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數學文化怎麼滲透

數學文化怎麼滲透

發布時間:2023-06-18 16:03:02

『壹』 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數學文化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文化佔有重要的地位,給學生更多的人文氣息,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原本枯燥的教學活動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所以,缺少了數學文化的數學教學就會走入一定的誤區,並且會慢慢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通常來說,針對小學數學的幾個重點部分,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滲透數學文化。通過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從多個方面對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文化進行了簡要分析,旨在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保證學生的綜合素質。
通常所述的數學文化就是指數學的思想和精神等,同時還包括方法的形成和發展。從廣泛意義上來說,數學史和數學美都屬於數學文化的范疇。在人類文化寶庫中,數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數學素養也是每一個公民應該具有的基本素養。所以,作為一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有能力進行基本的數學教學之外,還應該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效滲透數學文化,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引導學生感受、發現和體會數學美
(一)展示小學數學的簡潔美
從古至今,數學一直追求簡潔美,通過不斷的發展和改進,數學變得更加的簡潔。在數學語言表達上充分體現出了數學的簡潔美,教師通過簡單的語言表達,對數學概念和法則進行了簡要的總結。例如,在學習數學加法法則的時候,「數位對齊,各位加起,逢十進一」,復雜的加法就被這簡單的十二個字完整地總結了下來。同樣,在數學課堂上還有「增長了兩倍和增長到兩倍」,這樣的語言多了就會顯得冗雜,正是這樣簡單的文字准確地表達了數學意義。由此可見,數學的簡潔美既實用又方便。
(二)體現小學數學的對稱美
小學數學中對稱美也是非常明顯的,尤其是在一些圖形或者物體上。對稱美主要就是指在圖形或者物體上相對於某個點、直線或者平面來說,在大小、形狀和排列上能夠形成一一對應的關系。點對稱、線對稱和面對陳都是對稱的一種。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可以時刻注重引導學生發現數學的對稱美、例如,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畫出對稱線,從而讓學生慢慢體會數學的對稱美。
(三)凸顯小學數學的奇異美
小學數學還有一種美,被稱作奇異美。奇異美可以展現在數學的幾何形式上、外在形式上和計算方法上。可以說,數學奇異美也是無處不在的。所以,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應該引導學生領悟奇異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1996+1995-1994-1993+1992+1991-1990-1989+……+4+3-2-1中,最後計算出的結果是1996,盡管後面有許多數的運算。教師可以利用這種奇異美,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數學學習過程中。
二、滲透數學文化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綜合素質
(一)滲透數學史,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
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給與學生適當的獲取知識的空間,保證教學效率。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合理使用數學史知識,從而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使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有效利用數學史知識,能夠使數學知識變得更加有趣味性。所以,教師想要保證數學教學效率,既要教會學生解題的方法,同時還應該使學生掌握實際應用的思路,從而真正實現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練習家裡面房梁的三腳架,讓學生知道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特點,從而使學生掌握更加扎實的數學知識。
(二)了解數學家的品質,進行德育教育
在數學史中,有許多數學家,憑借其頑強的毅力和品德,為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下這些數學家的事跡,讓學生能夠養成頑強的毅力和品德,使學生養成認真仔細的習慣,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更好地發展。例如,在學習圓周率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下祖沖之的故事,正是因為其付出了許許多多的辛苦和努力,最終才換來了如此豐碩的成果。通過這些成功教育,能夠使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質,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才。
(三)開展合作學習,體現數學文化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文化受到了許多師生的歡迎,正是因為合作學習的幫助,才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顯著提高,教師教學也變得更加輕松。所以,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滲透合作學習文化,使學生能夠通過合作學習,協調努力,共同學習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例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的時候,可以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通過共同的努力來更好地學習認識人民幣知識,從而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對於學生的綜合發展有著重要的幫助。所以,數學教師應該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加強數學文化的滲透,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同時,讓學生了解數學思想,使其能夠掌握基本的數學思維方式和方法,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貳』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

