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文化
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它通過積累和引導,創建集體人格。
文化是一種時間的「積累」,但也有責任通過「引導」而移風易俗。在這個動態過程中,漸漸積淀成一種「集體人格」。中華文化的最重要成果,就是中國人的集體人格。
當文化一一沉澱為集體人格,它也就凝聚成了民族的靈魂。必須注意的是,民族的靈魂未必都是正面的。
由於文化是一種精神價值、生活方式和集體人格,因此在任何一個經濟社會里它都具有歸結性的意義。
文化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在一個文化厚實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生命。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積累的總和。
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強韌的細絲,將珠子串起來成為社會。
文化是一種養成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它最終成果是集體人格。
❷ 文化的概念名詞解釋
文化的概念名詞解釋
文化的概念名詞解釋,文化造就了人,人又創造了文化,總的來說人既是文化的結果,又是文化的起點。是我們生存和發展當中,很關鍵的一部分,以下文化的概念名詞解釋。
文化[wén huà]
釋義:
1、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
2、考古學用語,指同一個歷史時期的不依分布地點為轉移的遺跡、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同樣的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如仰韶文化、龍山文化。
3、指運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識。
出處:洪深 《電影戲劇表演術》第二章:「因為現代的人所過的不只是一個自然人的生活,他也是一個有文化的人的生活。」
例句:
1、文化生活的豐富多彩是社會進步的表現。
2、我們要同世界各國積極開展經濟文化交流。
(2)什麼是文化術語擴展閱讀
近義詞:文明
文明[ wén míng ]
釋義:
1、人類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科學。
2、指人類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並具有較高文化的狀態。
3、舊指具有當時西方色彩的。
4、光明,有文采。
5、社會發展水平較高、有文化的狀態。
出處:魯迅 《准風月談·抄靶子》:「 中國究竟是文明最古的地方,也是素重人道的國度。」
例句:
1、我們要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文明的國家。
2、我們的祖先,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光輝燦爛的華夏文明。
文化是什麼
文化,wén huà,英文是culture,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是非常廣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簡單來說文化就是地區人類的生活要素形態的統稱: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給文化下一個准確或精確的定義,的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對文化這個概念的解讀,人類也一直眾說不一。但東西方的辭書或網路中卻有一個較為共同的解釋和理解:文化是相對於政治、經濟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活動產品。
文化的定義: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象與群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
它涵括智慧群族從過去到未來的歷史,是群族基於自然的基礎上所有活動內容。是群族所有物質表象與精神內在的整體。
具體人類文化內容指群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工具,附屬物、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學藝術、規范,律法,制度、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審美情趣,精神圖騰等等
具體人類文化分為物質文化、哲學思想(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 這里把非人類的智慧群族的文化稱之為亞文化比較恰當一些。
雖然它們具有人類文化的共同點,但是一個本質區別是人類的自主價值與自主意志是完全不同與其他智慧群族的。
文化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
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象與群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
文化包含著八大藝術和第九藝術
其中中國文化烙印著民族與時代的特點,既有傳承又有發展,中國文化的主要內容是新時代的儒學思想
文化,就詞的釋意來說,文就是「記錄,表達和評述」,化就是「分析、理解和包容」。文化的特點是:有歷史,有內容,有故事。不少哲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
文化大致可以表述為:1、廣泛的知識並能將之活學活用;2、內心的精神和修養。
①從內容上看,文化是人類征服自然、社會及人類自身的活動、過程、成果等多方面內容的總和,而文明則主要是指文化成果中的精華部分。
②從時間上看,文化存在於人類生存的始終,人類在文明社會之前便已產生原始文化,文明則是人類文化發展的一定階段。
③從表現形態上看,文化是動態的漸進的不間斷的發展過程,文明則是相對穩定的靜態的跳躍式發展過程。
④文化是中性概念,文明是褒義概念。人類征服自然和社會過程中化物化人的活動、過程和結果是一種客觀存在,其中既包括優秀成果,也有糟粕,既有有益於人類的內容,也有不利於人類的因素,它們都是文化。文明則和某種價值觀相聯系,它是指文化的積極成果和進步方面,作為一種價值判斷,它是一個褒義概念。
1、文化開啟了對美的感知。——愛默生
2、一定的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毛澤東
3、語言是人類文化的載體和重要組成部分;每種語言都能表達出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世界觀、思維方式、社會特性以及文化、歷史等,都是人類珍貴的無形遺產。——周海中
