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解碼文化市場在哪裡

解碼文化市場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3-06-15 14:04:43

『壹』 有人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中華傳統文化正在失去它的作用,運用所學知識,說說你對上述觀點的認識

具體說來,個人以為可以如此作答:一、文化市場化的雙重影響 隨著文化資本的發展,文化與經濟的交融,我們中國人愈來愈認識到文化也是生產力,沒有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文化建設,就沒有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就難以極大地促進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然而隨著文化資本的擴張,文化工業的發展,文化資本邏輯與社會主義文化制度之間的矛盾也愈加明顯、愈加激烈。1.形成文化生產力 目前,在世界最發達國家的GDP中,80%以上來源於服務業,其中以知識為基礎的信息服務業扮演了主要角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在提法上,美國用「信息經濟」、「知識經濟」或「新經濟」,歐盟則普遍用「文化產業」的概念。文化產業的興起,極大地促進了國民經濟結構的變化,它逐漸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文化也是一種生產力的道理。文化生產力,是指人們生產文化產品、提供文化服務的能力。馬克思認為,社會生產包括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兩個方面。他還經常使用「精神生產」、「藝術生產」等概念,並深入討論過精神產品的「價值」和「交換」問題。根據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文化產品生產中的智力投入和物質投入,具備社會生產力諸要素的基本特徵。文化產品的生產,形成物質形態的生產過程,與其他產品的生產一道,共同構成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過程。文化產業是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所創造的價值,在國內生產總值構成中佔有越來越大的比重。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彰示著中國未來發展的走勢,其中提出了「文化生產力」觀點。 (2) 文化生產力是社會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政治、文化是支撐人類社會的三大支柱,三者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促進。文化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內源動力,在新世紀對於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因此,我們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對文化的深刻內涵和重要作用進行再認識,進一步發展先進文化。文化和經濟歷來是聯系在一起的,現實社會中既不存在純粹的經濟活動,也不存在純粹的文化活動。文化與經濟的日益融合,將迸發出巨大的創造力,從而極大地推動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因此我們可以說,文化生產力是社會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生產力在今天不僅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的構成要素之一,而且也是衡量一個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文化生產力具有明顯的精神性特徵,同時也具備非意識形態的物質性的特徵。傳統的理解把文化藝術等生產簡單地看作是文化藝術創作活動的另一種隱喻性表述,其實文化生產力具有不容置疑的物質性。文化生產同其他生產一樣,也具有一般實踐活動的特徵,即由實踐主體通過勞動,將一定的材料加工改造為新的存在物,因此文化生產的過程也表現為一個物化的過程,它也要改變物質的現實形態,獲得物質的存在形式。實踐已充分表明:文化是一種生產,而且是一種大規模的社會生產。作為一種大規模的社會生產,它就天然地具有社會生產的基本特徵,具有流通、交換、消費等基本環節,具有市場經濟運作的全部過程,而不僅是某個藝術家的內在的獨造精神的心理活動。2.引發文化矛盾 一些西方學者看到了西方文化矛盾與危機的種種具體表現。他們概括成以下幾點:(1)知識分子的危機,他們認為,目前西方知識分子處於一個「黑暗時代期」,經受著一場沉悶的、說不清楚的、令人窒息的危機;(2)科學技術的危機,科學的數學化傾向是排斥人的感性和主體性的,而文化是人的生活的自我發展,科學與人的文化是矛盾的,文化正在變成科學技術文化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人的文化,一個依靠科學技術的社會就是一個沒有文化、沒有藝術、沒有倫理、沒有信仰的社會;(3)大學和教育的危機,現代科技取消了大學與社會應有的功能分界,大學不再是文化的基地,不再具有思想性生活的特徵,而受制於「消費社會」的本能的直接性滿足,短期效應是決定一切的;(4)文明失去了倫理價值,文明變成了理論的而不是倫理的文明,現代人喪失了經濟地位的自由、獨立精神的自由和個性發展的自由,使人失去了社會道德感和創造性;(5)失去了詩意和意義感,現代生活造成的生活節奏和思維慣性使人對日復一日的刺激已不感新奇,人已從傳統和經驗世界中分離出來,成為直接感官刺激的接受者,他不會對意義作更多的思索,他不會對價值作更哲理的判斷。[1]國內一些學者認為,在當代西方社會,作為理論形式反映出來的文化矛盾,可以概括為十大類:「理性與非理性;相對精神與絕對精神;實用操作與理性規范;科學技術與倫理價值;文化的主體與客體;實證方法與人文方法;多元的信仰與一元的經濟社會體制;理論知識的可交往性與私有財產的獨占性;文化價值觀念與經濟社會目標;名義上的民主理想與實際上的集權專制。」[2]並把它們進一步概括為兩大分裂:第一,龐大的、日益擴張的社會政治經濟系統與分散的、日益萎縮的個人生活世界的分裂;第二,科技文明日益顯露成就的現實世界與人類生存日益面臨困境的價值世界的分裂。此外還有一些人則把文化矛盾主要歸納為,「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造成的文化矛盾,經濟發展與文化發展不平衡造成的文化矛盾,文化商品化引發的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精神萎縮的矛盾,文化開放與文化安全的矛盾,文化現代化與傳統文化失落的矛盾,大眾文化與個體文化之間的矛盾,區域之間的文化矛盾,城鄉之間的文化矛盾,文化自身結構的矛盾」。眾所周知,市場經濟對社會歷史發展所具有的巨大推動作用,除了其自身較之以往的經濟形式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外,還在於它特別明顯的文化價值,即市場經濟將人從一切非經濟的依附關系中解放出來,還人以獨立自主的現實性存在,市場經濟在刺激著技術、經濟不斷進步的同時,也為人類的全面發展創造了條件。一個時期以來,經濟,包括經濟的目的、經濟的思維、經濟的價值觀等等,不斷跨越自己的邊界進入文化領域,在發掘出新的文化功能的同時也遮蔽了文化的另一部分功能,在推動文化建設的同時也對文化建設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約。甚至在一些地方,經濟的目標和功能被無限制地引伸和泛化,導致文化建設的弱化和扭曲。毫無疑問,改革開放後的經濟大發展,將文化引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引發了一系列文化改革和創新,成為文化發展最重要的動力之源。經濟發展後對文化投入的加大,為文化發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質保障;經濟發展需要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又在需求上不斷刺激著文化的發展;經濟與文化的結合,則開辟了文化產業這個嶄新的文化建設領域。文化的泛經濟化是指,在文化的發展過程中以經濟結果為終極目標和價值追求,放棄作為文化自身本應具有的追求人自由和諧發展等目標的過程。