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四川有哪些特別的民間文化

四川有哪些特別的民間文化

發布時間:2023-06-17 00:31:27

1. 四川的傳統民俗文化有哪些

四川的傳統民俗文化有哪些

四川的傳統民俗文化有哪些,四川文化的傳承是非常久遠的,很多民族都在四川這一片美麗的地方繁衍生息,所以具有很多種的文化特色,下面為大家分享四川的傳統民俗文化有哪些。

四川的傳統民俗文化有哪些1

1、祭杜主

相傳,蜀國開國國王杜宇,號望帝,歸隱西山後化為杜鵑。杜鵑為提醒人們不忘農時而號鳴,直至「啼血」。人們感今他教民務農有功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日和七月初一祭祀他。今郫縣城南有他和叢帝的陵墓,稱望叢祠。每到祭之日,人們便紛紛趕來開展祭祀活動,同時,賽歌跳舞,演戲娛樂,十分熱鬧。在川西平原等地,當杜鵑鳴叫時,人們便認為這是望帝在提醒大家莫誤農時。

2、祭蠶蟲

相傳,蜀中開國國王蠶叢教民養蠶,每年做金蠶數千頭,送給百姓,凡得到金蠶的人家,養蠶一定獲得豐收。他死後,人們因感恩而祭祀他。

3、葯王菩薩

葯王是民間對唐代名醫孫思邈的尊稱。孫思邈本是京兆華原人。精通醫葯,醫德高尚。所著《備急千金要方》30卷,合方論5300首,被喻為中國現存最早的醫學網路全書之一。孫思邈兩次入川行醫並采葯煉丹,其影響遍及全川。故四川民間供祀葯王的普遍程度在全國頗為著名。許多著名中葯店堂。如同仁堂等均敬奉葯王塑像。

4、寶光寺數羅漢

位於縣城的寶光寺羅漢堂內有各種塑像577尊。來此上香和瀏覽的人們,都習慣要去數羅漢。踏進門檻第一步若為左腳,便從左數起,如為右腳,便從右腳數起。數到與自己年齡數字相同的那尊羅漢,以它的善惡美醜來判斷自己是否有福。

5、賄耳目神

耳目神即灶神。民間以為灶神是玉皇大帝的耳目,其職責是專門觀察人間發生的事情,然後上奏天庭。為使其不在玉皇大帝面前說壞話,給人間帶來禍殃,人們每逢農歷臘月二十四日晚便燃香點燭,賄以酒肉,計好於他。

6、除夕祭樹

每年除夕之夜,各家飯菜端上桌後,首先敬神供祖,接著將每樣飯菜取一點出來,切細和勻後,由家長用盤子或小簸箕端到最大最好的一棵樹前祭樹。據說,這樣來年果樹能花繁果豐,帶來滾滾財源。祭樹後,全家才圍著桌子吃團年飯。

必去景點:

1、武侯祠

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南門武侯祠大街。是紀念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 它是中國唯一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

2、杜甫草堂

又稱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現今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建築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的著名文化聖地。

3、寬窄巷子

寬窄巷子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長順街附近,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以及街道之間的居民宅院組成,全為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落,這里也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

與大慈寺、文殊院一起並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寬窄巷子所在的區域在清朝時為八旗居住之地,目前有多種文化、餐飲、休閑商鋪在此營業。老成都的`閑適、新成都的時尚、都在巷子里。

四川的傳統民俗文化有哪些2

1、吃壩壩宴

四川民間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喜事或喪事。辦喜事或喪事的人,會擺上幾天流水席。受邀的人會帶上伴禮,去吃上一頓。因為是在場壩里進行,所以俗稱吃吃壩壩宴。

2、走人戶

走人戶時,一般要帶上豬蹄、很多自己捨不得買的禮物、好酒等禮物,穿上平時捨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買酒,熱情款待。

3、春倌說春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時間在春節前後。舊時的春倌頭戴烏紗帽,身著官服,左手執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現在的春倌,裝束與普通人一樣,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們爬山涉水,走鄉串戶,每到一地,便編一些吉利的歌謠演唱。演唱完畢,將一張紅紙印製的檢牛圖送給主人家。說檢結束後,戶主要送些錢幣給檢倌,以作報酬。

