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的文化是不是殖民地文化
當然沒道理了,上海既不像香港,也不像澳門都被侵佔了很長時間,或多或少的收侵略國的影響,但他們都不是殖民地文化。
② 中國被哪些國家殖民過
日本、荷蘭、英國、葡萄牙。
1、日本(殖民東北)
1931年「9.18」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了整個中國東北地區,使其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1932年3月9日,在日本軍隊的攛掇下,末代皇帝溥儀,從天津秘密潛逃至東北,在長春成立了傀儡政權——偽滿洲國(日本語:まんしゅうこく)。
1932年9月15日,日本關東軍司令官兼駐滿全權大使武藤信義和偽滿洲國總理鄭孝胥在長春簽訂《日滿議定書》,日本正式承認偽滿洲國。
2、荷蘭(殖民台灣)
1624年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殖民者為建立與中國、日本貿易的據點侵入南台灣。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佔北台灣,後被荷蘭人驅逐。
荷蘭殖民者盤踞台灣38年,在今台南市修築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和普羅民遮城(今赤嵌樓)作為殖民統治的中心,為增加米、糖等農作物產量招募福建沿海和澎湖居民遷往台灣開墾。
荷蘭殖民者實行強制統治,把土地據為已有,強迫人民繳納各種租稅,掠奪台灣的米、糖,將其收購的中國生絲、糖和瓷器經台灣轉口運往各國,牟取高額利潤。
荷蘭殖民者的統治激起了台灣人民的反抗。1652年郭懷一領導了最大規模的一次武裝起義,雖最終被鎮壓,但表明荷蘭殖民統治已出現危機。九年後他們配合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了台灣。
3、英國(殖民香港)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佔香港島,事後清政府曾試圖用武力予以收復,道光皇帝為此發下多道諭旨,但清朝始終不能捍衛領土完整 。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原名稱《江寧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簽訂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給英國 。
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俗稱「新界租約」),強行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區,以及200多個大小島嶼,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
通過三個條約,英國共佔有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總面積達1092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也就是現在整個香港地區的面積。
4、葡萄牙(殖民澳門)
1553年,開始有葡萄牙人在澳門居住。雖然從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在明朝求得澳門的居住權,但明朝政府仍在此設有官府,由廣東省直接管轄。
直至1887年葡萄牙政府與清朝政府簽訂了《中葡會議草約》和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佔領澳門,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
1622年,荷蘭人攻打葡萄牙租借自明朝的澳門,被擊敗(澳門之戰)。
葡萄牙人最初限定只能居住在澳門南方,1623年,葡萄牙政府委任馬士加路也為首任澳門總督。澳門歷史上以中西文化交流馳名於世,明末清初的西學東漸在地區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曾在世界經濟的運轉中發揮重大作用。
澳門自被葡萄牙侵佔以來,葡萄牙人在澳門一直擁有特權或特殊地位,這使普遍居民大小程度的不滿。
從1849年8月29日沈志亮刺殺總督亞馬留伊始,直至1966年12月3日因文化大革命和氹仔學校事件而觸發的「一二·三」事件,均顯示了民間對於葡萄牙人在澳門的特權一直深感不滿。
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革命成功,實行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認澳門是被葡萄牙非法侵佔的,並首次提出把澳門交還中國。由於當時不具備適當的交接條件,時任總理的周恩來提出暫時維持澳門當時的狀況。
(2)中國存在哪些殖民文化擴展閱讀
西方強國壓迫、奴役和剝削落後國家,把它變成自己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一種侵略政策。其表現形式隨著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在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同時期,殖民主義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大都採取赤裸裸的暴力手段,如武裝佔領、海外移民、海盜式的掠奪、欺詐性的貿易、血腥的奴隸買賣等。
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主要通過「自由貿易」形式,把不發達國家、民族和地區變成自己的商品市場、原料產地、投資場所,以及廉價勞動力和雇傭兵的來源地。
在資本主義發展的不同時期,殖民主義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在帝國主義時期,除了採取上述各種手段外,資本輸出成為剝削這些國家、民族和地區的主要形式。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上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國家和地區形成了帝國主義殖民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獨立運動高漲,大批亞洲、非洲國家獲得獨立,摧毀了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奉行殖民主義政策的國家轉而採用間接的、比較隱蔽的、更具有欺騙性的形式,來維護和謀求殖民利益。
在政治上,一方面允許和承認殖民地、半殖民地獨立,另一方面通過培養或扶植代理人來實行控制;經濟上以提供「援助」的形式,通過附加苛刻條件的貸款、不平等貿易、組織跨國公司等手段,控制這些國家的經濟命脈,對這些國家實行掠奪。
軍事上以提供軍事「援助」的形式,在這些國家建立軍事基地、駐扎軍隊、派遣軍事顧問、幫助訓練軍隊等,實行變相的軍事佔領。為了實現其戰略目的,它們甚至策動政變、挑起內戰、扶植傀儡政權。這些被統稱為新殖民主義。
兩極世界理論將帝國主義殖民體系分為土地侵佔資本主義殖民體系、土地貢稅資本主義殖民體系和原料市場資本主義殖民體系三個階段。英國崛起到19世紀中葉是土地侵佔殖民階段,殖民體系的社會形態是類似於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時期的以侵佔土地為目的的奴隸制。
19世紀中葉到二戰結束是土地貢稅殖民階段,19世紀中葉到19世紀末期是土地貢稅殖民的第一環節,19世紀末期到二戰結束是土地貢稅殖民的第二環節,殖民體系的社會形態是類似於封建社會時期的以獲取基於一定土地上生存的人民上繳的貢稅為目的的農奴制。
二戰後到21世紀上半葉是原料市場殖民階段,二戰後到20世紀70年代是原料市場殖民階段的第一環節,20世紀70年代到21世紀上半葉是原料市場殖民階段的第二環節,殖民體系的社會形態是以獲取基於國際不平等分工的原料和市場為目的的經濟殖民形態。
殖民反映出殖民國與被殖民國家、地區的強弱反差,殖民國的移民在殖民地大多比當地居民享有優越的政治權力,有著明顯的人種歧視、民族歧視。對原居民的人格和尊嚴有著極大的傷害。
殖民地的宗教、文化、經濟和生產力在殖民的影響下一般會產生較大的提高,這也往往成為殖民者堂而皇之的借口,他們以給殖民地帶了文明,帶來了先進文化,帶了先進的工具等自居,甚至以救世主自居,以此掩蓋其侵略、掠奪、剝削、壓迫的本質,掩蓋其本身錯誤的立足點,是一種典型的強盜邏輯。
從這個意義上說,殖民地民眾是不會領情的。一旦民眾的民主意識覺醒,一旦民族意識被激化,殖民地獨立的斗爭就越來越尖銳,殖民地的格局和成果以及人生、財產也甚至被極端的做法毀滅,造成巨大的損失。中國政府在收回香港和澳門主權中則開創了殖民地平穩回歸的先河,應該成為一種國家與國家主權外交的典範。
③ 殖民地文化
殖民地文化只存在於殖民地嗎!?
