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祠堂文化傳承的意義與展望
祠堂文化傳承的意義與展望
祠堂文化傳承的意義與展望,在現實生活中,祠堂在很多人看來都是一個神聖不可侵犯的地方,它庄嚴肅穆,而祠堂的存在在風水中也有一些說法,為大家分享祠堂文化傳承的意義與展望。
宗祠文化作為民族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遠在幾千年前的夏商周時期便開始萌芽,到宋代形成了較完備的體系,明清時發展到高峰。
宗祠是中國古代農耕社會人們敬畏自然,尊崇祖先的反映,也是服從服務於多數歷史朝代「孝道治國」的大政方略。盛世修志,盛世建祠。宗祠文化的繁榮也是側面反映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政通人和,國泰民安的現實。
宗祠,俗稱家廟、祠堂。它是儒家禮制的產物,是崇孝敬祖的場所,是民間建築的瑰寶。舊時祠堂又稱「家廟」、「祠廟」。按禮記規定,宗廟為帝王專有,繼之諸侯、大夫才能設宗廟祭祖 。
後來宋代朱熹始提倡建立家庭祠堂。每個家族可建立一個祭祀高、曾、祖、考四世神立的祠堂神龕。直到明代,朝庭才允許民間百姓亦可建家廟。宗祠多建於家族聚居地中心位置,隨著族丁的繁衍興旺,大家族便分宗專門建起了宗祠或支祠。
祠廟大多建築宏麗、工藝精美,集建築、雕刻、繪畫、書法、文學於一體,承載體現了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悠遠的傳統風俗,千百年來為民眾所重視。可以說,宗祠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中最為突出的經典。
古時各姓氏都不惜重金聘請風水師,反復勘察,一般都擇前有涇,「前水為鏡」,人工開鑿或引水成池,後有峰,「後樹為屏」,若無峰,就堆土成丘,植樹造林;左獅右象為對稱,正面視野開闊,出入方便,前山層疊綿延,為祠址之地。
現在的宗祠,大多保留延用明代以來的建築風格。有些宗祠雖建築規模不一定大,但結構精巧端莊、古樸凝重,帶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基本保持明清建築的基本特徵。
祠堂一般分為二大類:一是姓氏家族祠堂,即宗祠;二是歷史名人祠堂,即歷史名人紀念專祠。
姓氏祠堂最大的特徵是:內部設有神主堂,供奉的是家族祖先的神主牌位,而且龕前都有香爐、燭台等祭皿,四周牆上有繪畫、浮雕,柱上有楹聯,橫樑上、壁上懸掛匾額,內容或是歌頌祖先功德,或是宣傳忠孝德善。祠堂中大多有戲台、廂房,以供娛樂教化之用。正門外繪制門神。
而歷史名人堂是則官方或民間建立的紀念性祠堂,堂中有名人塑像或畫像供後人瞻仰、陳列名人有關生平、資料、著述和文物等。歷史名人專祠,現在大多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宗祠的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親聯誼。宗祠是有血緣認同,和宗睦族;緬懷祖德,傳承文明;弘揚正氣,激勵子孫;獎優助學,排憂解難等等作用。如果說尋根敬祖是「繼往」,那麼激勵子孫則是「開來」,也就可以說,宗祠即是繼往開來的一處「心靈聖地」。
眾所周知,我國的姓氏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內容。作為人人皆有的姓氏,以血緣文化形式記錄著中華民族形成與發展的歷程,並以不斷的連續性,強大的凝聚力,對民族融合,國家統一發揮著特殊作用。
以姓氏為徽記,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傳承共祖炎黃,百姓一家的觀念和血濃於水,分裂不開的情感,也同時傳載了以「和諧」為核心的人文精神。
而傳載這些精神的表現形式,諸如譜牒、格言、家規、家訓 及家廟、宗廟、祠堂等,即是傳承的重要有形載體,為世代留傳下這些寶貴精神財富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當今,大眾普遍對挖掘上述文化形式表現出深厚興趣,充分說明了社會發展和人文精神的需要,這理所當然的應引起每一個炎黃子孫的重視。
宗祠文化的現代價值
宗祠文化是一個姓氏道德情操、精神風貌、文化底蘊和生產、生活素質的反映,說到底是一種民俗文化,應該抱有歷史責任感全面考量宗祠文化的現象和本質,科學、辯證地認識宗祠文化的積極作用,提煉其實質精華,挖掘其現代價值,積極運用於社會發展和社會管理。宗祠文化的現代價值是值得探討的。
宗祠文化的傳承有利於弘揚和發展民族優秀文化。基於宗祠特定空間的民俗活動,是群眾千百年來對自然、社會和人本身認知的結晶。節律性的群體活動,寄託人的信仰、調節人的心態、釋放人的情感、抒發人的情懷,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保護和傳承宗祠活動有利於弘揚和發展民族優秀文化。
