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近現代中國文化的大變化過程,本質上是什麼過程
文化是一種活著的東西,一種新的文化發展起來必然有適合其發展的環境,環境變化舊的文化可能就不再占據主流。這一點與生物群落的演替極為相似,有時候舊的文化被淘汰並不是完全死亡,新的文化也要依賴於舊的文化,我們或許無法阻止文化的新舊交替,但我們可以改變文化變遷的方向與速度。
中國的近現代史,從文化的角度看,是一場極其生動的文化變遷史。
一、從皇權至上到民權意識
自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中國政治體制的整體走向是向中央集權,皇帝集權,這一點並不是沒有道理,中央集權有利於國家統一,防禦外敵如匈奴等少數民族。雖然到了明清時期君權神授的觀點已經削弱,但大部分文人還是抱著國家不能沒有皇帝的想法,這是一種文化慣性。
不光是國家層面,在一個家庭里要有當家人,在一個家族裡要有族長,在一家店裡要有大掌櫃,其實都受這種中央集權思想的無形影響。並不是說這些人擁有與皇帝同樣的權威,而是說這種集權的體制滲透了中國的方方面面。
在中國開始睜眼看世界以後,有些中國文人聽說一些西方國家沒有皇帝感覺很不可思議,一些出國留學的留學生在見識過西方的先進與繁華後自然就有把矛頭指向皇帝專政的。然而他們忽略了中國與西方的不同之處,中國之所以會有這種中央集權,皇帝專政的文化,與中國本土的文化環境密不可分,與儒家文化密不可分。一味學習西方的民主自由,只會造成民主與自由水土不服的情況。
要推行民主自由,那麼勢必要先創造出適合適合民主自由發展的環境,資本主義想要在中國做到,但失敗了,共產主義做到了。從三民主義到新三民主義再到共產主義,其實是中國人的民權意識在慢慢覺醒,中央集權的文化還在,但已經成為新的文化的墊腳石。
二、外來文化的「拿來」
魯迅先生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裡面提到了「拿來主義」這個詞,字面意思,就是把人家的東西拿來用。中國近現代文化變遷的過程中,可以說很多新的東西都是從別人那拿來的,這些新的東西有沒有影響中華文化的純度呢?答案是沒有。
首先中國的文化十分博大,如同汪洋大海,所以西方文化的溪流並不能對中國文化造成根本上的影響;其次,中國文化在歷史上曾經有過多次外來文化的匯入,正是由於這些新鮮的文化不斷補充,中國文化才得以保持活力;最後中國文化也有著強大的同化力,在西方文化進入中國後,往往很快就被同化,並且有可能反向入侵西方世界。
以太平天國為例,在這起農民革命中起重要作用的「拜上帝教」,本質上和陳勝吳廣起義的魚腹藏書、劉邦的斬白蛇是一樣的。中華文化一脈相承,外來文化終究只是補充。
又比如佛教,中國的佛教與印度的佛教早就不同,少林寺這類由佛教衍生的產物也被打上了厚重的中華文化的烙印,並且反向輸出到印度與其他國家。
唐朝也曾經是歷史上中國最開放的時期之一,盛唐年間藉由絲綢之路許多異域來客帶來了商品,卻也帶來了文化,那時候的盛唐人在趕時髦用異域文化時是不會考慮「崇洋媚外」這件事的,因為盛唐國力強大,拿來主義在那個時期貫徹地倒極為徹底。
三、封建迷信到相信科學
《未來簡史》里有一個觀點,現在的人在遇到飢荒,天災這類問題時不會再想著請巫師來祈雨作法,而是想著誰來解決問題,誰來為事件負責。這是個十分新穎但是其實並不難理解的觀點。
在近代史上一次次慘烈的挨打過後,幸而有一群為中國的前途奮勇呼告的仁人志士,他們是行動派,他們不會妄想靠上天幫助來拯救一個國家,他們只會用切切實實的實踐來為中國探出一條明路。
這些人雖然早已逝去,但他們留下的精神,卻深深地影響了中國。這是一種人定勝天的精神,在過去每個朝代更替時,往往會有人用迷信的說法解釋王朝破滅的原因,在中國曾一度被列強瓜分時,或許也有人感嘆中華命數已盡,但是並不是這樣。
這些為中華民族之崛起做出重大貢獻的先輩,用其行動與實際,告訴了中國人一個實打實的道理,那就是實踐出真知,封建迷信必然自取滅亡。
這種文化的變遷確實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網路掃墓的出現,就是一些舊民俗文化逐漸被淘汰的表現。試問時光倒退一百年,有誰敢相信中國人會放棄燒紙錢呢?
文化的改變是潛移默化無形無色的,猛然回首,才發現今日已與往日不同。
在當今的中國,網路早已成為了第二現實,各種新文化層出不窮,然而回顧近現代文化的變遷,我們就會發現,中華文化的生命力無比強大,我們無法阻止中華文化在這些新文化的注入下發生改變,但我們能夠決定中華文化向著哪個方向去發展。
Ⅱ 什麼是文化變遷
文化變遷(一)文化變遷的定義和種類
1.文化變遷就是指由於族群社會內部的發展或由於不同族群之間的接觸而引起的一個族群文化的改變。
2.文化變遷可以分為無意識的變遷和有意識的變遷,後者又包括主動變遷、指導性變遷和強制變遷三種類型。
(二)文化變遷的基本模式
一個社會內部和外部的變動都會促使其文化系統發生適應性變化,從而引發新的需要。創新、傳播、涵化是文化變遷的過程和途徑。文化變遷的模式的各個環節之間並非是單向的因果關系,而是相互作用的o
(三)文化變遷的機制與結果
文化變遷的主要機制為創新、傳播和涵化。
1.創新,通常包括發現和發明兩種。
2.傳播。對傳播的界定;依傳播形式的不同而分直接傳播、間接傳播和刺激傳播三類;采借時的選擇;文化傳播的整合過程。
3.涵化。涵化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接受、適應(同化或融合)、抗拒。
4.文化變遷與進化。一般進化和特殊進化。社會人類學家能夠親歷和體驗的文化變遷結果通常是涵化,而不是屬於抽象層次上的或長時段的一般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