YES
殖民地文化的特徵是什麼!?
屈辱的戰敗史,不平等的法律,二等公民,抗擊侵略者的暴徒,模仿侵略者的先進科學技術,以及大部分殖民地公民屬於兩面派,所以許多台灣藝人不坦然說他們是中國人,一般委婉地說他們是台灣人,他們也是不想被槍斃.
殖民地文化是一個國家用來奴役其他國家的工具嗎!?
有的是,比如叫東北人學日語,叫柏林人學德語,效果很好很成功,有的不是,純屬商業價值.
一個國家不由之主的吸納殖民地文化,就是這個國家滅亡的先兆嗎!?
不是,反例只要有一個就夠了,何況有許多個.
柏林人學會德語,德國和法國都還存在,
東北人學會日語,中國和日本也都存在.
香港台灣的電影娛樂文化是殖民地文化嗎?
YES
殖民地文化對中國現代文化有影響嗎!?表現在哪些方面!?
有,比如上個世紀大陸人喜歡推崇模仿港台明星.
春節晚會是殖民地文化的象徵和典型代表嗎!?
不是,那隻是個台詞迂腐內容枯燥的娛樂節目.而且現在幾乎沒有收視率.
④ 殖民文化表現在哪些方面
殖民文化是一個政治性、范疇性、民族性很強的概念,是人類文明進展到資本主義階段之後發生的一種極為復雜的文化現象,也是東西方話語體系和話題體系相互交錯和影響的一種文化運動。因此,在世界文明日益呈現多樣性、國家和民族文化之間互相開放和吸收的現代社會歷史環境下,對殖民文化問題如何認識,如何界定,如何採取科學的戰略和恰當的對策,便成為思想文化戰線一項重大的、特殊的、長時期的理論課題和復雜任務。特別是在堅持文化的開放意識和民族精神相一致的問題上,要有精心的思考和精當的戰略,不可出現大的偏向。
一、關於殖民文化的含義和表現
在社會生活的多元結構中,一種令人憂慮的「殖民文化」傾向正在社會轉型的縫隙中滋生起來,且有不斷蔓延之勢。殖民文化不是單方面的存在與行為,它是一種關系,是強權主義同被壓迫民族之間的一種精神支配關系。當代的所謂「殖民文化」,從強權者方面說,是指他們利用自己的經濟優勢和政治滲透,利用文化輸出的主導權,通過各種文化傳媒,把自己的意識形態強制性地灌輸給第三世界,削弱第三世界的國家主權意識和民族文化精神,進而造成體現強權者意識形態、經濟利益和霸權意識的一種文化體系與形態。因此,殖民文化的背面,是一種強權文化、霸權文化、種族文化。從第三世界來說,「殖民文化」則是指一個國家和民族受到強權國家的經濟侵略和政治滲透而出現的喪失民族精神和本土特色的文化形態。因此,殖民文化的正面,是癱塌了民族脊樑的一種疲軟文化、畸型文化、混血兒文化,沒有任何獨立的民族精神力量,而且常常成為強權主義者政治侵略或經濟侵略的附庸或工具。
西方霸權主義的文化殖民主義,在冷戰時期,文化侵略多限於官方組織行為,硬性滲透,目標直露,手段強暴,而且同「戰爭邊緣政策」掛鉤。進入本世紀
七十年代以後,即「後冷戰」時期,其文化侵略呈新的態勢:一是全球式的文化轟炸,以各種傳播媒介和現代方式向全世界傾銷其文化產品;二是採用比較軟化、溫和的手段,似乎彬彬有禮、和顏悅色,以「對話」、「交流」、「援助」、「慈善」的方式,巧妙地灌輸給第三世界;三是利用廣告進行文化侵略,通過各
類誘人的廣告,將西方的消費觀念、生活方式、價值取向等擴散給第三世界,其中帶有深刻的資本邏輯;四是文化侵略和經濟掠取結合在一起。(參見劉潤為:《殖民文化論》,《求是》1995、5)
綜合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當代殖民文化的本質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
1、殖民文化在終極價值上,是強權主義者政治利益、經濟利益、軍事利益的一種新的體現。資本存在的目的在於自身的無限度增殖,資產階級的全部生命意義在於不知饜足地乃至不擇手段地追逐利潤。殖民文化正是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在本土之外以掠奪的方式追逐經濟利益和資本利潤的一種手段一種形式,因此
,殖民文化是一種反人道,反文明文化形態。 2、殖民文化在主體精神上,表現為西方種族中心論和被殖民者民族精神的衰落與瓦解。殖民主義者極力製造並宣揚西方種族優秀論和西方文明中心論,抹煞東方民族的優秀精神和對世界文明的歷史貢獻,對東方民族極盡醜化和蔑視。他們積極兜售為強權者利益所需要的文化精神,對被殖民者的民族心理、民族潛意識進行滲透、強暴、同化和扭曲,企圖造成第三世界民族文化的整體變型。因此,當代殖民文化是一種種族式的反人性的文化形態。