隨著我國文化工業的發展,加上西方文化工業、文化資本的影響,我國文化的發展漸漸地顯現出一種泛經濟化的傾向,文化資本作為一種資本,漸漸地以它的經濟屬性吞噬著它的文化屬性。在文化建設中人們熱衷於數字報表式的成果,熱衷於與形象、政績相聯系的成果,形成文化上的「GDP至上」的傾向,文化完全淪為經濟的附庸。近幾年來,我國的文化市場雖然發展很快,而且取得了很大成績,其在解放文化生產力、發展文化藝術事業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證明,但是文化市場興起時間畢竟較短,對一些文化管理部門來說還屬新情況,而且我們的管理體制一時還沒有及時得到調整和適應,加上文化市場自身方面的—些因素,使文化市場在發展中存在有不少問題和不足。如以經濟效益取代社會效益,忽視公益性文化事業;以經濟視閾取代文化視閾,忽視文化藝術規律;以經濟價值取代文化價值,忽視文化的獨立存在等等。今天是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的經濟軸心期,經濟對其他領域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可以理解,也十分必要。更何況目前經濟與文化之間的影響是相互的,出現了「經濟文化化,文化經濟化」的積極態勢。但是,這一切都不能成為混淆文化與經濟角色的理由。經濟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當這種追求內化為文化的意志,文化就失去了自我,只能附麗於經濟之身。搞文化產業,只對產業感興趣,而實際上,文化產業首先應該是文化,其次才是產業,如果顛倒了主次,種種片面功利化、庸俗化乃至反文化的傾向泛濫起來就不足為奇了。正確的選擇應該是,一方面大力推動文化與經濟的融合,推動文化與經濟在新形勢下的重組,一方面則要釐定文化與經濟的界線,承認文化與經濟的本質不同、取向不同、建設模式也不同。二、對策: 重建傳統民族文化的話語權 當前中國文化還有一項重要任務,那就是在中國文化長期凋敝之後重建中國人的價值體系,重建傳統文化的話語權。鴉片戰爭以來,以儒家文化為主的中國文化逐漸受到排擠,西學東漸,中國文化逐漸衰落,西學逐漸成為社會主導文化,有些西方的糟粕文化當下極為盛行,拜金主義蔓延,大眾缺乏信仰,精神空虛,道德滑坡,在這種條件下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構建和諧社會,國人當下之責乃是有選擇地復興中國傳統文化,以此為基礎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內化西方優秀文化,把其納入我國傳統文化之中與我國傳統文化融為一體。全球化作為當今世界發展的不可阻擋的趨勢,不僅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競爭領域,而且還深刻地影響著文化競爭領域。很顯然許多技術是無階級性的,但當它掌握在統治階級手中時,技術就逐漸社會化,成為了維護階級統治、對外擴張的工具。而文化霸權者就是利用其在技術方面的優勢,通過媒介向世界全方位、全時空、全天候地傾銷其價值標准、意識形態和社會文化,迫使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在創新能力方面形成對它的依賴,並藉此進一步侵蝕、消解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創新能力。我們中國作為一個經濟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更應該重視文化在現代化中的戰略性作用,把其轉化成為促進經濟現代化的動力,以防止在「文明的沖突」中失去自我。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個人與國家、社會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礎上仍然存在著矛盾,而二者必須統一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上來。因此,我們在大力弘揚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同時,應該將古代的「和合」思想賦予現代意味,並將之成為現代思想的理論來源與支柱,讓民眾在學習傳統文化時,得到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熏陶,在潛默移化中接受傳統文化中所宣揚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國際交往中,文化作為「軟國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儒家文化有利於加強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提高綜合國力。可以說國際競爭不僅是經濟的競爭,也是文化的競爭。當今西方之所以重視文化戰略的運用,正是因為文化產品本身充分體現了他們的思想意識、自由民主的價值取向。西方文化產品的生產和輸出不僅可以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而且可以產生巨大的政治思想影響和社會效果。前蘇聯的解體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文化競爭,也就是在軟國力競爭上失敗。西方列強通過文化擴張的根本目的是將本國文化傳播給中國,以增強中國對本國的認同感,從而為其它方面的利益擴展奠定了心理、思想基礎。西方國家的這種目的,不僅打擊了儒家文化的主導地位,同時也削弱了中國普通民眾的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維護中國的文化利益,重建儒家文化的話語權。中國之所以要維護自己的文化利益,有正反兩方面的需要,一方面是中國需要堅持自己文化傳統的優秀成份,促進中國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另一方面是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充實、發展中華文化,增強中華文化的生命力。目前在世界諸多文化中佔主導地位的還是西方文化,無論是積極方面還是消極方面,中國文化都主要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我們的文化傳統面臨威脅,意識形態受到不斷的滲透。因此我們必須提高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一是突出中國文化的特性,二是發展中國意識的普適性。一種文化的特性是其存在的根本,如果一種文化失去了與其他文化的區別,這種文化就消失了。在冷戰結束之後,軍事因素在國際關系中的地位相對減弱,在經濟因素地位上升的同時,文化因素的作用得到了更進一步的加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加強了文化擴張和滲透的全球攻勢,並且美國把對外文化擴張和滲透作為實現其霸權主義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在這種背景下,我國在與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交往的過程中,必須把住文化這一關,大力弘揚儒家文化中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思想。看看幾千年來形成的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華夏文明圈,再看看已陷入自我中心、走上文化霸權之路而缺乏自我反思的西方主流文化,儒家文化在全球化中的價值便不言而喻。儒家文化可以在全球化時代扮演西方文化扮演不了的角色,在全球化進程中始終保持自己的話語,它可以為全球化提供精神資源和人文智慧。因此,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大旗下,儒家文化的回歸與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復興儒家文化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是歷史的趨勢,是民族和世界的選擇與要求,是中華民族命脈延續的關鍵。在我們向現代化轉型的過程中,我們要找到一些最適合中國國情的模式和形態,需要重新審視儒家思想,需要汲取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等方面有益於當今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精華成分。