4、拜把子

舊時漢族社會交際習俗。又稱結盟、結拜、換帖等。流行於四川各地。基於共同利益的個人或集團,以磕頭換帖、同飲血酒、對天盟誓的方式結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來約束和維護共同的利益關系。

5、送節禮

漢族交際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春節、端午、中秋等重大節日,嫁出去的女兒攜女婿,分家另過的兒子攜媳婦,帶上禮物回家拜望父母。親朋好友之間也在上述節日期間互相拜節送禮。該習俗現仍流行,只是所送禮物隨時代發展已有變化。

四川的傳統民俗文化有哪些3

四川節日活動主要有:

元旦——龍池冰雪節

春節——自貢恐龍燈會、瓦屋山冰雪節

農歷2月15日——成都花會

清明節——都江堰放水會

4月1日——龍泉桃花會

5月份——天彭牡丹會、瓦屋山杜鵑節

6月24日——涼山火把節農歷

農歷6月10日——黃龍廟會

8月1日——塔公草原賽馬會

8月31日—— 合江荔枝節

9月9日——瀘州名酒節

10月中旬——米亞羅紅葉節

四川歷史悠久,地大物博,自古以來就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四川有人類活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萬年以前。

在四川東部的巫山縣( 現屬 重慶市),科學家發現了距今202—204萬年前的人類頭骨化石。在川中的資陽縣,出土了著名的「資陽人」頭骨化石。

在川東的銅梁縣(現屬重慶市)、川中的資陽鯉魚橋、川西平原的成都羊子山以及四川盆地西南的漢源縣,發現了大量古人遺留下來的生產工具和獸類遺骨,時代大致在幾十萬年到一二萬年前。這些考古遺存和遺跡,便是四川先民生息勞動的最早的證據。

2. 四川民俗文化有哪些

四川民俗文化:

1、吃壩壩宴

四川民間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喜事或喪事。辦喜事或喪事的人,會擺上幾天流水席。受邀的人會帶上伴禮,去吃上一頓。因為是在場壩里進行,所以俗稱吃吃壩壩宴。

2、走人戶

走人戶時,一般要帶上豬蹄、很多自己捨不得買的禮物、好酒等禮物,穿上平時捨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買酒,熱情款待。

3、春倌說春

漢族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時間在春節前後。舊時的春倌頭戴烏紗帽,身著官服,左手執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現在的春倌,裝束與普通人一樣,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們爬山涉水,走鄉串戶,每到一地,便編一些吉利的歌謠演唱。演唱完畢,將一張紅紙印製的檢牛圖送給主人家。說檢結束後,戶主要送些錢幣給檢倌,以作報酬。

4、拜把子

舊時漢族社會交際習俗。又稱結盟、結拜、換帖等。流行於四川各地。基於共同利益的個人或集團,以磕頭換帖、同飲血酒、對天盟誓的方式結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來約束和維護共同的利益關系。

5、送節禮

漢族交際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春節、端午、中秋等重大節日,嫁出去的女兒攜女婿,分家另過的兒子攜媳婦,帶上禮物回家拜望父母。親朋好友之間也在上述節日期間互相拜節送禮。該習俗現仍流行,只是所送禮物隨時代發展已有變化。

3. 四川有些什麼文化

1、川西文化,又稱蜀文化,是川西獨特的地域和歷鎮配指史條件下發展起來的鄉土文化,具有與中原文化迥然不同的特點,上個世紀下半葉,廣漢三星堆、成都金沙文化遺址的發掘更顯示出古蜀文化的深厚與燦爛;

2、川西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包括生產和生活習俗、游藝競技習俗、禮儀制度習俗、社會組織習俗、民間文學藝賣知術等。「民俗」與「文化」二詞連接所產生的「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個子系統,民俗文化與人類社會的產生、發展相一致,與人類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其形成受社會、經濟、政治、地域、宗教、語言等多種文化及社會因素影響御配。

4. 四川風俗有哪些呢

四川風俗有如下:

1、吃壩壩宴

四川民間社會習俗。流行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喜事或喪事。 辦喜事或喪事的人,會擺上幾天流水席。受邀的人會帶上伴禮,去吃上一頓。因為是在場壩里進行,所以俗稱吃吃壩壩宴。

5. 四川還有這些民間藝術,你聽說過嗎

四川的這些民間藝術,你知道嗎?

