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農村如何保護鄉村文化

農村如何保護鄉村文化

發布時間:2023-06-07 13:49:16

① 未來中國在農村繁榮發展鄉村文化的主要舉措有

從「三個適應」入手加強組織領導
全國政協常委劉福連
推動鄉村文化振興,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關鍵,應從「三個適應」入手,加強對文化建設的組織領導。
適應農民的文化需求,切實增強抓文化建設的主動性。廣大農民在解決了溫飽問題後,對文化的需求明顯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要積極適應這些需求和變化,不斷加強對文化建設的組織領導。選配農村基層黨組織「一把手」要注重衡量他們的政治文化素養,考核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把抓思想文化建設作為一個重要內容。要把農村基層文化專干配備到位,並適時提高文化專干經費補助標准。
適應農村的發展現狀,切實增強抓文化建設的針對性。農村基層黨組織要充分挖掘弘揚鄉土文化,釋放鄉土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要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創造性,讓農民成為鄉村文化建設的主體,讓群眾自覺參與文化、欣賞文化,大力激發農村的生機和活力。
適應文化的特點規律,切實增強抓文化建設的持續性。農村基層黨組織要端正政績觀,以釘釘子精神一年接著一年抓、一任接著一任干。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提高鄉村文明程度。
宣傳宣講要更接地氣
全國政協委員田進
我們對農村宣傳宣講文化道德,需要更接地氣。建議:
進一步推動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使其成為農村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的基層陣地和凝聚共識的精神家園。省市兩級宣傳部門應進一步推動優質文化資源向縣級融媒體中心傾斜,在內容扶持、資金保障、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大投入。同時,縣級融媒體中心應集中力量開辦面向當地農村的文化道德建設專欄節目。
進一步把面向農村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知識和科學放在宣傳宣講的重要位置。各類宣傳宣講要更多從老百姓角度出發,更加註重結合當地群眾的社會生活,減少硬性灌輸,努力講好故事。
繼續發揮好農村大喇叭的作用。基層相關部門統一制定農村大喇叭定時播放新聞、鄉土文化等節目的制度規定,報道好人好事,傳播正能量。重視開發移動端的「三農」場景新應用,指導相關機構開發免費公益的APP,主要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傳播優秀傳統文化。這些APP還可以對接商業平台,為農民特別是農村年輕人開辟創業新渠道。
發揮文化力量促進產業興旺
全國政協委員余留芬
在帶領鄉親脫貧致富的實踐中,對發揮文化力量促進鄉村產業興旺有兩點深切的感受。
一是要學懂弄通黨的好政策。黨支部把強化黨員幹部思想武裝、提升政策水平擺在首要位置。村「兩委」建立常態化、制度化的學習機制並堅決落實,使黨支部始終成為堅強的戰斗堡壘,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確保黨的政策在鄉村這「最後一公里」得以落地。
二是要轉變群眾落後的思想觀念。黨支部把宣介黨的政策、開展文化教育當成長期任務。以鄉親們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宣傳,讓黨的政策入腦入心,推動幹部群眾轉變思想觀念。
為更好地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建議:一是加強對農村黨員幹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宣傳文化和農業農村部門在組織教育培訓時,應重點提升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帶領群眾跟黨走、因地制宜發展生產的能力。二是對各地開發利用特色資源給予政策傾斜和技術支持,注重宣介推廣開發利用特色資源的成功範例。
農村文化產業需走融合路
全國政協委員譚躍
今年到安徽、湖南調研,收獲良多。在農村文化產業方面,發現兩省存在五種產業類型,包括:城市近郊型、古建村落型、文化創意型、生態景區型和特色觀光型。五種類型體現了五個融合特點:政府、企業、個體融合,其中政府是主導,企業是主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立足「三農」,又促進了工業化、商業化;文化、旅遊、生態融合,文化激活了生態資源和旅遊要素;傳統文化和現代創意融合,科技、網路、創意助推了農村面貌改變、農業升級和農民轉型;城鄉融合,城市的智力、資本盤活了農村的資源資產。
為進一步推進農村文化產業發展,建議實施農村文化產業「五納入」:納入「十四五」各級城鄉發展規劃,納入「新基建」投資和中小微企業融資安排,納入各類文化投資基金的投資,納入稅費減免和扶持的范圍,納入城市文化產業集團的發展戰略。
發展古村落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全國政協委員李修松
古村落保存了較多的古民居類文物,承載著文化傳統,值得深入研究、妥善保護。可以利用古村落文化資源發展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安徽省黃山市利用古村落古民居密集的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以黟縣為例,2018年該縣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196萬人次,旅遊總收入98億元,30%的居民不同程度從中獲益。古村落的生態修復、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大為改善,村容村貌美化優化,公共服務水平大大提升,村民素質大為提高。
當然,也存在一些問題。如保護經費缺乏、文化內涵發掘利用不夠、某些法規需要調整、鄉村旅遊缺乏特色等。為此建議:分析其保護利用的好經驗好做法予以推廣,加大項目支持力度。借鑒其他國家利用社會力量保護古民居的做法,就古民居產權轉讓中有關限制性法規予以修訂。組織力量研究,幫助解決古村落旅遊同質化問題。
以民族文化助推民族地區鄉村振興
全國政協委員馬邦河
民族文化凝聚著濃郁的鄉土氣息、鄉土之美,是一座值得深入挖掘的文化寶庫,可以從中找到促進鄉村振興的文化力量。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踐中,應發揮民族文化力量。建議:
在發展民族文化產業上做文章。近些年,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建設了許多民族特色村寨和美麗鄉村示範村。遊客到這里旅遊,可以體驗生活,品嘗美食,感受特色文化。村民增收了,民族文化也得到傳承。利用特色資源打造文化品牌。建議國家加強對民族地區特色資源開發利用研究,鼓勵有條件的鄉村建設地方性文化公園、文化長廊或地質公園,探索以文化建設促進鄉村振興的新路子。各級黨委、政府大力提倡各民族群眾團結友愛、互幫互助,齊心協力建設共同的美好家園,有力地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主流媒體助推鄉村文化振興
全國政協委員呂煥斌
充分發揮鄉村文化振興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主流媒體責無旁貸。建議:
主流媒體應當以文化自覺主動承擔起文化使命,創新推出「文化走基層」活動,不斷增強宣傳工作者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以好的傳播方式、好的傳播內容、好的文化創意,寓教於樂,將文化送進百姓的心裡,做鄉村文化振興的推動者與建設者。
以主流媒體為載體,大力發展「互聯網 」的鄉村文化建設模式。主流媒體應當大膽創新數字文化服務的傳播渠道,利用智能手機等新興傳播渠道,推動鄉村振興和互聯網發展的深度融合,滿足廣大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入民俗節慶中
全國政協委員陳際瓦
民俗節慶是鄉村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大力打造民俗節慶活動,進一步增強了群眾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對鄉村振興的自豪感、對美好生活的幸福感,有力推動了鄉村振興。建議:
深入挖掘民俗節慶中的深層思想,充分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內涵。以民俗節慶為背景,創作一批深情謳歌民族英雄、時代楷模、優秀鄉賢事跡的文藝影視作品。在鄉村建設中,推動鄉史、村史文化展館(室)建設,保護和利用好鄉村宗族祠堂、名人故居等,大力弘揚自強不息、敬業樂群、孝老愛親等中華傳統美德。有效整合民俗節慶中的人文資源,增進公民人文素養。及時搶救記錄口口相傳的山歌、無文字的少數民族語言等,利用節慶加以保護和傳承。
打造非遺工坊助力鄉村振興
全國政協委員張妹芝
非遺扶貧,一頭連著黨中央的民生政策,一頭連著中華民族的文脈賡續。建議:
強化政策扶持,完善頂層設計。將發展非遺工坊納入鄉村振興目標任務,制定非遺工坊總體建設指導方案,建立非遺工坊效能評估、數據統計和工作考核機制,為非遺工坊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強化人才培養,提升發展能力。幫助鄉村群眾在掌握傳統技藝的基礎之上,學習電子商務、產品設計、市場銷售等技藝技能;培育扶持學得好、留得住、幹得強的非遺工坊帶頭人,加強宣傳,培樹典型,鼓勵勞動致富,提高傳承人社會地位和影響力。強化品牌價值,增強市場活力。扶持非遺工坊進行產品創意創新設計,提升整體品質,推出符合時代特徵、融入當代生活和具有知識產權的產品系列,扶持非遺工坊與各互聯網電商平台、商貿平台建立合作對接機制,線上線下結合,延長產業鏈。
發揮新鄉賢在鄉村治理中的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阮詩瑋
新鄉賢可以說是賡續文化傳統、完善鄉村治理的有益力量。建議:
政府引領,搭建鄉賢回歸與幹事的平台。建立相關部門、村兩委、群眾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評價機制,明確新鄉賢的基本標准,確保其公信力。
培根鑄魂,挖掘新鄉賢文化內涵。結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有關培育、弘揚鄉賢精神的教育活動。建立榮譽激勵機制,營造「知鄉賢、敬鄉賢、學鄉賢」的氛圍。
創新機制,打造兼具鄉土性與現代性的鄉村治理新模式。要立足鄉村實際,創優體制機制,培育帶著鄉土味的新模式。搭建新鄉賢議事平台,鼓勵和支持新鄉賢參與鄉村治理和公共事業建設,促進鄉村公共服務提升與公序良俗形成。
發揮青年服務在繁榮鄉村文化中的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丁元竹
鄉村振興需要年輕一代參與。在2020年6月的實地調研中看到,安徽省潛山市招募來的青年志願者作為文化輔導員,活躍在全市16個鄉鎮文化廣播站和164個行政村,在提供優質公共文化服務,豐富農村老人和留守兒童的精神文化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志願服務活動得到了普遍認同。
由此建議,把應屆畢業生和其他青年一起組織起來,到鄉村從事一段時間的青年服務活動。既可以服務鄉村社會,繁榮鄉村文化,也可以受到鍛煉磨礪。發揮青年服務在繁榮鄉村文化中的作用,要設計符合鄉村振興的文化服務項目。幫助農民改變傳統的思想觀念,適應新時代的發展要求。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加強鄉村文化機構建設,補足鄉村文化機構人才短板,充分發揮大學生在鄉村文化建設中的骨幹作用,建設一支「能創新、用得上、會幹事」的鄉村文化人才隊伍。
農村文化建設應走好群眾路線
全國政協機關駐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青墩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李章程
駐村工作一年多,我深深感受到: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持續改善,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斷提高。今年青墩村舉辦了多場文化活動,其中7月1日晚舉辦的群眾聯歡活動,活動由村裡主辦,演員都是群眾,掌聲歡呼聲不斷。
通過舉辦活動,我對農村文化建設收獲了三點體會:探索建立文化指導員制度,既加大政府投入,又調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農村文化建設;借鑒扶貧專乾的做法在每個村設一名文化專干,負責文化建設;提高文化供給的質量,實現更加有效的思想文化引領。
加強新時代農村文化建設,必須走好群眾路線。宣傳文化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才能了解群眾的需求和期盼,創作出受農民群眾歡迎的文藝作品,也才能更好發揮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推動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
北京大學教授李國新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了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任務,總的要求是實現「四有」:有標准、有網路、有內容、有人才,「有標准」是第一位的要求,它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務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的尺度。新一輪標准目錄調整應重點解決好以下問題:
一是農村公共閱讀。農家書屋納入縣域公共圖書館總分館體系,或者是納入縣級新華書店基層流通體系,實踐證明是有效的路子。二是農村電影放映。應加大力度在鄉鎮文化站特別是中西部鄉鎮文化站配建數字影廳,提升農民看電影的環境品質。三是送地方戲。加大政府購買力度,把更多的高水平地方戲曲演出送到農村,也要加大對鄉村本土創作和演出的扶持力度,增強農民文化生活的參與性。四是提升服務能力。有條件的地方推廣鄉村公共文化設施社會化管理運營,以社會化、專業化、連鎖式服務供給豐富內容、提升品質、增強效能。
提高科學素養和法律意識
全國政協委員王愛琴
長期以來,科學素養匱乏、法律意識淡薄成為制約鄉村文化振興的瓶頸。為此建議:
持續推進「基層科普行動計劃」,建立完善科普專家庫和資源庫,健全科技、衛生、教育等專業領域從業人員開展農村基層科普的績效考核機制。重點加強和完善農村公共衛生科普工作。突出宣傳預防接種、傳染病監測和預警、衛生消毒、飲用水衛生、傳染病防治等與農村相關的科學知識和法律法規。結合各地開展的愛國衛生運動,把佩戴口罩、分餐制、垃圾分類等文明新風尚在農村地區推廣開來。增強農村法制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結合地方戲曲等農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深入宣傳法律服務的主要內容和獲取途徑,促進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圍。