數學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早已是人們的常識。古希臘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名人,往往本身就是數學家,最著名的如柏拉圖和達·芬奇。而愛因斯坦、希爾伯特、羅素、馮·諾依曼等文化名人也都是20世紀數學文明的締造者。因此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能充分地利用數學文化,讓學生接受它的熏陶,體會它的豐富價值,這對於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和求知慾,培養獨立觀察、思考、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都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然而,在當今的教育實踐中,常常有「數學等於邏輯」的觀念。數學教學過於關注知識、重結論,甚至有許多人認為數學是一門學習語言、圖表、符號表示的學科,忽視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部分學生在努力學習數學的同時,逐漸地厭煩、冷漠數學,而且隨著數學知識的豐厚,厭倦的程度也在加劇……
數學文化應該走進小學數學課堂,滲入日常的數學教學,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產生文化共鳴,體會數學的文化品位。那麼如何在課程實施過程中踐行並彰顯數學文化本性呢?
一、充分發揮數學教材的文化特性
新教材注重體現數學文化的價值,從一年級開始就以生動有趣、易於閱讀的形式,以「你知道嗎?」為題,向學生介紹一些有關數學家的故事、數學趣聞、數學發現、數學史的知識等等,通過這些豐富多彩的內容的呈現,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產生與發展首先源於人類生活的需要,豐富學生對數學發展的整體認識,體會數學在人類發展歷史中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例如在三年級(上冊),學習「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向學生介紹了「+」、「-」的由來,學習「多位數乘一位數」時,向學生介紹了「×」的由來,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向學生介紹了「分數的表示法」等等,適時向學生介紹這些數學文化,可以豐富教學的內容,拓寬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興趣。又如學習「四邊形」時向學生介紹「七巧板」的有關史料,特別是古人給出的七巧板構圖,使學生感受幾何構圖的優美和我們祖先的智慧。再如在學習「時、分、秒」時,教材呈現了古代的計時工具——刻漏,閃耀了我國古代科學家的智慧,學生知道了我們今天雖然是從鍾表知道時間,但之前卻經歷了漫長的探索過程,體驗探索的不易及先人的聰明才智,激勵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向我們的祖先學習。
教學時如果能充分利用好數學新教材的文化特性,讓學生切實領會到數學的文化價值,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從心裡真正喜歡上數學。
二、提升教師的文化修養
培養什麼樣的人才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老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為。如果說學生需要「數學文化」,那麼首先教師需要「文化」。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著眼於學生的終生學習的願望和能力,從學生的全面、持續、和諧發展出發進行教學工作。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對數學的理解,對教學活動的組織都反映了教師的文化修養。「我一千次的確信,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學生的全面智力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語)。」這就昭示著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要有不滿於「給予學生一杯水,老師須有一桶水」的現狀,要有「自來水」的精神,不斷地吸取「源頭活水」,進行「過濾」後,源源不斷地輸送給學生。作為數學教師要站在時代的高度,抱著對下一代代負責的精神,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思想品位和文化素養,兼容並蓄、勵學敦行。
如在聽《對稱圖形》一課時,課至結尾,老師激情地說道:「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走進了『對稱圖形』的世界。其實,大自然對於對稱的創造,還遠遠不止這些。仰望蒼天,俯瞰大地,有生命的地方,何處沒有對稱的足跡?看花叢中翩翩的蝴蝶、蜜蜂,那翱翔天際的大雁、白鴿,那橫跨天空的彩虹、片片翻飛的落葉,以至於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張綻開的笑臉,你難道沒有感受到對稱的力量嗎……」伴隨著老師激情地描述,同時教室前面的屏幕上也展現了一幅幅大自然的傑作,學生沉浸在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中,相信他們的思維已經飛出了課堂,飛向了美妙的數學世界……
三、重視數學課堂的文化屬性
多少年來,在學生的心目中,在數學課堂里,數學總是與符號、定理、法則、記憶、運算、冷峻、機械等聯系在一起,難學難教、枯燥乏味一直成為阻礙學生學習數學的絆腳石。事實上,數學有著它自己的豐厚的文化淵源。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一味注重數學知識的傳遞、數學技能的訓練,漠視數學本身所蘊含的鮮活的文化背景,忽略了浸潤在數學發展演變過程中的人類不斷探索、不斷發現的精神本質以及數學與生活千絲萬縷的聯系。數學課堂教學就是要挖掘蘊藏在數學之中的豐富的文化資源,實現其科學價值與人文價值的和諧統一。