『貳』 杭州比較大的文化用品市場在哪裡,怎麼走

杭州慶春路文化用品市場:燕子弄13-14幢
電話:0571-87049517
杭州中河中路53號體育文化用品市場
浙一醫院下~
慶春電影大世界斜對面就是~
杭州體育文化用品市場

話:
0571-86040992

真:
0571-86035697
聯系人:
杜志剛

址:
浙江省杭州秋濤北路52號
E-mail:
[email protected]

『叄』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我國文化產業低水平供求關系與非對稱結構性矛盾

我國的文化市場已有"長足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方面,經濟社會生活各方面條件迅速改善,人民群眾的文化娛樂需求正在被迅速釋放;另一方面,各種新型文化產業門類不斷產生,文化產業結構性變化頻繁。但是現有統計數字顯示,我國文化產業還處在一種低水平供求平衡和非對稱結構性矛盾的狀況之中。

從絕對值來看,我國居民的文化消費需要與文化產業部門的供給之間並沒有很大的出入。

從需求方面說,2000年,我國的人均GDP已經達到了849美元,反映城鄉居民生活水準的恩格爾系數也降至50%以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280元,人均消費性支出是4998元,其中被列入統計的,與文化相關的旅遊、娛樂和耐用消費品、教育、文化服務、通訊等項消費總計949元,佔到可支配收入約19%。按照我國目前大約有4億城鎮人口計算,我國目前城鎮居民文化消費需求大約有3796億元。農村居民人均收入達到2253元,人均消費支出中通訊和文教娛樂類支出280元,總計達到2520億元。這樣算下來,我國與文化相關的消費需求應該在6000至6500億之間(6314億元)。