說起四川文化,大多數人都只知道川劇變臉吧,那你可就孤陋寡聞了,其實四川的民間藝術可一點都不少,在2014-2016年度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可是多達206個地區啊,糖畫之鄉、川劇之鄉、苴卻石雕藝術之鄉、民間馬術之鄉……206個文化藝術之鄉,那可是整整孕育了206項民間藝術絕活兒。下面我就帶你看看還有什麼你不知道民間藝術吧!

川北大木偶

川北木偶戲,始於漢,興於唐,到宋時就相當盛行了。川北大木偶較大,川北大木偶風格別具,頗有特色。川北大木偶身高四尺有餘,且表演不受劇種限制,人和木偶混合(陰陽班)演出時,神貌無異。

麻柳刺綉

麻柳刺綉是流傳於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境內的麻柳、魚洞、臨溪、小安等一帶的刺綉總稱,是一代一代親族傳承而繼承發揚的漢族民間美術,是麻柳先民在自給自足的悠閑生活中創造發明的純朴精美的漢族民間藝術珍品,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川北剪紙

剪紙是中國傳統裝飾藝術的一種。它源於漢,興於唐,發端於民間,蘊藏首古老文化的內涵,凝聚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感情和心理意識,具有朴實、自然的藝術特色,天真、雅趣的審美品格,簡潔、明快的藝術語言,健康、濃郁的鄉土氣息。作為有形文化傳承的川北剪紙,從形式、內容到用途,都有與全國各地剪紙不同特性和風格。

越溪牛燈舞

牛燈舞是四川省古老的漢族民間舞蹈。起源於該鎮倆母山,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它通過模仿牛的生活習性和勞作,來表現農民對牛的崇敬和對土地的眷戀,後來演變為對豐收和致富的期盼及祝賀,是深受當地人民喜愛的漢族民間表演藝術形式。通過包裝和打造,「牛燈舞」已從鄉間走向全國,獲得了「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全國首屆農民藝術節最高獎「精粹獎」等,道具還被中國農業博物館收藏。

開江拗棒

開江拗棒概述 指產生並流傳於開江縣新寧鎮和普安鎮的獨具特色的一種漢族民間游藝活動。起源於清末。當時清政府腐敗無能,對外屈於強權,對內肆意壓榨,廣大勞動群眾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出於對統治階級的義憤,群眾創造出這種娛樂來嘲諷污吏取悅民眾,逐漸形成這種獨具一格的漢族民俗文化表演形式,並且一代一代地往下傳。

6. 四川傳統文化有哪些

四川傳統文化有哪些

四川傳統文化有哪些,四川是一個擁有著「天府之國」美稱的城市,它的歷史非常的悠久,所以到現在積累了許多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在當地居民的手中散發出濃郁的文化氣息。那麼四川傳統文化有哪些?

四川傳統文化有哪些1

茶文化

來四川不喝茶,你就感受不到這里的慢生活。四川人尤其愛喝茶,愛泡茶館,點一杯茶打個盹兒或者看閑書、要麼就湊在一塊兒鬥地主...這就是我們的「壩壩茶文化」。

四川人愛喝茶,在公園里喝蓋碗茶、住酒店,房間里也要泡個功夫茶,還有哪兒比四川人更愛茶?

火鍋文化

麻辣火鍋起源於重慶。火鍋,是四川人的家常便飯,也是外地人來四川必吃的美食,無辣不歡,無火鍋不四川。

熊貓文化

中國國寶大熊貓是四川的符號之一,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志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萌寶大熊貓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深受世界各國的喜愛。

麻將文化

四川人愛麻將全國第一!對四川人來說,人生最快意之事莫過於不受世事煩擾地打一下午麻將,連杠三次最後再來個「杠上花」,才兩三個小時包包頭就揣了五六百。

無論是職業玩家還是業余愛好者,四川人對於麻將的熱情就如同德國人熱愛啤酒,英國人熱愛足球。就算不吃不喝,四川人照樣能奮戰一個通宵。

選秀文化

李宇春、張靚穎、郁可唯、譚維維、江映蓉、張傑、李易峰、吉克雋逸...咱川籍藝人們世界展示了四川人的美麗與勇敢,四川人,想唱就唱,唱得響亮!