1、在構建數學知識的同時,應重視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的滲透。
課堂教學毋庸置疑,其重點應放在學生的知識構建中,作為數學教育它所反映的是對數學文化的傳承。為避免枯燥乏味的學習,我們應用數學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來解決實際問題,從數學的結構中挖掘其美學意義,使學生學會欣賞數學、感受數學美帶來的愉悅,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用數學的觀念。
如六年級(上冊)《圓的認識》一課,快要結束下課時,老師作了如下安排:
師:有人說,因為有了圓,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美妙而神奇。其實在我們人類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圓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並成為美的使者和化身。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伴隨著優美的音樂,如下的畫面一一展現在學生眼前:陽光下綻放的向日葵、生活中的圓形拱橋、中國著名的圓形景德鎮瓷器、中國民間的圓形中國節、中國傳統的圓形剪紙、世界著名的圓形建築、奧運會的五環標志等等。)
師:感覺怎麼樣?
生:我覺得圓真是太美了!
生:我無法想像生活中如果沒有了圓,將會是什麼樣子。
……
豐富多彩的數學學習中,層層鋪染,不斷推進,努力使圓所具有的文化特性浸潤於學生的心間,成為學生數學學習成長不竭的動力源泉,讓數學課堂擺脫原有的習慣思維與陰影,真正地美麗、動人起來。
2、在構建數學知識的同時,注重人文精神的滲入。
在數學發展過程中,傾注了大量數學家和數學工作者的艱辛勞它所蘊含的人文精神,有助於學生的身心發展,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崇高境界。從事教學工作,不僅要有豐富的數學知識水平,更需要有一股持之以恆、敢於拼搏的精神。現代的學生,由於家庭條件的優越,有一部分同學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意志力薄弱,有些甚至是我行我素,缺乏群體意識,對其人格的熏陶、意志力的鍛煉就迫在眉睫。教師在教學 過程中,應讓學生體會數學工作的辛勤勞動,培養其吃苦耐勞精神,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挫折觀,促進其人格發展。
如學習《圓的面積》一課,當有的學生提出讓圓轉化成長方形來試著計算圓的周長時,老師於是讓學生分小組合作進行實驗操作。殊不知,一個學生舉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圓是不可能轉化成長方形的,因為它是曲線的圖形,而長方形的邊是直的。瞬時課堂里一片寂靜,學生的眼睛齊齊地望著老師,等待老師裁決。老師徐徐地說道:「的的確確,表面上看,圓是不可能轉化成長方形的。但是經過古代數學家們的不懈努力,卻成功地轉化了,同學們想不想知道?」 學生齊答:「想!」,老師通過課件的模擬實驗演示(如下圖),再讓同學們通過教具動手操作後,很順利地得出了圓的面積公式。快要下課時,同學們都收獲頗豐地回答說學得很輕松,這時老師意味深長地說:「當然很輕松啦,因為你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是在過去漫長的年代裡,人們為了研究和解決這個問題,不知遇到了多少艱難和困苦,花費了多少精力和時間,凝聚了多少數學家的聰明才智。希望同學們也能像數學工作者們一樣,能自主探究、勇於猜測、大膽實踐,為數學做出自己的貢獻……」教師在講解這段話時,沒有一個同學不在認真地傾聽。
數學文化不應從數學之外去尋找。數學最內在的文化特性應該是數學本身,應該反映數學的個性,體現數學的思維魅力。如果數學課堂學生真正感受到了思維的快樂,並且因為思維品質的優化和思維能力的提升,學習個體的本質力量也得到了體現,那麼,數學的文化張力也就真正得到了彰顯。
3、在構建數學知識的同時,注重創新精神的培養。
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其價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創造能力的培養。數學是一門創造性學科。文化型的數學教育應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此,在構建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我們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
四、注重數學活動的文化滲透
數學活動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滲透數學文化,對於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擴大學生的視野,拓寬知識,增長才幹,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發展數學才能,有著積極的作用。
數學活動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富有吸引力,要靈活多樣,生動活潑,形式主要有游戲競賽、動手操作、實踐應用、講述故事、智力活動等。
數學是一個開放的文化體系,是人類智慧和創造力的結晶,不只是知識和方法的簡單匯聚。它在給予我們知識與方法的同時,更以一種文化的姿態改變人類的思考品質,拓展人類的視野,豐富人類的精神世界,增進人的本質力量。數學的文化特徵不僅僅只在於數學的歷史性和美學價值,凝聚在數學之中的美妙絕倫的數學思維方法、探索不止的數學精神、求真臻善達美的數學品格,對於一個人全面和諧的發展,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可以說,數學是「真」、「善」、「美」的完美集合!因而,我們在承認和弘揚數學工具價值的同時,更應該看到它的文化價值。

