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時代如何堅定文化自信
我們為什麼要增強文化自信?至少有以下五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在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交鋒中不能妄自菲薄,不能丟失自我。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經濟貿易的國際化必然伴隨著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和交鋒。面對西方發達國家思想文化的強勢進入,我們不能因為眼花繚亂而茫然,不能自卑、不能失憶。要正確進行國際比較,要有中國立場、要有民族情結、要有自我意識、要有文化定力。二是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必然會促使人們思考其中的文化原因。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為世界所矚目。分析其原由,用當代西方正統學術理論無法作出解釋。於是乎,西方的一些有識之士開始關注並研究中國模式,無論他們是否願意承認,但至少他們中間有人認為,中國奇跡背後應該有不同於西方的中國原因。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人更應該洞悉國家崛起中的文化力量,在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同時,增強文化自信。三是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需要文化自信凝聚偉大力量。我們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就,要在新的起點上繼續前進,還面臨許多新的困難和挑戰,要戰勝這些困難與挑戰,當然需要物質條件,但更需要精神力量。需要理想信念指引,需要民族凝聚力,需要向上向善的社會力量,需要鬥志和勇氣,需要情感與才智。四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標志是文化繁榮興盛。文化繁榮興盛,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標志。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久彌新,是中華民族深厚的、持久的力量。自古以來,中華文化為人類文明作出過重要貢獻。到了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人們由此而一度對自己的文化表示懷疑。最終,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創造了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奇跡,由此也使中華文化再現勃勃生機。我們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接續奮斗,要持續推動中華文化的繁榮興盛。五是用文化自信促進文化自覺,用文化自覺推動文化自強。強調文化自信的目的,決不是止步不前的孤芳自賞,而是喚起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的動力。文化重在建設。文化自信要體現在推動文化建設的自覺上,體現在文化自強的實踐中。
B. 如何堅定文化自信
首先,要理解什麼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先進性的自信。堅持文化自信就是我們要尊重、相信和堅持我們的文化。
2
/4然後,主動去了解熱愛繼承我們好的文化。我們身為青年學生,應當全面認識中國的傳統文化,將能適應於現在社會的文化理解並運用,讓傳統文化與當代社會互相交融交匯。
3
/4再者,正確看待文化。傳統文化雖然優秀,但其中也不乏一些糟粕。我們應當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此外,面對外來優秀文化,我們應當合理吸收利用,將其融入到傳統文化中,切記,不可盲目排斥外來文化。
4
/4最後,青年學生是當代文化建設的主力軍,我們應當嘗試將自身知識與文化傳承結合起來,推陳出新,滿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們要相信我們的文化,要自信但不能自負。
C. 如何堅定文化自信
堅定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
1、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要把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作為一項極為重要的戰略任務,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要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培育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營造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道德基礎。
2、推進文化創新,大力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內在要求。要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不斷推出文藝精品力作。要全面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大文化產品與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為人民提供豐富精神食糧。要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標准化建設。要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培育新型文化業態。要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
3、堅持「雙創」方針,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要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斷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表現形式,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要堅持取長補短、兼收並蓄,以交流互鑒、開放包容的胸懷,鑄就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4、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黨的十九大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加強意識形態工作,首先是各級黨委(黨組)的責任。要加強對黨委(黨組)意識形態責任制考核,推動各級黨委(黨組)切實擔負起本地區本部門意識形態工作主體責任,勇於擔當、敢抓敢管,勇於發聲、敢於亮劍,旗幟鮮明反對錯誤觀點,不斷弘揚正能量。
5、堅持正確方向導向。要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原則,旗幟鮮明地堅持政治家辦報、辦刊、辦台,明確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意識形態屬性,確保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要進一步加強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和管理,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D. 為什麼要堅定文化自信,如何堅定文化自信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定文化自信」。這是著眼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出來的,體現了我們黨高度的文化自覺,彰顯了我們黨鮮明的文化立場。
黨的十九大報告深刻闡述了文化和文化建設的重要地位作用,深刻闡明了以什麼樣的態度和立場對待文化、用什麼樣的思路和舉措發展文化、朝著什麼樣的方向和目標推進文化建設等重大問題,為我們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提供了根本遵循。
