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化傳統 > 資中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資中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6-30 00:22:53

❶ 四川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二批名錄

(共137項)
一、民間文學(9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及單位
1 Ⅰ—1 望娘灘傳說 成都市都江堰市文化館
2 Ⅰ—2 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的故事 成都市邛崍市群眾藝術館
3 Ⅰ—3 甘嫫阿妞的傳說 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文化館
4 Ⅰ—4 王幺貢爺系列故事 達州市宣漢縣文化館
5 Ⅰ—5 羌戈大戰 阿壩州汶川縣文化體育局
(羌族古典敘事長詩) 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文化旅遊局
6 Ⅰ—6 大禹的傳說 阿壩州汶川縣文化體育局
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文化旅遊局
7 Ⅰ—7 阿古登巴的故事 甘孜州色達縣文化旅遊局
8 Ⅰ—8 勒俄特依 涼山州喜德縣文化文化館
9 Ⅰ—9 瑪牧特依 涼山州喜德縣文化館
二、傳統音樂(18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及單位
10 Ⅱ—1 江河號子 成都市雙流縣黃龍溪風景名勝區管委會
【府河號子(黃龍溪號子)、 綿陽市三台縣潼川鎮人民政府
涪江號子、涪江船工號子、 遂寧市文化館
銅河船工號子、岷江號子】 樂山市沙灣區文化館
樂山市犍為縣文化館
11 Ⅱ—2 耍鑼(福集耍鑼) 瀘州市瀘縣福集鎮社會事務服務中心
12 Ⅱ—3 木格島苗族祭祀鼓樂 瀘州市敘永縣分水鎮人政府
13 Ⅱ—4 遂寧叫賣調 遂寧市文化館
14 Ⅱ—5 遂寧坐歌堂 遂寧市文化館
15 Ⅱ—6 石工號子 遂寧市安居區分水鎮人民政府
16 Ⅱ—7 覺囊梵音(藏哇梵音) 阿壩州壤塘縣中壤塘鄉藏哇寺
17 Ⅱ—8 骨笛 甘孜州色達縣文化旅遊局
18 Ⅱ—9 彝族輓歌 涼山州寧南縣文化館
19 Ⅱ—10 藏族趕馬調 涼山州冕寧縣文化館
20 Ⅱ—11 彝族克西舉爾 涼山州召覺縣文物管理所
涼山州雷波縣文化館
21 Ⅱ—12 彝族馬布音樂 涼山州越西縣廣播電視文化體育局
涼山州昭覺縣文物管理所
22 Ⅱ—13 彝族月琴音樂 涼山州普格縣文化藝術館
23 Ⅱ—14 畢摩音樂 涼山州美姑縣文化旅遊體育局
24 Ⅱ—15 大號嗩吶 涼山州會理縣文化館
25 Ⅱ—16 川北山歌 巴中市文化館
(巴山茅山歌、閬州情歌、 南充市閬中市文化館
嘉絨藏區農耕勞動歌、 阿壩州嘉絨文化研究會
德格勞動歌曲) 甘孜德格縣文化館
26 Ⅱ—17 蜀派古琴 四川音樂學院
成都市文化館
27 Ⅱ—18 四川洞經音樂 攀枝花市仁和區文化體育局
(迤沙拉談經古樂)
三、傳統舞蹈(16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及單位
28 Ⅲ—1 熊貓舞 阿壩州九寨溝縣文化館
29 Ⅲ—2 天全牛兒燈 雅安市天全縣文體局
30 Ⅲ—3 越溪牛燈舞 內江市威遠縣越溪鎮人民政府
31 Ⅲ—4 耍蠶龍 綿陽市鹽亭縣文化旅遊局
32 Ⅲ—5 平武虎牙藏族斗氂牛 綿陽市平武縣文化館
