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如何在美術課堂中加強文化的學習

如何在美術課堂中加強文化的學習

發布時間:2023-06-04 15:47:12

❶ 怎樣在美術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藝術教育資源,我們可以汲取傳統文化中的藝術精華、精神積淀、審美情趣,通過在美術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不僅使學生掌握美術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在完成育人的功能的同時,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一)結合民間工藝製作,了解傳統文化,使民族的東西得以發展。

民間美術是組成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因素,民間美術品種極多,貫穿了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個領域,直接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趣味,顯示出他們的聰明智慧和藝術才能,我們通過美術教學,可以使學生對本民族豐富的民間文化,由衷地感到驕傲,為我們是炎黃子孫而感到自豪。

比如,在七年級的《江南民間美術》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我讓學生了解中國民間美術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形式豐富多彩,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剪紙、刺綉、年畫、皮影戲、泥塑、風箏、中國結„„同學們利用課余收集的信息資料,三個一群,五個一夥,根據自己介紹的內容自願結合成小組,先進行交流,然後小組進行匯報。有的小組向同學們介紹了風箏的起源、流派、製作方法;有的小組介紹了各式各樣的中國結,及各種結的裝飾用途和寓意。有的小組介紹了各種民間的玩具的形式、特點及民間玩具圖案的裝飾寓意„„通過第一課時的討論、交流,同學們從對中國古老的民間美術知識的知之甚少到一定的了解,並且在此基礎上通過設計製作一隻風箏、放飛風箏、中國結的製作,在這一系列的學習過程中完成對風箏文化、中國結文化的傳承和交流,引導學生從單純的技能技巧的學習層面提高到一種美術文化的學習層面。通過對風箏、中國結的學習、製作,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同時也增強了同學間的團結、合作的精神。

(二)結合建築藝術的欣賞,領略中華建築的文化歷史,建築特色。

中國建築,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光輝的成就。無論從建築的構造,到裝飾紋樣、裝飾色彩,無不反映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交融,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企盼,有著極其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在少兒版七年級的《建築與環境》單元的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探索各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民居,如傣族的竹樓、蒙古族的蒙古包、侗族的鼓樓,同學們發現傣族的竹樓布局靈活多樣,造型靈巧飄逸,四周以竹籬環繞,幽靜宜人,體現了人居相依的理念;而蒙古包是用最簡潔的手法、最省料的工藝完成的一種極富表現力的創造,體現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侗族的鼓樓,不用一釘一鉚而銜接,我們不僅為工匠的精湛技藝而贊嘆,同時鼓樓又是侗家人團結的象徵。通過對建築藝術的欣賞,使學生體會以人為本、和諧相處的理想境界,這些理念與如今的和平發展、愛護自然、保護地球、構建和諧社會不謀而合。

(三)結合名畫欣賞,將傳統文化滲透到美術課堂教學中。

我們的美術作品反映了不同時代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點,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抓住賞畫、品畫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精髓。如:在課前我安排三分鍾左右的時間進行《走進名家、名畫》欄目,通過一周一位學生輪流的交流,感受藝術家那份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愛,培養學生從小熱愛生活,珍愛生命。同時結合具體的課堂教學,適時地滲透傳統文化,如在六年級美術教材中,在講各種不同的線的表現時,我通過讓學欣賞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吳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梁楷的《潑墨仙人圖》等這樣一些具體的作品,感受中國畫線條的特有的藝術魅力。通過賞畫,使學生對中國畫中的用線有了一定的認識,唯有在認知的情況下,才能進一步地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創造。