從供給方面看,根據有關統計數據匯總,我們的文化產業各行業近年來(1998或1999年)進入統計的產值大約是6000多億(1998年6240億),其中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1812.9億元(1998年),國內旅遊收入2831.92億,圖書報刊355億元,郵電通訊是1235.1億元(1998年),音像製品12.7億。(廣告業等尚未計入。

以上兩個大致相符的數字不過是分別從供需兩個方面描繪了我國文化市場的規模,卻還無法得出我國的文化產業發展狀況可以令人滿意的結論。略做分析就可以看出,文化市場的現狀只是一種低水平的供需平衡,更何況,由於還存在著各種體制性問題,所以它還只是一個存在結構性矛盾的、非對稱性的平衡。

根據國際上的研究,在人均GDP跨越1000美元時,消費支出中吃穿用類比重大大下降,住房類基本不變,而文化精神消費類支出開始大大上升;第三產業應該佔到GDP總量的40%左右,其中文化類產品的產值所佔比例也大大增加。我國目前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但是第三產業的比例(33.2%)低於這個標准達6個百分點,其總量大約是5000億人民幣。盡管我們可以去除由於消費習慣和體制因素而出現的誤差,並去除可能用於非文化類消費的支出(如醫療等),餘量也應該有3000至4000億人民幣。

對於這3000至4000億人民幣的市場空缺應該做如何理解?

一種解釋是,我國居民文化消費能力被大大壓抑了,因此制約了文化產業的成長。有許多事實可以證明這一點。比如說,根據我國文化產業部門各種散見的數字,我國的電影業、電視業存在大量的經營不善和虧損,許多作品出版後無人問津,庫存積壓嚴重;而一些作品卻不明原因地驟然獲利。有統計表明,電影的生產近年來在走下坡路。1992年我國共生產了170部故事片,為近10年來之最,此後1995年是146部,1996年是110部,1997年是88部,1998年只剩下82部。我們本應不斷增加的觀眾都上哪裡去了呢?近年來,火爆一時的傳統文化娛樂業如歌廳舞廳等經濟效益迅速下滑,成為虧損行業。這些現象說明,我國文化產業部門所提供的產品,有相當一部分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和不斷變化著的文化消費需要。

還可以做另一種解釋,即我國居民事實上已經實現的文化消費有相當一個部分沒有被列入統計。目前音像界有一個被公認的市場容量計算方法,即根據居民的消費類視聽技術設備的擁有量估算音像製品的市場容量。根據這種方法,我國居民目前大概擁有:電視3.5億台、CD機1000多萬台、VCD機3000多萬台、LD影碟機500多萬台、多媒體電腦1500多萬台,等等。如果按照每個硬體每年均需要10件(套)新的音像製品統計,據信每年音像產品的總銷售額應有超過1000億元的規模,但根據有關部門1996年的統計,我國的音像製品只有不足20億元的正版收入,占總量的2-3%;根據1999年的統計,正版收入約有50億元 ,即使由於政府加大"掃黃打非"的力度,正版率有所提高,據信實際市場規模也應該在1500億至2000億左右。這方面的事實說明,有相當大部分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正在流失。我們的文化市場供需之間存在巨大的結構性缺口應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文化市場巨大的供求差別已經成為國家文化和經濟安全問題的隱憂。目前我國居民個人金融資產已經達到9萬億元左右,銀行存款約7萬億元,隨著我國在住房、養老、醫療和教育等方面各項改革措施的逐步推出,人們對文化、教育和娛樂的消費需求將得到進一步釋放。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甚至已經形成了一個目前我國文化產業無法填補的真空。加入WTO後,國外文化產業集團將可能以技術與內容的多重優勢大舉進入,迅速佔領我國的文化市場,文化市場"有限開放"的政策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可能會在不長的時間里遭遇嚴峻挑戰。

近年來,人們頻繁地看到這樣的數字:英國文化產業的年產值將近600億英鎊,從業人員約佔全國總就業人數的5%;日本娛樂業的年產值早在1993年就超過汽車工業的年產值;美國的文化產業更加發達,其視聽產品出口額已經成為第一大出口產品,並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了40%以上的份額。根據媒體的報道,我國政府已經開始考慮允許一些國際知名傳媒集團進入我國媒體市場。這是一個重大的信號,說明文化產業國際化的進程可能出人意料地加速,我國文化市場已經暴露在國際文化資本的強大壓力之下,我國改革開放20多年積累的經濟和文化之果已經成為國際文化資本垂涎的目標。