3、殖民文化在形式運動上,表現為由話語體系的演變逐步深入到話題體系的演變。「話語」是指文化理論工作者從事學理研究所憑借和使用的一整套語言符號系統,包括理論性專業性名詞、術語、范疇、命題、表述形式、思維狀態、文化觀念及理論體系。話語體系的建立與完整,是一種學科、一種學說建立的支柱與標志,也是一個時代、一個民族文化學術趨於成熟的表現。因此,殖民者的文化侵略,首先從推行自己的帶有霸權特色的話語體系,破壞被殖民者民族話語體系開始,進而深入到話題體系。這里所說的「話題」,是指那些既具有民族特色而又帶有普遍涵蓋意義的命題及理論概括,亦即與一個民族自己所處的特定歷史階段相應的,表現民族文化思維和價值系統的重大話題。因此,「話題」是「話語」的核心。一個民族失落自己的話語當然是一種禍患,但更為嚴重的危險是失去自己的「話題」體系,失去自己的文化思想和科學價值追求。西方霸權主義者正是沿著由「話語」到「話題」的方向來推行其文化侵略的,使被殖民者的母語在削弱,文化在貶值,意識形態逐步發生變形和變質。因此,殖民文化是一種畸形的病變的文化形態。
當代殖民文化的特徵,也可以歸結為三個方面:
第一,它往往不是赤裸裸的文化侵略表白,而是伴著人類文明的相互交融和滲透,民族文化之間的互相交流和吸收的過程中進行,潛移默化的特點很突出,因此不易防範。
第二,它往往不是強硬灌輸,而是迎合著某些民族和地區追求新奇、崇洋媚外的心理與價值需求,將經過他們編碼的文化體系、文化產品通過科技手段和先進包裝,利用國家之間的文化協議、國際交往規則和某些民間渠道輸送進來,因此不易控制。
第三,它往往不採取同被殖民者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直接抗衡和沖突的形式,而是盡量選擇溝通和契合的方式,引發第三世界民族文化傳統中一些消極落後因素的泛濫,造成一種強大的文化逆流,因此不易阻塞。
殖民文化是當代西方強權主義者推行霸權主義和全球戰略的重要形式,殖民文化對被殖民者來說,又是民族文化的一種衰微和病變。因此,反對殖民文化的最根本的道路,就是建設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體系。
⑤ 什麼是殖民文化
我們談談殖民文化,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進程中,主要的文化脈絡是由道,儒,釋,為主體的,又融合了許多外來文化,最後形成了中華文明。
在這里我們強調的是什麼是外來文化,什麼是殖民文化。我可以肯定的說;世界任何民族都沒有所謂的純粹的民族文化,或多或少的都有外來文化的融入,這是不爭的事實,從微觀角度上講,根本就沒有什麼純粹的東西,文化的融合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但我們要看這種文化是自然融合還是強加的,如果是強加的,那就可以定性為殖民文化,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被這個民族所接受,它也是殖民文化。
中國的殖民文化歷史大約六七百年,從五胡亂中華,到蒙元和滿清,這也是我們不可迴避的殖民史,這話說來好象不利於民族團結,但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我們為什麼沒有勇氣去面對呢?同樣的,中華文化的對外殖民也是事實,這些我們都要面對,一味的迴避只能說是虛偽和懦弱的表現,什麼事情難道你不承認他就不存在就沒有了嗎?寬容和懦弱不是等量的,也不能混淆。
從前的文化殖民方式多是用侵略和殺戮來完成的,是血腥的。再看看現在,就拿中國的現實狀況來看,近百年來,甚至到現在,殖民文化在中國勢力是觸目驚心的,雖然血腥味不那麼重了,但對中華文化的屠殺是慘烈的,不是危言聳聽,是現實,我們同樣要有勇氣去面對。時下看看我們身邊所發生的一切,從道德,信仰,風俗,等等,我們可以把他定性為強勢經濟對中華文化的新一輪殖民過程,我們已經沒有理由把他看成是簡單的文化融合了,文化的融合應該是以本民族文化為主體以外來文化為添加劑文化氛圍,而不是放棄本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視為落後的垃圾的文化,那樣,這個民族亡日不遠矣!