(4)如何在堅定文化自信中實現文化自強擴展閱讀
第一,堅定文化自信,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和充足的底氣。
第二,堅定文化自信,其意義就在於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
第三,堅定文化自信,歸根到底是為了實現文化自強。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E. 國家如何堅定文化自信
堅定文化自信必須要提高文化軟實力。
踐行文化自信,讓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要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
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對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機制,創新人文交流方式,綜合運用大眾傳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等多種方式展示中華文化魅力。
(5)如何在堅定文化自信中實現文化自強擴展閱讀: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以文化方面的制度建設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能只掛在口頭上,而要落實到行動上。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制度,健全人民文化權益保障制度,完善堅持正確導向的輿論引導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文化創作生產體制機制。
F. 如何堅定文化自信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定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要把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作為一項極為重要的戰略任務,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這是著眼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出來的,體現了我們黨高度的文化自覺,彰顯了我們黨鮮明的文化立場。
在這個新社會和新國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經濟,而且有新文化。這就是說,我們不但要把一個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的中國,變為一個政治上自由和經濟上繁榮的中國,而且要把一個被舊文化統治因而愚昧落後的中國,變為一個被新文化統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
注意事項:
第一,堅定文化自信,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和充足的底氣。
第二,堅定文化自信,其意義就在於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
G. 如何堅定文化自信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實現
准確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發展脈絡和基本走向,能夠為我們堅定文化自信提供實踐遵循和路徑所依。
一是要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根基。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兩千多年前,諸子百家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者愛人、與人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強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中華文明之所以歷經數千年而長盛不衰,其奧秘就在於中華傳統文化既堅守本根又不斷與時俱進的獨特品質。因此,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而這些亘古及今始終綿延的文化傳統和文脈根本也是我們的精神命脈。
二是要傳承弘揚紅色革命文化。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無論是「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敢於勝利」的井岡山精神,「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還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延安精神,抑或是「敢於斗爭、敢於勝利,依靠群眾、團結統一,戒驕戒躁、艱苦奮斗」的西柏坡精神,究其實質而言,都是中華文明在特定歷史時空下的具體展現,都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不同時期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紅色革命精神,不僅是5000年中華文明發展脈絡上獨具時代意義的一環,還是我們不斷增強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實依託。
三是要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無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是紅色革命文化,都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時代價值。今天我們所提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對這些寶貴精神財富的傳承發展和創新升華,是中華優秀文化在當代中國的深度拓展和集中展現,也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理論表達和意義建構。由此可見,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首先應認識到核心價值觀是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是增強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也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最深層次要素。一般而言,一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從根本上取決於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其次,正是從這一意義出發,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關鍵在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要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又要從紅色革命文化中獲得智慧滋養和精神砥礪。
吸吮著中華民族長期奮斗積累的豐富文化養分,使我們繼續前進的征途具有無比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偉力。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應該有這樣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H. 如何做到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
雲杉先生這篇文章提出的問題,無疑值得警醒。縱觀整個社會,漠視文化、破壞文化、割裂文化的事情已經屢見不鮮甚至所向披靡,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丟了很多,而新的文化又沒有建立起來。如此下去,還有什麼文化繁榮發展和文化軟實力可言呢?