4、文化來源於人,也服務於人。——區文偉
文化是什麼意思
文化(culture)是非常廣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簡單來說文化就是地區人類的生活要素形態的統稱: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給文化下一個准確或精確的定義,的確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對文化這個概念的解讀,人類也一直眾說不一。
但東西方的`辭書或網路中卻有一個較為共同的解釋和理解:文化是相對於政治、經濟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活動產品。
(2)什麼是文化術語擴展閱讀:
一、不同理解
1、從哲學角度解釋文化,認為文化從本質上講是哲學思想的表現形式。由於哲學的時代和地域性從而決定了文化的不同風格。一般來說,哲學思想的變革引起社會制度的變化,與之伴隨的有對舊文化的鎮壓和新文化的興起。
2、從存在主義的角度,文化是對一個人或一群人的存在方式的描述。人們存在於自然中,同時也存在於歷史和時代中;時間是一個人或一群人存在於自然中的重要平台;社會、國家和民族(家族)是一個人或一群人存在於歷史和時代中的另一個重要平台。
文化是指人們在這種存在過程中的言說或表述方式、交往或行為方式、意識或認知方式。文化不僅用於描述一群人的外在行為,文化特別包括作為個體的人的自我的心靈意識和感知方式。一個人在回到自己內心世界的時的一種自我的對話、觀察的方式。
3、從文化研究的角度看,文化,即使是意識形態,也不是絕對排他的。對葛蘭西來說,文化霸權並不是一種簡單的、赤裸裸的壓迫和被壓迫關系。
「統治集團的支配權並不是通過操縱群眾來取得的,……統治階級必須與對立的社會集團、階級以及他們的價值觀進行談判,這種談判的結果是一種真正的調停。……這就使得意識形態中任何簡單的對立,都被這一過程消解了。」它成為一種從不同階級錨地取來的不同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動態的聯合。
二、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證明,一個民族,物質上不能貧困,精神上也不能貧困,只有物質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強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❸ 文化的意思是什麼
文化,就詞的釋意來說,文就是"記錄,表達和評述",化就是"分析、理解和包容"。文化的特點是:有歷史,有內容,有故事。不少哲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
文化,讀音:[ wén huà ]
引證解釋:
1、文治教化。
漢 劉向 《說苑·指武》:「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意思:聖人治理國家,是先利用文化和道德(使眾人服的),然後才運用武力(使眾人服)。只是運用武力得到國家的人,(眾人)不會降伏,如果文化沒有改變,以後也會像現在這樣被別人反壓。)
2、指運用文字的能力及具有的書本知識。
洪深 《電影戲劇表演術》第二章:「因為現代的人所過的不只是一個自然人的生活,他也是一個有文化的人的生活。」
3、人們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教育、科學、文藝等。
毛澤東 《新民主主義論》三:「一定的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
4、考古學用語。指同一歷史時期的不依分布地點為轉移的遺跡、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同樣的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如:仰韶文化;龍山文化。
文化內容
1、文化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2、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
3、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象與群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
4、文化包含著八大藝術和第九藝術,其中中國文化烙印著民族與時代的特點,既有傳承又有發展,中國文化的主要內容是新時代的儒學思想。
❹ 文化專業術語
1、斑竹:
湘妃竹。舜死後,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淚灑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紋。
唐劉禹錫《泰娘歌》:「如何將此千行淚,更灑湘江斑竹枝。」
2、比翼鳥:
傳說中鶼鶼只有一隻眼、一隻翅膀,所以一定要兩只鳥在一起才能飛,比喻夫妻。
唐白居易《長恨歌》:「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3、連理枝:
連生在一起的兩個樹枝,比如恩愛夫妻。
唐白居易《長恨歌》:「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4、碧血:
常與「丹心」連用,歌頌為國捐軀者的忠貞。
元鄭元佑《張御史死節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猶須化碧血。」
5、長城:
南宋將領檀道濟自稱為「萬里長城」。後以此稱能抵禦敵人入侵的英雄人物。
宋陸游《書憤》:「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國人必會的80個文化名詞,引經據典必備!
6、採薇: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國國君的兒子伯夷、叔齊認為這是以臣弒君,就攔馬諫阻。殷之後,兩人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採薇而食,終餓死。後以此喻隱居避世。
唐王績《野望》:「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7、長亭:
古代驛站在路上約隔十里設一長亭,五里設一短亭,供遊人休息送別。後「長亭」成為送別之地的代稱。
宋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8、尺素:
語出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童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後為書信代稱。
宋秦觀《踏莎行》:「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9、登高:
重陽有登高習俗。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國人必會的80個文化名詞,引經據典必備!