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貴在精準
湖南省政協常委、中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
近年來,農村文化環境持續向好,不過也存在供需錯位等問題,有待解決。從全國的情況來看,一方面,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供不應求;另一方面,存在與農村實際文化需求脫節情況,文化設施使用效率普遍偏低,供不適需。
實現農村文化基礎設施的精準供給,要配置專兼職人員,更要著力破解過去單純由政府提供的「自上而下」的剛性模式,建立「上下互動」的柔性供給機制,充分對接農民的實際需求。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布局規劃,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加大投入,建立可持續的投入機制。同時,要把保護利用農業文化遺產納入農村文化建設。只有讓文化基礎設施精準對接農村實際需求,才能縮小文化供給與群眾需求之間的差距,化解「供需錯位」矛盾。
加強傳統村落的保護利用
全國政協委員吳尚之
傳統村落是傳統文化的載體,鄉土文明的地標。加強傳統村落的保護利用,是更好發揮文化建設在鄉村振興中作用的必然要求,是記得住鄉愁、留得住記憶、保留住鄉村風貌的基礎工作。為此,建議:
堅持保護傳承與開發利用相結合,堅持保護優先的理念,防止過度開發和破壞性開發,合理控制商業開發。保護村落特色,保留鄉村風貌,做到「一村一品」。加強規劃引領,將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列入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和「十四五」規劃,納入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工作協調機制。深入挖掘傳統村落的文化價值,組織有關專家和鄉賢,對傳統村落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進行挖掘整理和研究,建設一批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村史館、鄉賢館。通過多種方式,調動農民保護利用的積極性。解決資金缺口大的問題,一方面呼籲各級政府增加資金投入,另一方面完善相關政策,積極引入社會資本。
在鄉村建築的傳承創新中弘揚鄉村文化
全國政協委員鄭大發
在農村搞大拆大建容易對農村現有生態和歷史文脈造成破壞。應當從「大拆大建」向「留改拆並舉、以保留保護為主」轉變,使村居空間仍葆有時間的色彩、人情的溫度。
重塑觀念,扭轉「新舊」對立的鄉村建設觀。應當努力將鄉村現代化功能的提升與歷史文化保護有機結合,為社區鄰里的記憶留下文化載體。村落的形成是農民經過世世代代選擇與創造的結果,農村城鎮化也應當是一個順勢而為、水到渠成的進程。珍惜每個村莊的個性和特色、傳統,聆聽農民自己的需要,給予鄉村社會以充分的話語權和自主權。
找准策略,在鄉村建築的傳承創新中弘揚鄉村文化。一是修舊如舊,實現保護傳承基礎上的創新。二是積極引導,將鄉村建築納入規劃管理范疇。三是強化保護,確保農村用地的規范化。
加強民族地區易地搬遷安置點的文化建設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協主席陳國芳
文化建設承擔著促進搬遷群眾融入城鎮生活的使命,是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關鍵一招。培養新市民,樹立新文明,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文化引領、綜合施策、合力共建。為此,建議:
強化規劃引領。把民族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特別是安置點文化建設納入「十四五」規劃,實行差異化政策,在資金和項目上給予傾斜支持,銜接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好脫貧成果。強化資金支持。加大對民族地區安置點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力度,按照建制鎮的規模配套建設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打造一批民族鄉村文化精品工程。強化政策保障。研究出台支持安置點傳承民族文化的保障措施,提高傳承人補助標准。
文藝創作要著力扶志
全國政協委員劉家成
脫貧攻堅是當前「三農」工作的重點問題和重要任務,「三農」題材文藝創作,必然繞不過脫貧話題。今年,我有幸參與了廣電總局重點電視劇項目《脫貧十難》的拍攝,負責其中的一部分《茶香飄飄》,講的是扶貧幹部在位於秦巴山區的陝西安康帶領村民賣茶脫貧的故事。拍攝這部劇讓我深刻地認識到,扶貧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一些貧困群眾缺乏通過辛勤勞動脫貧的意願。
自助方能人助,扶貧先要扶志。文藝作品在激勵人心、移風易俗、凝聚共識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文藝創作在扶貧扶志工作中大有可為。以扶志實現扶貧目標的成功案例不勝枚舉,給我們的文藝創作提供了大量鮮活素材。文藝工作者要大力發掘利用這些素材,努力創作更多反映農民思想實際的優秀文藝作品,帶動農民轉變觀念,激勵農民奮發向上、努力脫貧。
挖掘利用鄉村紅色文化資源
全國政協委員王建國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需要發展生產、增加收入,也需要精神文化的引領。我在陝西綏德郝家橋村調研時,看到他們修建了一個內容鮮活生動的革命史陳列館,雖然只是一個村級小型陳列館,卻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很多村民看完展覽,都非常激動,表示很受教育。由此建議:
加大對鄉村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和保護力度。不但要搜集整理文件、文獻,保護革命舊址,還要徵集更多散落在民間的紅色家書、立功受獎喜報、獎狀、烈士證書、光榮牌匾、革命歷史照片、革命標語、革命歌曲民謠和口口相傳的革命故事等,留住更多的紅色記憶。
充分利用本鄉本土的紅色文化資源,教育幹部群眾。本鄉本土甚至本家族先輩的革命事跡易於激發當地幹部群眾的深度認同,從而激勵幹部群眾堅定理想信念,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壯志豪情,為共同推進鄉村振興而不懈奮斗。
激活歷史文化基因築牢振興基石
全國政協委員張昌爾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鄉村振興培根鑄魂。
秉承天人和諧理念,著力提升鄉村規劃水平。整合相關力量,充分聽取文化、生態界人士意見,對村莊規劃建設如何汲取歷史文化的和諧生態觀等作出指導。
弘揚傳統德治文化,著力優化鄉村治理格局。充分挖掘傳統德治文化的現代價值,發揮新鄉賢群體的道德示範、先進帶動作用,就傳統德治文化在鄉村的傳承與創新拿出辦法,促進法治、德治、自治更好融合,促進鄉村治理格局更加完善。
依託地域文化資源,著力打造鄉村文旅產業。歷史文化也是富民寶藏,是村民同步實現「富口袋」與「富腦袋」的重要抓手。建議出台優惠政策、優化營商環境、培養文創人才,更好推動文化、旅遊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創新發展,促進鄉村振興。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19日 07 版)

