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唐朝初期的茶文化如何
唐朝的飲茶文化,你知道多少呢?在我國的飲茶史上,向來有「茶興於唐,盛於宋」之說。自從世界上第一部茶書,即陸羽撰寫的《茶經》問世以後,飲茶也逐漸由渴飲、葯飲而進入品飲,講其色,品其味,視其雅,成為生活中的一種藝術享受。唐代中、晚期,己改變陸羽始創的「煎茶法」,採用「點茶」方式,到了宋代,在前朝點茶的基礎上,形成鬥茶,更加豐富了生活情趣。北宋蔡絛的《鐵圍山叢談》中說:「茶之尚,蓋自唐人始,至本朝為盛,而本朝又至祐陵即徽宗時益極新出,而無以加矣。」宋徽宗對飲茶就很研究,他不僅寫過《大觀茶論》,也愛好鬥茶技藝。蔡京在《延福宮曲宴記》內寫徽宗的一次演技情況:「宜和二年1120年十二月葵巳,召宰執親王等曲宴於延福宮」,「上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沸,少頃,自乳浮盞面,如疎星淡月。顧諸臣曰:「比自布茶。飲畢,皆頓首謝。」金海陵王完顏亮,也曾「點茶,延接儒生」,被視為完顏亮的德行技藝,點茶技藝傳到日本以後,逐漸形成了至今仍流行的以「和、敬、清、寂」為宗旨的「茶道」,保留了唐宋時期士大夫們的一些飲茶情趣。據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金銀寶器衣物帳》碑記載,地宮安放的唐懿宗、僖宗皇帝供奉茶具有:「籠子一枚,重十六兩半。龜一枚,重二十兩。鹽台一副,重十三兩。結條籠子一枚,重八兩三分。茶碾子、茶羅匙子副七事,共八十兩……琉璃缽子一枚,琉璃茶碗托子一副」。另外還有長柄銀勺、銀則、菱弧形銀方盒、盤圓座銀鹽台,無疑都屬茶器。還有,秘色瓷器中的小碟、琉璃器中的盤子,也可視為唐代宮廷飲茶器具。第一個步驟:准備工作——烘乾茶餅 鎏金飛鴻球路紋銀籠子唐代飲茶用的「茶葉」,要經過加工,壓製成茶餅,平時,用紙或蒻葉之類包存,放在茶籠里,掛在高處,通風防潮。飲用時,隨手取出,如果茶餅己受潮,還需要將茶籠放在炭火上稍作烘烤,使茶餅乾燥,便於碾碎,普通的茶籠用竹篾編制。法門寺所出的鎏金銀籠子,製作精美,通高l7.8厘米,口徑l6厘米,腹深l0.2厘米。籠底焊有四足,籠子體積不大,籠內襯放蒻葉,用以防潮,據估計,籠內能盛放四五兩小串茶餅。第二個步驟:燒水 唐壺門高圈足座銀風爐唐代煎茶,首先要用爐煮水。唐代陸羽在其《茶經》中這樣說道:「風爐,以銅鐵鑄之,如古鼎形」。又說:「其爐,或鍛鐵為之,或運泥為之。」表明風爐通常由銅、鐵,甚至揉泥製作而成。而這件唐壺門高圈足座銀風爐,乃是宮廷御用茶具,無論是材料與製作,還是工藝與裝飾,都非常講究,是民間風爐所無法比擬的,它為研究唐代宮廷茶文化提供了最好的物證。壺門高圈足銀風爐,通高為56.0厘米,蓋高31.3厘米,口徑17.7厘米,爐身高25.2厘米,全重3920克。通體素凈,鈑金成型,由蓋和身組成。爐蓋的頂部有三層銀片做成仰蓮瓣,並承托錐頂狀蓮蕾。蓋面為半球形,上部鏤空,還有兩層蓮瓣。蓋沿有漸收的三層稜台。爐身系斂口,深腹,筒狀,平底,圈足,其口沿亦有三層漸收的稜台。腹部上小下大,有穩定感。腹壁分內外兩層;內層與爐底鉚接;外層亦作圈足。腹的下部有六個壺門,以利通風發火。爐底與爐壁鉚接,下焊十字銅片,以承托木炭,供燃燒生火。爐身兩側,各裝一個提耳,以便移動。出土時,蓋面貼有封簽,墨書:「大銀熏爐,臣楊復恭」字樣。表明這件高圈足座銀風爐,是由楊復恭奉獻的。 唐系鏈銀火筋唐系鏈銀火筋,筋,又稱箸,俗稱筷子。火筋,煎茶時生火挾炭的器具,所以,火筋也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茶具。而古人對茶具的認識,又不同於今人,古人認為凡與烹茶飲茶有關的器具,都稱為茶具。這樣,煎茶燒水時生火加炭用的火筋自然也就歸納到茶具中去了。古代特別是唐宋期間的一些茶著中,凡提到茶具時,都提到了火筋。系鏈銀火筋,通長27.6厘米,上端徑0.6厘米,下端徑0.3厘米,鏈長10.3厘米,全重765.0克。整體呈圓柱形,上粗下細,鏈為銀絲編成。