❷ 如何在美術教學中融入地方資源文化

(一)將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到美術課堂教學中,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及綜合探究能力。
《美術課程標准》對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做出界定,即「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認為「美術學習絕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應視為一種文化學習」。
美術文化涉及的門類很多,這就需要美術老師結合其他的科,模糊學科門類之間的界限,引導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的同時,很愉快的很自然的情況下接受相關學科的知識。在我們的身邊,會有很多歷史遺留下來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有的正以驚人的速度在流失,有的正在被我們重新認識和保護。這就迫切需要我們關注傳統文化,尤其是本身就具有很多審美價值的文化遺存,可以從藝術的角度去感受、理解、欣賞,用美術手段來記錄、表現。
例如:我在上《悠悠北山街》這一課中,由於北山街是在杭州,很多學生可能去過西湖,但沒有真正欣賞過北山街,因此對於課文中的許多地方都不知道,對於它的歷史也不是很了解。由於條件時間限制,不可能帶學生去杭州北山街一一目睹其建築。因此,整節課的安排是學生觀察圖片,交流其歷史建築物的特色,教師對一些歷史建築物進行講解。通過對傳統歷史文化的認識了解,培養學生關注、尊重、熱愛地方傳統文化的情感。原先的作業設計是用速寫及繪畫的表現手法,畫畫北山街的景物,我選擇學生結合剛才欣賞過的作品表現技法,表現家鄉的景,我們的家鄉龍游也有許多的美景,溪口也有老街,,更重要的是它蘊涵的文化。帶學生走出校門去校園附近的老街走走,感受身邊的文化,再嘗試著去畫畫。在本課中,我將地方文化巧妙地與課本內容結合在一起,聯系生活實際,師生共同挖掘身邊的美術文化。
作為美術教師一定要在美術課堂教學時,選擇合適的課題、恰當的切入點突出地方文化色彩,引導學生在廣泛的文化情景中學習美術,參與地方文化的傳承與交流,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藝術與社會、藝術與歷史、藝術與文化的關系,涵養人文精神。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文化行為,共享人類社會的文化資源積極參與文化的傳承,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途徑之一。
( 二)、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時可應用的美術教材,促進了學習方式的多樣化。
每一個地區,都有其潛在的文化優勢,都存在著具有名族特色的藝術遺存。古老的民間年畫、民間建築、民間傢具等都是機器具藝術價值的藝術遺存。地方美術資源是普通勞動群眾在漫長的歷史過程和日常的民俗生活中創造、應用並與生活相融的美術形式,是一切其他美術的淵源和基礎。如:我們家鄉的畲鄉風情,美麗的少數民族服裝,都是特有的文化特色。讓學生能夠有機會去觀摩、了解當地具有名族特色的藝術遺存,更好地拓展美術學習內容,同樣也起了對民間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
由於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與其他學科交叉的知識,美術教師也可充分利用網路,或者尋求其他學科教師的幫助來獲得需要的學科知識。在美術課堂上遇有一些學科交叉的探究活動時,可讓學生主動要求其他學科教師的參與。
2.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
《新課標》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而地方文化資源最大的優勢就是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用身邊現實的東西、人物、事例進行教學,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也樂於學、樂於接受,有現實的教育效益。就如龍遊民居苑,當地學生都很熟悉,當我們把民居苑開發為教材時,他們就會去關注,而且還會積極去收集有關民居苑過去的點點滴滴…他們懂得祠堂的意義,了解了古圍牆曾經的作用,明白了讀書人的禮儀和追求……從而知道了古民居的價值和現實意義,並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去保護。這就把人文精神的培養滲透到了他們的環境、審美以及學習生活之中,相比書本上的外國優秀藝術作品、中國古代優秀繪畫作品等,更顯得實在、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有現實的教育意義。開發和利用地方文化資源,能讓我們的學生「和祖祖輩輩耕耘於這塊土地上的父老鄉親對話,共同感受生命的快樂與痛苦,從中領悟人的生命意義與價值。因而,我們的美術教育要從學生所在的本土做起。而這方面農村又有它獨特的地方,農村還保留有它傳統節日獨特的慶典方式(例如元宵節的「燈會」猜謎、農歷十月十五的「五穀豐登」等)。
3.學校的美術課要注重從農村就地取材,發揮地方資源的工藝性。
悠久燦爛的傳統文化各地域各名族的生活理想,地域特色的形成,豐富的物產以及多樣化的生活方式,孕育了絢麗多彩,種類繁多的民間藝術文化。民間美術是最豐富、最生動、最質朴、最健康的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其中蘊涵民族的哲學觀念、情感氣質、文化意識和心理素質,反映著質朴的審美觀念,涉及到人們的心理、情感、思維方式、民族性格等各個方面,是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民間審美文化。
充分利用物質材料和自然美的工藝性。植物的花、葉、桿,動物的皮、毛、殼,農村隨處可見的石頭、稻草....