道教文化

道教創教地點在四川成都的鶴鳴山,道教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東方文化的瑰寶。

酒文化

四川名酒眾多,五糧液、瀘州老窖……水井坊,世界上最古老的釀酒作坊,被載入世界吉尼斯之最。水井坊是一座元、明、清三代川酒老燒坊的遺址,作為中國白酒的源頭,其史學價值堪與「秦始皇兵馬俑」媲美。坊間數百年來酒坊與技藝流傳並存至今,是活著的文物,被譽為「中國白酒的一部無字史書」。

三國文化

要說在中國什麼文化傳播覆蓋了全世界,讓外國人也津津樂道的話。三國文化那是當仁不讓的。不僅僅在國內,在國外那也是眾多的粉絲追捧的文化之一。劉備、關羽、張飛的形象深入人心。

劍門關、武侯祠、張飛廟、蜀門棧道...三國文化讓人們了解中國,了解四川。

蜀綉文化

蜀綉又稱「川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蘇綉、湘綉、粵綉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綉之一。 「芙蓉城三月雨紛紛,四月綉花針;羽毛扇遙指千軍陣,錦緞裁幾寸…」羊年春晚,蜀綉文化傳播大使李宇春一首美輪美奐的《蜀綉》至今餘音繞梁。

川劇文化

川劇,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川劇最著名的當屬「變臉」,變臉絕技源自傳統戲《歸正樓》,表現義盜貝戎劫富濟貧,遭到官兵追捕,以變臉巧妙脫身。最初,演員臉罩用紙殼面具,後來改用草紙繪制臉譜,依次粘貼臉上,臨場以煙火或摺扇掩護,層層揭去。

「變臉」蜚聲國內外,劉德華還專程為學習變臉到四川拜師學藝

四川傳統文化有哪些2

四川為多民族聚居地,有55個少數民族,490.8萬人。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為省內世居少數民族。四川是全國唯一的羌族聚居區、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和全國第二大藏區。

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涼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縣、馬邊彝族自治縣、峨邊彝族自治縣、北川羌族自治縣。被譽為「中國第二藏區」、「中國唯一羌族聚集區」、「中國第一彝族聚集區」。

彝族是四川人數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聚居在大小涼山與安寧河流域。彝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歷法。農歷六月二十四是彝族人民最盛大的節日—火把節。藏族人口中95%使用藏語和嘉戎語,其中有40%左右的人兼通漢語。彝族人口中95%使用彝語,其中約60%的人兼通漢語。

羌族人口中70%使用羌語,其中70%兼通漢語。世居的少數民族中,除回族外都使用本民族語言。洛帶古鎮其中85%以上都是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浪潮湧入的粵、贛、閩客家人後裔,他們至今仍完整地沿襲著客家風俗,說著有「古漢語活化石」之稱的客家方言。

四川是西部客家大省,自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以來,逐步形成了以龍泉驛區為核心的西部最大的成都東山客家方言島,客家人口總數達50萬,較好保留了客家語系和生活文化。而在全川,目前約有70萬人會講客家話。

語言文化:

四川話是流行於四川省、重慶市(巴蜀地區)及周邊省份臨近地區的主要漢語言,包括漢語西南官話中源自古蜀語。四川話約有1億2千萬的使用者。現今四川話形成於清朝康熙年間的「湖廣填四川」的大移民運動時期,是由明之前流行於四川地區的蜀語和來自湖廣、廣東、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漸演變融合而形成的。

成渝話(成渝片)是川劇和各類曲藝的標准音,同時由於四川話內部互通度較高,各方言區交流並無障礙。

四川的傳統文化

1、走人戶:流行於四川各地,民間凡遇年節或婚嫁、新居落成等情況,都要到親戚家串門探望,稱為走人戶,屆時,一般要帶上豬肉、點心、酒等禮物,穿上平時捨不得的衣服前往,主人家割肉買酒,熱情款待;