讓我們看看眼前血的事實吧,首先是語言和文字的,就中國的教育現狀而言,孩子們從小就要學習外語,在有些人的眼裡,你不會外語跟文盲沒什麼區別,你也永遠沒有登堂入室的機會,永遠生活在社會的底層。一個報考大學中文系的學生外語要達到什麼什麼級別,學理的就更是了,好象你不懂外語就不能在科技領域有大的作為,事實真的是那樣嗎?看看我們近幾十年出了什麼樣優秀的科學家,文學家?當北京申辦奧運會的官員在用英語做陳訴時,有很多人投去了羨慕的眼光,還有更多的人在為其吶喊,可是我的心中是悲涼的,因為這不象是中國申辦奧運會,在世界人面前你不敢說你本民族的語言,申奧更象是一種乞求。
有句話叫『榜樣的力量是無限的』,回頭再看看我們的主流媒體,電視是現在社會主要的傳播工具,對社會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就是這樣關鍵的部位也難逃惡運。我們現在的節目主持人國語說的一般,但外語成了他們的法寶,電視里的歡慶勝利的流行語言變成了『yes』!還有好多的音譯語言取代了漢語,如果長時間不看電視你都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照此下去真不知道我們的國語在若干年後還能剩多少?成人還無所謂,孩子和青年人很容易被這種畸形文化熏染而迷失自己,可是我們卻沒有一個有良心的文化人站出來說一句,因為怕犯逆潮流而動錯誤,毀了自己的前程。
接下來是信仰,風俗的,我們還是看近幾十年的吧,共產主義信仰在不是很長的時間里一度占據了整個中國,以絕對壓倒性的力量實行絕對的統一,也可以說是新一輪的罷除百家了,這種帶有殖民性質的信仰也曾使中國一度空前的凝聚,同時對本土信仰以毀滅性的打擊,所以有這么大的毀壞力,也所賜於封建本位主義。(現在提到封建,好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中國,中國是封建歷史最長的,但不是獨有的)老百姓多是被動的接受和糊塗的接受,不接受和抗拒的多是不得善終,信仰決定風俗,這是不變的定理,老百姓在殖民文化的驅使下,風俗也在悄悄的改變。
自然法則是不可抗拒的,[道德經]里有這樣一句話;『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當共產主義走到末路時,整個中國就陷入了信仰迷失,泥沙聚下,開始了信仰泛濫,『多則惑,少則明』。信仰泛濫而迷失,道德也隨之迷失,變得沒有底線,做事無所顧忌。風俗也隨之泛濫,現在人婚禮去教堂的,拜天地的,旅行的,,,,,。
⑥ 歷史中國殖民地的問題
清王朝是我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朝代,它經歷了"康干盛世",早已由盛到衰,危機四伏了。在清王朝每況愈下的同時,英國資本主義卻在殖民掠奪的腥風血雨中迅速發展,它把侵略、掠奪的魔爪伸向世界各地,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中國早已成為英國資本主義覬覦的對象。
1840年6月,英國以虎門銷煙為藉口,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鴉片戰爭,從此,中國開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此後,各資本主義列強紛紛加入侵略、掠奪中國的行列,不斷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經過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最終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一、鴉片戰爭及《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79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開始對中國進行鴉片貿易,從此輸入中國的鴉片日益增多。鴉片大量流入中國,逐漸成為敗壞人們品格、腐蝕人們思想、扼殺人民生命的毒品,並形成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1796年清政府下令停徵鴉片稅,嚴禁鴉片進口。以後又多次下令禁止鴉片輸入、販賣、種植和吸食。從此,鴉片貿易完全成為非法的活動,鴉片遂由公開貿易變成大規模的走私。英國資產階級及其政府從鴉片貿易中撈取了大量的中國白銀。盡管清政府三令五申地嚴禁鴉片,但煙毒泛濫卻日甚一日,到1830~1831年偷運到中國的鴉片已增加到21849箱,1836~1837年增至28307箱,1838~1839年劇增到35500箱,鴉片輸入的數量直線上升,吸食者日益增多,給中國帶來巨大的社會災難。
首先,嚴重損害了中國人的身心健康,據1835年估計,全國吸食鴉片者達200萬人以上;其次,中國大量白銀外流,造成銀貴錢賤,直接威脅著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也使清政府財政收入日趨枯竭,百業蕭條,市場凋敝;再次,鴉片貿易使清王朝統治更趨衰敗,軍隊日趨腐化,嚴重影響了清政府的軍事力量。這些都嚴重地危害著清朝的統治,威脅著中華民族的生存。
1838年12月,清朝道光皇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節制廣東水師,前往廣東查禁鴉片。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則徐率領地方官吏,在虎門海灘將從英美鴉片商販中繳獲的兩萬多箱鴉片全部當眾銷毀,沖入大海。虎門銷煙的壯舉,有力地打擊了外國侵略者的氣焰,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鬥志,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振奮了民族精神。
虎門銷煙的消息傳到倫敦後,英國政府以"保護通商"為名,決定要用武力打開中國的大門。1840年6月,侵華英軍總司令喬治·懿律率領四千名英軍,到達中國廣東海面,封鎖珠江口,挑起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這次戰爭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840年6月戰爭爆發,到1841年訂立《穿鼻草約》。戰爭初期,因兩廣總督林則徐和閩浙總督鄧廷楨對沿海嚴加戒備,英軍在粵、閩沿海遭到失敗。後英軍北犯,7月5日攻陷浙江定海。8月,英軍又北上直逼天津海口。後期因妥協派穆彰阿、琦善等得勢,林則徐、鄧廷楨被道光皇帝革職查辦。琦善到廣東負責中英交涉,擅自與義律訂立《穿鼻草約》,密許割讓香港、開放廣州和賠償煙款600萬元。1月26日,英軍強行佔領香港,作為繼續侵華的重要基地。
第二階段,從1841年1月到同年5月《廣州和約》訂立。1月下旬,道光皇帝感到割地賠款有損大清尊嚴,下詔對英宣戰,派宗室奕山為"靖逆"將軍,帶兵萬餘人赴廣東迎戰,並"革職鎖拿"琦善。2月,英軍進攻虎門,關天培率部孤軍奮戰,壯烈殉國,炮台失陷。5月,英軍進犯廣州,因奕山未作認真部署,激戰數天,清軍敗退城內求降,奕山與英軍訂立《廣州和約》,和約規定,清政府7日之內繳廣州"贖城費"600萬元,賠償英商館損失30萬元,清軍退駐廣州城外60英里,贖金交清後,英軍退出虎門。
第三階段,1841年8月到1842年8月《南京條約》簽訂。英政府不滿足於已取得的利益,任命璞鼎查代替義律,進一步擴大對華戰爭。10月1日,英軍再次攻陷浙江定海,定海總兵葛雲飛、鄭國鴻、王錫鵬率兵英勇抵抗,以身殉國,五千名將士全部壯烈犧牲;接著,英軍攻陷鎮江、寧波。1842年6月,英軍進攻長江,攻打吳淞炮台,年近七十的老將、江南提督陳化成英勇抗敵,壯烈犧牲。最後,清政府在英國大炮的威逼下,被迫同英國全權代表璞鼎查簽訂了《南京條約》。
