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海南本土文化是什麼
1、流放文化
海南開發很早,早在公元前214秦始皇便在海南設郡,然而,由於秦代統治時間短暫,海南島並沒有完全進入秦的控制之下。直到漢代時海南才正式納入中國的版圖。據史料記載,自漢代在海南設郡之後,曾向該地流徙過罪人,但這些人姓氏均已無考。可以考知姓氏的第一人是隋代的楊綸,從此之後海南島成為著名的流放之地,開始有大量罪人流入。
2、本地民族文化
宋代以來,海南人才輩出,其代表人物有宋代的畫家、書法家、詩人白玉蟾;元代的紡織革新家黃道婆;明代名醫、經濟思想家丘浚,著名清官海端;清代探花布政使張岳崧;著名的辛亥革命活動家林文英,偉大的愛國主義和共產主義者宋慶齡。在現代史上海南出了一百多位將軍,著名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張雲逸、上將周仕第、中將莊田等;海南革命領導人楊善集、王文明、馮白駒和黎族領袖王國興等。
3、黎族文化
海南的黎族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世界絕無僅有,其文化魅力無與倫比。但它又深藏於五指山腹地,世人知之甚少。它披著神秘的面紗,若隱若現,偶露崢嶸,世人為之驚嘆叫絕。黎族人民能歌善舞,其音樂讓人聽了心曠神怡,歌聲聽了能讓人陶醉,舞蹈更是豪放激揚。
4、苗族文化
海南苗族文化也有其鮮明特色,底蘊深厚。苗族婦女也善於紡織、挑花、染綉、制陶、雕刻、編織。苗族織錦花紋如青山紋、松樹紋、歡樂紋等圖案工藝精巧,莊重美觀。其工藝珍品有婚禮裝、首飾、腰帶、頭巾、花邊等。苗族民歌內容豐富多彩,藝術價值很高。
Ⅱ 海南有什麼特色!!
景點特色包括蜈支洲島,天涯海角,亞龍灣熱帶森林,南山寺,呀諾達。飲食特色包括抱羅粉,清涼補,各類海鮮等。
Ⅲ 海南有什麼文化資源
海南省的居民,分屬於漢、黎、苗、回、藏、彝、壯、滿、侗、瑤、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鮮、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錫伯、門巴、納西、仫佬、哈薩克、鄂倫春等30多個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漢等族。千百年來,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更加豐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與苗族的生活習俗。 據歷史記載,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 早在遠古時代,黎族同胞就在這塊土地上刀耕火種,民族風情質朴、敦厚,長久以來就以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絢麗的織錦工藝著稱於世。黎族同胞主要聚居在五指山區地勢較平的山麓或臨河的盆地,村寨大小不等,錯落有致。低矮的茅草房掩映在嚴嚴實實的椰子樹與檳椰樹間,樹的空隙間用竹籬笆圍成小塊菜地,各色蔬菜嬌嫩欲滴。清澈的小溪淙淙流過房前,讓人有「走進山間別墅」的感覺。檳椰是黎胞走親訪友的貴重禮物,以數目多少表示情意厚薄。
海南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極富特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海岸帶景觀:在海南長達1528公里的海岸線上,沙岸約佔50~60%,沙灘寬數百米至數千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為5度,緩緩延伸;多數地方風平浪靜,海水清澈,沙白如絮,清潔柔軟;岸邊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海水溫度一般為 18~30℃,陽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多數時間可進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風浴。當今國際旅遊者喜愛的陽光、海水、沙灘、綠色、空氣這5個要素,海南環島沿岸均兼而有之。
2、山嶽、熱帶原始森林:海南島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81座,綿延起伏,山形奇特,氣勢雄偉。頗負盛名有的山頂部成鋸齒狀、形如五指的五指山,氣勢磅礴的鸚歌嶺,海南的山嶽最具有特色的是密布著熱帶原始森林, 最著名的有樂東縣尖峰嶺、昌江縣霸王嶺、陵水縣吊羅山和瓊中縣五指山等4個熱帶原始森林區,其中以尖峰嶺最為典型。
3、珍禽異獸:為了保護物種,海南已建立若干個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和馴養場,其中有昌江縣霸王嶺黑冠長臂猿保護區、東方縣大田坡鹿保護區、萬寧市大洲島(金絲燕)保護區、陵水縣南灣半島獼猴保護區等。
4、大河、瀑布、水庫風光: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等河流,灘潭相間,蜿蜒有致,河水清澈,是旅遊觀景的好地方,尤以聞名全國的"萬泉河風光"最佳。大山深處的小河或山間小溪,洄於深山密林之中。
5、火山、溶洞、溫泉:歷史上的火山噴發,在海南島留下了許多死火山口。最為典型的一座是位於瓊山市石山海拔200多米的雙嶺,嶺上有2個火山口,中間連著一下凹的山脊,形似馬鞍,又名馬鞍嶺。該嶺附近的雷虎嶺火山口,羅京盤火山口也保存得十分完整而奇妙。千姿百態的喀斯特溶洞也有不少,著名的有三亞市的落筆洞、保亭縣的千龍洞、昌江縣的皇帝洞等。島上溫泉分布廣泛,多數溫泉礦化度低、溫度高、水量大、水質佳, 大多屬於治療性溫泉,且溫泉所在區域景色宜人。
6、沙灘、潛水、海鮮是三亞旅遊度假的三大永恆主題。地處中國海南島最南端的三亞,四季如夏,鮮花盛開,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蜈支洲島享有「中國第一潛水基地」美譽,有中國保護最完好的生態珊瑚礁
Ⅳ 海南最具特色的是哪個民族的文化和生活習俗
黎族是海南土著民族,苗族也是海南的大族.