33 Ⅲ—6 玄灘獅舞 瀘州市瀘縣玄灘鎮社會事務服務中心
34 Ⅲ—7 阿署達彝族打跳舞 攀枝花市東區文化館
35 Ⅲ—8 藍田花船 瀘州市江陽區藍田街道辦事處
36 Ⅲ—9 羌族沙朗 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文化旅遊局
37 Ⅲ—10 建中高蹺獅燈 綿陽市三台縣建中鄉人民政府
38 Ⅲ—11 花 燈 瀘州市瀘縣得勝鎮社會事務服務中心
(得勝花燈、大新花燈) 綿陽市梓潼縣文化館
39 Ⅲ—12 蚌鶴舞 達州市萬源市文化館
40 Ⅲ—13 僳僳族嘎且且撒勒舞 涼山會州東縣文化館
涼山州德昌縣文化館
41 Ⅲ—14 彝族蘇尼舞 涼山州布拖縣文化館
42 Ⅲ—15 蹢腳舞 涼山州會理縣文化館
43 Ⅲ—16 藏族杜基嘎爾 涼山州木里藏族自治縣文化館
四、傳統戲劇(5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及單位
44 Ⅳ—1 馬鳴陽戲 綿陽市梓潼縣文化館
45 Ⅳ—2 被單戲 成都市青羊區文化館
46 Ⅳ—3 白龍紙偶 廣元市劍閣縣文化館
47 Ⅳ—4 南部儺戲 南充市南部縣文化館
48 Ⅳ—5 南木達藏戲 阿壩州壤塘縣文化館
五、曲藝(2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及單位
49 Ⅴ—1 四川車燈 成都市金牛區文化館
50 Ⅴ—2 錢棍 達州市萬源市文化館
六、傳統游藝、雜技與競技(7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及單位
51 Ⅵ—1 青城武術 成都市都江堰市文化館
52 Ⅵ—2 峨眉盤破門武術 內江市資中縣武術協會
53 Ⅵ—3 三雄奪魁 樂山市金口河區文化館
54 Ⅵ—4 土家余門拳 達州市宣漢縣文化館
55 Ⅵ—5 綠林派武術 雅安市雨城區文化館
56 Ⅵ—6 羌族推桿 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文化旅遊局
阿壩州汶川縣文化館
57 Ⅵ—7 彝族磨爾秋 涼山州甘洛縣文化館
七、傳統美術(14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及單位
58 Ⅶ—1 草 編 成都市龍泉驛區文化館
(柏合草編、草靶龍、 自貢市貢井區文化館
峨眉席草龍) 樂山市峨眉山市文化館
59 Ⅶ—2 漢源彩塑 雅安市漢源縣文化體育局
60 Ⅶ—3 饃饃印 阿壩州馬爾康縣文化館
61 Ⅶ—4 郎卡傑唐卡傳統繪畫藝術 甘孜州爐霍縣文化館
62 Ⅶ—5 畢摩繪畫 涼山州美姑縣文化旅遊體育局
63 Ⅶ—6 彝文書法 涼山州鹽源縣文化館
64 Ⅶ—7 四川手工剪紙 綿陽市平武縣文化館
(平武剪紙、涪城剪紙、 綿陽市涪城區文化館
儀隴剪紙、武勝剪紙、 南充市儀隴縣文化館
自貢手工剪紙) 廣安市武勝縣文化館
自貢市自流井區文化館
65 Ⅶ—8 青神捻條畫藝術 眉山市青神縣文化館
66 Ⅶ—9 石 雕 巴中通江縣文化館
(通江石雕、瀘縣石雕、 瀘州市瀘縣文物管理所
蓬溪石雕、苴卻硯雕刻、黎淵 遂寧市蓬溪縣文體旅遊局
石雕、拉日馬瑪尼石雕) 攀枝花市鑫藝工藝美術製品廠
廣元市青川縣文化館
甘孜州新龍縣文化館
67 Ⅶ—10 藤 編 成都市崇州市文化館
(懷遠藤編)
68 Ⅶ—11 棕 編 成都市新都區文化館
(新繁棕編)
69 Ⅶ—12 竹 編 遂寧市安居區石洞鎮人民政府
(遂寧竹編、安岳竹編) 資陽市安岳縣文化體育局
70 Ⅶ—13 小涼山彝族刺綉 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文化館
71 Ⅶ—14 苗族刺綉 宜賓市筠連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