雖然有林則徐、關天培等一些愛國將領英勇抗敵,但由於清朝封建制度的腐敗、清政府的昏庸以及由此產生的經濟技術落後,以及由於經濟技術的落後而形成的軍事裝備的低劣、軍事技術停滯,歷時兩年多的鴉片戰爭,最終以清朝的失敗而告終。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伊裡布與英國代表璞鼎查簽訂了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條約規定:中國割讓香港給英國;賠償英國200萬元;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協定關稅,中國海關進出口貨物的稅率,無權自行確定,必須與英國共同議定。1843年,中英又相繼簽訂了《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補充,通過這兩個條約,英國又取得了領事裁判權,凡中國人與英國僑民發生糾紛,交涉訴訟,其英國人如何科罪,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不受中國法律約束;關稅值百抽五,規定英國貨物進出中國海關,大部稅率"值百抽五",內地通過稅"照舊輸納,不得加增",從而把中國關稅稅率固定在最低限度;片面的最惠國待遇,中國"將來如有新恩施及各國,亦應准英人一體均沾,用示平允",這就成為以後各國竊奪侵略特權的重要手段;英國軍艦可以常駐五口通商口岸,實即外國軍艦對通商口岸進行武力威脅,破壞中國的領海權。
《南京條約》簽訂後,美國、法國等侵略者接踵而來,乘機索取特權,他們分別於1844年7月和10月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中法《黃埔條約》兩個不平等條約,它們不僅取得了《南京條約》中規定的一切特權,美國還擴大了領事裁判權的范圍,規定不僅中美民眾之間,而且美國人不論與哪國人在中國發生糾紛訴訟,均由美國領事審理,中國官員均不得過問,不受中國法律約束;美國人有權在五口通商口岸租地建樓、開設醫院、建立教堂,進行思想文化侵略;法國則取得了在通商口岸自由傳教的特權。此後,葡萄牙、比利時、荷蘭、西班牙、普魯士等國紛至遝來,要求"共同分享"侵略利益,1849年,葡萄牙公然強佔了澳門。古老中國的大門終於被資本主義列強的大炮和強權打開了。
鴉片戰爭和《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為資本主義國家侵略中國打開了大門,從此各國侵略者接踵而至,它是中國遭受資本主義奴役的開始,是中國封建社會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一個歷史轉捩點。鴉片戰爭前,中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家;戰後,中國的領土主權開始遭到西方資本主義侵略者的破壞。英國取得了香港,葡萄牙霸佔澳門。中國的關稅、司法、貿易等主權也遭到嚴重的踐踏,從而使中國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地位。此外,外國侵略者還利用攫取的特權,首先在上海,繼而在各通商口岸設立租界,實行完全獨立於中國行政系統和法律制度之外的殖民制度。獨立的中國開始逐步向半殖民地的中國轉化。
鴉片戰爭前,中國是個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封建國家;戰後,外國資本主義憑藉著不平等條約的特權,向中國大量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中國逐漸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商品市場和原料榨取地,這些對中國的社會經濟起了巨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壞了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另一方面刺激了中國城鄉商品經濟的發展,遂使中國逐漸成為世界資本主義的附庸。
隨著外國資本主義勢力的侵入,中國東南沿海地區開始出現了第一批半殖民地性質的城市。在五個通商口岸中,上海發展最為迅速,它很快取代了廣州,成為全國對外貿易的中心。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一步步地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及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的加深。
《南京條約》簽訂後,英國資產階級滿以為可以迅速打開中國的市場,獲取鉅額利潤。但是,五口通商以來,英國很多商品在中國市場上滯銷,一是因為中國農民購買力極低,二是因為鴉片大量傾銷。然而,英國資產階級卻歸咎於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辟得太少,於是決定發動新的侵華戰爭,掠奪進一步深入內地的權利,取得開放全中國,壓低內地稅率、鴉片貿易合法化等新的特權,以延緩和挽救英國國內發生的兩次經濟危機、獲取更大的利潤。
1856年至1860年,英、法等國侵略者為進一步擴大鴉片戰爭中所攫取的權益,打著全面"修約"的幌子,發動了一次新的侵略戰爭,這次戰爭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史稱第二次鴉片戰爭。
1856年10月23日,英國侵略者以"亞羅號事件"為藉口,悍然向中國發動侵略戰爭,1857年,法國以馬神甫事件為藉口,派兵與英軍組成侵華聯軍。1857年底,英法聯軍攻陷廣州,俘"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的兩廣總督葉名琛,然後沿海北上。翌年5月,英法聯軍攻佔大沽口,進犯天津。6月,清政府派員赴天津談判,被迫先後與俄、美、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條約規定:外國公使進駐北京;開放牛庄(後改營口)、登州(後改煙台)、台南、淡水、潮州(後改汕頭)、瓊州、南京、九江、鎮江、漢口等十處通商口岸;外國人可以進入內地游歷、通商;外國軍艦、商船有權駛入長江和各通商口岸;修改稅則,減輕商船噸稅;對英賠款四百萬兩,對法賠款二百萬兩;並在附約中規定鴉片貿易合法化。
《天津條約》簽訂後,英法侵略者仍不滿足,1860年春,再次挑起戰火。10月初,侵略軍一路燒殺掠奪,闖進北京,火燒圓明園。逃往熱河的咸豐皇帝,在英法聯軍的脅迫下,派奕(欣)為主持和議的代表,分別和英法簽訂了《北京條約》,條約規定:承認《天津條約》完全有效,開放天津為商埠,割九龍司地方給英國,賠償英法兵費各八百萬兩。11月,英法聯軍退出北京,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
沙俄侵略者乘第二次鴉片戰爭之機,大肆侵吞中國大片領土。1858年5月,俄國侵略者強迫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璦琿條約》,將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六十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強行霸佔;1860年11月,俄國又迫使清政府簽訂《中俄北京條約》,將烏蘇里江以東四十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強行劃歸俄國;1864年10月,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強行割佔了中國西部即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四十四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