10、東山高卧:
東晉謝安辭官隱居東山。後指隱居。
唐李白《梁園吟》:「東山高卧時起來,欲濟蒼生末應晚。」
11、杜康:
傳說杜康發明了酒。後以此作為酒的代稱。
三國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12、東籬:
語出東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後多以「東籬」表現歸隱之後的田園生活或閑雅的情致。
宋李清照《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國人必會的80個文化名詞,引經據典必備!
13、寒食:
節日名,清明節前一天或兩天。
傳說晉國介子推隱居山中,晉文公用燒山之法逼他出來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燒死。晉文公為紀念介子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舉火,只吃冷食。該節由此而來。
唐韓翃《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14、汗青:
古時字寫在竹簡上,先用火燒竹簡,使其乾燥,叫「殺青」;因烘時竹簡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後指書稿、史書。
宋文天樣《過零丁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5、紅豆:
南方的一種植物,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徵愛情或相思。
唐王維《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唐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詞》之二:「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6、畫眉:
西漢張敞夫妻恩愛,曾為其妻畫眉。後以此形容夫妻相愛。
唐朱慶餘《近試上張水部》:「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17、金烏:
傳說太陽里有三足烏。後以「金烏」作為太陽的代稱。
唐韓愈《李花贈張十一署》:「金烏海底初飛來,朱輝散射青霞開。」
國人必會的80個文化名詞,引經據典必備!
18、勞歌:
在勞勞亭送客時唱的歌。勞勞亭舊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別之地。
唐許渾《謝亭送別》:「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19、樓蘭
樓蘭國王貪財,多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後傅介子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故「樓蘭」常代指邊境之敵。
唐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李白《塞下曲》:「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20、夢蝶:
也稱「化蝶」。戰國時莊子有一次做夢,自己變成了蝴蝶。後比喻做夢、夢幻。後人用來借指迷惑的夢幻和變化無常的事物。
唐李商隱《無題》:「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宋陸游《閑游》之三:「困卧幽窗身化蝶,醉題素壁字棲鴉。」
國人必會的80個文化名詞,引經據典必備!
21、青鳥:
傳說漢武帝七月七日在永華殿祭祀,忽有一隻青鳥從西方飛來,東方朔說這是因為西王母要來了。後以此為傳信的使者。
隋薛道衡《豫章行》:「願作王母三青鳥,飛來飛去傳消息。」
唐李商隱《無題》:「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22、三徑:
西漢末,王莽專權,刺史蔣詡辭官隱居,在園里竹陰下「開三徑」,只和羊仲、求仲兩人相交。後以此代指隱士居住的地方。
東晉陶潛《歸去來辭》:「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唐白居易《欲與元八卜鄰先有是贈》:「明月好同三徑夜,綠楊宜作兩家春。」
23、桑榆:
傳說太陽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樹上。以此比日暮,後比喻人的晚年。
唐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唐王勃《滕王閣序》:「東榆已失,桑榆非晚。」
國人必會的80個文化名詞,引經據典必備!
24、射天狼:
天狼,星名。古人以為主侵掠。後以「射天狼」比喻打擊入侵的異族。
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25、雙鯉:
古人寄信,將信結成雙鯉形狀。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後因此將其比作書信。
唐李商隱《寄令狐郎中》:「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雙魚」同義。
唐李白《贈漢陽輔錄事》:「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情人。」
26、黍離:
語出《詩經·黍離》,東周大夫路經西周故都,見其滿地禾黍,遂有宮室宗廟毀壞之嘆。後以此表示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
唐許渾《登洛陽故城》:「禾黍離離半野蒿,昔人城此豈知勞?」
27、商女:
語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很,隔江猶唱後庭花。」商女即歌女。後以此為不顧國家興亡而醉生夢死的典故。
宋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國人必會的80個文化名詞,引經據典必備!
28、投筆:
東漢班超年輕時,以替宮府抄寫公文為生。他曾投筆感嘆,要效仿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取爵封侯。後指棄文從武。
唐駱賓王《宿溫城望軍營》:「投筆懷班業,臨戎想顧勛。」
宋辛棄疾《水調歌頭》:「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
29、陽關:
陽關,古關名,今甘肅敦煌西南。
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後譜成送別之曲,名《陽關曲》。
唐李商隱《飲席戲贈同舍》:「唱盡陽關無限疊,半杯松葉凍頗黎。」
30、折柳:
漢代京城習俗,凡送遠客,都要送到長安東面的霸橋,並折柳枝相贈。後指送別。
唐李白《春夜洛城聞笛》:「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