② 新時代水族古法手工糧食酒文化,如何在鄉村振興中保護傳承與創新發展

農村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發祥地,是禮儀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載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村振興道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如何在鄉村振興中保護鄉村風格,傳承鄉村文脈,留住鄉村記憶?今天我們邀請了四位嘉賓,共同探討如何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能量。

劉昌更:農耕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基,工業文明的發展歷史很短。目前,農村戶籍人口占總人口的一半以上,農耕文化仍佔有重要地位。我們強調文化自信。顯然,我們不能忽視農耕文化,還需要繼承和發揚農耕文化的優秀元素。

因此,有必要在繼承和發展的基礎上吸收現代文化。只有留住文化的根,鄉村文化才能更加燦爛、多元、持久。

③ 社會主義新農村規化保護傳統村落要求

傳統村落保護環境的基本原則。堅持因地制宜,防止千篇一律;堅持規劃先行,禁止無序建設;堅持保護優先,禁止過度開發;堅持民生為本,反對形式主義;堅持精工細作,嚴防粗製濫造;堅持民主決策,避免大包大攬。

關於切實加強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的指導意見
傳統村落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生產生活智慧、文化藝術結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維系著中華文明的根,寄託著中華各族兒女的鄉愁。但是,近一個時期以來,傳統村落遭到破壞的狀況日益嚴峻,加強傳統村落保護迫在眉睫。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保護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加大傳統村落保護力度,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精神,遵循科學規劃、整體保護、傳承發展、注重民生、穩步推進、重在管理的方針,加強傳統村落保護,改善人居環境,實現傳統村落的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堅持因地制宜,防止千篇一律;堅持規劃先行,禁止無序建設;堅持保護優先,禁止過度開發;堅持民生為本,反對形式主義;堅持精工細作,嚴防粗製濫造;堅持民主決策,避免大包大攬。
(三)主要目標。通過中央、地方、村民和社會的共同努力,用3年時間,使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以下簡稱中國傳統村落)文化遺產得到基本保護,具備基本的生產生活條件、基本的防災安全保障、基本的保護管理機制,逐步增強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的綜合能力。
二、主要任務
(一)保護文化遺產。保護村落的傳統選址、格局、風貌以及自然和田園景觀等整體空間形態與環境。全面保護文物古跡、歷史建築、傳統民居等傳統建築,重點修復傳統建築集中連片區。保護古路橋涵垣、古井塘樹藤等歷史環境要素。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與其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二)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環境。整治和完善村內道路、供水、垃圾和污水治理等基礎設施。完善消防、防災避險等必要的安全設施。整治文化遺產周邊、公共場地、河塘溝渠等公共環境。
(三)合理利用文化遺產。挖掘社會、情感價值,延續和拓展使用功能。挖掘歷史科學藝術價值,開展研究和教育實踐活動。挖掘經濟價值,發展傳統特色產業和旅遊。
(四)建立保護管理機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規,落實責任義務,制定保護發展規劃,出台支持政策,鼓勵村民和公眾參與,建立檔案和信息管理系統,實施預警和退出機制。
三、基本要求
(一)保持傳統村落的完整性。注重村落空間的完整性,保持建築、村落以及周邊環境的整體空間形態和內在關系,避免「插花」混建和新舊村不協調。注重村落歷史的完整性,保護各個時期的歷史記憶,防止盲目塑造特定時期的風貌。注重村落價值的完整性,挖掘和保護傳統村落的歷史、文化、藝術、科學、經濟、社會等價值,防止片面追求經濟價值。
(二)保持傳統村落的真實性。注重文化遺產存在的真實性,杜絕無中生有、照搬抄襲。注重文化遺 產形態的真實性,避免填塘、拉直道路等改變歷史格局和風貌的行為,禁止沒有依據的重建和仿製。注重文化遺產內涵的真實性,防止一味娛樂化等現象。注重村民生產生活的真實性,合理控制商業開發面積比例,嚴禁以保護利用為由將村民全部遷出。
(三)保持傳統村落的延續性。注重經濟發展的延續性,提高村民收入,讓村民享受現代文明成果,實現安居樂業。注重傳統文化的延續性,傳承優秀的傳統價值觀、傳統習俗和傳統技藝。注重生態環境的延續性,尊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產生活方式,嚴禁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過度開發。
四、保護措施
(一)完善名錄。繼續開展補充調查,摸清傳統村落底數,抓緊將有重要價值的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做好村落文化遺產詳細調查,按照「一村一檔」要求建立中國傳統村落檔案。統一設置中國傳統村落的保護標志,實行掛牌保護。
(二)制定保護發展規劃。各地要按照《城鄉規劃法》以及《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編制基本要求》(建村〔2013〕130號)抓緊編制和審批傳統村落保護發 展規劃。規劃審批前應通過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以下簡稱四部局)組織的技術審查。涉及文物保護單位的,要編制文物保護規劃並履行相關程序後納入保護發展規劃。涉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的,要由保護單位制定保護措施,報經評定該項目的文化主管部門同意後,納入保護發展規 劃。
(三)加強建設管理。規劃區內新建、修繕和改造等建設活動,要經鄉鎮人民政府初審後報縣級住房 城鄉建設部門同意,並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涉及文物保護單位的應徵得文物行政部門的同意。嚴禁拆並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未經批准前,影響整體風貌和傳統建築的建設活動一律暫停。涉及文物保護單位區劃內相關建設及文物遷移的,應依法履行報批手續。傳統建築工匠應持證上崗,修繕文物建築的應同時取得文 物保護工程施工專業人員資格證書。
(四)加大資金投入。中央財政考慮傳統村落的保護緊迫性、現有條件和規模等差異,在明確各級政府事權和支出責任的基礎上,統籌農村環境保護、「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及美麗鄉村建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中央補助地方文化體育與傳媒事業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專項資金,分年度支持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支持范圍包括傳統建築保護利用示範、防災減災設施建設、歷史環境要素修復、衛生等基礎設施完善和公共環境整治、文物保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鼓勵地方各級財政在中央補助基礎上加大投入力度。引導社會力量通過捐資捐贈、投資、入股、租賃等方式參與保護。探索建立傳統建築認領保護制度。
(五)做好技術指導。四部局制定全國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組織保護技術開發研究、示範和技術指南編制工作,組織培訓和宣傳教育。省級住房城鄉建設、文化、文物、財政部門(以下簡稱省級四部門)做好本地區 的技術指導工作,成立省級專家組並報四部局備案。每個中國傳統村落要確定一名省級專家組成員,參與村內建設項目決策,現場指導傳統建築保護修繕等。
五、組織領導和監督管理
(一)明確責任義務。四部局按照職責分工共同開展傳統村落保護工作,公布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制定保護發展政策和支持措施,組織、指導和監督保護發展規劃的編制和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文物保護和利用,會同有關部門審核、下達中央財政補助資金。
省級四部門負責本地區的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編制本地區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制定支持措施。地市級人民政府負責編制本地區傳統村落保護整體實施方案,制定支持措施,建立健全項目庫。縣級人民政府對本地區的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負主要責任,負責傳統村落保護項目的具體實施。鄉鎮人民政府要配備專門工作人員,配合做好監督管理。
村集體要根據保護發展規劃,將保護要求納入村規民約,發揮村民民主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主體作用。村兩委主要負責人要承擔村落保護管理的具體工作,應成為保護發展規劃編制組主要成員。傳統建築所有者和使用者應當按規劃要求進行維護和修繕。
(二)建立保護管理信息系統。四部局建立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管理信息系統,登記村落各類文化遺產的數量、分布、現狀等情況,記錄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村內基礎設施整治等項目的實施情況。推動建立健全項目庫,為傳統村落保護項目選擇、組織實施、考核驗收和監督管理奠定基礎。
(三)加強監督檢查。四部局組織保護工作的年度檢查和不定期抽查,通報檢查結果並抄送省級人民政府。省級四部門要組織開展本地區的檢查,並於每年2月底前將上年度檢查報告報送四部局。四部局將利用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管理信息系統和中國傳統村落網站公開重要信息,鼓勵社會監督。項目實施主體應公開項目內容、合同和投資額等,保障村民參與規劃、建設、管理和監督的權利。
(四)建立退出機制。村落文化遺產發生較嚴重破壞時,省級四部門應向村落所在縣級人民政府提出瀕危警示通報。破壞情況嚴重並經四部局認定不再符合中國傳統村落入選條件的,四部局將該村落從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予以除名並進行通報。
六、中央補助資金申請、核定與撥付
中央補助資金申請原則上以地級市為單位。省級四部門匯總初審後向四部局提供如下申請材料:申請文件、各地級市整體實施方案(編制要求見附件1)、本地區項目需求匯總表(格式見附件2)、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相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有明確要求的,應當同時按照要求另行上報。2014年申請中央補助的地區,省級四部門應於5月20日前完成報送工作。
四部局根據各地申請材料,研究確定納入支持的村落范圍,結合有關專項資金年度預算安排和項目庫的情況,核定各地補助資金額度,並按照原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下達資金。各地要按照資金原支持方向使用資金,將中央補助資金用好用實用出成效。