經過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國的神聖領土大片被割占,領土主權遭到空前的蹂躪;資本主義侵略者攫取了增開通商口岸和內河航行權以及壓低關稅等特權,侵略勢力擴展到北方沿海和內地,這些口岸不僅成為列強侵華的經濟據點,而且由於外國軍艦"有權"駛入長江和通商口岸,因而成為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軍事據點和橋頭堡,中國的主權被西方列強進一步破壞和踐踏了,使中國社會經濟加速半殖民地化;傳教士深入內地"自由傳教",加深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許多傳教士干涉中國地方政治,霸佔民田,搜集情報,扶植教民欺壓人民;戰後,鴉片貿易合法化,煙毒危害更深;《北京條約》把北京的門戶、北方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天津開為商埠,使之實際上成為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勢力大肆掠奪華北經濟的侵略據點,而且有利於西方列強在軍事上、政治上控制北京;各國公使常駐北京,直接干預中國政治,更便利了列強對清政府的控制和影響。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開始投靠外國侵略者,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起來,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革命活動。他們在共同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關系日益密切起來。太平天國革命失敗後,中外反動勢力進一步勾結,在中國建立起半殖民地的統治秩序,中外反動勢力的勾結加速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的進程。為了適應半殖民地化形勢的要求,清政府增設了新的統治機構:一是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一是總稅務司,這兩個機構的建立,正是清朝統治機構開始半殖民地化的標志。
第二次鴉片戰爭給中國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加深了。
三、甲午中日戰爭及《馬關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的大大加深。
19世紀70年代以後,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從自由資本主義階段開始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內,西方列強加緊爭奪市場、原料產地和殖民地,地處遠東的中國及其鄰邦,則成了它們爭奪的主要目標。它們從中國的鄰國到本土,實行逐漸的蠶食和鯨吞,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19世紀70年代中期,英國侵略西藏,1876年9月,藉口"馬嘉理事件",強迫清朝簽訂《煙台條約》,英國勢力逐漸侵入西藏。19世紀後期,英俄兩國在新疆進行激烈的爭奪。1883年,法國挑起中法戰爭,由於清政府妥協投降,中國雖然取得了鎮南關大捷,中法戰爭仍然以"法國不勝而勝,中國不敗而敗"而結束。1885年6月,李鴻章和法國公使巴德諾在天津簽訂了《中法天津條約》,法國侵略勢力伸進我國雲南和廣西,大大加深了我國西南邊疆的危機。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迅速走上對外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制定了以掠奪朝鮮和中國為首要目標的"大陸政策"。19世紀70年代初期,美國開始支持和唆使日本侵略台灣,日本在侵略台灣的同時,也侵略朝鮮。1894年春,朝鮮爆發東學黨領導的大規模農民起義,朝鮮政府進行鎮壓屢遭失敗,請求清政府派兵。日本政府決定利用這一事件侵略朝鮮進攻中國。6月,日本以保護日僑和使館為名出兵朝鮮,蓄意挑起戰爭,戰爭一觸即發。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戰,挑起了甲午中日戰爭。開戰後,李鴻章堅持避戰靜守的方針,置清軍於被動挨打的境地。9月初,日軍兵分四路進逼平壤,清軍守將葉志超臨陣逃脫,平壤陷落。17日,日軍在黃海海面襲擊清提督丁汝昌率領的北洋艦隊,雙方激戰5個小時,互有損失,清海軍管帶鄧世昌等戰死,北洋艦隊的"致遠"、"經遠"、"超勇"、"揚威"、"廣甲"沉沒,失船較多,傷亡很重,李鴻章旋下令北洋艦隊退守威海衛基地。日軍佔領朝鮮全境並掌握了黃海、渤海制海權,遂由海陸兩線直逼中國國門。1895年1月,日本組成山東作戰軍,海陸兩路夾擊威海衛。丁汝昌等將士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仍堅持戰斗,丁汝昌最後自殺殉國。2月12日日軍入踞劉公島,北洋艦隊全軍覆滅。由於李鴻章和慈禧太後始終抱定乞求帝國主義"調停"和對日妥協的賣國方針,中國軍民雖然英勇奮戰,仍然損失慘重,甲午中日戰爭最後以中國失敗告終。
1895年4月,李鴻章和日本代表伊藤博文簽訂了《馬關條約》,條約規定:清政府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台灣全島及附屬各島嶼和澎湖列島給日本(在俄、法、德的干涉下,1895年11月,日本向中國索取3000萬兩白銀作為"贖遼費",在中國付清"贖遼費"後,日軍撤出遼東半島);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開放重慶、沙市、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日本輪船可沿內河駛入以上各口,並可在通商口岸設立領事館;日本人可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設立工廠,其產品免徵各項雜稅,只按進口貨納稅,並可在內地設棧寄放;條約還規定日本軍隊暫時佔領威海衛,俟賠款付清和通商行船條約批准互換後,日本才撤退軍隊。
《馬關條約》使日本割去中國台灣等大片領土,這就進一步地破壞了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這是日本繼沙俄之後,對中國領土進行的一次極嚴重的大掠奪,它直接助長了列強瓜分中國領土的野心。甲午中日戰爭後帝國主義列強爭相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中國面臨著被瓜分的危機;條約允許日本在華投資設廠,其他列強援引"利益均沾"的片面最惠國待遇條款,群起效尤,爭向中國進行資本輸出,從此,列強以條約為"依據",爭先恐後地在中國開設工廠企業,進一步掠奪中國的原料,使用廉價的勞動力,而使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工業遭到沉重的打擊,直接地阻礙了中國社會生產的發展;鉅額的賠款,加劇了清政府財政經濟的危機,更加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二億兩賠款和三千萬兩"贖遼費"相當於清政府年收入的三倍,清政府無力償還,不得不靠借外債應付,列強通過貸款控制中國的經濟命脈;《馬關條約》還為列強勒索大宗賠款開了惡劣的先例;中國割地賠款,加速了日本向軍國主義轉化,日本軍國主義者利用這筆鉅額賠款,投資於重工業,特別是軍事工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增強了它向外擴張侵略的軍事實力,日本逐漸成為侵略中國的最主要國家之一。