(二)我國文化產業經營單位眾多但產業組織集約化程度不高

面對巨量的市場需求,以及國際傳媒文化集團大兵壓境,我國的文化產業在總體上缺乏競爭力,難以滿足人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要,這一點足令我們憂慮。我國的傳統文化產業誕生於計劃體制之下,長期以來既被行政體制分割又被各種政策保護。在這種情況下形成的總體格局,表現出經營單位眾多,產業集約化程度不高,資源極度分散和不講經濟效益的突出特點。在文化市場迅速成型的今天,這些特點全部轉化為弱點。

從人員規模看,僅以文化部所屬文化產業機構為例。截至1999年,我國文化部下屬的企事業機構共33.07萬個,這里包括了藝術演出團體、影劇院、圖書館、群藝館和文物保護單位,從業人員共166.15萬人;當年國內演出場次是42.3萬場;國內觀眾達4.69億人次。文化娛樂業有機構17.47萬個,90.3萬人;文化市場其他經營機構9.7萬個,23萬人 。這些單位的特點是大多機構較小,如文化部下屬每單位平均才有5人左右。

從經營規模看,音像業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國音像製品的生產、復制單位近600家,每年生產正版音像製品(盒帶、VCD、CD和DVD)兩萬種約2億件(盤),平均每家企業年生產34萬件,月生產不足3萬;而銷售單位約有7萬個,每年全部正版音像製品銷售2億件,平均每個銷售點一年不過賣3000來件,日平均竟不足10件。圖書批發零售業是另一個例子。1999年文化部所屬圖書批發零售機構有13056個,2.3萬人,營業收入只有5.45億元,人均2萬3千元左右,每天營業額為60來元。

資源分散和集約化程度低的問題在新聞出版和廣播影視業中表現得極充分。我國新聞出版體制與傳統工業經濟管理體制有共同特點:新聞出版單位必須是以一定級別的行政機構為"上級單位",並且建立在其財政撥款的基礎上。這些新聞出版單位一旦形成就被固化,既不能淘汰也不能重組;新的需求一般產生於新的行政機構,通過新的撥款來建立,同樣先天不足。長此以往,新聞出版機構就隨著行政機構的膨脹而膨脹起來。這些新聞出版機構大都規模狹小、重復建設、效益低下,既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又造成了資源的閑置和浪費。近20年來,特別是近10年來,各有關方面一直在嘗試對文化管理體制進行多方面的改革實驗,但是基本狀況並沒有根本性改變。

據1999年的統計,我國報紙有2038種、期刊8178種、出版社500餘家,電台電視台3000餘座。這是一筆經數十年積累形成的巨大而寶貴的文化資源。在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的今天,如果我們自己不迅速對其加以整合、優化,轉變其經營模式,增強其競爭實力,必然成為國際性傳媒巨頭的獵取對象。

(三)我國文化產業的傳統的資源配置機制與市場化要求之間正在形成尖銳矛盾。

近年來,我國文化產業的體制改革開始進入"快車道"。 1998年,我國政府職能部門不再直接辦刊辦報,退出出版經營領域,切斷了新聞出版單位與各個政府機構的傳統依附關系;2000餘家報紙和8000餘家刊物被"逼"上產業化運行的軌道。1999年,開始了傳媒集團和多傳媒文化產業集團的組建;2000年,"傳媒概念"走紅股市,開始嘗試傳媒集團與資本市場的結合。文化產業的體制改革後浪推前浪,從分行業的、局部的改革,逐步進入整體性改革的階段。

但是,資源配置機制混亂,條塊分割和行業壁壘與市場化要求之間的矛盾仍然困擾著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

文化產業的基礎是市場,現代市場經濟要求公開、公正和公平的競爭,反對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和壟斷;我國傳統的文化事業單位是按"條塊"(地方和行業一縱一橫)分割的方式設立的,目前盡管已經在不同程度上開始與行政主管部門脫鉤,實行"專業歸口管理",但是,離真正的市場競爭還有相當的距離。甚至還有一些企業利用與行政機構的傳統聯系,利用企業特殊的社會公益性質和意識形態功能,壟斷資源,操縱市場,謀取暴利;而另一些文化企業在做大以後,要做跨行業跨地區的資產重組甚至兼並,卻往往遇到阻力。在加入WTO的形勢下,在國際性"傳媒匯流"趨勢的影響下,一些廣電、報刊、出版企業在地方政府的協調下成立了集團公司,實現了"強強聯合"和"資產重組"甚至在當地從事了一些跨行業、跨媒體經營。這當然是一種進步。但我們也注意到,"媒體匯流"在西方是一種市場趨勢,在中國則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如何將結構調整與體制轉型結合起來,仍然是個問題。

這樣,文化產業的發展就與深層次改革問題相遇了:文化產業是一個特殊的產業,既具有一般的行業屬性,又具有社會公益性質。其中的核心產業門類如傳媒產業,既具有大眾傳媒的特點,又是黨和國家的宣傳渠道。如何基於這些特點做出制度性的安排,既按照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健康發展,又保證先進文化的主導作用,這是一個全新的問題,需要我們以創新的精神大膽開拓。