現在提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也說明我們在對待文化的問題上,還顯得不自覺、不自信、不自強。
先說文化自覺。現在,很多人對文化的認識是膚淺的、片面的、浮躁的。尤其是不少當官的眼裡,只有GDP,只有房地產,只有政績,只有財政收入,文化是「靠邊站」的。哪裡還談得上自覺把文化提到重要位置,自覺擔當文化發展的使命!改革開放這么多年了,我們有引以自豪的文化產品,有值得敬重的文化大師,有在國際上叫得響的文化品牌嗎?文學,影視,音樂,舞蹈,出版,動漫,諸多領域,似乎都沒有。倒是「拆得一塌糊塗、建得千城一面」的「壯舉」,今天毀「名勝古跡」、明天拆「千年糧倉」的大膽行動,一再發生。2009年底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結果顯示,全國有超過3萬處登記在冊的文物消失,其中大部分為類似宋元糧倉和釋迦寺這樣的不可移動文物,「崽買爺田不心疼啊!」。一些表面上熱熱鬧鬧、轟轟烈烈的文化活動,就像浮在水上的浮萍,一撈就沒了。比如娛樂選秀節目,雖然熱鬧一時,但虛火的成分多,文化的含量少。什麼諸葛亮、武松、曹雪芹、西門慶等名人故里之爭,更顯對文化認知的淺薄,太過功利,這肯定談不上文化自覺。且鄙俗化的潮流,不顧後果的粗製濫造,甚至充滿謬誤、以假亂真的偽文化,正在蔓延,使中華文化變得粗淺、輕薄、空洞、可笑、庸俗,甚至徒有虛名。特別在農村,人們看電視、看電影、看報紙、看書還比較困難,又如何培育起文化發展的土壤呢?如此現狀,文化的覺醒、使命和擔當從何談起?
再說文化自信。積貧積弱了上百年的中國人,對自己的東西已經缺乏信心了,培育文化自信刻不容緩。老祖宗幾千年留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要麼嗤之以鼻,要麼棄之不用,要麼束之高閣。一個民族,不尊重自己的文化,是可悲的。而國際上,反而出現「中華文化熱」、「孔子熱」、「漢語熱」,很多人都在探討中華傳統文化中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的時代價值。對一些原本陌生的洋文化、洋節日,國人倒是頂禮膜拜,沉緬於西人的聖誕節和好萊塢大片中不能自拔。西方的節日,比如聖誕節、感恩節、情人節等,多半是宗教節日。俺就納悶了,聖誕節、情人節這類的西方宗教節日為什麼這么受到青少年的熱捧?雖然他們並不一定知道Xmas也是聖誕的意思,並不一定聽說那個叫瓦倫丁的修道士。西方的影視,如好萊塢的大片、東洋的動畫片之類,有些也沒什麼太多的文化含量。那個製作粗糙、情節簡單的奧特曼,情節雷同,趣味性不強,卻深深地抓住了兒童的眼球。西方的游戲,尤其是網路游戲,在國內市場上一直佔有很大的份額,很容易讓游戲玩家在游戲的同時接受並認同其中的價值觀。還有迪斯尼等文化項目在中國落戶,表面上看是好事,既有名,又賺錢,還熱鬧,實則我們在文化上輸了一招。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的一熱一冷,正好反映出我們在文化上的不自信。本土的東西弘揚不起來、傳承不下去,洋的東西自然就乘虛而來。必須銘記的是,中華文化五千多年,盡管有糟粕,但很精華也是無容置疑的。我們要吸收外來文化,但不是照單全收,不分青紅皂白,忘了本,丟了根。近期中國青年報就人們還講不講傳統生活禮儀規矩進行了調查,對象大多是年輕人,結果顯示,僅16.1%的人在生活中還遵循傳統禮儀。如此下去,中國還是中國嗎,中國文化對世界的貢獻又在哪呢?
