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聖賢文化怎麼教育

聖賢文化怎麼教育

發布時間:2023-06-28 14:21:59

1. 怎樣用聖賢文化教育引導孩子知恩感恩報恩

好問題。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對「教」的解釋:「上所施下所效也」。對「育」的解釋:「養子使作善也」。這兩個字已經把該怎樣教育孩子的方法說清楚了。

在道家有《道德經》:「行不言之教」。在儒家有名言:「以身作則」。

所以,在家,父母是上(上所施下所效中的上,也就是上位的意思),對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知恩圖報、在校老師是上,對身邊每個人知恩圖報、在社會各級領導人是上,對每一個盡心完成本職工作的成員(無論是公務員還是清潔工)都知恩圖報,孩子都會自覺自願地學(下所效,也就是效法的意思)的,會認為這種知恩圖報的行為是理所應當的。

哪裡還用外在強硬的引導?

如果僅僅是家長和老師來用語言引導孩子,自己的行為卻與「教育」孩子所說不同,則哪怕「聖賢文化教育引導孩子知恩感恩報恩」的話語,你能夠說的天花亂墜寶雨繽紛,對孩子的行為引導來說,也都是扯蛋!

2. 家長對高中生家庭教育與聖賢文化中的心胸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讀後感怎麼寫

《聖賢文化與家庭教育》
四海之內皆兄弟
《弟子規》第二部分是「出則弟」。「弟」,通「悌」,就是兄弟間的情義。去年暑假,好多家長送孩子去上大學,到了那裡之後,不敢離開。為什麼?擔心自己的孩子人生地不熟。網路上有句話:「如果你愛他請你放開他!」但是,我們的家長不敢放。
一位家長找到我說,我的女兒從來沒有離開過我,考到了上海的一所大學,我半喜半憂呀。喜的是考上了好大學,憂的是孩子無親無故,又從來沒有離開過家,她生病了怎麼辦?她被人欺負了怎麼辦?一個女孩子學壞了怎麼辦?我就送她幾句《論語》里的話:「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讓她記下來,送給孩子。孩子進入大學,同宿舍的同學,比自己小的是妹妹,比自己大的是姐姐,愛護妹妹,恭敬姐姐,做到「恭而有禮,敬而無失」, 對待同班同學也是如此,四海之內都是兄弟姐妹,怎麼會受人欺負呢?生病的時候,姐姐妹妹都會照顧她,有了困難,哥哥弟弟都會幫助她。悌道無失,朋友就遍及天下。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財物輕, 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這幾句話講的是弟兄、同學、同事、朋友相處的原則:第一要互敬互愛,第二要輕財重義,第三要能忍能讓。
悌道是家庭融洽的基礎,也是與同學、同事關系和諧的基礎。悌道盡到,孩子就能順利地走向社會, 走向未來,走向成功。悌道是孩子與人相處、融入社會的法寶。
謙讓之道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講的是恭敬謙讓之道。《易經》裡面有一個卦,叫作謙卦,這個卦的象叫地山謙。國學大師南懷瑾說,人到了最高處就要平實。謙卦上面是地,下面是山,山上面是平地,山本來比地高,但是在地下邊,表示謙恭謙卑。
謙卑謙恭是一種智慧。高而能下才令人敬仰。小官架子大,人所不齒,官大架子小,人人敬重。
《易經》六十四卦,沒有大吉大利的卦,每一卦都是有好有壞。勉強找一個,就是謙卦,叫六爻皆吉。
《易經》六十四卦,如果你學起來嫌煩,那就學一個謙卦。謙卦的意思就是萬事退一步,不傲慢,讓而不爭一步,就叫謙。多說一聲「謝謝」,多說一聲「對不起」,時時處處講謙讓,就抓住了為人處世的核心,謙能讓你的人生向有利方向轉變。
有一首古詩叫《插秧歌》,唐代布袋和尚作的。詩曰:「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詩寫的是南方常見的插秧的情景,但蘊含著很深的禪理和做事的方法。