但是,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權利是一個更為根本性的問題,也是我黨和國家確保對社會主義文化事業領導權的基礎。應該看到,在加入WTO和深化改革的形勢下,在數字化信息技術的沖擊下,傳統傳媒制度的經濟基礎和技術基礎已經發生了變化,人民群眾的文化權利的實現方式也已經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從以國家行政機制為中介的非自主方式,轉向以市場為中介的自主選擇方式。這就要求我們積極探索在市場競爭條件下發揮傳統政治優勢的新辦法。因此,我們應特別注意研究調控文化市場發展的新體制、引導精神產品流通的新機制,以及活躍文化生產的新組織形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文化的發展。

當然,我們也看到,在出現了全球性的"傳媒匯流"和"放鬆管制"之後,由於文化內容產業發展的不平衡,甚至是西方發達國家也在重新考慮如何以新的產業政策、新的制度性安排對待文化內容產業的問題。保護民族文化遺產,弘揚民族文化傳統,確保民族文化安全,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面對全球化的共同戰略主題,將會出現許多值得我們借鑒的經驗。我們的政策制訂人員需要做的是向前看,而不是向後看。

(四)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先進性要求與文化原創能力不足之間形成戰略矛盾,資源潛力不能轉化為產業實力

發展我國的文化產業還是有一些得天獨厚的條件。首先是中國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世界上使用華語的人口為世界之最,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除在中國境內,還在東南亞、北美及歐洲的華人區具有廣泛的影響。這應該說是中國的文化企業進行市場開拓的最有利條件,因為語言和文化的差異一直被認為是經濟全球化和國際交往中的最大消極因素。在經濟學的壟斷競爭理論中,保持產品差異被認為是維持產品在市場上的壟斷力量的關鍵。文化產品的差異首先是來自價值觀及表達手段的獨特性的;文化差異也是我們在國際競爭中和在趕超發達國家時可以依賴的比較優勢。

從生產要素的角度看,中國的文化資源異常豐富,舉世公認。幾千年乃至更長時間的文明發展,幅員遼闊的國土上還留存著許許多多的歷史文化遺址、遺跡,還有各種類型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景觀;圖書館、博物館里保藏著數以百萬計的藝術珍品、典籍和文物;中國人的言談舉止、風情習俗、節日慶典中保留著大量有形無形的文化符號;中國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者對傳統文化進行了不間斷的研究和播傳。凡此種種,都為中國文化產品乃至其他可以負載文化符號的耐用消費品的設計、生產、創新提供了不竭的靈感源泉。

但是僅僅滿足於此顯然落後於時代。當今世界,文化已經具有原生形態、經濟形態和技術形態,新興文化產業得益於資本市場和信息技術兩駕馬車拉動,才有了前所未見的高速度,才將大批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和財富。我國正是在上述兩個方面都顯得被動和遲鈍。

比如,文化旅遊是將民族文化資源潛力化為產業實力的重要方式,旅遊業在我國文化產業各門類中還是產業化程度最高的部門,但是,在該領域將文化遺產轉化為產業的成功案例至今還極為鮮見。從多年前全國各地災難性的"人造景觀熱",到近年來有關部門關於文化遺產所有權和管理權能否分離,市場機制如何引入問題上的多次爭論,許多問題還沒有進行徹底討論,並轉化為合理的政策法規。事實已經證明,憑空建造的主題公園永遠不會有信譽,而文物的粗放利用則無異於破壞,正確的道路顯然應該在這二者之間。但是,在如何將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有機結合,做到既保護了文化遺產,又推動了文化旅遊,我們還未能有一個較為明確的方針,因此而貽誤了諸多發展的機遇。

文化遺產數字化是將民族文化資源轉化為新興產業基礎的一個關鍵環節。目前,"文化內容革命"正在世界范圍內展開。世界各國為迎接信息時代的到來,正大規模地將文化遺產轉換成數字化形態。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推動"世界的記憶"項目,該項目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圍內推動文化遺產數字化,以便永久性地保存,以及最大限度地使公眾公平地享有。1999年,在芬蘭倡議下,歐盟國家開始啟動一項多國框架性合作項目,名為"內容創作啟動計劃",文化遺產數字化被確定為基礎性內容。我國的文化資源數字化進程因國家數字圖書館工程的啟動(1996年)可以說動手並不晚,但直至目前,還沒有形成國家發展戰略,還沒有將其上升為國家文化產業建設的基礎性工程,這不能不說是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深層危機。