❸ 如何在中學美術教學中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美術課程具有傳承文化藝術的功能。」「美術課程能使學生較為全面地了解美術與自我、美術與自然、美術與社會等方面的關系,引導學生熱愛祖國,理解文化藝術,弘揚人文精神。」這是中學「美術課程標准」的一段話。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我們肩負著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任,而如何通過在中學美術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使學生在掌握美術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促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培養無愧於時代的民族精神,是我們每個中學美術教師必須面對的課題。
一、教育學生關注傳統文化,培養他們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
把文化的學習融入到美術教學過程中是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的一種有效方式。在義務教育階段,美術教育要充分發掘其中的傳統文化資源,讓學生從靈魂深處感受傳統文化巨大的美術魅力。一是要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度。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外來文化迅速沖擊我國,一些學生在「日流」「韓流」的影響下「冷落」了本國的傳統文化,對於相關知識的了解少之甚少,中國傳統美術文化日漸式微。作為美術教師,我們有義務也有能力讓優秀的傳統文化再創輝煌。如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圖文並茂讓學生更清晰、更直觀的了解中國的美術作品,感受傳統美術的無限魅力,激發學生對祖國、民族的熱愛。二是要引導學生具有參與我國傳統文化傳承和保護的意識。隨著現代化的進程,中國許多傳統手工藝,如泥塑、麵塑、剪紙、皮影戲、年畫等民間藝術正在遠離我們的視線,將面臨消亡的危險,怎樣才能使之得到保護和傳承成為當前社會的一大關注點。如鑒賞中民間美術一課,課堂中可以利用幻燈片進行圖片展示、可以進行實物現場展示,更甚至可以進行實地的參觀學習,這些都能讓學生在學習欣賞好的傳統美術的同時,增強民族傳統文化意識,讓我們的後代再次領略先人帶給我們的美麗文化,自覺參與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二、培養學生尊重生命、熱愛生活的良好品質,增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美術學習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且更是一種文化品質的學習和培養。在中學美術教學中,我們要通過注重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美術傳統的熱愛,使之從中領悟生活的真諦,喚醒他們內心深處的民族自豪感。
熱愛生活,珍愛生命是一切民族情愫的基礎和前提。藝術來源於生活,每位藝術家所創作的作品都是他們對生活的理解,透過他們的作品,我們可以體會藝術家對生活的感悟,對生命的熱愛。如齊白石所畫的花鳥魚蟲,筆意穩練、古樸,率真而無掩飾,他所畫的蝦,平淡中透出幾分天真,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情趣。我們的美術教學就應該讓學生從作品中感受它所折射出的作者那份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愛,教育學生從小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民族的才是歷史的。我國的藝術作品既是社會時代的真實寫照,又是歷史見之於當下的重要窗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表現的是北宋汴京城商業繁榮的景象,通過作品,我們可以了解北宋的風俗、風貌;瓷器是中國人的偉大發明,是中國人民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通過瓷器的欣賞,我們可以了解華夏各個時期的文明及其輝煌歷史;民間美術是組成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因素,我國民間美術品種極多,貫穿於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各個領域,直接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審美趣味,顯示出他們的聰明智慧和藝術才能。
三、選擇教材中相應的切入點將傳統文化滲透進課堂教學
1.結合民間工藝製作,了解傳統文化,使民族文化得以傳承。我國的民間工藝種類繁多、博大精深,而學生對民間工藝的了解渠道比較狹窄,僅僅通過電視、報紙中知道一鱗半爪,或者看到父母從產地帶回後的實物才略知一二,對民間工藝的內涵、價值、在世界所產生的影響,以及民間藝人對藝術的執著追求等更是知之甚少。比如在高中美術鑒賞17課《中國民間美術》教學中,我們通過讓學生了解中國民間美術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形式豐富多彩,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剪紙、刺綉、年畫、皮影戲、泥塑、風箏、中國結等等,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收集相關的信息資料,三個一群,五個一夥,根據自己介紹的內容自願結合成小組,先進行交流,然後小組進行匯總,使學生們從對中國古老的民間美術知識知之甚少到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再組織大家設計製作剪紙、年畫、泥哨、風箏等,通過這一系列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從單純的技能技巧的學習層面提高到一種美術文化的學習層面,加深學生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民族人文精神。
2.結合建築藝術欣賞,領略中華建築的文化歷史,弘揚民族的建築特色。中國建築,具有悠久的歷史傳統和光輝的成就,無論從建築的構造,到裝飾紋樣、裝飾色彩,無不反映出建築裝飾的「吉祥觀」與「等級觀」,無不反映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交融,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企盼,有著極其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把我國古代的建築藝術作為美術鑒賞的重要對象,以建築為切入點,展開進行分析講解,不僅使學生對中國建築藝術的主要特徵能有一個比較具體的了解,從中體會到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利於傳承中國民族建築特色。
3.結合名畫欣賞,將傳統文化滲透到美術課堂中去。美術作品反映了不同時代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特點,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抓住賞畫、品畫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精髓。比如通過讓學生欣賞齊白石的《蝦》,潘天壽的《露氣》,林風眠的《魚鷹小舟》,領略中國寫意畫的水墨淋漓、似與不似的創作特點。通過賞畫,使學生對中國寫意畫有一個質的認識,使學生們切身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創作空靈意境中蘊含的美學真諦。
總之,中學美術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需要長期關注對學生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和探索,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切入點來考慮選擇授課的內容,讓學生真正了解民族傳統藝術在世界文化遺產中的地位和價值,激發廣大青少年珍惜祖國美術遺產、關愛民族民間文化的情感,讓學生學會自覺傳承與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在知識爆炸的這樣一個時代里呵護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們基層美術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❹ 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 如何融入鄉土文化內容