『叄』 簡述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如何滲透數學文化

一、教師要將教材中的數學文化進行深入挖掘
數學文化在課堂教學中的融入一直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有許多文化因素。正是這些數學文化,使得小學課本內容更具有趣味性與生活性,使得小學生願意對課本中的內容進行閱讀與學習。一般來講,課本上的數學文化經常是與數學知識相結合的,是為了引出數學知識而存在的。數學文化與數學知識一起,為小學生打造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數學世界。也正是數學文化使得學生認清了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系,更立體地對待與觀察數學學科,產生數學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利用適當的時機對數學文化進行介紹。比如在學習小數的時候,教師可以從小數的進制方面對十進制及十進制的由來進行分析。教師可以對我國引出十進制的數學家劉徽進行介紹,提出我國早在1700多年前就開始使用十進制計數法。這樣,學生在學習小數知識的同時,也可對我國的數學發展歷史有一定的了解,在數學文化的了解與學習過程中產生強烈的民族認同感。
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對數學課本中存在的文化因素進行深入挖掘,使數學文化服務於數學知識的講授。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了解到更多的文化知識,認識到數學的文化價值,提高數學學習興趣。
二、教師要挖掘數學文化中的豐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首先是如何正確對待數學史料的問題。歷史往往沉澱下許多值得流傳的史實與價值觀念。我們不能僅僅停留於對史實的介紹上,而應引導學生透過史實,觸摸到史實背後的價值和觀念,使其構成一種更有教育意義的積極影響。如祖沖之是中國古代研究圓周率的驕傲,但僅到此為止,並進行膚淺的愛國主義教育是不夠的。他在研究過程中如何「藉助正多邊形周長研究圓周長」的數學思想和智慧;他不滿足於既有結論,不斷超越、執著奮進的探索精神等,更應該透過課堂浸潤到學生的內心深處。我在教學時,將這一段數學歷史有機融入到具體的周長公式的探索過程中來,學生的感受更豐富了,認識也更全面了。此外,我還適時地介紹了我國古代數學的領先與現代數學的落後,並給學生分析造成這一後果的內在原因,深刻的民族尊嚴感和為中華數學之崛起而奮斗的決心在學生心中升騰。
三、教師要在教學中凸顯數學學科的文化屬性
一些小學生認為數學與語文這類文化類的科目是相互對立的,數學與文化沒有任何關系。這就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之時,突出數學學科的文化屬性,使學生認識到數學文化的存在。數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對於一些數學定義與規則都要進行死記硬背,這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對於數學學科的發展也有負面影響。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更多地了解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與社會文化是密切相關的。
四、教師要立足課堂推進數學文化發展
課堂是一切教學研究的試驗基地。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滲透途徑最終要落實在課堂上,只有當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交流互動中自覺有意識地關注、領悟數學文化的價值,才能不斷推進數學文化的發展。因此,教師要針對數學文化的特點,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積極滲透、有效實施並逐步形成一系列優秀教學案例。
比如在進行《圓》的講解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主發現生活中的圓形,將數學學習與生活實踐進行很好的結合。另外,教師要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對圓形進行分析,中國人之所以喜歡圓,是因為圓無棱無角,象徵著圓滿與安全等。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之下,學生會對數學知識有全新的認識。小學數學課堂需要數學文化的支撐,在這樣的文化影響下,學生會擺脫對於數學的刻板枯燥的印象,認識與學習數學文化。
五、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豐富數學活動形式
數學活動是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利用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使學生了解數學文化。游戲與競賽是小學生喜愛的活動類型,老師可以利用競賽小游戲引導學生對數學文化進行學習。在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時,教師可以就與學習知識相關的數學文化進行提問,當有學生回答出時,教師給予獎勵。並告訴學生,在下節課,教師還要就數學知識相關的數學文化進行提問,請同學們做好准備。在第二節課,教師可以利用搶答的形式組織學生對數學文化問題進行回答,搶答正確的學生可以獲得小紅花一枚。在這樣的活動之下,學生的數學文化學習積極性會得到提高,學習熱情也會隨之高漲。
六、教師要善於利用數學文化激發學生興趣
不同時空數學思想的對比,有利於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全方位的認識能力和思想境界,還能讓學生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數學觀。現行的小學數學實驗教材較多地介紹了數學發展的趣事軼聞、輝煌成就、數學家傳記、一些數學概念產生的背景資料等數學文化資源。在教學中,適時地向學生介紹這些數學文化,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眼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希臘數學家埃拉托斯特尼發明的尋找質數的方法、哥德巴赫猜想、分數產生的歷史、「雞兔同籠」等內容。因此,數學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了解一點數學史,適時進行數學發展中的趣聞軼事、數學典故、數學家傳記的教育。教學時結合具體內容,適時地穿插這些數學文化,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肆』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策略

作為數學教師,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一些學生在認真學習的同時,也非常厭煩數學,且這種情況日益加劇;很多人離開學校後,你問他哪些數學知識能派上用場?回答是不知道。這是數學教學的悲哀。正如劉兼教授所說,我們更多的是將"數學教育"的重心放在了"數學知識"的掌握上,然而事實上只有不到1%的人會從事與數學有直接關系的工作。這顯然是只關注了少數人,而忽視了絕大多數人的需求。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把數學文化也引入其中,這樣才能讓數學學有所用。

策略一:構建數學文化課堂教學的目標體系

數學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教育,就是要通過數學使學生在知識教養、情感教育、智能發展、數學審美和數學文化觀念等方面得到發展。數學文化課堂教學的目標體系應構建為:教養性目標(知識技能)——認識價值;發展性目標(過程方法)——實踐價值;教育性目標(情意審美)——美學價值。

