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詩詞之美。說說「傳統文化需要回歸」的原因有哪些
古詩詞帶給我們
專屬於中國人的表達體系
詩詞傳遞情感,這種情感的表達,只有我們中國人能夠通過中國的古詩詞含蓄而優雅地表達出來。
比如,網聊時我們說「你說的好有道理,我竟無言以對」,這是現代文的表達,在古詩中陶淵明會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同樣的含義不同的表達方式,這就是古詩的魅力所在,精簡凝練且含蓄而優雅。
再如,表達自己孤獨之意,現代人會說:「我最近真是孤獨寂寞冷」,而在詩人李白筆下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古詩詞這種含蓄優雅的表達是專屬於中國人的表達體系。
古詩詞帶給我們
一份詩意的生活
如今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壓力也隨之增加,很對人更關注眼前的物質。
高曉松曾經寫過一首歌,歌詞里有一句: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那麼現在的我們從哪裡能感受到這樣的詩意生活?
其實,詩,就能給你帶來遠方,在古詩中你就能領略到中國風景的秀美。
足不出戶,你就能通過杜甫筆下的《望岳》一詩,感受五嶽之首泰山的巍峨:「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足不出屋,你就能通過李白筆下的《望天門山》一詩,感受天門山江水的洶涌氣勢:「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詩歌能帶給我們小生活中的大格局。
傳統文化需要回歸
中國的文化,讓我們中國在強大的時候彬彬有禮,在弱小的時候堅韌不拔。
正是因為有了中華文化,才有了我們的民族大氣磅礴,我們的生活詩意盎然,它是我們每個人的骨氣和底氣,也是我們每個人文化自信源源不絕的動力。
我們經常會感慨自己英語不好,卻很少有人會想想自己的中文就真的學好了嗎?
隨著中國的發展,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顯著提高,漢語走向世界,今天這個時代,漢語越來與重要,因此我們需要回歸傳統文化,走近傳統文化中的詩詞,讓孩子們領略古詩詞之美,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喚起他們心中的詩和遠方。
詩詞承載了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詩詞決定了我們,永遠都是中國人。
小孩子更需要詩和遠方
有一句話「不讀書,行萬里路,也只是個郵差」。
現在很多家庭都做到只要假期就能帶孩子去國內國外到處旅遊。可是遠方是有了,但是詩呢?
傳統文化的回歸需從娃娃抓起。研究表明,越早接觸文學的孩子,悟性越高。自古以來,中國傳統一直有「詩教」之說。詩歌最大之美,就在於它給了孩子想像和靈性。從風霜雨露,到草木鳥獸;從家國情深,到塞外戰場;感化孩子對天地草木、人生聚散的關懷。
古詩詞能提升孩子的心靈品質,培養他們成為有思想、有感情、有文學修養的人。
詩詞對於孩子的學習生活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所以傳統文化的回歸對於孩子的成長不言而喻,因此傳統文化的回歸需從娃娃抓起。
⑵ 如何看待當前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中國文化的復興,是有歷史周期的。「風水輪流轉」,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周期性,是螺旋式周期發展的。也許更 早一些歲月里,要談文化復興,那是為時過早;如果拖到以後的時光去談呢?又為時已晚。而恰恰到了21世紀,發展到了亞 洲的世紀,而亞洲中又是中國的世紀。中國的振興恰逢其時。與此相應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也恰逢其時!而我們現在年輕 的一代,恰好是要承擔復興中國文化使命的一代!
⑶ 現代人應該如何看待傳統文化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的繁榮以及物質基礎的長足發展,在我們身邊出現了很多問題,我們常常會面對一些迷茫和困惑,在現實中又找不到答案。當經濟或物質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之後,精神需求就迅速地膨脹。特別是當一些精神困惑得不到答案、一些現實困難得不到解決的時候。當再次聽到、提到傳統文化的時候,我們許多人才驀然發現,在我們的傳統文化當中,原來還蘊藏著如此智慧的精神力量,從中甚至能夠直接發現自己掙脫現實困境的途徑與方法。傳統文化包括:道德文化、農工商文化、宗教文化等等。我們現在很多人對傳統文化,可以講是很模糊或者說就不知道,從而使我們想對傳統文化去了解。
隨著經濟的增長,人們在追求高水平的物質生活之後,開始轉向追求高水平的精神享受,這種精神上的追求,自然而然地轉向我們祖輩留下的傳統美德,想尋求家和親人及心靈上彼此的真誠。然而,我們現在所遇到的很多問題已經被物質所吞噬了,已經迷失了我們以後要怎樣傳承,而給我們帶來的諸多的問題。如:孩子與父母的交流不是語言是用機器代替了,彼此之間的理解建立的點,站錯位了,出現了這樣和那樣不規則的定律,當時代呼籲人們不要丟了傳統美德的時候,我們才有所醒悟,才發現若一種東西沒有土壤不會發芽,沒有我們隨大流的意識,我們今天也不會看到一些怪異的現象在媒體不斷地曝光。正因為如此,傳統文化在這個時期的呼喚下,再一次受到關注,因此,這樣的一個群體也就應運而生。「人民需要、現代化的傳媒等都需要這樣一個群體的人。」
我們現在很多人的精神家園都很空虛。因為,我們失去了我們最可貴的東西,「當我們指責傳統文化中的一些糟粕時,卻也把一些優秀的思想也一起丟了。從而造成了當下我們所看、聽到的。一度的仿造外面世界的標准來衡量自己,結果怎樣呢?在道德倫理層面,我們看到的是什麼,留給家人和朋友的又是什麼?道德倫理空了,我們生活在一個空幻的物質世界之中,感覺自己很幸福,當一個人突然靜坐下來時,會有怎樣的感覺、、、
在現代社會的表現,就是物質追求完全代替精神追求。」說句不好聽的,現在的現代化是什麼?是物質現代化了,精神世界遠古化了,這樣的一個天平會相對平衡嗎?因而,我們現在所看聽到的不奇怪,因此,當我們缺失了道德倫理、精神信仰這些東西後,靠什麼來提供。之所以我們困惑、找不到答案,那是因為我們祖宗留下的傳統文化中,最珍貴的精髓我們找不到了,因而,出現了一大批的人在做這方面的提供者。儒家、道家及佛家的思想,支撐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精神生活,它們把對真、善、美的追求,對自然的熱愛,對人與社會的和諧,與世俗生活融合在了一起,這才是我們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才是我們走出困惑,所要古為今用的一條必經之路,只有這樣,才會找回失去的自己。
傳統文化是來重構我們自己精神世界的。但回歸古典,不是要走向極端。在這一體化的格局下,我們既要學習傳統文化,也要從他處經典中吸取營養。改變一下我們自己的待人接物,從自己做起,由傳統的美德中凈化自己,在我們身先力行後就可以看到,如何對待朋友、父母、對自然,如果能讓這些東西,從小就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我們的心靈及孩子的心靈也許會健康許多。」
傳統文化有很多東西不一定與現代合拍,但其中優秀的部分一定會成為現代文化的主流。因為這種文化的傳承,每一代都與上一代不同,但一定是一個延續的過程,不能想像我們離開傳統文化,還能有哪種文化更適合我們這個民族。而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就是一個不斷尋找挖掘傳統文化,優秀思想資源的過程,需要你我攜手去做,不是今天,更不是明天,而是當下,這是當今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