一 就地取材 變廢為寶

上好一堂美術課,除了老師精心准備教具,設計教案外,更重要的是學生的美術活動,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准備的材料和工具。那麼,農村的哪些廢舊資源可以被我們再開發,再利用呢?在材料方面,如廢舊掛歷、年畫,既可以用於欣賞,又可以用於手工製作,背面還可以作為繪畫、剪紙等;塑料瓶,我們可以用於手工和掛飾製作,還可以做成花瓶以及筆盒等;又如雞蛋殼、豆類、瓜籽類,我們用來貼畫及造型訓練;卵鵝石也可以進行手工、雕刻製作;再如,樹葉、樹皮、雜草及藤類,也用來粘貼和手工製作;特別是粘土,我們經常用於作泥塑造型。這樣不間斷地收集、整理,既為我們美術教學提供了大量的教學資源,又能變廢為寶,養成從小節約的好習慣,從而對學生進行了環保教育。

二 發掘資源 活躍課堂

美麗的江漢平原自然環境優越,豐富的自然資源是美術學科開發與利用取之不盡的課程資源。充分利用當地的資源和具體條件,開發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美術教學資源,是我們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主要方向。

美術第十一冊第一課《中國古代建築欣賞》,教材安排了中國古代最著名的一些建築欣賞,如故宮、長城、布達拉宮、蘇州園林等。我在教學這一課時,安排了兩個課時,第一課時以正規教材為中心,安排欣賞了中國古代最經典的一些建築的藝術特色等內容。第二課時安排了《可愛的荊門》電視教學,以圖片、文字說明等形式介紹了荊門的地理位置、悠久歷史以及燦爛文化,拓展了原有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對荊門的風景名勝、古建築進行欣賞、討論、嘗試線描繪畫,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濃厚。

同時,還組織學生參加地方美協組織的小畫家聯誼活動;參觀地方美術展覽活動;利用節假日去公共場所進行尋求美的足跡……拓寬小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相互間的交流。通過學生與自然的直接對話和寫生體驗,拓展了學生的欣賞視野和思維空間,在學生幼小的心裡播下了美的種子,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這樣創造性的開發美術教學資源,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生機盎然。

三 尋覓資源 拓寬視野

民間是一塊內容豐富的文化課堂,鄉土文化讓人目不暇接,美術課教學可以把課堂擴大到教室之外,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融入大自然,和實踐相結合,這樣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讓學生從大自然中汲取營養,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靈感,從而使他們創造出優秀的作品。節日風俗鏈接著人們特有的精神與實踐活動,是美術教學寶貴的素材庫。這一年四季的節日里,民間美術作品記載著人們的生活,豐富和娛悅著老百姓的文化業餘生活。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我拍下了一組照片,有舞龍燈、敲鑼鼓、捏麵人、吹糖人……最多的是花燈,這些照片運用在《民間美術》這一課上,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校園資源 合理利用

校園環境及校園文化是美術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重要方面。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首先要著眼於校內現有的課程資源。美術教學中的透視、寫生教學,表現內容中的室外景色、花草樹木等等,都需要利用校園中的現成資源,達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率。另外,校園特有的文化也是課程資源開發的潛在資源。我們圍繞學校舉辦的運動會、美術展覽、六一聯歡、「愛祖國」演講比賽、學生攝影作品展等活動,本著「重在參與」的原則,面向全體學生,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這些活動中去。通過這些活動,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同時激發他們的表現慾望。