火筋上端頂部為寶珠形,其下有凹槽,環鼻嵌入其中,將兩筋用鏈系結成一體。這件火筋,造型設計精巧,風韻雅典,充分體現了唐代製造金銀器具的高超工藝水平。火筋,在陸羽《茶經·四之器》中稱之為火筴,並說:「火筴,一名筋,若常用者,圓直一尺三寸,頂平截,無蔥台勾鏁之屬,以鐵或熟銅制之。」其意是說,火筴鏁又名筋,和常用的相同,圓而直,長一尺三寸,頂端扁平,不用「蔥台勾」之類裝飾物,用鐵或熟銅製作而成。這里說的火筋,乃是民間用的茶具,而作為宮廷或達官貴人的家用的火筋,常用金銀製作而成。這件火筋作為唐皇朝向佛供俸,祈求海晏河清、國運昌盛的茶具之一,其珍貴是可想而知的了。第三個步驟:碾茶 唐鎏金壺門座茶碾取出的茶餅,需要碾成細末。地宮所出的茶糟子和碾子,便是用來碾碎茶餅的。在《衣物帳》上記「茶槽子、碾子」,而在實物上,前者卻鏨文「咸通十年文思院造銀金花茶碾子一枚共重廿九兩」,後者則鏨文「碢軸重一十三兩」。唐代的茶槽子與現在的葯碾槽形狀相同,槽身如船身,橫斷面成V形,底部弧形,兩端上翹,便於碾子往來移動。槽子通高7厘米,最寬處5.6厘米,長22.7厘米。碾子之稱碢軸,因碢與砣同音。石砣即石制碾輪。碾子有軸,手執推動,軸長2l.6厘米,碾輪邊尖,輪徑8.9厘米。第四個步驟:篩茶 鎏金仙人駕鶴紋壺門座銀茶羅茶餅在茶槽中碾碎成末,尚需過羅篩選,羅篩是點茶程序上很重要的一道工序。陸羽倡導的煎茶,是將茶末放在鍑內烹煮,不嚴格要求茶末的粗細。唐代的點茶,茶末放於碗內,先要調膏極勻,以茶瓶煮湯,再注湯碗中,經過拌攪碗中之茶便能產生粘懈適度的膠體狀態,如果茶末很粗,或粗細不勻,拌攪時就得不到較佳效果,因此,茶羅子成為點茶的關鍵茶具,古代茶羅的實物過去沒有見到過,法門寺地宮出土的一件,確是十分難得。茶羅分羅框和羅屜,同置於方盒內,上層的羅框上尚殘存一些用絲線織成的紗羅,網眼極細密,說明唐時已注意到茶末顆粒的一定細皮,下層羅屜,接受篩下的茶末,可以拍出盒外。羅框長11厘米,寬7,4厘米,高3,l厘米。羅屜長l2,7厘米,寬7,5厘米,高2厘米。第五個步驟:調茶 伎樂紋調達子調達子作為茶具,主要供調茶、飲茶時使用,這是因為古代飲茶猶如吃茶一般。據三國魏·張揖《爾雅》記載:飲茶時,先要將加工好的餅茶,「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芼之。」此外,也有用椒、桂、鹽等作佐料的。調達子就是先將茶末放入其內,加上適當佐料。然後,用沸水在調達子內將茶等調成糊狀;再加沸水調成茶湯供人飲用。這種飲茶方式在唐時曾受到陸羽等茶人的反對,但直到宋、元時,還有人樂於此道。只是到明代後,由於茶類加工方法革新,條形散茶在全國范圍內興起,除邊陲部分兄弟民族外,在茶中不再有人放任何佐料,重清飲雅賞,追求茶葉香真味實的「本色」,以領略飲茶的真趣。所以,調達子乃是古代的一種特有的飲茶器具,當今已經消失。有鑒於此,唐鎏金伎樂紋調達子的出土,其地位與作用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唐人飲茶常調以鹽,這件三足架銀鹽台,就是貯放鹽花的。 三足鹽台這件三足鹽台,為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宮廷系列茶具之一。它是古人煎茶調味時存放鹽、胡椒等佐料的用器。三足鹽台由蓋、台盤和三足架組成,通體高25.0厘米。蓋上有中空的蓮蕾提手一個,有鉸鏈,可開合為上下兩半,並與蓋相焊。中空的提手,通常是放胡椒粉用的。與之相連的蓋心,飾有團花一周,還飾以摩羯四尾,蓋沿為卷荷形,其下是一個與之相配的台盤,用於存放食鹽。三足架與台盤焊接,整體形似平展的蓮蓬蓮葉。支架以銀管盤曲而成,中部斜出四枝,枝頭為兩花蕾、兩摩羯。支架上鏨有銘文,曰:「咸通九年文思院准造塗金銀鹽台一枚。」表明該三足鹽台製造年份是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是文思院為皇上專門製造的;它作為盛鹽的鹽台是確定無疑的。陸羽《茶經·五之煮》中說:「初沸,則水合量,調之以鹽味,謂棄其啜余,無乃而鍾其一味乎?」