④ 如何搞好鄉村文化建設

新農村文化力指標體系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最上層是文化力的總目標層,中間層包括物質文化力、行為文化力、制度文化力、精神文化力四個方面,下層是中間層的子層,其中物質文化力包括生活公共設施、生產裝備系統、技術開發能力、文化基礎設施、個人物質文化基礎、個人文化消費費用;行為文化力包括村民知識經驗、村民知識技能、村民冒險精神、創新以及學習能力、守則經營、村民行為規范;制度文化力包括新農村建設方針、農村結構完善合理度、信息化管理及溝通、管理標准與操作規程、村民參與決策、對待沖突的寬容度;
文化和藝術,大都來源於鄉土,散落在民間。建設美麗鄉村,必須既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突出抓好鄉村文化建設。文化是美麗鄉村的靈魂。每個村落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復制性。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我們結合當地條件和資源稟賦,堅持圍繞彰顯鄉村文化內涵做文章,形成外有景觀映襯,內有文化鋪墊的濃厚文化氛圍,讓美麗鄉村勁吹和諧新風。特色景觀是美麗鄉村的「吸晴石」和「提靚筆」,也是文化融入的重要載體。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我們充分激活「山、水、田、文、宅」等元素,利用原有村落多種植物資源和豐富的自然景觀,在盡可能多地保留自然生態的基礎上,因勢而琢,進行「微創式」景觀打造。
質優價廉太陽能路燈廠家,你可以到潢川利民科技一對一根據你們當地的情況,專門定製生產適合你們當地情況的太陽能路燈。這樣不僅大大的提高了利用率,也節省了不少的金錢和人力。當然你如果感興趣,也可以申請潢川利民科技的代理,技術方面廠家會全程負責,你只需要跑單子就行,賺錢也非常容易。個人代理的就是潢川利民科技的產品,一年跑兩三個單子,就生活富裕。 這是我的實際操作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

⑤ 如何加強鄉村文明建設

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既要發展農村生產力,又要調整完善農村生產關系;既要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又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既要推進農村物質文明建設,又要加強農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證,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一、如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創造了有利條件

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在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一貫致力於提高農民思想文化素質和農村社會文明程度。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出發,強調要堅持不懈地抓好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引導農民轉變觀念,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培養文明衛生的生活方式。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的深入發展,圍繞中心、著眼基層、面向群眾、與時俱進,邁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的進展。

加大形勢政策宣傳教育力度,農民群眾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充滿信心。各地各部門把宣傳黨的農村方針政策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首要任務,大力宣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義、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宣傳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宣傳中央關於扶持糧食生產、直補種糧農民、減免農業稅、維護農民工權益等支農惠農政策,宣傳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等重大部署,宣傳深化農村稅費改革、糧食流通體制改革、農村金融改革、土地徵用制度改革等重大舉措。廣大農民群眾進一步增強了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堅定了加快改革發展的信心。

加大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力度,農民群眾精神面貌發生可喜變化。深入宣傳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廣泛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修訂完善鄉規民約,依託農村道德評議會、紅白喜事理事會等,組織開展道德實踐活動。抓住防治非典和禽流感的契機,開展「講文明、講科學、講衛生、樹新風」活動,引導農民群眾革除各種陋習。弘揚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廣泛開展送溫暖、獻愛心、訪貧問苦活動,幫助困難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農民群眾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的多了,開拓進取、艱苦創業的多了,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多了,積極向上、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文明新風在農村逐步興起。