以上是我們在農村美術教學中,挖掘並合理利用美術教學資源的初步嘗試。總之,美術教育的創新需要美育工作者進行不斷的探索,鄉土文化是美育教育中取之不盡的源泉,只要有熱愛美育教育的恆心,就一定能找到更多的素材來充實課堂。

❺ 《如何從美術教學的知識與技能層面提升到文化層面》

一直以來,我們在美術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美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而忽略廠學生情感的體驗和美術文化的滋潤,影響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使他們失去了美術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們要將美術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習轉化為美術文化的學習,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和美術創造能力,這也是我們新世紀美術教育改革的一大特點。以往,我們總認為美術學習主要是技能技巧的學習,而新的國家美術課程標准中認為美術學習絕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應視為一種文化學習。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來看:
第一,從文化的層面來看,隨著通訊與交通工具的發展,人類的文化交流日趨頻繁。然而,文化交流可以是一柄雙刃劍,既可能伴隨互惠,也可能導致兩敗俱傷。如何減少文化、民族間的偏見與沖突,多元文化主義研究者認為,缺乏對不同文化的了解是導致民族偏見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強多元文化的跨文化教育是致力於民族間的相互理解、避免狹隘的民族主義傾向、促進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徑。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不同民族的美術,產生相異的美術形態,構成世界美術的多元性。把美術學習提高到美水文化學習層面,可以使我們對美術有更深刻的了解,對各民族的美術文化也有了更寬泛的理解和尊重,更需要發揮各民族文化的獨立性,促進多元文化之間的交流。
第二,從美術學科本身來看,美術學科具有知識面廣、綜合性強等特點,它與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自然科學有著直接的和暗含的關系,因此,它是素貢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對於入的焰體素質培養具有其他學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把美術學習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可以使學生較為全面地了解美術與人類、美術與生活、美術與情感、美術與政治、美術與歷史等方面的聯系,從而更好地學習美術。
首先,通過美術學習,使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並讓學生通過了解不同的歷史、文化、經濟、地理等,認識美術的特徵、美術表現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我們要以培育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良好品德。過去的單純重視基礎知識和技能,導致了基礎知識和技能的難度加大。學生學的很累,達不到老師的要求就必然會失去學習的信心;忽略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能力的培養。教師教學設計時只重視結果不重視過程,使學生的能力等不到全面的發展。因此如果我們教師的教學觀念不更新,教學過程與方法不改革,課程改革就等於流於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因此,我們不僅要重視課程內容的改革,還要重視教學過程與方法的改革。以美術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具體做法如下:
1.倡導自主學習,教師主導。通過引導啟發學生對知識技能進行藝術探求的機會,啟迪學生思維、想像力的開發,讓學生真正獲得自主的權利,充分體現我們教師的主導作用。
2.注重多元能力培養,雙基落實。讓學生積極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製作過程,還要了解基本美術語言的表達方式和方法。發展美術實踐能力,形成基本美術素養。強調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活動方式,各種美術作品的形式規律、主題內容及其文化意蘊。我們有的教師在上欣賞課時,經常停留在引導學生只是關注作品內容的表現,如畫的是什麼(風景、景物還是人物),畫了什麼故事,或作品的題目是什麼。一旦作品的主題內容與題目相符,就產生一種
看懂了的滿足感。這樣的觀賞很膚淺,沒有深度。因此,要提高學生對美術及其作品的理解深度,僅僅停留在主題內容這個層面是不夠的,還需要從美術作品的形式規律及其文化意蘊兩個緯度進行探索。當然,新美術課程的知識不僅僅指製作美術作品的技能,還包括美術與文化、美術與自然相關聯的知識;而技能也不僅僅指製作美術作品的技能,還包括欣賞、評述美術作品的技能,學生自主學習美術的技能,運用美術知識技能於其他學科學習中,或解決生活中所遇到問題的技能等等。
4.提倡合作探究,加強活動成效。教師片面追求課堂小組合作學習這一形式,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時機及過程沒有進行認真的設計。只要有疑問,無論難易,甚至一些毫無討論價值的問題都要在小組里討論。討論時間沒保證,任務沒有分工,有的學生在小組學習中任務繁重,有的學生根本就沒有進入合作學習的狀態。誤解了合作探究,忽視了活動的成效。參與者少,旁聽者多。課堂上,學生一會兒忙這,一會兒忙那,教室里亂糟糟、鬧哄哄,這種
