨同,就連地名也變成「羅馬花園」、「巴黎廣場」、「威尼斯小鎮」。外來文化一來依靠著它在思想上的進步性、開放性,使中國的社會習慣逐漸產生「西化」。二來社會公眾的獵奇心理帶動時尚的思想趨勢朝外來文化方向發展。時尚的推動和變化在外來文化對民族文化的社會習慣的改變中占據主要地位。外來文化對社會習慣的影響的第二個特性是局限性。前面我們已經敘述和分析了外來文化與民族文化的辯證關系,了解外來文化和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很多對立和沖突。它對民族文化的影響只局限於外延而非本質,民族文化的根基除非受到赤裸裸的文化侵略和文化滅絕,一般不會被外來的其他民族的文化思想所撼動。外來文化對社會習慣的改造,局限於「發展」層次,即在民族文化基礎之上的影響,無論影響如何巨大,都離不開民族文化的民族思想本身。這也是中國面臨西方文化入侵而樹立「不能全盤西化」態度的理論依據。第三個特性是延展性,這其實也是前兩個特性的綜合。外來文化的思想能夠在社會公眾中普遍傳播,但又受到民族文化的制約和改造,決定了它具有一定的延展性。這里說的「延展」不是單純指數量上、規模上的延展,而是指在社會習慣在受外來文化影響和改變中,能夠建立一套區別於原始的民族文化和外來文化、具有新的特徵的思想基礎。如同雜交繁殖一樣,能夠產生一種在文化思想范疇中的「新品種」,從而使社會習慣以民族文化基礎為起點,向外來文化的外延無限接近。歸納而言,外來文化對社會習慣存在普遍性、局限性、延展性三個特點,它的影響速度快、范圍廣、規模大,同時又受到民族文化本身的抵制和改造、創新,形成具有外來文化和民族文化共同特點的新的社會習慣傾向。
㈢ 什麼是外來文化
<漫談中國傳統文化的流失>.by 南野藏馬
前幾日在書房,興之所致,隨手拎起了一本四書,翻到到第一面,念了兩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便發現自己意興闌珊,隨手又把它扔到了書櫥里,拿起本日本漫畫,有滋有味地啃到最後。今天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感嘆中國當代青少年(主要是指80年代和90年代)對於自己國家傳統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反省自己前日所為,不禁感到慚愧,一向標榜熱愛傳統文化的我自己不也正慢慢放、棄這些中國驕傲么?
時逢國慶,單位邀請我們新行員寫一篇關於愛國主義的文章。我便想,是用華麗的辭藻去堆砌一篇空洞的文章來感嘆祖國多麼秀美多麼壯麗的河山,還是切實關注一下我們正在慢慢遺失的民族驕傲呢?
台灣忠信工商學校的校長高震東在內地演講時說,「什麼是愛國?哪裡是愛國?什麼都是愛國,哪裡都是愛國!」愛國是微小卻又具體的。我們身在中國,有時卻茫然不知自己國家有什麼,是什麼。是因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還是我們過於注意別人的東西?愛國其實很簡單,最基本的是要了解和愛我們的傳統文化。
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歷經千年,在漫長歷史過程中逐步創造發展起來的。她幾經建構-解構-再建構,綿延不絕,生生不息,慢慢沉澱而成。她是千百年來國人對文化的希望,是國人對文化思想的反思。當我們今日面臨著隨資訊發達的電子時代而如洪水般涌來的西方文化時,還有多少人可以堅持那涓涓的細水長流?
我們的81年代後、90年代的孩子們心目中的傳統文化是什麼?我想不會是女子十二樂坊穿著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台上鬧哄哄的演奏那所謂的傳統民樂吧?還是認為魯迅先生筆下那個滿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就是代表中國的古代文人?
簡練的講,所謂中國傳統文化就是「詩、書、禮、易、春秋」。我用五經的名字來概括中國傳統文化,是因為它剛好總括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五個方面。「詩」,是指從最早的詩歌《詩經》開始到歷朝歷代的詩詞歌賦、古樂。「書」,是指歷代文人體現他們思想觀點的專著,包含了古代文人的人生觀,體現了古人的人文精神。「禮」,是指我國傳統的倫理道德、禮法制度、思想、以及教育體制。「易」,並不單純的是指《易經》,還包括了農業、醫學、天文、地理、數學。而「春秋」便是特指從《尚書》到《春秋》、《史記》、《資治通鑒》等一系列的史學專著。中華傳統文化涵蓋范圍之廣,思想之博大精深,怎可以用現代那些偽民俗或是一個酸朽的孔乙己可以概括、代表的!
如果80年代和90年代的孩子們是從周傑倫的《東風破》或是SHE的《長相思》里才開始接觸體會到中國古典詩詞之美是不是太遲了?自《詩三百》到《漢樂府》再到《全唐詩》、《全宋詞》,還沒包括屈原、班固的楚辭、漢賦,更沒提到魏晉的「蓬萊文章建安骨」,這浩瀚如海般的詩詞國度,怎是一首《東風破》所能表達的?現在我們是否只停留在小學課本里教的「離離原上草」或是什麼「二月春風似剪刀」的階段,或是為了逗情人開心為她輕吟「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濃情蜜意?