策略二:營造數學課堂文化的教學氛圍

1.倡導教學民主

教學民主能提供給學生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營造平等、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在這種氣氛下學生敢想、敢問、敢說,思維處於積極的狀態,這樣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來,體會數學學習的快樂,加深對數學文化的情愫。

2.強化自主活動

讓學生自主活動,就是要把思維的空間、研究的時間留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潛質得到充分的開發。新教材呈現出學生周圍世界和現實生活背景下豐富有趣的學習素材,為學生提供了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並感受數學文化在生活中的價值體現。

3.創設學習情境

數學作為一門藝術學科,蘊涵著許許多多有趣而美妙、獨特而神奇的知識奧秘,教師要積極地開發和應用,把情趣盎然的數學文化內容生動有趣地呈現出來,引導學生去發現、去品位、去享受,無疑是一種樂趣。

策略三:揭示數學文化的內涵

1.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生成和發展的過程

在教學"分數的認識"時,可設置這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打開課本看圖,說說有關分數產生的情況。分數是在分物體得不到整數結果時產生的。在我國古代用算籌表示分數,當印度人發明了阿拉伯數字和阿拉伯人發明了分數線後,分數就變成現在的表示方式了。這足以見得有了數學家的不懈努力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分數的表達方法也就愈來愈簡潔,直至今後我們還可以用字母符號來表示所有的分數。另外,還要學生理解分數的產生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礎之上的,體會"平均分"是最公平公正、最合情合理的分法。

2.展示教材知識點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如,我在教學《角》時,從現實素材中挖掘出了很多角的應用事例:(1)照相機的標准鏡頭和廣角鏡頭,可以改變拍攝的范圍。一般的標准鏡頭拍攝的范圍在45度到50度之間,而使用廣角鏡頭,可以擴大拍攝范圍。(2)看幼兒園滑梯的角度,一般是多少度為合適呢?根據詢問專家,得知一般滑梯的斜度在40到56度之間為宜。(3)學生椅子的靠背多少度適宜呢?

3.讓學生了解數學與其他學科間的聯系

在學習"分數、百分數"時,可向學生提供這樣的數學文化信息:我國科學家王菊珍對待實驗失敗有句格言,叫做"幹下去還有50%的希望,不幹便是100%的失敗。"大發明家愛迪生在談天才時用一個等式來描述,他說"天才=1%的靈感+99%的血汗。"這些"格言"不僅折射出偉人的人生信仰,同時還折射出數學的光輝。

4.讓學生了解數學家們的傑出貢獻

在學習"數的整除"之後,有必要向學生介紹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他認為"任何大於2的偶數都是兩個質數之和。"在當時無人問津,200年過去了,這一猜想就像一座堅固的堡壘,巋然不動。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在1966年證明出了這個震驚世界的"1+2".讓學生了解數學家們的貢獻,讓他們成為學生心中的偶像,對培養學生認真學習鑽研的精神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另外,讓學生寫數學故事、數學小論文、猜數學謎語、編寫數學兒歌,參加一些數學知識競賽、數學智力游戲,做一些數學小剪報,都能很好地促進學生對數學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同時通過實踐創作也能達到以美衍趣、以美激情、以美啟智的目的。

5.讓學生感受數學的趣聞、軼事

七月八月為何連續兩個大月、"數學黑洞""親和數""完全數""孿生數"都是數學文化課堂教學的寶貴資源,已成為數學文化生活中一道美麗的大餐,挖掘出來必將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探究的慾望。

數學不但能促進人們邏輯思維的發展,而且能培養人們的創造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應藉助數學科學的文化價值,把蘊含在數學課程中的思想方法、價值觀念、審美情趣進行挖掘,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得到熏陶。作為知識,無需終生銘記,但數學精神會激勵終生;解題技能無需終生掌握,但觀念及其文化哲學會受用終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是一種應有的現實的價值追求。