加大文明村鎮創建力度,農民群眾文明素質有新的提高。把創建文明村鎮同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鞏固基層政權結合起來,同壯大集體經濟實力、為廣大農民服務結合起來,以戶為抓手、以村為基礎、以鄉鎮為龍頭,不斷深化拓展創建活動。文明農戶創建活動形式多樣,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等,吸引了農民群眾積極參與。文明村創建活動豐富多彩,文明示範村、小康文明村等新載體不斷涌現。從具體事情抓起,從解決實際問題入手,有效推動了村容鎮貌的建設,提升了農村社會文明程度。

加大農村文化建設力度,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明顯改善。農村文化建設投入出現了由少到多、由臨時申請到列入專項預算、由政府財政投入到社會各方面共同投入的新局面。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網路初步形成,農村文化活動廣泛開展,舉辦農民藝術節、鄉村青年文化節,活躍農民群眾文化生活。農村文化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廣大文藝院團轉換經營觀念,積極開拓農村文化市場。農民群眾參與文化建設的熱情逐步高漲,農民投資自辦文化在許多地方悄然興起。

總的看,幾年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在改進中加強,在創新中發展,在服務「三農」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要看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取得的成績還是初步的。由於各地物質條件、生態環境、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差異很大,東西南北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特點各異,發展還很不平衡。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有的領導不夠重視,有的認識不夠全面,有的目標不夠明確,有的措施不夠有力,有的方法不夠科學,制約了一些地方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迫切要求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黨領導億萬農民群眾建設美好家園、創造幸福生活的偉大實踐,是協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的系統工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農村;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重點在農村,難點同樣在農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重大歷史任務的提出,既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注入新的動力,也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農村發展明顯滯後於城市,既表現在經濟發展水平上,表現在交通、通訊、自來水、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上,也表現在文化、教育、科技、衛生、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發展上。統籌城鄉發展,既要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又要統籌城鄉社會發展;既要統籌城鄉物質文明建設,又要統籌城鄉精神文明建設。在新形勢下,如何貫徹統籌城鄉發展要求,建立以工補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鄉關系,不斷提高農村文明程度,讓占人口大多數的農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共享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面臨的重要課題。

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持續較快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是新農村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三農」工作的永恆主題。現在,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仍然處在艱難的爬坡階段,制約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尚未消除,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長效機制尚未形成。發展農村經濟需要多方面的條件,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是一個重要的支撐。應當看到,農村經濟建設所需的新觀念、新風尚要依靠精神文明建設來傳播,所需的人文精神、創業精神要依靠精神文明建設來培育,所需的輿論氛圍、社會環境要依靠精神文明建設來營造。在新形勢下,如何緊緊圍繞發展農村經濟這個中心,不斷為農村經濟建設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條件,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面臨的重要課題。

培養社會主義新型農民,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需要培養造就千千萬萬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這是把農村巨大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的重要途徑,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所在。當前,我國農民文化水平較為低下,職業技能較為缺乏,與市場經濟、科學技術和社會文明迅速發展的要求很不適應,整體素質亟待提高。沒有新農民,就沒有新農村;沒有農民素質的現代化,就不可能有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在新形勢下,如何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加快農民知識化進程,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水平,培養造就具有較高素養、較高技能的新型農民,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面臨的重要課題。

服務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隨著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物質生活改善,農民群眾求知、求樂、求美,追求科學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願望更加強烈。但農村文化建設與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還不適應,農村文化生活的落後面貌尚未根本改變。農村文化事業經費投入明顯不足,鄉鎮文化站設施陳舊落後,反映農村題材的圖書、文藝作品、影視作品等明顯不夠,農民群眾看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難的狀況還沒有得到完全改變。在新形勢下,如何不斷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產品,豐富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多方面、多層次、多樣性精神文化需求,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面臨的重要課題。

構建農村和諧社會,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當前,農村經濟社會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民群眾思想文化多元、多變、多樣的特點日益明顯。在馬一些農村地區非社會主義思想意識、價值觀念有所滋長,腐朽落後文化有所抬頭,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出現了不少值得注意的突出問題。有的農村道德失范、誠信缺失,欺騙欺詐等現象屢禁不止,是非、善惡、美醜界限混淆。有的農村封建迷信活動泛濫,黃賭毒等丑惡現象沉渣泛起。有的農村幹部作風粗暴、方法簡單,損害群眾利益情況時有發生。解決影響農村社會和諧的這些矛盾和問題,既要靠政策,靠發展,也離不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在新形勢下,如何更好地統一思想、凝聚人心,理順情緒、化解矛盾,使農民群眾安定有序、和睦相處,促進農村的穩定和諧,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面臨的重要課題。

三、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扎實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各項工作

加強改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緊緊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著力提高農民素質、培養新型農民,著力增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滿足農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著力提升農村文明程度、促進農村社會和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牢共同思想基礎,營造和諧輿論環境,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培育文明道德風尚,創造良好文化條件。

大力宣傳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進一步調動廣大農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積極性。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凝聚了人民意志,反映了時代要求,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首先要把用科學發展觀武裝和教育農村幹部群眾,作為極為重要的政治任務抓緊抓好。要把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同學習貫徹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結合起來,廣泛深入宣傳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宣傳「十一五」規劃的奮斗目標和重要部署,宣傳中央關於「三農」工作的重大決策和重要舉措,宣傳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和進展情況,宣傳全社會關心支持新農村建設的巨大熱情和實際行動。把科學發展觀對「三農」工作的基本要求講到位,把中央的方針政策講清楚,把黨委和政府對農民群眾的利益安排講明白,引導農民群眾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同心同德、步調一致地投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努力推進農村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民群眾綜合素質。思想道德建設集中體現著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性質和方向,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內容和中心環節。要堅持從農村和農民實際出發,堅持不懈進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教育,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進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引導農民群眾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引導農民群眾發揚中華民族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發揚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增強發展意識、效率意識、競爭意識,使村村謀發展、家家忙致富、人人思創業蔚然成風。深入開展民主法制教育,幫助農民群眾增強法制觀念,提高法律素質。推動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以誠實守信為重點,積極倡導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促進農村形成團結互助、扶貧濟困、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良好風尚。