第二句「低頭便見水中天」,人是輕易不肯低頭的,其實低頭是一種智慧,有時候做事必須低頭,不低頭稻秧便不能栽種到水田裡,不低頭便不能見到藍天美麗的倒影。第三句「心地清凈方為道」,不只是插秧,什麼事都是如此,學習尤其需要凈心。心不專不純,成績怎能提高呢?第四句「退步原來是向前」 就更有禪趣了,充滿了辯證法色彩。紅軍第五次反圍
剿時期,博古、李德不懂退讓,結果兵力損失慘重, 中央根據地也完全丟掉了。生活中有這么一類人,處處吃虧,時時退讓,贏得了大家的尊敬、愛戴。相反, 有些人事事爭搶,不肯退讓,貪小便宜,一點虧都不吃,為人鄙視,但最後吃大虧的往往是這樣的人。退使人向前,謙使人生美好。大家想一想,我們交朋友是願意交一個謙讓的人呢?還是願意交一個傲慢且好爭好搶的人呢?肯定是謙虛退讓的。所以說,謙是一種智慧。
有一次,我去新疆伊寧市講課,講完以後,去那拉提看了看。那拉提是一座很高的山。山的陰面、側面都是雪,陽面是很平坦的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是哈薩克族生活的地方,叫空中草原。哈薩克人夏天就在上面放馬。我上去以後,馬上就想到一個卦,謙卦。高山上面是平地,好一個謙卦的標本。
山如果只是高聳而沒有平地,像刀劍一樣直插雲霄,連水都存不住,怎麼會有人煙呢?山高而有平地,才會形成高山、草原、森林、湖泊的美麗景觀。人生也是如此,謙才會成就絢麗的人生。
聖賢的謙卑
孔老夫子講過一段話:「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謹。有所不足,不敢不勉;
有餘不敢盡。言顧行,行顧言,君子胡不慥慥爾?」
大概意思是:君子之道有四項,我孔丘連其中的一項也沒有能夠做到。作為一個兒子應該對父親做到的, 我沒有能夠做到;作為一個臣民應該對君王做到的, 我沒有能夠做到;作為一個弟弟應該對哥哥做到的, 我沒有能夠做到;作為一個朋友應該先做到的,我沒有能夠做到。平常的德行努力實踐,平常的言談盡量謹慎。德行的實踐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勵自己努力;言談卻不敢放肆而無所顧忌。說話符合自己的行為,行為符合自己說過的話,這樣的君子怎麼會不忠厚誠實呢?
孔夫子是聖人,聖人的道德境界很高深,不是普通人能想像得到的,但孔子卻說,君子的四項道德我一項都沒能做到,事父、事君、事兄、對待朋友,都沒做好,孔子太謙虛了。
有一次,一對夫妻來找我。這兩口子都退休離崗了,第二個孩子還在上高中。孩子從小嬌慣,很任性,正上高中,可是上了高一就不想上學啦。兩口子沒辦法,就來找我。他倆說這孩子太傲慢,做什麼事情都不能批評,一批評就惱,只願聽表揚,只能順不能逆,太不謙虛了。我說,孩子的問題都出在家長身上。你們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不謙虛,對孩子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兩個人都說:「不是啊,我們兩個很好,同事說我們好,領導也表揚我們啊。」
兩口子當中有一個是當老師的,說自己作為老師非常優秀,數學課教得非常好,就是學生不好。他們這么一說,我就沒詞了。我的設想是先改變家長,以此帶動孩子的改變,但是兩個人都說自己沒有毛病, 那我就沒話可說,愣在那兒啦。
突然,我想到孔子的那段話,便給他們寫了出來,並做了講解,然後開玩笑說:「孔子是聖人,自己認為對於君子之道一項都沒做好,不如你們兩個啊, 你倆比孔子要好多啦!」這兩口子臉紅了,說:「今天我們太有收獲了,我們這才認識到,真正的聖賢都是很謙虛的。」
聖賢都是很謙虛的,不然成不了聖賢。謙虛才能使人進步,傲慢不謙如何能提升自己呢?
私到極點就成了公