八、傳統手工技藝(36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及單位
72 Ⅷ—1 蒸餾酒傳統釀造技藝 成都市彭州市群眾藝術館
(彭縣肥酒釀造技藝、 四川江口醇酒業(集團)有限公司
江口醇酒傳統釀造技藝)
73 Ⅷ—2 釀造酒傳統釀造技藝 涼山州甘洛縣文化館
(彝族桿桿酒釀造技藝)
74 Ⅷ—3 配製酒傳統釀造技藝 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文化館
(彝族民間泡水酒)
75 Ⅷ—4 懷遠三絕製作技藝 成都市崇州市文化館
76 Ⅷ—5 麻餅製作技藝 成都市崇州市文化館
(湯長發麻餅製作技藝)
77 Ⅷ—6 川派盆景製作技藝 成都市四川省盆景藝術家協會
78 Ⅷ—7 金雞風箏扎制技藝 成都市崇州市文化館
79 Ⅷ—8 構樹皮造紙工藝 瀘州市敘永縣分水鎮宣傳文化服務中心
80 Ⅷ—9 羌族水磨漆藝 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文化旅遊局
81 Ⅷ—10 蜜餞製作技藝 內江市市中區文化體育局
(內江蜜餞製作技藝)
82 Ⅷ—11 宋筆製作技藝 樂山市毛筆廠
83 Ⅷ—12 米花糖製作技藝 樂山市市中區文化館
(蘇稽香油米花糖製作技藝)
84 Ⅷ—13 峨眉白蠟生產加工技藝 樂山市峨眉山市白蠟研究所
85 Ⅷ—14 豆腐菜餚製作技藝 樂山市龔氏西霸飲食有限公司
(龔氏西霸豆腐製作技藝、 樂山五通橋天一香酒樓(五通橋
五通橋西壩豆腐製作技藝) 西壩鎮方德飯店)
86 Ⅷ—15 腐乳釀造技藝 樂山市五通橋區德昌源醬園廠
(德昌源橋牌豆腐乳製作工藝、 眉山市彭山縣文化館
長春號南味豆腐傳統手工
製作技藝)
87 Ⅷ—15 豆筍製作技藝 達州市開江縣文化館
(開江豆筍)
88 Ⅷ—17 保寧醋傳統釀造工藝 南充閬中市四川保寧醋有限公司
89 Ⅷ—18 四川苗族蠟染 宜賓市珙縣文化館
90 Ⅷ—19 芝麻糕製作技藝 眉山市東坡區文化館
(裕泰乾馬氏芝麻糕製作技藝)
91 Ⅷ—20 傳統民居營造技藝 阿壩州九寨溝縣文化館
(踏板房建築、羌家石雕房與 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文化旅遊局
吊腳樓、新龍民居建造技藝、 甘孜州新龍縣文化館
木雅石砌) 甘孜州雅江縣文化館
92 Ⅷ—21 申臂橋建造技藝 甘孜州新龍縣文化館
93 Ⅷ—22 德格麥宿塑像製作技藝 甘孜州德格縣文化館
94 Ⅷ—23 德格麥宿傳統土陶技藝 甘孜州德格縣文化館
95 Ⅷ—24 木 雕 甘孜州德格縣文化館
(德格麥宿木雕技藝)
96 Ⅷ—25 德沙旋木技藝 甘孜州稻城縣旅遊文化局
97 Ⅷ—26 新龍葯泥藏式面具製作技藝 甘孜州新龍縣文化館
98 Ⅷ—27 牧區皮革加工技藝 甘孜州色達縣文化旅遊局
99 Ⅷ—28 民族樂器製作技藝 涼山州德昌縣文化館
(僳僳族葫蘆笙製作技藝、 阿壩州九寨溝縣文化館
南坪土琵琶製作技藝)
100 Ⅷ—29 綠釉陶瓷品製作技藝 涼山州會理縣文化館
101 Ⅷ—30 紅銅火鍋製作技藝 涼山州會理縣文化館
102 Ⅷ—31 傳統茶具製作技藝 涼山州木里藏族自治縣文化館
(藏式竹製茶具製作、 涼山州木里藏族自治縣文化館
藏式木製茶具製作、 涼山州木里藏族自治縣文化館
藏式燒制茶具製作技藝)
103 Ⅷ—32 嘉絨藏族編織、挑花刺綉工藝 阿壩州嘉絨藏族編織挑花刺綉協會
104 Ⅷ—33 羌族碉樓營造技藝 阿壩州汶川縣文化館
阿壩州理縣文化館
阿壩州茂縣文化館
阿壩州松潘縣文化館
阿壩州黑水縣文化館
綿陽市北川縣文化館
綿陽市平武縣文化館
105 Ⅷ—34 富順手工微刻技藝 自貢市富順縣文化館
106 Ⅷ—35 遂寧福錦手工編織技藝 遂寧市聞喜閣旅遊工藝品有限公司