向數字媒體轉移是將傳統文化資源開發為經濟資源的必要步驟,實質上是為空前規模的產業整合準備條件,具有巨大的經濟意義。國際性信息技術集團和文化傳媒集團早已開始著手整合世界各國的數字文化資源,為開發新的世界市場做好准備;中國文化資源關繫到對中國文化產品市場的佔有,這塊市場也為他們覷覦已久。1999年,美國大片《木蘭》已經向我們敲響了警鍾:中國的文化資源已經經國際傳媒資本之手轉化為文化產品,成為中國文化產業界的強大競爭對手;2000年五一節,我國經歷了第一個"假日經濟"高峰,敦煌洞窟壁畫在大量遊人參觀的壓力下"不堪重負",美國的基金會開始與我商談"數字化虛擬洞窟"計劃;同年,日本信息技術企業加速了與我國故宮博物院關於建立數字化多媒體網上故宮博物院的談判進程。這兩件事說明,發達國家已經藉助經濟與技術雙重優勢,開始謀求對我國文化資源的新一輪開發,這一動向值得我們關注。

(五)WTO規制與現行中國文化產業政策支持系統之間的矛盾

WTO是一種法律體系和政策系統。WTO所形成的諸多協定、協議廣泛涉及到文化產業的各個領域,有關文化產業的規章條例主要包括在WTO服務貿易和知識產權保護的基本規則,即《服務貿易總協定》、《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之中。因此其基本原則也就自然地成為各成員政府制定和執行國內文化貿易政策的文本基礎,這就必然地要給這個國家的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產業政策支持系統帶來制度、法律和政策性影響。

我國自80年代以來開始進行文化體制改革,90年代開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至今已經初步建立起了由一系列行政法規和規章構築起來的文化產業政策系統,以及由這個系統建立起來的文化管理機制,包括:《文化娛樂場所管理條例》、《演出市場管理條例》、《電影管理條例》、《出版管理條例》、《廣播電視管理條例》、《音像製品管理條例》等,基本上涵蓋了現行文化產業領域。

然而問題是,現有的文化產業政策文本系統,基本上都是在兩種體制轉型過程中制定和形成的,並不是為加入WTO、或根據WTO原則而制定的游戲規則,因此,很大程度上帶有計劃體制的痕跡,這就出現了現存政策的目的性與WTO對中國文化產業政策的要求之間的矛盾。同時,由於我國不同領域里的現行文化管理與文化產業政策主要是由政府的不同行政主管部門制定並以政府的名義發布的,因此,行業和部門的利益保護色彩比較濃重。這樣一來,在整個政策的價值規定、功能及政府對社會文化資源的權威性分配中,應有的公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就比較差。而所有這些都是與WTO貿易自由化原則、透明度原則、市場准入原則等存在著明顯的不一致和內在的規則沖突。

我國政府正在逐步加大文化管理體制改革的力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修訂頒布已經在國內法與國際法的規制對接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然而,由於這些措施並未從根本上解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在體制和制度上一些帶根本性的問題,如行政壟斷、市場准入、投資主體多元化、文化企業產權關系改革等,因此,舊有的矛盾不僅沒有消除,還進一步激起了新的沖突。同時,由於原有的文化政策系統並未因機構的改革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門的合並而失去政策效能,還出現了新機構執行舊政策,"新瓶裝陳酒"的現象。在有的地方和領域,文化行政權力在資源重組和優化配置的名義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集中,這種權力的高度集中,使得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制定的文化產業政策不僅沒有失去原有的制度基礎,反而獲得了新的支持。

我國文化產業管理部門已經提出"大文化管理"的思路,但是由於缺乏政策系統的創新支持,預期的改革效果並未出現,於是政府也就難以實現從"辦文化"向"管文化"的戰略轉變。對中國來說,順利進入WTO的關鍵是實現制度創新和政策系統創新的有機聯動,倘若在制度和政策的層面上不能實現整體性創新,我國文化產業在21世紀的發展前景也就可能並不是那麼樂觀的。

文化產業是一個特殊的產業,而且目前還處在發展和轉型過程中,因此,存在的根本性問題還是體制性的。任何國家的產業政策的基點都是兩個,即以市場為基礎,以政策為導向,更何況我國的文化產業是生存和成長於一個更為特殊的環境中的。在一定意義上,我們今天對文化市場和文化產業的認識,以及依此制定的文化產業政策的合理性,將影響著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並還會進一步影響我國整個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發展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共識,但是一個真正合理的產業政策的制定過程才開始,目前我

『肆』 傳統文化產業發展前景

2017年4月,文化部印發《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發展規劃》指出,到2020年,文化產業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明顯增強,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現代文化市場體系更加完善,文化產業結構布局不斷優化,文化產業對相關產業的帶動和提升作用充分發揮;「十三五」期間,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企業,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文化產品和品牌,支持實施一批具有較強帶動作用的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創建一批具有顯著示範效應的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等。