『伍』 數學教學如何滲透數學文化

小學數學教育,應著重對學生數學推理能力的培養,加強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鍛煉,讓學生在學習中構成多種思維方式,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的人文氣息和意義,讓枯燥的數學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原則
數學文化不僅包括數學思想和精神,也包括數學的方法形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對於數學文化的滲透,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從而進行有效的滲透,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充分感受到數學學科的簡潔之美、對稱之美、奇異之美,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各個方面的綜合發展。
1.數學文化的歷史性原則。我國有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歷史,歷代都出現過偉大的數學家,如《九章算術》等著作就是前輩留給後人的寶貴文化遺產。那麼小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時,一定要遵循數學文化歷史性的原則,要尊重歷史,尊重知識,以嚴謹的態度和對歷史知識的了解,將燦爛的數學文化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例如我們在學習二十四時計時法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歷代計時方法的演變,讓學生知道我們現在所學的知識是前人辛勤積累的結果,學生也可以查看日晷以及滴漏等計時工具圖片,在數學文化背景下很好地掌握和接受知識。
2.數學文化的豐富性原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時,要遵循豐富性的原則,因為數學文化與各類學科觸類旁通,本身就具有豐富性的特點,並且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注意教學活動的豐富性,擯棄傳統的死板的教學方法,在寓教於樂中開展教學,拓寬學生的視野,吸引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鍛煉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等。例如可以通過游戲競賽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性,也可以通過動手操作的方法,幫助學生了解和學會新知識並加以運用。
3.數學文化的適度性原則。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還有注意一個度的問題,教師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不能一味地為了滲透而滲透,而是運用一些技巧,做到適度滲透,但是不要喧賓奪主,不要違背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本意。作為一名素質教育要求下的小學教師,要將數學文化價值傳遞給學生,不僅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並且要引導學生將數學文化很好地融入到數學學習中,巧設數學作業,利用適度滲透數學文化來幫助學生查漏補缺,鞏固數學知識點的掌握。
二、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基礎,是學生將來學習成長的奠基石,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滲透數學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在長期的教學任務中不斷積累、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也要掌握各種有效方法,幫助學生努力探究數學文化,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樂趣,獲得精神動力,使數學學習超越知識本身,從而成為一種文化,一種內涵。
1.用創造性的方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數學本來就是源於生活,用於生活的一門學科,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要強調創造和再創造。在教學中將現實問題和數學問題進行相互轉化,將抽象的數學問題進行生活化處理,使數學課堂教學更加趣味化,也使學生對數學學生更加感興趣。例如,在讓學生認識立體圖形的教學中,可以用切土豆的方法,讓學生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親自進行試驗,切一刀後,切出一個面,與這個面垂直方向再切一刀後,就有了一個邊,這個相交形成的邊,就叫作「棱」……隨著切土豆的這個過程,學生從具體的實物中將面、棱、頂點的知識內容很直觀的掌握,也更清楚地看到切出的正方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於前面所學平面圖形的區別。
2.用連通性的方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數學是諸多學科的基礎,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都要運用到數學知識,因此說數學文化與各門學科具有連通性。那麼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可以充分運用數學文化連通性的特點,使學生感受數學,理解數學,運用數學而不是生搬硬套,死學數學。舉個簡單的例子,教師在課堂上出一道題:在一艘船上有8名船員和50名乘客,船長多少歲?對於成年人來說,這道題給出的數據和船長的年齡並沒有什麼關系,但是對於小學生來說,就會有學生根據給出的數字「成功」計算出船長的年齡,而且我相信這樣的學生並不在少數。因此數學課堂教學一定要將數學問題聯繫到實際生活,不僅在滲透數學文化教學中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也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遷移到解決實際問題當中來。
3.用問題性的方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將問題貫穿於對學生的教學中,教師要主動創設問題情境,並且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並且去努力解決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我們經常會無意識地運用到數學方法來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有利於學生通過教師創設的問題,發現和掌握規律,最終達到數學源於生活,存在與生活並且應用於生活的教學目的。例如在學習年、月、日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將數學文化中「平年和閏年」的知識用問題性的方法加以創設教學,可以拓展學生的數學文化積累,也是一種很好的滲透。再比如在數學活動課《數學游戲中的取勝策略》中,教師通過引導使學生認識到有效的策略可以改變事物發展的結果。然後設置一個問題:讓學生自己設計一種只贏不輸的游戲策略,這時候學生的探索慾望就被極大地調動了起來。
三、總結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將數學知識轉化為能力的紐帶是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所以對於學生的教學,更加強調學生對隱藏在數學後面的概念的理解,而不是對算術的死記硬背,這也就是為什麼提倡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讓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的原因。「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傳授學生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生素質,改變題海戰術,堅持數學文化的滲透,必將使學生受益終身。