其意是說,煎茶待水初沸時,須放適量鹽調味。當然,也提出不應使太咸,否則豈不成了喜歡喝鹽水一種味道了嗎?茶湯中用鹽等佐料調味,在唐以前用得較多。所以,陸羽在《茶經·四之器》中曾提到茶具「鹺簋,以瓷為之,圓徑四寸,若合形。或瓶、或,貯鹽花也。」這與上述提及的三足鹽台,其用途同出一轍,亦為煎茶器具之一。不過陸羽還提及與「鹺簋」配套的有「揭」。它用竹製成,是取鹽的用具。這在出土的唐三足鹽台中未曾見到。唐時已有人提出反對在茶湯中用鹽調味,唐薛能就認為「鹽損添常誡」(參見《蜀州鄭使君寄鳥嘴茶因以贈答八韻》),說鹽有損茶味,不宜加得多。所以,唐以後,很少再見到在茶湯中加鹽調味的了。第六個步驟:點茶 秘色瓷茶碗 唐鎏金飛鴻紋銀匙點茶的高招在於茶末調膏均勻後,向盞內注湯開水的同時,用茶籠或匙子在盞中環回擊拂的動作要掌握得好。攪拂的技術高,能產生蓬勃煥發的白色泡沫,稱做湯花。宋代鬥茶,就看茶麵湯花的色澤及湯花均勻程度如何,互比湯花能否保持較長時間不消褪,唐時點茶雖沒有這般要求,而已開始擊沸,鬥茶則是在這基礎上更加提高,《茶錄》上說:「茶匙要重,拂擊有力。黃金為上,人間以銀鐵為主。"法門寺地宮出土的茶匙,銀質鎏金,長19.2厘米。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㈡ 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
唐代中葉以後,隨著茶葉生產和貿易的空前發展,在茶葉文化和飲茶習俗上有了不少發展,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在我國的唐朝時期,疆域廣闊,注重對外交往。長安是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國茶文化正是在這種大氣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還與當時佛教的發展,科舉制度,詩風大盛,貢茶的興起,禁酒有關。唐朝陸羽自成一套的茶學、茶藝、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經》,是一個劃時代的祥判手標志。《茶經》非僅述茶,而是把諸家精華及詩人的氣質和藝術思想滲透其中,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理論基礎。
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則進一步向上向下拓展。宋朝人拓寬了茶文化的社會層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興旺,但茶藝走向繁復、瑣碎、奢侈,失去了唐朝茶文化的思想精神。元朝時,北方民沖橘族雖嗜茶,但對宋人繁瑣的茶藝不耐煩。文人也無心以茶事表現自己的風流倜儻,而希望謹嫌在茶中表現自己的清節,磨練自己的意志。在茶文化中這兩種思潮卻暗暗契合,即茶藝簡約,返樸歸真。在由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形式相近,一是茶藝簡約化;二是茶文化精神與自然契合,以茶表現自己的苦節。晚明到清初,精細的茶文化再次出現,制茶、烹飲雖未回到宋人的繁瑣,但茶風趨向纖弱,不少茶人甚至終身生泡在茶里,出現了玩物喪志的傾向。
如今,茶已發展成為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國,茶被視為美容、養顏的飲料,從宮廷傳到民間後形成了喝早茶、午後茶的時尚習俗,博學的勃萊迪牧師稱茶為:"健康之液,靈魂之飲"。在法國人眼裡,茶是"最溫柔、最浪漫、最富有詩意的飲品"。在日本,茶不僅被視為是"萬病之葯",是"原子時代的飲料",而且在日本人在長期的飲茶實踐中,使飲茶脫離了日常物質生活需要的范圍,發展升華為一種優雅的文化藝能--茶道。
①交通發達,運銷便捷;
②陸羽《茶經》,直接鼓吹;