《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一個賣國條約,它的簽訂使外國資本主義對中國的侵略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使中國面臨著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使得中國半殖民地化的進程大大加速,中國的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化。
四、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及《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甲午中日戰爭後,帝國主義列強爭先恐後地以中國為宰割對象,在中國掀起了劃分勢力范圍的狂潮,俄、英、德、法、日紛紛攫取在中國的各種特權。
這一時期,帝國主義國家紛紛在中國開設工廠,搶奪礦山,成為向中國輸出資本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同時,列強對華的商品輸出仍在繼續增長。外國資本和商品的大量湧入,嚴重地打擊了中國的民族工業。帝國主義列強通過設廠投資、侵奪鐵路、礦山等資本輸出的方式,逐漸控制和壟斷了中國的金融和經濟命脈,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加重了民族危機,也極大地刺激了中國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們,他們強烈地要求設廠自救,主張自辦鐵路廠礦以"抵制洋商洋廠"。
帝國主義大量向中國輸出資本,加深了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但在客觀上也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隊伍也隨之壯大。甲午戰爭後,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從一種社會思潮變成為要求學習西方資本主義,要求變法維新、走西方資本主義道路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根據資產階級維新派首領康有為所提出的變法建議,頒布了"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這就是戊戌變法。變法共103天,9月21日,新法被慈禧太後廢除,變法運動宣告徹底失敗。
當資產階級改良派在社會上掀起維新運動的時候,以農民為主體的勞動人民和部分士紳,在社會的最底層廣泛地掀起了反侵略、反瓜分和反洋教斗爭。戊戌變法失敗後,這些廣泛而分散的愛國救亡運動,迅速地形成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1900年反帝愛國運動如急風暴雨般地迅速席捲京、津,波及全國。義和團高舉"扶清滅洋"的旗幟,嚴重地威脅了帝國主義在華的侵略利益。4月間,英、美、德、法四國照會總理衙門,限令清政府兩個月內"剿除"義和團,否則將派出水陸各軍代為"剿平"。
1900年6月10日,英、美、法、俄、日、德、意、奧(奧匈帝國)等國組成八國聯軍,共二千一百多人,在英國海軍上將西摩爾的率領下,由天津進犯北京,正式挑起八國聯軍大舉入侵中國的戰爭。6月16日,八國聯軍攻陷大沽口炮台,天津近郊的義和團紛紛進城協同清軍作戰,打響了悲壯的天津保衛戰。6月21日,清政府對八國聯軍發出宣戰詔書,決心同洋人"一決雌雄"。慈禧在宣戰詔書中表面上慷慨激昂,實際上只想"苟且圖存"。宣戰後幾天,清政府電令駐外使臣,請求體諒,並保證"設法相機自行懲辦"義和團。為了達到乞降的目的,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用出賣義和團來換取帝國主義的諒解,來維持自己搖搖欲墜的統治地位。當義和團在圍攻北京西什庫教堂和天津保衛戰中同侵略軍殊死戰斗時,新任幫辦北洋大臣宋慶,竟下令清軍在背後攻殺義和團。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妥協投降的反動政策,使戰局日趨惡化。8月4日,八國聯軍在攻下天津後,集結2萬兵力自天津沿運河兩岸分兵進犯北京。8月14日,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分兵四齣攻掠,燒殺搶劫,使京津之間不少地方變成了瓦礫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時,部分愛國清軍和義和團同聯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在北京保衛戰中,共斃傷侵略軍四百餘人,清軍也有**十多人戰死。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和美、俄、法、日、英 、德、意、奧、比利時、西班牙、荷蘭等十一個國家簽訂了《辛丑條約》,條約規定:清朝賠款白銀四億五千萬兩,分39年還清,年息四厘,本息共九億八千多萬兩,另有各省地方賠款二千多萬兩,並規定以海關稅、常關稅和鹽稅作抵押;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使館界,各國可以在使館區內駐兵,中國人民不許在界內居住;拆除大沽炮台和北京至大沽沿途的各炮台,在天津周圍二十里內,不得駐扎中國軍隊,允許外國軍隊在北京和京榆鐵路沿線的山海關、秦皇島、昌黎、灤州、唐山、蘆台、塘沽、軍糧城、天津、楊村、廊坊、黃村等十二個戰略要地駐扎,帝國主義還禁止把軍火和製造軍火的原料運入中國,以兩年為限,如列強認為有必要時,還可延長禁運年限;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組織,違者處死,各省官吏必須保護外國人的安全,否則該官即行革職,永不敘用;懲辦"禍首諸臣將",將端王載漪革職充軍新疆,庄親王載勛、左都御史英年、軍機大臣刑部尚書趙舒翹均賜令自盡,共處死大小官員百餘人;在侵略者"被虐"、"被殺"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試五年";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指定皇族親貴擔任外務大臣,辦理對外事宜;清政府分派王大臣赴德、日兩國"謝罪",並在德國公使克林德、日本使館書記生杉山彬被殺之處建立碑坊,為被毀的外國人的墳塋建立碑碣,"以昭滌垢雪侮之意"。
《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空前屈辱的不平等條約,是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人民的又一副極為沉重的枷鎖,對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極為嚴重的影響。帝國主義通過這個條約,從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對中國進行嚴酷的控制和勒索,使中國的主權喪失殆盡。