107 Ⅷ—36 嬰兒米粉製作技藝 瀘州市四川省正味正點食品廠
(瀘州肥兒粉傳統製作技藝)
九、傳統醫葯(4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及單位
108 Ⅸ—1 德仁堂中醫中葯文化 成都市青羊區文化館
109 Ⅸ—2 合江地道中草葯熱灸技藝 瀘州市合江縣合江鎮宣傳文化服務中心
110 Ⅸ—3 何天祥傳統療傷手法技藝 四川藝術職業學院
111 Ⅸ—4 中醫正骨療法(鄭氏骨科) 四川省骨科醫院
十、民俗(26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及單位
112 Ⅹ—1 巴塘歌卦 甘孜州巴塘縣文化館
113 Ⅹ—2 客家婚俗 成都市龍泉驛區文化館
114 Ⅹ—3 端午龍舟會 成都市新津縣文化體育局
115 Ⅹ—4 觀燈習俗(成都燈會) 成都市燈會辦公室
116 Ⅹ—5 焦灘鄉大端陽節 瀘州市合江縣焦灘鄉人民政府
117 Ⅹ—6 分水嶺鄉火龍節 瀘州市江陽區分水嶺鄉人民政府
118 Ⅹ—7 大禹祭祀習俗 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文化旅遊局
119 Ⅹ—8 雎水春社踩橋會 綿陽市安縣文化館
120 Ⅹ—9 蠶姑廟會 綿陽市鹽亭縣文化館
121 Ⅹ—10 達州元九登高節 達州市通川區文化館
122 Ⅹ—11 石橋燒火龍節 達州市達縣文化館
123 Ⅹ—12 正月十六登高節 巴中市巴州區文化館
124 Ⅹ—13 五月台會(城隍廟會) 眉山市洪雅縣文化館
125 Ⅹ—14 嘉絨藏族春耕儀式 阿壩州馬爾康縣文化館
126 Ⅹ—15 彝族婚俗 涼山州越西縣廣播電視文化體育局
(彝族婚禮歌、彝族婚俗) 涼山州美姑縣文化體育局
127 Ⅹ—16 僳僳族服飾 涼山州德昌縣文化館
128 Ⅹ—17 彝族服飾 涼山州昭覺縣文物管理所
(彝族服飾、義諾彝族服飾、 涼山州美姑縣文化旅遊局
彝族奧索布迪服飾藝術) 涼山州會東縣文化館
129 Ⅹ—18 僳僳族闊時節 涼山州德昌縣文化館
130 Ⅹ—19 僳僳族婚俗 涼山州德昌縣文化館
131 Ⅹ—20 摩梭人成丁禮 涼山州鹽源縣文化館
132 Ⅹ—21 彝族「阿依蒙格」兒童節 涼山州雷波縣語委
133 Ⅹ—22 藏族爾蘇射箭節 涼山州甘洛縣文化館
134 Ⅹ—23 彝族換童裙成人儀式 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文化館
135 Ⅹ—24 摩梭人轉湖節 涼山州鹽源縣文化館
涼山州木里縣文化館
136 Ⅹ—25 華瑩山寶鼎廟會 廣安市華鎣市文化館
137 Ⅹ—26 說春 巴中市南江縣文化館 (共7項)
傳統音樂(1項)
序號 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及單位
40 Ⅱ—28 口弦(羌族口弦) 阿壩州汶川縣文化館
阿壩州理縣文化體育局
傳統舞蹈(2項)
47 Ⅲ—1 龍舞(四川客家龍舞、安仁譚 成都市龍泉驛區文化館
氏子孫龍、永寧火龍、 達州市達縣文化旅遊局
鹽亭水龍、雙鳳龍燈) 廣元市蒼溪縣永寧鎮文化站
綿陽市鹽亭縣文化館
內江市隆昌縣雙鳳鎮政府
57 Ⅲ—11 鍋庄(寶興磽磧鍋庄、 雅安市寶興縣文化館
燈籠卓欽、木里藏族 甘孜州白玉縣文化館
「嘎卓」舞) 涼山洲木里藏族自治縣文化館
傳統戲劇(2項)
68 Ⅳ—1 川劇(嘉陽河川劇藝術) 樂山市市川劇團
71 Ⅳ—4 燈戲【川北燈戲 南充市閬中市文化館
(閬中老觀燈戲)】
曲藝(1項)
76 Ⅴ—1 四川揚琴(黃家揚琴) 瀘州市古藺縣文化館
傳統美術(1項)
101 Ⅶ—11 蜀綉(觀音綉) 遂寧市妙善文化藝術坊
(註:擴展項目名錄的序號、編號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序號和編號)