切實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進一步增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事關提高廣大農民生活質量和綜合素質,事關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要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堅持以政府為主導,適應國家建設資金更多地投入農村這一重大轉變,切實加大對農村公共文化事業的投入,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大力推進廣播電視進村入戶,加快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進度,加強鄉村文化設施建設,加快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加大文化資源向農村的傾斜,對重要的公共文化資源進行合理調整,增加為農村服務的資源總量,逐步改變城鄉文化資源嚴重失衡的狀況。

積極發展農村群眾文化,進一步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農村群眾文化活動普及性強,參與面廣,是滿足農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要培育內容積極健康、形式多姿多彩、風格清新質朴,具有濃厚鄉土氣息的農村群眾文化。按照業余自願、形式多樣、健康有益的要求,利用節日和集市,開展花會燈會、文藝演出、體育健身、讀書徵文等文體活動,發掘民族民間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按照政府支持、培育主體、市場運作、增強活力的思路,鼓勵各種形式的農民自辦文化,培養一批文化中心扶持一批民間職業劇團、農村業余劇團,支持他們紮根民間、深入農村、服務農民,傳承民間藝術,傳播有益文化。要繼續深入開展「三下鄉等活動,鼓勵專業文藝機構、表演團體等積極組織各種小分隊下鄉演出,把多姿多彩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送到農村,把歡樂送給農民群眾。

廣泛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進一步提升農村社會文明程度。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農民群眾移風易俗、改造社會、建設美好生活的偉大創造。要廣泛開展以講文明、講科學、講衛生、樹新風為主要內容的「三講一樹」活動,開展創建各種形式的文明戶、文明村、文明企業、文明市場、文明城鎮活動,開展創建和諧家庭、和諧村組、和諧村鎮活動,鞏固發展多層次多樣化的農村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格局。適應農民群眾對保護生態環境、提高生活質量的新要求,倡導生態意識、環保意識、可持續發展意識,引導和幫助農民群眾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要大力普及農業科技知識和適用技術,提高農民科學素養和勞動技能,引導他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依靠科技增收致富。要深入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引導農民群眾樹立文明意識、健康意識、衛生意識、節儉意識,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進農村形成健康文明新風尚。

從近年來的工作實踐看,抓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必須探索新思路,培育新農民,樹立新風尚,發展新文化。就工作措施和方法來說,有以下幾點體會:

——領導重視是搞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保證。抓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關鍵在於領導。領導重視不重視,擺沒擺上位置,有沒有興趣,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著十分直接的影響。只有黨政主要領導同志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擺上突出位置,納入總體規劃,真抓實干,經常研究思考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有關問題,出思路、想辦法、提要求,才能為開展工作提供有力保證,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任務落到實處。

——政策支持是搞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從根本上說,主要得益於以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行和完善。農村經濟發展需要政策支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同樣需要政策支持。只有適應農村發展需要,從經費投入、設施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制定完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具體政策和配套措施,才能使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獲得更好的發展條件,具有強大的發展動力。

——制度建設是搞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就容易產生長官意志,導致工作隨意性大,出現「前任政績、後任包袱」等現象。只有把制度建設作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加大建章立制力度,必要時輔之以立法手段,用好的制度和機制來管人管事,才能保證工作的連續性穩定性長期性,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走向科學化規范化軌道。

——圍繞中心是搞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原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是辯證統一的。物質文明建設搞不好,精神文明建設就會失去前進基礎;反之,精神文明建設搞不上去,物質文明建設也會受破壞、走彎路。只有緊緊圍繞農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把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做到發展農村經濟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更好地服從服務於農村經濟建設,才能受到農民群眾的歡迎,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多辦實事是搞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在人的頭腦里搞建設,要堅持把無形變有形,從具體事情抓起,從一件一件的實事抓起。只有堅持服務群眾與引導群眾相結合,在幫助農民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實際問題的同時,把新的思想、新的觀念、新的風尚送到農村,力戒形式主義,不做表面文章,才能調動和激發農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積極性。

——社會參與是搞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條件。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僅靠農村農民自身不夠,僅靠職能部門也不行,需要城市與農村共同努力,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廣泛參與。這是落實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方針的客觀要求。只有黨政群齊抓共管、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積極參與,把各方面力量調動起來,增強服務農民群眾的光榮感、使命感,才能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動局面。

——典型示範是搞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方法。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好經驗好作法,對推動工作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雖然各地經濟基礎有強有弱,自然條件有優有劣,情況千差萬別,但都有許多從實際出發、生動鮮活、各具特色的典型經驗。只有善於挖掘發現典型、培養愛護典型,充分發揮他們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的示範帶動作用,讓各地農村都有典型經驗可學,都有身邊榜樣可追,才能以點帶面,實現工作整體推進。

——依靠群眾是搞好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遵循。農民群眾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主體。他們當中蘊藏的巨大熱情和創造活力,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動力之源。農民群眾自覺參與意識普遍增強之日,就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見到成效之時。只有充分相信農民群眾,尊重農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鼓勵他們大膽實踐、大膽探索、大膽創造,才能使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具有堅實的群眾基礎,永葆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⑥ 如何搞好鄉村文化建設