首先,在經濟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加速了中國人民的貧困和社會經濟的凋敝。帝國主義窮凶極惡地敲詐勒索,鉅額賠款,按當時中國人口計算,平均每人攤一兩銀子,相當於清政府12年的財政總收入,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賠款,是帝國主義對中國空前大規模的勒索。這次賠款以關稅、鹽稅和常關稅作抵押,使中國的海關稅、常關稅和鹽稅全部被帝國主義控制,清政府除了田賦以外,幾乎別無財政來源,於是加重搜刮人民,使廣大勞動人民陷入苦難的深淵,社會經濟陷於崩潰的邊緣,外債永無還清之日。中國在經濟上完全失去了獨立自主,成為西方經濟的附庸。
其次,帝國主義從政治上進一步控制了中國,加深了對中國人民的壓迫和統治。《辛丑條約》雖然沒有規定割讓領土、開放通商口岸的條款,卻規定帝國主義國家可以在中國設立軍事據點和佔領區,它表明了帝國主義列強對華侵略的新變化和新特點。通過《辛丑條約》,帝國主義進一步控制了中國的軍事,使館界的設立,成為中國的"國中之國",外國軍隊駐守北京使館區,使得以武力為後盾的各國公使團可以直接地隨時隨地形成對清政府的軍事控制。北京和大沽等地炮台被拆除,各國駐兵從北京到山海關,使清政府完全處於帝國主義軍事控制之下,外國軍隊可以隨時直接出兵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運動,嚴重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完整和國防安全。此外,清政府的許多重要政治措施,都必須聽從帝國主義的指使,帝國主義可以挾持清政府懲辦官員,可以指使清政府禁止中國人民組織反帝斗爭團體,可以責成清政府禁止中國民族解放運動和人民革命運動,清政府各級官吏便不遺餘力的鎮壓人民的反帝運動,他們完全變成帝國主義的幫凶和走狗,帝國主義儼然成為凌駕於清王朝頭上的太上皇。
再次,這時的清政府已經徹底投降帝國主義,在此之前,清王朝統治者與帝國主義之間既勾結又有矛盾,經常處於又和又打的狀態。義和團運動爆發後,帝國主義列強震驚於中國人民不可估量的"民族精神",認識到"瓜分一事,實為下策",決定仍實行"以華制華"的政策,繼續把清政府當作它侵略中國的工具。正是由於這一點,各帝國主義國家在提出《辛丑條約》的條文時,盡管勒索極為苛刻,但對清王朝統治者還是極為寬容,繼續讓慈禧維持這個"懦弱的政府",以致於慈禧向侵略者感恩戴德,表示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從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中外反動勢力的初步結合,到《辛丑條約》簽訂後中外反動派水乳交融的徹底結合,從此,清王朝成了"洋人的朝廷",清政府徹底變成了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⑦ 文化侵略文化殖民文化滲透區別
個人看法。
一個是鯨吞,一個是蠶食吧。比如,日本在台灣,讓台人說日本話,起一個日本名字,穿日本的衣服。這就是強烈的文化侵略,最終,讓一個台人,變成日本人。是從心底感覺自己就是日本人,甚至以此為榮。
殖民文化滲透,比如,在民國時期,在航輪上,只有說外語,比如英語和法語,那些服務生才會尊敬你:雖然那些服務生本身自己就是中國人。但他們,依舊感覺會說外語的中國人高人一等。
這,就是殖民文化的滲透,比如民國時期的中西醫之爭。中西都是醫學,沒有高下之分,中醫也有很多缺點。但在民國,居然下令不允許開中醫醫院,不能教授中醫。
因為西醫更高等。
這,就是殖民文化的滲透。你還是中國人,卻認為外國更好。
⑧ 資本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主要包括哪幾個方面
1、政治上
付出龐大的賠款,並喪失多項國家主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中國也涉足於戰勝國的地位,因此停止對戰敗的德、奧賠款支付;各國都表示願與中國「友好」,以便用和平的辦法維護和擴張其在華利益。所以都緊步美國的後塵,其中英、日、荷三國將庚款余額修改償付辦法。
這一方面間接促進了中國向西方學習的進程,另一方面加強了列強對中國的控制。
2、文化上
3、經濟上
中國這時戰爭不斷,內憂外患,早已國庫空虛,國民總產值低落,要付清許多戰爭賠款只有分期償還,並且還向有關各國銀行借債還貸用以支付賠款),被稱為庚子賠款。使得中國在後來的幾十年中的經濟跌入低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翻不了身,經濟實力極度落後。
(8)中國存在哪些殖民文化擴展閱讀:
帝國主義侵略帶來的「利」的一面:
啟蒙思想、資本主義民主思想、西方政治思想、馬克思主義等思想的傳入,都為中國文化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也喚醒了一部分中國人,為救國圖存開始奮斗,洋務運動,戍戌變法,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等一系列思想文化運動蓬勃發展。
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也改變了中國的社會形態。過去的中國閉關自守,致使中國與西方的差距越來越大。西方列強的侵略使得一部分先進知識分子開始關注世界、尋求強國禦侮之道。新思潮萌發,沖擊了封建思想,而沒有這一切,可能都還停留於自以為是的滿清封建社會。
⑨ 中國有沒有殖民地有的話有哪些
歷史上只有成吉思汗征服地域西達黑海海濱,東括幾乎整個東亞,建立了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之一,其他的沒什麼殖民地。比較多的是附屬國,比如現在的朝鮮半島(現在的韓國和朝鮮),以前就是中國的附屬國高句麗,還有像越南和寮國之類的跟中國搭界的,以前大都數是附屬國。
大清在朝鮮的四租借和海外城市:朝鮮清租借、仁川清租界、釜山、元山。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清朝在朝鮮的租界被日軍佔領。中日馬關條約規定朝鮮為「獨立自主之國」後,朝鮮政府宣布中朝兩國原訂一切約條作廢,收回清朝在朝鮮的全部租界和外交、關稅特權。
朝鮮政府在1895年12月16日頒布了《保護清商規則》,對原清租界外的清朝商人居留地、朝鮮的管轄權、華商的經營范圍和守則作出了規定。
(9)中國存在哪些殖民文化擴展閱讀;
殖民地的起源;遠古時代的殖民地多為拓殖型殖民地,即宗主國在海外的延續,例如腓尼基人建立的迦太基。在古希臘時期,希臘諸城邦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許多殖民地,一度遠至北非和西班牙海岸。希臘人的殖民運動始於與海外地區的貿易需要,同時也有一些希臘公民不滿本城邦政治現狀,
或由於地少人多而移居海外。希臘人的海外殖民區建立起來之後,大多保持政治上的獨立性,但同母邦保留一定的聯系,派遣代表參加全希臘的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並且以身為希臘文明的前哨而自豪。一些希臘殖民地保存至今,如敘拉古(在義大利西西里島,今名錫拉庫扎)、塔蘭托和拜占庭(今伊斯坦布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