『陸』 如何將數學文化滲透到小學數學課堂

數學作為自然科學的一種,也有其文化背景與文化價值。有效地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在教學的的過程中還原數學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小學階段,學生接受數學啟蒙,扎實數學基礎。在此階段,培養學生對數學文化的認識,對幫助學生全面認識數學、找到學習數學的有效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研究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策略對完善小學數學教學、對提高小學數學的學習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的重要性
數學是文明進步的產物,其發展的重要動力就是文化的支持。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脫離數學的文化本質來進行教學,不僅不利於實現學生對數學的全面掌握,同時也不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將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藉助文化背景來充實數學教學內容,通過文化和數學的聯系來培養學生完整的數學思維,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1.整合課本內容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數學文化無不充斥其中,將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最基礎的工作就是整合課本內容,將這些隱藏的數學文化挖掘出來,使其與小學數學教學相融合,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
比如,在學習圓周率的時候,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對祖沖之發現圓周率的故事有明顯的講解,並且附帶了圓周率的發現過程。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因此,在講解圓周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與這部分內容相結合,幫助學生對數學的歷史文化進行一定的了解,對數學的發展有更深刻的認識,以此來培養數學的文化思維,來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發展。
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將一些具有趣味性和情節性的故事融入其中。比如在講解計數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古人的計數方法(結繩計數、木棍計數、石頭計數等)滲透其中,一方面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不只存在於課堂中,在生活中也無處不在,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數學進行探索;另一方面,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古人的生活和古人的智慧,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2.感悟數學精神
數學文化中最偉大的文化就是數學精神,是數學家為了數學的發展不斷探索、不斷求知、堅持不懈的精神。感悟數學精神,是幫助學生深刻地領悟數學文化的重要途徑。在數學教學中引領學生感悟數學精神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完成:
(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數學家在數學領域求知、探索的知識滲透其中,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數學家那種不畏失敗、刻苦求知、堅持不懈的精神和意志。比如,在學習圖形的時候,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徐光啟的故事。徐光啟先生歷盡一生甚至放棄皇帝給予的功名利祿創造了《幾何原本》一書,其中涉及了點、線、面、銳角、直角、三角形等多種幾何概念。此書被多國翻譯,對現代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以此來豐富學生對我國古代數學的認識,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家執著、堅強的精神。
(2)教師為了讓學生深刻感受這種精神,還可以設置一些具有難度挑戰的題目,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充分領略這種在數學的領地深刻鑽研的感覺,充分體會解題的快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以數學家的故事對學生進行鼓勵和引導,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真正領會數學精神。
3.豐富教學形式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除了要整合課本內容、感悟數學之外,還要豐富數學的教學形式,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比如,教師講數學家的故事,在故事講完之後,可以讓學生以自由發言的形式談談自己對這個故事的感受,從中領悟到數學家的哪種精神等等。通過這樣的交流討論,一方面,教師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想法,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誤區;另一方面,還可以形成良好的數學氛圍,讓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吸取到更多的知識,使學生掌握更多數學文化。
數學文化是數學領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對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全面感知、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對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具有重要的意義。將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首先要整合課本內容,充分挖掘其中的數學文化;其次要引導學生感悟數學精神;最後要豐富教學形式,創造良好的數學教學氛圍。

『柒』 如何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數學文化

多年的實踐教學中,我真正體會到在課堂教學中滲透著「數學文化」學習的重要性。其實數學的內涵十分豐富,數學應該作為一種文化走進課堂,滲入實際數學教學,努力使學生在學習數學中體驗數學文化,受到文化感染,產生文化共鳴,真正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又能主動地從數學的角度探索這一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價值。那麼,如何讓「數學文化」滲透在課堂教學中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必要性
1、在數學概念、定理、公式的教學中滲透著數學文化
概念、定理、公式的學習總是比較枯燥,如果能有一個精彩的數學史故事點綴其中,則足以活躍概念、定理、公式教學課堂的整體氛圍,喚起學生無限的遐想,啟發引導學生走進數學的殿堂。例如在向學生介紹幾何時,我們可以向學生介紹幾何的創始人----笛卡爾的小故事。笛卡爾一天睡醒後觀察天花板上蒼蠅的爬動,受其啟發,才發明了幾何,這是數學發展史上的一個旅程碑,它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通過這樣的一個小故事,將數學背景包含在學生所熟悉的情景中,會讓學生倍感親切、自然,使學生從中體驗到數學發現的興趣,激發學生愛數學、學數學的極大興趣,達到在數學教學中滲透著「數學文化」的作用。
2、在教學情境的創設中滲透數學文化
一堂好的教學情境,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和主動參與的興趣,使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積極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圍之中,從而能夠順利地突出這節課的重點,突破難點。利用「數學文化」中的一些趣味故事正能很好地幫助我們創設教學情境。
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教師是這樣導入的:教師問學生「在生活中,你們見到過哪些物體上有圓?」學生舉了很多例子:圓桌的桌面是圓的,一元錢硬幣的面是圓的,光碟是圓的,汽車的輪胎是圓的……教師又問:「車輪為什麼要做成圓的而不做成正方形的和橢圓形的?」學生回答:「做成正方形和橢圓形的車輪滾動起來就不平穩。」「為什麼做成圓形的車輪滾動起來就平穩呢?」教師的追問令學生難以用學過的知識做出科學、准確的回答,這個就是古代數學家——祖忠之的理論故事。教師就此引入新課:「今天研究了圓的特徵,同學們就會對這個問題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學生帶著尋求實際問題答案的急切心情進入了新課的學習。
相信沒有不喜歡故事的學生,因此像這樣從數學史和數學文化的角度深入課題,可以使課題的引入變得引學生入勝,從一開始就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容易讓學生產生出喜愛數學的情感。
3、在例題的分析講解中滲透數學文化
數學例題在課堂教學中是不可缺的一個教學環節。因此我們總希望課堂中的例題設置,既能達到知識功能的目的,又不失去教育功能。比如人教九年級二次函數的應用舉例一節中,通過用馬爾薩斯人口模型來分析我國當前所面臨的實際人口現狀,讓學生從中體會我國的基本國策----計劃生育實施的必要性,以及國家目前所面臨的難以承受的人口壓力,從而讓學生得到必要的國情教育。
4、在作業的布置中滲透數學文化
數學作業在數學教學中是學生在課外獨立進行的數學活動。新課改教材,它的一大亮點是增加了一定數量的閱讀與思考材料,開辟了「觀察與猜想」、「閱讀與思考」、「探究與發現」「信息技術與應用」等拓展性欄目,為有興趣、有特長、有能力的學生提供了探究的空間。因此在課後作業的布置中,我們應有選擇地利用這一亮點引導學生展開數學探究,使課內探究自然而然地延伸到課外,達到課內探究與課外探究有機結合的目的。比如在學生學完了九年級中的《投影與視圖》一章後,我們可以布置學生查閱資料,了解三視圖擴充的歷史過程,感受數學家們為此所付出的執著追求與不懈努力。
二、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重要性
數學的教育既是科學素質的教育,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素質的教育,更是一個現代人必備的基本素質。數學教育,首先是教育,育人是根本,數學知識只不過是一種載體而已。所以人們學習數學不僅是為了獲取知識,更要通過數學學習接受數學精神、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應用,提高思維能力,鍛煉意志品質,並把它們遷移到學習、工作和生活實際的各個領域中去。