然後說說文化自強。文化自強是文化發展的終極目標。應該說,文化自強是建立自覺和自信基礎之上的。如果連自覺和自信都沒有,文化自強不是一句空話嗎?真正強大的文化是精深的,比如唐詩宋詞、維也納的音樂、俄羅斯文學和美國電影,那是傳世經典。有了這樣一種土壤,才會有大作品和大家的出現。來看一組數據吧,就知道中國文化的自強之路還任重道遠。據統計,西方50家媒體娛樂公司占據了當今世界上95%的文化市場。美國新聞署在128個國家設立了211個新聞處和2000個宣傳活動點,在83個國家建立了圖書館。這個人口只佔世界人口總數5%的國家,卻控制著世界75%左右的廣播電視節目及其生產與製作。再加上好萊鎢、肯德基、麥當勞、牛仔褲、可口可樂等,美國文化幾乎走進了世界每一個家庭。而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 中文的信息在世界信息總量中不到4%,圖書報刊出口額是進口額的四分之一,電子出版物出口數量是進口的六分之一。還有英國的創意產業、日本的動漫產業、韓國的影視產業,也給我們帶來了一波又一波的文化沖擊。中國的文化出口呢,還不到人家的一個零頭。所以說,你光有GDP有啥用,人家照樣不信你、看扁你,還動不動就用武力和霸權來威脅你。而我們呢,聲明聲明,譴責譴責,抗議抗議,就了事。這既是經濟上的不自信,更是文化上的不自信。美國的一些華人教授曾經這樣評價中國留學生:「ABC」很好——外語很好,「XYZ」很好——數學很好、業務很好,懂得「美元、英鎊」,會打經濟算盤,但對「長城黃河」不甚了了——對祖國的地理知之甚少,「經書史記」不知道——對祖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傳統一無所知。他們說,這些人就算學了些東西,也只是個「香蕉人」——黃皮白心。文化自強,從何強起?
說了這么多,我想國人特別是各級官員對文化不自覺、不自信、不自強的根本原因,還是對文化是個什麼東西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如果把文化等同於打打鬧鬧、說說笑笑、寫寫畫畫,那就大錯特錯了。可有些人包括官員和文化從業人員,正是怎麼認為的。對文化而言,固然有狹義和廣義之分,作為國家層面,無疑是廣義的文化。
在我國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典籍、制度、禮儀,還指做記號、留痕跡等。「化」既有教化、教行的意思,又有改變、生成的含義,指事物形態或性質的改變。「文化合在一起則是一個過程,既包含主體對自然界的改造,也包含了主體自身的變化」。一般而言,古人對文化的理解,一是指典籍制度,二是指禮儀風俗,三是指文治教化。
盡管直至今天,人們對文化是什麼眾說紛紜,有的說文化是人,有的說文化是家,有的說文化是社會,有的說文化是根,有的說是文化歷史長河。但我認為,它應該是一種歷史現象,是一種社會環境,是一種精神支柱,是一種力量發展力量。文化一般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層次,而我們把文化等同於精神文化或者物質文化,把文化的內涵和外延給縮小了。文化的作用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無所不能的,只是我們平時感覺不到而已,或者說我們平時根本就沒有顧及它。看看西方哪些城市,羅馬,巴黎,維也納,衛城,就知道文化是個啥玩意了。再看看美國的百老匯、好萊塢、蘋果、谷歌,就知道文化的力量有多大了。
要做到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首先必須在全社會培育崇尚文化、敬重文化的良好氛圍,讓各界人士靜下心來思考和研究文化,繁榮和發展文化。尤其是官員,必須把文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以認知,加以繁榮,加以發展。如果總是抱著急火攻心、急功近利的思想,來談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肯定不現實。尤其是要注意用正確的文化觀來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政績觀歪了,對文化發展是一大「災難」。
依我看,所謂的發展轉型和發展方式轉變,文化就是最好的切入點和推動力。通過充分保護、傳承、利用、創新、吸收,10年,20年,30年,50年,100年,堅持下去,俺就不信有如此豐富文化底蘊和文化資源的中國,文化強不起來。
關鍵問題是,各級政府對文化要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熱愛和追捧,對文化發展有一種時不我待的責任和使命,尤其在政績考核上,特別注意考核文化、考核文化發展的效果,包括公共性的和盈利性的,包括事業和產業等各個方面。指揮棒不調整,還是沿用過去政績考核的老辦法,官員不可能有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意識的。當務之急就是要調整幹部考核的體系和機制,能不能對破壞文化的也來個「一票否決」?我看,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的同時,也要實行最嚴格的文化保護制度。
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需要拿出點實際行動來,別動不動用《皇帝新裝》的虛偽和自以為是的荒唐來糊弄百姓,讓文化始終徘徊在經濟發展的邊緣,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上也不是,下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