新農村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內在要求,積極推進新農村文化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數遲裂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證。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新農村建設需要新型的農民,農民的主動性、創造性是新農村建設的內因,新農村建設的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那麼,如何促進新農村文化的建設呢? (一)廢除城鄉文化交流的制度性障礙,統籌城鄉文化發展,加強城鄉文化交流與融合。 一方面,要加強城鄉文化交流,加快現代工業文明與傳統農村文化的融合。人口流動可以促使城鄉文明的碰撞與交流,這有利於沖擊農村傳統的生活方式,改變農民的精神生活、價值觀念,進而引發生產方式的巨大變革。而這種交流與碰撞得發生關鍵是需要政府打破限制城鄉文化交流、人口有效流動的各種制度性障礙,構建城鄉文化交流的機制和平台。另一方面,要根據城鄉不同的文化需要,正確處理農村傳統文化與城市現代文化的矛盾,採取不同的文化推廣形式和推廣運行機制來統籌城鄉文化發展。在農村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結合與碰撞中,把推廣現代文明與發展農村特色文化有機結合起來,進行創造性地改造。 (二)強化政府文化職能,充分發揮政府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增加對農村文化產品的供給。旦山 各級政府應從城鄉和諧發展的戰略高度重視新農村文化建設,進一步強化政府的文化職能:政府作為文化產品的供給者,應加大對農村文化建設的財力投入和轉移支付,用於文化建設的財政資金增量應向農村地區傾薯閉斜;改變過去重經濟、輕文化的政府職能,強化農村文化產品投入;建立和完善政府農村文化建設監督制度,糾正農村腐朽陳舊落後的文化,傳播積極向上的新農村文化,為新文化的傳播培育良好的氛圍和環境。 (三)大力發展和推廣農業科技教育,向農村傳播新知識、新思想、新技術,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綜合素質。 農村文化不發達最主要體現在農民無法掌握與現代社會需要相適應的思想觀念、知識文化和能力技能,從而導致生存、生活、社會適應能力跟不上社會發展和對社會發展的不適應。作為政府除了向農村地區教育投入傾斜外,為了緩解政府財政壓力,還可以引導民間資本、非營利組織在農村發展教育事業,加大對農村基礎教育得投入,積極發展農村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做好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切實提高農村勞動力的人力資本水平。

⑦ 鄉村文化建設包括哪些方面

鄉村文化建設方麵包括:抓好鄉村教育,挖掘農村文化的精華,物質文化的收集,傳統手工藝的傳承。
1、抓好鄉村教育
孩子才是祖國的未來,這一點同樣也可適用於農村發展裡面。農村教育問題一直是頭等問題,留守兒童基數龐大,學生教育問題多,農村師資力量薄弱,農村家長對教育的態度淡漠等等一系列問題也使得鄉村教育陷入惡性循環,因此,要想把農村文化建設好,鄉村教育復興就勢在必行。
2、挖掘農村文化的精華
在世世代代積累的農村文化裡面,有很多精華的東西,當然也存在一些明顯的需要摒棄的東西,那麼在建設農村文化的過程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顯得尤為重要。現在很多地方在進行「鄉賢達人」的培養和推廣,就是一個很好地文化建設宣傳紐帶,可以在政策和群眾之間起到較好的緩沖,慢慢滲入到每一位農村群眾當中。
3、物質文化的收集
在各大城市,都有博物館、收藏館、展覽館的存在,其實這是一種很有效而隱形的文化培養手段,這一點在農村卻十分缺乏。農村的各種「特色文物」卻不少,平時普通而不曾注意的一些物件,在集中展覽,通過故事宣傳之後,就會被賦予讓人共情的不凡意義。那種親切感和文化認同感就會自然而然地撲面而來,所以,這些地域特色的「文物」收集對於農村文化建設是十分必要的。
4、傳統手工藝的傳承
農村是傳統手工藝的發源地,但是讓人痛心的是,隨著年輕人的「走出去」,越來越多的傳統手工藝正在面臨失傳的危機。能做的就是在給到一定經濟支持的基礎上,去做好文化傳承這么個事,讓這些老祖先留下來的東西更具價值。

⑧ 如何加強社區及鄉村文化建設

(一)社區文化體系。

鄉村社會學家楊懋春指出,鄉村社區是以家庭為單位,以村為中堅,以集鎮為范圍的開放空間。鄉村社區能夠代表一個地理范圍內的文化特徵(包括傳統、風尚、特色等),也能夠體現鄉村的群體合作,而群體合作是文化精神的重要表現。鄉村社區文化建設的發展離不開整個社區的參與。鄉村旅遊的社區參與是指在開展鄉村旅遊的地區,社區群眾全面而有效地參與到旅遊開發中來,不僅參與旅遊決策和規劃,還參與旅遊地環境保護、旅遊地社會文化維護等多個方面。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是通過恢復或重建鄉村歷史文化遺跡和鄉村文化傳統突出歷史特色和文化特色,通過生活環境和村容村貌改善、展現鄉村特色,通過塑造社區居民的整體形象和舉辦社區文化活動形成社區核心價值體系,並最終發揮社區文化的凝聚作用。

(二)庭院文化體系。

鄉村文化庭院,是在鄉村旅遊開發過程中根據鄉鎮自然村莊的布局結構選擇的、能夠代表鄉村典型文化的農戶及其庭院,目的在於通過其示範輻射作用帶動整個村莊的文化建設。這既有利於對具有特殊價值的特定區域進行動態性保護,又能夠逐步建立科學有效的民族民間文化傳承機制。庭院文化建設要求充分挖掘鄉村價值觀、特色產業及生產生活民俗等,並結合旅遊文化氛圍營造,在賡續、保護鄉村傳統的同時加快鄉村旅遊發展,主要模式有主題院落、寄宿農庄和家庭旅館等的建設。

(三)特色個體文化體系。

鄉村特色個體,即存在於廣大農村之中並擁有特色、特殊專長的文化個體(人),通過突出個體的獨特性,可以有效傳承特有文化(包括特有手工藝、特有專長等),加強對農村優秀民族民間文化資源的系統發掘、整理和保護,豐富旅遊活動內容、增強旅遊吸引力。農民是鄉村文化的真正代言人,當地村民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見證者,因此要制定優惠政策,提高民間藝人的積極性,強化民間藝人的穩定性,實現民間藝術的豐富性,並通過鄉村旅遊的發展拓寬傳播渠道,最終完善鄉村文化體系的建設。

⑨ 鄉村文化振興怎麼做

1、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才,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

2、加強鄉村公共文化軟體設施建設,促進鄉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各級政府應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強鄉村寬頻通信網、移動互聯網、數字電視網建設,推進鄉村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智能化,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鄉村文化基礎設施體系。

3、培育鄉村特色文化產業,傳承發展農村優秀傳統文化。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農村地區應依附本地的資源稟賦,深入挖掘本地特色傳統文化符號,盤活地方特色傳統文化資源,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傳統文化產業品牌。

(9)農村如何保護鄉村文化擴展閱讀:

鄉村文化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豐富農村居民的精神生活。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不斷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脫貧攻堅成果舉世矚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同時,農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與城市居民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這是我國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表現。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就是要補短板、強弱項。為此,我們亟須加快鄉村文化建設,補齊鄉村文化發展短板,這是滿足農村居民文化需要、增強農村居民精神力量的客觀需要。

閱讀全文

與農村如何保護鄉村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4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1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8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