宗祠文化的傳承有利於群眾的思想道德建設。改革開放30多以來,在精神層面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多,「公平、正義」觀念淡化,傳統的優秀倫理道德加速流失,雖然法制有所進步,但遠沒有達到有效規范個體行動的程度。當人們感到「道德失靈」而導致社會問題越來越多時,發現宗祠文化恰在這時可以發揮有效的作用。
每個宗祠都有族訓家規家風等,其中有敬長老、孝父母、尊師長、崇儉朴、戒奢侈、禁賭博等倫理規范,這是族群共同的精神空間,也成了族群內道德約束的天然資源。此外通過宗祠活動,展示、推廣本地區、本族姓輝煌歷史和傑出人物,有利於群眾增強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彰顯本族對社會的貢獻,並以這種方式激勵族內後人堂堂正正做人,刻苦求學。
宗祠文化的傳承依託中華「和諧」文化可以形成樸素的鄉約文化,有利於社會和諧穩定。從1982年我國開始把村民自治寫入憲法以來,中央政府就一直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為目標來推進鄉村治理。
但在實際操作中,村級組織自然成了政府的代言人,而農民處於失語狀態。當兩個群體利益產生矛盾多了,就會出現「政府失靈」的尷尬。宗祠文化在這樣的真空狀態下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促進基層人民的和諧共進。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是我國鄉土建築中的禮制性建築,是鄉土文化的根,是家族的象徵和中心,也是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象徵和民俗文化的代表。從民俗學家的角度看,祠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詮釋時代文明」。
作為中國民間保存最好的一種古建築群體,祠堂留給後人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千秋功過,於祠堂可見一斑;華夏祖先,從祠堂可知譜序流傳。
祠堂的由來
祠堂起源於氏族社會逐步解體之後,是由同一個祖先所生、自成系統的血緣親屬集團與地緣組織統一而成的宗族組織,在居室外獨立建造的祭祖、尊賢、求神的場所。漢代正式出現祠堂的名稱。
宗族通過祠堂尊祖敬宗的功能來體現封建宗法的根本原則,顯示宗族至尊的族權。祠堂也就成為宗族祭祀的聖地,它象徵著宗族的團結。當然,也有些人通常把祠堂簡單理解為死去祖先的家,神靈所聚之地,祭祀祖神陰靈的場所。
祠堂的主要功能
祠堂既然是祖宗神靈聚居的地方,供設著祖先的神主,那麼祭祀先祖就是祠堂最主要的功能,祠堂的另一種重要功能是珍藏宗譜、纂修宗譜。
祠堂還是討論族中事務的會場,也是教書育才之地,亦是家庭法庭,每當風俗年節或族內重大的喜慶活動,祠堂又是全族歡慶或娛樂的場所.
祠堂的文化意義
祠堂是家族或宗族權力和經濟文化的象徵和標志。它在我國幾千年的封建統治中,國家統治集團起著核心作用,宗族地域集團及家族血緣組織也起到了一定的歷史作用。
它們在對封建法制的輔助和補充,維護封建統治的穩定起著重要作用,也長期起到所謂治國安邦的社會作用,所以它仍然是歷代統治者確認的保障的一種輔助統治。
一、祠堂的'由來
祠堂起源與始祖社會逐步解體之後,是由同一個祖先所生、自成系統的血緣親屬集團與地緣組織統一而成的宗族組織,在居室外獨立建造的祭祖、尊賢、求神的場所,漢代正式出現祠堂的名稱。
宗族通過祠堂尊祖敬宗的功能來體現封建宗法的根本原則,顯示宗族至尊的特權。祠堂也就成為宗族祭祀的聖地,它象徵著宗族的團結。也有人祠堂理解為死去祖先的家,神靈所聚之地,祭祀祖神陰靈的場所。
凡祀帝王先師的祠宗廟,而祀公侯、先賢的稱為祠,這些宗祠均為官廟公祠。只有宗族為先祖所建的祠廟,才是通常真正意義上的祠堂。
每姓必建祠堂,必安顯祖,名門大族還建多處祠堂。如:楊、顧、朱、王等姓氏,又有總祠、支祠、分祠之別。較多的祠堂附近,就是他們的祠田、祠產。
二、祠堂的構成和分布
(一)祠堂建築:它是全族祭祀的場所,是用來對族眾進行尊祖敬宗為主題的禮儀宣教的所在,重在精神上教化族人。
(二)祠田族產,是全族的公產,大多由族內各界人士募捐義贈,也有的是族內某人的遺產或賢達受封爵、賞賜田產的一部分,祠田多寡不一,無錫地區有些宗族富甲一方,祠田廣達數千畝之多,它主要用途之一是用來賑災恤族、救濟本族貧苦族人,它是古代社會福利保障的一種初級形式,重在從物質經濟上團聚族人。
(三)宗譜、家譜、家乘等譜牒文獻的編修。宗譜最直接反映該宗族及其成員的歷史,它是通過對該宗族的祠堂組織、職能機構、血緣、世系、祭祀活動、宗規家訓、宗族田產、恤義學等基本內容,作多方面的完整歷史記載,使同族人明根論輩.重在維系族眾的血緣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