「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講的是對待叔叔伯伯,應該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對待兄長輩的親友,也應像對待自己的兄長一樣。我們可以再推而廣之:對別人的父母像對自己的父母一樣,對別人的兄長像對自己的兄長一樣。如果是做教師的,要補上一句:「育諸子,如育子」,就是把別人的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來培育,這樣,老師肯定能當好。
有一次我外出講課,和一位老師交流。他說,修身是很難的事。我問為什麼,他說:人是很自私的,什麼都想得到,這就成了修身的大障。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後來,我們達成了共識,確定了一個辦法。人不是自私嗎?那就把什麼都看成自己的,私到極點,就成了公了。例如,你走在大街上,看到街旁燈啊花兒啊,那麼好看,就想這大街是我家的,我家的大街真漂亮。忽然看到路上有香蕉皮,就想,我家的大街上可不能有垃圾,就彎腰撿起來,扔到垃圾箱中。自己是在學雷鋒嗎?不是。為自家做事,還能叫學雷鋒么?可是,在他人看來你是在學雷鋒,你是個道德高尚的人,而你自己並不這樣認為。你做了好事卻沒感覺到做好事,做而不做,這是很高的修行境界啊。
可以把這種方法教給學生。學生到了學校,啊, 這是我的家啊!校長給我們家打工,老師給我們家幫忙的,感恩校長,感恩老師。我家教室的玻璃臟了,我趕緊擦一擦;自來水龍頭沒關好,趕緊擰上;地上有碎紙,趕緊撿起來。如果學生都有家的意識,那麼學校的管理工作就不費勁了。
北京電視台曾報道過一位老大媽。這位老大媽已退休了,四年如一日,在天安門廣場義務撿垃圾。她戴著手套,拿著鑷子和塑料袋,每天早上很早就去了,晚上才回來,去摳粘在地上的口香糖。記者說:「大媽,你四年如一日學雷鋒,一分錢不要,你的品德真高尚啊。」大媽說:「我品德一點兒不高尚。我是北京人,從小在北京長大。生在北京,長在北京,從小就看天安門,我已經把天安門廣場當成我自己的家了!我老了,退休了,每天就在自己的院子里打掃打掃衛生,有什麼高尚的呢?」
老大媽為什麼能四年如一日,在天安門廣場義務撿垃圾?就是因為她有「家」的意識,把天安門廣場當成自己的家。誰不願自己的家整潔美好呢?
有一次,一位中學老師問我:「我的兒子要上初一啦,我是讓他在我的班裡呢,還是跟著別的老師?」我告訴她說,一個人視天下人為自己的兒女, 這不容易做到,反過來,把兒女看成跟天下人一樣, 這也很難做到。但如果做到了,就會產生奇效。如果你把孩子放到你班裡,你應該把別的孩子都看成你的孩子。例如,你的孩子過生日你買了蛋糕,其他孩子過生日你也要買,對待每一個孩子都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你這樣做,你的孩子將來肯定會成才。因為你的孩子有幾十個兄弟姐妹,他心裡裝著幾十個兄弟姐妹,他的心量就大,胸懷寬廣,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所以說他將來肯定會有成就。如果你無此胸懷, 對待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不一樣,這樣你最好別自己教,還是放到別人的班裡比較好。

3. 說明蘇州固鍀的聖賢教育體現了哪些中國傳統文化要素

家文化,平等友愛。
1、蘇州固得企業是人的集合體,如果長期與「善」的群體相處,耳濡目染,也會心生慈悲,固鍀就是一家「善」的企業。
2、他提倡聖賢文化,尊崇孔孟之道,以中國傳統的「家文化」構建幸福企業,並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總結出了適用於企業的「八大模塊」體系。員工之間猶如兄弟姐妹,平等友愛,和睦相親。

閱讀全文

與聖賢文化怎麼教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8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4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