三、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應注意三個方面

總之,雖然新課標沒有對「數學文化」設置專門的課時,但這並不意味著就可以省略這部分內容。相反,我們應更注重將「數學文化」有機地滲透到不同的教學內容中去,通過各種的途徑,形式多樣地讓學生在學習、探索、交流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得到熏陶,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增加實踐活動的機會,達到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創新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目的。

『捌』 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

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的相關內容呢?下面我以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認識並用計算器計算》為例進行簡單說明。新課引入時我讓學生根據提示,猜一件日常用品。「與數有關、計算工具、誕生於古代、每一檔上有七個算珠」引導學生猜出算盤以後,教師介紹:算謹型手盤可以算得上是咱們中國的國粹,在計算器誕生之前它的運用是非常廣泛的。就是在電子計算產品日益普及的今天,美國、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的一些有遠見的數學家仍是念念不忘咱們的珠算盤,作為我們炎黃子孫我們更不能丟了傳統。這么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環節不僅滲透了數學文化的傳承,而且還對已經網路化了的孩子滲透了思想教育——咱們不能丟了傳統。這樣的滲透教育有沒有效果呢?我認為是有的,因為第二天我的講台上就多了一把算盤,因為課間會有孩子圍在我身邊興高采烈地講述他們對算盤的認識。在本課的「利用計算器發現規律」環節,我讓學生利用計算器解決一道對學生而言很復雜的計算題:111111111×111111111在學生嘗試無果的情況下。老師問:怎麼?放棄?這時教師出示了一段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過的一段話:在面對復雜的問題要善於「退」,足夠的「退」祥嫌,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學好數學的一個訣竅。要退咱們就大步的退,推到無路可退。1×1,還能退嗎?退不是懦弱的表現,退是為了更好的前進,前進11×11=121再進111×111=再進,算式是——1111×1111,找到點竅門了嗎?打開課本第101頁看第4題,同桌合作自己往前進。發現什麼了嗎?有什麼規律嗎?引導學生漸次觀察,直至發現其中的規律。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教師適時引進滲透數學文化,交給學生學習數學必要的數學思想。最後讓學生在觀賞中拓展租中——言已盡而意無窮談話:同學們,在人類計算工具的發展史上,人們就一直沒有停下自己追求的腳步。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則短片。算籌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一種記數和計算的工具——算盤:更加簡便的計算工具——計算器:體積小,運算快,操作簡便——電子計算機:進行計算器無法完成的復雜計算。通過觀看短片不僅讓學生體會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而且歷經了計算工具不斷進步與發展的歷史進程。

閱讀全文

與數學文化怎麼滲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4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5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2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0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3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9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5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4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8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9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4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4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3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3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8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3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3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7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4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