2018年4月,國家統計局頒布了新修訂的《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8)》,並發文要求文化主管部門和各地區的統計部門認真貫徹執行這一統計分類標准。新分類是在已有分類基礎上進行的再次修訂,並從2017年統計年報和2018年定期統計報表開始實施。與《文化及相關產業分類(2012)》相比,本次修訂變化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新增設了分類編碼,將文化及相關產業劃分為三層,層次和編碼簡潔明了;二是新增加了符合文化及相關產業定義的活動小類,其中包括了互聯網文化娛樂平台、觀光旅遊航空服務、娛樂用智能無人飛行器製造、可穿戴文化設備和其他智能文化消費設備製造等文化新業態;三是重點調整了分類的類別結構。分類的修訂吸收了近年來文化體制改革的有關成果,突出了文化核心領域內容,體現了文化生產活動的特點,類別結構設置符合我國文化改革和發展管理的現實需要和認知習慣。隨著新分類標準的實施,國家統計局將進一步加強文化產業統計工作,提高統計數據的權威性和政府統計的公信力,實現新時代新形勢下對統計工作的新要求,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提供有力的統計保障,為推進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和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提供優質的統計服務。

(二)文化和旅遊部成立,將助力文化旅遊產業整體發展

2018年3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公布。根據方案及說明,文化部和國家旅遊局的職責整合,將組建文化和旅遊部,作為國務院的組成部門,不再保留文化部和國家旅遊局。文化和旅遊部的組建,將文化工作與旅遊工作進行更緊密的結合,既符合二者內在屬性的關聯,又把握了當下消費升級的內在需求;能夠解決旅遊開發當中的痛點,對發展優質旅遊、全域旅遊以及打造超級旅遊IP具有重要意義。

文化和旅遊部的組建對發展全域旅遊、鄉村旅遊、優質旅遊,整合文化、旅遊資源,是很大的利好。國內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進軍文旅產業,特色小鎮、全域旅遊、田園綜合體、養生度假等等主題類型層出不窮。國內文旅產業的發展已初具規模,此次文化和旅遊部的組建,將有助於加大文化產業挖掘力度,推動更多旅遊企業在打造旅遊硬體項目的同時,加入更多文化內涵,從而助力文化旅遊產業整體發展。

(三)文化市場潛力巨大

文化產業的突飛猛進,是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必然結果。經濟社會發展在先,文化產業發展在後,這正是經濟發展的規律。國際上一般認為,當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以上時,文化消費需求便開始大幅增長,而中國目前人均GDP已超過8000美元,中國文化消費的高峰期已經來臨。

由於中國經濟長期落後於西方國家,文化產業也一直被西方國家所主導,中國文化產品的供給長期處於短缺狀態。在一些文化產業發達的國家,其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例一般高達18-25%,而目前中國這一比例還不足8%。

落後意味著潛力,中國文化產業的前景是美好的,其釋放的商機將是任何國家無法比擬的。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在人們的基本物質需求日益得到滿足後,精神文化需求必然快速增長。

(四)文化與消費行為

隨著市場消費水平與結構不斷提升,文化對消費行為的影響持續增強,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除了滿足基礎需求外,對能打動心智的文化需求逐步提升。企業將文化賦予產品之上,通過文化影響消費者心智,讓消費者更加認同文化接受產品,最終形成消費。未來文化企業跟消費者之間逐漸在文化端形成心智閉環和在產品端形成商業閉環,消費者將要求文化企業提供豐富的娛樂內容、產品及消費體驗。

二、不利因素

(一)競爭格局

文化產業投資已趨於理性,有助於促進文化產業向更健康、全面的方向發展,不過精品IP內容作為文化產業的重點,依然是行業追逐的焦點,未來文化企業在精品IP的創作與爭奪上將更加激烈。

隨著文化產業跨界開發的運作模式逐漸完善,優勢文化企業以製作方、投資方、運營方等多重角色深度介入IP經營的全產業運作,將產業上下游全鏈路和跨產業壁壘打通,實現IP最大產業價值。這要求文化企業必須具備持續創作精品IP和全產業鏈運營能力,以引領產業變革發展。

(二)文化資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我國有極為豐富的文化資源,歷史文化資源方面,重要歷史人物、重大歷史事件不勝枚舉。民族文化資源方面,56個民族的民族文化資源多姿多彩,極為豐富。現代文化資源方面,在20世紀,中國在政治上經歷了帝制、總統制、共和制,在經濟上發生了從小農經濟、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巨大轉型,在文化上則是各種社會思潮、思想流派異彩紛呈。但是這些豐富的文化資源很少得到有效的開發和利用。例如《花木蘭》故事,在國內並未得到充分利用,而被好萊塢加工成動畫片,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票房豐收。如何利用這些文化資源,將會影響我國文化產業未來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解碼文化市場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8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4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