民族風俗
海南省的居民,分屬於漢、黎、苗、回、藏、彝、壯、滿、侗、瑤、白、泰、佤、畲、水、京、土、蒙古、布依、朝鮮、土家、哈尼、僳僳、高山、錫伯、門巴、納西、仫佬、哈薩克、鄂倫春等30多個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漢等族。千百年來,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更加豐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與苗族的生活習俗。 據歷史記載,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 早在遠古時代,黎族同胞就在這塊土地上刀耕火種,民族風情質朴、敦厚,長久以來就以獨特的民族文化和絢麗的織錦工藝著稱於世。黎族同胞主要聚居在五指山區地勢較平的山麓或臨河的盆地,村寨大小不等,錯落有致。低矮的茅草房掩映在嚴嚴實實的椰子樹與檳椰樹間,樹的空隙間用竹籬笆圍成小塊菜地,各色蔬菜嬌嫩欲滴。清澈的小溪淙淙流過房前,讓人有「走進山間別墅」的感覺。檳椰是黎胞走親訪友的貴重禮物,以數目多少表示情意厚薄。
特色活動
海南民俗節慶活動:
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漢、黎、苗、回、彝、侗、瑤等30多個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漢等族。千百年來,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豐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的生活習俗。
黎族是海南的土著民族,他們世代聚居在海南島中部五指山區及西南部,現有人口130餘萬。黎族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黎語支,文化特徵與我國南方的壯族和布依族有著密切的淵源。黎族又分杞、孝、潤、賽和美孚五個支族。
黎族村落多位於山谷坡地或山間盆地之中,村寨周圍長有茂密的樹木或刺竹。黎族傳統住宅以茅舍為屋,稱為「船形茅草屋」,傳說黎族的祖先是乘船渡海而來的,所以住船形屋被作為傳統保留了下來。黎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喜慶佳節,黎族男女要相互對歌或載歌載舞通宵達旦。每年農歷「三月三」是黎族的傳統節日,黎族人民都要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
黎族人很早就掌握了紡織技術。元代女紡織家黃道婆就是從黎族人那裡學到了先進的棉紡技術。黎族人織的黎錦一般以黑、棕為基本色調,青、紅、白、藍、黃等色相間,花紋圖案有人物、動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等。黎族的傳統服飾為男子纏紅色或黑色頭巾,上衣開襟,布巾縛腰;婦女的服飾各支系不同,但筒裙是她們共同的服飾。
海南島有豐富的民間文化,衍生了許多獨特的民間節慶活動。
每逢農歷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瓊山市將舉行一年一度風情獨具的換花節。每年農歷二月初九至十九,瓊山市新坡鎮和全省不少地方,舉行一次為期四天的「軍坡節」。這是紀念冼夫人而舉行的民間奉祀活動。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愛情和幸福的傳統佳節。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歡度「三月三」的習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農歷「三月三」期間)均舉行海南國際椰子節,它是融旅遊、文化、民俗、體育、經貿於一體的大型旅遊文化節慶活動。 每年中秋為儋州民間歌節。歌節的主要活動內容是儋州山歌、調聲對歌比賽和「賞月」等項目。每年十一月下旬舉辦的「海南歡樂節」。
Ⅳ 海南的文化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有怎樣的特色
海南開發很早。秦始皇在公元前214年便在海南設郡,從此中原文化便開始在海南島紮根,與海南本地民族文化互相滋潤融匯,這是海南文化的主流。所以,海南的特色文化源遠流長。
海南的文化較有特色的有:中原文化、本地民族文化、流放文化、移民文化等。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海南這塊熱土,曾經活躍過一大批流放名人,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如吳賢秀、韋執誼、蘇東坡等。另外,還有黃道婆等,也將瓊州文化向各地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