2、春倌說春:流行於四川各地,時間在春節前後,舊時的春倌頭戴烏紗帽,身著官服,左手執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裝束與普通人一樣,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他們跋山涉水,走鄉串戶,每到一地,便編一些吉利的歌謠演唱,說唱完畢,將一張紅紙印製的檢牛圖送給主人家,說檢結束後,戶主要送些錢幣給檢倌,以作報酬;

3、拜把子:又稱結盟、結拜、換帖等,流行於四川各地方,基於共同利益的'個人或集團,以磕頭換帖、同飲血酒、對天盟誓的方式結為兄弟,以共同的信仰和誓言來約束和維護共同的利益關系。

四川傳統文化有哪些3

川劇的變臉

四川連廂及肉蓮花表演大師牟慶雲、四川相書表演大師魯國華及飛刀花鼓惟一傳人劉陶

川劇 【川劇】又稱川戲。四川的代表性戲曲劇種。流布於四川和貴州、雲南、湖北、台灣等省。分上壩、資陽河、川北河、下川東四條"河道"(地域流派)。成都是上壩派的中心。川劇歷史悠久,清代雍正、乾降年間"花部"戲曲勃興,繼有柳子腔、皮黃腔入川,逐漸與四川語音、地方民俗、本土民間小調和秧歌相融合,衍化為川劇的崑腔、高腔、胡琴、彈戲及燈戲

形成了風格統一的四川地方劇種。民國初,三慶會劇社匯集五腔劇目於一班,正式形成五腔共和的演出形式。川劇擁有上千劇目,尤以喜劇著稱。傳統表演程式自成體系,常為其他戲曲劇種借鑒吸收。還有變臉、藏刀、踢慧眼等多種特技表演。1949年後,川劇藝術進一步發展,多次組團到全國各地及歐、亞數國演出,受到觀眾贊賞,被譽為"天府之花"。

著名演員競華、楊淑英、笑非、曉艇、藍光臨、劉芸、陳巧茹等,著名鼓師王官福等,均在觀眾中享有盛譽。?

木偶戲

【木偶戲】成都木偶形成於唐代,此後遍及城鄉。當時的木偶叫精木偶,長約0.3米,短小精幹,操作方便。上演的劇目如《引鳳樓》、《金山寺》、《群仙會》等皆為川劇傳統劇目。班社有祥瑞班、瑞樂班、字均班、榮華班等,多在各種神會、廟會及茶館、院壩等地演出。30年代木偶戲逐漸衰落。

1949年後木偶戲得到重視,組建了專業的木偶皮影劇院。目前成都木偶有大中小杖頭木偶、布袋木偶和手掌木偶。

木偶製作精細,造型美觀,已採用化工原料和紙型塑造。木偶的手簽子在衣服之外,稱為"外支棒"的杖頭木偶,其代表劇目有傳統戲《人間好》、《小放牛》、《沉香救母》、《孫悟空三調芭蕉扇》,現代戲有《老公公種紅苕》、《調皮的小白兔》、《劉文學》、《雷鋒參軍》等。成都木偶曾先後應邀到德國、荷蘭、瑞典、泰國、日本等國訪問演出,受到好評和歡迎。?

諧劇

【諧劇】曲藝表演藝術家王永梭首創的一種"詼諧戲劇"。一人獨演,不講究服飾場面,道具極其簡單,演員是劇中唯一主角,即劇中的第一種人--看得見的人;通過舞台道具的依託和語言、表情、動作表演,以不同側面向觀眾顯示劇中的第二種人--看不見而似乎看得見的人。這是諧劇特有的表演手法。

創始人王永梭早在1939年抗日時期就創作出了《扒手》、《趕汽車》、《黃巡官》等20多個諧劇節目,1949年後又改編了《在火車上》、《結婚》、《十二點整》、《蘇二哥》、《打百分》等有影響的作品。四川人民出版社在1985年出版了《王永梭諧劇選》。19。89年四川省舉辦了諧劇比賽,各省區方言諧劇紛紛登台獻藝。

閱讀全文

與四川有哪些特別的民間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8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4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