我們現在是否能從那些靡靡之音中感受到古人的瀟灑不群、壯志豪情呢?是否知道古龍金庸小說里的「任俠之氣」是指「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義之所當,千金散盡不後悔;情之所鍾,世俗禮法如糞土;興之所致,與君痛飲三百杯」。而「俠之大者」是指「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身去,深藏功與名」呢?大概只會沉迷在江湖恩怨、打打殺殺中了吧。
沒有了「花間一壺酒」、「共剪西窗燭」的爛漫情懷,沒有了「誓掃匈奴不顧身」、「醉里挑燈看劍」的壯烈胸襟。沒有這些古韻的滋養,我們的80年代和90年代難道只能在歐美的HIP-HOP、日本動漫、韓式的多袋闊腳褲中顯示自己的瀟灑不羈么?沒有了任俠的少年輕狂,沒有了溫文的少年情懷,我們的青春還完整嗎?
還有多少人知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來自孟子的「以天下興亡為己任」?天下的興亡,不是匹夫之責,而是我的責任。有多少年輕人還會以國家興亡為己任,大概只會裝作很酷的說「我就是我,我喜歡,我可以。」他們只是整日埋首在《蠟筆小新》和《機器貓》中拒絕長大。
還有多少人知道何為「仁義禮智信,忠孝悌忍勇」?看多了吳宗憲的《我猜》和《周日八點檔》,大概只會迷惘的說:哦,台北忠孝路的小吃很出名。多少人會覺得「香九齡,能溫席」是一種孝心的表現,大概會覺得他好傻,幹嘛用自己的身子暖席子呢,買台空調不就得了嗎?還有誰會覺得「融七歲,能讓梨」是一種中國式的謙遜禮讓?孩子們自小接受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達爾文式教育,被沉沉的課內科外功課壓得喘不過氣。哪還會有人說,第一名我不要,給你吧!再不知何謂「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了,更不用期望孩子們可以成為象曹子建、王摩詰那樣的翩翩濁世佳公子了。孩子們現在學習琴棋書畫的目的已大多為考試加分服務,哪還有「為君唱遍《紅豆吟》」的情懷了。
君不見上元燈節賞花燈,君不見端午賽舟掛香符,君不見盂蘭盆會驅鬼儺,君不見重陽登高插茱萸。我們開始相信基督,相信有聖誕老人。我不知道誰是阿福,也好久沒放過爺爺紙糊的風箏了。傳統的節日在我們看來除了意味著能看到無聊的文藝晚會,多幾天去哪裡都是人滿為患的假期以外,剩下的只有蒼白。傳統,從我們指縫滑過,輕輕流失。
西元一九00年,梁啟超寫到「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今日,梁先生所期望的「希望、進取、日新、破格、好行樂、盛氣、造世界」的少年氣質在我們身上依稀可見,卻再嗅不到中華之氣息。純粹的行樂主義、盛氣,在沒有文化底蘊的支持下顯得那麼的蒼白和輕浮。我們應從何處尋覓正在遺失的傳統文化。難道是在鄰國日本的傳統活動上發現:「咦,這個東西是從我們中國唐朝傳過去的嘛!切~小日本~。」可是,為什麼我們不反省,我們為何只有在別人那裡欣賞到曾經的國粹。驀然回顧,國已不國。
常思將來,不忘過去。以千載文化積淀來充實自己而讓我們走的更遠,在座諸君難道不會心思神往?
㈣ 影響中國的外來文化主要有哪些各有什麼特點
影響中國的主要外來文化:草原游牧民族文化、古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近現代西方文化。
特點:
1、草原游牧民族文化:①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給中國人帶來了鐵器、胡瓜、胡床、葡萄、番茄、箜篌、羌笛和尚武精神等,影響中國人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當代漢語普通話也受到阿爾泰語系的影響;②持續時間長,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一直到清代中國都受到游牧民族文化深遠的影響;③這些游牧民族的文化最終都被中華文化所同化,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與華夏農耕文化一同構成當代中華文化。
2、古印度文化: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佛教方面,在宗教和哲學領域對中國人影響最大;②傳入中國的印度文化最後被中國本土化了,成為中國傳統文化有機組成部分;③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南方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三條線路向中國傳播。
3、伊斯蘭文化:①主要是宗教文化,對中國回族的形成起到了決定性作用;②與中國傳統文化相排斥。
4、近現代西方文化:①是強勢的先進文化,對中國現代文化影響巨大,成為了中國現代文化的主體部分;②與中國傳統文化相排斥,但新文化運動後逐漸戰勝了中國傳統文化;③對中國現代化貢獻巨大,是中國現代化的文化基礎;④包容性極強,可以吸收、容納中國傳統文化、古印度文化、當代日本文化和世界各地的各種宗教;⑤包羅萬象,包括西裝、西方語言(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斯拉夫語族、拉丁語族和芬蘭語系、烏拉爾語系)、西餐、現代科技、現代人文社會科學、現代文學、西方文化復興時期以後的哲學(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現代基督教(新教、天主教、東正教)、現代建築、影視劇、現代美術、現代音樂,在當代華人日常生活中占據主導地位。
㈤ 外來文化有哪些
影響中國的主要外來文化是草原游牧民族文化、古印度文化、伊斯蘭文化、近現代西方文化。
1、草原游牧民族文化:對中國文化影響深遠,給中國人帶來了鐵器、胡瓜、胡床、葡萄、番茄、箜篌、羌笛和尚武精神等。
2、古印度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佛教方面,在宗教和哲學領域對中國人影響最大。
3、伊斯蘭文化:主要是宗教文化,對中國回族的形成,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4、近現代西方文化:是強勢的先進文化,對中國現代文化影響巨大,成為了中國現代文化的主體部分。
態度:社會的變遷影響我們對外來文化的態度。社會的需要與社會的心態決定我們怎樣去看待外來文化,研究外來文化。文化是人類的財產。人類的交往,就提供了不同文化間的接觸與交流的機會。因此文化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在文化的接觸中,人們根據自己所處的社會狀況而產生的心理,以及自己社會的各種需要決定如何去對待外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