③僧道生活,間接刺激。這也代表大陸一部份學者的看法。
這三點,特別是交通條件,無疑都是唐代茶業蓬勃興起的重要原因。不過,我們強調交通或把交通條件放在首位,並不是說其作用和影響,就比陸羽倡導和僧道生活的影響更大。事實上唐代茶業的勃興,是諸多條件的綜合因素造成的。
相傳茶葉是神農發現的,《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雖然沒有經過考證,但有一點是明確的,茶的歷史,幾乎與中國的歷史一樣漫長。早在原始社會,茶葉就已經作為可交換的物品進行流通,而在西夏時期,茶已經作為貢品走進了帝王雅室。到了戰國時期,茶葉的生產已經具備一定的規模,相應的文字記載也開始出現,在《詩經》之中就有一章專門記載茶。漢代,隨著佛教地位的大幅度提升,茶葉作為“坐禪”的專用飲品茶,“盪昏寐”,“凈塵心”有助於修行的飲料,而且是用以標榜儉朴的所謂“素業”,其地位也得到相應的提高。五代十國基本發展到了全民喝茶的狀態,這為茶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㈢ 唐朝時期的茶文化發達,他們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茶從中國的西南地區,經巴蜀順長江而下。歷經數千年蒙昧混沌,興亡盛衰,終於來到了茶聖陸羽生活的唐代。 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中期,國力最強盛、經濟最發達、文化最繁榮的時代。作為其時一個世界性的大者緩國,唐代梁前海陸交通發達,政治、文化影響遠遠超出國界。史稱茶興於唐而盛於宋。從隋朝到唐、宋時期大約經過了六百多年,這是我國古代茶文化發展極為興盛的時期。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大大促進了茶葉生產的發展,唐代茶已成了主要的商品之一,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許多名茶、貢茶也開始出現了。正是在這一時期,茶始有字,茶始成書,茶始銷世,茶始征稅。唐代飲茶風俗,品飲技藝都已法相初具,並深深影響到後世。而陸羽《茶經》的問世,對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更具劃時代的意義橡嫌清。唐朝茶文化的形成與當時的經濟、文化發展相關,大唐時期茶道的出現表明,飲茶已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方式,還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唐朝以僧人、道士、文人為主的茶文化。長安匯萃了大唐的茶界名流文人雅士,他們辦茶會、寫茶詩、著茶文、品茶論道、以茶會友。唐朝疆域廣闊,注重對外交往,長安是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國茶文化正是在這種大氣候下形成的。
㈣ 茶香余韻千年,唐朝茶文化對後世影響有多深遠
唐朝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後世的茶文化產生了不可替代的影響。唐代飲茶之風就相當盛行,茶已經成為了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像是一日三餐那樣重要,甚至可以不吃飯但是必須要喝茶,一天不喝茶總覺得生活當中缺點什麼。唐代人飲茶講究鑒茗、品水、觀火、辨器,後世茶文化就是從這幾道工序當中演化而來,我們現在生活當中喝茶主要也是通過這幾個方面了解對方是不是懂得中國茶文化。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 惟有文字五千卷。”出自盧仝 《七碗茶歌》。淋漓盡致的展現了自己飲茶之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