活動目的性差,有活動沒有體驗,沒有反思。缺少活動實踐的外顯活動與內隱活動的統一,操作活動與思維活動的統一,教師對學生動口、動手、動腦,親自體驗過程的實踐指導不夠。
小組學習,由於缺乏平等的溝通與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層的交流和碰撞,結果往往是優秀者的意見和想法代替了小組其他成員的意見和想法,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成了陪襯,他們更多的時候是聽眾,即使他們發表了意見也得不到重視,在小組匯報時成績差的學生的意見往往被忽視。
5.整合學科綜合,提高視覺審美。個別教師由於過於強調學科之間的綜合,出現了知識容量過多、時間不夠、學科特點不明顯,而匆匆過場的現象。教學時因對
知識與能力的關系處理欠妥,有時過於強調專業知識的技能要求,有時又忽視了學科知識的落實,教學指導只重表面現象,缺少對學生視覺審美的感受和體驗,美術課上的不倫不類。
新課程實驗區大多數學校的美術教室,還沒有配備相應的多媒體設施,尤其是農村學校,即使該校有著素質較好的美術教師,有了相應的美術課件也是
英雄無用武之地,這對於以視覺審美為主要特點的美術學科,其課堂教學的效果影響就更大。
6.智用現代媒體,結合傳統手段。有的美術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時,還只是停留在把計算機當作普通的打字機和投影機使用,對計算機強大的美術功能效果,對相應美術軟體的應用和開發知之甚少。有的教師有了課件後,就忽視了對傳統美術教具的使用,缺少了對實踐操作的示範和指導。電教媒體引入課堂,用好了,能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但媒體畢竟是手段而決非目的,為媒體而媒體的做法,不但吃力不討好,還會弄巧成拙。過於關注美術專業知識與技能。我們應該認識到,在中小學進行的美術教育只是一種國民美術教育,我們的教育對象中絕大多數人目前不可能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美術上,將來也不一定以美術專業作為自己的終生職業。我們對學生所實施的不是專業美術教育,而應該是生活美術教育。我們所選擇的教學內容應該是對學生未來生活有幫助的,有利於他們身心發展的。這次美術課程改革中一個重要的任務是要轉變我們的觀念,要更多地從教育的角度來認識美術課程,而不是從美術的角度來看待美術教育。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更多地從促進學生發展的角度來組織課程內容,才會淡化學科中心,才會關注課程的綜合性和多樣性,才會努力將美術學習活動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才會想方設法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其次,培養學生對祖國優秀美術傳統的熱愛,對世界多元文化的寬容和尊重。
1.美術教學應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應當遵循審美的規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進行比較。教師不要急於用簡單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感悟和認識,而應當通過比較、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趣味。
審美教育的目的:①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點;②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①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②要讓學生從小接觸大量高水平的美術作品,豐富學生的形象貯存。
③要培養學生學會欣賞自然,學會欣賞生活,在自然與生活中尋找美、發現美。
④在教學中,應當遵循審美的規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形象進行比較。
對美術作品形式規律的感知和認識,這是與美術語言的直接對話和交流,是傾向於直覺和感知的活動。
視覺去識讀,而不是提供專家現成的結論。有的教材告訴學生直線使人感到剛強,曲線會產生柔美之感,或列表告訴學生各種色彩可能產生什麼聯想等等,其實美術語言一旦進入作品就不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比如半透明的塑料窗簾是並置的直線,會有剛強感嗎?又粗又黑的鑄鐵下水道彎管呈曲線狀,有柔美之感嗎?其實圖形的特徵很難用語言來描述。可以說,作品中的造型要素及其特徵必須由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去體驗、去感悟,也許其結果只是一種可意會不可言傳或說不清道不明的朦朧感覺,是觀者發自內心的真切感受,而且會見智見仁,各不相同。再者,從心課程改革的理念出發,也應該少提供現成的知識,要多讓學生通過體驗,自己去發現知識,建構知識。
2.美術教學要特別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有利於激發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通過思考、討論、對話等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總的來說,我們教師要不斷創新,不斷改革,把我們的美術教育推向更高標准。讓我們的下一代能夠受到良好的美術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長。

閱讀全文

與如何在美術課堂中加強文化的學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4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