❷ 非遺項目有哪些

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緙絲、全聚德、蘇綉、吳歌、評彈、中和韶樂、川劇變臉、灘頭年畫、江永女書、南京雲錦 、西安古樂、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顧綉、南匯鑼鼓書、侗族大歌、山西「耍孩兒」;

納西古樂、唐三彩、紫砂壺、木版年畫、川江號子、古琴、皮影戲、剪紙藝術、儺戲和儺戲面具、楊柳青年畫、木卡姆、梁祝、少林功夫、崑曲。

一、緙絲簡介:

評彈又稱蘇州評彈、說書或南詞,是蘇州評話和彈詞的總稱。是一門古老、優美的傳統說唱藝術。 評話通常一人登台開講,內容多為金戈鐵馬的歷史演義和叱吒風雲的俠義豪傑。

彈詞一般兩人說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彈自唱,內容多為兒女情長的傳奇小說和民間故事。

❸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哪些方面,有哪些

公約所定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以下方面:
1、 口頭拆逗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賣御大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2、表演藝術;
3、 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4、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5、傳統手工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中豎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包括:
(一)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
(二)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
(三)傳統技藝、醫葯和歷法;
(四)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
(五)傳統體育和游藝;
(六)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
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實物和場所,凡屬文物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

❹ 非遺項目有哪些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很多,比如:
1、豫劇;2、緙絲;3、松江顧綉;4、民間剪紙;5、皮影戲;
6、灘頭年畫;7、川劇變臉;8、吳歌;9、四股弦;10、花鼓戲;
11、揚州彈詞;12、京韻大鼓;13、評書;14、藏文書法;15、陶器燒制技藝;
16、蒙古族長調民歌;17、滄州武術;18、藍印花布印染技藝;19、南縣地花鼓;20、少林功夫。

❺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種類與范圍有哪些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

1、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

2、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

3、傳統技藝、醫葯和歷法;

4、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

5、傳統體育和游藝;

6、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1、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2、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激發人類的創造力;

3、在我中境內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實物和場所,凡屬文物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

(5)資中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擴展閱讀:

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工作原則是: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明確職責、形成合力;長遠規劃、分步實施、點面結合、講求實效。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們開始放棄了原始的生活方式,那些代表著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非物質漸漸湮滅在了歷史的邊緣,下面就對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談幾點看法。

一、提高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非物質文化遺產關系一個民族的文化與精神的傳承,較之有形遺產而言,如指間之沙,稍有不慎,就會流失於指縫。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它記錄著中華民族生息繁衍的歷史,凝結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特別是那些歷史上沒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或是創立較晚的眾多少數民族,他們的歷史,則是在創世神話中表述,在民間傳說中記載,在群眾口頭上流傳。

民族傳統文化乃是各民族依存的前提,傳統文化的消失,便意味著一個民族的解體。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傳承、發展是我們民族處在大的社會轉型期所面臨的重要而又急迫的問題,因為這些文化消失後就不可再生了傳100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流失嚴重。

樓蘭古城最完整的資料不在中國,而是在大英博物館;敦煌文書最完整的不是在中國,而是在日本;最早出現的湖南灘頭年畫是在德國和日本的收藏家那裡發現的。

我國又有多少歷史檔案及國寶外流,歷史上有,當代仍不斷發生。對此,我們應清醒的認識,並採取相應的保護性措施,絕不應該讓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斷送在我們這代人手中。

二、重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

歷經數千年而形成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它長期產生,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受歷史條件、經濟形態、生產、生活方式及群眾思想觀念的局限,必然要打上某一時代與階級的烙印。

其中既有金礫玉石,亦有殘渣敗絮;既是精神動力,亦是沉重的包袱。我們在對其研究時,首要的是要分清這兩種界限。對其金礫玉石及精神力量,要使之發揚光大,給予繼承並創新;對其殘渣敗絮、沉重包袱,必須棄之不惜,堅決甩掉。

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要採取多學科交叉綜合性的研究方法。比如將考古發現的青海大通縣上孫專寨出土的新石器時代有舞蹈造型的彩陶,與仍在陝北安塞地區流傳的民間剪紙「抓髻娃娃」相比較,具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這證明了人類在童年時期所創造傳統文化藝術,歷經幾千年到當代仍有著強大的生命力,並給現代藝術以深遠的影響。

再如湖南侗族學者林河老先生,他將文學典籍中記載的屈原的《九歌》與沅汀地區的民俗,加以比較考證,寫出論著《九歌與沅汀民俗》。書中運用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民俗風情資料,證實了流傳在沅湘間的巫歌巫舞,是屈原《九歌》的活化石,提出了《九歌》即《神歌》的論斷,在國內外學術界引起強烈的共鳴。有學者稱之「是打開楚辭寶庫的一把金鑰匙」。

三、創造保護、傳承、發展良好氛圍

一個城市有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構成了有別於其它城市的特色與風格。近年來,伴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行動的啟動,全球性的保護、珍視口頭和非物質遺產逐漸掀起熱潮。

包括中國「崑曲」、「古琴」這兩種凝聚中華文化特質的古老藝術在內,已經有46種世界各地的民間藝術登上了「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名錄」。然而,申遺不等於保護,僅僅是申遺,遠遠不夠,重要的是有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不能像文物一樣被保護起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死的,我們要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參考資料:網路.非物質文化遺產

閱讀全文

與資中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8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3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1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4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