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儒家修身思想的啟示
儒家文化是強調「修身」的文化。儒家的「修身」思想底蘊相當深厚,內容十分豐富,基本上形成了一個完備的思想理論體系。本文試就儒家的修身思想體系作一些初步探討,以就教於方家同仁。
一、儒家修身思想的人性論基礎
儒家修身思想作為一個完善的文化體系,是以人性理論為其立論依據和思想基礎的。儒家關於人性的討論歷史久遠,貫通古今,其人性理論集中在人性善惡、品級及二種人性等問題上。
1.性分善惡。
孔子認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孟子在此基礎上對人性的性質進行了釐定,在孟子看來,人性是善的,他說:「人性之善也,猶水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人性善的本質是先天的、與生俱來的。孟子從性善論出發,指出人應加強後天修養以使先天的善性得以擴充和發揮。荀子則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論,認為人性是惡的,提出了「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的命題。他說:「今人之性,生而離其朴,離其資,必先而喪之。用此觀之,然而人之性惡明矣,所謂性善者,不離其朴而美之,不離其資而利之也。」荀子雖然認為人性是惡的,但是「可化」。他說:「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後正,待禮義然後治。」「性也者,吾所不能為也,然而可化也。」荀子根據性惡論,強調人們應該通過後天的道德修養來改變先天的惡性,「化性起偽」。
漢代揚雄從調和孟、荀人性善惡之爭的角度出發,提出了「人之性也,善惡混」的命題。揚雄認為人性之中兼具善惡兩種品性,「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揚雄根據善惡相混說,認為應加強後天的修養,以為善人。進入唐代以後,李翱繼承和發展了其師韓愈的人性理論,提出了性善情惡的觀點。他說:「人之所以為聖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苦、怒、哀、懼、愛、惡、欲七者,皆情之所為也。情既昏,性斯匿矣,非性之過也。」性是善的根源,情是惡的根源,性無不善,情有善有惡。人之所以有惡乃情所為,情迷亂了性。「情本邪也,妄也,」所以要「忘情」、「復性,」通過後天修養,恢復、擴充人的善性。
2. 結合你理解的儒家文化精神,談談如何修養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名「君子」
君子經常反省自己,還有哪些地方沒有做到依道而行!經常讓自己活在道中,活在道中的人才稱得上是君子!
3. 儒家修身思想的啟示
先秦儒家修身思想對大學生道德教育的啟示
青島大學 | 鄭喜月
先秦儒家修身思想以道德教育和道德實踐為核心,以培養「內聖外王」的君子為宗旨。這種理想人格的培養是與社會現實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我們研究先秦儒家的修身思想有著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當我們從現代社會的角度去審視先秦儒家修身思想,就會發現它所包含的內容和方法也是當今道德教育所倡導的。因此研究先秦儒家修身思想,並將其納入到當代大學生道德教育體系中是很有必要的,也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文章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闡述了先秦儒家修身思想的主要內容。先秦儒家以「仁義禮智信」為基本內涵,通過仁者愛人、為仁由己;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克己慎獨、反省內求;鍥而不舍、自強不息;學思結合、躬行踐履等方法實現「內聖外王」的理想人格和「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第二部分通過對當代大學生道德教育現狀的調查結果,對當代大學生道德教育出現的問題及原因進行分析。在大學生道德教育中,目標設定過於理想化且缺乏層次性、道德教育內容脫離實際、道德教育方法單一。社會轉型期價值觀的變化、西方文化的影響、對傳統文化的忽視等都是導致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第三部分通過分析先秦儒家修身思想指導大學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先秦儒家修身思想創新大學生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先秦儒家修身思想對大學生道德教育的啟示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構建合理的道德教育目標體系、完善道德教育內容、創新道德教育方法以及提高大學生道德自律意識。
機構:
青島大學
領域:
高等教育;
關鍵詞:
修身思想; 道德教育; 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